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一章

核电子学与一般电子学的不同在哪里以核探测器输出信号的特点来说明。

在核辐射测量中,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统计特性、非周期性、非等值性,核电子学分析这种信号,经处理得到有用的信息。

当探测器输出等效电流源/0()t o i t I e τ-=时,求此电流脉冲在探测器输

出回路上的输出波形并讨论R 0C 0<<τ的情况。

V 0(s) = I 0(s)·[R 0∥(1/sc)]

= I 0[1/(s+1/τ)]·[R 0(1/sc 0)/( R 0+(1/sc 0))

=( I 0/ c 0)·{1/[(s+1/τ) (s+1/ R 0 c 0)]}

当R 0 c 0<<τ时,τ-R 0 c 0≈τ ∴

如图,设 ,求输出电压V(t)。

表示系统的噪声性能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意义输入端的噪声电压是否就是等效噪声电压为什么

ENV ENC ENN ENE η (FWHM)NE

不是

设探测器反向漏电流I D =10-8A ,后级电路频宽为1MHz,计算散粒噪声相应的方根值和相对于I D 的比值。

115.6610A -==?=

3

5.6610D

I -=?= 试计算常温下(设T=300K )5M Ω电阻上相应的均方根噪声电压值(同样设频宽为1MHz ),并与1MHz 能量在20pF 电容上的输出幅值作比较。 ∵212

E CV =

∴0.126V V

==

求单个矩形脉冲f (t )通过低通滤波器,RC=T ,RC=5T ,及RC=T/5,时的波形及频谱。

V 0(t ),并画 ω

,当此噪声通过下图电路后,求

对A 点:

噪声均方值:

对B 点:

噪声均方值:

第二章

t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比电压灵敏前置放大器有什么优点为什么把反馈电容称为积分电容,作用是什么

优点:V OM 稳定性高,能用高能量分辨能谱系统

C f 起积分作用,当A 很大时,

试对下图典型的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电路在输入冲击电流I(t)=Q ·δ(t)时,

(1)求Vo(t)的一般表达式

(2)当C f =1pF, R f =109Ω时,画出大致波形并与R f →∞时作比较。

(1)

(2)

R f C f =109×10-12=10-3(S)

一个低噪声场效应管放大器,输入等效电容C i =10pF ,输入电阻R i =1M Ω,

栅极电流I G =μA ,跨导g m =1mA/V ,C gs <

分析快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

(1) 画出简化框图 (2) 分别计算电荷和能量变换增益;

(ω=电子空穴对,e=×10-19库仑)

(3) 估算电路的开环增益 (g m =5mA/V, A 3=)

(4) 估算该前放的上升时间 (C a =5pF, C i =5pF )

(2)A CQ =1/Cf=1×1012 V/C

A CE =e/(C f ω)= mv/Mev

V(t) -Q/C f t ∞

10-3

(3)A0=g m R6/(1-A3)=3000

(4)tr0=(1+A0F0)=(C i+C f)/g m C f= ns

讨论电荷灵敏、电压灵敏、电流灵敏三种前置放大器的特性,各适于哪方面的应用,为什么

电流灵敏前放输出快,对输出电流信号直接放大,常用作快放大器,但相对噪声较大,主要适用于时间测量系统。电荷灵敏前放和电压灵敏前放用于能谱测量系统,电荷灵敏前放比电压灵敏前放输出电压稳定性高,可用在能量分辨率较高的系统。

第三章

试论述放大器在核物理实验中的作用,对各个性能指标应如何协调考虑

放大器在核物理实验中主要有放大和成形作用。,且必须保持探测器输出的有用信息。对各个性能指标应从能量测量和时间测量分别考虑。

谱仪放大器的幅度过载特性含义是什么计数率过载含义是什么二者引起的后果有何区别

幅度过载:

信号超出线性范围很大时,放大器一段时间不能正常工作,

后果:不能工作的死时间存在

计数率:

放大器中由于计数率过高引起脉冲幅度分布畸变

后果:峰偏移和展宽

试说明能否通过反馈来减少干扰和噪声对放大器的影响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干扰和噪声对放大器的影响

不能。用同向接法。用双芯同轴电缆把信号送到差分放大器。

试分析和讨论下面两个谱仪放大节电路,指出在电路中采取了什么措施,目的是什么

a:

T1共射极放大,T3,T4两级共集电极放大

恒流源作负载,10μ自举电容,电压并联负反馈。

b:

T1 共基,T2 共射,T3共集,T4,T5 互补复合跟随器。

1μ自举电容,电压并联负反馈。

极零相消电路和微分电路有什么区别如何协调图示的参数,使它能达到极零相消的目的

不同之处,极零相消使时间常数变小,指数衰减信号通过微分电路会产生下冲。

“极”“零”相消,即s+1/t与s+1/t2相消,所以当τ=τ2时满足,即τ=R2C.

有源积分滤波器与无源积分滤波器相比有什么优点门控积分滤波器有什么特点

优点:有源滤波器更接近于理想的微分和积分特性,把放大和滤波成形连在一起,既节省元件,又比无源滤波器级数少,效果好。

门控有源积分器输出平顶波波形,对减少弹道亏损很有利,信噪比相对较好。

试说明核信号通过图示的滤波成型电路后得到什么,失去什么,画出图形。

得到能量信息,失去了时间信息。

极零相消,两次无源积分,加两次有源积分。

说明弹道亏损的原因。

输入电流的脉冲宽度有限时,在信号的宽度内,电容C被充电,且通过R放电,故产生弹道亏损。

什么是信号的峰堆积和尾堆积对输出信号的幅度产生什么影响引起什么样的谱形畸变

其它信号尾部或峰部影响信号峰值。影响:增加幅度。引起峰值右移,出现假峰。

说明基线起伏的原因。并分析CCD基线恢复器的工作原理,输入图示波形,画出输出波形。

脉冲通过CR网络时,由于电容器上的电荷在放电时间内,未能把充电的电荷放光,下一个脉冲到达时,电容器上的剩余电荷将引起这个新出现的脉冲的基线偏移。

输出波形趋势线:

门控基线恢复器有什么特点并联型的和串联型的有什么区别

门控基线恢复器消除了单极性脉冲信号产生的下击信号,改善了恢复器对小间隔信号的非线性,因此有很高的计数率特性。

不同:记忆电容C串联或并联于信号通道之中。

高能量分辨率和高计数率谱仪放大器是如何来消除峰堆积现象的加入堆积拒绝电路是否可以使谱仪放大器的计数率提高很多为什么

加入堆积拒绝电路来消除

不能使计数率提高很多,但能保证谱型更加明显,是以牺牲计数率为代价的。

快电压放大器和快电流放大器各有什么特点他们和谱仪放大器相比有什么不同

快电压放大器放大速度比快电流放大器要慢一些,但从稳定性来讲要好一些,信号匹配方式为并联。

快电流放大器的分布电容的影响较小,放大速度可以很快,信号匹配为串联。

快放大器与谱仪放大器并无原则差别,只是在指标上有所不同。

试分析图示的快放大节电路特点。

T1为共射极放大,有射极电阻。

T2,T3为共集电极射极跟随器。

C为自举电容。

C1相位补偿。

使用电阻式弱电流放大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缩短测量时间可以减小零点偏移引起的误差,但是测量时间的减小和灵敏度的提高互相制约。当放大器与信号源用屏蔽电缆连接时,由于电缆电容较大,测量时间就会变得很长。

第四章

=0V,V L=-,R2=510Ω,R3=Ω,R4=100Ω,求滞后电压

H

=,V W=,求非对称和对称时的上阈电平、下阈电平、道宽及道中心。

T

非对称:

对称:

在一个线性放电型模数变换器中,若保持电容C H=1500pF,恒定电流

I=100μA,时钟频率2MHz,若输入信号幅度为。

1.求出该模数变换器的道数m、道宽和变换系数。

2.若时钟频率为100MHz,其它参量不变,求道数、道宽和变换系数及输出m。

T0=1/F,

(2)同理,代入F=100mHZ,

m=7500,H=道,P=1500道/V

下图是一个实际的模拟展宽器的原理电路图,试画出各点波形。

脉冲幅度甄别器的功能是什么

脉冲幅度甄别器是将输入模拟脉冲转换成数字逻辑脉冲输出的一种装置。理想的脉冲幅度甄别器具有以下功能:

当一个输入脉冲的幅度超过一定的阈电平时,则输出一个数字脉冲,而与输入脉冲的幅度、上升时间、宽度等参数无关。若输入脉冲的幅度低于给定的阈电平则无输入脉冲。简述用集成电路比较器构成的脉冲幅度甄别器的工作原理。

集成电路脉冲幅度甄别器由电压比较器接成交流耦合施密特电路而构成。脉冲信号接到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而同向端加上阈电平V T。比较器的输出信号经过电容反馈到同相端,为正反馈连接方式。

平时,甄别器输出处于高电平,当输入信号的幅度超过与阈电平时,甄别器触发,输出电压跳变,从高电平到低电平,幅度为两者之差。

脉冲幅度甄别器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主要指标:

1.输入灵敏度

2.稳定性

3.涨落或阈模糊区

4.输出脉冲的幅度、宽度

5.甄别阈范围

6.速度(响应和恢复的快慢)

通常如何解决单道分析器中的定时误差问题

最直接的办法是:

延迟下甄别器的输出脉冲,再拉宽上甄别器的输出脉冲,从而使得作为反符合信号的V u`可完全禁止下甄别器的V l`输出。

试画出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一种结构方框图,说明原理。

单道分析器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单道主要指标:

1.动态范围

2.线性

3.八小时稳定性

4.温度系数

5.双脉冲分辨时间

6.最高计数率

7.输入脉冲要求

8.输出脉冲为正极性

单道分析器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每测一个能谱需逐点改变阈值,费时费力,误差大,但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幅度范围或选一定的能量范围信号作为校正信号,仍有广泛的应用。

什么是ADC的道宽什么是ADC的变换系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道宽:单位道数之间的电压幅度。

变换系数:单位幅度可变换成的道数

二者成倒数关系

线性放电型ADC和逐次比较型ADC各有什么优缺点

线性放电型,电路简单,道宽一致性好,便于生产,但变换时间较大,而且随着道数的增多,变换时间也会增加。

逐次比较型,变换速度快,易于生产,功耗低,价格低,但道宽一致性较差。

什么是ADC的零道阈或偏置,有何实际意义

偏置或零道阈是指模数变换器的零道所对应的输入信号幅度。引入偏置一方面可以节省存储区,另一方面可以把感兴趣的幅度谱扩大到最大道数范围进行测量,从而提高分辨率。

ADC的积分非线性和微分非线性是如何定义的

积分非线性:

微分非线性:

第五章

前沿定时中,若输入信号前沿为线性变化,达峰时间t M=,最大幅度

V M=10V,阈值V T=。求输入信号幅度从变到10V时的定时误差。

前沿定时中,设输入信号前沿线性增长,上升时间,阈值约。输入信号上升时间变化为±,幅度从变到10V,求前沿定时误差。

前沿定时中,设输入信号为,阈值为V T。

1.如果输入信号幅度从V1min变到V1max,而时间常数τ不变,求前沿定时的定时误差。

2.如果输入信号幅度V1不变,而时间常数从τmin变到τmax,求前沿定时的定时误差。

3.如果输入信号的幅度和时间常数同时如(1.),(2.)中的变化,求前沿定时的定时误差。

设起停型时幅变换器的充电电容C为200pF,充电电流I=10mA。求起始信号和停止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0ns时,时幅变换器的输出幅度为多少伏

∵Δt=50ns

∴Vo(t)=(I/C)·Δt=5(V)

一个起停型时幅变换器,恒定电流的最大值为8mA,最小充电电容为100pF,最小输出幅度为。求这个时幅变换器能测量的最小时间间隔为多少∵Vo(t)=(I/C)·Δt

min

()

1.25()

C V t

t ns

I

?==

由起停型时幅变换器和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组成一个时间多道分析器。时幅变换器中恒定电流I为1mA,变换电容C为100pF,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道数为1000道,最大分析范围为10V。求这个时间多道分析器能测量的最小时间间隔是多少

∵V min(t)=1000/10=(V)

第六章

设有六级十进制计数单元构成定标器的计数电路,当输入信号计数率

n=105/s时,第一级十进制单元的计数率损失δ1=1%。求:

1.输入计数率n=106/s时的δ1值

2.若第六级十进制计数单元最高计数率f6max=105Hz,该机的计数损失δ6为多少

线性率表如下图所示。在计数率n=105/s时,输出电压相对统计偏差σv/V o 为10%,C1=200pF,R=50k,C=μF。若n减小为102/s,要求保持输出电压值和相对统计偏差不变,R值也不变,求出C1和C的数值。

由于σv,V o保持不变,n从105/s减小为102/s,

∴C=μF×100=20μF

C1=μF

试说明多道分析器三种基本数据获取方式的特点。画出PHA,MCS方式简单的工作流程图。

(1)PHA 图指定道址内容加1。

按时间顺序测量各段时间间隔内的计数,依次把测量结果存入各个道的存储单元内,如同多个定标器在各段时间内进行计数测量。

(3)LIST

幅度---时间,波形记录。

一个8192道分析器,每道最大计数容量为106,用每片存储容量4k×8位存储器芯片构成多道分析器的数据存储器,问至少需要多少片它需要多少根地址线

多参数谱数据获取方式与单参数谱数据获取方式上有何区别如何实现多参数谱数据获取

多参数谱获取方式需同时测量多个相关联事件中的多个参量的概率分布。

获取方式主要有三种:事件记录方式,数字窗方式,联合存贮方式。

分布式处理系统有何特点

分布式处理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子系统中的处理机分担了主计算机所必须进行的实时处理任务,这就使系统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CAMAC系统由哪些基本特征它给出了哪些方面的标准规定

特征:

1)它是用于实现信息与数字之间的相互转换,而不是用于进行脉冲信号的放大、成形等信号处理。

2)它具有简单的指令系统。

3)它具有“双面向特征”的接口作用。

4)它带有一个具有广泛功能的数据传输通道----机箱总线。

标准规定:

规定了插件之间以及插件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送方式,包括对机箱总线、机箱控制器、机箱总线对功能插件的要求都有详尽的规范。

什么是NIM数字数据总线标准NIM/GPIB插件有什么特点

1964年美国NIM委员会首次公布了NIM插件的技术规范,这是一个相当成功的仪器模块化标准,它的最初目的是使功能插件阵列组装成核仪器系统的过程变得容易一些。在NIM标准中,只规定了机械特征、电源电压、信号标准和一个42芯的后面板联接器。

NIM/GPIB功能插件中原有NIM插件的功能依然保留。NIM/GPIB功能插件的机械尺寸、电源、信号标准和42芯联接器都符合NIM标准,只有与现在技术规范无抵触的一些特征才可以增加。

在GPIB总线上信息交换采用“三线握手”技术,它有什么特点

它保证了讲者设备只有在全部听者设备已准备好接收数据时,才会向数据总线发送有效数据,而且一直保留这组数据到所有听者设备全部收到数据时才予以撤销;而听者方面,不论他们的速度相互有否差异,都将在全体准备完毕,并收到“数据有效”信号后,才从数据总线上接收一组已经稳定的有效数据。这个通讯过程是严格可靠和准确无误的,它允许在GPIB总线上“快”和“慢”设备能够同步地操作。

电工电子学在线考试答案-B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末考试 《电工电子学》B卷 学习中心: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 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 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 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 试卷选题说明: 请按照学号尾数选答试卷, 学号尾号为0、1、2、3的同学做A卷 学号尾号为4、5、6的同学做B卷 学号尾号为7、8、9的同学做C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理想电压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 )。 A.越大 B.越小 C.不能确定 答案:B 2、图示电路中,I S1,I S2和U S均为正值,且I S2>I S1,则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 U S A.电压源U S B.电流源I S2

C.电流源I S2和电压源U S 答案:B 3、已知白炽灯A和B的额定电压相等,但A的额定功率大于B的额定功率。现将A和B串联后连接在某一电源上,则白炽灯A上的电压降( )。 A.较大 B.较小 C.不确定 答案:B 4、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6V,电流I=2A,则电阻值R为( )。 R + A.-3Ω B.2Ω C.3Ω 答案:C 5、图示电路中,A、B间等效电阻R AB为( )。 A.40Ω B.16.6Ω C.7.5Ω 答案:A 6、把图1所示的电路用图2所示的等效电压源代替,则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 )。

(核电子学)堆工方向答案

第1页 共4页 1. 核辐射探测器电流脉冲信号用理想数学模拟表示为 ) ()(0t t Q t i -?=δ。 2. 核电子学中的噪声主要有三类: 散粒噪声 、 热噪声 和低频噪声。 3. 短路延迟线冲击响h(t)=) (21 )(21d t t τδδ--;其频率响应为 )1(21 )(d j e H ωτω--= 。 4. 从物理测量的要求看, 电荷 和 电压 前置放大器主要用于能谱 测量分析系统; 5. 主放大器的作用是对信号进一步 放大 和 成形 ,且在此过程中须保 持探测器输出的有用信息,尽可能减小失真。 6. 对核脉冲进行幅度和时间分析中,常用计数设备来测量某一类信号的计数率, 常用的计数设备有 定标器 、 计数率计 。 7. 模数变换是一种量化处理,即把连续的的模拟量(幅度)变换为 数字量 。 8. 三种核脉冲计数系统: 简单的计数 系统、 单道计数 系统、 符合计数 系统。 9. 处理单元插件标准化分为 NIM 标准 、 CAMAC 标准 、 快总线标准 。 10. 多道分析器获取数据的三种方式是:脉冲幅度分析(PHA)、多路定标(MCS) 和 列表方式。 二、选择题 (共10小题,共20分) 1. 由n 节放大节组成的放大器上升时间与各放大节上升时间的关系为tr=( B ) (A) 1 2r r rn t t t +++ (C) 12r r rn t t t ?? ? (D) {}12,,r r rn MIN t t t 2. 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 ) (A ) 2 ()()m CR RC -双极性滤波成形与()()m CR RC -单极性成形相比信噪比要好。 (B) 2 ()()m CR RC -双极性滤波成形的基线偏移和涨落很大,在高计数率下得到的能量分辨 率低。 (C) ()()m CR RC -单极性滤波成形的基线偏移和涨落都较2 ()()m CR RC -双极性滤波成 形的要小,在高计数率下得到的能量分辨率高。 (D) 2 () ()m CR RC -双极性滤波成形的脉冲顶部较尖,弹道亏损较大,对后接幅度分析器的 测量精度不利。 3. 关于谱仪放大器中采用负反馈的作用,下列哪种情况是错误的(D ) (A) 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增大了(1)o A F +倍。 (B) 放大器的上升时间减少了(1)o A F +倍。 (C) 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增加了(1)o A F +倍。 (D) 放大器的噪声降低了(1)o A F + 倍。 4. 通常放大器的输出阻抗比较小,以便能适应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工作,为与输出电缆匹配使用,输出阻抗一般取( D )。 (A) 20Ω (B) 30Ω (C) 40Ω (D) 50Ω 5. 双极性高斯成形一般组成为(C ) (A) 一次微分一次积分电路 (B) 两次微分两次积分电路 (C) 两次微分多次积分电路 (D) 两次积分多次微分 6. 一个幅度为3.0伏的输入信号,经过道宽为3mV 的8192模数变换后,得到的道址为( A ) (A) 1000 (B) 2000 (C) 1550 (D) 3000 7. 极零相消电路的功能是(D ) (A) 基线恢复作用 (B) 消除零基线 (C) 消除信号函数的极点 (D) 消除单极性信号下冲 8. 理想的最佳滤波器是指在理论上来说此滤波器(D )

最新电工电子学A考试试题及详细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 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产生功率的元件是( )。 A. 仅是电压源 B. 仅是电流源 C. 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产生功率 D. 确定的条件不足 2. 在RLC 串联电路中,当X L

核电子技术原理第一章课后答案

i C 试对下图典型的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电路在输入冲击电流 Rf Cf A1V o(t) i(t)

∴()f f t R C O f Q V t e C -= (2) R f C f =109×10-12=10-3(S) 2.4 一个低噪声场效应管放大器,输入等效电容C i =10pF ,输入电阻R i =1M Ω,栅极电流I G =0.1μA ,跨导g m =1mA/V ,C gs <

()24823g i m kT kT df eI df C df Ri g ω=++ 2.6 分析快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 (1) 画出简化框图 (2) 分别计算电荷和能量变换增益; (ω=3.6ev/电子空穴对,e=1.6×10-19库仑) (3) 估算电路的开环增益 (g m =5mA/V , A 3=0.98) (4) 估算该前放的上升时间 (C a =5pF, C i =5pF ) (2)A CQ =1/Cf=1×1012 V/C A CE =e/(C f ω)=44.4 mv/Mev (3)A 0=g m R 6/(1-A 3)=750 (4)tr 0=2.2R a C a /(1+A 0F 0)=2.2C a (C i +C f )/g m C f =13.2 ns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 1.1 核电子学与一般电子学的不同在哪里?以核探测器输出信号的特点来说明。 在核辐射测量中,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统计特性、非周期性、非等值性,核电子学分析这种信号,经处理得到有用的信息。 1.4 当探测器输出等效电流源/0()t o i t I e τ -=时,求此电流脉冲在 探测器输出回路上的输出波形并讨论R 0C 0<<τ的情况。 V 0(s) = I 0(s)·[R 0∥(1/sc)] = I 0[1/(s+1/τ)]·[R 0(1/sc 0)/( R 0+(1/sc 0)) =( I 0/ c 0)·{1/[(s+1/τ) (s+1/ R 0 c 0)]} ∴ 0000000()1t t R C I R V t e e R C τ τ --??=- ? ???- 000000t t R C I R e e R C τττ--?? =- ? ?-? ? 当R 0 c 0<<τ时,τ-R 0 c 0≈τ

∴ 00 000 () t t R C V t I R e e τ - - ?? =- ? ? ?? 1.5 如图,设/ () T i t θ? =? ? 0t T t T ≤≤ ≥ ,求输出电压V(t)。 111 () Ts Ts Q Q e I s e T s s T s - - - ?? =-= ? ?? 11 () 1 H s c s τ = + 111 () 11 Ts Ts Q e Q Q V s e cT s cT cT s s τττ ττ - - - =-+ ++ ()()() / () t T t Q Q Q V t s t s t e e s t cT cT cT ττ τττ ττ - - - ∴=---+- ?? ??

温州大学期末考试试卷(电工电子学)(含答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温州大学期末考试试卷(仿真卷) 2011~2012 学年第 1 学期 考试科目 电工电子学 试卷类型 A 卷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对象 10级本科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计算题(共100分) 1、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U CC =12 V ,R B1=39 KΩ,R B2=11KΩ,R C =3KΩ, R L =3KΩ,R E =1KΩ,晶 体 管β=50,U BE =0.7V ,要求: (1) 计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 画 出 微 变 等 效 电 路;. (3)计算电压放大倍数u A 。 (1) V 64.2V 1211 3911 B =?+≈ U (2分) mA 1.94 1 7 .064.2=E BE B =--≈R U U I C (2分) A I I C B μβ 8.38mA .0388050 94 .1=== = (1分) ()V 24.412E C C CE =+-=R R I U (1分) (2) (2分) 得分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 Ω=++=5.983) (26) (1 300r be mA I mV E ) (β (2分) 22.76984 .03 //350//be L C -=-=-=r R R A u β (2分) 2、将下列逻辑表达式化为最简形式。 (1)C B C A AB Y ++= (2)C B AC B A Y ++= C B A C B C B A C B C B A C B A C B A 2.Y +=+?=++=++=)( 3、判断反馈类型,并确定输出电流i 0与输入电压u i 的关系。(本小 题8分) 这是一个电流并联负反馈。 (2分) 1 1R u i i = ,R 与R F 可视为并联, (1分) 0i R R R i F f +- =, (2分) 又由于f i i =1,即 01i R R R R u F i +-= (2分) 所以i F u R R R R i 10+- = (1分) 4、判断反馈类型并确定u f 与u 0的关系。(本小题4分) u f 5A C 有信0 (1分) (2分) (1分)

电工电子学练习题2014

《电工电子学》 练习题 班级 学号 工业大学

二零一四年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 1. 1 图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测量得知: A 41-=I ,A 62=I ,A 103=I ,V 1401=U ,V 902-=U ,V 603=U , V 804-=U , V 305=U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并指出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题1.1的电路 1.2 一电器的额定功率W 1N =P ,额定电压V 100N =U 。今要接到V 200的直流电源上,问应选下列电阻中的哪一个与之串联,才能使该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1) 电阻值ΩK 5,额定功率2W ; (2) 电阻值ΩK 10,额定功率W 5.0; (3) 电阻值ΩK 20,额定功率W 25.0; (4) 电阻值ΩK 10,额定功率W 2。

1.3 有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W 200N =P ,额定电压V 50N =U ,阻Ω=5.00R ,负载电阻 R 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所示。试求 (1) 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 (2) 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 (3) 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1.4 在图示电路中,已知V 101=U ,V 41=E ,V 22=E ,Ω=41R ,Ω=22R , Ω=53R , 1、2两点间处于开路状态,试计算开路电压2U 。 题1.4的电路

1.5 求图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和断开两种情况下a、b、c三点的电位。 题1.5的电路 1.6 求图示电路中A点的电位。 题1.6的电路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 核电子学与一般电子学的不同在哪里以核探测器输出信号的特点来说明。 在核辐射测量中,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统计特性、非周期性、非等值性,核电子学分析这种信号,经处理得到有用的信息。 当探测器输出等效电流源/0()t o i t I e τ -=时,求此电流脉冲在探测 器输出回路上的输出波形并讨论R 0C 0<<τ的情况。 V 0(s) = I 0(s)·[R 0∥(1/sc)] ^ = I 0[1/(s+1/τ)]·[R 0(1/sc 0)/( R 0+(1/sc 0)) =( I 0/ c 0)·{1/[(s+1/τ) (s+1/ R 0 c 0)]} ∴ 当R 0 c 0<<τ时,τ-R 0 c 0≈τ ∴

如图,设,求输出电压V(t)。 | 表示系统的噪声性能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意义输入端的噪声电压是否就是等效噪声电压为什么 ENV ENC ENN ENE η (FWHM)NE

不是 ' 设探测器反向漏电流I D =10-8A ,后级电路频宽为1MHz,计算散粒噪声相应的方根值和相对于I D 的比值。 115.6610A -==?= 35.6610D I -=?= 试计算常温下(设T=300K )5M Ω电阻上相应的均方根噪声电压值(同样设频宽为1MHz ),并与1MHz 能量在20pF 电容上的输出幅值作比较。 52.8810V -===? 。 ∵ 2 12 E CV = ∴0.126V V == 求单个矩形脉冲f (t )通过低通滤波器,RC=T ,RC=5T ,及RC=T/5,时的波形及频谱。 U

电工电子学考试题库(2020年8月整理).pdf

一、填空 第一章 1、根据电路的作用可将电路分为两类:(用于实现电能传输和转换的电路)、(用于进行电信号的传递和处理的电路)。 电力电路主要用来实现( 电能的 )的传输与转换,也称为强电电路;扩音机电路主要用来进行( 信号 )传递和处理,通常也称为( 弱电)电路。 2、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元器件或设备统称为(负载),这类电路一般包括(电源)、(负载)和(连接导线)三个基本组成部分.还常接有开关、测量仪表等。 3、( )是电流的通路,它是为了某种需要由某些电工、电子器件或设备组合而成的,包括:( )、( )和导线、开关等。 4、电压是指(电路中两点间的电位差),它的方向是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是电位降低的方向。 5、 最大整流电流指二极管长期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二极管使用时流过的正向平均电流不应超过此值。 6、 在电路中分析计算时,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有时难以确定,为此可预先假定一个电流方向,此方向称为(参考方向)或称为正方向 。 7、 常用电路元件包括(电阻 )、(电感 )、(电容 )和晶体三极管等 8、PN 结具有(单向导电性)的特性,即导通时呈现的电阻很( 低或小 或趋向于零)。 在PN 结上加( )电压时,PN 结电阻很低,正向电流较大,PN 结处于( )状态;加反向电压时,PN 结电阻很高,反向电流很小,PN 结处于( )状态。 9、如图8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元件,二极管处于( )状态,管子两端的电压是 ( ), 中的电流是 ( )。 10、 方程U/I=R 只适用于R 中U 、I 参考方向一致的情况; 欧姆定律表达式含有正负号,当U 、I 参考方向( )时为正,否则为负。 11、 晶体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 ),( ) 12、如右图12,输出的稳压值为:( ) (注意电源极性) 13、电路主要有( )、 ( )和中间环节等部分组成。其 中( )是供应电能的设备,如 发电厂、电池;负载 是取用电能的设备,如电灯、电机等;中间环节是连接电源和负载的部分,起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如变压器、输电线等。 第二章 1、在感抗为X L =50欧姆的纯电感电路两端加上正弦交流电电压u=20sin (100πt+600)伏,通过它的瞬时电流值函数式为:( ) 2、任何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和功率都有一定的限额,即( )。 3、当求解对象为某一支路的电压或电流时,可将所求支路以外的电路,用一个 9V 图8 4V Ω 5 图12 - R - 5V V i V o 6V + +

电工电子学考试题及答案答案

电工电子学考试题及答 案答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一、填空题 1.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必须由( 电源 )、( 负载 )、( 连接部分 )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电路的作用是对电能进行( 传输 )和( 转换 ),对电信号进行( 传递 )和( 处理 ),电源或信号源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激励 ),相应在电路元件上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响应 )。 2.在电路分析中规定( 正电荷 )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在直流电路中,电源的工作状态有3种,分别为( 有载 )、( 开路 )和( 短路 )。 3.在正弦交流电路中,( 频率(周期) )、( 幅值 )和( 初相位 )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电感 )元件和( 电容 )元件称为动态元件,感抗与( 频率 )成正比,容抗与( 频率 )成反比。 4.在RLC 串联电路中,在进行正弦量的相量计算时常用到3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阻抗 )三角形、( 电压 )三角形和( 功率 )三角形。如果已知RLC 串联电路的电流有效值为5A ,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则电路复阻抗的模为( 50欧姆 ),电路为( 容性 )性电路,电路的有功功率为( 750W ),无功功率为( -1000Var )。 5.在RLC 串联电路中,发生谐振的条件是( C L X X ),此时电路中的(阻抗 )达到最小,( 电流 )达到最大,如果设 R = 1 Ω,L = 10 –3 H ,C = 10 –5F ,则电路的谐振角频率为( 104 rad/s ),电路的品质因素 Q 为( 10 ),如果在电路加上10 V 的电压源,此时电感和电容二端的电压分别为( j100V )和( -j100V ),因此串联谐振又称为( 电压 )谐振。

南华大学2010核电子学A卷答案

1. 核电子学中主要的噪声有三类:散粒噪声 、热噪声 和 低频噪声 。 2. 核辐射探测器输出信号的数学模拟为电流 冲击 函数,从探测器输出的 大量随机分布的信号,可用数学式表示为 ∑-=i i i t t Q t I ) ()(δ。 3. 在时域和频域分析中,当输入信号f(t),网络传输函数为h(t)时该输出信号 g(t)=_f(t)*h(t) ;经过_拉普拉斯________变换后,输入信号为F(S),网络传输函数为H(S)时输出信号G(S)=__F(S).H(S)________________。 4. 改善放大器线性的方法,可以简单归结为:(1)合理选择工作点__。 (2)__采用负反馈_。 5. 谱仪放大器基本上由____放大电路__和滤波成形电路组合而成,对滤波成形 电路来讲,有_弹道亏损_____和__堆积畸变_两种信息畸变。 6. 脉冲幅度甄别器是将__模拟脉冲__转换成__数字逻辑脉冲_输出的一种装置。 7. 定时误差通常按误差产生的原因分为两类:___时移___和___时晃_。 8. 放大器输出信息中,总是由:_信号__,__噪声__,__干扰__组成。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下列探测器中,能量分辨率最佳的是( B ) A.闪烁体探测器 B.半导体探测器 C.电离室 D.气体探测器 2. CR 微分电路(高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为( A ) A.RC j RC j H ωωω+= 1)( B. RC j R H ωω+=1)( C. RC j RC H ωω+= 1)( D. RC j H ωω+=11 )( 3. 已知已知一个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反馈电容C f =1pf,对于硅半导体探测器,平

电工电子学_模拟试题1文档

一、填空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空3分,共18分) 1、在图1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A点电位V A=()V;当开关断开时A点电位V A=()V。 分析查看答案 分析:电路如图1所示,A点的电位和B点电位相同,则当开关闭合时A点的电位为0;当开关断开时,整个电路处于开路状态,两个电阻上没有电流,所示A点的电位为-6V。 答案:0 -6 2、在图2所示电路中,开路电压U ab=()V。 分析查看答案 分析:原电路中2A电流源和5V电压源并联,则原电路可等效为如图2所示的电路,而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则U ab=5V。 答案:5

3、在图3所示电路中,若电流表A1、A2、A3的读数均为5A,则电流表A0的读数为()A。 分析查看答案 分析:画出电路中各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图如图3所示,并且已知I L=I C,则,所以电流表A0的读数为5A。 答案:5 4、一对称三相电路,Y形连接,若相电压V,线电流A,则三相电路的 =()。 分析查看答案 分析:对于Y形连接的三相电路,相线电流相等,且相电压与相电流的夹角为,所以=。 答案:

5、在图4所示电路中,在换路前电路已经处于稳定状态,当t=0时,开关闭合,则u c的初始值u c(0+)=()V。 查看答案 答案:0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2分) 1、电路如图所示,参数选择合理,若要满足振荡的相应条件,其正确的接法是()。 A. 1与3相接,2与4相接 B. 1与4相接,2与3相接 C. 1与3相接,2与5相接 查看答案 答案:A 2、两个完全相同的交流铁心线圈,分别工作在电压相同而频率不同 ( f 1> f 2) 的两电源下,此时线圈的磁通Φ1和Φ2关系是()。 A. Φ1> Φ2 B.Φ1<Φ2 C.Φ1= Φ2 分析查看答案 分析:由U=4.44f NΦm得当电源电压不变,频率满足f 1> f 2时,线圈的磁通Φ1<Φ2。 答案:B 3、某理想变压器的变比K = 10,其副边负载的电阻R L= 8 Ω。若将此负载电阻折算到原边,其阻值 为()。 A. 80 Ω B. 800 Ω C. 0.8 Ω 分析查看答案 分析:根据=R L=800Ω。 答案:B 4、旋转磁场的转速n1与极对数p和电源频率f 的关系是()。 A. B. C. 查看答案 答案:A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 1.1 核电子学与一般电子学的不同在哪里?以核探测器输出信号的特点来说明。 在核辐射测量中,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统计特性、非周期性、非等值性,核电子学分析这种信号,经处理得到有用的信息。 1.4 当探测器输出等效电流源/0()t o i t I e τ -=时,求此电流脉冲在 探测器输出回路上的输出波形并讨论R 0C 0<<τ的情况。 V 0(s) = I 0(s)·[R 0∥(1/sc)] = I 0[1/(s+1/τ)]·[R 0(1/sc 0)/( R 0+(1/sc 0)) =( I 0/ c 0)·{1/[(s+1/τ) (s+1/ R 0 c 0)]} ∴ 当R 0 c 0<<τ时,τ-R 0 c 0≈τ ∴

1.5 如图,设,求输出电压V(t)。 1.6 表示系统的噪声性能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意义?输入端的噪声电压是否就是等效噪声电压?为什么? ENV ENC ENN ENE η(FWHM)NE

不是 1.7 设探测器反向漏电流I D =10-8A ,后级电路频宽为1MHz,计算散粒噪声相应的方根值和相对于I D 的比值。 115.6610A -==? = 35.6610D I -=?= 1.8 试计算常温下(设T=300K )5M Ω电阻上相应的均方根噪声电压值(同样设频宽为1MHz ),并与1MHz 能量在20pF 电容上的输出幅值作比较。 52.8810V -===? ∵ 2 12 E CV = ∴0.126V V == 1.9 求单个矩形脉冲f (t )通过低通滤波器,RC=T ,RC=5T ,及RC=T/5,时的波形及频谱。

(核电子学)堆工方向答案

1. 核辐射探测器电流脉冲信号用理想数学模拟表示为 ) ()(0t t Q t i -?=δ。 2. 核电子学中的噪声主要有三类: 散粒噪声 、 热噪声 和低频噪声。 3. 短路延迟线冲击响h(t)=) (21 )(21d t t τδδ--;其频率响应为 ) 1(21 )(d j e H ωτω--=。 4. 从物理测量的要求看, 电荷 和 电压 前置放大器主要用于能谱 测量分析系统; 5. 主放大器的作用是对信号进一步 放大 和 成形 ,且在此过程中须保 持探测器输出的有用信息,尽可能减小失真。 6. 对核脉冲进行幅度和时间分析中,常用计数设备来测量某一类信号的计数率, 常用的计数设备有 定标器 、 计数率计 。 7. 模数变换是一种量化处理,即把连续的的模拟量(幅度)变换为 数字量 。 8. 《 9. 三种核脉冲计数系统: 简单的计数 系统、 单道计数 系统、 符合计数 系统。 10. 处理单元插件标准化分为 NIM 标准 、 CAMAC 标准 、 快总线标 准 。 11. 多道分析器获取数据的三种方式是:脉冲幅度分析(PHA)、多路定标(MCS) 和 列表方式。 / 二、选择题 (共10小题,共20分) 1. 由n 节放大节组成的放大器上升时间与各放大节上升时间的关系为tr=( B ) (A) 1 2r r rn t t t +++ (C) 12r r rn t t t ?? ? (D) {}12,,r r rn MIN t t t 2. 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 ) (A ) 2 ()()m CR RC -双极性滤波成形与()()m CR RC -单极性成形相比信噪比要好。 (B) 2 ()()m CR RC -双极性滤波成形的基线偏移和涨落很大,在高计数率下得到的能量分辨 率低。 ) (C) ()()m CR RC -单极性滤波成形的基线偏移和涨落都较2 ()()m CR RC -双极性滤波成 形的要小,在高计数率下得到的能量分辨率高。 (D) 2 () ()m CR RC -双极性滤波成形的脉冲顶部较尖,弹道亏损较大,对后接幅度分析器的 测量精度不利。 3. 关于谱仪放大器中采用负反馈的作用,下列哪种情况是错误的(D ) (A) 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增大了(1)o A F +倍。 (B) 放大器的上升时间减少了(1)o A F +倍。 (C) 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增加了(1)o A F +倍。 (D) 放大器的噪声降低了(1)o A F + 倍。 4. 通常放大器的输出阻抗比较小,以便能适应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工作,为与输出电缆匹配使用,输出阻抗一般取( D )。 】 (A) 20Ω (B) 30Ω (C) 40Ω (D) 50Ω 5. 双极性高斯成形一般组成为(C )

电工电子学考试题及答案答案

、填空题 1 .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必须由(电源)、(负载)、(连接部分)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电路的作用是对电能进行(传输)和(转换),对电信号进行(传递)和(处理),电源或信号源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激励),相应在电路元件上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2. 在电路分析中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在直流电路 中,电源的工作状态有3种,分别为(有载)、(开路)和(短路)。 3.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频率(周期))、(幅值)和(初相位)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称为动态元件,感抗与(频率)成正比,容抗与(频率,成反比。 4. 在RLC串联电路中,在进行正弦量的相量计算时常用到3个三角形,它们分 别是(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如果已知RLC串联电路的电流有效值为5A,电阻为30Q,感抗为40Q ,容抗为80Q,则电路复阻抗的模为(50欧姆),电路为(容性)性电路,电路的有功功率为(750W ),无功功率为(-1000Var )。 5?在RLC串联电路中,发生谐振的条件是(X L=X C),此时电路中的(阻抗,达到最小,(电流,达到最大,如果设R = 1 Q,L = 10 -H,C = 10 临F,则电路的谐振角频率为(104 rad/s ),电路的品质因素Q为(10 ),如果在电路加上10 V的电压源,此时电感和电容二端的电压分别为(j100V )和(-j100V ),因此串联谐振又称为(电压)谐振。 6.在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为星形连接时,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是 (U| =€3U p ),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是(l| = l p),线电压和相电压的相位

核电子学复习资料

核电子学复习整理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探测效率:探测器探测到的粒子数与此时实际入射到探测器中的粒子总数的比值。 散粒噪声:(在电子器件或半导体探测器中)由于载流子产生和消失的随机涨落形成通过器件的电流的瞬时波动,或输出电压的波动,叫做散粒噪声。 分辨率:识别两个相邻的能量、时间、位置(空间)之间最小差值的能力。(主要有能量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 死时间校正:在监察信号的时间T Ip内,如果再有信号输入都要被舍弃,因此监察时间就是堆积拒绝电路所产生的死时间。计时电路就不应该把这个时间计入测量时间,而应从总的测量时间中扣除这个死时间得到活时间。由测到的总计数除以活时间就是信号计数率。这种办法称为死时间校正。 二、填空题 1.核电子学是核科学与电子学相结合的产物; 2.探测器按介质类型及作用机制主要分为:气体探测器、闪烁体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 3.核电子学中主要的噪声指三类:散粒噪声、热噪声、低频噪声; 4.核辐射探测器的输出信号特点是:随机分布的电荷或电流脉冲。(时间特性、幅度上是非周期非等值的); 5.功率谱密度为常数即S(W)=a的噪声为白噪声。 三、简答题 1.简述核电子学的信号特点。 答:1.随机性;2.信号弱,跨度大;3.速度快。

2.简述白噪声与干扰以及两者的区别。 答:干扰:主要是指空间电磁波感应,工频交流电网的干扰,以及电源纹波干扰等外界因素。(可在电路和工艺上予以减小或消除) 噪声:是由所采用的元器件本身产生的。(可以设法减小但无法消除)白噪声定义为功率谱密度为常数的噪声。 3.降低前置放大器噪声的措施有哪些? 答:1.输入级采用低频噪声器件;2.低温运行;3.减少冷电容C s;4.反馈电阻R f和探测器负载电阻R D选用低噪声电阻,阻值一般在109欧~1020欧左右。 除此之外,用滤波网络来限制频带宽度,也可进一步抑制噪声。 4.构成核电子学的测量系统的三部分是哪些? 答:1.模拟信号获取和处理,2.模数变换,3.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三个部分 5.简述前置放大器的作用。 答:1.提高信噪比、2.减少外界干扰的影响、3.合理布局,4.便于调节和使用、5.实现阻抗转换和匹配; 第二章 前置放大器的作用与分类? 作用:提高信噪比、减少外界干扰的影响、合理布局,便于调节和使用、实现阻抗转换和匹配; 分类(按输出信号成形方式分):电压灵敏前置放大器、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电流灵敏前置放大器。

电工电子学考试题及答案(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填空题 1.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必须由(电源)、(负载)、(连接部分)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电路的作用是对电能进行(传输)和(转换),对电信号进行(传递)和(处理),电源或信号源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激励),相应在电路元件上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2.在电路分析中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在直流电路中,电源的工作状态有 3 种,分别为(有载)、(开路)和(短路)。 3.在正弦交流电路中,(频率(周期))、(幅值)和(初相位)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称为动态元件,感抗与(频率)成正比,容抗与(频率)成反比。 4.在RLC 串联电路中,在进行正弦量的相量计算时常用到3 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如果已知RLC 串联电路的电流有效值为5A,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则电路复阻抗的模为(50 欧姆),电路为(容性)性电路,电路的有功功率为(750W ),无功功率为(-1000Var )。 5.在RLC 串联电路中,发生谐振的条件是(X L X C),此时电路中的(阻抗)达到最小,(电流)达到最大,如果设R = 1 Ω,L = 10 –3 H,C = 10 –5F,则电路的谐振角频率为(104 rad/s ),电路的品质因素Q 为(10 ),如果在电路加上10 V 的电压源,此时电感和电容二端的电压分别为( j100V )和(-j100V ),因此串联谐振又称为(电压)谐振。

6.在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为星形连接时,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是( U l = 3U P ),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是(I l =I p ),线电压和相电压的相位关系 是(线电压超前相电压30 )。负载为三角形连接时,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是( U l =U p ),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是(I l = 3I p ),线电流和相电流的相位关 系是(线电流滞后相电流30 )。 7.在交流铁心线圈电路中,电路会产生功率损耗,除了(铜损)之外还有(铁损),主要由(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组成。磁性材料根据剩磁和矫顽磁力可分为(软磁)、(永磁)和(矩磁)三类。变压器可以进行(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 8.电动机主要分为(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二大类。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根据转子结构不同可分为(鼠笼式)和(绕线式)二种。电动机之所以能够转动,必须在定子线圈中产生一个(旋转磁场)。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路和转子电路中的所有参数都与(转差率)有关,在讨论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的转矩时主要考虑(起动)、(额定)、(最大)三种转矩。 三相异步电机的起动有(直接)和(降压)二种。三相异步电机的调速有(变频调速)、(变极调速)、(变转差率调速)三种。 9.变压器的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若有一变压器,N1=100,N2=10000,则原副线圈电压之比为(1/100 ),原副线圈电 流之比为(100 ),原副线圈阻抗比为(1/10000 ) 10.在人体触电事故中,根据人体受到的伤害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二种,伤害程度与(人体电阻的大小)、(电流流过的时间长短)、(电流的

核技术应用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核技术及应用概述 1、核技术是以核物理、核武器物理、辐射物理、放射化学、辐射化学和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以加速器、反应堆、核武器装置、核辐射探测器和核电子学为支撑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现代技术学科。 2、广义地说,核技术可分为六大类:核能利用与核武器、核分析技术、放射性示踪技术,辐射照射技术、核检测技术、核成像技术。 3、主要是利用核裂变和核聚变反应释放出能量的原理,开发出能源或动力装置和核武器,主要应用有:核电站、核潜艇、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 4、在痕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的分析研究中,利用核探测技术、粒子加速技术和核物理实验方法的一大类分析测试技术,统称为核分析技术。 特点: 1.灵敏度高。比如,可达百万分之一,即10-6,或记为1ppm;甚至可达十亿分之一,即10-9,或记为1ppb。个别的灵敏度可能更高。 2.准确。 3.快速。 4.不破坏样品。 5.样品用量极少。比如,可以少到微克数量级。 5、定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对普通原子或分子加以标记,利用高灵敏,无干扰的放射性测量技术研究被标记物所显示的性质和运动规律,揭示用其他方法不能分辨的内在联系,此技术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有三种示踪方式:1)用示踪原子标记待研究的物质,追踪其化学变化或在有机体内的运动规律。2)将示踪原子与待研究物质完全混合。3)将示踪原子加入待研究对象中,然后跟踪。 6、放射性示踪 7、核检测技术: 是以核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原理为基础而产生的辐射测量方法和仪器。 特点:1)非接触式测量;2)环境因素影响甚无;3)无破坏性:4)易于实现多个参数同时检测和自动化测量。 8、辐射照射技术:是利用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将物质置于辐射场中,使物质的性质发生有利改变的技术。 辐射交联的聚乙烯有什么优点:热收缩、耐热、机械强度大为提高、耐有机溶剂、不易被溶解、电绝缘性能很好,且不怕潮湿。 9、X射线断层扫描(XCT)、核磁共振显像仪(NMR-CT)、正电子发射显像仪(PECT),同位素单光子发射显像仪(SPECT)和康普顿散射显像仪(CST); 10、核医学是当今产值最大、发展最快的核辐射设备。 第一篇核技术基础知识 1、具有确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核称做核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 2、结合能是质子和中子结合构成原子核时所释放的能量。 3、7.476Mev 4、结合能是:2.224 Mev 比结合能是:1.112Mev 5、γ衰变特点:

电工电子学考试题及答案答案

一、填空题 1.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必须由( 电源 )、( 负载 )、( 连接部分 )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电路的作用是对电能进行( 传输 )和( 转换 ),对电信号进行( 传递 )和( 处理 ),电源或信号源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激励 ),相应在电路元件上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响应 )。 2.在电路分析中规定( 正电荷 )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在直流电路中,电源的工作状态有3种,分别为( 有载 )、( 开路 )和( 短路 )。 3.在正弦交流电路中,( 频率(周期) )、( 幅值 )和( 初相位 )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电感 )元件和( 电容 )元件称为动态元件,感抗与( 频率 )成正比,容抗与( 频率 )成反比。 4.在RLC 串联电路中,在进行正弦量的相量计算时常用到3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阻抗 )三角形、( 电压 )三角形和( 功率 )三角形。如果已知RLC 串联电路的电流有效值为5A ,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则电路复阻抗的模为( 50欧姆 ),电路为( 容性 )性电路,电路的有功功率为( 750W ),无功功率为( -1000Var )。 5.在RLC 串联电路中,发生谐振的条件是( C L X X ),此时电路中的(阻抗 )达到最小,( 电流 )达到最大,如果设 R = 1 Ω,L = 10 –3 H ,C = 10 –5F ,则电路的谐振角频率为( 104 rad/s ),电路的品质因素 Q 为( 10 ),如果在电路加上10 V 的电压源,此时电感和电容二端的电压分别为( j100V )和( -j100V ),因此串联谐振又称为( 电压 )谐振。

《电工电子学》试卷及答案

《电工电子学》试卷A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必须有、和 3个基本部分组成。 2、具有单一电磁特性的电路元件称为电路元件,由它们组成的电路称为。 3、电路的作用是对电能进行、和;对电信号进行、和。 4、从耗能的观点来讲,电阻元件为元件;电感和电容元件为元件。 5、电路图上标示的电流、电压方向称为,假定某元件是负载时,该元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元件的电流方向应为方向。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24分) 1、电阻应变片的输入为()。 (1)力(2)应变(3)速度(4)加速度 2、结构型传感器是依靠()的变化实现信号变换的。 (1)本身物理性质(2)体积大小(3)结构参数(4)电阻值 3、不能用涡流式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 (1)位移(2)材质鉴别(3)探伤(4)非金属材料 4、变极距面积型电容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成()关系。 (1)非线性(2)线性(3)反比(4)平方 5、半导体式应变片在外力作用下引起其电阻变化的因素主要是()。(1)长度(2)截面积(3)电阻率(4)高通 6、压电式传感器输出电缆长度的变化,将会引起传感器的()产生变化。

(1)固有频率 (2)阻尼比 (3)灵敏度 (4)压电常数 7、在测量位移的传感器中,符合非接触测量,而且不受油污等介质影响的是( ) 传感器。 (1)电容式 (2)压电式 (3)电阻式 (4)电涡流式 8、自感型可变磁阻式传感器,当气隙δ变化时,其灵敏度S 与δ之间的关系是: S =( )。 (1)δ1 k (2)δk (3)2-δk (4)2--δk 三、判断题(14分) 1. 理想电流源输出恒定的电流,其输出端电压由内电阻决定。 ( ) 2. 电阻、电流和电压都是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 ) 3.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因此电路中有电压必有电流。 ( ) 4. 绝缘体两端的电压无论再高,都不可能通过电流。 ( ) 5、平衡纯电阻交流电桥须同时调整电阻平衡与电容平衡。 ( ) 6、调幅波是载波与调制信号的叠加。 ( ) 7、带通滤波器的波形因数 值越大,其频率选择性越好。 ( ) 8、将高通与低通滤波器串联可获得带通或带阻滤波器。 ( ) 9、压电式加速度计的灵敏度越高,其工作频率越宽。( ) 10、磁电式速度拾振器的上限工作频率取决于其固有频率。( ) 11、压电式加速度计手持探针法测振时,加速度计的使用上限频率最低。( ) 12、压电式加速度计的重量越轻,使用上限频率越高,灵敏度越低。( ) 13、涡流位移传感器属于绝对式拾振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