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人卫第8版(精校修订版)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人卫第8版(精心整理)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病理生理学第8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 c)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a )A.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B. 疾病的原因与条件C.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D. 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b )3.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A.临床观察B.动物实验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E.形态学观察二、问答题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什么是循证医学?【答】所谓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也必须遵循该原则,因此病理生理学应该运用各种研究手段,获取、分析和综合从社会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获得的研究结果,为探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发病机制与实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3.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答】因为人与动物不仅在组织细胞的形态上和新陈代谢上有所不同,而且由于人类神经系统的高度发达,具有与语言和思维相联系的第二信号系统,因此人与动物虽有共同点,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
人类的疾病不可能都在动物身上复制,就是能够复制,在动物中所见的反应也比人类反应简单,因此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不经分析机械地完全用于临床,只有把动物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相互比较、分析和综合后,才能被临床医学借鉴和参考,并为探讨临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依据。
第二章疾病概论一、选择题1.疾病的概念是指 ( c)A.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B.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E.生命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2.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e )A.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D.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E.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3.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条件是左右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因素B.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条件是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体内外因素D.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E.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4.死亡的概念是指 ( d)A.心跳停止B.呼吸停止C.各种反射消失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5.下列哪项是诊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 (c )A.瞳孔散大或固定B.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C.自主呼吸停止D.脑干神经反射消失E.不可逆性深昏迷6.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 ( b)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紊乱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C.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D.TNFα数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 E.IL质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二、问答题1.生物性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时具有哪些特点?【答】①病原体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
第八版病理生理学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ppt课件

一、病 因
肾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继发性肾病 尿路慢性阻塞 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
42
二、慢性肾衰的发展过程
临 床 表 现
无症状期
尿毒症 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不全 肾储备功能降低
25 50 75 100
内生肌酐清除率占正常值的% 43
三、发病机制 健存肾单位学说 肾小球过度滤过学说 矫枉失衡学说
多数肾单位被破坏
尿液浓缩障碍
健存肾单位血流↑
原尿溶质↑
原尿流速↑
渗透性利尿
重吸收↓
多尿
49
早期 晚期
2. 尿比重和渗透压
尿浓缩功能障碍 稀释功能正常
尿浓缩、稀释功能 均丧失
3. 尿液成分 蛋白尿 血尿 脓尿
低渗尿 低比重尿 等渗尿
50
(二) 氮质血症 (三)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 水代谢障碍 水潴留(水摄入增加) 脱水(限制水的摄入)
血钙↓ 尿磷↑
低钙血症
GFR↓ 排磷↓ 血磷↑
重吸收磷↓ PTH分泌↑
矫枉
54
慢性肾衰晚期
健存肾单位
PTH分泌 溶骨
55
血钙降低 ①血磷升高 ②1,25-(OH)2-D3生成减少 ③毒性物质的滞留
5.代谢性酸中毒
GFR降低,固定酸排泄障碍 继发性PTH ↑→近曲小管泌H+ ↓ 肾小管上皮细胞产NH3减少
尿比重 尿渗透压mOsm/L 尿钠mmol/L 尿/血肌酐比 尿蛋白 尿常规
功能性急性肾衰 >1.020 >500 <20 >40:1
阴性或微量 正常
器质性急性肾衰 <1.015 <350 >40 <20:1
病理生理学 人卫8版课件阿米巴

4、咳“巧克力酱样”痰
3、 阿米巴脑脓肿
来源:血行播散 表现:1、头痛
2、眩晕 3、精神异常 4、呕吐
阿米巴 致病
4、 皮肤阿米巴病 (少见) ( 阿米巴性皮肤潰疡 )
阿米巴 致病
皮肤阿米巴病
5、阿米巴性阴道炎或前列腺炎
阿米巴 致病
泌尿道阿米巴病(少见)
来源:1、会阴部皮肤病灶播散 2、直肠病灶播散
4、易西感瓜主人切要面群经―口―感6染h仅①半食数物死亡
馒 蝇头 、一蟑表般螂面人――均――易1具h感感。②染水力1%来苏尔―30分钟
怕干燥、怕高温。
六、防治
阿米巴 防治
1、治疗病人、带虫者
首选药物灭滴灵(甲硝唑) 可用巴龙霉素 肠外阿米巴病――灭滴灵. 氯喹. 中药大蒜素等
2、管好粪便,杀灭包囊,保护水源和食物。 3、灭蝇灭蟑螂。 4、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
胞核
具生殖、遗传等
医学原虫概论
三、生活史
(一)生活史阶段
1、滋养体:具有运动能力—致病阶段 2、包囊:不具有运动能力—在体外存在形式
(二)生活史类型
1、简单型 生活史只有滋养体 如阴道毛滴虫 有滋养体和包囊 如溶组织内阿米巴
2、循环传播型
如弓形虫
3、昆虫传播型
如疟原虫
医学原虫概 论
四、运动
伪足运动
阿米巴 思考题
思考题:
1.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阶段. 致病阶段是什么? 2.肠阿米巴病典型病变有什么特点? 3.典型阿米巴痢疾有什么表现? 4.肠外阿米巴病主要有哪些? 5.诊断阿米巴病送检材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6.治疗阿米巴病人和带虫者有哪些药物?
首选药物是什么?
半胱氨酸蛋白酶: 溶解宿主组织。吸附于上皮细胞侵入早期侵入阶段
病理生理学 人卫8版课件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

(二) 磷脂酶C信号转导途径
(Phospholipase C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PIP2
PLCβ Gq
α1受体 AngII受体
IP3
DAG
Ca2+
靶蛋白 磷酸化
PKC
靶基因 转录
Phospholipase C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1.03~2.07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9.6 mmol/L
(2.7~3.2 mmol/L)
FH患者的血清呈乳白色
Clinical example
心电图示左室肥厚及心肌缺血 心脏多普勒检查显示主动脉壁增
厚、异常光斑、主动脉狭窄 7岁时每于剧烈运动即心绞痛发作 8岁时奔跑后突发前室间隔心肌梗死
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
位于胞浆或核内的受体, 激活后作为转录因子,在核内 调节靶基因的转录。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通路
(The primary pathways of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一、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
(G pretein-med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一、受体异常与疾病
(Receptor-based diseases)
受体病(receptor disease) : 因受体的数量、结构或调节功能
变化,使受体不能正常介导配体在靶 细胞中应有的效应所引起的疾病。
遗传性受体病
(Genetic disorders of receptor)
因编码受体的基因突变, 使受体数量或功能异常而引起 的遗传性疾病。
病理生理学第八版配套课件 01 绪论

课程特点——辩证思维和方法,如矛盾的对立与
统一(损伤与抗损伤)、转化(因果交替)、局 部与整体等 选择性复习过去所学的知识(生理、生化等)—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20
怎样学好病理生理学?
注重实验课——不单为验证,学习科学思维和方 法
临床实践和社会调查——提高学习兴趣、“服务
学时:56 理论课,15 (5) 实验课)
许多疾病中共存的、成套的病理
Fluids and electrolytes imbalance
Acid and base disturbances Stress, Fever, Edema, Hypoxia, Shock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Multi-organic dysfunction
病理生理学
9
疾病谱改变
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急剧上升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10
老年性痴呆患病率明显上升
The prevalence>60,3.5%~6.4%;>85,47% 张振馨,2005 The Lancet;张明园,1990,中华医学杂 志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11
课程安排(71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13
课程安排(71
器官病理生理学
Heart
学时:56 理论课,15 (5) 实验课)
Lung
Liver Kidney Brain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14
病理生理学的实验课特征
临床观察 整体水平 离体水平 细胞水平
实验模型
分子水平
病理生理学人卫第8版(精校修订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第8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一) 主要任务病理生理学是研究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与机制的基础医学学科。
◆以患病机体为对象◆以功能与代谢变化为重点◆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二)地位桥梁学科(三)内容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各系统病理生理学1、疾病概论 :又称病理生理学总论,主要论述的是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
2、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又称典型病理过程。
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3、各系统病理生理学又称病理生理学各论主要讲述体内重要系统的不同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机制。
如何学好病理生理学★概念要清楚第二节常用研究方法1. 动物实验:这是病理生理学研究最主要的方法。
◆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动物的自发性疾病2、临床观察:以不损害病人健康为前提,观察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3、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第二章疾病概论◆病因学◆发病学第一节健康与疾病健康(health)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疾病(disease)的概念:疾病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的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症状(symptom):是指疾病所引起的病人主观感觉的异常。
体征(sign):是指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在患病机体发现的客观存在的异常。
第二节病因学(etiology)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及其作用的规律一、疾病发生的原因(一) 致病因素的概念:能够引起某一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
(二) 病因的分类1、生物性因素:指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侵袭力(invasiveness):是指致病因素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和蔓延的能力。
病理生理学 人卫8版课件缺血_再灌注损伤-lu-2016

OH
2H2O
Fe3+ O2–+ H2O2 Cu2+ OH
单电子还原过程 Fenton反应
氧反常(oxygen paradox)
• Hearse以大鼠离体心脏为模型进行缺氧 实验时发现,用缺氧灌注液灌流心脏一 定时间后,再用富氧灌注液灌流时,心 肌损伤不仅未见恢复,反而更趋严重。 当时他称此现象为“氧反常”。
细胞膜损伤 线粒体、溶酶体膜、肌浆网损伤 • PKC激活
蛋白激酶C对Na+/Ca2+ 交换蛋白的激活
Ca2+超载
沉积于 肌原纤维 激活钙依 激活磷 Na+/Ca2+ 线粒体 过度收缩 赖蛋白酶 脂酶 反向交换
线粒体功 能障碍
自由基↑ 膜磷脂降解
细胞产能↓, 耗能↑
细胞结构 破坏
再灌注心率 失常
Ca2+超载的主要后果
氧自由基的损伤作用
膜脂质过氧化 ①膜结构破坏膜流动性通透性 Ca2+内流 ②钠泵、钙泵功能抑制:[Na+ ]i、[Ca2+ ]i ③信号转导障碍:PLC 、PLD PGs 、
ILs ④细胞器膜破坏:线粒体、溶酶体、肌浆网 蛋白质功能抑制
直接损伤:氧化、交联二聚体 钙调节功能障碍,对钙反应性 破坏核酸和染色体 氧自由基碱基羟化、DNA断裂
H
•• –
H+
+
• •
O
••
• •
H
•
H•
+
• •
O
••
• •
H
外层电子轨道有奇数电子的原子、原子团
和分子的总称。 氧自由基:O2-• OH• 活性氧:O2-• OH• ´O2 H2O2 脂自由基:L• LO • LOO •
《病理学》(人卫)第8版 第九章 第5节-end

第五节炎症性肠病局限性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原因均不明,且有许多共同临床特征,如均呈慢性经过、反复发作等,因此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IBD可见于任何年龄。
一、局限性肠炎局限性肠炎(regional enteritis)又称Crohn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主要侵犯消化道的全身性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端,其次为结肠、回肠近端和空肠等处。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部肿块、肠溃疡穿孔、肠瘘形成及肠梗阻。
还可出现肠外免疫性疾病,如游走性多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
本病呈慢性经过,经治疗后可缓解,但常复发。
本病与肠结核、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常甚难鉴别。
(P194)(一)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病因不明。
近年发现本病常伴有免疫异常。
在患者的血液中可测到抗结肠抗体。
在病变部位用免疫荧光和酶标方法证明有免疫复合物沉积。
(二)病理变化1.肉眼观病变呈节段性,由正常黏膜分隔。
病变处肠壁变厚、变硬,肠黏膜高度水肿。
皱襞呈块状增厚,黏膜面有纵行溃疡并进而发展为裂隙,重者可引起砀穿孔及瘘管形成。
病变肠管常因纤维化而狭窄并易与邻近肠管或肠壁粘连。
肠壁可黏合成团,与回盲部增殖型结核很相似。
2.镜下病变复杂多样,裂隙状溃疡表面被覆坏死组织,其下肠壁各层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与浆细胞浸润,称为穿壁性炎症,可见淋巴组织增生并有淋巴滤泡形成,约半数以上病例出现结核样肉芽肿,但无干酪样坏死改变。
肠黏膜下层增厚、水肿,其中有多数扩张的淋巴管。
二、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症。
可累及结肠各段、偶尔见于回肠。
本病也常伴肠外免疫性疾病,如游走性多关节炎、葡萄膜炎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临床上有腹痛、腹泻和血性黏液便等症状。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的病因不明,现多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据报道,在大约不到半数的患者血清中可查出抗自身结肠细胞抗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病理生理学人卫第8版(精校修订版) 病理生理学人卫第 8 版(精校修订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病理生理学第 8 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一) 主要任务病理生理学是研究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与机制的基础医学学科。
◆ 以患病机体为对象◆ 以功能与代谢变化为重点◆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 (二)地位桥梁学科(三)内容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1、疾病概论 :又称病理生理学总论,主要论述的是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
2、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又称典型病理过程。
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3、各系统病理生理学又称病理生理学各论- 1 - 主要讲述体内重要系统的不同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机制。
如何学好病理生理学★ 概念要清楚第二节常用研究方法 1. 动物实验:
1 / 3
这是病理生理学研究最主要的方法。
◆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动物的自发性疾病 2、临床观察:
以不损害病人健康为前提,观察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3、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第二章疾病概论◆ 病因学◆ 发病学第一节健康与疾病健康(health)的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疾病(disease)的概念:
疾病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的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症状(symptom):
是指疾病所引起的病人主观感觉的异常。
体征(sign):
是指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在患病机体发现的客观存在的异常。
第二节病因学(etiology)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及其作用的规律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一) 致病因素的概念:
能够引起某一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
(二) 病因的分类 1、生物性因素: 指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侵袭力(invasiveness):
---------------------------------------------------------------最新资料推荐------------------------------------------------------ 是指致病因素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和蔓延的能力。
毒力(toxicity):
是指致病...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