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试题库答案

中南大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试题库答案
中南大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试题库答案

医学分子生物学习题集

(参考答案)

第二章基因与基因组

一、名词解释

1.基因 (gene):是核酸中储存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序列信息及表达这些信息

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2.断裂基因 (split gene):真核生物基因在编码区内含有非编码的插入序列,结构基因不

连续,称为断裂基因。

3.结构基因 (structural gene):基因中用于编码RNA或蛋白质的DNA序列为结构基因。

4.非结构基因 (non-structural gene):结构基因两侧一段不编码的DNA片段,含有基因

调控序列。

5.内含子 (intron):真核生物结构基因内非编码的插入序列。

6.外显子 (exon):真核生物基因内的编码序列。

7.基因间DNA (intergenic DNA):基因之间不具有编码功能及调控作用的序列。

8.GT-AG 法则 (GT-AG law):真核生物基因的内含子5′端大多数是以GT开始, 3′

端大多数是以AG结束,构成RNA剪接的识别信号。

9.启动子 (promoter):RNA聚合酶特异识别结合和启动转录的DNA序列。

10.上游启动子元件(upstream promoter element ):TATA合上游的一些特定的DNA序列,

反式作用因子,可与这些元件结合,调控基因转录的效率。

11.反应元件 (response element):与被激活的信息分子受体结合,并能调控基因表达的特

异DNA序列。

12.poly(A)加尾信号 (poly(A) signal) :结构基因末端保守的AATAAA顺序及下游GT

或T富含区,被多聚腺苷酸化特异因子识别,在mRNA 3′端加约200个A。

13.基因组 (genome):细胞或生物体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称。

14.操纵子 (operon):多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成簇串联排列,与上游共同的调控区和下

游转录终止信号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

15.单顺反子 (monocistron):一个结构基因转录生成一个mRNA分子。

16.多顺反子 (polycistron):原核生物的一个mRNA分子带有几个结构基因的遗传信息,

利用共同的启动子及终止信号,组成操纵子的基因表达调控单元。

17.转座因子 (transposable element):能够在一个DNA分子内部或两个DNA分子之间移

动的DNA片段。

18.转座子 (transposon):转座因子的一种类型,大小通常为2-20kb,常带有抗性基因等

其它基因。

19.基因家族 (gene family):是指一组有类似功能,核苷酸序列又有同源性的基因。

20.基因超家族 (gene superfamily):由多基因家族及单基因组成,成员间有不同程度的同

源,但它们的功能不一定相同。

21.假基因 (pseudogene):基因家族中与有功能的基因相似,不表达有功能的基因产物。

22.自私DNA (selfish DNA):在哺乳动物和人类基因组中的没有特定功能的非编码序列。

23.反向重复 (inverted repeat) :两个相同序列的互补拷贝在同一DNA链上反向排列。

24.串联重复 (tandem repeat) :具有相同核心序列的高度重复序列,在基因组中成串排列。

25.卫星DNA (satellite DNA):通过CsCl密度梯度离心后,在主带DNA之外的DNA,

为具有相同核心序列的高度重复的串联重复序列。

26.大卫星DNA (macro-satellite DNA):卫星DNA中重复单位为5-10bp的DNA序列,在

群体中多态性不显著。

27.小卫星DNA (mini-satellite DNA):卫星DNA中重复单位为 9-24bp的DNA序列,

呈高度多态性。

28.微卫星DNA (micro-satellite DNA):卫星DNA中重复单位为2-6bp的DNA序列,常

见为(AC)n和(TG)n,高度多态性,可作遗传标记。

29.可变数目串联重复(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卫星DNA中重复单位为9-24bp

的DNA序列,重复次数变化很大。

30.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卫星DNA中重复单位为2-6bp的DNA序列,常见

为(AC)n和(TG)n,重复次数10-60次,总长度小于150bp,高度多态性,可作遗传标记。

31.基因组学 (genomics):阐明基因组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基因与基因之间相互

作用的一门科学。

32.物理图谱 (physical map):确定染色体上诸如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位点,或序列标志

位点等的位置图。

33.遗传图谱 (genetic map):确定标志位点在一条染色体上的线性排列顺序。标志位点间

的图距以遗传学距离表示,单位为分摩尔根(cM)。

34.转录图谱 (transcriptional map):以表达序列标签为位标制作的cDNA图或表达序列图

35.序列图谱 (sequence map):测定人类24条染色体的、由3X109个核苷酸组成的全部

DNA序列,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

36.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通过对整个基因组的遗传制图、物理制图及DNA

序列测定研究基因组结构的科学。

37.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完成一个生物体全部基因组测序后即进入后基因

组测序阶段——详尽分析序列,描述基因组所有基因的功能,包括研究基因的表达及其调控模式,这就是功能基因组学。

38.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比较不同物种的整个基因组,增强对各个基因

组功能及发育相关性认识的科学。

39.基因型 (genotype):逐代传递下去的的成对基因的集合,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

本。

40.表型 (phenotype):指一些容易区分的个体特征的集合。

41.重叠基因 (overlapping gene):同一段DNA片段能够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阅读,可

编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多肽。

42.分段基因组(segmented genome):病毒基因组由数个不同的核酸分子组成。

43.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RNA病毒中的一类,携带有逆转录酶,可把基因组RNA逆

转录为前病毒DNA。

44.等基因(isogene):编码同工酶的一类结构不完全相同,而功能相同的基因。

45.同源多聚体 (homomultimer):由多个同一种亚单位组成的蛋白质。

46.异源多聚体 (heteromultimer ):由多个不同的亚单位组成的蛋白质。

二、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33. × 34. √ 35. √

三、填空题

1. 蛋白质多肽链 RNA

2.RNA 蛋白质

3. 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反应元件加尾信号

4. 细胞生物体

5.逆转录病毒

6. 细菌

7. 多肽

8. RNA 逆转录酶

9. gag pol env

10. 帽子 ploy(A)尾

11. 环状双链DNA 复制起点

12. 结构基因调控区转录终止信号

13. 蛋白质 rRNA

14. 复制起始区复制终止区转录启动区转录终止区

15. DNA片段

16. 插入序列转座子

17. 简单复制性复制性 共整合体

18. 结构基因

19. 高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

20. 假基因

21. 相同互补

22. 核心序列串联

23. 单个核苷酸

24 多单顺反子

25. 插入序列断裂

26. GT AG

27. TATA盒上

28. AATAA

29. DNA RNA

30. 大于

四、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 A

4. B

5. B

6. C

7. C

8. C

9. C 10. D

11. E 12. C 13. A 14.B 15.C 16.C 17. C 18. D 19. A 20. A

21. B 22. 23. B 24. E 25. C 26. C 27. E 28. D 29. D 30. B

五、多项选择题

1. ACE

2. ABCE

3. BC

4. ADE

5. ABDE

6. ABCD

7.AB

8. CE 9.ABCDE 10. BDE 11. ABE 12. ABDE 13. ABCD

14. ABCD 15. AB 16. BC 17. ABCD 18. BDE 19. CDE 20. ABC

六、简答题

1.什么是转座?

答:转座因子在基因组不同位置间的移动。

2.病毒基因组有哪些特点?

答:不同病毒基因组大小相差较大;不同病毒基因组可以是不同结构的核酸;除逆转录病毒外,为单倍体基因组;病毒基因组有的是连续的,有的分节段;有的基因有内含子;病毒基因组大部分为编码序列;功能相关基因转录为多顺反子mRNA;有基因重叠现象。

3.原核生物基因组有哪些特点?

答:基因组由一条环状双链DNA组成;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大多数结构基因组成操纵子结构;结构基因无重叠现象;无内含子,转录后不需要剪接;基因组中编码区大于非编码区;重复基因少,结构基因一般为单拷贝;有编码同工酶的等基因;基因组中存在可移动的DNA序列;非编码区主要是调控序列。

4.真核生物基因组有哪些特点?

答:每一种真核生物都有一定的染色体数目;远大于原核基因组,结构复杂,基因数庞大;真核生物基因转录为单顺反子;有大量重复序列;真核基因为断裂基因;非编码序列多于

编码序列; 功能相关基因构成各种基因家族。

5.基因重叠有什么意义?

答:利用有限的核酸贮存更多的遗传信息,提高自身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能力。

6.质粒有哪些特性?

答:在宿主细胞内可自主复制;细胞分裂时恒定地传给子代;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能赋予宿主特定的遗传性状;质粒可以转移。

7.什么是顺式作用元件?

答:基因中能影响基因表达,但不编码RNA和蛋白质的DNA序列。顺式作用元件主要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负调控元件等。

七、论述题

1.比较真核生物基因组与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答:原核基因组由一条环状双链DNA组成;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大多数结构基因组成操纵子结构;结构基因无重叠现象;无内含子,转录后不需要剪接;基因组中编码区大于非编码区;重复基因少,结构基因一般为单拷贝;有编码同工酶的等基因;基因组中存在可移动的DNA序列;非编码区主要是调控序列。

每一种真核生物都有一定的染色体数目;远大于原核基因组,结构复杂,基因数庞大;真核生物基因转录为单顺反子;有大量重复序列;真核基因为断裂基因;非编码序列多于编码序列; 功能相关基因构成各种基因家族。

2.比较病毒基因组与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答:不同病毒基因组大小相差较大;不同病毒基因组可以是不同结构的核酸;除逆转录病毒外,为单倍体基因组;病毒基因组有的是连续的,有的分节段;有的基因有内含子;病毒基因组大部分为编码序列;功能相关基因转录为多顺反子mRNA;有基因重叠现象。 原核基因组由一条环状双链DNA组成;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大多数结构基因组成操纵子结构;结构基因无重叠现象;无内含子,转录后不需要剪接;基因组中编码区大于非编码区;重复基因少,结构基因一般为单拷贝;有编码同工酶的等基因;基因组中存在可移动

的DNA序列;非编码区主要是调控序列。

3. 根据流感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说明流感病毒容易突变的原因。

答:流感病毒基因组:单股负链RNA、8节段,每节段均编码蛋白质, 5′端由相同的13个核苷酸组成,3′端有12个高度保守的核苷酸序列。基因组复制是以单股负链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转录合成正链RNA,再以正链RNA为模板复制出病毒基因组RNA。原因主要有:单链RNA基因组易变异;复制时错误率高,病毒RNA聚合酶没有DNA聚合酶的校正功能。8节段RNA分别编码不同的蛋白质,如果两种流感病毒同时感染宿主细胞,容易发生不同病毒的RNA节段重组;流感病毒的两种主要抗原:血凝素(HA)有15种亚型、神经氨酸酶(N)有9种亚型,通过基因重排(不同的RNA节段重组)可形成各种不同的血清型。

4.根据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结构及病毒复制特点论述如何抑制逆转录病毒的复制。

答:逆转录病毒基因组为二倍体RNA基因组,包括三个基本的结构基因:gag、pol和env。病毒RNA在5′端有帽子结构,在3′端有ploy(A)尾。

逆转录病毒颗粒识别细胞表面受体并与之融合,释放基因组RNA及逆转录酶进入宿主细胞内,在逆转录酶作用下,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第一链cDNA,并降解与cDNA结合的病毒RNA,然后再合成第二链cDNA,形成前病毒DNA,被转运到细胞核,在整合酶的作用下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在宿主细胞RNA合成酶的作用下合成病毒mRNA及基因组RNA,指导合成病毒核衣壳蛋白质及逆转录酶,包装成病毒核衣壳。同时合成病毒膜蛋白质,在病毒蛋白质水解酶的作用下,经过加工后包装成病毒颗粒,通过出芽方式释放出子代病毒颗粒。 在临床实践中分别通过抑制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识别、抑制逆转录酶活性或以核苷类似物抑制转录过程,抑制病毒蛋白水解酶及整合酶等方式抑制逆转录病毒的复制。

5.转座作用的机制及其遗传学效应。

答:转座作用可分为复制性转座和简单转座两种类型,复制性转座是转座因子复制出一个新拷贝转移到基因组新的位置,转座可以使供体和受体复制子融合,形成共整合体,解离后释放出两个复制子,每一个都带有一个转座子。简单转座是转座因子从原来位置上切除并转移到基因组新的位置。

遗传学效应:引起插入突变,携带标志基因使受体增添新基因,可形成共整合体,转座的结果使靶点序列倍增,促使染色体畸变。

第五章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一、名词解释

1.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是指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特定的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具有特定的生物学功能的各种蛋白质,表现出特定的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2.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某些能影响基因表达但不编码蛋白质和RNA的DNA 序列,按照功能分为启动子、增强子、负调控元件-沉默子。

3. 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指足以使RNA聚合酶Ⅱ转录正常起始所必需的、最少的DNA序列。包括“转录起始位点”即相当于mRNA的CAP位点及其上游-25~-30 bp处的富含TA的典型元件“TATA”盒。核心启动子单独起作用时,其功能为确定转录起始位点并产生基础水平的转录。

4. 增强子(enhancer):指位于启动子上游或下游并通过启动子增强邻近基因转录效率的DNA顺序,但增强子本身不具备启动子活性。

5. 沉默子(silencer):在真核基因内能抑制基因转录的DNA序列。它们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结合而起作用。不受距离和方向的限制,并可对异源基因的表达起作用。

6.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指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顺式作用元件8~12 bp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一组蛋白质。在结构上含有与DNA结合的结构域。

7.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F):是RNA合成起始所必需的因子,TF不依赖RNA聚合酶而独立地结合DNA,并且在转录过程中促使RNA聚合酶分子与启动子结合。

8. 锌指结构(zinc finger structure):是DNA识别结合域模型的一种,指含有一段保守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与该蛋白的辅基锌螫合而形成的环状结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锌作为活性结构的一部分。

9. 同源结构域(homeodomain, HD):同源盒基因家族各基因间具有一相同的保守序列,称为同源结构域。在它所含的至少两个α螺旋中,其间由短氨基酸残基形成“转折”,第三个α螺旋与DNA大沟相互作用是同源盒蛋白与DNA结合的主要力量。

10. 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leucine zipper, bLZ):有些反式作用因子肽链C末端有一段30个氨基酸序列以α-螺旋构型出现的结构单元,其中每间隔6个氨基酸便出现一个亮氨酸残

基,能形成两性α-螺旋, 带电荷的亲水性氨基酸位于一侧,而具有疏水性的亮氨酸残基位于另一侧,其侧链向外伸出,构成状如齿形排列的半拉链。两个具有这种结构的因子接触后可借助侧链疏水性交错对插,象拉拉链一样将两个反式作用因子连在一起,形成具有稳定卷曲螺旋结构的二聚体,即亮氨酸拉链。

11. 转录活化结构域(transcription activation domain):是反式作用因子中惟一必须具备的结构基础,通常是依赖于DNA结合结构域以外的30~100个氨基酸残基。转录因子通常具有一个以上的转录活化区。

12. 选择性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在高等真核细胞中,某个内含子5ˊ的供点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与另一个内含子3ˊ受点进行剪接,同时删除这两个内含子及其中间的全部外显子或内含子,即一个外显子或内含子是否出现在成熟的mRNA中是可以选择的,这种剪接方式称为选择性剪接。

13. 核不均一性RNA(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 hnRNA):从DNA转录产生的原始转录产物称为核内不均一RNA,真核生物mRNA通常都有相应的前体。

14.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在生命的全过程都是必需的,在一个生物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的基因。

15.组成性表达 (constitutive expression):管家基因在个体生长阶段的几乎全部组织中持续表达或变化很小。

16.协调表达(coordinance expression):在一定机制下,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协调一致,共同表达。

17.SD序列(Shine-Dalgarno sequence):在起始密码AUG上游4~13个碱基之前有一段富含嘌呤的序列,其一致序列为AGGAGG,能与核糖体30S亚基中16S rRNA 3′端富含嘧啶的序列结合,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始复合物生成有关。

18.衰减子(dehancer):真核基因内能抑制基因转录的DNA序列,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结合而起作用。不受距离和方向的限制,并可对异源基因的表达起作用。

19.诱导表达(induction expression):在特定环境信号刺激下,有些基因的表达表现为开放或增强。

20.阻遏表达(repression expression):在特定环境信号刺激下,有些基因的表达表现为关闭或下降。

21.终止子(terminator):在模板DNA分子的5?端有转录终止信号,称终止子,通常具有poly A 尾的基因终止信号为G/T簇。

22.启动子(promoter):见第二章

23.多顺反子(polycistron):见第二章

24.操纵子(operon):见第二章

25.单顺反子(monocistron):见第二章

26. 上游启动子元件(upstream promoter element, UPE):见第二章

二、判断题:

1. ×

2.×

3.×4.×5.×6.√7.√8.×9.√ 10.×

11.√12.√13.√ 14.× 15.×16.√ 17.√ 18.×19.√ 20. √21. × 22.√23.× 24.× 25.√ 26.√27.× 28.× 29.√ 30.√31.√32.×33.× 34.× 35.√36.√37.× 38.√39.√ 40.√

三、填空题:

1.结构基因转录翻译

2.蛋白质小分子RNA

3.操纵子

4.内含子

5.结构基因多顺反子

6.启动子调控衰减子调控

7.负调控因子正调控因子

8.α2ββˊбα2ββˊб因子

9.多顺反子结构基因调控序列

10.操纵子

11.乳糖操纵子

12.依赖ρ因子不依赖ρ因子核糖体

13. RNA片段反义基因

14.戴帽加polyA尾切除内含子拼接外显子

15.单顺反子

16.反比愈高降低

17.反式作用因子顺式作用元件RNA聚合酶

18.通用转录因子DNA 蛋白质-DNA

19. TATA盒结合因子转录复合物

20.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子增强子负调控元件/沉默子

21.起始位点(+1) DNA序列

22.启动子DNA序列启动子活性

23. DNA序列沉默子衰减子

24.顺式作用元件蛋白质

25.通用转录因子组织特异性转录因子诱导性反式作用因子

26. DNA识别结合域转录活化域调节结构域

四、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C 4.E 5.D 6. C 7. B 8. C 9. B 10. E

11.D 12. B 13. D 14. C 15. E 16. C 17.C 18.C 19. E20.D

21. C 22. A 23. B 24. D 25. C 26. B 27.A 28. E 29.B 30. D

31.B 32.C 33. C 34. A 35.E 36. A 37. C 38. A 39.E 40.B

41.C 42.B 43.D 44. C 45. A 46. A 47.A 48. D 49.C 50.C 51. E 52. B 53.B 54. C 55. D 56.D 57. A 58. E 59. A 60.E

61.A 62.D 63.B 64.B 65.C 66. C

五、多项选择题

1. AD

2. ABE

3. BCE

4. BC

5. ABCDE

6. ABC

7. BCDE

8. ABCE

9. ACD 10. ABCD 11. ACDE 12. ABCD 13. ABCE 14. ABCDE 15. ABC 16. AB 17. ABCDE 18. AB 19. CE 20. BD 21. CD 22. AD

23. CE 24. CD 25. BD 26. BCDE27. ACDE 28. ABDE29. BCD 30. ACDE 31. ABCD 32. CDE 33. ACD34. BCDE

六、简答题

1.简述原核基因表达的特点。

答:(1)只有一种RNA聚合酶。

(2)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以操纵子为基本单位。

(3)转录和翻译是偶联进行的。

(4)mRNA翻译起始部位有特殊的碱基序列—SD序列。

(5)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在转录水平,即对RNA合成的调控。

2.简述σ因子在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的意义。

答:(1)б因子含有识别启动区的结构域,调控RNA 聚合酶与DNA结合,确保RNA 聚合酶与特异启动区而不是其他位点的稳定结合。

(2)б因子使得RNA 聚合酶选择一套特定启动区起始转录。一旦一种б因子被另一种代替,即引起原来一套基因转录的关闭和新的一套基因转录的开启。

3.在有乳糖而无葡萄糖的条件下,乳糖操纵子是如何调控转录起始的?

答:有乳糖而无葡萄糖时,阻遏蛋白不与操纵基因结合,cAMP处于高水平,形成cAMP-CAP 复合物并与CAP位点结合,cAMP-CAP复合物与lac、阿拉伯糖操纵子的调控元件结合后,促进结构基因的转录。

4.简述乳糖操纵子的结构。

答:编码β-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通透酶和硫代半乳糖苷转乙酰基酶的基因Z、Y、A称为结构基因,结构基因加上调控元件:启动子和操纵基因,即构成乳糖操纵子。

5.原核生物可以通过哪几个层次的表达调控以适应环境的改变?

答:(1)转录起始的调控:

①因子调控转录起始;

б

②转录起始的负调控;

③转录起始的正调控;

④转录起始的复合调控。

(2)转录终止的调控:

①依赖ρ因子的终止调控,通过ρ因子的作用使转录终止;

②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调控;

③核糖体调控转录终止。

(3)翻译水平的调控:

①反义RNA的调控作用;

②的稳定性;

RNA

③蛋白质合成中的自身调控。

6.简述真核基因表达的特点。

答:(1)细胞的全能性:所谓全能性是指同一种生物的所有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组DNA。(2)基因表达的时间性和空间性:高等生物的各种不同细胞具有相同的基因组,但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基因表达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基因表达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3)转录和翻译分开进行:在核中转录生成mRNA,穿过核膜至胞质指导蛋白质合成。(4)初级转录产物要经过转录后加工修饰。

(5)不存在超基因式操纵子结构:真核生物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一条mRNA只翻译一种蛋白质。

(6)部分基因多拷贝。

7.真核生物基因组水平的表达调控包括哪几种方式?

答:(1)染色质的丢失;

(2)基因扩增;

(3)基因重排;

(4)基因的甲基化修饰;

(5)染色质结构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8.列举几种真核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

答:(1)启动子:Hogness盒,CAAT盒;

(2)增强子:SV40病毒中,位于早期启动子5ˊ上游约200 bp,内含2个72 bp的重复序列,其核心序列为GGTGTGGAAAG;

(3)沉默子:SV40中的AGGTTTTTT序列为终止转录调控元件。

9.简述反式作用因子的基本结构特点。

答:一个完整的反式作用因子通常含有三个主要功能结构域,分别为DNA识别结合域、转录活化域和结合其他蛋白质的调节结构域。这些结构域含有几十到几百个氨基酸残基。不同的结构域有自己的特征性结构。

(1)DNA识别结合域:锌指结构、碱性亮氨酸拉链、同源结构域、螺旋-环-螺旋结构、碱性α-螺旋。

(2)转录活化结构域:酸性α-螺旋、富含谷氨酰胺的结构域、富含脯氨酸结构域。

10.简述真核生物转录水平的调控机制。

答:主要通过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作用元件和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 RNA pol)的相互作用完成。

(1)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指某些能影响基因表达但不编码新的蛋白质和RNA 的DNA序列,按照功能分为启动子、增强子、负调控元件(沉默子等)。

(2)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指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顺式作用元件8~12bp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一组蛋白质,也称序列特异性 DNA结合蛋白(sequence specific DNA binding protein,SDBP),这是一类细胞核内蛋白质因子。在结构上含有与DNA结合的结构域。

(3)反式作用因子的调控机制

①反式作用因子的活性调节:真核基因转录起始的调节,首先表现为反式作用因子的功能调节,即特定的反式作用因子被激活后,可以启动特定基因的转录。

反式作用因子的激活方式如下:表达式调节;共价修饰;配体结合;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②反式作用因子作用方式:成环;扭曲;滑动;Oozing

③反式作用因子的组合式调控:基因表达的调控不是由单一的反式作用因子完成而是几种因子组合,发挥特定的作用。

11.简述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及基本调节层次。

答:(1)在同一机体的各种细胞中虽然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即相同的结构基因,但它们并非在所有细胞中都同时表达,而必须根据机体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的组织细胞及不同的功能状态,选择性、程序性地表达特定数量的特定基因。通常情况下,真核生物细胞只有2%~15%的基因处于有转录活性的状态。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生物体需要不断地调节和控制各种基

因的表达。

(2)基因表达的调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从DNA上的遗传信息到蛋白质功能发挥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着基因组、转录、转录后、翻译及翻译后多个水平的调控环节。

12.举例说明什么是管家基因及其基因表达特点。

答:(1)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s)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如微管蛋白基因、糖酵解酶系基因与核糖体蛋白基因等。

(2)管家基因表达水平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在个体各个生长阶段的大多数、或几乎全部组织中持续表达,或变化很小。它的表达只受启动序列或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相互作用的影响,而不受其他机制调节。调控区多呈低甲基化。

13.简述真核生物在翻译水平上的调控。

答:(1)翻译起始的调控:

①翻译起始因子的功能调控:eIF-2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重要的起始因子。有些物质可以影响eIF-2的活性,调节蛋白质合成的速度。培养的真核细胞处于营养不足(“饥饿”)时,eIF-2失活,最终导致肽链合成起始效率降低。

②阻遏蛋白的调节作用:所有进入胞浆的mRNA分子并不是都可以立即与核糖体结合翻译成蛋白质。由于存在一些特定的翻译抑制蛋白可以与一些mRNA的5′端结合,从而抑制了蛋白质翻译。

③5′AUG对翻译的调节作用:以真核mRNA为模板的翻译开始于最靠近其5′端的第一个AUG。90%以上的真核mRNA符合第一AUG规律。但在有些mRNA中,在起始密码子AUG 的上游(5′端)非编码区有一个或数个AUG,称为5′AUG。5′AUG的阅读框通常与正常编码区的阅读框不一致,不是正常的开放阅读框。如果从5′AUG开始翻译,很快就会遇到终止密码子。因此,若从5′AUG开始翻译,就会翻译出无活性的短肽。

④mRNA 5′端非编码区长度对翻译的影响:起始密码AUG上游非编码区的长度可以影响翻译水平。当第一个AUG密码子离5′端帽子的位置太近时,不容易被40S亚基识别。当第一个AUG密码子距5′端帽子结构的距离在12个核苷酸以内时,有一半以上的核糖体40S 亚基会滑过第一个AUG。当5′端非编码区的长度在17~80核苷酸之间时,体外翻译效率与其长度成正比。所以,第一个AUG至5′端之间的长度同样影响翻译起始效率和翻译起始的准确性。

(2)mRNA稳定性调节:mRNA的稳定性是翻译水平调控的重要因素,是由于mRNA 是翻译蛋白质的模板,其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蛋白质合成的量。mRNA半衰期越长,翻译效率越高,在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量愈多。

(3)小分子RNA对翻译的调控作用:如lin-4 RNA由lin-4基因编码,可阻抑lin-14蛋白质(一种核蛋白),从而调控生长发育的时间选择。

14.简述真核基因转录因子分类及功能。

答:(1)反式作用因子指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顺式作用元件8~12 bp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一组蛋白质,有时也称转录因子。

(2)目前发现的转录因子有近百种,根据其作用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①通用转录因子:

Ⅱ、GC box结合因子SP1 系多数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类转录因子,如TATA box结合因子 TF D

等;②组织特异性转录因子:在很大程度上,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取决组织特异性转录因子的存在;③诱导性反式作用因子:这些反式作用因子的活性能被特异的诱导因子所诱导,这种活性的诱导可以是新蛋白的合成。

15.简述真核和原核基因表达调控共同的要素。

答:(1)DNA元件:具有调节功能的DNA序列

原核:启动序列,操纵序列

真核: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子,增强子,抑制子

(2)调节蛋白:

原核:阻遏蛋白:负性调节;激活蛋白:正性调节

真核:转录因子——基本转录因子、激活因子、抑制因子

(3)RNA聚合酶:

RNA聚合酶主要是通过识别与结合启动子,参与基因转录起始调控

16.说明阻遏蛋白在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的普遍意义。

答:阻遏蛋白通常是与基因操纵区结合,减弱或阻止其调控的基因转录,其介导的调控方式为负调控。如大肠杆菌乳糖代谢,在没有诱导剂时,与lac相邻(上游端)的调节基因I的产物—lac阻遏蛋白,能与操纵子操纵基因O特异地结合,抑制结构基因的转录。

17.请解释正性调节在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的普遍意义。

答:在真核细胞中,RNA聚合酶对启动子的亲和力很低,基本上不能靠其自身来起始转录,而是需要依赖多种激活蛋白的协同作用。真核基因调控中虽然也发现有负性调控元件,但其存在并不普遍;真核基因转录表达的调控蛋白也有起阻遏和激活作用或兼有两种作用者,但总的是以激活蛋白的作用为主。即多数真核基因在没有调控蛋白作用时是不转录的,需要表达时就要有激活的蛋白质来促进转录。换言之:真核基因表达以正性调控为主导。

18.简述乳糖操纵子在有葡萄糖存在而没有乳糖存在时进行转录起始负调控的原理。

答:由于在没有乳糖的条件下,lac阻遏蛋白能与操纵基因特异地结合,抑制了结构基因的表达。

七、论述题

1.从多个层次论述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

答:(1)基因组DNA水平的调控:

基因组水平的调控即转录前调控,指发生在基因组水平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这种调控方式较稳定持久,有时甚至是不可逆的。真核生物基因表达在DNA水平的调控主要方式为:①染色质的丢失②基因扩增③基因重排④基因的甲基化修饰⑤染色质结构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2)转录水平的调控:

转录水平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作用元件和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RNA pol)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顺式作用元件是一些能影响基因表达但不编码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按照功能分为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反式作用因子是指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在各顺式作用元件8~12 bp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一组蛋白质。

转录水平的调控机制主要为:

①反式作用因子的活性调节。特定的反式作用因子被激活后,可以启动特定基因的转录。激活方式为:表达式调节,共价修饰,配体结合,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②反式作用因子作用方式。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元件的结合位点通常与其所调控的基因相距较远,其作用方式模式为:成环,扭曲,滑动,Oozing。

③反式作用因子的组合式调控作用。每一种反式作用因子结合顺式元件后虽然可发挥

促进或抑制作用,但反式作用因子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不是由单一反式作用因子完成的,而是由几种因子组合,发挥特定的作用。

(3)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①端加帽和3ˊ端多聚腺苷酸化

②前体的选择性剪接

mRNA

(4)翻译水平的调控:

①翻译起始的调控,包括翻译起始因子的功能调控、阻遏蛋白的调节作用、5ˊAUG 对翻译的调节作用、mRNA 5ˊ端非编码区长度对翻译的影响等。

②稳定性调节

mRNA

③小分子RNA对翻译的调控作用

(5)翻译后调控:

指蛋白质生物合成之后对其表现生物活性和特定功能的时空控制过程。主要包括蛋白质分子的折叠(卷曲)、修饰加工、分选和传送。

2.论述小分子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意义。

答:反义RNA是指能与特定mRNA互补结合的RNA片段,反义RNA由反义基因转录而来。天然的具有功能的反义RNA分子一般为200个碱基以下的小分子RNA。反义RNA在原核生物翻译水平上有三种作用方式:

(1)反义RN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mRNA 5ˊ端非翻译区包括SD序列相结合。SD 序列是mRNA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的部位,反义RNA与SD序列结合后,阻止了mRNA 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直接抑制了翻译。

(2)反义RNA与mRNA 5ˊ端编码区起始密码子AUG结合,从而抑制mRNA翻译起始。(3)反义RNA与mRNA的非编码区互补结合,使mRNA构象改变,影响其与核糖体结合,间接抑制了mRNA的翻译。

3.试述色氨酸操纵子的调节机制。

答:色氨酸操纵子表达的调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阻遏蛋白的负调控,另一种是通过衰减子作用。

(1)阻遏蛋白对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色氨酸操纵子阻遏蛋白是一种由2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蛋白质,是色氨酸操纵子R基因的产物。无色氨酸时,该阻遏蛋白不能与操纵基因

结合,对转录无抑制作用;细胞内有大量的色氨酸时,阻遏蛋白与色氨酸形成的复合物能与操纵基因结合,抑制转录。

(2)衰减子对转录的调控:色氨酸操纵子的衰减子位于前导肽编码基因中,离E基因上游约30~60个核苷酸。大肠杆菌在无色氨酸的环境下,前导肽编码基因和5个结构基因能转录产生具有6 700个核苷酸的全长多顺反子mRNA。当细胞内色氨酸增多时,E、D、C、B和A基因转录受到抑制,但前导肽编码基因转录出140个核苷酸mRNA引导序列并没有减少,这部分转录称为衰减子转录物。这种现象是由衰减子造成的,而不是由于阻遏蛋白的作用所致。引导序列由一段14氨基酸前导肽编码区和一个衰减子组成,前导肽编码区起始部位有核蛋白体结合位点,AUG密码子后面紧跟13个密码子,第10、11为色氨酸密码子。根据序列特点可将整个mRNA引导序列分为四区,可形成不同的碱基配对结构;1区和2区互补时,3区和4区可以互补配对,形成的发夹结构及随后出现的8个U即构成典型的不依赖ρ因子终止子;1区不能与2区互补时,2区即与3区互补,3区不再与4区互补。四个区域以何种形式配对则取决于核蛋白体翻译mRNA引导序列的速度,后者又受控于色氨酸的水平。色氨酸丰富时,核蛋白体可顺利沿引导序列移动直至达最后一个密码子UGA,合成完整的引导肽。UGA位于1区和2区之间,到达此处的核蛋白体占据2区,使3区不能与2区互补而与4区互补,形成终止子发夹结构,RNA 聚合酶停止在衰减子部位。色氨酸缺乏时,核蛋白体因原料缺乏终止在1区Trp密码子部位,2区无法与1区配对且在4区被转录出来之前与3区互补,致4区处于单链状态,不能形成终止发夹,RNA 聚合酶通过衰减子而继续转录。

4.真核mRNA选择性剪接的方式有哪些?举例说明其基本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答:(1)选择性剪接的方式有: ①外显子遗漏; ②3ˊ端剪切位点的变化; ③ 5ˊ端剪切位点的变化;④内含子保留。

(2)转录后选择性剪接在高等生物细胞的高度异质性中起重要作用。由于选择性剪接的多样化,一个基因在转录后通过mRNA前体(hnRNA)的剪接加工而产生两个或更多的蛋白质,不同的蛋白可能发挥着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3)如bax基因的编码产物是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分子。该基因的原始转录产物经过选择性剪接形成几种(α、β、γ等)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其结构上的差异主要源于mRNA前体的选择性剪接。

5.说明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其正负性协调调控原理。

答:(1)编码β-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通透酶及硫代半乳糖苷转乙酰基酶三种酶蛋白的结构基因Z、Y、A,加上调控元件——启动子(promoter,P)和操纵基因(operator,O)即构成乳糖操纵子。

(2)有葡萄糖无乳糖时,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lac结构基因不转录,cAMP处于低水平,CAP 蛋白不能与启动子附近的CAP位点结合;葡萄糖和乳糖均存在时,阻遏蛋白与乳糖结合,空间构象改变,不再与操纵基因结合,cAMP处于低水平,CAP蛋白不与CAP位点结合,结构基因有少量表达;无葡萄糖有乳糖时,阻遏蛋白不与操纵基因结合,cAMP处于高水平,形成cAMP-CAP复合物并与CAP位点结合,结构基因大量表达。

第六章 DNA损伤与修复

一、名词解释

1.DNA 损伤 (DNA damage) :是由DNA分子的自发性损伤、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引起的DNA分子结构的变化。这种DNA分子水平上的突变是整体遗传突变的基础,归纳为点突变、缺失、插入、倒位或转位及DNA断裂五种基本类型。

2. 嘧啶二聚体(pyrimidine dimer):DNA链上相邻嘧啶以共价键连成的二聚体,由紫外线照射产生。最常见的是胸腺嘧啶二聚体。

3.DNA缺失(DNA deletion):由于DNA链上一个或一段核苷酸的丢失。由于一部分遗传物质的丢失,常常造成个体生活力下降以至致死。

4.DNA插入(DNA insertion):由于一个或一段外源性核苷酸插入到DNA链中引起了基因的编码序列或调控序列的改变,而导致突变。插入可以是自发的(如染色体交换)、感染导致的(如前病毒插入基因组)或人工引起的(如基因工程)。插入引起突变可以是由于改变了基因的编码序列或调控序列所致。

5.DNA倒位(DNA transposition):染色体上两个断裂点间的断片,倒转180°后又重新连接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

6.DNA转位(DNA transposition):染色体上两个断裂点间的断片,从染色体一处迁移到另一处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

7.碱基类似物(base analogues) :一种与DNA正常碱基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如5-溴尿嘧啶、

中南大学内科学试题库

中南大学内科学试题库 1 / 120 中南大学内科学题库 呼吸系统疾病 总 论 一、选择题 【 A1 型题】 1 、吸入呼吸道的异物颗粒主要排出机制是: A. 巨噬细胞吞噬 B . 粘液纤毛系统移送 C. 补体作用 D. 支气管收缩 E. 免疫球蛋白 2 、肺循环的特点是: A. 低压、高阻、低容 B. 低压、低阻、高容 C. 低压、低阻、低容 D . 高压、高阻、高容 E . 低压、高阻、高容 3 、体位改变时咳嗽咳痰加重多见于: A. 急性支气管炎 B . 支气管肺癌 C. 浸润型肺结核 D. 支气管扩张症 E. 慢性心功能不全 4 、正常成人总的呼吸膜面积约有: A . 150m2 B. 80m2 C. 100m 2 D . 120m2 E. 200m2 5 、国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最常见的是: A . 绿脓杆菌 B. MRSA C. 肺炎克雷伯杆菌 D. 肺炎球菌 E. 鲁氏不动杆菌 6 、气管癌引起呼吸困难的特点为: A. 吸气性呼吸困难 B . 呼气性呼吸困难 C. 呼气延长 D. 混合性呼吸困难 E.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7 、关于痰液的检查,哪项是错误的: A.痰培养定量培养菌量≥ 10 5cfu/m l 可判定为致病菌 B .痰涂片在低倍镜视野里上皮细胞< 10 个,白细胞> 25 个为相对污染少的标本 C.反复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D.经环甲膜穿刺气管内吸痰的所获得痰标本污染率较低 E .痰培养对肺部微生物感染的病因诊断和药物选择有重要价值 8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A. 呼吸膜面积减少 B . 动 - 静脉短路增加 C. 呼吸膜厚度增加 D. 生理无效腔增加 E . 呼吸道阻力增加 9 、下列哪项不符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A . 肺活量减低 B. 残气量增加 C.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 D. 肺总量减低 E. 最大呼气中期流速正常 10 、下列叙述哪项错误: A.潮气量是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B.肺总容量 = 潮气量 + 补吸气量 + 余气量 C.余气量是尽量呼气后,肺内气体的量 D.肺活量是最大吸气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E.每分钟通气量 = 潮气量×呼吸频率 【 C 型题 】 A. 气体交换的功能血管 B. 气道、胸膜的营养血管 C. 二者均是 D. 二者均无 11 、支气管动静脉 12 、肺动静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一、选择题 【 A1 型题 】 1. 疱疹性咽峡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 埃可病毒 B. 鼻病毒 C . 柯萨奇病毒 D. 副流感病毒 E. 流感嗜血杆菌 2. 细菌性咽 - 扁桃体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 肺炎链球菌 B. 奴卡菌 C. 葡萄球菌 D. 溶血性链球菌 E. 流感嗜血杆菌 3 、 病毒感染时外周血象表现为: A. 白细胞计数升高 B. 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C . 核左移 D. 淋巴细胞比例降低

中南大学数据库考试题库

1?在数据库设计中,用E-R图来描述信息结构但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它属于数据库设计的()阶段。 A需求分析 B概念设计 C逻辑设计 D物理设计 参考答案 B 数据库设计步骤: (1)规划(必要性、可行性,总目标) (2)需求分析(分析用户活动,产生业务流程图;确定系统范围,产生系统范围图;分析用户活动涉及的数据,产生数据流程图;分析系统数据,产生数据字典。)(3)概念设计(设计出独立于计算机硬件和DBMS的概念模式。E-R模型是主要设计工具) (4)逻辑结构设计(把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全局E-R模式转换成与选用的具体机器上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包括数据库模式和外模式)(5)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对于给定的数据模型选取一个垠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的过程。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主要指数据库的存储记录格式、存储记录安排和存取方法)(6)数据库的实现(建立实际数据库结构;装入试验数据对应用程序进行调试;装入实际数据,进入试运行状态) (7)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维护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监测并改善数据库运行性能; 根据用户要求对数据库现有功能进行扩充;及时改正运行中发现的系统错误) 2.关于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的工作目标,下列说法错谋的是 A定义和描述应用系统涉及的信息结构和范围 B定义和描述应用系统中数据的属性特征和数据之间的联系 C描述应用系统的数据需求 D描述需要存储的记录及其数量 参考答案 3. SQL Server 2000的字符型系统数据类型主要包括()。 A int、money、char B char> varchar、text

C datetime、binary> int D char、varchar> int 参考答案 B 4. 具有联系的相关数据按一定的方式组织排列,并构成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即()。 A数据模型 B数据库 C关系模型 D数据库管理系统 参考答案 A 5. 在数据库系统中,下列哪个映像关系用于提供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逻辑独立性? A外模式/模式 B模式/内模式 C外模式/内模式 D逻辑模式/内模式 参考答案 B 6.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是 A树 B图 C表 D二维表 参考答案 D 7. 数据字典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存储的各类信息通常由 A数据库管理员维护 B程序员维护 C数据库管理系统维护 D—般用户维护 参考答案 A 8. E-R图用于描述数据库的

中国地质大学2005-2018年博士入学考试矿床学真题

2018年真题(5题全答,每题20分) 1、岩浆矿床控制因素及如何评价含矿性? 2、夕卡岩成矿作用及如何寻找夕卡岩矿床? 3、矿床成因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步骤? 4、金矿、铅锌矿、铜矿成因类型及特点(论述1种矿产)? 5、沉积矿床的特点及沉积建造如何控制成矿? 2017年真题(5选4,每题25分) 1、举例说明我国超大型钨矿、铜矿、稀土矿、锑矿、铅锌矿的成因类型及其成矿特点? 2、举例论述两种我国主要的铁矿床成矿特征? 3、论述斑岩钼矿的成矿特征及成因? 4、矿产勘查学近年来有哪些新的研究成果? 5、矿床学研究方法和步骤? 2016年真题(5选4,每题25分) 1、伟晶岩矿床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请论述以下蚀变的含义,形成条件、特征及其可能相关矿种: 矽卡岩化、黄铁绢英岩化、重晶石化、钠长石化、冰长石化; 3、请论述造山型矿床的特点及其成矿成因; 4、沉积铁、锰、铝矿床的特点及其形成机理; 5、请论述矿化阶段、矿物生成顺序和矿物世代的鉴别标志,并以你熟悉的矿床为例,介绍如何编制矿物生成顺序表。

2015年真题(5选4,每题25分) 1、岩浆矿床的形成条件与成矿作用 2、铜矿床的工业类型的地质特征,举1~2个实例 3、举例说明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表生变化与次生富集作用 4、VMS与SEDEX的主要区别 5、下列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鉴别特征 黄铁矿、闪锌矿、毒砂、辉锑矿、雌黄、雄黄 2014年真题(6选5,每题20分) 1、举例说明地质异常在找矿评价中的作用 2、简述矿床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3、结合实际分析成矿系列及其在找矿中的应用 4、简述铁矿床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5、根据我国的矿产资源特点谈谈我国矿业发展的思路 6、简述经过我国境内的世界三大成矿带特点 2012年真题(6选5,每题20分) 1、热液矿床的成矿物质沉淀机制 2、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岩浆熔离作用、岩浆爆发作用,各自形成矿产种类 3、MVT特征、成因、意义 4、残余型矿床特征、成因、意义 5、BIF特征、成因、意义 6、以自己熟悉矿床类型,举例说明对热液矿床地质特征及物理化学

《内科学》试题B卷

青岛大学医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2012级专科班《内科学》试题B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白血病: 2、消化性溃疡: 3、糖尿病: 4、肺心病: 5、变异性心绞痛: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是诱发心力衰竭的最常见、最重要诱因。 A、治疗不当 B、呼吸道感染 C、血容量增加 D、情绪激动 2、高血压急症时必须迅速使血压降低,首选最为适宜,静脉给药可随时根据血压调整药 物剂量。A、吲哒帕胺B、依钠普利C、硝苯地平D、硝普钠 3、房纤颤时心电图示 A、P波消失,代之大小不等f波 B、P波存在,无f波 C、P波存在,亦有f波 D、P波与f都不存在 4、周期性发热(pel-Ebstein)可见于。 A、非霍奇金淋巴瘤 B、霍奇金病 C、急性白血病 D、再生障碍性贫血 5、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不见于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再障 C、急性白血病 D、过敏性紫癜 6、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下列和种细菌感染后 A、大肠杆菌 B、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肺炎双球菌 7、少尿、无尿是指24小时尿量分别低于 A、1500ml,400ml B、1000ml,300ml C、600ml,200ml D、400ml,100ml 8、口服降糖药不包括 A、黄脲类和双胍类 B、α-糖苷酶抑制剂 C、硫脲类 D、胰岛素增敏剂 9. 胃溃疡最常见发生部位_____ A、胃贲门部 B、胃体大弯侧 C、胃角和胃窦小弯侧 D、幽门管部

10. S1强弱不等,脉搏短拙,心率绝对不规则可见于_______ A、房性早搏 B、心房1动 C、室性早搏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和。 2、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感染后,并于感染后发 生、、和高血压。 3、激素根据其化学特性分为、、和 四大类。 4、抗甲状腺药物可分为、两类,每一类代表药物 为、。 5、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中折返所具备的条件、、 、。 6、肺结核化疗的原则是、、、和。 7、急性胃炎内镜检查可见胃粘膜、、、 等一过性改变。 8、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9、在急型心肌梗塞的诊断中特异性最高的两种同工酶为、。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和。 四、是非题:(每题1分,共5分) 1、.劳力性心绞痛的发生与缺氧增加无明显关系。() 2、原发性肝癌的病因与肝炎病毒有关,其中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性最大。() 3、心肌梗塞时面向坏死区导联出现R波,背向坏死区出现QS波或Q波。() 4、双胍类降糖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适合I型、II型糖尿病。( ) 5、高血压病合并支气管哮喘、抑郁症者不宜使用β受体阻滞剂。( ) 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并发症 2、慢性肾衰心血管症状有哪些 3、急性左心衰的治疗 4、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措施. 5、简述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6、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有哪些? 六、病例分析(15分) 王某,男,20岁,因咳嗽伴低热3天就诊,发热发生于午后,时有痰中带血,伴有夜间睡眠

2021年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入学考试矿床学真题

真题(5题全答,每题20分) 1、岩浆矿床控制因素及如何评价含矿性? 2、夕卡岩成矿作用及如何寻找夕卡岩矿床? 3、矿床成因研究内容,研究办法及环节? 4、金矿、铅锌矿、铜矿成因类型及特点(阐述1种矿产)? 5、沉积矿床特点及沉积建造如何控制成矿? 真题(5选4,每题25分) 1、举例阐明国内超大型钨矿、铜矿、稀土矿、锑矿、铅锌矿成因类型及其成矿特点? 2、举例阐述两种国内重要铁矿床成矿特性? 3、阐述斑岩钼矿成矿特性及成因? 4、矿产勘查学近年来有哪些新研究成果? 5、矿床学研究办法和环节? 真题(5选4,每题25分) 1、伟晶岩矿床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请阐述如下蚀变含义,形成条件、特性及其也许有关矿种: 矽卡岩化、黄铁绢英岩化、重晶石化、钠长石化、冰长石化; 3、请阐述造山型矿床特点及其成矿成因; 4、沉积铁、锰、铝矿床特点及其形成机理; 5、请阐述矿化阶段、矿物生成顺序和矿物世代鉴别标志,并以你熟悉矿床为例,简介如何编制矿物生成顺序表。

真题(5选4,每题25分) 1、岩浆矿床形成条件与成矿作用 2、铜矿床工业类型地质特性,举1~2个实例 3、举例阐明金属硫化物矿床表生变化与次生富集作用 4、VMS与SEDEX重要区别 5、下列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鉴别特性 黄铁矿、闪锌矿、毒砂、辉锑矿、雌黄、雄黄 真题(6选5,每题20分) 1、举例阐明地质异常在找矿评价中作用 2、简述矿床学重要研究内容和办法 3、结合实际分析成矿系列及其在找矿中应用 4、简述铁矿床重要类型和特点 5、依照国内矿产资源特点谈谈国内矿业发展思路 6、简述通过国内境内世界三大成矿带特点 真题(6选5,每题20分) 1、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沉淀机制 2、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岩浆熔离作用、岩浆爆发作用,各自形成矿产种类 3、MVT特性、成因、意义 4、残存型矿床特性、成因、意义 5、BIF特性、成因、意义 6、以自己熟悉矿床类型,举例阐明对热液矿床地质特性及物理化学

内科学试题库及答案(一)

内科学试题库及答案(一) 1.垂体危象时,下列何种情况最为多见 A.低钾性麻痹 B.低血糖性昏迷 C.谵妄 D.脑梗死 E.高钠高渗性昏迷 正确答案:B 2.结核性腹膜炎治疗中最重要的是 A.穿刺抽腹水 B.加强营养支持疗法 C.手术治疗肠梗阻、肠穿孔 D.加用糖皮质激素 E.联合足量全程的抗结核治疗 正确答案:E 3.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最先受累的关节组织是 A.骨组织 B.软骨组织 C.滑膜组织 D.韧带 E.关节囊 正确答案:C

4.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可以引起恶性贫血 B.有时症状酷似消化性溃疡 C.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增高 D.胃酸偏低 E.易出现嗳气、反酸、腹胀等症状 正确答案:A 5.肾盂肾炎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A.多饮水或输液 B.卧床休息 C.应用糖皮质激素 D.应用抗生素 E.解痉止痛 正确答案:D 6. Budd-Chiari综合征时肝肿大是由于 A.肝淤血 B.代谢异常 C.肿瘤 D.血液病 E.中毒 正确答案:A 7. 哪种情况可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 A.急性咽炎 B.慢性鼻炎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链霉素过敏 E.足癣合并感染 正确答案:D 8. 皮下出血面积的直径多大称为紫癜 A.<2mm B.2~3mm C.3~5mm D.>5mm E.以上均可 正确答案:C 9. 引起出血性疾病较常见的因素是 A.血管外因素 B.凝血因子缺乏 C.肝素或香豆类药物 D.抗凝血物质活性增加 E.血小板因素 正确答案:E 10. 轻度肿大的脾脏在仰卧位时触不到,医生可用双手触诊,病人应取哪种体位 A.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 B.右侧卧位,右下肢屈曲,左下肢伸直

中南大学试题修订版

中南大学试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用汇编语言实现实现冒泡排序,并将排序后的数输出 DATAS SEGMENT A dw 3 10 8 56 22 36 1 43 31 3 N=$-A ;计算数字所占的字节数 DATAS ENDS CODES SEGMENT ASSUME CS:CODES,DS:DATAS START:MOV AX,DATAS MOV DS,AX MOV SI,0 ;SI遍历数字;前一个数的地址 MOV CX,N/2-1 ;设置循环次数,M(M=N/2)个数需要,循环M-1次 CALL BUBBLE ;调用BUBBLE将原来的数排序 ;输出排序后的数 MOV CX,N/2 ;循环M次输出排序后的M个数 MOV SI,0 ;SI遍历排序后的数 MOV DI,0 ;用DI记录数字的位数 MOV BP,N+5 ;BP用于遍历存储的转化后的字符的位置 SHOW: PUSH CX ;循环次数入栈 MOV DX,0 ;由于将要进行16位除需要置高16位为0 MOV AX,[SI] ;低16位为排序后的数 CALL DTOC ;调用DTOC将十进制数转换为字符串 CALL SHOW_STR ;调用SHOW_STR将一个数转化得到的字符串输出 ADD SI,2 ;下一个数 POP CX ;循环次数出栈栈 LOOP SHOW MOV AH,4CH INT 21H ;冒泡排序 BUBBLE PROC L1: PUSH CX ;将循环次数入栈 LEA SI,A ;SI遍历DATAS数据段的数字 L2: MOV AX,A[SI] ;将前一个数存于AX CMP AX,A[SI+2] ;比较前后两个数 JBE NEXT ;如果前一个数小于或等于后一个数则继续本轮的比较 XCHG AX,A[SI+2] ;否则,交换前后两个数的位置 MOV A[SI],AX NEXT:ADD SI,2 ;下一个数 LOOP L2 ;注意内层循环的次数已经确定了 POP CX ;将循环次数出栈 LOOP L1 ;下一轮比较 RET BUBBLE ENDP ; 将十进制数转换为字符串并储存起来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具体是怎样的?了解到,由于地质工程专业涉及国民经济建设的领域很广,因此本专业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从事资源勘察、岩土钻凿工程施工、油气钻井、海洋钻井工程、极地钻探等工作。 1地质工程专业介绍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 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 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 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掌握地质调查、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开设课程: 基础地质学、矿产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钻掘工程学、基础工程施工、环境地质学、 地质工程学。 2专业解读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各类工程建设地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 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水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从而具有从事 资源地质勘查的初步能力和解决常见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掌握宽广的综合性知识及扎实的计算机语言基础,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地质工程专业有关的基本理论, 系统学习地质学、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岩 土力学、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分析、岩土工程施工技术 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具有进行工程地质综合分析、勘察 设计、施工设计、岩土工程施工、岩土改良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 对地质现象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4.具有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工 程施工、规划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受到工程师的系统训练;5. 熟悉勘察技术工程的有关规范和熟悉国土资源法和环境地质保护法 等法规,具有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6.利用现代化知识传 播手段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信息交换,掌握信息分析、信息 处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 由于地质工程专业涉及国民经济建设的领域很广,因此本专业就业前景很好。毕业生从事资源勘察、岩土钻凿工程施工、油气钻井、海洋钻井工程、极地钻探等工作。 就业前景分析(按地质工程专业相关职位统计)据统计,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是:北京。在"地矿类"中排名第3 4专业排名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A++ 2.吉林大学A++ 3.同济大学A++ 4.中南大学A++ 5.中国石油大学(北京)A++

最新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11)

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 (201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土壤为采样对象的地球化学测量,又称为(次生晕)。 2.地球物理测量结果的(多解性)一直是影响地质矿产勘查效果的重要因素。 3.勘探网布置形式中所使用的工程种类只能是(垂直的工程)。 4.衡量地质编录资料质量好坏的首要标准是(真实性 )。 5.合理勘探网密度,就是指所获得的地质成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的(最稀的)网度。 6.取样的核心问题是样品的(代表性)。 7.矿化越均匀,取样长度(越大 )。 8.基本分析项目为矿床中的(主要有用)组分。 9.我国现阶段固体矿产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三类。 10.边界品位是区分(矿体与围岩)的分界品位。 11.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是(最低工业品位)与(最小可采厚度 )乘积。 12.矿产勘查的五个具体原则是(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综合评价原则)和经济合理原则。 13.目前我国矿产勘查工作划分为矿产预查、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四个阶段。 14.确定矿体纵投影图的投影面依据是(矿体产状 )。 15.编码为121的固体矿产储量是(预可采储量)。 16.矿体地质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矿体标志值的(变化性 )。 17.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形态复杂的 )矿体变为与该矿体(体积大致相等的 )简单形体,从而计算其体积与储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矿产勘查是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的总称。(√ ) 2.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的科学,称为矿产勘查学。(×) 3.矿床勘探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矿产储量。(√ ) 4.矿产详查是矿产勘查工作的最终阶段。( × ) 5.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法、地球物理法、遥感遥测法、探矿工程法都是矿产勘查技术方法。(√ ) 6.地质测量法既研究成矿地质条件,也研究成矿标志。(√ ) 7.重砂测量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岩石中人工重砂矿物。( × ) 8.地球物理测量的对象必须具备与围岩的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差别,且应具有一定的体积和规模。(√ ) 9.穿脉指在矿体中沿走向掘进的地下水平坑道。( × ) 10.勘探工程布置形式,是依据工程种类确定的。( × ) 11.勘探线布置形式中所使用的工程种类只能是垂直的工程。( × ) 12.灵活布置工程也是一种勘探工程布置形式。(√ ) 13.矿床勘探类型是根据自然类型和成因类型划分的。( × ) 14.矿产取样是研究矿产质量的主要方法。(√ ) 15.穿脉编录通常画两壁一底展开图。( × )

中南大学内科学题库

中南大学内科学题库 呼吸系统疾病 总论 一、选择题 (A1型题】 1、吸入呼吸道的异物颗粒主要排出机制是: C. 补体作用 D.支气管收缩 E.免疫球蛋白 2、肺循环的持点是: C.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 D ?肺 总虽:减低 E. 最大呼气中期流速正常 10、下列叙述哪项错误: A. 潮气址是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虽 B ?肺总容量=潮气量+补吸气虽+余气址 C ?余气址是尽虽呼气后.肺内气体的量 D ?肺活址是最大吸气后.肺内所能呼出的垠大气址 E ?每分钟通气虽=潮气址X 呼吸频率 【C 型題】 A. 气休交换的功能血管 B.气 道.脳膜的营养血管 A.巨噬细胞吞噬 B.粘液纤毛系统移送 A. 低压.商阻、低容 C. 低压.低阻、低容 E.低压、商阻、岛容 B ?低压、低阻、向容 D. 髙压.商阻、岛容 3、体位改变时咳嗽咳痰加重多见于: A.急性支气管炎 C.浸润型肺结核 B.支气管肺癌 D.支气管扩张症 E.慢性心功能不全 4、正常成人总的呼吸膜面枳约有: A. 150m2 B. 80m2 C. 100m2 D. 120m2 E. 200m2 5、国内院内茯得性肺炎的病原菌最常见的是: MRSA 肺炎球菌 A.绿脓杆菌 C.肺炎克雷伯杆菌 E.鲁氏不动杆菌 、气管癌引起呼吸困难的特点为: A.吸气性呼吸困难 C.呼气延长 E.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关于痰液的检查.哪项是错误的: A. 痰培养定址培养菌址N 10 5cfu/ml 可判定为致病菌 B. 痰涂片在低倍镜视野里上皮细胞V 10个,白细胞〉25个为相对污染少的标木 C. 反复痰脱落细胞学检査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D. 经环甲膜穿刺气管内吸痰的所获得痰标木污染率较低 E. 痰培养对肺部微生物感染的病因诊断和药物选择有重要价值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A.呼吸膜面积减少 B. C ?呼吸膜厚度増加 D. E ?呼吸道阻力増加 .下列哪项不符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A.肺活量减低 B. D. B. D. 呼气性呼吸困难 混合性呼吸困难 动-静脉短路增加 生理无效腔增加 残气虽増加

中南大学2017年《流行病学》硕士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2017年《流行病学》硕士考试大纲本大纲根据詹思延主编《流行病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由公共卫生学院于2016年7月修订。 I.考试性质 流行病学考试是我校生物统计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一门入学专业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流行病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其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流行病学考试要求考生: 1.准确地掌握该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掌握流行病学的定义与研究方法,熟悉其研究范围与应用。 3.掌握疾病分布的描述方法及常用指标。 4.掌握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各分类研究方法的设计原理,实施及质量控制原则与资料分析方法,熟悉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5.掌握病因的定义及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6.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7.熟悉慢性病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疾病“三级”预防的基本含义,疾病监测的定义和应用。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流行病学》代码827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基本概念30% 基本原理40% 方法应用30% Ⅳ.试卷题型结构 1)《流行病学》代码827 名词解释50分(10小题,每小题5分) 单项选择题20分(10小题,每小题2分) 问答题60分(4小题,每小题15分) 分析计算题20分(1小题,每小题20分) Ⅴ.考查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流行病学的起源、形成、发展;我国流行病学的成就 第二节流行病学的定义 1.流行病学定义的演变目前适合我国的流行病学的定义 2.现代流行病学定义的铨释流行病学的三个层次;流行病学工作深度的三个范畴;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任务;流行病学学科中的三大要素

矿床学试卷(B)以及参考答案

装 线 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试出题专用纸 教务处制 试卷类别 [A] [B] 使用班级 02103 使用学期 05年下学期 任课教师 胡明安 教研室主任 审核签字 考试课程名称: 矿床学 学时: 80 考试方式:开卷、闭卷、笔试、口试、其它 考试内容: 一、 选择填空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某矽卡岩主要由透辉石和金云母组成,这种矽卡岩属于( )。 A.内矽卡岩 B.外矽卡岩 C.镁矽卡岩 D.钙矽卡岩 2、矿石与岩石的区别在于其中所含 ___________的量是否达到品位要求。 A.金属矿物 B.有用组分 C.矿石矿物 3、矿石是由 ____________ 组成的。 A. 矿石矿物和非金属矿物 B.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 C.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 4、花岗伟晶岩脉的围岩主要是___________。 A.中高级变质岩 B.花岗岩 C.花岗岩或变质岩 5、斑岩铜矿床最典型的矿石构造是________构造。 A.块状 B.条带状 C.细脉-浸染状 6、矿床的形成深度是指矿化发生地距________的垂直距离。 A.现在地表 B.当时地表 C.A 和B 7、次火山热液矿床是与次火山和________有关的矿床。 A.浅成侵入体 B.超浅成侵入体 C.中深成侵入体 8、沉积铁矿床一般产于海侵岩_________的岩性段。 A.细砂岩-粉砂岩-页岩 B.页岩-硅质岩-碳酸盐岩 C.粗砂岩-细砂岩 9、后生矿床是指( )形成的矿床。 A.矿石矿物晚于脉石矿物 B.矿床晚于围岩 C.矿体晚于围岩,但属于同一地质作形成的 D.矿体明显晚于围岩,且不属于同一地质作用 10、煤的成岩作用指的是泥炭向_________转变的过程。 A.烟煤 B.无烟煤 C.褐煤 二、是非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夹石是指矿体中脉石矿物集合体。( ) 2、碱性超基性岩体常形成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 3、晚期岩浆矿床常伴有明显的围岩蚀变现象。( ) 4、矿液与围岩进行物质交换所形成的矿体是交代矿体。( ) 5、矽卡岩只能发育在侵入体的外接触带上。( ) 6、第三纪以前形成的砂矿床叫古砂矿床。( ) 7、盐盆中远离补给方向盐矿物分带是碳酸盐岩→石膏→石盐。( ).. 8、沉积赤铁矿层发育于海侵岩系的上部。( ) 9、在腐植煤中无烟煤的挥发分含量最低。( ) 10、混合岩化作用的早期以重结晶作用和碱交代作用为主。( ) 1 2

内科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内科护理学 一、填空题: 1、吸入止喘气雾剂前先气,吸入药物后应屏气秒,以使药物在较远的气道沉 降。 2、长期卧床休息的病人,应鼓励其定期进行肢体活动以免形成及肌肉萎缩。 3、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依靠典型表现、及而做出。 4、肝硬化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和两组症群。 5、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 6、血液病最常见的症状为、、。 7、xx高血压指收缩压为、舒张压为。 8、系统性红斑狼疮较多累及的器官、、等。 9、支气管扩张的典型表现是、、。 10、左心衰主要由所致,右心衰主要由所致。 11、急性心包炎患者出现心包压塞时最突出的症状是。 12、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以、和为特点。 13、肾性水肿可能与、、有关。 14、治疗再障首选。 15、甲亢临床主要表现为、和。

16、冠心病分为5种类型,即、、、 、。 支气管哮喘依其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发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9、白血病的化疗方案分_____、_____2个阶段。 20、少尿与无尿可分为_____、_____和肾后性3种。 21、是诊断呼吸衰竭的最重要依据。 22、门脉高压症的三大临床表现、、。 23、慢性肾炎临床上以、、、为基本特征。 24、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有、、。 25、糖尿病患者引起低血糖反应的因素有、、。 26、心功能不全患者静脉输液速度应控制在。 27、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最多见的是,常发生在起病后 小时以内。 28、气胸的典型症状是突发、、。 29、上消化道出血在毫升以内可无症状;出现黑粪提示出血量在毫升以 上;出现休克征象提示出血量在毫升以上。 30、为肝性脑病患者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的措施为、 和。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3)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试题(2)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净值 2、BP曲线 3、货币需求函数 4、.利率效应 5、消费价格指数(CPI); 二、单项选择题 1、长期消费函数的特征是()。 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B.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 D.两者关系不好判断 2、LM曲线在凯恩斯区域呈()。 A.水平 B.垂直 C.向右上方倾斜 D.不一定 3、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B.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C.失业率的下降 D.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4、下面能准确代表企业的投资需求曲线的是()。 A.货币需求曲线 B.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C.IS曲线 D.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5、下列()情况下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 A.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不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 B.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 C.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变动敏感,投资对利率变动敏感 D.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 6、在四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C.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D.家庭储蓄加净税收再加进口等于投资加

政府购买再加出口 7、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变动幅度接近LM曲线的移动幅度,则需要()。 A.IS曲线陡峭,LM曲线平缓 B.IS曲线与LM曲线一样平缓 C.IS曲线平缓,LM曲线陡峭 D.IS曲线与LM曲线一样平缓 8、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若资本——产量比为5,储蓄率为30%,要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经济增长率应为()。 A.6% B.25% C.35% D.5% 9、在国民收入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直接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净值 C.个人收入 D.国民收入 10、一般情况下,货币供给增长率快于国民经济增长所要求的货币需求增长率,利率会()。 A.提高 B.降低 C.先下降再上升 D.先上升再下降 11、引起LM曲线变得平缓的原因可能是()。 A.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 比例增强。 B.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同 比例减弱。 C.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增强,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 度减弱。 D.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减弱,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 度增强。 12、在哈罗德增长模型中,已知合意的储蓄率大于实际储蓄率,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等于实际的资本——产量比,那么有保证的增长率()。 A.小于实际增长率 B.大于实际增长率 C.等于实际增长率 D.不能确定 三、计算题 1、假设某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C=600+0.8Y,投资函数I=400-50r,政府购买G=200(亿美元),实际货币需求函数L=250+0.5Y-125r,货币供给Ms=1250(亿

中南大学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 中南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试题(2)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需求收入弹性 2.消费者剩余 3.短期边际产量 4.帕累托最优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 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A. 富有弹性; B. 具有单元弹性; C. 缺乏弹性; D. 弹性不能确定 3.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A. 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 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 为负值,但不断增加; D. 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4.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D.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5.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A. 价格之比; B. 数量之比; C. 边际效用之比; D. 边际成本之比 6.对应任何产量的LTC决不会大于该产量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决定的STC。这个说法()。 A. 有可能对; B. 总是对的; C. 肯定错了; D. 视规模经济的具体情况而定。 7.在企业的停止营业点上,应该有()。 A. AR = A VC; B. 总亏损等于TFC; C. P = A VC; D. 以上说法都对。 ;.. .. 8.完全竞争企业和垄断竞争企业在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

成都理工大学矿床学试题

理工大学矿床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矿床 2.矿石 3.矿体 4.矿石品位 5.生矿床 6.岩浆分结矿床 7.盲矿体 8.岩浆熔离作用 9.伟晶岩矿床 10.气水热液 11.围岩蚀变 12.矿床分带 13.接触交代矿床 14.斑岩铜矿床 15.残余矿床 16.次生硫化物富集作用 17.沉积矿床 18.古砂矿床 19.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20.油气藏 21.煤化作用 22.变成矿床 23.受变质矿床 24.层控矿床 25.矿源层 26.热液叠加改造作用 27.VMS矿床 28.成矿规律 29.成矿系列 30.成矿系统 二、填空题 1、矿床由矿体和组成,矿体由矿石和组成,矿石由和组成。 2、矿床规模愈大,工业品位要求。

3、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经济因素你认为主要有,等。 4、早期岩浆矿床的主要矿产是,典型的矿石结构是结构;晚期岩浆矿床的主要矿产是,典型的矿石结构是结构。 5、加拿大肖德贝里矿床是产出、的世界著名矿床。 6、含矿伟晶岩脉的带状构造从外到可分四个带,即带、 带、和;伟晶岩矿床是某些和稀土元素的重要来源;重要矿产地如伟晶岩矿床。 8、研究围岩蚀变的意义体现在:是高温蚀变,是中温蚀 变,是低温蚀变。 7、气水热液主要成分是水,其主要来源有、、和_ 。 9、矽卡岩矿床形成的两期五阶段,即矽卡岩期包括、阶段和阶段,硫化物期包括和阶段。 10、斑岩铜矿床的蚀变分带非常发育,由向外分为1),2),3),4),矿体主要分布在带。 11、根据沉积矿床成因特点,可进一步划分为四类,即1), 2),3)和4)。 12、金属硫化物矿床的表生分带自上而下可分为氧化带、带 和带,其中氧化带自上而下又可分为带、带 和带。 13、根据我国找矿实践经验,冲积砂矿床在以下地段常形成富矿体:1),2),3)和4)等。 14、我国沉积铁矿床,北方以铁矿为代表,产出层位为;南方 以铁矿为代表,产出层位为。 15、形成盐类矿床的必备条件是和水盆地环境。 16、微生物在成矿作用中可能以四种主要方式起作用, 即、、和。 17、我国聚煤期主要有纪、纪、纪和纪。

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出版发行.

《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出版发行 由公共卫生学院刘爱忠教授和黄民主教授主编,中南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华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包头医学院等8所国内高校以及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参编的《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已于2010年8月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是对研究生教材《临床流行病学》的修订再版,结合编者多年来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以及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并在参考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 全书包括绪论,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流行病学测量,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临床试验,临床疗效研究与评价,疾病预后研究与评价,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测定与评价,病因学研究,临床决策分析,临床经济学评价,临床研究中的常用综合评价方法,临床研究中的典型错误辨析,临床研究中常见的误差及其控制,医学文献的阅读、评价与应用,医学论文的写作等共18章,是从事临床研究和指导临床实践十分有用的方法学。 该教材从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编写,以临床实际案例为主线介绍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例引导读者理解和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知识,以解决临床各专业的研究生和临床医生在毕业论文研究和其他临床医学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不能正确地选择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不能正确地进行资料处理和分析,不能正确地进行结果的解释与论文的撰写等。因此该教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临床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上诸多问题都能从该教材中找到答案,适合作为医学生,特别是临床医学研究生、七年制和八年制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精神卫生、医学检验、护理、药学和预防医学等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用书,还可作为临床医师及医学研究人员的工具书或继续医学教育的教材。 临床流行病学是提供证据者(新的临床研究设计)和应用证据者(科学性地评价已有的证据)必须掌握的重要工具,全球范围内都高度重视对临床医学生和临床医生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因此,临床流行病学应为医学生特别是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必修课程。 该书的出版将为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保证,为临床医学研究生提供解决如何选题、设计、测量、评价、选择统计学分析方法、理解文献、保证研究质量和撰写论文等问题的实用工具和科学方法。 孙倩莱 2010.9.24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带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带答案 2010 — 2011 学年上学期时间110分钟MATLAB程序设计与仿真课程 32 学时 2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电子信息工程2008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一、填空题(本题42分,每空2分) 1.MATLAB中的显示所有内存变量的命令是:who ;清除内存变量的命令是:clear 。 2.在MA TLAB命令窗口中的“≥”标志表示MA TLAB处于准备状态。 3.把一个图形显示在一个图像窗口的m×n个子图像中的第p个位置的命令是subplot(m,n,p) 。 4.设A=reshape(1:9,3,3), 删除矩阵A的第7号元素后,A= 1 2 3 4 5 6 8 9 。 5.已知A=[1 2 3;4 5 0;7 8 9];B=[1 0 3;1 5 0;0 1 2];写出下列各指令运行的结果。 A+B ans=2 2 6;5 10 0;7 9 11 ; A.*B ans= 1 0 9;4 25 0;0 8 18 ; diag(A)/diag(B) ans= ; A(3)*B(4) ans= 0 。 6.假定变量A是5行4列的矩阵,则plot(A)将在图形窗口绘制 4 条折线。7.x=-2.65, 则fix(x)= -2 , floor(x)= -3 , ceil(x)= -2 。 8.假定将符号变量x,y定义“x=sym(…a?);y=sym(?5?); z=sym(?2?);”,则写出下列指令的运行结果: y+z ans= 7 ; x^z-y ans= a^2-5 ; 9.(超纲)MA TLAB中的读图像的函数是imread ;显示图像的函数是:imshow 。 10.MATLAB中,特殊变量…nargin?表示在函数体内判断输入变量个数;…nargout?表示在函数体内输出参数的个数。 ?11. 产生3行4列均值为1,方差为2的正态随机矩阵的命令是a=_____1+sqrt(2)*randn (3,4)_______。 12 w=[zeros(3,1) ,ones(1,3)?] 的结果是。 二、简答题(20,每题5分) 1. 用结构体矩阵来存储5名学生的基本情况数据,每名学生的数据包括学号、姓名、专业和5门课成绩? 答:程序设计:

中南大学矿床学教学大纲

《矿床学与成矿预测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11011 课程名称:矿床学与成矿预测学 学时与学分:80/5 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 适应专业:地质工程 教材及参考书: 1、《矿床学》,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主编,地质出版社,1985年 2、《矿床学》,陈洪治、李立春、李雪梅,地质出版社,2007年 3、《成矿预测学》,刘石年,中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学》,卢作祥,范永香,刘辅臣,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矿床学与成矿预测学是地质工程专业地质方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于大学四年制本科第6学期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矿床学与成矿预测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掌握矿床学的基本理论; 2、熟悉矿床研究的主要环节; 3、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的初步能力; 4、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5、论述控矿地质因素和矿化信息、预测准则和标志、成矿规律和模式,为矿产预测提供科学依据,为普查找矿指出方向。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矿床学的有关概念,了解成矿作用的基本原理; 2、掌握主要矿床类型的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及控制因素; 3、通过矿区地质图件的阅读和实物观察鉴定,综合分析矿床成因和成矿过程; 4、熟悉一般矿床报告的编写方法; 5、掌握成矿预测方法,包括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成矿远景的筛选、范围的圈定和级别的划分,预测图的编制以及模式的建立,现场验证、评价等。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 1、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矿产及矿床的基本概念,矿产资源的特点,矿床学及其研究对象,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章有关矿床的基本概念 同生矿床和后生矿床;矿体的形状和产状;围岩和母岩;矿石和脉石;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矿石的品位和品级;矿床类型 第三章成矿作用总论 地球圈层构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元素的分布量及其成矿意义;元素的富集和成矿;成矿作用;矿床的成因分类 第四章岩浆矿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