员工管理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员工管理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员工管理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员工管理)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师(壹级)专业论文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管理模式研究

姓名:杨艳

职业:培训教师

身份证号:420603************

鉴定等级:技师(高级技师)

单位:劳动就业训练中心

二O壹O年五月15日

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管理模式研究

杨艳

襄阳劳动就业训练中心

摘要: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的管理是事业单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由于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模式缺乏政策依据,缺乏各种保障,编制外管理人员的管理存于着诸多问题,如何解决和规范事业单位编制外管理人员的问题,势必将影响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效。

关键词: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管理

所谓事业单位,于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的定义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

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中国的事业单位,是壹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它既不同于国家政府机关,也不同于国外的非营利组织(NPO)或者非政府组织(NGO),其管理模式具有中国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央人民政府就使用了事业单位的概念,且把事业单位纳入国家组织机构的管理范围,通过编制管理实现对事业单位人员的调配和资源控制。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呼声越来越高,事业单位按照编制管理的模式也越来越受到质疑,很多地方的改革开始尝试从原有的“按编制管理”向“按事管理”的模式发展,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也开始从“编制内管理”向“编制外管理”发展。

目前事业单位人员的结构大致能够分为三类:第壹类是编制内人员。包括签订聘用合同的编制内聘用人员、无须签订聘用合同的编制内聘用人员或某些地区占编不入编的雇员;第二类是编制外人员。包括档案内部管理的编外人员和档案外部管理的编外人员。编外人员壹般实行企业化管理,和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第三类是劳务派遣人员。是通过劳务派遣形式招用的。

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编制外管理人员日益增多,编制外管理人员已成为壹些单位开展工作的重要力量。但由于编制外人员管理缺乏政策依据,于用工管理方面仍存于着计划性不强、用工渠道比较混乱、管理服务不规范等问题,这既不利于单位的发展,也给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隐患。编制外管理的模式,是事业

单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单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加强编制外人员管理,既是依法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壹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管理现状

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壮大,为了降低单位的人员成本,增加单位用人的灵活性,近年来事业单位编制外管理人员数量迅速增加。目前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占全部人员(指所有存于事实劳动关系人员,包括编制内人员)的比例普遍大于60-70%。他们主要集中于物业管理、保卫、餐饮等后勤岗位或文员、实验室等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编制外人员的使用有效补充了事业单位发展中用人的缺口,同时编制外人员的使用,也产生了“鲶鱼效应”,对编制内人员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可否认,目前编制外人员于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已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尽管大部分编制外管理人员均能够兢兢业业、尽忠职守,但由于编制外管理模式缺乏政策依据,于日常管理的应用中,对于编制外人员录用条件及方式、收入待遇、考核激励等方面仍缺乏制度规范,管理的随意性较强。

二编制外人员管理中存于的问题

1.缺乏政策依据

事业单位对于编制外人员的管理缺乏政策依据,根据国家的规定,目前事业单位用人,体制上只有编制内的管理制度,而对于编制

外人员的规定尚不明确,尽管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事业单编制外人员管理能够适用,但实际操作中,劳动部门对于事业单位和编制外管理人员的劳动者争议往往不予受理。这导致了事业单位对于编制外人员的管理的混乱。于日常管理中经常出现使用和辞退人员随意性大、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不缴社会保险等情况。

2.用工主体混乱,责任不清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和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因此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事业单位法人,但实际操作中普遍存于“有用工权限的单位违纪用工、无用工权限的处或科室等内部机构私自用工”现象,许多不具备用人主体的单位实际成为用工主体。

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管理的范围很广,有的是单位壹级部门使用的,有的是单位二级部门使用的,甚至仍有的是个别人员使用的,不同的用工主体导致了事业单位于编制外人员管理中的主体不明确,也增加了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管理的复杂性。

3.没有资金保障

由于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管理缺乏政策依据,因此于人员管理经费上,也缺乏保障,很多单位编制外人员管理经费均存于着经费变相挪用等情况,由于没有专项资金的保障,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的使用也很难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规范管理,甚至存于很多“黑工”,每月的工资通过各种票据进行开支。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于出现劳

动争议和其他问题需要进行劳动赔偿时,单位也必须有相应的保障资金,例如于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之上百分之壹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等。没有资金保障,壹旦事业单位和编制外人员发生劳动争议,事业单位将面临资金短缺或者资金挪用的严重违纪行为。

三解决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问题的目标模式及路径选择

1.完善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管理制度

根据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聘任制度的要求,2010年我国事业单位所有人员均需和单位签订聘任合同,但目前政策中所考虑的仍主要是编制内管理的人员,且不包含编制外人员。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国家和各方主管部门应该对事业单位编制外管理模式予以重视,且于关联的制度建设中给予政策的支持,且尽快出台关联的政策。近年来,于事业单位普遍采用的劳务派遣制度也值得参考。

劳务派遣于人力资源界壹般称之为人力派遣或租赁,于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劳动法学界壹般称之为劳动派遣。劳务派遣是壹种劳动关系和用人主体相分离的多元化、灵活性、弹性化的用人模式,其实质就是用人单位向派遣机构租赁劳动力,用

人和管人相分离。派遣机构按照用人单位的条件和要求招聘员工,且和之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为其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且办理其他劳动保障事务,但不直接使用员工。用人单位只管使用派遣机构派来的员工,不和之签订劳动合同,不建立劳动关系。派遣员工同时接受派遣机构和用人单位对其岗位的双重管理,作为派遣机构的员工,他们必须按用人单位要求的数量和质量完成任务。

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用人单位根据需要委托劳务派遣公司招聘人员且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的用工形式。于这种用工形式里,劳务派遣公司和用人单位签订派遣协议,形成劳务合作关系;劳务派遣公司和被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形成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和被派遣人建立有偿服务关系。编制外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社保办理、职称评审或技能鉴定、解聘辞聘续聘、劳务纠纷等工作全权由派遣单位负责。事业单位给派遣单位支付除了编制外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社保单位缴纳部分外,只需另支付极少部门派遣管理费用。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的使用能够较好地解决事业单位自主招聘、自主管理的弊端,使编制外人员管理形式上获得法律保障。

2.规范编制外管理人员的管理主体

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管理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其用工主体应该按照法律规定明确归属单位法人,或者是法人授权的管理部门,如单位的人事部门。事业大内编制外管理人员的主体必须进行规范,均则事业单位将面临着诸多风险。应该加强事业单位编制外管理人员的报备和管理工作,且统壹进行管理,严禁事业单

位其他组织于未经批准的情况下使用编制外人员,且进壹步明确非法用工的责任,对于非法用工单位进行问责。劳动主体的明确有助于事业单位对编制外人员整体情况的掌握;有助于事业单位对编制外人员的规范管理;有助于减少事业单位和编制外人员之间的劳动争议。

3.设置专用资金

事业单位编制外管理人员存于的事实是不容忽视的,不进行规范管理既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于考虑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事业单位经费分配的过程中,应该对编制外人员设置专用资金,比如建立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保障基金用于保障壹旦发生的劳动争议,而于事业单位改革中,也能够于各种尝试中,对资金分配上进行事先预算,以解决编制外人员管理经费的问题。例如于“以事定费”的改革中,能够明确费用中,壹部分资金能够用于编制外人员的管理支出,或者通过人员派遣的方式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购置费用等。

总之,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管理是任何事业单位均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编制外人员的管理矛盾将更加突出,如何使编制外人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将是事业单位管理和事业单位改革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景宇、信春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方配礼,《新〈劳动合同法〉和事业单位的用人风险的规避》,《企业家天地》2008年08期。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情况报告表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情况报告表单位: 事业单位法人签字: 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 承办人签字:

2013年4月 说明 1、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情况报告表包括: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表、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花名册、事业单位聘用、借调及临时用工人员调查表、事业单位2008年度入编人员情况调查表、事业单位2009年度入编人员情况调查表、事业单位2010年度入编人员情况调查表、事业单位2011年度入编人员情况调查表、事业单位2012年度入编人员情况调查表、事业单位2013年1——3月份入编人员情况调查表; 2、各表格由单位按业务主管部门统一的口径填写,符合各业务部门的管理规定; 3、各单位对表格填写内容的准确性负责,并要求在本单位公示; 4、该报告表按一式八份报送。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表 单位名称:(盖章) 填表人签字: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4

注:1、机构规格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构规格,包括:正、副厅级,正、副处级,正、副科级,其他或不定级等; 2、经费来源:财政全额拨款、财政差额补助、经费自理; 3、部门副职含相当于部门副职的领导职务。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花名册 单位名称:(盖章) 5

填表人签字: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注:1、工资来源:财政全额拨款、财政差额补助、经费自理; 2、领导职务(职称)名称填写本人现任职务(职称)名称; 3、领导职务层次指厅局级正职至乡科级副职6类领导职务层次; 4、既有领导职务又有职称的可同时填写; 5、人员身份:如属参公单位人员填参公;如不是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填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 6、在“是否在岗”栏中,在岗填“是”,不在岗填“否”。 事业单位聘用、借调及临时用工人员调查表 单位名称:(盖章)截止日期:2013年3月31日 6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现状分析及建议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现状分析及建议 编外临时用工是机关事业单位非正式员工的一种统称。为全面、准确掌握情况,6月初,三门县编委办专题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调研发现,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人员呈逐年增多之势头、管理比较混乱、劳动纠纷增多,成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监管盲区,干部群众反响强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基本现状及问题 此次调研,主要采取部门自查和随机抽查的方式。调研中发现,截止时间为2012年6月份,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共使用编制外人员1200人,占全部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14%。从分布情况看,全县共有53个机关事业单位使用了编外人员,占全部机关事业单位的59%,其中卫生系统各医院编外人员328人,公安系统协警167人,广播电台116人,分别占27.3%、13.9%、9.7%。从用工情况看,编外用工岗位分为后勤服务岗位、技术性岗位和管理辅助性岗位三类,主要集中在驾驶、打字、门卫、保洁以及其它协助管理等岗位。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171人,占14.3%;30—50岁579人,占48.3%;30岁以下450人,占37.5%。从审批情况看,经人事编制部门批准的43人,主管

部门批准的有202人,单位自聘955人,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占编外用工总数20.4%。 由于缺乏政策规范和有效监管,编外用工已成为机关事业单位缓解人力资源矛盾的一个主要手段,从调查情况看,我县编外用工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一是编外用工随意性大,管理不规范。相比于行政事业单位“扎口管理、凡进必考”的录用政策,编外人员的使用方式、薪酬标准通常取决于单位领导个人意愿。同时,各部门单位对编外人员的聘用、管理、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签订、薪酬等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对使用编外人员缺乏严格的计划性,基本上是由部门单位领导说了算,随意性比较大,管理也不规范。 二是编外人员的待遇参差不齐。通过调研发现,一些部门单位对使用编外人员未签订劳动合同,未交纳社会保险。调查发现,有签合同的964人,签合同率80.3 %;参加保险的799人,编外人员参保率66.6%。也就是说,尚有近1/5的编外人员未签订合同和1/3的编外人员未参加社会保险。同时,编外人员同岗不同酬,单位与单位间福利待遇参差不齐的现象比较突出。如同一乡镇的编外人员,分为乡镇聘、站所聘,待遇都不一样;不同乡镇从事同一岗位的编外人员,待遇也不一样。 三是社会保险缴纳的刚性要求与各单位财力承受力弱之间存在矛盾。编外人员的经费主要依靠各单位通过挤占办公经费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格式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全省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之有关要求,我单位对机构编制相关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机构沿革情况 我单位成立于****年(**编委,*编[****]**号文件)。**年我单位机构名称调整为****(加挂****牌子)(*编[****]**号......)。 我单位内设机构共**个(**编委,*编[****]**号文件),分别为......,其中****加挂****牌子。*编[****]**号增加内设机构****......,增加后,我单位内设机构共**个。 2、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 *编[****]**号文件核定我单位编制**名,其中行政(政法专项)编制**名,军转干部编制**名,纪检监察单列编制**名,人大政协单列编制**名,农业税专管员编制**名,群团事业编制**名,工勤编制**名。(事业编制**名)。*编[****]**号文件增加编制**名......。 我单位现有各类编制**名,其中行政(政法专项)编制**名,军转干部编制**名,纪检监察单列编制**名,人大政协单列编制**名,农业税专管员编制**名,群团事业编制**名,工勤编制**名。 (事业单位共有事业编制**名,其中行政管理**名,专业技

术**名,工勤**名。) 我单位实有人员**人,其中使用行政(政法专项)编制**人,使用军转干部编制**人,使用纪检监察单列编制**人,使用人大政协单列编制**人,使用农业税专管员编制**人,使用群团事业编制**人,使用工勤编制**人。 (事业单位共有实有人员**人,其中行政管理岗位**人,专业技术岗位**人,工勤**人。) 聘用、借调等非占编人员**人,其中聘用**人,借调**人,......。 3、领导职数及实际配备情况 *编[****]**号文件核定我单位职数情况为:......。*编[****]**号文件增加**职数**职......。 现我单位领导职数**正**副,纪检组长......(按职务名称详细列出),**级,现实际配备**正**副,纪检组长......(按职务名称详细列出)。 内设机构领导职数**正**副,现实际配备**正**副。 非领导职数**,实际配备**人。 高配领导干部**人,高配至**级。 二、存在问题 经过自查,我单位存在以下问题: 1、未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擅自设立机构**(含临时机构)。 2、未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擅自在**机构对外加挂**牌子,

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办法

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办法 为了配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全员聘用合同制度的推行,规范事业单位编外自主用人,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和某委组织部、某人事局、某编办《关于推进某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某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实施范围 本某各类事业单位(不含财政经费全额供给的事业单位)根据一定时期工作任务及业务延伸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核定的编制以外,自主聘用6个月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二、聘用原则 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的前提是不增加某财政支出经费,受聘人员的工资和各种福利,由聘用单位自筹解决。同时,要坚持“机构优化、按需聘用、手续完备、用工规范”的原则和回避制度,根据岗位要求择优聘用。 被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具备拟聘岗位所需的学历、职称和能力水平。 三、聘用方式 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合同制,聘用合同一年一签,聘用合同期最长不超过三年,合同期满后,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续聘或解聘。聘用合同由应聘人员与聘用单位双方签订,使用某人事局统一印制的聘用合同书。 聘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都必须到某人才服务中心办理鉴证手续。解聘人员和聘用合同期满不再续聘人员可到某人才某场自主择业或自谋职业。 四、聘用待遇

编外聘用人员的工资及各种福利待遇,可参照聘用单位同等条件编内工作人员的标准执行,也可由双方议定,但不得低于全某最低工资标准。其档案工资由人事代理部门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核定,聘期内由聘用单位按国家政策规定为期办理养老保险等手续。 五、聘用管理 编外聘用关系一经确立,受聘人员的人事档案关系统一由某人才服务中心实行人事代理,受聘人员参加所在事业单位的年度考核,考核结果由某人才服务中心归入本人档案,作为用人单位续聘、解聘、奖惩的重要依据。 实行人事代理的编外聘用人员,可按国家有关规定由人才服务机构代为申报职称评审、考试,实行评聘分开。聘期内发生人事争议,可向聘用单位的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调解,也可依据有关规定向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调解和仲裁。 六、聘用手续 事业单位需要编外聘用人员,可先向某人才服务中心提出,经研究同意,再签订聘用合同,办理人事代理手续。人事代理部门按规定提供有关服务事宜。 七、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劳动合同书(修改后)

编号: 姓名: 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 编制外人员 劳动合同书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印制

签订劳动合同须知 一、本劳动合同样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云南省的有关规定制定。 二、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三、劳动合同应当用钢笔或毛笔认真填写。有约定事项的,经审查备案编号,双方签字盖章,以活页形式插入。劳动合同内容不得涂改。未经合法授权代签无效。 四、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五、劳动合同期限内合同条款发生变更或者劳动合同期满需续订的,应将签订的相关“协议书”附后。

甲方(用人单位)简明情况 乙方(劳动者)简明情况

一、劳动合同期限 第一条固定期限:本合同期限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其中,试用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无固定期限:本合同期限自年月日起。其中,试用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以完成等工作任务为期限:本合同自年月日起,预计至年月日止。工作任务完成经甲方验收后,则本合同即行终止。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第二条甲方安排乙方的工作岗位(工种)为,工作地点为,因生产工作需要,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岗位(工种)以及工作地点。 三、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第三条甲方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乙方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乙方应当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甲方的合法权益,遵守甲方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本岗位的职责范围内,服从甲方的工作安排。 第四条甲方依法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文档资料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今年,我州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即将启动,为搞好我县的机构改革,近几个月来,我们对全县各乡镇事 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情况开展了一次调研,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情况 自20xx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县共有8个镇、10个乡。按照州办发[20xx]25号和花办发[20xx]3号文件精神,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每个乡镇除镇卫生院、中小学外,统一设置8个事业单位,具体为:农业水利服务站、林业管理站、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农村合 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计划生育服务所、文化体育服务站、广播电视服务站。其中林业管理站、广 播电视服务站以县管为主。全县18个乡镇,共设置事业单位144个,均为全额拨款事业机构。 (二)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配备情况 以上144个事业单位,共配备全额事业编制443名,实有工作人员458人。其中:农业水利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82名,实有工作人员120人;林业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44名,实有

工作人员56人;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核定全额 事业编制84名,实有工作人员62人;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74名,实有工作人员49人;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65名,实有工作人员60人;计划生育服务所核定全额事业编制51名,实有工作人员55人;文化体育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1名,实有工作人员30人;广播电视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2名,实有工作人员26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欠科学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事业单位设置未考虑乡镇的经济承受 能力。所谓事业单位,他本身就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因 此需要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和保障。我县设立事业单位时考虑的是“小而全”,即规模小、配备全。由于乡镇财力薄弱,无力出资 扶持,许多乡镇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履行不到位;二是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如: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就具有监督管理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职能;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也具有负责农民负担的监管、 村级财务管理、土地承包合同签定等职能。而农业水利服务站却具有农资经营、水利承包等经营性职能。乡镇事业站所从事行政性职能和盈利性经营后,其公益性质几乎被忘却。三是事业单位都是国家举办,大包大揽的方式使地方财政成了“吃饭财政”。

2006年事业单位编制九定方案

一、事业单位“九定”的提法,最早见于中共哈尔滨市委办公厅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等文件的通知(哈办发〔2004〕10号),该文件是这么表述的:实施“九定”,规范机构编制管理按照依法规范的原则,对保留的事业单位实施“九定”、具体操作要注重合理配置职责任务,精简人员编制,规范机构管理。1、定机构名称。名称要体现事业单位自身特点,要与党政机关、企业和社会团体单位名称有所区别。事业单位名称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机构地域位置或隶属关系;二是基本工作内容或工作性质;三是机构组织方式中心词。中心词一般称院、校、馆、所、台、站、社、团、队、园、中心。2、定隶属关系。属于主管部门设立的,明确由哪个主管部门管理;属于两个以上部门共同设立或双重领导的,明确主管、协管部门和各自管理范围;属于委托管理的,明确委托管理关系和管理范围。结合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机构改革,对为行业服务所设置的机构,按行业分类明确其隶属关系;其它事业单位按照政府职能调整渠道和专业职能相关联确定隶属关系。3、定职责任务。要实事求是,准确具体,条理清晰,反映专业性特点。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原则上要交归行政机关。对承担行政管理职能既有公益性、又具有技术性服务等职责的混合型事业单位,政事分开确有实际困难而不能一步到位的,要按照行政审批权限,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或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报同级政府批准,可通过委托方式交由其承担相关职能。除法律、法规授权或者法律、法规、规章委托外,事业单位不得承担行政处罚职能。4、定机构规格。事业单位机构规格按现行制度分别确定为局级、副局级、处级、副处级、科级、副科级、股级。直接隶属党委、政府的,一般按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的规格确定;隶属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的,一般按工作部门内设机构规格确定。要本着逐步规范、从严掌握的原则,严格控制机构升格。5、定内设机构。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按照新确定的职责任务、编制,统筹设置内设机构。编制在12名以内的原则上不设内设机构;编制为20名的,可设3——4个内设机构;编制在21名以上的,适当设置。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等非业务性机构应综合设置,不得超过内设机构的30%。内设机构的设置要规范化。局级、副局级事业单位,其内设机构规格分别按处级、副处级确定;处级、副处级事业单位,其内设机构规格分别按科级、副科级确定;科级、副科级事业单位,其内设机构规格按股级确定。6、定人员编制。根据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职责任务,精简核定编制。各区、县(市)和市直各部门所属财政全额拨款、差额补助事业单位的编制要精简10%以上。职责弱化、编制数额与职责任务不相适应的事业单位要压缩编制,原则上收回其空编;行政事业收费和实行市场化、企业化运作并有空编的事业单位要适当收减编制;已超编的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也要按精简比例削减编制,人员递减要在两年内完成。超编单位不再增加人员编制;经营型转企改制事业单位编制全部收回。除原由省核定的事业单位编制外,其它事业单位的编制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和市编委《(关于印发哈尔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通知》(哈编[2003]80号)规定的权限进行核定。7、定人员结构。事业单位人员结构分五类:(1)专业技术人员;(2)业务人员;(3)管理人员(含党政领导人员);(4)生产工人;(5)工勤人员。人员结构核定标准按省编委《关于事业单位实行人员结构管理的通知》(黑编〔1991〕74号)执行。各区、县(市)和市直各部门要严格控制行政后勤人员增长,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压缩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比例。8、定领导职数。事业单位领导职数以事业编制数为依据。具体核定标准:正、副局级事业单位内设机构的处(正科)级领导职数,编制4名设1职,5—7名设2职,8—10名设3职,11名以上可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加1名副职;副局级事业单位内设机构中领导职数的正职为副处级,副职为正科级;处级或副处级事业单位的处级(副处、正科)领导职数,编制5—8名,原则上设1一2职,8—21名设2—3职,l01名以下或以上设3—4职,工作量较大的事业单位可增加1名副职,合署办公和挂牌的事业单位领导职数可增加1名副职。副处级事业单位领导职数中副职为正科级。领导职数要按照管理权限由有关部门核定后,写入机构编制规定中。9、定经费形式。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 报告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今年,我州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即将启动,为搞好我县的机构改革,近几个月来,我们对全县各乡镇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情况开展了一次调研,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情况 自20XX年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县共有8个镇、10个乡。按照州办发[20XX]25号和花办发[20XX]3号文件精神,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每个乡镇除镇卫生院、中小学外,统一设置8个事业单位,具体为:农业水利服务站、林业管理站、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计划生育服务所、文化体育服务站、广播电视服务站。其中林业管理站、广播电视服务站以县管为主。全县18个乡镇,共设置事业单位144个,均为全额拨款事业机构。 (二)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配备情况

以上144个事业单位,共配备全额事业编制443名,实有工作人员458人。其中:农业水利服务站核定全额 事业编制82名,实有工作人员120人;林业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44名,实有工作人员56人;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84名,实有工作人员62人;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74名,实有工作人员49人;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65名,实有工作人员60人;计划生育服务所核定全额事业编制51名,实有工作人员55人;文化体育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1名,实有工作人员30人;广播电视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2名,实有工作人员26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欠科学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事业单位设置未考虑乡 镇的经济承受能力。所谓事业单位,他本身就是为社会 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因此需要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和保障。我县设立事业单位时考虑的是“小而全”,即规模小、 配备全。由于乡镇财力薄弱,无力出资扶持,许多乡镇 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履行不到位;二是事业单位具 有行政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如: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 理站就具有监督管理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对违法行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8:46:40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2)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今年,我州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即将启动,为搞好我县的机构改革,近几个月来,我们对全县各乡镇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情况开展了一次调研,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情况 自2005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我

县共有8个镇、10个乡。按照州办发[2005]25号和花办发[2006]3号文件精神,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每个乡镇除镇卫生院、中小学外,统一设置8个事业单位,具体为:农业水利服务站、林业管理站、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计划生育服务所、文化体育服务站、广播电视服务站。其中林业管理站、广播电视服务站以县管为主。全县18个乡镇,共设置事业单位144个,均为全额拨款事业机构。 (二)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配备情况 以上144个事业单位,共配备全额事业编制443名,实有工作人员458人。其中:农业水利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82名,实有工作人员120人;林业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44名,实有工作人员56人;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84名,实有

工作人员62人;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74名,实有工作人员49人;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65名,实有工作人员60人;计划生育服务所核定全额事业编制51名,实有工作人员55人;文化体育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1名,实有工作人员30人;广播电视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2名,实有工作人员26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欠科学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事业单位设置未考虑乡镇的经济承受能力。所谓事业单位,他本身就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因此需要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和保障。我县设立事业单位时考虑的是“小而全”,即规模小、配备全。由于乡镇财力薄弱,无力出资扶持,许多乡镇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履行不到位;二是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如: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

事业单位工资发放制度

随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及岗位设置工作的日趋深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事业单位工资发放制度,希望能帮到你。 事业单位工资发放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建立人员和工资计划与预算拨款相结合的制约机制,加强人员编制、工资基金管理,减少工资发放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根据财政部、人事部和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行政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暂行办法》,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工资统一发放是指用财政性资金安排的工资资金由财政 部门委托代发工资银行直接拨付到个人工资帐户上的管理方式。 第三条工资统一发放实行“单位编报人员工资、编制部门核准 编制、人事部门核定人员和工资标准、财政核拨经费、银行及时足额 将工资代发到人的管理原则。 第四条财政部门要保证财政收入均衡入库,在资金调度上保证 工资发放及时足额到位。 2第二章实施范围第五条工资统一发放人员范围为:市级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公检法司、人民团体、财政全供给工资 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所有编制限额内的正式职工和上述单 位的离退休人员。 第六条工资统一发放项目严格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制度和

标准。 3第三章单位部门的职责第七条市政府成立“曲靖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工资统一发放领导小组,由市财政局牵头成立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工资统一发放办公室(以下简称工资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第八条负责实施工资统发的部门为:编制部门、人事部门、财 政部门、各行政事业单位及代发工资的国有商业银行。 第九条市编制部门按照“超编按编制、编内按实有的原则,审 核纳入本办法管理范围内各单位的性质及行政、事业编制。 第十条市人事部门负责审核市级单位编制内实有职工人数(含离退休)的工资标准、工资结构及基金、离退休金,完善工资基金管 理台帐,建立人员和工资数据库。 第十一条市财政负责对工资统一发放实行全面动态管理,按照 人事部门核准的实有人数和应发工资额进行预算安排、资金审核和资金拨付,建立工资预算档案并与代发工资银行签订服务协议。 第十二条各单位负责如实提供涉及编制、人事、财政的各种基 础资料,积极配合编制、人事、财政、代发银行搞好有关人员编制、 工资标准及各项津贴、补贴的审定工作,准确核算发放工资数和各项代扣代缴业务,做好工资发放帐务和财务结报工作。 第十三条代发工资银行根据财政部门提供的经编制、人事部门 核定的工资发放清单,负责将工资及时、准确发放到职工个人工资帐户,提供优质服务,为各单位和财政部门出具工资发放原始凭证、工 资发放汇总表、单位发放工资明细表,为单位和个人出具工资条。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处理办法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合法权益保护对策研究时间: 2012-03-07 来源:论文在线 编者语: 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而实习成为了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环节。目前,由于我国有关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政府有关部门缺乏对实习单位的监管等原因,大学生实习期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在具体分析实习生合法权益受损害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实习期合法权益保护的有效对策 [责任编辑: zhangnan ]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而实习成为了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环节。目前,由于我国有关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政府有关部门缺乏对实习单位的监管等原因,大学生实习期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在具体分析实习生合法权益受损害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实习期合法权益保护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习期;合法权益保护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增大,不少大学生实习期间成了“廉价劳动力”。大学生实习期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劳动保护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学生实习期合法权益受损害的现状及原因 (一)有关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我国虽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但这三部法规都是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实习生到实习单位实习只是一种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手段,仍然是一种学习,并不等同于劳动者的劳动,因而不能适用这三部法规,大学生实习期的法律还是个空白。而一些用人单位就在这“法律真空”的地带大做文章,想方设法利用学生廉价的劳动力,降低企业成本,赚取高额利润,而置实习生的权益于不顾。实习生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就必然会遇到维权尴尬的局面。 (二)政府有关部门缺乏对实习单位的监管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有关部门与企业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但政府有关部门监管的往往是生产经营方面,依据基本是经济法律制度,如《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由于缺乏有关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政府有关部门还缺乏对实习单位的监管,导致有些企业对实习生不规范管理,不诚信经营,不能提供安全的实习环境,进而导致学生权益受损害的事件发生。 (三)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管理不规范 有些实习单位无故辞退实习生或将实习期延长至毕业后。由于实习生缺乏社会经验,一开始不免显得手忙脚乱,有些指导老师不容许实习生范一点错,非常苛刻,稍有问题

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研究

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研究-人力资源 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 周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摘要: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一直被作为编制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北京市事业单位由于长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上存在很多弊端,对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的客观要求。基于此因,笔者结合自身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工作经验,确定事业单位中各类人员相应结构比例的有效管理犯法,为国内各事业单位推动人员编制结构管理提供思路指导。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北京市 一、前言 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是编制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组成,是指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工作中在分解自身职业任务、明确业务范围、划分职工工作类别基础上,对事业单位人员相应结构比例进行确定,并将其作为依据事实对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一种管理思路。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编制管理效率,对推动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工作改革有着重要作用,在当前已经成为北京市各大事业单位的基础性工作,确保事业单位发展中可以实现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在各个工作岗位上的积极作用,对提高北京市各事业单位服务效能有着重要意义。 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的重要性 北京市政府于2009年便印发了《关于做好单位编制分类和确定内设机构

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的通知》,北京市编办也多次下发文件指导各事业单位开展人员编制结构管理,这对推动人员编制结构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笔者认为,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管理对事业单位、社会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编制效益。北京市大部分事业单位中人员编制冗杂、岗位工作效率低、无作为等问题是普遍现象,而编制不合理是导致北京市事业单位暴露出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导致很多事业单位中都产生了近1/3的闲人占编问题,对北京市事业单位工作的有序开展产生了极大不良影响。为此,北京市编办要求各事业单位严格按照“因事定编、统一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来对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进行优化,不仅有助于解决北京市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中长期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施实名制编制管理,可以更好的开展精简冗员、编职统一、编制结构优化等工作,对进一步提高北京市各大事业单位的编制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有助于规范事业单位进人秩序。北京市事业单位在编制管理改革之前存在很多的弊端,例如,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定中将编制数量作为重点,严重忽略了对事业单位人员的核定,导致部分事业单位中出现利用空编补充不合理人员的问题,这也是事业单位因编制管理混乱而出现的无序进人问题。将人员编制结构管理应用到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工作中,其可以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核定和编制使用等管理力度,对推动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合理化有着重要意义。 3.有助于优化事业单位人员结构。北京市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结构中存在很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在用人制度上逐步多元化,编外人员成为事业单位用工的主体之一。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编外人员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问题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在用人制度上逐步多元化,编外人员成为其用工的主体之一。但是,编外人员队伍不稳定,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待遇普遍偏低。为了社会和谐稳定,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管理问题已不容忽视,这需要劳资双方的共同努力,转变观念,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一些事业单位中,由于编制的控制,招收录用在编工作人员速度放缓,随着老同志退休,空岗现象越来越突出,一些特殊岗位如保洁、厨师等,编内人员不愿意干,或者有情绪。 相对而言,编外人员好用,“听话”,工资又低,可谓一举多得。但是事业单位对编外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仅仅限于发发工资,编外人员的考勤、奖惩以及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并未落实,劳资双方彼此心照不宣,你付出劳动,我付工资,仅此而已。编外人员大都是亲戚朋友介绍来的,未履行正常的招聘程序,有的甚至只是口头协议;有的编~'I-A员是年龄偏大,已达到退休年龄,在用工方面双方都存在着

极大的风险,一旦发生工伤等事故,编外人员相关权益得不到保障,单位也喊冤叫屈。另一方面,单位对编外人员用工随意性大,有的基层单位不具备用工资格,但由于工作需耍,不与主管部门汇报或沟通,自行招用临时工,而且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他们认为临时工是我用的,是通过节约经费用来支付工资,与上级单位无关。但是一旦发生劳动纠纷,用工主体就发生了变化,主管部门陷入被动局面。 二、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1.严格控制编外用工数量。其实,有的单位编内人员数量充足,完全可以通过转岗培训达到要求,但是由于管理者及编内人员的观念问题,不愿意安排编内人员或者编内人员不愿意在某些岗位工作;确需用工的单位应本着“必要、精干、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编外用工数量。 2.规范编外用工审批程序和招聘方式。不具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不得随意自行招用编外人员,确因工作需要使用编外人员的,应向上级组织提出书面申请,申请内容包括用工原因、数量、岗位、期限、经费来源、月工资额等。由主管部门会同人事劳动部门按照‘l/厶\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招收。 3.通过劳务派遣方式规范编外人员管理。事业单位可以将编外人员的招聘及管理工作外包给劳务派遣公司,由劳务派遣公司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全权负责员工的招聘、培训、存档、工资福利发放、办理社会保险、处理劳动争议等业务,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这是非常值得尝试的一种用工手段。它的特点是劳务派遣企业”管人不用’,用人单位“用人不管‘。它的优点: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在用人制度上逐步多元化,编外人员成为事业单位用工的主体之一。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编外人员管理的思路和对策。关键词:事业单位编外人员问题对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在用人制度上逐步多元化,编外人员成为其用工的主体之一。但是,编外人员队伍不稳定,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待遇普遍偏低。为了社会和谐稳定,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管理问题已不容忽视,这需要劳资双方的共同努力,转变观念,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在一些事业单位中,由于编制的控制,招收录用在编工作人员速度放缓,随着老同志退休,空岗现象越来越突出,一些特殊岗位如保洁、厨师等,编内人员不愿意干,或者有情绪。相对而言,编外人员好用,“听话”,工资又低,可谓一举多得。但是事业单位对编外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仅仅限于发发工资,编外人员的考勤、奖惩以及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并未落实,劳资双方彼此心照不宣,你付出劳动,我付工资,仅此而已。编外人员大都是亲戚朋友介绍来的,未履行正常的招聘程序,有的甚至只是口头协议;有的编~'i-a员是年龄偏大,已达到退休年龄,在用工方面双方都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一旦发生工伤等事故,编外人员相关权益得不到保障,单位也喊冤叫屈。另一方面,单位对编外人员用工随意性大,有的基层单位不具备用工资格,但由于工作需耍,不与主管部门汇报或沟通,自行招用临时工,而且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他们认为临时工是我用的,是通过节约经费用来支付工资,与上级单位无关。但是一旦发生劳动纠纷,用工主体就发生了变化,主管部门陷入被动局面。二、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1.严格控制编外用工数量。其实,有的单位编内人员数量充足,完全可以通过转岗培训达到要求,但是由于管理者及编内人员的观念问题,不愿意安排编内人员或者编内人员不愿意在某些岗位工作;确需用工的单位应本着“必要、精干、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编外用工数量。 2.规范编外用工审批程序和招聘方式。不具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不得随意自行招用编外人员,确因工作需要使用编外人员的,应向上级组织提出书面申请,申请内容包括用工原因、数量、岗位、期限、经费来源、月工资额等。由主管部门会同人事劳动部门按照‘l/厶\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招收。 3.通过劳务派遣方式规范编外人员管理。事业单位可以将编外人员的招聘及管理工作外包给劳务派遣公司,由劳务派遣公司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全权负责员工的招聘、培训、存档、工资福利发放、办理社会保险、处理劳动争议等业务,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这是非常值得尝试的一种用工手段。它的特点是劳务派遣企业”管人不用’,用人单位“用人不管‘。它的优点:一是降低了管理成本。由于事业单位不与派遣人员发生直接的人事管理关系,不必增加专门的管理人员或机构,所以管理费用大大降低。二是用人机动灵活。采用劳务派遣用人形式,用人进出灵活,不受编制限制,人员进出手续及具体的人事管理工作由派遣公司进行专业化地办理,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增减人员,用工方式十分机动灵活。三是减少劳动纠纷。由于事业单位和派遣公司是一种劳务关系,它没有与被派遣人员发生劳务或劳动关系,这样,事业单位就避免了与被派遣人员人事纠纷的发生,从而省却事业单位的管理精力,编外人员的相关利益也得到了应有的保障,达到了”双赢“。 4.将编外人员一同纳入职工队伍建设。把编z]ha员视为职工队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尊重他们的权利,鼓励他们为单位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要加强了解、关心爱护编外人员,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同时,要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对一些年纪较轻、综合素质较高、有发展前途的职工,要积极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鼓励和推荐他们参加学历升级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5.在编外人员中渗透单位文化。文化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理念。文化的价值在于融合硬的组织结构与软的人力资源,整合组织资源,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服务于单位战略目标。

事业单位四种编制的区别,你一定要了解!

事业单位四种编制的区别,你一定要了解! 公务员考试以及事业单位招聘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向往并且愿意为之努力的一个动力,但很多考事业单位的同学,为了能够尽早的考上,在报考的时候完全不考虑自己所报的岗位到底属于什么类型的事业单位,只要能够报考的全部的去参加考试。这样盲目的报考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考上了之后,发现并不是自己心仪的岗位,然后为了能在满意的岗位上面报考,又只能从头再来。 为此,淮安人事考试网建议大家,在备考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清楚事业单位的四种编制,再进行报考,不然你就白考了!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四个类型,分别是:全额拨款事业编、差额拨款事业编、自收自支事业编、参公事业编。 事业单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相比,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正处在改革深水区,事业单位的类型也与之前的有所不同,由之前的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事公益服务改为行政机构、企业、公益事业单位;其中,公益事业单位又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不同的事业单位编制也有所不同。

01、参公事业编 参公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与行政机关和一般事业单位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来说,二者编制管理不同,但是实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务员制度。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编制仍然在事业编制序列,然而却按照公务员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这类岗位编制,一般都是待遇好、晋升空间大的,在工作中,资源都是向这类人倾斜。因此,在这些岗位,只要你不犯很严重的错误,晋升是很有优势的。 02 、全额拨款事业编

(六)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标准_取向_机制及策略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JO U RN A L O F R EN M I N U N IV ERSIT Y OF CHIN A No 5 2010 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标准: 取向、机制及策略 徐 刚 [摘要] 解决困扰事业单位高效运行的人员编制难题,应摒弃既有经验化判断的思维限囿,经由规范化、程式化维度专注于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标准管理。考虑到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复杂性和公益导向,宜在编制标准定位上确定 整体性、发展性、公益性取向,进行以 满足公共需求为主旨的组织机制、职能机制及构造机制的 全景式分析,进而构建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标准 总量控制、单量调整、增量调转的基准框架,采取 去行政化、社会化、法制化、信息化的配套措施,为人员配置幅度及限度的准确核定提供决策支持,从源头上消解事业单位人员编外性的历史积弊。 [关键词] 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编制标准 [作者简介] 徐刚:管理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广东广州510006) 尽管目前关涉事业单位规模改革的理论阐释和策略建议很多,但我国事业单位编制改革在渐行深入中仍很大程度地沿袭着单纯依据历史状况、行业比例乃至上级要求、领导意志概念化确定人员配置的思维定式,妥协姿态的操作倾向较明显。尤其是在事业单位范围广泛,所属单位、管辖部门不一以及层次复杂,机构规格、职能性质各异的情况下,已有的观点和主张难以为事业单位构建科学化、高质量的人员编制约束与控制机制提供导引,更遑论根除事业单位人员冗余、 减而复增及 吃空饷、 吃饭财政等历史陈弊。因此,要解决困扰事业单位高效运行的难题,就有必要摒弃既有经验化判断的思维限囿,遏制用编单位与管编部门 讨价还价的现象,借用科学管理理论与方法,经由规范化、程式化维度专注于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标准管理,将人员编制规划集中于人员配置赖为参考的标准参数,以实现人员编制管理由经验式研究向科学化研究的转变。并且,针对事业单位的复杂性状和公益导向,有必要引入 复杂管理及 目标管理理论,进行事业单位编制标准的取向定位、机制分析及策略探究[1],以为事业单位人员数额、结构比例及领导职数的准确核定提供理论支持,进而从源头上消解日益严峻的编外人员问题。 一、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标准的取向定位 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标准管理,不应停留于体制视角的理性探讨和抽象演绎,而应专注于机制层面的现象剖析和经验归纳,针对既有编制标准的形式单一化、过程静态化及导向行政化等问题,在理论探索与实践突破进程中进行基本取向的规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政府机构!人员?职位#适配性研究(09Y JC63009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我国政府机构编制改革综合研究(10CZZ021) ? 14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