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器件技术综述
柔性显示技术简介

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
小分子有机材料
如芴类、噻吩类等,具有发光颜色可调、发光效率高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是柔性OLED 显示器的主要发光材料之衍生物等,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加工性能,适用于大面积柔性 OLED显示器的制备。
磷光材料
如铱配合物等,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长的寿命,是柔性OLED显示器的重要发展方向 之一。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有机发光材料,如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等,也在柔性显 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02
沉积有机发光材料层, 可以采用真空蒸镀或溶 液法等方法。
03
在有机发光材料层上沉 积金属阴极层,如铝、 银等。
04
对制备好的有机发光二极 管进行封装和保护,以提 高其稳定性和寿命。
05 柔性显示技术应用案例分 析
智能手机领域应用案例
三星Galaxy系列
三星Galaxy Z Flip和Galaxy Fold等型号采用了柔性屏技 术,实现了手机屏幕的折叠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携的 使用体验。
华为Mate X系列
华为Mate X也采用了柔性屏技术,通过外折叠方式将手 机屏幕展开,提供了更大的显示区域和更好的视觉体验。
其他厂商尝试
除了三星和华为,其他手机厂商也在尝试将柔性屏技术应 用到智能手机中,如小米、OPPO等。
可穿戴设备领域应用案例
智能手表
柔性屏技术使得智能手表的屏幕 可以弯曲和贴合手腕,提高了佩
柔性显示技术简介
目录
• 柔性显示技术概述 • 柔性显示技术原理及分类 • 柔性显示材料介绍 • 柔性显示器件制备工艺 • 柔性显示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 柔性显示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
01 柔性显示技术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柔性显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它采用柔性材料作为基底,可以弯曲、折 叠、卷曲,具有轻薄、便携、可弯曲等特点。
柔性电子与智能材料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柔性电子与智能材料关键技术研究综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现代电子产品需要的不仅是高性能,还需要更加轻薄柔性和可穿戴的特性。
而在这一背景下,柔性电子与智能材料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柔性电子与智能材料这一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综述。
一、柔性电子技术柔性电子技术是指利用柔性基底作为支撑材料,使电路板等关键部件可以弯曲而不受损坏的技术。
其实现的难点在于如何让电子元件表现出与其硬件相同或更优异的性能指标,并且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和力量等变化下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在柔性电子技术中,以导电聚合物为材料的研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导电聚合物是指在聚合物中添加一定的导电材料,使其具有一定的导电性。
导电聚合物不仅具有较高的柔韧性,而且在合适的条件下能够呈现出相当高的导电性。
目前,导电聚合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制造中。
除了导电聚合物,纳米材料也成为了柔性电子的重要研究领域。
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同时在纳米尺度上具有优异的电学和热学特性,易于与具有某些功能的聚合物材料复合,形成符合柔性电子应用的制备技术。
二、智能材料技术智能材料是指在受到刺激时表现出特殊的感受能力和响应性能的一类功能材料。
它的产生源于需要保持自身状态的机器人的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在诸多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其不仅可以实现形变、运动、重组等特殊能力,而且有望实现复杂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自我管理等功能。
智能材料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1. 响应材料,如压电晶体、磁流变、电流变以及智能材料;2. 传感材料,如光电、热电、声电、应变、形变等;3. 智能材料,如自修复材料、超弹性、压电、相变、磁性等等。
其中,磁流变材料是智能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稳定的机械力学、动态控制、优异的能量吸收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
磁流变材料是一种可以通过外加磁场而使其粘度、硬度等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的材料。
通过改变磁场,可以在材料内部形成不同程度的磁流变效应,从而产生不同的力学响应。
《柔性显示技术简介》课件

柔性显示技术的应用领域
智能手机
柔性显示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的 屏幕,使得手机可以折叠,从而减小 体积和重量。
智能家居
柔性显示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 领域,例如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等, 使得家电产品的外观更加美观和多样 化。
平板电脑
柔性显示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平板电脑 的屏幕,使得平板电脑可以卷曲起来 ,方便携带。
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阶段
21世纪初,随着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OLED)的成熟,柔性显示技术开始进入 快速发展阶段。
OLED具有自发光的特性,能够实现高亮度、高对比度、广色域的显示效果,同时其 采用塑料基材,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可折叠性。
这一时期,各大显示厂商纷纷投入研发力量,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柔性显示 产品。
电子纸(e-paper )
e-paper是一种双稳态显示技 术,它利用电场作用改变显示 材料的排列状态来实现黑白显 示。e-paper具有低功耗、高 清晰度和长寿命等特点,适用 于电子书和标签等应用。
柔性显示技术的制造工艺
01
柔性基底
02
制程技术
柔性显示技术的制造工艺首先需要选 择合适的柔性基底材料,如聚酰亚胺 、聚酯和聚碳酸酯等。这些材料需要 具备耐高温、机械强度高和化学稳定 性好等特点。
柔性显示技术主要基于薄膜晶体管(TFT)技术,通过在柔性基底上沉积多层薄膜材料来实现显示功能 。这些薄膜材料包括半导体、绝缘层和导电层等,它们共同工作以驱动显示像素。
柔性显示技术可以采用多种显示技术,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液晶显示(LCD)和电子纸(epaper)等。这些显示技术利用不同的工作原理来实现色彩和亮度的变化。
在柔性基底上制造多层薄膜材料需要 先进的制程技术,如真空镀膜、化学 气相沉积和物理气相沉积等。这些制 程技术需要在高精度和高效率方面达 到平衡。
柔性AMOLED显示触摸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柔性AMOLED显示触摸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三星、华为、欧珀等各主流手机品牌也先后推出折叠屏手机产品,联想、英特尔等电脑品牌也陆续发布折叠屏笔记本。
为了满足越来越多样的柔性AMOLED显示产品需求,柔性显示模组中触摸屏的减薄、耐弯折和耐卷曲已是相应触控技术开发的主流方向。
柔性显示模组的信赖性需求,对柔性电极材料提出更高要求,电极材料的高透过率需求与低方阻需求又互相制约。
从早期的玻璃基材的ITO触控方案,到后来高分子材料基材和各种耐弯折导电材料的可折叠触控开发,再到近几年柔性AMOLED手机产品使用的集成触控方案,行业努力打破思维局限及解决技术难题,电容触摸屏的结构和材料均有了多方位发展,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实用、形态更加多样、性能更加优秀的智能交互产品。
关键词:柔性AMOLED显示;触摸屏技术;现状及发展引言从市场角度来看,触摸屏是直接发送指令的输入设备,而不是用于与计算机通信的键盘和鼠标以及透明面板。
从技术角度来看,触摸屏是一个绝对透明的定位系统,因此需要通过材料技术解决透明度问题,不需要光标,只需点击屏幕上的图标和文字,计算机就可以按照用户的指示工作,无论手指在哪里触摸。
1根据检测原理分类根据检测原理不同,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分为自电容和互电容两种。
自电容检测每个感应单元自身电容(对地电容)的变化。
当手指靠近或触摸到触摸屏时,手指的电容叠加到屏体电容上,屏体电容增加。
对于行列电极设计的自容屏,在触摸检测时,只能检测X行+Y列个电容,当两指触摸时,X和Y方向分别产生两个信号,会报鬼点。
点阵电极设计的自容屏,共有X×Y个电极,可以分别检测X×Y个对地电容,可支持多点触控。
点阵自容电极设计如图1(a)所示,是目前小尺寸穿戴式产品常用触控方案。
互电容检测两个交叉感应块之间形成的电容,两个感应块分别构成电容的两极。
驱动电极提供激励信号,感应电极同时接收信号,这样可以检测到所有横向和纵向交汇点的电容大小。
柔性电子文献综述

柔性电子制造技术及应用摘要:柔性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
建立在柔性和可延性基板之上的新兴电子技术通称为柔性电子技术。
由于其独特的柔性和延展性,柔性电子系统在很多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首先对柔性电子系统的相关背景及基本概念状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评述,然后介绍了它的基本结构,材料特点以及制备工艺,最后介绍了柔性电子系统在实际应用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柔性电子技术结构材料制备工艺柔性电子系统的应用正文:1.柔性电子的基本概念1.1.柔性电子的产生及发展柔性电子是一门新兴的技术。
在人们的印象中,有机材料,如塑料等,都是很好的绝缘体,很少有人会想到塑料也能导电。
近年来,由于对导电高分子的研究有了新突破,有机材料可以从传统的绝缘体变成可导电的半导体,柔性电子(Flexible Electronics)便应运而生。
现代化学等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柔性电子这样一门学科的发展。
柔性电子制造的关键包括制造工艺、基板和材料等,其核心是微纳米图案化(Micro- and Nanopatterning)制造,涉及机械、材料、物理、化学、电子等多学科交叉研究。
柔性电子技术是一场全新的电子技术革命,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美国《科学》杂志将有机电子技术进展列为2000年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一,与人类基因组草图、科隆技术等重大发现并列。
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和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由于他们在导电聚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得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柔性电子技术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又称为塑料电子(Plastic Electronics)、印刷电子(Printed Electronics)、有机电子(Organic Electronics)、聚合体电子(Polymer Electronics)等;而关于其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可概括为将有机/无机材料电子器件制作在柔性/可延性塑料和薄金属基板上的新兴电子技术。
柔性显示技术发展综述

1 什么是柔性显示柔性显示器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的可变形可弯曲的一种显示装置。
它像纸一样薄,即使切掉电源,内容也不会消失,因此也被叫做“电子纸”。
柔性显示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显示技术,而且发展迅速,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显示更加灵活多样。
目前研究较多的实现柔性显示的主要技术包括: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light emitting devices,OLED)、电泳显示(ElectrophoreticDisplay,EPD)。
其中,OLED 是最目前为止最为理想的显示技术。
2 OLED 柔性显示的特点OLED 很薄,可以装在塑料或金属箔片等柔性材料上。
不用玻璃而改用塑料的话,会让显示屏更耐用、更轻。
柔性OLED 面板从顶部到底部呈凹型,弯曲半径可达700毫米,有驱动电压低、体积小、重量轻、响应速度是液晶的1000倍以上,亮度也远远优于液晶,色彩较液晶更为丰富。
自发光是OLED 技术的核心,省电是其用于电子设备的重要优势。
在电池技术短期无法突破瓶颈的前提下,智能电子设备的待电时间已经成为用户体验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与LCD 屏幕相比,OLED 屏幕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在显示黑色或深色颜色时更加节能。
在OLED 屏幕中,“黑”像素不发光,因此照亮像素时需要的电量就比较少。
在LCD 屏中,整个屏幕都黑屏的时候电量消耗依旧很快。
由于少了LCD 屏幕所需的背光板等部件,OLED 屏幕的厚度相较LCD 屏幕更加纤薄,使得手机及其他智能设备可以做得更加轻薄。
总体来说,OLED 省电、轻薄、和可弯曲的特点,是其在手机、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爆发式增长的前提条件。
3 柔性显示的工作原理OLED 是有机半导体材料和有机发光材料在电场的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技术。
其原理是用ITO 玻璃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然后分别迁移到发光层,相遇后形成激子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后发出可见光。
柔性显示技术简介综述

Kindle电子书 显示效果
光安全性 功耗 重量 价格 感觉像纸张, 可在户外或阳光下阅读 阅读舒适,眼睛不易疲劳 低(可使用长达一个月) 很轻(约240克)
不太轻(约680克,3倍的 Kindle重量)
贵(3500元-700子纸的应用与市场 工业类显示实例
可显示智能卡
3、电子纸技术简介 电泳显示技术
电泳显示技术 电泳显示技术是利用至少一种颜色的带电粒子在溶剂中在电场作用下移动实 现图像显示的技术。
除了E-Ink公司,掌握电泳显示技术的电子纸生产厂商还包括:美国SIPIX 、 日本Bridgestone和广州奥熠电子,上述公司的电子纸显示技术虽然原理基本 相同,但各自具有不同的核心技术 电泳显示(electrophoretic displays,EPD)是一种新型显示技术,它利用电泳原理 使夹在电极间的带电物质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并通过带电物质的运动交替显 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以一个电泳单元为一个像素,将电泳单元进行二 维矩阵式排列构成显示平面,根据要求像素可显示不同的颜色,其组合就能得 到平面图像。
ESL可显示条形码
U盘容量显示
OED红白柔性时钟
时尚弯曲手表
便携式仪表显示
电子纸的应用与市场 动态广告与包装显示
太阳能电子纸台历
太阳能电子纸警告标识
太阳能世博会电子纸展板
电子纸动态广告包装
电子纸的应用与市场
电子书实例
Kindle 3
Nook
LG 电子报纸演示
盛大锦书在阳光下
汉王可手写电子书
汉王彩色电子书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电子纸显示技术主要包括:
电泳显示技术(EPD) 胆固醇液晶显示技术(Ch-LCD) 双稳态向列项液晶技术(Bi-TN LCD) 电润湿显示技术(EWD) 电流体显示技术(EFD) 干涉调制技术(iMoD)(Qualcomm mirasol®)
柔性显示技术简介PPT课件

全固态,机械性能好 可实现软屏显示, 更加轻薄
OLED
பைடு நூலகம்低压驱动和低功耗
高亮度,高效发光
宽温范围
快速响应
-11-
5、OLED获得全彩方法
采用白色发光层 加滤色片,这是 获得全色显示最
简单的方法
OLED
获得全彩的方法
采用红、绿、蓝 三种有机发光材 料,因此发光层
为三层结构
采用蓝色有机发 光材料,再用颜 色转换材料获得
3、电湿润电子纸
7
3-2、电子纸应用—绿色生活
8
3-3、电子纸通用制作工艺
9
4、OLED显示技术
OLED即(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显示器。是一种以有 机薄膜作为发光体的自发光显示器件。
10
4、OLED显示技术
LED优势
自发光,无需背光源
低成本,减少工序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6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7
柔性显示技术简介
2011.10.19
1
Content
柔性显示
1、柔性显示简介 2、电子纸简介 3、电子纸工作原理 4、OLED显示技术 5、OLED VS TFT-LCD
-2-
1、柔性显示简介
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可变型可弯曲的显示装置。目前可实现柔性显示的有 电子纸技术及OLED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柔性显示器件技术综述张浩1,2,桑仁政1,顾文1,曹进2,冯涛3,张建华*1,2(1.上海大学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 200072;****************.cn 2.上海大学新型显示技术与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72;3. 林德集团,德国)摘要:本文介绍了当前主要的柔性显示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柔性液晶显示、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柔性电泳显示等,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其存在的关键问题,包括柔性基板材料、柔性TFT 基板,卷对卷制备工艺及其在柔性显示中的应用。
最后,结合本单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薄膜封装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柔性OLED 显示中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柔性显示, 有机电致发光, 液晶显示, 柔性基板基金项目:上海自然科学基金(09ZR1411900);作者简介:张浩(1980), 男, 山东乐陵人, 工程师,在读博士, 主要从事新型显示技术研究及封装。
1 柔性显示技术柔板显示(Flexible displays)是非常具有前景的显示技术,通过很多的研究者和工程师的努力开发,柔性显示技术发展迅速。
在不久的将来,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将使得信息的显示更加灵活多样。
目前研究较多的实现柔性显示的主要技术包括: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 OLED )、电泳显示(Electrophoretic Display ,EPD )[1-4]。
三星柔性LCD 三星柔性OLED LG 柔性E-ink图1 三种柔性显示显示器柔性LCD 的发展较早,一直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单元间隙的对LCD 显示影响较大,随着柔性基板的弯曲,单元间隙发生变化从而影响LCD 的显示效果。
直到后来新的液晶材料的发现[5-6](如:胆甾型的液晶),使得柔性LCD 有了较快的发展。
各大面板厂商在柔性LCD 显示方面也都投入了研发,如:2001年精工爱普生的0.7英寸QVGA 柔性LCD 显示器;2002年,夏普推出4英寸反射彩色柔性TFT LCD ;2010年,东芝推出8.4英寸SVGA 显示器。
与柔性LCD 不同,柔性EPD 显示是利用发光的电子墨水薄层来实现显示,电子墨水液体中有几百万个细小的微胶囊。
每个胶囊内部是染料和颜料芯片的混合物,这些细小的芯片可以受电荷作用。
柔性EPD 显示主要应用于电子阅读领域。
E-ink 公司的电子墨水受到各大面板厂商的青睐,面板厂商很多都推出过EPD 显示阳极。
OLED 在柔性显示方面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
超薄、全固态以及OLED 所用材料的特性非常适合于柔性显示。
同时,OLED 的制备工艺以蒸发、旋涂、打印为主,这些工艺均能够实现在柔性衬底上沉积薄膜。
特别是溶液方法制备OLED 的发展使得其能够很好的与卷对卷(roll-to-roll )工艺结合,能够制备低成本的大尺寸OLED 显示器件。
1992年,第一款基于塑料衬底的柔性OLED 器件制备由gustafsson 等[7]制备成功,开启了柔性OLED 研究的热潮。
2003 年日本先锋推出了15 英寸 像素为160×120全彩PM- OLED 柔性显示器,其重量仅有3g ,亮度为70cd /m 2,驱动电压为9V 。
2008 年,三星公司推出了其4 英寸 的柔性OLED 显示屏。
三星公司在CES2011展会上已经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的OLED 可弯曲屏幕(如图1)。
该屏幕在卷曲成直径1厘米的圆筒状时仍能正常工作,而且具备目前手机屏幕所没有的耐冲击性,即使在锤子的敲砸中仍能正常工作。
目前,很多显示企业如索尼、LG 、东芝、三星都在研究柔性OLED 显示技术。
从目前三种柔性显示技术来看,柔性LCD 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柔性衬底的背光设计、显示视角显示均匀性等方面。
柔性EPD 显示的彩色化显示是关注的问题之一,另外EPD 显示的相应速度较慢,因此在动画、视频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柔性OLED 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是OLED 器件本身对水氧敏感,有效的封装是研发的热点。
同时,对于柔性显示来说,共性的问题是柔性基板上的TFT器件的制备。
2 柔性显示制备技术2.1 柔性衬底材料对于柔性显示技术来说,衬底至关重要。
目前,柔性显示的衬底主要包括:聚合物、超薄玻璃、金属箔片、石墨烯等。
应用较广的是聚合物和金属箔片。
柔性衬衣应该以下特性:透明、良好的热稳定性、平整的表面、良好的水气阻挡性、低热膨胀系数。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聚合物衬底,图2[8]给出了几种聚合物柔性衬底的耐温特性。
表1[8]给出的几种聚合物柔性衬底的其他性能。
柔性聚合物衬底的温度特性和水氧透过率是需要克服的关键问题,实际应用中多采用在柔性聚合物衬底上增加多层复合保护膜来增加水氧的阻挡效果。
耐温特性对柔性衬底上的TFT制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改进TFT基板的工艺来进行匹配。
金属箔片具有良好的水氧阻挡效果,材料也容易获得。
但是由于金属箔片不透光影响了其在柔性显示,特别是OLED方面的应用。
图2.聚合物柔性衬底的温度特性(文献8)表1 柔性衬底的物理特性(文献8)2.2 柔性衬底上的TFT制备高质量的柔性显示效果与玻璃基板的显示一样,要求制备TFT基板,图3[9]给出在不同的衬底上的非晶硅TFT的结构。
(a)所示是在一般的玻璃基板上制备的TFT器件的结构;(b)是在聚合物衬底上制备的TFT的结构,其中柔性基板的上相两侧都沉积了保护层;(c)所示在不锈钢衬底上的TFT 器件结构,在衬底与TFT器件之间有一层保护层。
制备工艺技术方面,柔性衬底上的TFT可以选择非晶硅、低温多晶硅、金属氧化物TFT、OTFT 技术。
目前这些技术在柔性基板上的应用都有研究。
图3 非晶硅TFT结构剖面图(a)玻璃衬底,(b)聚合物衬底,(c)不锈钢彻底(文献9)2.3 roll-to-roll技术传统的显示制备工艺目前都是基于独立的单台设备,通过传动装置在各单元之间进行传递。
卷对卷制造技术可以实现在线连续生产薄膜器件、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大面积柔性显示器件制备。
如图4 卷对卷制备流程图(文献10)如图4[10]所示,是卷对卷的流程示意图,通过系统的集成,将薄膜沉积、图案化、封装工艺集成到一个系统中。
卷对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对于柔性显示器件的工业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将TFT基板的制备技术转移到卷对卷系统中。
这将是未来柔性显示制备工业化生产重点关注的问题。
3 柔性OLED的薄膜封装技术因为OLED对于空气中的水气很敏感,对封装的要求也很高,因为封装的好坏直接影响了OLED 显示器件的寿命。
特别是柔性OLED器件需要使用薄膜封装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薄膜封装方法是通过多层的有机-无机薄膜的组合来形成封装的阻挡层,也叫做Barix封装技术。
上海大学通过真空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了氟化镁和硫化锌双层结构作为薄膜阻挡层,获得了较好的水气阻挡性能。
采用三个周期的氟化镁/硫化锌组合薄膜封装所得到的器件发光半衰期达到了245小时[11]。
利用PECVD对绿光柔性OLED器件进行了封装,制备出了柔性OLED显示器件[12]。
(a)结构示意图(b)显示实物图图5 柔性OLED器件4 结语柔性显示器件的发展将增加信息显示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得信息的显示更加灵活。
尤其柔性OLED在显示方面的应用被认为是非常具有潜力的,其关键的技术难点也聚焦在柔性衬底上的TFT 制备技术、薄膜封装技术、卷对卷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等方面。
从目前的研究发展的进展来看,柔性显示的未来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1. Howard, W. E. Better displays with organic films. Scientific American, 2004, 76-81.2. Kincade, K. Flexible displays open new windows of opportunity. Laser Focus World 40, 2004, 65-69.3. Lueder, E. Plastic substrates for flat panel displays. Proceedings of the 7th Asian Symposium onInformation Display, 2002,13–14.4. Ong, B. Flat-panel displays-semiconductor ink advances flexible displays. Laser Focus World, 2004, 85-88.5. West, J. L. Rouberol,etal. Flexible displays utilizing bistable, reflective cholesteric/polymer dispersions and polyester substrates. Asia Display, 1995, 55-58.6. West, J. L., Bodnar,etal. Multi-color, cholesteric displays using plastic substrate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Display Workshop. 1999, 235-238.7. Gustafsson, G., Cao, Y., Treacy, etal. G. M. Flexible light-emitting diodes made from soluble conducting polymers. Nature, 1992, 357, 477-9.8. G. P. Crawford. Flexible Flat Panel Displays.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5, 12-13.9. G. P. Crawford. Flexible Flat Panel Displays.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5, 265.10. G. P. Crawford. Flexible Flat Panel Displays.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5, 410.11. Y. Liao et al. Low-cost and reliable thin film encapsulation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using magnesium fluoride and zinc sulfide. Thin Solid Films 2011, 519: 2344-2348.12. Renzheng Sang, Hao Zhang, Li 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