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认知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康复措施

精神分裂症,简称精神分裂,是一种慢性精神类疾病,主要以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为主,如行为障碍、情感障碍、思维障碍以及感知觉障碍等。
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意识都是清楚的,且智力基本处于正常状态,但是患病期间,部分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的情况。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1.感知觉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期间,会出现多种感知觉障碍,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幻觉,包括幻触、幻味、幻嗅、幻视、幻听等,其中以幻听最为常见。
2.思维障碍精神分裂症最核心的症状表现是思维障碍,主要分为思维内容障碍和思维形式障碍。
在思维内容障碍中,最常见的是妄想症,如非血统妄想、夸大妄想、嫉妒妄想、影响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等。
据有关调查发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80%以上都出现了被害妄想。
被害妄想患者一般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安全感缺失,如被谋杀、被投毒、被排斥、被监视、被跟踪等。
在妄想的作用下,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还会作出攻击性行为。
在思维形式障碍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思维联想过程障碍,如思维练习活动过程障碍、思维联想连贯性障碍、思维联想逻辑性障碍等。
3.情感障碍最常见的情感症状主要有情感反应不协调、情感淡漠等,其他常见的情感症状有焦虑、抑郁、易激惹、不协调性兴奋等。
4.意志和行为障碍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出现意志减退或者意志缺乏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对将来没有明确打算、不关心前途、对工作和学习的兴趣减退、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行为被动、离群独处、活动减少等。
5.认知功能障碍认知缺陷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非常常见,发生率非常高,85%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缺陷主要表现在执行功能、短时记忆和学习、工作记忆、信息处理和注意力等方面发生障碍。
认知缺陷症状和其他症状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例如,一些出现思维形式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明显阴性症状的患者,其认知缺陷的症状会更加明显。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措施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疾病中的慢性疾病,病情具有较强的反复性,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调控治疗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调控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其中,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神经调控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带来了新的希望。
认知功能障碍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表现多样,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语言理解和表达等方面的损害。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和自我照顾能力。
传统的药物治疗虽然在控制精神症状方面有一定效果,但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往往有限。
神经调控治疗是通过直接或间接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其中,经颅磁刺激(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目前研究较多且应用较广泛的两种技术。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大脑刺激技术,通过在头皮上放置磁场线圈,产生短暂而强大的磁场脉冲,穿透颅骨进入大脑皮层,从而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
研究表明,针对特定脑区的 TMS 治疗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例如,对背外侧前额叶皮质进行高频刺激,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
经颅直流电刺激则是通过在头皮上施加微弱的直流电,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tDCS 相对简单、安全,且耐受性较好。
一些研究发现,对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进行阳极刺激,可以增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控制能力和注意力。
深部脑刺激(DBS)是一种更为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方法,通过在大脑深部植入电极,对特定核团进行持续的电刺激。
虽然 DBS 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初步结果显示其对认知功能可能具有潜在的改善作用。
神经调控治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认为,可能与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增强神经网络的连接和功能整合、促进神经可塑性等有关。
然而,神经调控治疗也并非完美无缺。
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对治疗反应不佳。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为精神分裂症 患者在早期形成了注意滤过功能 , 随着 病情 但
的 发 展 没 能形 成 稳 定 的 选 择 性 注 意 , 说 明 分 裂 症患 者 初期 这
完整的听觉注意 的执行控制能力发育不 良, 可能与额 一 这 颞 叶系统通路受损有关 。
功能 异 常 。
较, 发现精神分裂症组 空间工作记忆广度得分比正常人组 明
显 减 低 , 间 延 迟 反 应 准 确 率 比 正 常 人 组 低 , 应 时 比对 照 空 反
组长。 目前较多研究证实 工 作记忆主要与额叶 , 特别是左 侧额叶腹 外 侧 及双 侧 额 叶 背 外侧 ( L C 和 额 叶腹 外侧 DF )
2 认 知 障碍 可 能 的 神 经 病 理 学 基 础
保持 、 视觉传动协调 、 执行 功能有关 ; 空间工作记忆与视觉保
持、 视觉定位 、 物体记忆 、 面孔记忆等 有关 , 常对照组 的工 正 作 记忆 和其他神经心理学 功能没发现显 著相关 。这些 发现 证实工作记忆是精神分裂症神经认知缺陷中的核心障碍 , 是 分 裂症认知 受损 的标 志 。C e hy等 应 用空 间工 作 记忆 广 度, 空间延迟反应测验 , 评估短 时在线储存 : l 对 5例精神 分
裂症患者和 l 6名 正 常 人 的 视 空 间 工 作 记 忆 能 力 进 行 了 比
额叶结构的改变被 认为在精 神分裂症 发病 中起 了重要 作用 。一般认 为 , 精神分裂症患 者的认知 功能损害与大脑额 叶及颞叶的不 同区域 以及相邻的皮质下结构的改变有关 , 主 要是前额叶 , 并且认 为这种改变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发病前 就 已经存 在 。Mo n 的研究也认为额 叶功能缺陷是首 la i 发精神分 裂症 的标志 , 支持 了精 神分裂症 神经发 育的理论 , 即在大脑发育期间发生 了脑结构或功能的异 常改变 , 而导 进 致精 神分裂症 的发生。 目前许多精神分裂症认知 功能研究 发现多 个脑 区的功 能异 常 , 而不是仅仅定 位于哪一个 脑区 的功能异 常, 认为精 神分 裂症患者脑功能异常是 多个脑 区所组成 的神经 回路 的
精神分裂症的五大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五大症状,快来看看你有哪些症状,切记,不可轻易忽视!现在的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面临着工作、经济、生活、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长此以往会患上各种精神类疾病。
精神分裂症就是其中之一,那么精神分裂症究竟是什么呢?有那些临床症状呢?精神分裂症涉及感觉、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及认知功能等方面,不同患者在患病期间的症状都有所不同,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阶段或病期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症状。
精神分裂症有情绪反常、出现幻听、性格改变、行为不正常、神情淡漠等症状。
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1)感知觉障碍:精神分裂症可出现一种或多种感觉、知觉障碍,最突出的感觉、知觉障碍就是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及幻触等,其中幻听最为常见的症状。
(2)思维障碍: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是以思维联想过程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包括思维联想活动过程、思维联想连贯性及逻辑性等方面的障碍。
妄想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思维内容障碍。
最常出现的妄想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非血统妄想等。
(3)情感障碍:情感淡漠及情感反应不协调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见的情感症状,此外,不协调性兴奋、易激惹、抑郁及焦虑等情感症状也较为常见。
(4)意志和行为障碍:多数患者的意志减退甚至缺乏,表现为活动减少、离群独处,行为被动,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工作和学习兴趣减退,不关心前途,对将来没有明确打算,某些患者可能有一些计划和打算,但是很少去执行。
(5)认知功能障碍: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认知缺陷的发生率高,约85%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信息处理和注意、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和学习、执行功能等认知缺陷。
认知缺陷症状与其他精神病性症状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如思维形式障碍明显患者的认知缺陷症状更明显,阴性症状明显患者的认知缺陷症状更明显,认知缺陷可能与某些阳性症状的产生有关等。
认知缺陷可能发生于精神病性症状明朗化之前,或者随着精神病性症状的出现而急剧下降,或者是随着病程延长而逐步衰退,初步认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缺陷更明显。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方法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方法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损害。
这些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功能和职业能力,因此,寻找有效的改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药物治疗目前,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些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如阿立哌唑、鲁拉西酮等,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精神症状,还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这些药物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来促进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和认知功能的恢复。
然而,药物治疗并非对所有患者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且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体重增加、代谢紊乱等。
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制定,并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二、心理治疗1、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改善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CBT 可以帮助他们应对幻觉、妄想等症状带来的困扰,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例如,患者可能因为听到幻觉中的声音而感到恐惧和焦虑,CBT 治疗师可以引导患者分析这种声音出现的情境和触发因素,帮助患者认识到幻觉并不是真实的威胁,并学会通过放松技巧和积极的自我对话来减轻焦虑。
2、社会技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旨在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提高人际交往、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模拟社交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患者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以及如何应对社交中的挑战和冲突。
良好的社会技能有助于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对认知功能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职业康复训练对于病情稳定、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职业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常见于15-25岁的年轻人中。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精神分裂症的定义、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
一、定义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脑部神经疾病,表现为认知和感知能力的障碍,以及幻觉、妄想、语言障碍等症状。
二、症状1. 幻觉。
患者可能会听到声音、看到形象、感觉到味道等听觉、视觉、嗅觉幻觉,这些幻觉会让他们产生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2. 妄想。
患者可能会出现被迫害、影响或控制的妄想。
他们可能觉得某个组织或个人在盯着他们,觉得自己可以与神灵或超自然存在交流。
3. 语言障碍。
患者可能表现出言语紊乱,如断句、韵律异常、语速变快或变慢等。
4. 情感障碍。
患者可能会出现情感淡漠、无法感受愉悦等负面情绪。
三、原因精神分裂症的确切原因仍未明确,但研究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因素:1. 基因遗传因素。
多个基因可能会影响患者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但没有单一基因能够使患者患病。
2. 生物因素。
如脑部结构异常,谷氨酸系统不平衡等。
3. 心理社会因素。
如童年早期关系、高度压力、药物滥用等。
四、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一般采用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等,不良反应较多,具有一定的风险。
2. 心理治疗。
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他们适应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减轻症状。
如认知行为治疗、个体心理治疗等。
3. 个性化治疗。
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个性化治疗应该成为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之一。
让我们一起关注精神疾病,关注精神健康。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范例

内感性不适:病人感觉体内有不舒服或不能忍受的感觉。(病人 不能明确指出体内不适的部位)
(二)知觉障碍
错觉
指对具体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错误感
知(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幻觉
指无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类感知 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
感知综合 障碍
病人对客观事物(或自身)的知觉是正常的, 但对其个别属性的感知发生障碍。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临床常见症状
感知觉、注意、 思维、智能
心理活动
知 情
情感、情绪 意志、行为
意
画中 画
美少女与 老妇
人面 花瓶
鸟和 鱼
( 一)认知障碍 1、感觉障碍
感觉增强 :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
感觉减退: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减低
感觉倒错: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的或相反 的异常感觉。
1、思维形式障碍
(1)思维奔逸:常见于躁狂症
随境转移 音联意联
受环境的影响 受词汇同音同意的影响
(2)思维迟缓:例子,“脑子不灵了,反应迟钝。”常见于抑郁状态。 (3)思维贫乏:例子,“脑子空虚,既没有什么可讲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常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脑气质性痴呆状态。 (4)思维松弛:主题不固定或互不关联和用意不易理解 (5)病理性赘述:有主题但不突出,细节过多过细。 (6)思维破裂:着是思维松弛的进一步加重。句语句之间,甚至词与词之 无任何联系。见于精神分裂症。 例子:P20(1) (7)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是形象概念与抽象思维之间的联想障碍。多见于精神分裂 症。 (8)语词新作:自创的,只有自己理解其特殊意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五)记忆障碍
1、记忆增强:见于躁狂症。 2、记忆减退:远、近记忆可同时或分别发生障碍。多见于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 和其他脑器质性损坏的患者,也可见于正常的老年人。 3、遗忘 (1)顺行性遗忘:受伤被救后发生的事被遗忘。多见于老年性精神障碍 (2)逆行性遗忘:受伤之前发生的事被遗忘。见于脑卒中发作以后、颅脑损伤伴 有意识障碍者等。 (3)进行性遗忘:日益加重的遗忘。多见于老年痴呆。 (4)心因性遗忘:多见于癔症。严重强烈的心理创伤而导致对特定事件的遗忘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干预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干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不仅会对患者的感知、思维和情感产生显著影响,还常常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
这些认知功能障碍给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交活动以及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了解和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至关重要。
认知功能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语言能力、视觉空间能力等。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这些认知领域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
注意力方面,患者可能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外界干扰所分散,导致学习和工作效率低下。
记忆力的损伤表现为难以记住新的信息、回忆过去的经历,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忘记重要的事情。
执行功能障碍则可能导致患者在计划、组织和解决问题时遇到困难,无法有效地应对复杂的任务和情况。
语言能力的下降可能表现为语言表达不流畅、理解能力减退,影响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
视觉空间能力的问题可能使患者在判断距离、方向和空间位置时出现错误。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神经生物学因素起着关键作用。
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如前额叶皮质、海马体等区域的损伤,可能影响认知功能的正常发挥。
神经递质的失衡,如多巴胺、谷氨酸等,也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
其次,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
家族中有精神分裂症病史的个体,其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可能更高。
此外,环境因素如早期的不良生活经历、应激事件、药物滥用等,也可能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
认知功能障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的自我照料,如洗漱、穿衣、做饭等。
在社交方面,由于沟通和理解能力的下降,患者难以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容易感到孤独和被排斥。
在职业领域,认知功能障碍使得患者难以胜任复杂的工作任务,就业机会受限,经济状况往往较为困难。
为了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多种干预措施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ite matter.Am J Psychiatry,2004;161(7):129321296.5.Fuster JM:The prefrontal cortex2an update:time is of esence.Neuron,2001;30:3192333.6.Ballmaier M,T oga,Blanton BS,et al:Anterior cingulate,gyrus rectus,and orbitofrontal abnormalities in elderly de2 pressed patients:an MRI2based parcellation of the prefrontal cortex.Am J psychiatry,2004;161:992108.7.Bremner JD,Vythilingam M,Vermetten E,et al:ReducedV olume of orbitofrontal cortex in major depression.Biol Psychi2 atry,2002;51:2732279.8.T ayler W,S teffen DC,McQuoid DR,et al:Smaller orbitalfrontal cortex v olumes ass ociated with functional disability in de2pressed elders.Bilo Psychiatry,2003;53:1442149.9.Mayberg HS,S tarkstein SE,Sadzot B,et al:Selective hy2pometabolism in the in ferior frontal lobe in depressed patients with Parkins onπs disease.Ann Neurol.1990;28:57264. 10.Addreasen NC,Daniel S,Oleary,et al:Late2life depressionand microstractusal abnormalities in dorsdateral prefrontal cor2 tex white matter.Am J Psychiatry,1995;152:157621585.11.T isserand D,Pruessner JC.Sanz Arigita E J,et al:Regionaland frontal cortical v olumes decrease differentially in aging:an MRI study to compare v olumetric approaches and V oxel2based m orphometry.Neuroimage,2002;17:6572669.(收稿日期:2004年10月24日)精神分裂症的认知障碍①喻东山② 【摘要】 本文综述了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病因、解剖、生化、特征和治疗。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病因;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952(2005)0320131203 精神分裂症有五大症状,即阳性、阴性、认知、心境和瓦解症状,本文拟从认知症状这一视角综述其病因、解剖、生化、特征和治疗。
一、病因11一次打击: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脑可能受过三次打击,一次是出生前,子宫超声波研究证明,某些胎儿在7~9月时脑室已扩大,到儿童时磁共振证实仍扩大〔1〕。
21二次打击:第二次打击是在出生时,有严重产科并发症的病人比无严重产科并发症的病人脑室明显扩大(22ml:1617ml)〔1〕。
第一次打击和第二次打击均属于神经发育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起重要作用〔2〕。
31三次打击:第三次打击是在起病后,疗前和疗后每3年一次的磁共振随访发现,预后差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脑室体积进一步扩大,而预后好的则无进一步扩大〔1〕,支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神经变性〔2〕,而神经变性对疾病恶化起重要作用〔2〕。
41神经变性:精神病未治疗的持续时间长具有神经毒性效应〔3〕。
机制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边缘系统多巴胺水平持续升高,为了代谢多巴胺,体内单胺氧化酶代偿性升高,单胺氧化酶通过过氧化效应产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脂质结合,移出脂质,细胞膜破裂,神经元死亡,脑灰质体积缩小,脑室扩大〔2〕,从而恶化认知功能〔3〕。
两个研究发现,精神病未治疗的持续时间长与持续性认知缺损加重相关联〔3〕。
二、解剖11额颞萎缩:在上述三次打击下,精神分裂症的脑体积缩小,侧脑室和第三脑室体积增加15%~30%。
其中左前额皮质管理情节编码和语义再现,右前额皮质管理情节再现〔3〕,海马功能管理编码和再现〔3〕,精神分裂症的额颞体积缩小,导致语言陈述性记忆、情节性记忆和死记硬背减退。
儿童发病的前额皮质体积缩小916%,而成年发病的体积仅缩小1%~5%〔5〕,故儿童发病的认知缺损可能比成年发病的为重。
21额颞功能:功能影象研究表明,精神分裂①②〔第一作者简介〕喻东山(1960—),男,湖北黄梅人,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精神药理学。
〔作者工作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10029)症的前额皮质血流量低,代谢低〔5〕,激活不足,而海马旁回激活过度,这可解释精神分裂症的陈述性记忆和情节性记忆损害较重,而死记硬背损害较轻〔3〕。
31丘脑:从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比健康对照组丘脑体积缩小〔5〕,丘脑管理原始动力,丘脑缩小时动力缺乏,这可解释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2〕,但动力缺乏难以解释认知障碍,如果是动力缺乏引起认知障碍,则不能解释病人的某些认知下降3~5个标准差,而另一些认知则无明显损害〔6〕。
儿童发病的丘脑缩小911%,而成年发病的仅缩小410%〔5〕。
这可解释:儿童发病的预后为何比成年发病的差。
41小脑:小脑涉及工作性记忆、语言加工和运动共济。
儿童发病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小脑进行性缩小,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的小脑蚓部后上部也缩小,这种缩小可能涉及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损害〔5〕。
51尾状核: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和健康对照者纵向随访115年,证明病人组的尾状核体积比对照组增加5%~6%。
这与入组前较多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相关联。
抗精神病药阻断D2受体,引起体积代偿性增加;当换成氯氮平后,阻断D2受体功能减弱,肥大的尾状核又恢复正常〔2〕。
三、生化11多巴胺(DA):精神分裂症病人一方面中脑—边缘通路D2受体功能亢进,引起阳性症状和病理性注意增强,另一方面中脑—皮质通路D1受体功能低下,导致前额皮质背外侧部功能低下,引起阴性症状,选择性注意及工作记忆损害〔7〕。
21去甲肾上腺素(NE):正常情况下,激动突触前膜上的α2受体能抑制NE释放,而激动突触后膜上的α2受体能改善认知。
精神分裂症的α2受体功能低下,当突触前膜α2受体功能低下时,脑脊液NE增加;当突触后膜α2受体功能低下时,损害认知功能〔6〕。
31乙酰胆碱:服用抗胆碱药东莨菪碱前后各记一系列单词,当试验结束时回忆所记单词,发现回忆服药前单词无明显困难,而回忆服药后单词则明显困难,提示抗胆碱能损害了识记或保存功能,而未损害再认和再现功能。
41谷氨酸:谷氨酸能涉及学习和记忆〔8〕。
给不服药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注射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氯胺酮1小时后,损害回忆能力。
机制可能是:纹状体中的谷氨酸能纤维可直接投射到树突体,促进DA能;也可通过中间神经元介导,抑制DA能。
平时以抑制DA能为主,当谷氨酸能低下时,DA能脱抑制兴奋〔9〕。
DA兴奋能抑制纹状体功能,纹状体能抑制丘脑功能,当纹状体功能被抑制时,丘脑功能脱抑制兴奋,输入皮质的信息大量增加,皮质整合信息困难,引起认知障碍〔8,9〕。
四、特征11范围:认知功能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精神分裂症比健康对照者的认知水平要低一个标准差以上,包括总智力、视觉和听觉注意、记忆,处置能力和运动操作性等方面。
其中语言陈述性记忆、情节性记忆和警觉性降低特别突出〔2〕。
21症状:Bilder等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发现,瓦解症状与认知障碍关联最紧密,可导致注意、立即回忆和列表学习试验的执行功能差,阴性症状与认知障碍关联次之,如精神运动性减退(类似阴性症状)可导致延迟性记忆、命名和理性思维任务执行差〔2〕,而阳性症状则很少与认知障碍相关联。
31后果:认知功能差的病人可导致自我护理和个人卫生差,适应能力差,学习技术能力差〔10〕、应用技术能力差〔6〕,解决社交问题能力差〔10〕。
认知损害与预后差的关系比其他任何症状都要密切〔10〕。
41早年: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特别是学习功能,在小学1年级时就比同班同学差,随访期间一直不变〔6〕。
纵向研究调查了精神分裂症发病后1~5年的认知功能,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认知功能依然稳定,某些认知功能偶有改善。
DeQuardo等指出,病前社交差与成年神经心理障碍相关联。
Levitt等也报告,病前适应差与威斯康辛卡片测验的持续错误和视觉记忆空间执行功能差相关联〔3〕。
看来是早年认知障碍导致病前不适应和病后认知障碍,故后两者有关联。
51恶化:H off等对42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访平均316年,发现其注意、语言性记忆、执行功能和精细运动明显恶化,其中精细运动速度减慢可能与长期用抗精神病药有关〔2〕。
病后的认知恶化只限于预后差的病人。
证据是:年青的、预后较好的病人认知功能相对稳定,而年老、长期住院(即预后差)的病人认知功能恶化〔2〕。
61晚年:正常老人的注意集中能力、学习新事物能力、回忆和运动速度减退,而长期记忆则很少受影响,如阅读和词汇,精神分裂症早年所见的正是正常老人的这些认知损害。
当进入老年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进一步恶化。
心理测验提示,精神分裂症25~35岁时仅为可疑性认知损害,到85~95岁时则发展为严重痴呆〔6〕。
71正常亚组:约15%~25%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智商和总神经心理功能正常,甚至高于正常,这些病人中至少有某一方面认知损害的为64%,而正常人的相应损害率仅为35%〔2〕。
说明这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大体正常,但仍可有某些方面的异常。
五、治疗11典型抗精神病药:典型抗精神病药通过改善幻觉妄想而去除精神困扰,继而改善注意、言语记忆、决策功能和精神运动性速度,但对精神运动性操作有短期不利效应。
G reen等给62例病人随机服氟哌啶醇(平均510mg/d)和维思通(平均610mg/d),到6月时发现,两组认知功能无显著差异。
可能是氟哌啶醇低剂量改善认知,高剂量才损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