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环境规划设计决策支持系统

合集下载

控规文本

控规文本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目标、原则与规模 (2)第三章土地使用规划 (4)第四章道路交通规划 (7)第五章配套设施规划 (13)第六章绿地及开敞空间规划 (14)第七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6)第八章城市设计引导 (18)第九章空间管制规划 (19)第十章市政工程规划 (21)第十一章环境卫生规划 (24)第十二章综合防灾规划 (25)第十三章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 (27)第十四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7)第十五章旧村建设规划 (29)第十六章规划编制单元及管理单元管制 (30)第十七章规划实施规定 (31)第十八章附则 (33)附表1 配套设施一览表 (35)附表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用地一览表 (42)附表3 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复核一览表 (43)附表4 规划编制单元属性一览表 (44)附表5 规划管理单元属性一览表 (4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背景为了高标准地建设xx市xx中心城区,科学合理地配置该区域土地资源,顺利实施《xx市xx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规划法定图则规定的控制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特制定本控制详细规划法定文本。

第二条编制依据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等国家、建设部有关技术规范、规定和标准;《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xx市城市规划条例》、《xx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等省、市有关技术规范、规定和标准;《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xx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xx市xxxx城区分区规划》(2004--2020)及各类专项规划等进行编制。

第三条法定效力自本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规划区范围内一切建设和土地利用活动均应按照本规划执行,并符合国家、省、市、区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下一层次规划也应遵照本规划的原则和具体要求进行编制。

第四条规划范围本法定文本适用范围(以下简称xx中心城区)为:西至xx东四路、沿河xx路、xx东六路、xx水库;xx至昌盛路、竹仙洞水库;东、北均以前山河为界,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2.27平方公里。

(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

(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和(A)A.人——地关系观B.价值观C.消费观D.科学观2.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其中第三个阶段管理手段是(D)A.经济刺激B.污染治理C.环境评价D.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3.环境在自然力作用下消纳污染和产生出自然资源的总过程称为(C)A.物质生产B.自然净化C.环境生产D.资源再生4.制订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是(B)A.考虑环境效益B.保障人体健康C.保障经济发展D.保障可持续发展5.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D)A.状态B.思想C.生活方式D.行为6.在环境管理手段中,行政手段具有(D)A.强制性B.权威性C.规范性D.①、②和③7.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是(D)A.国家审计机关B.社会审计机构C.国际审计机构D.①、②8.清洁生产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的年份是(B)A.1972B.1989C.1992D.20009.俄罗斯环境规划的突出特点是(C)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10.下列不是按性质划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A)A.环境制约型规划B.生态规划C.污染综合防治规划D.自然保护规划11.下列不是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D)A.经济制约型B.协调型C.环境制约型D.自然保护规划12.下列不属于日本环境规划特点的是(C)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13.下列不属于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是:(B)A.生产B.能量流动C.还原D.信息传递14.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dS=dSi+dSe下列属于环境系统严重恶化的熵变类型是(B)A.dS<0B.dS>0C.dS=0D.dS不确定15.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中特定工业区执行的大气质量标准是:(C)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6.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中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执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D)A.I类B.II类C.III类D.W类E.V类17.噪声功能区划中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是:(B)A.0类B.1类C.2类D.3类E.4类18.决策问题结构良好,可用数学模型刻画;有明确的目标和判断准则;可借助计算机处理的决策属于:(A)D1994 )B 《国家环境保护七五年计划》 D 《国家环境保护九五年计划》 A .结构化决策B .非结构化决策C .半结构化决策D .非程序化决策19. 处理解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为(B )A .非线性规划B .动态规划C .线性规划D .多目标规划20. 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中,至少存在一个决策变量为非线性函数的规划属于(A )A .非线性规划B .动态规划C .线性规划D .多目标规划21. 风廓线是指(C )。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第一章1.信息是指加工以后的,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2.数据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

3.管理信息是对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收到的原始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意义后所产生的对其后的企业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

(它可以通过实物指标、劳动指标、价值指标与文字图表等形式来表示。

)4.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些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5.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及其它信息技术为核心,为实现某些系统目标,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的系统。

6.管理信息系统:以人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流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加工、更新和维护,产生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改善协同合作、效率与决策制定,协助企业管理资源并获利的信息处理系统。

7.办公自动化系统: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以及现代的办公事务处理的一项综合技术。

8.决策支持系统: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持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的信息系统,所处理问题大部分属于半结构化性质的。

第二章9.管理: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第三章10.网络: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利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

11.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及其管理、维护和使用所需要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使用人员的总和。

第四章12.关键成功因素就是指使能够达到目标的关键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CSF)分析出企业成功地关键因素,围绕关键因素识别企业的主要信息需求和相关工作的规划方法。

13.IT外包:是将组织中与信息相关的活动,部分或全部交给组织外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来完成。

chapter 1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论

chapter 1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论
主要参考书目: 1、叶文虎 环境管理学 2、刘利、潘伟斌 3、朱庚申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环境规划与管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环境管理学 环境科学出版社
4、郭怀成,环境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面对人类的环境问题
迎接知识创新的挑战
本课程内容与重点 讲授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 包括管理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 生态学原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 系统论原理、环境 生态学原理 系统论原理 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等基本理论,以及环境规 经济学原理 划与管理的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综合分析 数学分析 综合分析 等基本方法。同时,针对流域、城市、生态等不同 类型的环境规划和组织层面、产品层面、活动层面 等不同层面的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程序和要求开 展课程的学习,培养同学们在环境规划与管理决策 设计中综合应用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题型:名字解释、填空题、判断、问答等。 如何学好并通过此门课程?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面对人类的环境问题
迎接知识创新的挑战
学习安排计划
教学课时 教学内容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第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第二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 标准和管理体系 第二章部分,第三章部分 第三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 第四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基础 第四章 部分,第五章部分 第五章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 第六章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第七章 流域水环境规划 第八章 城市环境规划 第九章 生态环境规划 第十章 环境管理模式 第11章 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 第十二章 产品层面的环境管理 第十三章 活动层面的环境管理

马工程《管理学》配套习题(PDF版:13章)13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马工程《管理学》配套习题(PDF版:13章)13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第十三章控制的方法与技术一、判断题1.预算控制将企业的战略计划落到实处,因而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

()2.工作质量取决于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是企业产品质量的综合反映,产品质量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

()3.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是信息化。

()4.管理信息系统是典型的人机结合的辅助管理系统。

()5.六西格玛业务改进最常用的方法包括测量。

()6.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是:系统的主体是计算机。

()7.柔性作业系统由若干数控设备、物料运贮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的。

()8.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原则包括过程方法。

()二、填空题1.存货周转率是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它是衡量和评价_________的指标。

2._________是团体控制的基础。

3._________是以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等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

4._________是与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

5.六西格玛业务改进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6._________的基本内涵是改善质量,追求零缺陷,最终达到提升组织竞争力的目的。

7.PDCA循环,又叫_________。

8.柔性作业系统的特点包括: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1.出现在多数中大型企业组织里最基本的控制方式是()A.预算控制B.层级控制C.市场控制D.团体集体控制2.反映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的是()A.速动比率B.应收账款周转率C.流动比率D.资产负债比率3.市场控制的动因是()A.企业内各部门缺乏发展的动力B.企业对经营管理拥有很小的自主控制权C.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成本过高D.企业缺乏活力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三全一多",不包括以下选项中的()A.全过程的质量管理B.全组织的质量管理C.多方法的质量管理D.全方面的质量管理5.六西格玛组织人员构成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A.绿带B.财务代表C.业务负责人D.倡导者6.柔性作业系统特点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A.以顾客需求为导向B.以敏捷反应为标志C.以信息技术为基础D.以改善作业为目标7.信息技术的应用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供应链管理信息化B.营销过程信息化C.生产过程信息化D.管理过程信息化8.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不包括()A.质量检查统计阶段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D.质量管理国际化阶段四、名词解释1.团体控制2.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3.全面质量管理4.PDCA循环5.黑带大师6.DMAIC7.管理信息系统8.柔性作业系统五、论述题1.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定义、作用以及局限性是什么?2.全面质量管理是如何致力于质量的全面、持续改善.并贯穿质量控制活动全过程的?3.GE总裁曾说过:“最好的六西格玛项目不是始于企业内部而是始于外部,关注回答这样的问题:怎样使我们的客户更具竞争力?什么是客户成功的关键……让我们坚信不移的是,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它能使客户更成功,那它就不可避免地为我们带来收益。

第2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技术支撑PPT课件

第2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技术支撑PPT课件

自然状态
方案
A引进生产 B改建生产线 C协作化生产
线损益值 损益值
损益值
需求量较高 1000元
700元
350元
需求量一般 -200元
250元
80元
需求量较低 -500元
-100元
-20元
最小收益值 -500元
-100元
-20元
选损失值最小(-20)的C方案作为满意的方案 。
• 2、乐观准则(大中取大) • (1)从每一个方案中选择一个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最大
收益值(或最小损失值),看做是必然发生的自然状态 。 • (2)在这些最大收益值的方案中,再选择一个最大收益 值(或最小损失值)的方案作为满意的方案。
自然状态 A引进生产 线损益值
需求量较高 1000元 需求量一般 -200元 需求量较低 -500元 最大收益值 1000元
方案 B改建生产 线损益值
此例有三种自然状态,每种自然状态发生概率为1/3
自然状态
需求量较高 需求量一般 需求量很低
A 1000*1/3 -200*1/3 -500*1/3
方案 B
700*1/3 250*1/3 -100*1/3
C 350*1/3 80*1/3 -20*1/3
加权平均数
100
283.33
136.66
B方案的加权平均数最大(283.33),可选B方案
• 5、最小遗憾法则(最小后悔值原则) • (1)以每个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定为理 • 想目标。(确定不同自然状态最大收益值),如果没有采取 • 这一理想方案,而采取了其他方案从而使取得的收益减少, • 就会感到“后悔”。 • (2)计算后悔值:每个自然状态下的理想最大收益值与它 • 在其他方案的收益值之差所形成的损失值,称为“后悔值”。 • (3)选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比较满意的方案

环境感知与规划课程设计

环境感知与规划课程设计

环境感知与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感知的基本概念,理解环境规划的重要性,掌握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2. 使学生掌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进行环境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及其实施情况,认识环境问题的现状和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环境问题进行感知、分析和规划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就环境规划问题进行有效讨论和意见交流。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GIS软件,进行环境数据处理和规划方案制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和规划实践中。

3.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治学的态度,敢于面对环境问题,勇于探索解决方案。

本课程结合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环境感知与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念,为今后从事环境保护和规划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环境感知基本概念:环境的概念、环境感知的含义、环境感知的方法等。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保护2. 环境规划基础知识:环境规划的定义、原则、类型及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3. 环境数据收集与处理:环境数据收集方法、数据处理技术、GIS软件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环境信息系统4. 环境问题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现状、主要环境问题类型及成因。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环境问题与案例分析5. 环境规划实践:环境保护规划方案设计、实施与评估。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环境规划实践6. 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我国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及其实施情况。

- 教材章节:第六章 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环境感知基本概念、环境规划基础知识第3-4周:环境数据收集与处理、GIS软件应用第5-6周:环境问题分析、环境保护规划方案设计第7-8周:环境保护规划实施与评估、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第9-10周:课程总结与复习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环境感知与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 第13章区域发展 含答案

高中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 第13章区域发展  含答案

第十三章区域发展一、选择题都市圈(区)是指由起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辐射、有着紧密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

它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

都市圈(区)的发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下图为我国山东都市圈(区)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山东省都市圈(区)的形成得益于()A.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B.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C.跨区域的人口迁移D.快速化交通通信方式的兴起2.山东省六大都市圈(区)的形成,有利于()A.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形成优势互补的城市分工与协作B.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郊区城市化C.减轻大城市的土地承载压力,有效遏制环境恶化,建立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网络2.A1题,据材料可知,都市圈(区)内的各个城市之间联系密切,信息、资金、人口、物质流动交换2题,通过材料可知,都市圈(区)是城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都市圈(区)的发育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都市圈(区)的最大特点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密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存在产业分工与合作。

(2022·山东德州模拟)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在地貌上属于藏南山原宽谷区,大部分谷地宽度为2~5千米,在拉萨河、年楚河等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最宽可达10千米。

其年降水量400~550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

受自然条件影响,河谷地带风沙地貌发育,风沙灾害严重。

下图为该区域某河段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与我国西北沙漠相比,影响该地区风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小B.过度开垦C.河流水位变化D.过度放牧4.该地区风沙灾害治理面临的困难有()①沙土入渗强烈,保水能力较差②高台沙地和沙坡地的地下水位低③年降水量小,灌木不能生长④冬春季节河床和沙滩易裸露起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B3题,考查风沙的成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