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合集下载

第六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第六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导线布设形式基本有四种形式
➢闭合导线:由某一已知点开始,经若 干控制点的连续折线又回到原来点。
➢附合导线:由某一已知点开始,经若 干控制点的连续折线到达另一已知点上 。 ➢支导线:由某一已知点开始,经若干 控制点的连续折线没有回到原已知点或 另一已知点上。
•二:导线的外业工作
•导线的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 •踏勘选点布设导线及建立标志,量边,测角、连测 。
•⑷独立控制网(应与国家控制网连测)
•①作用: •在各级导线基础上加密测区无已知点,为特殊工程服务, • ②布设形式及建立方法: •小三角,导线等级按上所述:
•(三)控制测量的等级
•城市三角网及图根三角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 •测 级 角中 • 误差 •二 ″•±1.
等0 •三 •±1. 等8
•四 •±2. 等5
•N
•1
•W
•2
•O •φ
•λ
•E •A12
•1
•标准方 向
•r •2
•B
•A •图5-23 直线定向
•N
•2、基准方向线的种类
•1
•2
•W
•(1)真子午线 •通过地面上一点指向地球南 北极的方向线就是该点的子午 线。 •子午线收敛角 •经过地球表面上的各点子午 线方向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 敛角。 γ=Δλ×sinφ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D
•(一)闭合导线计算
•135°48′00″
•E
•90°07′30″
•96°51′36″(方位角)
•84°10′30″
•C
•121°28′00″
•A
•108°27′00″
•B
•这是一个闭合导线的坐标计 算实例: •如图所示: •应该具备的计算条件: •外业观测数据: •观测了4个右角和一个连接 角。 •起算数据有: •A 点的坐标和A1的坐标方位 角。 •利用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点 的坐标。

【测绘课件】第06章小地区控制测量

【测绘课件】第06章小地区控制测量

2019/6/1
2、用罗盘仪测定直线的磁方位角
1)直线起点安置罗盘仪:对中、整平; 2)旋松螺旋,放下磁针; 3)瞄准另一点,待磁针静止,北端所指读数即为磁
方位角。
Am 0
29
控制测量
2019/6/1
6.3 坐标正算与坐标反算
一、坐标正算(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
x
x12 = x2 - x1 =D cos12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1953年—1979年验潮资料推算,水准原点高程为 72.260m(1987年启用)
13
控制测量
2019/6/1
14
控制测量
2019/6/1
一等水准网分布图
15
控制测量
2019/6/1
三、小地区控制测量
在小范围(10km2以下)内建立的控制网
16
控制测量
2019/6/1
3 (SW) S
1(NE)
Ⅰ y ⅡE
2(SE)
27
控制测量
2019/6/1
七、用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
1、构造:
磁针、刻度盘、瞄准设备 1)磁针:人造磁铁,
指示磁子午线方向
2)刻度盘:铝或铜制圆环
逆时针方向注记0 ~360 最小刻划1或30' ,10有一注记
3)瞄准设备:望远镜。
28
控制测量
2019/6/1
2、附合导线
D
A
1 B
2
3
C
已知:AB , xB , yB CD , xC , yC
观测:左角或右角、各连接边
求:1、2、3点坐标
35
控制测量
2019/6/1
3、支导线

2019最新【精品】土木工程测量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数学

2019最新【精品】土木工程测量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数学

(图6-9)如下:
α ba=α ab+180°
(αba+(βb-αb1)=360°→)
α b1=α ba+β b-360°=α ab+β b-180°
工程测量学
(α1b+(β1-α12)=360°→
α12 = α1b +β1 –360=αb1+180°+β1360°)
α 12=α b1+β 1-180°=α ab+β b+β 1-2×180°
国家水准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逐级布设。一、二等水 准测量是用高精度水准仪和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施测,其成果作 为全国范围的高程控制之用。三、四等水准测量除用于国家高程控 制网的加密外,在小地区用作建立首级高程控制网。
为了城市建设的需要所建立的高程控制称为城市水准测量,采 用二、三、四等水准测量及直接为测地形图用的图根水准测量,其 技术要求列于表6-4。
土木工程测量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教学课件
6 小地区控制测量 §6.1 控制测量概述
在绪论中已经指出,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 制后碎部”的原则,先建立控制网,然后根据控制网进行碎部测量 和测设。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测定控制点平面位 置(x,y)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高程(H)的工作, 称为高程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学
§6 6小.1地控区制控测制量测概量述 6.1.1 平面控制测量
城市三角网及图根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测角中 误差(″)
三角形 最大闭 合差(″)
平均边 长(km)
起始边 相对中
误差
最弱边 相对中
误差
测回数

第六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第六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第六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第一节 概 述为了限制误差传递和误差积累,提高测量精度,无论是测绘还是测设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来组织实施。

测量工作的基本程序也就分为控制测量,碎部测量两步。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y x 、)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

测定控制点高程(H )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一)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方法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就是用精密仪器和采用精密方法测量控制点间的角度、距离要素,根据已知点的平面坐标、方位角,从而计算出各控制点的坐标。

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方法有导线测量、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等。

随着电磁波测距技术的发展,导线测量已是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

1、导线测量导线测量—将各控制点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如图6-1,a 、b 所示。

这种图形构成的控制网称为导线网,也称导线,转折点(控制点)称为导线点。

测量相邻导线边之间的水平角与导线边长,根据起算点的平面坐标和起算边方位角,计算各导线点坐标,这项工作称为导线测量。

2、三角测量三角测量—将各控制点组成互相连接的一系列三角形,如图6-2所示,这种图形构成的控制网称为三角锁,是三角网的一种类型。

所有三角形的顶点称为三角点。

测量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全部三角形内角,根据起算点的坐标与起算边的方位角,按正弦定律推算全部边长与方位角,从而计算出各点的坐标,这项工称为三角测量。

3、三边测量三边测量—指使用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或光电测距仪,采取测边方式来测定各三角形顶点水平位置的方法。

三边测量是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较好的控图6-1 导线测(a ) (b )图6-2 三角锁制了边长方面的误差,工作效率高等。

三边测量只是测量边长,对于测边单三角网,无校核条件。

4、GPS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全球定位系统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测量学》第06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1

《测量学》第06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1

③在点位上,视野应开阔,便于测绘周围的地物 和地貌。 ④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最长不超过平均边长的 2倍,相邻边长之比不应超过3倍。 ⑤导线应均匀分布在测区,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导线点位选定后,在泥土地面上,要在点位上 打一木桩,桩顶钉上一小钉,作为临时性标志; 在碎石或沥青路面上,可以用顶上凿有十字纹 的大铁钉代替木桩; 在混凝土场地或路面上,可以用钢凿凿一十字 纹,再涂上红油漆使标志明显。 若导线点需要长期保存,则可以参照图7-8埋 设混凝土导线点标石。导线点在地形图上的表示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和支 导线三种。 1.闭合导线 起讫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它有3个检核条件: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条件和两 个坐标增量条件。 2.附合导线 布设在两个已知点之间的导线,称为附合导 线。它有3个检核条件:一个坐标方位角条件和 两个坐标增量条件。 3.支导线 由一已知点C和一已知边的方向CD出发,延 伸出去的导线C、9、10 称为支导线。
闭合环,环的周长为800~1500公里。 二等水准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全面基础,一般 沿铁路、公路和河流布设。二等水准环线布设在 一等水准环内,每个环的周长为300~700公里, 全长为137000多公里,包括822个闭合环。 沿一、二等水准路线还要进行重力测量,提供 重力改正数据。一、二等水准环线要定期复测, 检查水准点的高程变化供研究地壳垂直运动用。 三、四等水准直接为测制地形图和各项工程建 设用。三等环不超过300公里;四等水准一般布 设为附合在高等级水准点上的附合路线,其长度 不超过80公里。
支导线只有必要的起算数据,没有检核条件, 它只限于在图根导线中使用,且支导线的点数一 般不应超过3个。
A
1
B
1
D
2

第6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第6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第6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
第一节 控制测量概述
一、控制测量的概念
1.控制网
在测区范围内选择若干有控制意义的点(称为 控制点),按一定的规律和要求构成网状几何图形, 称为控制网。
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控制测量
测定控制点位置的工作,称为控制测量。
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x、y)的工作,称为平 面控制测量。
测定控制点高程(H)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 测量。
控制网有国家控制网、城市控制网和小地区控 制网等。
二、国家控制网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国家控制 网。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并为确 定地球形状和大小提供研究资料。
国家平面控制网,主要布设成三角网,采用三 角测量的方法。
国家高程控制网,布设成水准网,采用精密水 准测量的方法。
457.68 m
yB yA DAB sin AB
658.82 m135.62 m sin 803654
792.62 m
2.坐标反算
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 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 *
DAB
xA2B
y
2 AB
AB
arctan
yAB xAB
按上式计算坐标方位角时,计算出的是象限角,
yAB xAB
arctan 288.57 m 38.49 m
2622409
二、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x 2
3
1082718
841018
1212702
1354911
4
900701
3352400
1 x1 500.00m
y1 500.00m
5

建筑工程测量第6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第6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检核:
f f 允
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原则: 将fβ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中,如果不能均 分,则将余数分配给短边的夹角。
3.计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前 后 180

左 右
(1)若β是左角,则取+β;若β是右角,取-β; (2)α前若大于360o, 应减去360o; 小于0o时,加上360o, (3)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最后推算出来,其推算值 应与已知值相等
首级控制与图根控制的关系
测区面积(k㎡) 1-10 0.5-2 0.5以下 首级控制 一级小三角或一级导线 二级小三角或二级导线 图根控制 图根控制 两级图根 两级图根
图根控制点:
直接用于测图的控制点
图根点的密度:地形条件和测图比例尺
测图比例尺
1:500 150
1:1000 50
1:2000 15
附合导线
A 1 3 1 B 2 C B A 2
D
支导线
2
1 A B
闭合导线
2' 1' 3 4
无定向附合导线
1
3
A
2
B
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测图此 例尺 导线 长度 ( m) 2500 1800 1200 1:500 图根 1:1000 1:2000 500 1000 2000 平均 边长 ( m) 250 180 120 75 110 180 1/3000 ±20 1/2000 1
二、高程控制测量
主要方法:水准测量 高程控制网:在全国范围内测定一系列统一而精确 的地面点的高程所构成的网 建立原则:由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 按施测次序和施测精度分:一、二、三、四等。 一等水准网:国家高程控制的骨干; 二等水准网:布设于一等水准环内(国家高程控制 网的全面基础); 三、四等水准网:在二等水准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 密,(为测图和工程提供必要的高程控制)。

小区域控制测量

小区域控制测量
6.1.3 高程控制测量
测量方法: 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GPS高程测量
概念:测定点的高程(H)的工作;采用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分为一、二、三、四个等级建立.
1
2
2
§6-2 导线测量
Part One
6.2.1 导线的布设形式
导线:将相邻控制点(导线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图形
导线测量:依次测定导线边的水平距离和两相邻导线边的水平夹角,然后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最后求出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6.4.2 观测值类型交会测量
一、测边交会
6.4.2 观测值类型交会测量
二、测边角后方交会
1
§6-5 坐标换带计算
Part One
6.5.1 高斯投影正算公式
6.5.2 高斯投影反算公式
6-6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与检核
一、前方交会测量
6.4.2 图形类型交会测量
概念:分别在一个已知点(A)和待定点(P)上安置仪器,观测水平角α,γ和检查角θ,进而确定P点的坐标 计算方法: 计算出β=180-( α+γ ) 按照前方交会的计算方法步骤求出P点的平面坐标并进行检核 侧方交会测量
6.4.2 图形类型交会测量
概念:仅在待定点P上安置仪器,观测水平角α,β,γ和检查角θ,进而确定P点的平面坐标 计算公式为: 注意:在选定P时,应避免其落在危险圆上! 后方交会测量
图根控制网:直接供测图使用的控制网,其节点称为图根点,测定图根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工作称为图根控制测量。
04
6.1.1 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
6.1.2 平面控制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