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九版10代谢的整合与调节

合集下载

生化第十二章物质代谢的整合与调节

生化第十二章物质代谢的整合与调节

第九章物质代谢的整合与调节本章要点一、物质代谢的特点1.体内各种物质代谢过程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整体2.机体物质代谢不断受到精细调节3.各组织、器官物质代谢各具特色4.体内各种代谢物都具有共同的代谢池5.ATP是机体储存能量和消耗能量的共同形式6.NADPH提供合成代谢所需的还原当量二、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1.各种能量物质的代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2.糖、脂和蛋白质代谢通过中间代谢物而相互联系①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酸②葡萄糖与大部分氨基酸可以相互转变③氨基酸可转变为多种脂质但脂质几乎不能转变为氨基酸④一些氨基酸、磷酸戊糖是合成核苷酸的原料三、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1.肝是维持血糖水平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①肝内生成的葡糖-6-磷酸是糖代谢的枢纽②肝是糖异生的主要场所2.肝在脂质代谢中占据中心地位①肝在脂质消化吸收中具有重要功能②肝是甘油三酯和脂肪酸代谢的中枢器官③肝是维持机体胆固醇平衡的主要器官④肝是血浆磷脂的主要来源3.肝的蛋白质合成及分解代谢均非常活跃①肝合成多数血浆蛋白②肝内氨基酸代谢十分活跃③肝是机体解“氨毒”的主要器官4.肝参与多种维生素和辅酶的代谢①肝在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和血液运输中具有重要作用②肝储存多种维生素③肝参与多数维生素的转化5.肝参与多种激素的灭活四、肝外重要组织器官的物质代谢特点及联系1.心肌优先利用脂肪酸氧化分解供能①心肌可利用多种营养物质及其代谢中间产物为能源②心肌细胞分解营养物质供能方式以有氧氧化为主2.脑主要利用葡萄糖供能且耗氧量大①葡萄糖和酮体是脑的主要能量物质②脑耗氧量高达全身耗氧总量的四分之一③脑具有特异的氨基酸及其代谢调节机制3.骨骼肌主要氧化脂肪酸,强烈运动产生大量乳酸①不同类型骨骼肌产能方式不同②骨骼肌适应不同耗能状态选择不同能源4.糖酵解是成熟红细胞的主要供能途径5.脂肪组织是储存和释放能量的重要场所①机体将从膳食中摄取的能量主要储存于脂肪组织②饥饿时主要靠分解储存于脂肪组织的脂肪供能6.肾能进行糖异生和酮体生成五、物质代谢调节的主要方式(一)、细胞水平的物质代谢调节主要调节关键酶活性②别构效应通过改变酶分子构象改变酶活性③别构调节使一种物质的代谢与相应的代谢需求和相关物质的代谢协调4.化学修饰调节通过酶促共价修饰调节酶活性②酶的化学修饰调节具有级联放大效应▲化学修饰调节的特点:a.绝大多数受化学修饰调节的关键酶都具无活性(或低活性)和有活性(或高活性)两种形式,它们可分别在两种不同酶的催化下发生共价修饰,互相转变。

(完整版)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九版)-08蛋白质消化吸收和氨基酸代谢

(完整版)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九版)-08蛋白质消化吸收和氨基酸代谢
氮的总平衡:摄入氮量 = 排出氮量(正常成人) 氮的正平衡:摄入氮量 > 排出氮量(儿童、孕妇、恢复期病人等) 氮的负平衡:摄入氮量 < 排出氮量(饥饿、严重烧伤、出血及消耗性疾病患者)
(二)蛋白质的生理需要量
正常成人每日蛋白质的最低生理需要量为30~50g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蛋白质的需要量为80g
重点难点
掌握 1. 营养必需氨基酸 2. 脱氨基作用及重要的转氨酶 3. 氨在血液中的转运形式及尿素的合成 4. 一碳单位 5. 含硫氨基酸代谢
熟悉 1. 血氨的来源 2. 氨基酸碳链骨架的转换或分解 3.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4. 芳香族氨基酸代谢
了解 1.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及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2. 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 3. 支链氨基酸代谢
二、营养必需氨基酸决定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一)营养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1. 体内需要而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 2. 9种: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
色氨酸、组氨酸 3. 其余11种为营养非必需氨基酸
(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nutrition value)
氨肽酶
二肽酶
氨肽酶
内肽酶
羧肽酶
氨基酸 +
二肽酶
氨基酸
➢蛋白酶原的活化
肠激酶
胰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原
糜蛋白酶 羧肽酶原
弹性蛋白酶原 羧肽酶
弹性蛋白酶
(二)氨基酸和寡肽通过主动转运机制被吸收
1. 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
2. 吸收形式:氨基酸、寡肽
3. 吸收机制:主动转运
转运蛋白的类型:
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 酸性氨基酸转运蛋白 碱性氨基酸转运蛋白 亚氨基酸转运蛋白 β-氨基酸转运蛋白 二肽转运蛋白 三肽转运蛋白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第十章-代谢的整合与调解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第十章-代谢的整合与调解

第九章核苷酸代谢教学要求(一)掌握内容1. 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在能量代谢、物质代谢间的相互影响及互相联系。

2. 代谢调节的三级水平。

3. 细胞水平代谢调节概念、关键酶及隔离分布特点。

4. 酶的变构调节与化学修饰调节的概念、特点和生理意义。

(二)熟悉内容1. 体内物质代谢的特点。

2. 饥饿整体调节。

3. 酶量调节、激素水平调节的概念。

(三)了解内容1. 主要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

2. 应激整体调节。

教学内容(一)物质代谢的特点(二)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1. 在能量上的相互联系2. 糖、脂、蛋白质及核苷酸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1)糖代谢与脂代谢的相互联系;(2)糖代谢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关系;(3)脂类代谢与氨基酸担心的相互联系;(4)核苷酸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

(三)某些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自学)(四)代谢调节1. 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1)细胞内酶的隔离分布;(2)变构调节;(3)化学修饰调节;(4)酶量的调节。

2. 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3. 整体调节重点总结一.物质代谢的特点:1.各种物质代谢(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过程互相联系。

2.精细调节:机体有精细的调节机制,调节代谢的强度、方向和速度,以适应机体内外环境变化。

3.各组织、器官物质代谢各具特色。

4.各种代谢物均具有各自共同的代谢池。

(例如血糖中包括糖异生、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5.A TP是机体储存能量和消耗能量的共同形式。

6.NADPH(磷酸戊糖途径)提供合成代谢所需的还原当量。

(乙酰CoA转变为脂酸、胆固醇)二.枢纽性中间产物可以沟通不同的代谢通路:1.糖酵解、异生、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及糖原代谢的交汇点:6磷酸葡萄糖(6C水平)。

2.糖、核苷酸代谢:5磷酸核糖(5C);3.糖、甘油代谢:磷酸二羟丙酮(3C);4.糖、脂、氨基酸分解代谢:乙酰辅酶A(2C);5.氨基酸、核苷酸代谢:一碳单位(1C);6. 3个重要氨基酸与糖代谢:Asp-草酰乙酸(4C);Glu-酮戊二酸(5C);Ala-丙酮酸(3C);7.奇数碳原子脂肪酸代谢与糖代谢的交汇点:琥珀酰辅酶A(4C)、乙酰辅酶A(2C)。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九版)-05-01节糖代谢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九版)-05-01节糖代谢

门静脉

体循环
Na+依赖型葡糖转运蛋白 (Na+-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 SGLT)
这一SGLT依赖的吸收过程主动耗能
2021/3/29 星期一
6
二、细胞摄取葡萄糖需要转运蛋白
体循环 葡糖转运蛋白
各组织细胞
(glucose transporter,GLUT)
GLUT1
2021/3/29 星期一
34
4. 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3酶5辅因子)
2021/3/29 星期一
35
5. 琥珀酰CoA合成酶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ADP)
(ATP)
琥珀酰CoA合成酶
2021/3/29 星期一
36
6. 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
琥珀酸脱氢酶 (与内膜结合)
底物水平磷酸化 (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
ADP或其他核苷二磷酸的磷酸化作用与高能化合物的高能键水解 直接相偶联的产能方式
2021/3/29 星期一
18
8. 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COOH C OH
CH 2 O P
3-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phosphoglycerate mutase)
ADP Mg2+
P O CH2
H H
OH
OH HO
H OH
己糖激酶 (hexokinase)
OH HO
H OH
H
OH
H
OH
葡萄糖
葡糖-6-磷酸 (glucose-6-phosphate, G-6-P)

青岛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638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青岛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638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638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一、考试要求重点考查与医学相关的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组成人体蛋白质的 20 种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以及测定原理氨基酸与多肽(氨基酸结构与分类;肽链与肽键)蛋白质的结构(一、二、三、四级结构;α螺旋与其他数种二级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模体和结构域。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变性与复性)盐溶与盐析的原理蛋白质各种分离技术与纯化方法的基本原理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化学组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分子组成;DNA;RNA)主要碱基(嘌呤、嘧啶)的化学结构DNA 的结构与功能(碱基组成规律;一级结构,双螺旋结构;高级结构;功能);RNA 与其它非编码 RNA 的分类与功能。

核酸的理化性质;DNA 变性及其应用(变性和复性概念;核酸杂交)RNA 的结构与功能(mRNA;tRNA;rRNA)第三章、酶与酶促反应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助因子(参与组成的维生素),酶的活性中心。

酶的催化作用(分子结构与催化作用;酶促反应特点;酶-底复合物)辅酶与酶辅助因子(维生素与辅酶;辅酶作用;金属离子作用)酶促反应动力学(Km 与 Vmax;最适 pH 与最适温度)酶的工作原理,酶促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

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抑制作用(可逆抑制;不可逆抑制)酶的调节,活性和含量的主要调节方式(别构调节;共价修饰;酶原激活;同工酶)。

核酶(概念)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五章、糖代谢糖的分解代谢(糖酵解基本途径关键酶,调节及生理意义;糖有氧氧化基本途径及供能)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糖有氧化与无氧酵解的关系。

【生化精品课件】 物质代谢调节与整合

【生化精品课件】 物质代谢调节与整合
(二)肝在物质代谢中承担加工、输送、 分配的角色
二、肝是糖代谢转换和糖异生的主要器官 肝是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的重要器官 作用:维持血糖浓度恒定,保障全身各组织,
尤其是大脑和红细胞的能量供应
肝内进行那些糖代谢途径?
肝细胞膜有葡糖转运蛋白2,可使肝细胞内的葡 萄糖浓度与血糖浓度保持一致。
葡萄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低,且不被产物葡 萄糖-6-磷酸所抑制。
本节内容结束
第十一章
物质代谢调节与整合
REGUL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第一节
代谢的稳态和整体性 Homeostasis and Integration
of Metabolism
一、代谢调节维持稳态
生物体对抗外环境变化,维持内环境恒定, 即稳态(homeostasis)。
柠檬酸及ATP可变构激活乙酰辅酶A羧化酶,使由糖 代谢源源而来的大量乙酰辅酶A得以羧化成丙二酰 辅酶A,进而合成脂酸及脂肪在脂肪组织中储存, 即糖可以转变为脂肪。
脂肪绝大部分不能在体内转变为糖。
甘油激酶 甘油
磷酸-甘油
葡 萄
肝、肾、肠



脂酸
乙酰CoA
葡萄糖
(2)糖代谢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
除生酮氨基酸亮氨酸和赖氨酸外,体 内氨基酸都可通过脱氨基作用,生成相应 的a-酮酸。 这些a-酮酸可彻底氧化分解并释放ATP;
糖 葡萄糖或糖原
甘油三酯
脂肪
磷酸丙糖
α-磷酸甘油
脂肪酸

PEP
基 酸
丙氨酸 半胱氨酸
丙酮酸
、 丝氨酸 糖 苏氨酸
异亮氨酸 乙酰CoA 亮氨酸
乙酰乙酰CoA
酮体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九版)-05-05节糖代谢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九版)-05-05节糖代谢

熟悉 糖原合成与分解关键酶的调节;糖异生与糖酵解的底物循环 调节;乳酸循环的概念和生理意义;血糖调节激素及其作用 机制
了解
糖原累积症的发病机制;糖醛酸途径、多元醇途径的概念和 生理意义;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糖代谢异常所致疾病
第五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Glycogenesis and Glycogenolysis
激素调节的整合作用
糖、脂肪、氨基酸代谢相协调 肝、肌、脂肪组织等各组织代谢相协调
(一)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主要激素
特点: 血糖升高时分泌增多 机制: 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
促进肌、脂肪组织等通过GLUT4摄取葡萄糖
激活磷酸二酯酶而降低cAMP水平,使糖原合酶活化、磷酸化酶抑制 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使丙酮酸脱氢酶活化
一、血糖水平保持恒定
是血糖来源和去路相对平衡的结果
食物糖
糖原合成
CO2 + H2O 肝(肌)糖原 其他糖
肝糖原
分解
血糖
磷酸戊糖途径等
非糖物质
脂肪、氨基酸
二、血糖稳态主要受激素调节
调节血糖的主要激素
降低血糖:胰岛素 (insulin)等
升高血糖:胰高血糖素 (glucagon)、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
葡糖-1-磷酸
UDPG
ATP
UTP
CH 2 OH
H
HO
H OH H
O H
H O P
+
P
P
P
尿苷
葡糖-1- 磷酸 UDPG焦磷酸化酶 PPi
H
HO
OH
UTP
CH 2 OH H OH H O H H O P P
尿苷
2Pi+能量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学时数:总学时84学时,其中理论72学时、实验12学时学分数: 4.5学分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后续课程:《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教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9版)》,周春燕、药立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8月参考书:《生物化学原理(第3版)》,杨荣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10月《分子生物学(第2版)》,杨荣武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生物化学(第4版)》,朱圣庚、徐长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1月《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Seventh Edition)》, David L. Nelson, Michael. Cox.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2017.《Harper's Illustrated Biochemistry (31st, Edition)》,Victor W. Rodwell. McGraw-Hill Education Medical, 2018.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一、课程简介:(150~500字,宋体、加粗、小四、段前段后各0.5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医学生化专题和医学分子生物学专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关键酶活性决定整个代谢途径的速度和方向
例如: 脂肪分解增强
ATP 增多 ATP/ADP 比值增高
糖分解被抑制
磷酸果糖激酶-1被抑制 (糖分解代谢关键酶之一)
糖分解增强

ATP↑
抑制异柠檬酸脱氢酶 (三羧酸循环关键酶)
脂酸合成增加 分解抑制
柠檬酸堆积 出线粒体
激活乙酰CoA羧化酶 (脂酸合成关键酶)
三、糖、脂质和蛋白质代谢通过中间代谢物而相互联系
第十章
代谢的整合与调节
(Integration and Regulation of Metabolism)
作者 : 孙军
单位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目录
第一节 代谢的整体性 第二节 代谢调节的主要方式 第三节 体内重要组织和器官的代谢特点
重点难点
掌握 1. 代谢的整体性 2. 代谢调节的方式 3. 重要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
一般情况下,机体优先利用燃料的次序是糖 (50-70%)、脂肪(10-40%)和蛋白质。供能 以糖及脂为主,并尽量节约蛋白质的消耗。
饥饿 1~2天
肝糖原分解 ,肌糖原分解 肝糖异生,蛋白质分解
一周以上
以脂酸、酮体分解供能为主 蛋白质分解明显降低
任一供能物质的代谢占优势,常能抑制和节约其他物质的氧化分解。
甘油三酯
糖 磷酸丙糖
脂肪

α-磷酸甘油
脂肪酸

PEP
酸 、
丙氨酸 半胱氨酸
丙酮酸

丝氨酸
异亮氨酸 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
酮体
及 脂
苏氨酸 色氨酸
亮氨酸 色氨酸


草酰乙酸
亮氨酸 赖氨酸
柠檬酸
酪氨酸 色氨酸 苯丙氨酸

天冬氨酸

天冬酰胺
TAC
CO2

延胡索酸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苯丙氨酸 酪氨酸
琥珀酰CoA CO2 异亮氨酸 蛋氨酸
熟悉 1. 细胞内物质代谢的调节方式 2. 饱食、空腹、饥饿状态下的整体代谢
了解 1. 激素调节靶细胞的代谢 2. 营养过剩和应激状态下的整体代谢
第一节
代谢的整体性
(Integrity of Metabolism)
一、体内代谢过程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一)代谢的整体性
水 脂类
消化吸收
糖类
无机盐
中间代谢
体内糖、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的代谢不是彼此孤立的, 而是通过共同的中间代谢物、柠檬酸循环和生物氧化等彼此联 系、相互转变。
一种物质的代谢障碍可引起其他物质的代谢紊乱,如糖 尿病时糖代谢的障碍,可引起脂代谢、蛋白质代谢甚至水盐代 谢紊乱。
(一)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酸
摄入的糖量超过能量消耗时
合成糖原储存(肝、肌肉)
蛋白质可以转变为脂肪
氨基酸
乙酰CoA
脂肪
氨基酸可作为合成磷脂的原料 丝氨酸
磷脂酰丝氨酸
胆胺
脑磷脂
胆碱
卵磷脂
(三)氨基酸可转变为多种脂质,但脂质几乎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仅脂肪中的甘油可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
脂肪
甘油
某些非必需氨基酸
磷酸甘油醛 糖酵解途径
丙酮酸
其他α-酮酸 —— 但不能说,脂质可转变为氨基酸
葡萄糖或糖原


合成脂肪

乙酰CoA
(脂肪组织)
(一)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酸
脂肪酸不能在体内转变为葡萄糖
甘油激酶

甘油
磷酸-甘油

肝、肾、肠



脂酸
乙酰CoA
葡萄糖
(一)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酸
脂肪酸分解依赖于糖代谢 饥饿、糖供应不足或糖代谢障碍时:
脂肪大量动员
糖不足
酮体生成增加
草酰乙酸 相对不足
高酮血症
氧化受阻
蛋白质
维生素
废物排泄
各种物质代谢之间互有联系,相互依存,构成统一的整体。
(二)体内各种代谢物都具有各自共同的代谢池
例如
消化吸收的糖

肝糖原分解


糖 糖异生
组 织
(三)体内代谢处于动态平衡
生者化,化又生,生化即化生 新必陈,陈乃谢,新陈恒代谢
(四)氧化分解产生的NADPH为合成代谢提供所需的还原当量
高等生物 —— 三级水平代谢调节 • 细胞水平代谢调节
• 激素水平代谢调节 高等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出现了专司调节功能的内分泌细胞及
内分泌器官,其分泌的激素可对其他细胞发挥代谢调节作用。
• 整体水平代谢调节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或通过神经纤维及神经递质对靶细
胞直接发生影响,或通过某些激素的分泌来调节某些细胞的代谢及 功能,并通过各种激素的互相协调而对机体代谢进行综合调节。
分布 细胞核 内质网、细胞质 细胞质 细胞质 内质网、细胞质 内质网 细胞质、线粒体 细胞质、线粒体
多酶体系 糖酵解 戊糖磷酸途径 糖异生 脂肪酸氧化 多种水解酶 柠檬酸循环 氧化磷酸化
分布 细胞质 细胞质 细胞质、线粒体 细胞质、线粒体 溶酶体 线粒体 线粒体
酶的这种区隔分布,能避免不同代谢途径之间彼 此干扰,使同一代谢途径中的系列酶促反应能够更顺 利地连续进行,既提高了代谢途径的进行速度,也有 利于调控。
一、细胞内物质代谢主要通过对关键酶活性的调节来实现的
• 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主要是酶水平的调节。 • 细胞内酶呈隔离分布。 • 代谢途径的速度、方向由其中的关键酶的活性决定。 • 代谢调节主要是通过对关键酶活性的调节而实现的。
(一)各种代谢在细胞内区隔分布是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 亚细胞结构基础
多酶体系 DNA、RNA合成 蛋白质合成 糖原合成 脂肪酸合成 胆固醇合成 磷脂合成 血红素合成 尿素合成
精氨酸 谷氨酰胺 组氨酸 缬氨酸
丝氨酸 苏氨酸 缬氨酸
(四)一些氨基酸、磷酸戊糖是合成核苷酸的原料
氨基酸是体内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
天冬氨酸 甘氨酸
谷氨酰胺
一碳单位
合成嘌呤 磷酸核糖由磷酸戊糖途径提供
合成嘧啶
第二节
代谢调节的主要方式
(The Main Ways of Metabolic Regulation)
磷酸戊糖途径 氧化反应
NADPH + H +
乙酰CoA
还原反应
脂酸、胆固醇
二、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相互关联
三大营养物质可在体内氧化供能
三大营养物质 各自代谢途径
共同中间 产物

脂肪
乙酰CoA
蛋白质
共同代谢 途径
2H TAC
CO2
ATP
从能量供应的角度看,三大营养物质可以互 相代替,互相补充,但也互相制约。
(二)葡萄糖与大部分氨基酸可以相互转变
大部分氨基酸脱氨基后,生成相应的α-酮酸,可转变为糖
丙氨酸
脱氨基
丙酮酸
糖异生
葡萄糖
(二)葡萄糖与大部分氨基酸可以相互转变
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可氨基化生成某些非必需氨基酸
丙氨酸
天冬氨酸

丙酮酸
草酰乙酸
乙酰CoA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柠檬酸
(三)氨基酸可转变为多种脂质但脂质几乎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