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汉语发展情况介绍及分析
MOOC 战略下国际汉语教育的SWOT分析

402019年26期总第466期ENGLISH ON CAMPUSMOOC 战略下国际汉语教育的SWOT 分析文/周栩丹高校共同创建了中文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目前已经上线了几十门课程,其中包括唐宋诗词人文解读、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等。
另一方面,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联手,将中文慕课推向世界。
复旦大学与英国规模最大的慕课平台Futurelearn签署合作备忘录,这是继中文课程登陆美国慕课平台后,中文课程首次登陆英国慕课平台。
各类慕课开发公司的技术支持。
一些技术开发公司看到了慕课的优势,纷纷加入慕课制作和平台建设的队伍中来,为国际汉语慕课课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如北京超星集团公作为最早开展中文慕课平台建设的公司之一,与非洲卢旺达基加利孔子学院合作,帮助其建立起国际汉语教学中文慕课平台。
4.慕课作为国际汉语课程资源的现实挑战。
慕课制作技术欠缺。
目前有一些网上的慕课课程,其实质只是传统的网络视频课程。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慕课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等都是颠覆于传统课程的。
专业的慕课制作队伍不仅仅是教师和摄影师,还有课程设计和教学专家、IT技术专家等专业人士的共同配合,而这些也正是我们所欠缺的。
慕课课程学习认证不完善。
学习者学习了课程、完成了作业、通过了考试,最终却不知用什么来证明自己学习了该课程。
虽然慕课三大巨头皆有提供免费或付费认证的相关证书,如:Coursera提供学习证明书、签名认证与专项课程证书,edX提供荣誉认证、签名认证与x系列认证。
但并不是所有课程都有提供认证。
可见,目前慕课学习认证体系并不完善,而这也为国际汉语教学引入慕课课程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三、SWOT 分析模型下的对外汉语慕课课程资源开发路径1.结合优势与机遇,制定SO策略。
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开发国际汉语慕课课程。
首先,高校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组建专业的课程设计团队,为之后的慕课制作提供文本基础。
其次,慕课开发商们拥有专业的信息技术团队,配合前期的幕课课程设计团队,根据已有的对外汉语慕课课程设计,准确而有效地完成幕课课程制作。
汉语拼音在新加坡的实践——历史与现状

第11卷第5期2010年10月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B E I H U A U N IV ER SI T Y(Soci al Sci e nces)V01.1l N o.5O c t.2010语文现代化栏目特邀主持人赵守辉按:《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新中国语文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和伟大成就,自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来自各方面的研究评论不胜枚举。
这里我们呈现给大家的是海外应用情况的报告。
毋庸讳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是“方案”的诸多设计功能之一,但很长时间内,国外对汉语拼音的应用情况并未引起中国语言规划研究者的特别关注。
今天海内外汉语教学的戏剧性发展,使“方案”的这一功能获得超长发挥。
新加坡作为海外以华人为主体民族的社会,于2D世纪7D年代初率先在小学华文教育体系中大规模引进《汉语拼音方案》,其应用经验与现状对国内学者无疑具有多重启迪意义。
这便是我们利用《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语文现代化”专栏这一中国应用语言学领域的重要园地组织刊发这组文章的初衷。
这组文章的作者涵盖一线教师(来自中小学)、教研人员(来自教育学院)和教学管理人员(来自教育部),代表了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多个领域和层面。
赵守辉教授的《“汉语拼音”在新加坡的实践——历史与现状》)概要介绍了新加坡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发展脉络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挑战);胡月宝教授的《新加坡小一儿童汉语拼音偏误调查》以实证调查为依据,考察了长期困扰拼音教学的中英文两套字母体系的逆同化问题;王燕燕与罗庆铭两位博士的《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汉语拼音注音的历史演变》比较了自引进汉语拼音以来,各套教材汉语拼音应用的发展轨迹。
钱立峰的《新加坡第三语文教学与汉语拼音》从“第三语文”的独特视角考察了汉语拼音应用的一个全新领域,该文也从侧面反映了新加坡华语教学和规划的鲜明特色。
肖川的《新加坡汉语拼音教学现状实证研究》通过对100位小学华文教师的问卷调查,对大家关心或争议不休的一系列拼音教学及应用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研究

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研究在世界已经发展成地球村的同时,世界各国已经不仅仅是政治与经济上的交流,当政治与经济的角逐成白热化的态势,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不单单是文化载体,它已经超越了它本身文明、沟通的本质,现今已逐渐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国家形象的标签,一个新的起点。
对于现今需要和平崛起的中国,对汉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是中国的一项重要使命与任务。
虽然我国在汉语国际推广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不能否认汉语国际推广的国际战略也存在很多机遇与挑战,也同样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
一、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必要性与意义全球化的过程也是文化融合的过程,文化融合的第一步便是语言的交流,现今联合国有6种官方工作语言。
英语是世界上语言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另外法语、西班牙语等在欧洲以及南美地区大量使用,现今其他国家的文化产品充斥着中国的文化市场,让我们意识到语言在文化传播中的力量。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但是,相较于其他几种语言,汉语的使用频率与英语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巨大影响,作为一个经济大国,需要相应的文化软实力,毫无疑问对外汉语国际推广是其文化发展的关键一步,更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汉语言国际推广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满足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第二,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第三,是消除外国对中国相应偏见的需要;第四,增强汉语的国际影响是海外华侨的忠心期望。
语言传播与国家硬实力存在某种必然联系,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是语言强势的基础,语言强势是国家硬实力的标志,语言强势制约着文化的平衡,当今中国在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能够走出去,然而中国走出去需要语言强势;汉语国际推广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中国形象的确立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汉语国际推广战略有助于汉语强势助推文化发展、文化平衡。
二、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汉语开始对外教学的历史时间在现今并无明确统一的定论,胡仁友等通过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将其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一)酝酿时期即为新中国成立前的对外汉语发展时期;酝酿时期的外国友人学习中文多靠自学或向自己认识的中国友人学习,那时的学习多为零散学习,外国人能熟练的使用中文的人甚少,而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概念也没有完全形成。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发展历程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发展历程一、大事记1985年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4所高校首次设置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前身。
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
据2020年5月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官网显示,全球已有162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
其中,亚洲39国(地区),孔子学院135所,孔子课堂115个;非洲46国,孔子学院61所,孔子课堂48个;欧洲43国(地区),孔子学院187所,孔子课堂346个;美洲27国,孔子学院138所,孔子课堂560个;大洋洲7国,孔子学院20所,孔子课堂101个。
孔子学院的开设,对于全国各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05年7月,首届世界汉语大会(The World Chinese Conference)在北京召开,承办单位是国家教育部,主题为“世界多元文化架构下的汉语发展”。
汉语及中国文化的国际推广已经引起了国家高度的重视和支持。
2010年12月10日“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至此,对外汉语已经成为国家重视、社会关注的热门专业。
在研讨会上,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回顾了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专业20多年来的专业发展历程,他说自1985年北京语言大学设立对外汉语专业以来,学校率先在全国完成了本、硕、博学科一体化、多层次的对外汉语师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较为科学完备的学科理论体系、课程体系和配套的教材体系;建设了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
但在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的新形势和学习者的多元化需求下,对外汉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就业”出口”等方面还存在着制约的瓶颈。
截止到2010年,全国共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285所,每年招收人数达到1.5万人。
2011年,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中,首次出现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编号为0453,但是没有列入学科目录中。
汉语国际教育介绍论文3000字_汉语国际教育介绍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汉语国际教育介绍论文3000字_汉语国际教育介绍毕业论文范文模板汉语国际教育介绍论文3000字(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汉语本体知识和教学技能不足、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国际汉语教师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
通过提高学生的汉语语言知识水平,在交流中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满足海外对汉语教学师资在量上的需求等途径,能够比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对策引言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学科,国际汉语教学工作任务艰巨,涉及到汉语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等多个领域的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
本文通过分析汉硕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建议。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近年来,由于海外对汉语教师的需求增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1985年,全国仅有4所高校设立了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到2019年,开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学校已达到149所。
然而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些新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院校缺乏培养人才的经验,在办学条件、办学目标、专业定位、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部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语言本体知识不扎实,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对较弱,汉硕专业培养的人才良莠不齐。
总体来说,尽管每年汉硕专业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多,但能外派的汉语教师资源依旧稀缺,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不断增长的汉语需求与师资供给有限之间的突出矛盾。
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1.缺乏汉语本体知识和教学技能。
当前,国内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一般都开设了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课堂观察与实践、第二语言习得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课程,对汉语语言知识的教育不足。
学生成份复杂,除本科是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专业的学生之外,还包括外语专业和许多其他专业的学生。
对于本科阶段不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或非汉语专业的学習者来说,汉语本体知识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未来的汉语语言教学能力。
案例分析_汉语国际教育(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汉语作为世界第二大语言,其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汉语国际教育作为推广汉语的重要途径,受到了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的重视。
本文以我国某汉语国际教育项目在某国的实施为例,分析该项目在推广汉语、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成效。
二、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某汉语国际教育项目2. 项目时间:2015年至2020年3. 项目地点:某国4. 项目目标:提高该国汉语教学水平,培养汉语师资,促进中某文化交流。
三、项目实施过程1. 师资培训项目实施初期,我国派遣了优秀的汉语教师赴某国,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师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旨在提高当地教师的汉语教学能力。
2. 课程设置根据当地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项目设置了不同层次的汉语课程,如初级、中级、高级汉语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3. 教学资源项目为当地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汉语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软件、教学设备等。
同时,我国还向某国赠送了大量的汉语教材,为当地学校提供了教学保障。
4. 文化交流活动项目组织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如汉语角、汉语比赛、文化节等,旨在增进中某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四、项目成效1. 提高汉语教学水平通过师资培训、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投入,某国汉语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据调查,项目实施期间,某国学生的汉语水平平均提高了20%。
2. 培养汉语师资项目为某国培养了大量的汉语师资,为当地学校提供了稳定的师资力量。
这些师资在当地学校担任汉语教师,为更多学生传授汉语知识。
3. 促进文化交流项目实施期间,中某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通过汉语角、汉语比赛、文化节等活动,两国人民加深了相互了解,增进了友谊。
4. 提升国家形象汉语国际教育项目的成功实施,使某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更加深入,提升了我国在该国的国家形象。
五、总结某汉语国际教育项目在某国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广汉语、促进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情况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情况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并非易事,因为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市场需求、国际竞争等因素会对传播造成影响。
本文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政府和民间组织举办展览、交流、演出等活动;二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例如汉字与动画的结合,传统乐器与电子音乐的结合等;三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例如文化创意产品、电影、电视剧、动漫游戏等。
以下是关于这三种传播方式的分析:(一)政府和民间组织举办展览、交流、演出等活动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海外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例如,2014年8月,中国国务院文化部、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和中国驻加拿大使领馆联合举办“情系中国,文脉相承——中国文化遗产加拿大展”;2016年12月,中国国家文化出版基金会联合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在英国伦敦举办了“文化中国,新春伦敦”系列文化活动;2017年4月,中央文化宣传部联合泰国文化委员会在曼谷市共同举办了“文化中国,2017年泰国主题年”系列文化活动等。
此外,一些民间组织也积极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推广。
例如,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戏曲学会等组织在海外举办音乐、戏曲等文艺表演和讲座,以及音乐会、画展等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加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海外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是目前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新趋势。
通过这种方式,传统文化不仅得以传承,还能得到全新的生命力。
例如,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结合了被广泛使用的键盘输入法,让各地人民能够方便地了解和学习汉字书法;传统乐器音乐与电子音乐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时尚感的古风音乐,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
这种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改良的方式,在国际上经常获得好评,成为中国文化向国际化的有力突破口。
海外汉语教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学习热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升温。
为了响应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号召,推动汉语国际传播,我们组织了一支汉语教学团队,赴北马其顿共和国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孔子学院进行海外汉语教学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探索海外汉语教学的有效模式,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同时增进中外文化交流。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本次实验对象为北马其顿共和国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共计100名学生,年龄在18-30岁之间,学习汉语的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2. 实验方法:-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汉语学习背景、学习动机、学习效果等。
- 课堂观察:观察教师的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教学效果。
- 访谈:与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建议。
- 教学测试:定期进行汉语水平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实验内容1. 教学内容:- 汉语基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
- 汉语口语表达:日常对话、情景模拟等。
- 汉语写作:应用文写作、散文创作等。
- 汉文化知识:中国历史、文化、习俗等。
2.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学习汉语。
-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汉语。
-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较高,学习动机明确。
- 学生对教学方法较为满意,认为情境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能力给予了较高评价。
2. 课堂观察结果:-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效果良好。
-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3. 访谈结果:- 学生认为,通过本次实验,他们的汉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 教师表示,本次实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拓展教学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外汉语热的概况
非洲汉语教学情况
• 肯尼亚:2004年6月开办非洲首家孔子学院 • 毛里塔尼亚:在努瓦克肖特大学,汉语被定为必修课, 并增设公务员进修班 • 突尼斯:着力培养本土汉语教师,突尼斯教育部2003年决 定从高二起设汉语公共选修课,去年又要求所有报考大学 中文专业的学生必须在高中学过汉语。 • 埃及:埃及教育部已下发文件,决定把汉语作为中学第二 外语,埃及是开展汉语教学最早、学汉语人数最多的非洲 国家之一。
海外学习者类型与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1) “传统”成人与青少年学习者
学习者 类型 学习目的 课程性质 模式
成人
非华人
交际性
主流
“对外汉语学院” 课程 欧美大学汉语课程
青少年
华人
文化性
主流
华人中小学汉语课程
海外学习者类型与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2) “新兴”青少年学习者
学习者
类型
学习目的 课程性质
模式
青少年 华人与 非华人
海外汉语热的概况
欧洲汉语教学情况
• 2006年2月,英国教育部门将中文普通话设定为中小学学 习的第二大外语。目前,普通话的学生人数已超过德语、 俄语,只有法语和西班牙语仍胜过中文。 • 北京大学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陆俭明介绍,汉语 在法国发展势头很快,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的年增长率 是2%-4%,汉语则高达38%。 • 正如BBC商业记者MaryHennock所说:“中国的经济发展 如此之快,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变得如此举足轻重,人们不 能承担忽视中国的后果。” • 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白乐桑教授曾说:汉语超出了一种 语言和一种文化的魅力,代表了华文世界的经济实力,成 为寻找职业的一张王牌。
海外汉语热的概况
美洲汉语教学情况
• 美国3000多所大学已有近900所大学开设了中文课 ,有 300多所中小学开设了中文课,遍及美国41个州,有近5 万名学生。 • 美国大学理事会2007年启动AP(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 )中文项目,2400多所中小学将开设中文课及中 国文化选修课考试,这标志着汉语教学开始进入美国国民 教育主体学校。 •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3年9月公布的调查报告,中文在美 国已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 • 加拿大,学习汉语的人数仅次于其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 汉语成为第一大外语。 • 墨西哥、巴西、智利。
海外汉语热的概况
欧洲汉语教学情况
• 1841年,法国开始教授汉语 • 1854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开设汉语课程 • 欧洲早期汉语教学主要停留在学术研究领域,大多为本国 的汉学家和知名汉语研究学者 • 中欧贸易的发展,汉语教学走向平民化和实用化 • 汉语在法国的发展非常快,参加HSK考试的总人数在全球 仅次于韩国和日本,位居第三,法国汉语教学协会的会员 甚至已经达到500人。 • 德国目前有7所孔子学院,德语区汉语教学协会现有会员 250人,他们基本都是本国著名的汉学家
•Leabharlann 法语联盟法国法语联盟创建于1883年,是一个非 盈利性的组织,旨在传播法语及法国文化 。法语联盟具有悠久历史,所有的法国总 统都自动成为法语联盟的名誉主席。 • 学院在1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100个法 语中心并接收了近4万名学员。所有的法语 中心都坚持采用不同的形式介绍法国文化 ,并致力于与所在国的文化交流。他们制 定的办学章程须得到法国法语联盟的认可 。法国法语联盟则监督法语中心执行,如 理事会的工作不取报酬,不介入当地的政 治、宗教和种族争议等条款。
最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三种:
• 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 更好的实现自我发展 • 华人需要保留自己的文化根基
海外汉语热的背景
一、中国的和平崛起
从“潜龙勿用”(闭关自守)至 “飞龙在天”(改革开放)
从“世界工厂”至 “世界市场”
从―技术输入” 至 “经济输出”
从“一国一语”至“全球语言”
海外汉语热的背景
• • • •
1、孔子学院的由来 2、孔子学院的性质 3、孔子学院名称的争议 4、来自正反面的声音
1、孔子学院的由来
• 从2002年开始,中国教育部和国家对外汉 语教学领导小组就开始酝酿借鉴英、法、 德、西等国家语言推广机构的经验,在海 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 • 2004年3月,国务委员陈至立将中国设在海 外的语言推广机构正式定名为“孔子学院 ”。
• 法语中心的课程与正式大学不同。它通常 由法国派遣的校长安排设置,校长的工资 由法国外交部支付。 • 作为输出法国文化的重要机构,巴黎法 语联盟主席让-皮埃尔· 德洛诺在接受媒体 采访时表示:“我们主张维护文化的多样 性,不是和英语进行斗争。除了英美文化 外,我们应该有其他的选择。”
歌德学院
歌德学院是德国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文化活动 的文化学院。它的工作是促进国外的德语语言教学 并从事国际文化合作。除此之外,通过介绍有关德 国文化,社会以及政治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展现一 个丰富多彩的德国。 • 歌德学院建立于1951年,目前已遍布78个国家 和地区,共有分支机构144个,其中国外分支机构 128家。 • 歌德学院的工作是合作与交流。并且,对于所 有从事与德国和德语工作相关的人们来说,它是他 们的服务者和合作者。歌德学院的工作是独立负责 的,是不附有政治义务的。歌德学院支配的总预算 高达2.8亿欧元,其中大部分是每年由外交部和联 邦新闻局拨款的。拨款比例由一个框架协议调整。
名称 、 时间
性质
宗旨
法语 非盈 联盟 利性 1883 歌德 非盈 学院 利性 1951
旨在传播法语及法国文化 外交部拨款 不干涉政 治 促进国外的德语教学并从事国际文化合作。介绍 有关德国文化,社会以及政治生活等方面的信息 ,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德国。外交部和联邦新闻 局拨款 不干涉政治
旨在与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的二十几个国家合 作,共同推动全世界的西班牙语教学和西班牙其 他官方语言的教学,传播西班牙语文化。 拨款不知
• ——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工作处
• 受中国孔子学院影响,日本、韩国、印度 等国家纷纷效仿,日本首相安倍宣布,近 期计划在本土之外建100所日语中心,韩国 文化观光部提出要建100所传播韩语的“世 宗学院”,印度要大力发展“甘地学院” 。
海外汉语热的概况
亚洲汉语教学情况
• 全球汉语学习超过10万的9个国家中亚洲国家占了7个(日 本195万,马来西亚100万,韩国80万,新加坡45万,泰国 42万,印尼40万,越南20万) • 在日本,95%以上的大学将中文作为最主要的第二外语 • 在韩国,有近2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 韩国公务员考试可以考英语和汉语。” • 在东南亚地区,学习汉语的人数有260万,汉语教师近2万 人。开设汉语的大学为102所,中小学有2500所,人数达 130万人。
塞万提斯学院
• 塞万提斯学院是西班牙于1991年创办的非盈利性官 方机构,以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名字命名,其宗 旨是与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的二十几个国家合作 ,共同推动全世界的西班牙语教学和西班牙其他官 方语言的教学,传播西班牙语文化。塞万提斯学院 在30多个非西语国家设有机构,分院遍及世界4大 洲。 • 塞万提斯中心开设四个等级的西班牙语课程。此 外,还开设专业课程和自学教室。 • 塞万提斯中心组织有关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文化 活动,包括展览、讲座、圆桌会议、文学交流会、 音乐表演、戏剧表演和研讨会。为随时更新知识及 教学方法,塞万提斯中心每年都组织8000余名来自 公立或私立教学机构的老师参加培训班和研讨会。
海外汉语热的概况
大洋洲汉语教学情况
• 1994年国家教委与新西兰签署《关于在新西兰学校开设中 文课程的合作协议》 • 在澳大利亚,汉语是其第2大语言,有超过50万的人数讲 汉语,占总人口比例2.3%,高于意大利语和希腊语
• 新西兰教育部和澳大利亚一些州教育部聘请了汉语教学顾 问和中文教学助理
海外汉语学习者的目的
By Austin Ramzy
海外汉语热的背景
五、汉语扩散的途径增多
澳大利亚旅游局中国区经理邓李宝茵女士: 预计2004年中国旅客人数将会持续上升25 %,突破22万人次。2005年則可達26.8万 人次。至2013年,估计前往澳大利亚的中 国旅客将可达96万人次。
海外汉语热的背景
六、汉语扩散的途径增多
国家对海外汉语推广的支持:
• 1987年成立:“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 2005年改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 • 组织编写教材和培训师资 • 向世界各国汉语教授学校和机构赠送教材和设备 • 实施“汉语桥”工程,大力推广海外汉语教学 • 通过广播和电视向世界各地播放汉语节目,传播中华文化
NEWSWEEK May 9, 2005 Issue
GET AHEAD, LEARN MANDARIN
China's economic rise means the world has a new second language—and it isn't English
Posted Monday, June 19, 2006; 20:00 HKT
海外汉语热的背景
三、汉语扩散的途径增多
海外汉语热的背景
四、汉语扩散的途径增多
海外汉语热的背景
四、汉语扩散的途径增多
EDUCATION: THE FUTURE DOESN'T SPEAK FRENCH
AWARE OF THE CHALLENGES AHEAD, AMERICAN STUDENTS ARE RUSHING TO LEARN CHINESE.
海内外汉语发展情况介绍与分享
李海华 东方汉院国际文化交流学校
海外汉语热的概况
• 截止到2010年,全球已有127个国家的 3200多所高校开设了中文课。 • 此外还有很多国外的中小学和民间办学单 位开办了中文课程。 •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超 过了3000万。 • 全球105个国家已建立起295所孔子学院, 376所孔子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