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肿瘤的MR汇总.

合集下载

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影像表现与病理联系

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影像表现与病理联系
【影像特征】
四个亚型中10%至少含两个组织学类型(混合) 脂肪肉瘤增强扫描迅速强化(动脉期6秒内),从低 级别到高级别脂肪肉瘤,MRI上显示为几乎全部是脂 肪组织到几乎不含脂肪组织
高分化脂肪肉瘤比高级别脂肪肉瘤含脂肪多 (非典型脂肪瘤,48%;黏液样脂肪肉瘤,21%)
脂肪肉瘤
【影像特征】
----黏液样脂肪肉瘤 • 嗜碱性的黏液样基质占90%以上 • 影像上脂肪特征不显示,使诊断困难 • 黏液成分T1WI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 • 注射造影剂后,病变不同程度强化
【影像特征】
粘液样脂肪肉瘤
瘤内间隔 出血和坏死 可有钙化
【MRI与病理联系】
分化好,恶性程度低—边界清楚,含脂肪成分(信号) 多,当瘤体内含其它成分时信号不均匀
分化差,恶性程度高—形态不规整,少或无脂肪成分。 T1WI呈低中等混杂信号, T2WI呈高信号,可伴有出血、囊变 并周围软组织侵润, STIR上异常信号不规则 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坏死囊变区不强化
【病理特征】
• 大体病理 界限清楚、分叶状。根据脂肪细胞、纤维成分 和黏液成分含量不同可黄色至白色,质硬,大者常见坏死
【病理特征】
• 组织病理: ALT/WD脂肪肉瘤分为4种主要亚型: 脂肪细胞型、硬化型、炎症型和梭形细胞型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 desmoid-type fibromatoses)
HE染色×400
β-catenin
诊断:韧带样纤维瘤
横纹肌肉瘤
( rhabdomyosarcoma)
【临床特征】
• 好发于幼童,是最常见的一种 • 平均发病年龄为5- 6 岁,72-81%在10岁前发病
• 横纹肌肉瘤绝大多数发生于肌肉以外,位置较深, 常表现为皮下或皮内结节,局部浸润性生长或转移

良、恶性软组织肿瘤 1H-MRS的临床价值

良、恶性软组织肿瘤 1H-MRS的临床价值
n nt o ts u t a s f is e umo s n t r i hu man nd o x l r is e sbii a d pp iai n aue n he fe e ta dig o i o o tsue a t e p o e t f a i lt n a lc to v l i t difr n il a n ss f s f is y t t umo s r .M a e i s nd t ral a M ehods Fo y ou c s s t : t r —f r a e wee n l e i t e t d a dii d i o hr e rup . Th r we e 0 r i cud d n h su y nd vde nt t e g o s ee r 1
A src:Obet e o i et a h r o an t eoa c p c ocp ( MR )f trso ein ad m l — bt t a jci :T n sgt t po n m g e crsnn eset so y v v i e e t i r H— S e ue fbng n a g a i
良 、 性 软 组织 肿 瘤 — S表 现 明 显不 同 , MR 恶 H MR H— S对 软 组 织肿 瘤 的诊 断 与鉴 别 诊 断 具 有 较 ; 共 振 波谱 学 ; 关 磁 磁共 振 成 像
【 中图 分 类 号】 R 3 . ; 4 5 78 R 4. 6 2 【 文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1 0 — 0 2 2 1 ) 0 0 1 — 4 文 0 8 16 (0 0 1— 7 20
析。 析 3 分 0例 软组 织 肿 瘤 的 细 胞密 度 , 与肿 瘤 组 织 C oC 值 作 P asn相 关性 分 析 。 果 : 并 h/r er o 结 恶性 肿 瘤 组 织 C oC h/r比值 明显 高 于 良性 肿 瘤 及 正 常 肌 肉 ,ii C Lpd r比值 低 于 良性 肿 瘤 及 正 常肌 肉 , 异 均 具 有显 著性 意 义 (< .1。 波 谱 研 究 显示 , 良性 肿 瘤 / 差 PO ) O 与 组 织相 比 ,2例恶 性 肿 瘤 组织 的 C o Lc都 明显 升 高 , Lpd Gc则 明显 下 降 。 性 肿瘤 平 均 细 胞 密 度 为 12视 野 . 1 h 、a 而 ii、 l 恶 5/ 良性 肿 瘤 平 均细 胞 密 度 为 5 / 野 , 者 差异 具 有 显 著性 意 义 。 组 织 肿瘤 细 胞 密 度 与 C o r 呈 明 显 正 相 关 ( 08 1P 0 0 ) 论 : 7视 两 软 h/ 值 C r . ,< . 1 结 = 9 0

软组织占位MR表现

软组织占位MR表现

椎脊
旁 冷

脓结
肿核
呈高信号来自7. 淋巴结炎❖ 呈孤立性或多发性淋巴结肿大,直径 1.8~2.2 cm不等,无融合现象。淋巴结质地 均匀,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 扫描,明显强化。
8.损伤
❖ 9.恶性软组织肿瘤的MRI表现 包括恶 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神经纤维肉瘤和转移性 黑素瘤,呈分叶状或多结节状占位灶,边界不 清晰,可见周围组织受侵犯。T1WI呈低信 号;T2WI信号极不均匀,从略高到极高信号 不等。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周围受 侵组织亦可见少量强化(图3)。
软组织占位病变的MRI表现
软组织占位病变的MRI表现
❖ 1. 脉管性良性肿瘤 ❖ 2. 囊肿 ❖ 3. 脂肪瘤 ❖ 4. 神经鞘膜瘤 ❖ 5. 黏液瘤 ❖ 6. 软组织炎症 ❖ 7. 淋巴结炎 ❖ 8. 损伤 ❖ 9. 恶性
1. 脉管性良性肿瘤
❖ 血管瘤和淋巴管瘤,MRI表现为分叶状占位 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极高信号,均可 见条索状纤维分隔。部分夹杂脂肪组织者 T1WI、T2WI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血管 瘤可有强化,淋巴管瘤无强化。有时血管瘤 中见少量细管状扭曲的T1WI极低、T2WI 低信号影,为呈流空效应的小血管。
淋巴管瘤
❖ Wegner将淋巴管瘤分为毛细淋巴管瘤、海绵状 淋巴管瘤、囊状淋巴管瘤和弥漫性淋巴管瘤。有 些淋巴管瘤可以含有静脉组织,是淋巴管血管混 合瘤。约65%淋巴管瘤出生即被发现,颈部淋巴 管瘤90%发生于2岁以内,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 异。临床常以颈部一侧肿块就诊,触诊肿块质地 柔软,可有波动感,透光实验阳性。肿瘤生长缓 慢,无压痛。淋巴管瘤可并发囊内出血和感染, 巨大颈部淋巴管瘤可压迫气道造成狭窄或移位, 临床表现呼吸道梗阻症状

世界卫生组织软组织肿瘤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软组织肿瘤分类

脂肪组织肿瘤良性脂肪瘤8850/0*脂肪瘤病8850/0神经脂肪瘤病8850/0脂肪母细胞瘤/脂肪母细胞瘤病8881/0血管脂肪瘤8861/0肌脂肪瘤8890/0软骨样脂肪瘤8862/0肾外血管肌脂肪瘤8860/0肾上腺外髓脂肪瘤8870/0梭形细胞脂肪瘤/多形性脂肪瘤8854/0冬眠瘤8880/0交界性(局部浸润)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8851/3恶性去分化脂肪肉瘤8858/3粘液样脂肪肉瘤8852/3圆形细胞脂肪肉瘤8853/3多形性脂肪肉瘤8854/3混合型脂肪肉瘤8855/3未归类的脂肪肉瘤8850/3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良性结节性筋膜炎增生性筋膜炎和增生性肌炎骨化性肌炎和指/趾纤维骨性假瘤缺血性筋膜炎弹力纤维瘤8820/0婴儿纤维性错构瘤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8824/0颈纤维瘤病青少年玻璃样变性纤维瘤病包涵体纤维瘤病_________________*肿瘤学国际疾病分类形态学编码(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for Oncology, ICD-O)[726]和系统医学术语(Systematize Nomenclature of Medicine)()腱鞘纤维瘤8810/0促结缔组织性纤维母细胞瘤8810/0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8825/0钙化性腱膜纤维瘤8810/0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8826/0细胞性血管纤维瘤9160/0颈背型纤维瘤 8810/0 Gardner纤维瘤8810/0钙化性纤维瘤巨细胞血管纤维瘤9160/0交界性(局部浸润)表浅纤维瘤病(掌跖)韧带样瘤型纤维瘤8821/1脂肪纤维瘤病交界性(很少转移)孤立性纤维瘤和8815/1血管外皮瘤9150/1(包括脂肪瘤样血管外皮瘤)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8825/1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8825/3粘液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8811/3 婴儿纤维肉瘤8814/3恶性成人纤维肉瘤8810/3粘液纤维肉瘤8811/3低度恶性纤维粘液肉瘤8811/3透明变性梭形细胞肿瘤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8810/3所谓的纤维组织细胞肿瘤良性腱鞘巨细胞瘤 9252/0弥漫型巨细胞肿瘤9251/0深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8830/0交界性(很少转移)丛状型纤维组织细胞瘤8835/1软组织巨细胞肿瘤9251/1恶性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未分化高度恶性多形性肉瘤8830/3 巨细胞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巨细胞型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8830/3 炎症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炎症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8830/3平滑肌肿瘤血管平滑肌瘤8894/0深部软组织平滑肌瘤8890/0生殖道平滑肌瘤8890/0平滑肌肉瘤(除皮肤外)8890/3血管外皮细胞瘤血管球瘤(和各种亚型)8711/0 恶性血管球瘤8711/3肌外皮瘤8713/1骨骼肌肿瘤良性横纹肌瘤8900/0成人型8904/0胎儿型8903/0生殖道型8905/0恶性胚胎性横纹肌肉瘤8910/3 (包括梭形细胞型、8912/3葡萄状和间变型)8910/3腺泡型横纹肌肉瘤(包括实性型、间变型)8920/3 多形性横纹肌肉瘤8901/3血管肿瘤良性血管瘤皮下/深部软组织血管瘤9120/0 毛细血管瘤9131/0海绵状血管瘤9121/0动静脉血管瘤9123/0静脉性血管瘤9122/0肌间血管瘤 9132/0滑膜血管瘤9120/0上皮样血管瘤9125/0血管瘤病淋巴管瘤9170/0交界性(局部浸润)Kaposi型血管内皮瘤9130/1交界性(很少转移)网状型血管内皮瘤9135/1乳头状淋巴管内血管内皮瘤9135/1 复合型血管内皮瘤9130/1 Kaposi肉瘤9140/3恶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9133/3软组织血管肉瘤9120/3软骨、骨肿瘤软组织软骨瘤9220/0间叶软骨肉瘤9240/3骨外骨肉瘤9180/3未确定分化的肿瘤良性肌间粘液瘤8840/0(包括细胞型亚型)近关节粘液瘤8840/0深部进展型粘液瘤8841/0多形性玻璃变血管扩张肿瘤异位错构性胸腺瘤8587/0交界性(很少转移)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8836/1骨化性纤维粘液瘤8842/0(包括不典型和恶性)混合瘤/ 8940/1肌上皮瘤/ 8982/1副脊索瘤 9373/1恶性滑膜肉瘤9040/3上皮样肉瘤8804/3腺泡性软组织肉瘤9581/3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9044/3骨外粘液性软骨肉瘤9231/3(脊索样型)PNET/骨外尤文肉瘤PNET 9364/3骨外尤文肉瘤9260/3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8806/3肾外横纹肌样瘤8963/3恶性间叶瘤8990/3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PEComa)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瘤血管内膜肉瘤8800/3软组织肿瘤: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分型和分级著者:C.D.M. Fletcher M. SundaramA. Rydholm J. M. CoindreS. Singer大部分软组织肿瘤是良性的,外科切除后有非常高的治愈率。

MR扩散张量成像在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MR扩散张量成像在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年第2l卷第11期J C hi n C l i n M e d I m agi ng,2010,V01.21,N o.11M R扩散张量成像在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应用T h e va l ue of M R di f f usi on t e nso r i m a gi ng i n t he dl a gn osH of s oft t i ss ue t unl oN827王洪波,陈焱君,吴泽文,肖林(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广东广州510240)W AN G H o ng-bo'C H EN Y an-j u啊W U Z e-w e,l’X I A O L i n(A f f il i at ed O nhope d如H os pi t af of G u a ng z h ou T r ad洳nal C h i n ese M e di c i ne U nw ea r y,G uans zh ou51024D’Chi na)【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1r I)用于软组织肿瘤诊断的可行性及价值。

材料与方法:34例软组织肿瘤,良性肿瘤14例,恶性肿瘤20例。

均行常规M R I扫描和D TI成像,计算并分析良、恶性肿瘤中心区、肿瘤周边区及邻近正常软组织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和体积比各向异性值(V r A),重建病变周围扩散张量成像。

并将M R I表现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作对照研究。

结果:14例良性肿瘤和20例恶性肿瘤,良、恶性肿瘤周边区的FA值和V r A值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良、恶性肿瘤中心区F A值和V r A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手术病理检查,20例恶性肿瘤手术病例中。

16例肿瘤组织周边与邻近正常软组织分界不清。

14例良性肿瘤中,l l例可见包膜,与邻近正常软组织边界清晰。

结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能用于评价软组织肿瘤的内部结构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转载】颈部小器官、软组织MR扫描范围

【转载】颈部小器官、软组织MR扫描范围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鼻咽部、咽喉、腮腺、颈部包块等,头颈部软组织器官的MR扫描,颌面部有很多的器官腺体不易划分扫描范围。

今日我们就针对颌面部、颈部解刨位置和MR扫描范围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学习,其中包括鼻咽、口咽、喉咽、腮腺、甲状腺以及部分软组织。

一、咽的位置和形态咽是消化管上端扩大的部分,是消化管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咽呈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长约12cm 咽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上端起于颅底,下端约在第6颈椎下缘或环状软骨的高度移行于食管。

咽的前壁不完整,自上向下有通向鼻腔、口腔和喉腔的开口;后壁平坦,借疏松结缔组织连于上位6个颈椎体前面的椎前筋膜。

咽的两侧壁与颈部大血管和甲状腺侧叶等相毗邻。

二、咽的划分咽以腭帆游离缘和会厌上缘平面为界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个部分。

其中,口咽和喉咽两部分是消化管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一)鼻咽鼻咽又称上咽,位千鼻腔后方,上达颅底,下至腮帆游离缘平面续口咽部,向前经鼻后孔通鼻腔鼻咽部的两侧壁上,于下鼻甲后方约1cm处,各有一咽鼓管咽口,咽腔经此口通过咽鼓管与中耳的鼓室相通咽鼓管咽口平时是关闭的,当吞咽或用力张口时,空气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以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咽部感染时,细菌可经咽鼓管波及中耳,引起中耳炎。

由于小儿的咽鼓管较短而宽,且略呈水平位,故儿童患急性中耳炎远较成人为多咽鼓管咽口的前、上、后方的弧形隆起称咽鼓管圆枕,它是寻找咽鼓管咽口的标志。

咽鼓管圆枕后方与咽后壁之间的纵行深窝称咽隐窝,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位于咽鼓管咽口周围至软腾之间的许多颗粒状淋巴组织,称咽鼓管扁桃体,系咽扁桃体的延续。

(二)口咽口咽又称中咽,位于腭帆游离缘与会厌上缘平面之间,向前经咽峡与口腔相通,上续鼻咽部,下通喉咽部口咽的前壁主要为舌根后部,此处有一呈矢状位的黏膜皱襞称舌会厌正中襞,连于舌根后部正中与会厌之间。

舌会厌正中襞两侧的深窝称会厌谷,为异物易停留处。

口咽的侧壁上有腭扁桃体。

软组织肿瘤的功能MR影像学研究近况

软组织肿瘤的功能MR影像学研究近况

常规 M R动态增强 ( C R ) D EM I技术因注射顺磁 性对 比剂后信号强度 的改变与局部毛细赢管供血 及对 比剂 向周 围组织间隙的外渗有关 , 故可用于全
面评价组织的微循环 、 灌注和毛细血管通透性 的变 化阎 属于 M , R功能成像的范畴。
析 、 值无法量化以及难于进行定量研究等缺点嘲 b ; E I WI M P D 的 R信号采集最快 ,几乎不受生理运动 的影响 ,并可对 A C值进行精确计算 。单次激发 D EI P 易受磁场均匀性的影响常导致影像变形 ,故很 少 应 用 在 脑 外 的其 他 组 织 。结 合 敏 感 性 编 码
用来确定代谢 物的种类和含量 , 利用数值或 图谱表 达定量化学信息 , 是无创性研究人体组织器官代谢 和生化改变 以及进行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 6 1 。
状态 。肿瘤细胞 内 p H值高于正常组织可能有两方 面的原 因: 一是因为激活 了 N + a_ 交换活动 , - H 细胞 内的 H到达细胞外 间隙 ,造成细胞内 p H值高 , 细 胞外低 ; 另外与细胞生长刺激 有关 , 成纤维细胞在 生长因子的协同作用下细胞 内 p H值可升高 O 。 . 2 H ag wn 等【 q 研究正常下肢肌 肉的 H M S — R 发现 , 在 1 — . p 1p . 1 pm(pm表示 1 处出现稍高 的脂质 5 8 O) 峰 ,这与肌 肉内细胞外脂 肪含量较 高有关 。 H— M S在软组织病变 中主要 检测 的化合 物有 胆碱 、 R
情况。
态 的变化【 是通过表观扩散系数 ( D ) ” , A C 来反映组 织整体结构特征的。
D 序列主要包括 自旋回波扩散加权成像(E WI S
D )稳 态进动扩散加权成像 (S PD ) WI、 SF WI和平 面

卵巢肿瘤mr-医学精品

卵巢肿瘤mr-医学精品

我院MR TIWI
T2WI
DWI
ADC图像
增强扫描
盆腔内肠管强化情况
• 肿标: CEA:5.24ng/ml

CA199:>1000u/ml
• 我科行穿刺:一块组织中见极少腺体中重度
异型增生。
• 诊断:1.结肠癌Ⅳ期

2.卵巢继发恶性肿瘤
• 外科术后:探查肿瘤位于直肠腹膜返折上,
侵犯左侧卵巢及左侧输尿管、髂血管
32
粘液性囊腺瘤
左侧卵巢卵巢多房性粘液性囊腺瘤,部分上皮重度增生,可疑交界性改变 33
粘液性囊腺癌
左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伴局灶癌变
34
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
占卵巢肿瘤2%,占巢肿上皮肿瘤的10%-15% 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 单侧多见,30%-50%双侧 约20%伴同侧卵巢或盆腔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10%~20%的病例伴有子宫体的内膜癌 以往认为该肿瘤由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而来,目前较多研究认为直接来自
11
T1WI
同相位
反相位
脂肪(畸胎瘤)
出血(巧克力囊肿)
12
T2WI
为卵巢病变的主要检查序列(横、矢、冠状位) 显示卵巢正常结构 鉴别病变囊实性 检出病变内脂肪、钙化、平滑肌、纤维组织等,有助于明
确诊断 软组织分辨率高,显示病变范围清楚 FS序列能提高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 有助于显示腹水
卵巢恶性肿瘤的MRI诊 断
包头肿瘤医院放射科
1
我院病历
• 女性 25岁 • 2019-8 因呕吐及白色粘样便就诊于第四医
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对症治疗后好转, 仍不时有不适症状。 • 2019-12-6 于一附院行腹部超声,考虑畸 胎瘤,并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无明显异常。 • 2019-12-14 行肠镜示距离肛门25cm处, 充血,阻力大 • 2019-12-19 蒙中医院行肠镜,考虑直肠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组织神经鞘瘤
CT:
平扫为境界清晰,有包膜, 密度均匀一致的 低密度肿块,可见钙化 灶, 瘤体积较大时,中心可发生液化、坏死、 出血及囊变。周围组织可见明显受压移位。 强化明显,液化、坏死区不强化。
软组织神经鞘瘤
MRI T1WI 低或等信号,T2WI 不均匀高
信号。增强后,病灶强化显著,而出血 、囊变区无明显强化。 约90%的神经鞘瘤可于肿块一侧发现与 之伴行的神经,而神经纤维瘤无此征象
良性 纤维瘤
瘫痕疙瘩 结节性筋膜炎 增生性筋膜炎 弹性纤维瘤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 肌纤维瘤病 颈纤维瘤病 钙化性腱膜纤维瘤 透明性纤维瘤
纤维瘤病
浅表纤维瘤病 婴儿指趾纤维瘤病 手掌和足距纤维瘤病 深部纤维瘤病 腹壁纤维瘤病(韧带样瘤) 腹壁外纤维瘤病 腹腔纤维瘤病和肠系膜纤维瘤病 婴儿纤维瘤病
恶性纤维瘤
剖关系。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内含脂肪成分。CT表 现与脂肪特点相同。分化不好的脂肪肉瘤呈软组织 密度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常不清楚;注射对比 剂后,有不均匀强化。
脂肪肉瘤
MRI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分 化 较 好 者 , 其 边 界 清 楚 , 含 脂 肪 成 分 , 当瘤体内含其它成分时信号不均匀。 恶性程度高时,形态不规整,很少或无脂肪成分。 瘤体在T1WI呈低、中等混杂信号,T2WI呈高信号,可 伴有出血、囊变;并有周围软组织侵润生长。 在STIR上异常信号不规则。增强组织肿瘤---纤维瘤
CT 平扫示病变境界清楚,边缘多光整整。
病灶密度与肌肉相同或稍低或稍高于肌肉, 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灶内少见钙化、坏 死、囊变及出血。病灶致周围组织受压、 移位、变形。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强化或 无强化。
软组织肿瘤--纤维瘤
MRI 平扫T1WI呈均匀的或不均匀的低信号, T2WI呈均匀低信号或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 MRI肿瘤可轻度强化或无强化。
分 化 良 好 型 脂 肪 肉 瘤
右前臂掌侧去分化脂肪肉瘤
去分化性脂肪肉瘤
右上臂黏液型脂肪肉瘤
T1WI T2WI
T1WI+C
神经源性肿瘤
软组织神经纤维瘤
好发年龄 20-40岁 肿块生长缓慢,常发生于皮肤神经,极少累及较 大的神经,90%左右为单发。 MRI T1WI 瘤体信号与骨骼肌相仿;T2WI呈中心 稍低信号,周围高信号,称为靶征(target sign)
纤维肉瘤 成年性 先天性和(或)婴儿性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席纹状-多形型
粘液型
巨细胞型(软组织恶性巨细胞瘤)
黄色瘤型(炎症型)
软组织肿瘤--韧带样瘤
韧带样瘤也称侵袭性纤维瘤病。是一种少 见的良性肌腱膜过度增生。多发生于3050岁女性。全身各处发病,多见于腹壁、 腹内及骨骼肌内。组织学上为良性肿瘤, 但具有局部侵袭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是 顽固的复发,多数在术后一年内复发,复 发次数可达5-8次以上,罕见转移。
软组织肿瘤的MRI
软组织肿瘤概况
软组织构成人体体积的50%左右, 广义而 言,除了人体皮肤表皮、内脏、骨骼、淋 巴结外,其余组织均属于软组织.狭义上来 讲,软组织应指来自间胚层的各种组织, 不包括神经外胚层组织。
软组织肿瘤概况
软组织肿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病变,包 括纤维、脂肪、平滑肌、横纹肌、间皮、滑 膜、血管、淋巴管、组织细胞和原始细胞中 胚叶组织成分的肿瘤。
可分为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两大 类。后者主要是炎症和创伤性改变。
软组织肿瘤分类
软组织肿瘤共分为15大类,150多个亚型:
1 脂肪组织肿瘤 2 纤维组织细胞肿瘤 3 纤维组织肿瘤 4 平滑肌肿瘤 5 横纹肌肿瘤 6 脉管组织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7 腱鞘滑膜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 8 间皮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
软组织肿瘤分类
9 神经组织肿瘤 10 副神经节的肿瘤 11 软组织骨、软骨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 12 多潜能间叶性肿瘤 13 软组织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 14 组织发生未定的肿瘤及瘤样病变 15 软组织继发肿瘤
脂肪肿瘤
良性
脂肪瘤 脂肪母细胞瘤 血管脂肪瘤 梭形细胞脂肪瘤、多形性脂肪瘤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髓性脂肪瘤 冬眠瘤 非典型脂肪瘤
软组织神经纤维瘤
组织学上,靶缘区为结构较疏松的黏液样基质,靶 心则为肿瘤实质区,含有大量紧密排列的瘤细胞成 分及一些纤维、脂肪组织。注入Gd-DTPA后,病灶 明显强化,出血坏死区无明显强化
上 臂 神 经 纤 维 瘤
腋窝神经纤维瘤
软组织神经鞘瘤
又称许旺细胞瘤,神经膜瘤或者神经瘤
占良性肿瘤的3%-4%。 任何年龄都可发生,以30-50岁为高峰 好发于四肢屈侧,肘、腋窝、腕和 腘窝等处
脂肪肿瘤
恶性
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 粘液脂肪肉瘤 圆细胞(分化差的粘液)脂肪肉瘤 多形性脂肪肉瘤 逆分化型脂肪肉瘤 混合型脂肪肿瘤
脂肪肿瘤
脂肪瘤 是有成熟脂肪细胞组成的常见
软组织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最多见于皮下脂肪组织。 脂肪组织分黄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两类
脂肪瘤
CT 表现为皮下或肌肉内边界清楚,呈脂
良性神经鞘瘤
神经源性肿瘤
T1WI
CT T2WI
T1WI
恶性神经鞘瘤
恶性神经鞘瘤 又称神经纤维肉瘤。
较罕见。肿瘤较大,常呈分叶状,边界 清楚。T1WI瘤体呈中高信号,随着神经纤 维肉瘤的发展,可在T1WI 、T2WI出现不 规则坏死区,信号不均匀,肿瘤内也可 有出血。增强后瘤体不均匀强化。
22岁,女
恶性神经鞘瘤
+C
软组织肿瘤-纤维瘤
纤维瘤是来源于纤维组织的良性肿瘤,可分为 软纤维瘤和硬纤维瘤两种。 软纤维瘤又称皮赘或软垂疣,是一种有疏松胶 原纤维和脂肪组织组成的有蒂的真皮病变,即 一种反应性增生而非纤维瘤。
软组织肿瘤--纤维瘤
硬纤维瘤才为真性纤维瘤,主要为胶原纤 维局限性增生伴有散在的纤维母细胞病变 的具有包膜的良性肿瘤。
肪密度的病变,部分肿瘤可有稍高密度的 纤维间隔,增强后肿瘤无强化。
MRI T1WI 高信号 T2WI 中等信号,信号
均匀,抑脂后信号下降。纤维间隔都呈低 信号
脂肪瘤
T1WI
T1WI (StF)
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 起源于原始间质细胞的恶性软组织肿瘤 CT 有助于观察肿瘤的大小、密度、确切的部位和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