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优质资料 . .
万杰医学院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题目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
的临床应用分析
地 市:
学 校:
号:
考生:
指导老师:
年 月 日
万杰医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 . . . .
. . 优质资料 . .
三种肺炎支原体检测法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 要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快速液体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
应(PCR)法和血清MP被动凝集法(MP-Ab)等方法在儿童MP感染诊断治疗
过程中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3MP检测法对362例临床拟诊呼吸道(非细菌性)
感染的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每患儿取咽拭子做快速培养和
PCR,同时取血清做MP-Ab检测,对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治疗病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回顾临床病例诊断MP感染患儿152例。MP快速培养
法检出阳性78例,阳性率为51.3%,病程为(4.5±2.6)天;PCR法检测出阳
性103例,阳性率为67.8%,病程为(6.2±3.5)天;MP-Ab法检测出阳性127
例,阳性率83.5%,病程(8.1±4.5)天。结论 3种MP检测法的敏感性与病
程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病程选取检测方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和敏感
性。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血清抗体,配对研
究
. . . . .
. . 优质资料 . .
目 录
前 言 ..................................................................... 5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6
§1.1 肺炎支原体的定义 ....................................................... 6
§1.2 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 ............................................... 6
§1.3 肺炎支原体的分类 ...................................................... 6
§1.4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表现 ............................................... 6
§1.5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诊断 ............................................... 7
§1.6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查 ............................................ 7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8
§2.1 样本 ........................................................................... 8
§2.2方法概述..................................................................... 8
§2.3临床诊断MP感染的诊断标准 ..................................... 8
§2.4实验方法..................................................................... 9
§2.5统计学方法 ......................................................... ........9
第三章 结果 ........................................................... 10
. . . . .
. . 优质资料 . .
第四章 讨论 ............................................................ 11
结 论 ...................................................................... 12
参考文献 ................................................................. 12
致 ......................................................................... 13
附录 ....................................................................... 14
错误!未定义书签。
. . . . .
. . 优质资料 . .
前 言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婴幼儿、青少年急道感染
的主要病原体之,临床上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综合征,其中约3%~10%可发展为
支原体肺炎。但只根据临床症状很难鉴别由MP或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儿
童呼吸道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采用3种MP检测法对362
例临床拟诊为呼吸道(非细菌性)感染患儿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配对研究,
通过病例回顾来探索对支原体肺炎敏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以协助临床准确做出
诊治。
. . . . .
. . 优质资料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肺炎支原体的定义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5~15岁儿童,婴幼儿患病常表现为毛细支气管
炎。多数为亚急性起病,发热无定型,或体温正常,咳嗽较重,初期为刺激性干
咳,常有咽痛,头痛等症状。X线改变明显,多为单侧病变,也可见双侧病变,
以下叶为多见,有时病灶呈游走性,少数呈大叶性阴影;病程2~3周不等,X
线阴影完全消失比症状消退更延长2~3周之久,偶有延长至6周者。
§1.2 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发病机
制仍不十分清楚,目前主要有呼吸道上皮吸附作用、MP直接侵入和免疫学发病
机制等学说,其中免疫调节异常在MPP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1.3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表现
. . . . .
. . 优质资料 . .
1. 多数为亚急性起病,发热无定型,或体温正常,咳嗽较重,初期为刺激性干
咳,常有咽痛,头痛等症状。
2. 可出现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皮肤粘膜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偶见
非特异性肌痛和游走性关节痛;也有表现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损害、血尿及溶
血性贫血等。
3. 全身症状比胸部体征明显。体检肺部体征不明显,偶有呼吸音稍低及少许干
湿罗音者
§1.4 肺炎支原体的临床诊断
病原学诊断
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法优于被动凝集法,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早期
可提供重要的依据,可做为临床诊断MP感染的优先试验[8];气管肺泡灌洗液
MP-DNA测定不仅能诊断MP感染,且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可促进呼吸道症状的改
善及体征恢复,且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MP-DNA,痰液
MP-DNA及血清MP抗体检测阳性率没有差异。CRP的检测是肺炎病原体的辅
助诊断方法,一定程度可区分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聚合酶链反应(PCR)技
术检测MP具有可靠、特异性高的特点,逐渐成为早期特异诊断的有力武器。
§1.5 肺炎支原体的实验室检查
. . . . .
. . 优质资料 . .
急性期MPP患儿血清hs-CRP、C3、CA、IgM、IgG明显升高,IgA明显降低;
而恢复期hs-CR、IgG仍然较高,而IgM和IgA均没有明显变化,补体C3、C4
在恢复期也没有明显变化,因此血清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和血清补体的监
测对诊断急性期或恢复期MPP有重要意义。MP-IgM和冷凝集试验同时检测可
提高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诊断的准确率;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
占80%,中性粒细胞增高占61%;65.6%患儿C-反应蛋白增高;53.6%患儿血
沉增快;58.4%患儿心肌酶谱增高;24.0%患儿肝酶增高;16.8%患儿尿酸增高。
5流行病学特点及进展
MP肺炎发生率约为22.3%,9~12岁感染率最低,3~6岁最高,10~12月是
发病高峰月,小儿支原休肺炎发病率有所上升,发病年龄有趋小倾向,秋冬季发病
率高,肺炎支原体只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尤其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局部区域
每隔3-5年可发生一次肺炎支原体感染,每2-6年可发生一次大围的肺炎支原体
感染,每次感染的时间都持续较长,有的感染可持续一年左右,因此,有关部门
一定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切断呼吸道飞沫传播途径对控制疾病发生和流行具
有重大意义。控制支原体感染的发生和流行。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 . . .
. . 优质资料 . .
§ 2.1 样本
收集黄河中心医院检验科2013年1月1日~8月6日在儿科就诊住院患儿
病例,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已经初诊为非细菌性感染的患儿362例作为研究对
象,其中男175例,女187例;年龄为2个月~12岁,病程为1~90天。
§2.2 方法
具体方法有:(1)用MP快速培养法、PCR法和MP-Ab法等3种MP检测法
对362例研究对象同时进行检测,记录结果。(2)通过研究对象病历回顾统计
MP感染的例数,并按年龄、病程和3种MP检测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2.3 临床诊断MP感染的诊断标准
按文献[1]、临床症状、体征标准,包括回顾性诊断——即患儿经红霉素治
疗有效,经青霉素、头孢菌素治疗无效者等;以及实验室检查3种检测法至少有
一种阳性。病程计算方法:以病历本记录为准,即在患儿开始有症状或体征时开
始计算,到患儿来就诊检测时为止进行计算。
§ 2.4 MP快速培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