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评估.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作者:张艳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第12期[摘要]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是其回归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
认知心理学为认知功能的评估提供了四方面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本综述以认知功能的评估方法为线索,从各种量表测查到返回抑制评定到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再到成套的认知评估系统,使认知功能的研究越发有针对性。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其性别、病程、用药、阴性症状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全面的认知功能损害,其认知功能损害无明显性别差异。
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丁螺环酮组的认知功能与安慰剂组比较,仅在注意力方面有改善,且研究组在前3个月改善注意力的优势明显。
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住院治疗比非住院的患者或短时间住院治疗的患者认知损害严重。
目前在治疗精神疾病认知功能损害方面较为新颖的治疗手段是关注5-HT1A受体。
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明显。
[关键词]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精神分裂症;综述[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35-03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1]认为,在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器的前提下,需要用较为抽象的分析原则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而不能企图靠了解人的行动赖以发生的生理机制去达到目的。
具体做法大体有4种。
(1)从外部行为观察入手;(2)采用被试的“自我观察”法;(3)用反应时作为客观指标;(4)计算机模拟。
认知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2],并且可能是影响精神分裂症预后的最重要的决定性的结果。
1 临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介勇选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记忆量表(WMS)等神经心理测验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相结合进行认知功能进行检测,评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探讨其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得到结论[3]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全面的认知功能损害,其认知功能损害无明显性别差异。
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比较

持久的血压增 高 肾小球 毛细血 管基底膜通透 性增 义 。
加, 毛细血 管压 力增 高 , 肾小球 的高 灌 注状 态亦 导 致
尿 中 MA增高 。
参 考 文 献
[ 1 ] B h a v s a r N A, A p p e l L J , K u s e k J W, e t a 1 .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me a s u r e d
2 0 1 4年 1 月
Hale Waihona Puke 中 国 民康 医学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S He a l t h
J a n, 2 0 1 4
Vo 1 . 2 6 S e mi mo n t h l y No . 1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 0 . 0 1 ) , 而单纯高血压组
C y s C虽 有所 增加 , 但 与对照组 比较 无统 计 学 意义 ( P
m e n t h o d s ?A r e v i e w[ J ] . P e d i a t r N e p h r o l , 2 0 0 9 , 2 4( 5 ) : 9 2 9 —
9 4 1 .
[ 4 ] 周汝科. 妊娠期 高血压 肾病 患者血 清胱抑 素 C检 测的临床 意
义[ J ] . 内蒙古 中医药 , 2 0 1 0 , 2 9 ( 1 5 ) : 1 2 9 — 1 3 0 .
> 0 . 0 5 ) , 故检测 C y s C可有效的评估 肾小球滤过率 , 提示早期肾脏损害。 且C y s C的增高与肾脏损害程度
n e y D i s , 2 0 1 1 , 5 8 ( 6 ) : 8 8 6 — 8 9 3 .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缺陷及其认知矫正训练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缺陷及其认知矫正训练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且复杂的精神障碍,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在精神分裂症的诸多症状中,认知缺陷是一个核心且持久的问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和康复预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缺陷表现以及针对这些缺陷的认知矫正训练方法。
一、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缺陷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缺陷涵盖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主要领域:1、注意力和集中力障碍患者往往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特定的任务或信息上,容易分心、走神。
这使得他们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难以有效地获取和处理信息。
2、记忆力损害包括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问题。
短期记忆方面,患者可能难以迅速记住新的信息;长期记忆方面,他们可能对过去的经历和知识的回忆存在困难。
3、执行功能障碍执行功能涉及计划、组织、问题解决和决策等高级认知过程。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这些方面常常表现不佳,难以制定合理的计划并有效地执行,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解决能力不足。
4、语言理解和表达障碍患者可能在理解他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存在困难,导致交流不畅,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融入。
5、社会认知缺陷这包括对他人情感、意图和社会情境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下降。
患者可能难以读懂他人的表情和暗示,难以适应社交场合的规则和期望。
这些认知缺陷相互交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功能。
他们可能在学业上表现不佳,难以维持稳定的工作,人际关系紧张,生活质量下降。
二、认知矫正训练的重要性认知矫正训练旨在通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功能等认知能力,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任务,如购物、烹饪、理财等,增加生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促进职业康复良好的认知功能是成功就业的基础。
通过认知矫正训练,患者能够提高工作所需的认知技能,增加就业机会,重新融入社会。
精神分裂症认知矫正治疗分析

精神分裂症认知矫正治疗分析摘要: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种认知缺陷,报道最多的是注意障碍、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受损等。
目前研究显示认知缺陷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和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
寻找新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缺陷的方法成为当前精神疾病治疗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但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缺陷如何影响社会功能障碍尚不清楚,故正确评测及了解患者的认知缺陷与社会功能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用认知矫正治疗与威斯康星卡片测验(wcst)为工具,探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对社会功能的影响,以及变化关系。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矫正治疗认知缺陷社会功能一、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来自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吉林省公安厅安康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均在我院痊愈出院,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86例,其中男42例,女44例;平均年龄(32.38±9.79)岁;平均受教育年限(7.20±3.06)年;用药剂量换算成氯丙嗪,平均剂量为(216±142)mg。
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分值≤36;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分值≤2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单一用药者;住院最后年龄18~50岁;获得受试者或监护人的书面知情同意愿意参加神经心理测验与认知矫正治疗。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躯体疾病;酒、药物依赖;服药依从性不良者;正在接受其他药物(非抗精神病药)、心理治疗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二)方法应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认知矫正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
两组各有3例因病情波动而脱落,最终80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
采用wykes等改编的神经认知矫正手册(汉化)为治疗工具,由经过培训的治疗师的指导下,对认知矫正治疗组患者进行认知作业练习,包括认知灵活性、工作记忆、计划执行功能3大功能模块。
每周练习4次,每次45min,持续6个月。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认知功能调查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认知功能调查张媛;沈芳【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5(12)27【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认知功能。
方法选择57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亲属组)、50名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斯特鲁普色词测验(Stroop color word test)、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修订版(BVMT-R)、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两组受试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两组Stroop 测试A部分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75±10.31)比(92.13±13.27)分,P >0.05];亲属组 B、C部分得分[(56.73±9.43)、(31.93±6.8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5.75±9.94)、(40.06±7.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亲属组完成WCST正确数[(21.90±5.56)分]、完成分类数[(2.04±0.9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5.61±7.62)、(2.98±1.04)分],持续错误数[(17.59±3.04)分]、随机错误数[(8.79±2.9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5.03±3.31)、(7.01±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亲属组完成BVMT-R回忆总数[(21.48±7.49)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25.61±8.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在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等方面存在损害。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 Methods 57 cas-es of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relatives group), 50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control group)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Stroop color word test, brief visuospatial memory test-revised (BVMT-R) and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 were usedto evaluate cognitive function of two groups. Results Two groups of Stroop test A part scor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88.75±10.31) v s (92.13±13.27) scores, P> 0.05], B, C part scores of relatives group [(56.73±9.43), (31.93±6.83)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65.75±9.94), (40.06±7.84) score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In the relatives group, the correct number of complet-ed WCST [(21.90±5.56) scores], number of completed categories [(2.04±0.97)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25.61±7.62), (2.98±1.04) scores]; number of continuous error s [(17.59±3.04) scores], random errors [(8.79±2.93)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15.03±3.31),(7.01±2.19) score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 total number of relatives group completed BVMT-R memory [(21.48±7.49) score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25.61±8.05) scores],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attention, memory, executive function damage in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总页数】4页(P55-58)【作者】张媛;沈芳【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第三医院精神科,浙江衢州 324000;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精神科,浙江杭州 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相关文献】1.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一级亲属的社会认知功能比较研究 [J], 刘燕林;胡晓华2.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相关性研究 [J], 张治坤;孙华;张荣;秦鹏;谢光荣;谭立文3.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患病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研究 [J], 韩雪;范北方;谢博;李泽辉;姚国辉4.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神经认知功能指标研究 [J], 范北方;谢博;李泽辉;高彩虹5.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分裂质个体阴性症状、抑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J], 沈芳;邵华芹;汤路瀚;邢葆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引言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特征是感知、思维及情感的异常。
对于医生来说,正确诊断精神分裂症非常重要,因为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文将详细介绍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ICD-10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参考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
根据ICD-10的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阳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思维杂乱等。
幻觉可以是听觉、视觉、嗅觉、味觉或触觉幻觉。
妄想是对于现实情况的错误判断,例如被人迫害、被控制等。
思维杂乱表现为思维的不连贯、跳跃性和混乱性。
2.消极症状:包括思维贫乏、情感淡漠、社会退缩等。
思维贫乏表现为思维速度慢、语言贫乏、话语贫乏等。
情感淡漠则表现为对于感情的减少或缺乏。
社会退缩是指患者对社交活动的兴趣和能力的丧失。
3.认知症状:包括注意力和工作记忆的损害、认知柔韧性下降等。
患者可能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保持关注。
他们可能会出现记忆力丧失和执行功能减退。
根据ICD-10的诊断标准,除了以上主要症状外,还需要排除其他病因导致的类似症状,并要求这些症状至少持续1个月。
DSM-5诊断标准另一个常用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是由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
根据DSM-5的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阳性症状:与ICD-10的描述类似,包括幻觉、妄想、思维杂乱等。
2.消极症状:与ICD-10的描述类似,包括思维贫乏、情感淡漠、社会退缩等。
3.运动症状:包括异常运动(如僵直、震颤)、运动减少、姿势不稳等。
4.认知症状:与ICD-10的描述类似,包括注意力和工作记忆的损害、认知柔韧性下降等。
5.症状持续时间:至少需要满足上述症状中的一个,且症状持续时间大于1个月。
与ICD-10不同的是,DSM-5明确将精神分裂症分为不同的亚型,包括分裂样型、不分裂样型、混合型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

2 0 l 3 年6 月 第3 卷第l 2 期
・
综
述 ・
精神 分裂症 患者认知功能 的研 究
张 艳
天津市公 安局 安康 医院心理科, 天津 3 0 0 2 4 0
【 摘要 】 精神分 裂症患者 认知功能 的损害是其 回归社会 的重要影 响因素 。认 知心理学为认 知功能 的评估 提供 了四
方面 的研究 方法和途径 。本综述 以认 知功能 的评 估方法为线 索 , 从 各种量表测查 到返 回抑 制评定到功能 核磁共振
成像检查 , 再 到成套 的认知评 估系统 , 使认 知功 能的研究 越发有 针对性 。对精神分 裂症患 者认知功 能障碍 与其性
别、 病程、 用药 、 阴性 症状 的关 系进行 了综述 。慢性精 神分裂症 患者存 在全 面的认知 功能损 害 , 其认 知功 能损害无 明显性别差异 。使用非典 型抗精神病 药治疗 的精 神分裂症患 者合并丁螺环 酮组 的认 知功能与安慰剂 组 比较 , 仅在 注意力 方面有 改善 , 且研 究组在 前 3个 月改善 注意力 的优势 明显 。精 神分裂 症患者 长期住 院治疗 比非住 院的患 者或短 时间住 院治疗 的患者认 知损害严重 。 目前在 治疗 精神疾病认 知功 能损 害方 面较为新 颖 的治 疗手段是 关注 5 - HT 1 A受体 。精 神分裂症患者 阴性 症状严重 的认 知功能损害 明显 。 【 关键词 】 信息加工认知 心理 学; 精神分 裂症 ; 综述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测评中的努力度效应

850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Vol 27,No.1 1,2013
・临床精神病学・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测评中的努力度效应
陈楠 邹义壮谭淑平 崔界峰范宏振姚晶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96通信作者:邹义壮yzouy@263.net)
【摘要】目的:采用词汇记忆测验(WMT)来探讨精神努力度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测评过程 中的效应。方法:入组110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及110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对 照,施测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并以词汇记忆测验(WMT)作为测验过程中被 试精神努力度的评估指标。根据WMT的通过标准,将被试分为“患者一正常努力”(Sch—NE),“患者一 努力不足”(Sch—IE),“对照一正常努力”(Con—NE)和“对照一努力不足”(Con—IE)4组。此外,患者 组还完成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结果:患者组未通过WMT的人数高于对照组(37%VS.8%,P<0.001);患者组WMT各项指 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如,即时再认得分(91.0±11.7)VS.(96.8±4.3),P<0.001]。在控制努力度的 情况下,患者组MCCB的各项得分(言语流畅分测验除外)均低于对照组[如,MCCB总分(37.8± l0.4)VS.(50.9±8.8),P<0.001]。努力度效应显著(迷宫分测验除外),但其效应(Eta 介于1.7%一 10.8%)低于组别效应(Eta2介于6.2%~24.7%)。Sch—NE组的MCCB和WCST得分(连线和迷宫分测 验除外)均高于Sch—IE组【如,MCCB总分(40.4±9.8)VS.(32.6±9.6),P<0.001]。WMT各项指 标得分与MCCB和WCST得分呈正相关(r=0.19~0.45,P<0.05),与PANSS中的阴性量表分、一般精 神病理分和反应缺乏因子分呈负相关(r=一0.20~一0.32,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 功能评定的过程中应考虑努力度效应。对努力度的控制可能会影响对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的评估、治疗及 相关研究的准确性。 【关键词】 认知功能评估;精神努力度;精神分裂症;心理测量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9.3,B8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13)0l1—0850—08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3.1 1.010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11):85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