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发电厂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发电厂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是在学习电力系统基础课程后的一次综合性训练,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达到:

(1)巩固“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的理论知识。(2)熟悉国家能源开发策略和有关的技术规范、规定、导则等。

(3)掌握发电厂(或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4)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5)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和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2.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

(1)分析原始资料

(2)设计主接线

(3)计算短路电流

(4)电气设备选择

3.设计成果:

(1)完整的主接线图一张

(2)设计说明书一份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说明书

1.前言(简要介绍本次设计任务的内容、设计的原则、依据和要求)

2.原始资料分析

3.主接线方案确定

主接线方案拟定(2~3个,小图)

主接线方案评定(可靠、灵活、经济)

(本章要求在说明书中明确画出方案拟定示意图,针对图示可以从主接线的三个基本要求列表评价所初选的方案,最终得出结论,对可靠性的定量计算评价,不做要求)。

4.厂用电(所用电)接线设计

5.主变压器(或发电机)的确定

(确定主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型号、容量、台数,列出技术参数表,说明变压器的相数、绕组数、冷却方式等,简要说明确定的理由,为下一章的短路电流计算做准备)

6. 短路电流计算

(画出短路电流计算用的等值阻抗图,注明短路点的选择,列出短路电流计算表,具体的阻抗变换过程、计算过程放在附录中。)

7.电气设备选择

(包括QF、QS、CT、PT、母线、电缆、馈线、电抗器等,按照参考资料积极推荐使用成熟的新产品,不得使用淘汰产品。按照主接线的电压等级,列出各级电压下的电气设备明细表,具体的设备选择及校验过程放在附录中)

8.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本次不涉及)

9.防雷设计(本次不涉及)

10.配电装置(本次不涉及)

结论

结论是课程设计的总结,单独作为一章编写,是整个设计的归宿。要求准确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参考文献: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

熊信银.发电厂电气部分. 中国电力出版社

黄纯华.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中国电力出版社

附录

附录A 完整的主接线图(VISO或CAD) 附录B 短路电流计算过程

附录C 设备选择及校验

原始资料1

中型火电厂电气设计

火电厂装机容量3×50MW ,年利用小时数6000h ,当地年平均最高气温39℃,海拔540m ,土壤电阻率500Ω·m ,无其他特殊环境条件。

(1) 接入系统:2回110kV,17km 线路接入地区变,系统容量无穷大,

地区变电所母线最大短路电流17kA (周期分量已计入10年发展),

线路阻抗Ω/km 。

(2)

发电机额定电压 kV ,8.0cos =?,次暂态电抗18.0"=d x (标么值)。 (3)

继电保护:主保护动作时间,后备保护动作时间4s 。 (4) 厂用电:机组厂用高压侧计算负荷按机组容量的12%计。

原始资料2

中型水电厂电气设计

水电厂装机容量3×34MW ,年利用小时数4000=max T 小时/年,当地年平均最高气温38℃,海拔600m ,地震烈度6级。土壤电阻率400Ω·m ,无其他特殊环境条件。

(1)接入系统:一回220kV,14km 架空线路接入枢纽变电所,系统容量按无穷

大,变电所母线最大短路电流(周期分量,并计入十年发展)27kA ,线路阻抗Ω/km 。

(2)发电机额定电压,8.0cos =?5,次暂态电抗18.0"=d x (标么值)。

(3)继电保护:主保护动作时间,后备保护动作时间3s

(4)厂用电:无高压厂用电气设备。

原始资料3

凝汽式火电厂电气设计

1、发电厂情况:

(1)中型凝汽式火电厂;

(2)机组容量与台数:4×50 MW ,510.=N U Kv;

(3)电厂所在地区最高温度42℃,年平均温度25℃,气象条件一般;

(4)机组年利用小时数6500=max T 小时/年;

(5)厂用电率6 %;

2、负荷与系统情况:

(1)发电机电压负荷:最大20MW ,最小15MW ,8.0cos =?,=max T 5200小时;

(2)110kV 负荷:最大40MW ,最小30MW ,8.0cos =?5,=max T 4570小时;

(3)其余功率送入220kV 系统,系统容量3500MW ,归算到发电厂220 kV 母

线上"X =(j S =100MVA);

(4)供电回路数:

1)发电机电压:电缆出线6回,每回输送容量按3500KW 设计,长度L=500~

1000m;

2)110kV :架空线出线6回,每回输送容量按6700KW 设计;

3)220kV :架空线一回。

(5)发电机出口处主保护动作时间,后备保护动作时间2s

原始资料4

大型水电厂电气设计

装机容量5×300MW ,=max T 3246小时,年最高温度35℃,海拔1000m ,地震烈度5级,土壤电阻率600Ω.m ,无特殊环境条件。

(1)接入系统:以4回330kV ,90~240 km 架空线路接入枢纽变电所,系统容量按无穷大考虑,系统归算至水电厂母线最小电抗标么值"X =(j S =1000MVA ,已计入十年发展)。

(2)发电机额定电压, 8.0cos =?75, ="d X

(3)主变压器,电抗标么值

(4)继电保护:主保护,后备保护2s

(5)厂用电:无高压厂用电设备

原始资料5

110KV 终端变电站电气设计

1.该站为终端变电站,担负着向开发区用户供电的任务;

2.根据电力系统整体规划,待设计的变电站安装3台主变压器,容量按50MVA 考虑,一期工程按2台考虑,电压等级为110kV/10kV

3.变电站110kV 有2回进线,10kV 按20回出线考虑

4.连接该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的短路阻抗分别为Ω,Ω,进线线路长, Km

5.无特殊环境条件

系统短路阻抗如图:

原始资料6

110/35/变电站接入系统电气初设计

1.建设规模:

1.电压等级:110/35/

2.主变容量:2×315000KVA ,本期一台

3.各级电压回路数及输送容量:

110kV 进出线4回,每回最大输送容量40000KVA ,本期2回;

35kV 最终6回,本期4回,每回最大输送容量10000KVA ;

10kV 最终8回,本期6回,每回最大输送容量1600KVA ;

2.接入规模: 本变电站110kV 、35kV 均接入系统

最大运行方式的阻抗图:

35KV ∞

110KV

终端变

110KV

10KV

3.环境条件

海拔700m ,温度-20~+40℃

污染等级Ⅰ,即轻度污染

雷暴日小于30天/年

原始资料7

3×34MW 水利水力发电厂电气初设计

水电厂装机3×34MW ,总容量万KW ,3台发电机,额定电压,8.0cos =?5,="d X ,机组=max T 4500小时。

主变压器采用SFPL 7-40000型,采用Y 0 /△-11接线方式,低压侧电压,

高压侧242±2×%。

该发电厂以一回220KV ,14 Km 线路接入系统,线路阻抗为Ω/Km ,系统容量按无限大考虑,地区变电所母线最大短路电流27KA

断路器采用SW 6-220型,动作时间,固有分闸时间。

电厂所在地多年平均最高气温30℃,海拔700m ,地震烈度6级,土壤电阻率400Ω. M ,无其他特殊环境条件。

原始资料8

35 / kV 变电所电气初设计

1.建设规模

小型终端变电所

容量35 / kV 变压器2台,年利用小时数=max T 6000小时

2.系统连接情况

变电所联入系统的电压等级35 kV ,电源进线为双回路,距离地区变电所

8Km ,阻抗值Ω/ Km

电力系统在地区变电所35 kV 母线上的短路容量=d s 1000KVA

3.负荷情况

变压器低压侧负荷:最大 8.0cos =?,=max T 5000小时,一、二级负荷

占70%,6KV 馈电线路8回,要求6KV 母线上功率因数补偿到

所用电负荷50KW

4.环境条件

1.当地年最高温度38℃,最热月平均温度28℃

2.海拔不超过1000m

原始资料9

3×100 MW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1、电厂为3台100MW汽轮发电机组,一次设计完成。

2、有220 kV 和110kV两级电压与系统连接,220KV出线有4回,每回出

线最大输送容量为50MVA;110KV出线有3回,每回出线输送容量为35MVA。

本厂无6~10 kV及35 kV出线。

3、气象条件:年最高温度38℃,年最低温度-7℃。

4、系统阻抗在最大运行方式下(SJ=100MVA),与110kV系统的联系阻抗为,

与220kV系统的联系阻抗为,两系统均视为无穷大容量系统。

5、发电机参数:

型号:QFN-100-2 Pe=100MW Ue= Ie=6475A cosφ= Xd”

=

原始资料10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

该变电站有3台主变压器,初期上2台,分为三个电压等级:110kV、35kV、10kV,各个电压等级均采用单母分段的主接线方式供电,

(1)110kV主接线设计:110KV清河变主要担负着为清河开发区供电的重任,主供电源由北郊变110KV母线供给,一回由北郊变直接供给,另一回由北郊变经大明湖供给形成环形网络,因此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单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

(2)35Kv主接线设计:主要考虑为清河工业园区及周边高陵西部地区供电。

(3)10kV主接线设计:主要考虑为变电站周围地区供电。

为保障电压水平能够满足用户要求,本所选用有载调压变压器,选变压器两台。

3、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1)110kV配电装置选用户外110kV六氟化硫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开

断电流。

(2)35kV选用kYN-35型手车式金属铠装高压开关柜,内配真空断路器。开断电流25kA。

(3)10kV选用CP800型中置式金属铠装高压开关柜,内配真空断路器。出线开断电流,进线开断电流40kA。

(4)10kV母线避雷器选用HY5WZ-17/45型氧化锌避雷器。

(5)根据《陕西电力系统污秽区分布及电网接线图集》,该站地处Ⅱ级污秽区,考虑到该站距公路较近,污级提高一级,按Ⅲ级户外用电气设备泄漏比距,110kV、35kV、10kV为2.5cm/kV(均按系统最高工作电压确定)。

4、无功补偿及消弧线圈

10kV出线回路数每段母线12回,本期装设2组干式接地变及消弧线圈。接地变容量700/160kVA,消弧线圈600kVA。本期装设2×1800kVar电容器组。

二、负荷发展情况

2004年43000kW

2009年60000kW

2014年90000kW

三、建设规模

主变压器容量本期2×,远期3×50MVA。110kV本期两回出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远期六回出线。35kV本期4回出线,采用单母线分二段接线。10kV 本期24回出线,采用单母线分二段接线,远期36回出线,采用单母线分三段

户外设备基础及构架设计原则如下: 110kV架构及基础本期只安装两回。其余架构及基础只上本期规模,其余均不上,预留位置。三号变基础本期不上,仅预留位置。

二、短路阻抗

归算到本变电所110kV母线ΣZ1=,ΣZ0=。

六、运行方式

110kV单母线分段运行,35kV和10kV分列运行。

七、母线回路:

110kV单母线2段(初期上2段)

(2)本变——2#30000kW 35kV母线2段(初期上2段)(1)本变——1#9500kW (2)本变——2#9200kW 10kV母线3段(初期上2段)(1)本变——1#36500kW (2)本变——2#33000kW (3)备用1段。

八、出线回路:

110kV出线6回(初期上2回)(1)本变——1#28000kW (2)本变——2#30000kW (3)备用4回。

35kV出线4回(初期上4回)(1)本变——1#5000kW (2)本变——2#4500kW (3)本变——3#5000kW (4)本变——4#4200kW 10kV出线36回(初期上24回)(1)本变——1#4200kW (2)本变——2#5000kW (3)本变——3#3000kW (4)本变——4#800kW (5)本变——5#3500kW (6)本变——6#4000kW (7)本变——7#5000kW (8)本变——8#3000kW (9)本变——9#700kW (10)本变——10#1800kW (11)本变——11#3000kW (12)本变——12#2500kW (13)本变——13#4500kW (14)本变——14#4000kW (15)本变——15#3000kW (16)本变——16#2000kW (17)本变——17#3200kW (18)本变——18#600kW

(20)本变——20#2200kW

(21)本变——21#4000kW

(22)本变——22#3200kW

(23)本变——23#3000kW

(24)本变——24#2800kW

(25)备用12回。

原始资料11

200MW地区凝汽式火力发电厂部分

1)某地区根据电力系统的发展规划,拟在该地区新建一座装机容量为

200MW的凝汽式火力发电厂,发电厂安装2台50MW机组,1台100MW机组,发电机端电压为,电厂建成後以10KV电压供给本地区负荷,其中有机械厂、钢厂、棉纺厂等,最大负荷48MW,最小负荷为24MW,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200小时,全部用电缆供电,每回负荷不等,但平均在4MW左右,送电距离为3-6KM,并以110KV电压供给附近的化肥厂和煤矿用电,其最大负荷为58MW,最小负荷为32MW,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500小时,要求剩余功率全部送入220KV系统,负荷中Ⅰ类负荷比例为30%,Ⅱ类负荷为40%,Ⅲ类负荷为30%。

2)计划安装两台50MW的汽轮发电机组,型号为QFQ-50-2,功率因数为,安装顺序为#1、#2机;安装一台100MW的起轮发电机组,型号为TQN-100-2,功率因数为,安

原始资料12

本次设计为4×600MW 大型发电机组的电气主接线,内容包括:电气主接线方案的拟定、比较和选择;短路电流的计算;主要电气设备和导体的选择;电气设备保护配置;设备汇总和绘制主接线图。所设计的内容力求概念清楚、层次分明、图文对照、表格齐备明了。

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电能的生产和一次分配、稳定系统的重要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部分,电气主接线的方式直接影响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它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确定,是发电厂电气部分投资大

小的决定性因素。本次设计拟定两套接线方案,经分析比较后选定330KV母线采用3/2断路器接线方式。短路计算按三相短路考虑,分别计算了330KV出线和发电机出口20KV的短路情况,根据已知参数和计算结果进行主要电气设备和导体的选择,并进行了开关设备的校验,简要的为主要设备配置了保护,最后进行了设备汇总和主接线图的绘制。

1.原始资料

⑴.韩城第二发电厂的作用和设计规模:

电厂的主要作用:韩城第二发电厂系新建工程,主要是为了缓解我省及周边地区电力供应不足,在西电东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我省煤炭资源优势。

装机容量:本厂为凝汽式火电厂,规划容量2400MW,本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600MW燃煤机组,为两机两炉,留有今后再扩建2×600MW机组的可能性。

⑵.机组年利用小时为6000小时。

⑶.气象条件:

平均气压:

平均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 ℃

极端最低气温: ℃

平均相对湿度: 60%

最大风速: 40m/s

平均风速: s

最大冻土深度: 42cm

⑷.厂用电率:本期工程厂用电率为%。

⑸.电力负荷及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情况

发电机出口电压为20KV,经主变升压至330kV后与电网连接。电厂有四回330KV 出线,分别送西高明变、韩城变和渭南变(2回), 以6KV电压级供给厂内高压厂用负荷。

原始资料13

预建一电厂,设计的主要内容、功能及技术指标为:装机4台,容量为4X200MW,UN=;Tmax=6200h;年最高温度40度,平均气温25度;厂用电率:8%。功率因数达到及以上。

出线回数背景资料:

电压等级:电缆馈线10回,每回平均输送容量。10kv最大负荷20MW,最小负荷16MW,功率因数,Tmax=5300h,为Ⅰ类、Ⅱ类负荷。

电压等级:架空出线6回,每回平均输送容量11MW。110KV最大负荷70MW,最小负荷60MW,功率因数,Tmax=5000h,为Ⅱ类负荷。

电压等级:架空线2回,220kv与无穷大系统连接,接受该发电厂的剩余功率。当取基准容量为时,系统归算到220kv母线上。

原始资料14

2×35+4×15 MW 水力发电厂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一、发电厂的建设规模

1、待设计发电厂类型:水力发电厂;

2、发电厂一次设计并建成,计划安装2×35+4×15 MW 的水力发电机组,

利用小时数 4000 小时/年。

二、发电厂与电力系统连接情况

1、待设计发电厂接入系统电压等级为 110 kV,距系统 110 kV 发电厂45km;出线回路数为 4 回;

2、电力系统的总装机容量为 2500 MVA、归算后的电抗标幺值为,基准容量

Sj=100MVA;

3、发电厂在电力系统中所处的地理位置、供电范围示意图如下所示。

三、电力负荷水平

1、低压负荷:厂用负荷(厂用电率) %;

2、高压负荷: 110 kV 电压级,出线 4 回,为 I 级负荷,最大输送容量 250

MW, cos? = ;

四、环境条件

海拔 < 1000m;本地区污秽等级 2 级;地震裂度< 7 级;最高气温36℃,最低温度?°C;年平均温度18°C;最热月平均地下温度20°C;年平均雷电日T=56 日/年;其他条件不限。

原始资料15

110/35/10KV降压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

原始资料:

1、变电所的建设规模

本变电所是中型降压变电所,一次建成。

2、变电所与电力系统连接情况

(1)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所位于某市郊小工业区中心,交通便利,地质条件好,进出线方便,供当地城市、工厂及农村用电。

(2)变电所电压等级为110KV、35KV及10KV,系统以两回线向本所供电,35KV 有6回出线,10KV有10回出线。

(3)变电所在系统中所处地理位置及与系统连接情况见电力系统图及设备技术表。

3、负荷资料

35KV侧最大负荷为,其中重要负荷占60%,最大的一回负荷为,平均功率因素为,Tmax=6000h,35kv用户除本所外无其它电源。

10KV侧最大负荷为25MVA,最大一回为,平均功率因素为,Tmax=4300h,所用负荷按变电所最大负荷的%计算。

4、最小运行方式:变电所停运一台变压器,同时与变电所连接的发电厂中停用一台容量最大的发电机组。

5、环境条件:

变电所地处平原,年平均气温17℃,最热月平均30℃,绝对最高气温39℃,最热日平均气温为35℃,最低气温-13℃,最热月地下米处土壤平均温度18℃。当地海拔高度400米,雷暴日数日/年;无空气污染。土壤电阻率ρ=200Ω?m。

原始资料16

(1)待设计的变电站为一发电厂升压站

(2)计划安装两台200MW汽轮发电机机组

=15750V

发电机型号:QFSN-200-2 U

e

Cos = X g=%

=200MW

P

e

(3)220KV,出线五回,预留备用空间间隔,每条线路最大输送容量200MVA,=200MW

T

max

(4)当地最高温度41.7℃,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2.5℃,最低温度-18.6℃,最热月地面下0.8米处土壤平均温度25.3℃。

(5)厂用电率为8%,厂用电电压为6KV,发电机出口电压为。

(6)本变电站地处8度地震区。

(7)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系统阻抗值为。

(8)设计电厂为一中型电厂,其容量为2×200 MW=400 MW,最大机组容量200 MW,向系统送电。

(9)变电站220KV与系统有5回馈线,呈强联系方式。

发电厂课程设计(DOC)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教师批阅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城南学院(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104 班 题目3×200MW大型火电厂电气主接线设计 任务起止日期;2014 年06月16 日~ 2013年06 月27 日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教师批阅 一绪论 电能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能源,可以方便、高效地转换成其他能源 形式。提供电能的形式有水利发电,火力发电,风力发电,随着人类社会跨 进高科技时代又出现了太阳能发电,磁流体发电等。但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 家来说,火力发电仍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必行之路。 火力发电是现在电力发展的主力军,在现在提出和谐社会,循环经济的 环境中,我们在提高火电技术的方向上要着重考虑电力对环境的影响,对不 可再生能源的影响,虽然现在在我国已有部分核电机组,但火电仍占领电力 的大部分市场,近年电力发展滞后经济发展,全国上了许多火电厂,但火电 技术必须不断提高发展,才能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 “十五”期间我国火电建设项目发展迅猛。2001年至2005年8月,经国 家环保总局审批的火电项目达472个,装机容量达344382MW,其中2004年 审批项目135个,装机容量107590MW,比上年增长207%;2005年1至8 月份,审批项目213个,装机容量168546MW,同比增长420%。如果这些火 电项目全部投产,届时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将达5.82亿千瓦,比2000年增长 145%。 2006年12月,全国火电发电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当 月全国共完成火电发电量22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增速同比回落1 个百分点,环比回落3.3个百分点;随着冬季取暖用电的增长,火电发电量环 比增长较快,12月份与上月相比火电发电量增加223亿千瓦时,环比增长 10.9%。2006年全年,全国累计完成火电发电量231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5.8%,增速高于2005年同期3.3个百分点。 随着中国电力供应的逐步宽松以及国家对节能降耗的重视,中国开始加 大力度调整火力发电行业的结构。

课程设计任务书

青岛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系: 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电子(三班) 学生姓名: 刘琳燕 指导教师: 王汉萍庄晓东 下发日期: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方向:图像边缘检测 题目: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专业课程设计日期:2011.12.9 ~ 2011.12.23 一、题目来源: 教师自选题目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总结边缘检测的方法,并利用所查到的边缘检测算子对一幅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显示检测结果;对添加噪声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比较各边缘检测算子对噪声的敏感性;讨论如何能够消除噪声对边缘检测的影响;较深入研究其它的一种边缘检测算法。 设计中要有自己的设计思想和体会。 三、各阶段时间安排,应完成的工作量: 专业课程设计的时间共2周。 1. 12月9日,布置任务; 2. 12月12日----14日,查阅资料; 3. 12月15日----20日,研究边缘检测算法,编写并调制程序; 4. 12月21日----23日,撰写课程设计论文。

四、参考文献: 1. MATLAB R2007 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王爱玲,叶明生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 MATLAB 7.0 图形图像处理,王家文,李仰军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 3. MATLAB 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董长虹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4. 图像处理和分析基础,章毓晋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5. 数字图像处理,冈萨雷斯编著,阮秋奇阮宇智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指导教师评语: 认真正确完善完善工作态度:较认真理论分析:较为合理方法设计:合理 不认真一般一般 较差较差 思路清晰出勤 论文撰写:思路较清晰其它:工作主动 一般拒绝抄袭 思路混乱 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百度文库]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西藏农牧学院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某小型水电站电气初步设计 姓名:潘涛 班级: 2014级电自一班学号: 2014601106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李萍老师

摘要 本篇课程设计主要是对某水电站电气部分的设计,包括主接线方案的设计,发电机出口断路器选择,短路电流计算,母线型号、规格的确定。通过对水电站的主接线设计,主接线方案论证,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择校验,母线型号及参数的确定,较为细致地完成电力系统中水电站设计。 限于本次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和时间限制,对其他方面的分析较少,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进行研究。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小组也做出了自己的总结,以便于更好的完成接下来的学业任务。 关键字: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择校验。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2 一、设计题目 ----------------------------------------------------------------------------------- 2 二、设计原始材料----------------------------------------------------------------------------- 2 三、设计内容: -------------------------------------------------------------------------------- 2 四、设计要求: -------------------------------------------------------------------------------- 2 第二章主接线方案确定 -------------------------------------------------------------------------- 3 一、电气主接线 -------------------------------------------------------------------------------- 3 二、拟定主接线方案-------------------------------------------------------------------------- 4 三、确定主接线方案 ------------------------------------------------------------------------ 6 第三章短路电流计算------------------------------------------------------------------------------ 9 一、短路计算目的 --------------------------------------------------------------------------- 9 二、短路计算概述 --------------------------------------------------------------------------- 9 三、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定 --------------------------------------------------------------- 10 四、短路计算-------------------------------------------------------------------------------- 11 第四章发电机出口端断路器选择 ----------------------------------------------------------- 15 一、断路器的选择 ------------------------------------------------------------------------- 15 第五章母线型号、规格的确定--------------------------------------------------------------- 19 一、6.3KV母线的选择 --------------------------------------------------------------------- 19 二、10KV母线的选择----------------------------------------------------------------------- 21 三、母线选择结果 ------------------------------------------------------------------------- 22 第六章结束语 ------------------------------------------------------------------------------------- 24 一、水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结论----------------------------------------------------------- 24 二、设计要点及总结------------------------------------------------------------------------ 24 三、心得与收获 ------------------------------------------------------------------------------ 25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南京工程学院)

附录一:原始资料1.变电所有关资料(110/10kV) 变电所编号最大负荷 (MW) 功率因数 (COSφ) 负荷曲线 重要负荷 (%) A P1 0.9 A or B 65 B P2 0.9 A or B 70 C P3 0.9 A or B 55 L1 26 km,L2 15 km,L3 20 km,L4 24 km。注:A、B、C变电所分别由1/3的学生设计;P1~P3,L1~L4,每位学生一

组数据,互不相同。 2.环境温度 年最高温度40℃,最热月最高平均气温32℃ 3.变电所10kV侧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为1秒 4.110kV输电线路电抗按0.4Ω/km计 5.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附图一) 6.典型日负荷曲线(附图二)

附图一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 G:汽轮机 QFQ-50-2,50MW COSφ=0.8,X〃 d =0.124 T:变压器 SF7-40000/121±2×2.5% P o = 46kW P K = 174kW I o % = 0.8 U K % = 10.5 附图二典型日负荷曲线

设计说明书 一、对待设计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及电力用户的分析: 1.1、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电压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变电所可分为枢纽变电所、中间变电所、区域变电所和终端变电所。 ①枢纽变电所 变电所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汇集有多个电源(发电厂或其他电力网),连接电力系统的高压和中压,电压等级在330kV以上,负责向区域变电所和中间变电所供电。当其停电时,将引起电力系统解列甚至瘫痪。 ②中间变电所 中间变电所位于枢纽变电所和区域变电所之间,使长距离输电线路分段,其高压侧以交换潮流为主,起功率交换作用。它一般汇集2~3路电源,电压等级在220~330kV之间。除了通过功率外,它还降压向当地用户供电,当其停电时将使区域电网解列。 ③地区变电所 地区变电所负责向某一地区城市供电,高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kV或220kV,低压侧电压等级一般为110 kV或35 kV。当该变电所停电时将使该地区的供电中断。 ④终端变电所 终端变电所在输电线路的终端,直接向电力用户供电,高压侧电压一般为110 kV。当全所停电时,只影响该变电所的供电用户。 由发电厂变电所地理位置图可以得出,变电所A在整个供电网络中的作用为终端变电所。 (Ⅰ、Ⅱ级负荷,保证不间断供电:Ⅰ:两个独立电源供电;Ⅱ:双回路供电)

2016哈工大发电厂课程设计任务书-2016-1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600MW热电厂电气部分 院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 班级:1306141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胡林献 设计时间:2017.01.03-2017.01.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号尾数为1、6的同学做此题!

课程设计说明书 1 原始资料分析 1.1 发电厂类型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这次设计的是一个热电厂的电气部分。 1.2发电厂设计规模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该发电厂装设2台50 MW汽轮发电机组,2台100 MW汽轮发电机组,2台200 MW汽轮发电机组,汽轮机组总台数为5台,总容量为700 MW。 1.3 发电厂在系统中的地位 由课程设计任务书可知,总装机容量为700 MW,算不上一个大型电厂,它所接入的系统,220 KV系统是一个无穷大系统,110 KV系统总容量500 MW,由此可以看出,该发电厂在整个系统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所以可以确定该发电厂只是一个地方性的电厂。 1.4 电压等级 由课程设计任务书可知,在本系统中,总共涉及到5个电压等级:高压厂用电电压,10.5 KV(QFQ-50-2及TQN-100-2型发电机出口电压),15.75 kV(QFQS-200-2型发电机出口电压),110 KV(系统C2电压),220 KV(系统C1电压)。 1.5 负荷情况 根据电力负荷的分类标准可以知道,该地区附近的负荷主要属于三类负荷,例如轻工业,但也包含二类负荷,比如一些重工业。110 KV和220 KV都是比较重要的线路,应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所以,总体上来说,为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不影响企业运转,还是应该采用可靠性较高的接线方式。 2 主接线方案拟定 2.1 机组台数分配 由课程设计任务书可知,10.5 KV负荷最大为75 MW,最小为50 MW,初期为52MW,以后每年增加5 MW。110 KV负荷最大为162 MW,最小为115MW,初期为67MW,以后每年增加20MW。 根据负荷和发电机组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条结论:(1)从开始建发电厂,一直到发电厂建设完成,接到10.5 KV母线上的机组总容量应一直为100 MW,这100

自动化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详解

自动化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自动化系 2016年12月级: 指导教师: 学 期: 自动化131 洪露 2016 - 2017 - 1

2. 一、课程设计目的 自动化综合设计是学生必修的实践环节之一, 应使学生较系统的完成自动化系统设 计,从选题、方案论证、设计与实现、系统测试、总结报告等基本过程,加深对自动控 原理、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测试技术与自动化仪表等相关课程理论知识的分析理解。 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把原理分析与工程设计结合,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一 般规则, 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基础。 1、培养独立完成一个课题或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查阅资料文献手册的能力 3、熟悉元器件类型,掌握合理选取元件的规则 4、锻炼撰写论文和设计报告的能力 5、培养科学的工作作风和严谨务实的态度 二、设计内容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自主选题、理论设计、调试与仿真、 等。 自主选题。每个题目学生不超过 3 人,鼓励学生单独完成。 理论设计包括方案选择、系统设计等。通过调试与仿真,进一 到课程设计要求,使其更接近于实际产品。 撰写设计总结报告, 把理论设计内容, 调试过程进行全面总结。 小组成员既要分工, 又要协作, 同一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探讨、 协商,可以互相借鉴或参考别人的设计方 法和经验, 但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设计报告, 要有完整的设计资料, 独立撰写设计报 告,设计报告雷同率超过 50%的课程设计考核按不及格处理。 最后,通过答辩过程展现课程设计所做的工作。 三、设计组织方式 课程设计过程采用相对集中方式,以分组为单位集中到实验室进行。配备计算机、 相关软件及电子元器件等器材设备。 实验室提供常见元器件及设备, 其他所需器件应提 前通知实验室采购或自行购买。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实训教学课堂化,严格考勤制度,在课程设计期间累计旷课达 到 10 学时,取消考核资格。需要外出查找资料,购买电子元件时,必须向指导老师请 假,经同意后方可外出。 电机对象参数测量; 电流环、转速环 PI 参数设计; 以运算放大器为核心器件设计并实现电流比较器及 PI 运算硬件电路。 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转速环数字 PID 调节器 电机对象参数测量; 电流环、转速环 PI 参数设计; 以 A/D 转换器和单片机为核心器件设计并实现转速信号采集和数字 PI 运 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固的 撰写设计报告并答辩 步完善设计,使之达 四、 设计题目 1. 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电流环模拟 PI 调节器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100MW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 学院:交通学院 姓名:高广胜 学号:1214010004 专业:13能源与动力工程 指导老师:马万伟 时间:2015年12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100MW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二.设计内容 1. 对发电厂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析; 2. 选择发电厂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型式; 3. 分析确定各电压侧主接线形式; 4. 分析确定厂用电接线形式; 5. 进行选择设备和导体所必须的载流导体的选择; 6. 选择变压器高、中、低压侧的断路器、隔离开关; 7. 选择配电装置型式及设计; 8. 用AutoCAD绘制发电厂电气主接线图。 三、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1、根据电力系统的发展规划,拟在某地区新建一座装机容量为100MW的凝汽式火力发电厂,发电厂安装1台100MW机组,发电机端电压为10.5kV。电厂建成后以10kV电压供给本地区负荷,其中有钢厂、毛纺厂等,最大负荷为68MW,最小负荷为34MW,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200小时,全部用电缆供电,每回负荷不等,但平均在4MW左右,送电距离为3~6km。并以35kV电压供给附近的水泥厂用电,其最大负荷为58MW,最小负荷为32MW,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500小时。负荷中I类负荷比例为30%,II类负荷为40%,III类负荷为30%。 2、计划安装两台100MW的汽轮发电机组,功率因数为0.85,厂用电率为6%,机组年利用小时Tmax=5800小时。 5、气象条件:绝对最高温度为35℃;最高月平均温度为25℃;年平均温度为12.7℃;风向以西北风为主. =165kA2s,未知系数0.8-1.2., 6、以100MVA为基准值,母线上阻抗为1.95,Q k 三相短路电流=4.5kA,短路电压=6KV,Sj=100MV.A,Uj=10.5kv. 四、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一份; 2、主接线图一张;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学校机械工程系课程设计说明书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学校机械工程系 课程设计评定意见 设计题目:国产66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评定意见: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2010年 12 月9日 评定意见参考提纲: 1.学生完成的工作量与内容是否符合任务书的要求。 2.学生的勤勉态度。 3.设计或说明书的优缺点,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工作能力、表现出的创造性和综合应用能力等。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综合训练) 1、综合运用热能动力专业基础课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某660MW凝气式机组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设计计算,使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密切的结合起来,从而使《热力发电厂》课堂上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扩展。 2、学习和掌握热力系统各汽水流量、机组的全厂热经济指标的计算,以及汽轮机热力过程线的计算与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热力发电厂》是热能动力设备及应用专业学生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综合学习与运用,亲自参与设计计算为学生今后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奠定基础,是热能动力设备及应用专业技术人员必要的专业训练。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2、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3、正确理解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4、正确运用物质平衡与能量守恒原理 5、合理准确的列表格,分析处理数据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设计题目 国产66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设计计算) 2. 设计任务 (1)根据给定的热力系统原始数据,计算汽轮机热力过程线上各计算点的参数,并在h-s图上绘出热力过程线; (2)计算额定功率下的汽轮机进汽量Do,热力系统各汽水流量Dj、Gj; (3)计算机组和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 (4)绘出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并将所计算的全部汽水参数详细标在图中(要求计算机绘图)。 3. 计算类型 定功率计算 4. 热力系统简介 某火力发电厂二期工程准备上两套660MW燃煤气轮发电机组,采用一炉一机的单元制配置。其中锅炉为德国BABCOCK公司生产的2208t/h自然循环汽包炉;汽轮机为Geg公司的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660MW凝汽式汽轮机。 全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如图1-1所示。该系统共有八级不调节抽汽。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级抽汽分别供高压加热器,第五、六、七、八级抽汽分别供低压加热器,第四级抽汽作为0.9161Mpa压力除氧器的加热汽源。 第一、二、三级高压加热器均安装了留置式蒸汽冷却器,上端差分别为-1.7oC、0oC、-1.7oC。第一、二、三、五、六、七级回热加热器装设疏水冷却器,下端差均为5.5oC。

发电厂变电所课程设计任务书

《发电厂变电所课程设计》任务书(4) 设计题目:22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设计内容:根据所给定的设计资料,设计一个220kV变电所的电气一次部分,包括: 1.确定电气主接线; 2.确定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和型式; 3.确定所用电接线、所用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和型式; 4.确定各电压级的配电装置型式; 5.确定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配置; 6.选择各电压级各主要电气设备。 设计要求: 1.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包括: a)主接线和所用电接线设计; b)负荷计算说明及主变压器和所用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和型式的确定; c)各回路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有关短路电流计算说明和计算结果表; d)主要电气设备选择说明及结果表。 2.编写技术设计计算书,包括: a)负荷计算及变压器容量选择; b)短路电流计算书; c)主要电气设备选择计算书。 3.绘制图纸,包括: 电气主接线简图 参考资料: 1.《发电厂电气部分》熊信银 2.《发电厂变电所课程设计指导书》 3.《发电厂变电所电气接线和布置》 4.《电力工程设计手册》(1、3册) 5.《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 6.《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电气一次部分)

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题目:220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 二、设计资料: 1)建所目的 由于某地区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负荷增长,拟建一座220kV变电所,向该地区用110kV 和10kV两个电压等级供电。 3)地区自然条件 年最高气温 40 ℃年最低气温-5 ℃ 年平均气温 18 ℃ 4)出线方向 220kV 向北 110kV 向西 10kV 向东南 三、负荷资料 1)220kV线路 3 回,另预留 1 回备用。架空线路型号选用LGJQ-300。 2)110kV线路8回,其中2回留作备用。架空。 3)10kV线路12回,另有2回备用。架空。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三年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三年制) 电气工程系 2008年4月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和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整定计算、资料整理查询和电气绘图等使用方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各门专业课程整体观的综合能力,通过较为完整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增强工作适应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程主要设计35KV (110KV )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继电保护的原理、配置及整定计算,给今后继电保护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设计题目: (一)双侧电源的35KV 线路继电保护的配置及整定计算。 1、 原始资料: 某双侧电源的35KV 线路网络接线如下: 已知:(1)、电厂为3台36000KW 、电压等级为6、3KV 的有自动电压调节器的汽轮发电 机,功率因数cos =0.8,X d ”=0.125, X 2 =0.15, 升压站为2台容量各为10MVA 的变压器 U d =7.5%,各线路的长度XL —1为20KM ;XL —2为50KM ;XL —3为25KM ;XL —4为14KM ;XL —5为40KMA 发 电机 系统 (2)、电厂最大运行方式为3台发电机、2台变压器运行方式,最小运行方式为2台发电机、2台变压器运行方式;XL —1线路最大负荷功率为10MW ,XL —4线路最大负荷功率为6MW 。(3)、各可靠系数设为:K I rel =1.2,K II rel =1.1,K III rel =1.2,XL —1线路自起动系数K Ms =1.1,XL —4

【第一组】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xxx班 组号:第x组 指导老师:xxx 时间:2015.7

摘要 本设计是电厂主接线设计。该火电厂总装机容量为2×50+2×150+300=1300MW。厂用电率6%,机组年利用小时 T=6500h。根据所给出的原始资料拟定两种电气主m ax 接线方案,然后对比这两种方案进行可靠性、经济型和灵活性比较厚,保留一种较合理的方案,最后通过定量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终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在对系统各种可能发生的短路故障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气设备和道题的选择校验设计。在对发电厂一次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发电厂的配电装置布置做了初步简单的设计。此次设计的过程是一次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初步过程,起到学以致用,巩固和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建立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观念,提升了自身设计能力。 关键字:电气主接线;火电厂;设备选型;配电装置布置。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3) 1.1设计的原始资料 (3) 1.2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3) 2电气主接线 (5) 2.1系统与负荷资料分析 (5) 2.2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5) 2.2.1方案拟定的依据 (5) 2.2.2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7) 2.3 主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8) 2.3.1变压器容量、台数和型式的确定原则 (8) 2.3.2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9) 3短路计算 (10) 3.1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则 (10) 3.2短路电流的计算 (10) 3.2.1各元件电抗的计算 (10) 3.2.2 等值网络的化简 (11) 4电气设备的选择 (16) 4.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16) 4.2电气设备的选择条件 (16) 4.2.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16) 4.2.2按短路情况校验 (17) 4.2.3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19) 4.2.4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0) 5结束语 (21) 6参考文献 (22)

发电厂专业课程设计

发电厂专业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12-5班 组号:第一组 指导老师:齐辉 时间:2015.7

摘要 本设计是电厂主接线设计。该火电厂总装机容量为2×50+2×600=1300MW。厂用电率6.5%,机组年利用小时T=6500h。根据所给出的原始资料拟定两种电气主接m ax 线方案,然后对比这两种方案进行可靠性、经济型和灵活性比较厚,保留一种较合理的方案,最后通过定量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终的电气主接线方案。在对系统各种可能发生的短路故障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气设备和道题的选择校验设计。在对发电厂一次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发电厂的配电装置布置做了初步简单的设计。此次设计的过程是一次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初步过程,起到学以致用,巩固和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建立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观念,提升了自身设计能力。 关键字:电气主接线;火电厂;设备选型;配电装置布置。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3) 1.1设计的原始资料 (3) 1.2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3) 2电气主接线 (5) 2.1系统与负荷资料分析 (5) 2.2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5) 2.2.1方案拟定的依据 (5) 2.2.2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7) 2.3 主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8) 2.3.1变压器容量、台数和型式的确定原则 (8) 2.3.2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9) 3短路计算 (10) 3.1短路计算的一般规则 (10) 3.2短路电流的计算 (10) 3.2.1各元件电抗的计算 (10) 3.2.2 等值网络的化简 (11) 4电气设备的选择 (16) 4.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16) 4.2电气设备的选择条件 (16) 4.2.1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16) 4.2.2按短路情况校验 (17) 4.2.3 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 (19) 4.2.4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0) 5结束语 (21) 6参考文献 (22)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 ? 姓名:谭飞翔

& 班级:0314405 学号:0

课程设计是在完成专业课学习后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一次测试。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升华。同时也对培养我们的敬业品德、独立工作、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具有深远的影响。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次设计为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初步设计,并绘制电气主接线图。该变电站设有两台主变压器,站内主接线分为110kV、35kV 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110KV电压等级采用双母分段线接线,35KV电压等级采用双母接线,10KV电压等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本次设计中进行了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短路电流计算、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熔断器等)、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设计。 本设计以《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35~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等规范规程为依据,设计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经济技术政策,所选设备全部为国家推荐的新型产品,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经济合理。

1 电气主接线方案设计 (1) 电气主接线方案设计原则及要求 (1) 电气主接线方案设计原则 (1)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1) 可靠性 (1) 灵活性 (2) 经济性 (2) 主接线方案设计 (2) 各电压等级主接线方案选择与论证 (2) 主接线方案的论证 (2) 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3) 接线图示例和总接线图 (4) 各电压等级接线图示例 (4) 电气总接线图 (5) 2 主变压器的选择 (6) 主变压器的选择 (6) 主变压器的台数及容量的确定原则 (6) 主变压器台数及容量的确定 (6) 台数的确定 (6) 容量的确定 (6) 主变压器型号的确定 (7)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设计1任务书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题目:大型骨干电厂电气主接线 : 1. 发电厂(变电厂)的建设规模 (1) 类型:大型骨干凝汽电厂 (2) 最终容量和台数: MW 3004?+MW 6002? 型号( QFSN-300-2)+ (QFSN-600-2) KV U N 20= 85.0cos =? %6.186=d X %2.19'=d X %3.14"=d X (3)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5500小时/年 2. 接入系统及电力负荷情况 (1)220KV 出线 6回 最大负荷: 600MW 最小负荷: 300MW 不允许检修断路器时线路停电。 85.0=?COS a h T MAX /5500= (2)500KV 电压等级: 出线 4回,备用出线2回,接受该厂的剩 余功率. 电力系统装机容量:4500MW,当取基准容量为100MVA 时,系统归算到500KV 母线上的020.0*=s x 85.0=?COS a h T MAX /5500= (3)发电机出口处主保护动作时间s t pr 1.01=,后备保护时间 s t pr 2.12= (4)厂用电率 取6%, 厂用电负荷平均功率因数 取85.0cos =? 3.环境条件:海拔小于1000米,环境温度025c ,母线运行温度080c

世界很大,风景很美;人生苦短,不要让自己在阴影里蜷缩和爬行。应该淡然镇定,用心灵的阳光驱散迷雾,走出阴影,微笑而行,勇敢地走出自己人生的风景! 人们在成长与成功的路途中,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有些人可能会因生活的不顺畅怨天尤人,烦恼重重,精神萎靡不振,人生黯淡无光;有人可能会在逆境中顽强的拼搏和成长,历练出若谷的胸怀,搏取到骄人的成就。只有在磨难中成长和成功的人们,才更懂得生活,才更能体味出世态的炎凉甘苦,才更能闯出精彩的人生。 阴影是人生的一部分。在人生的阳光背后,有阴影不一定都是坏事。我们应该感激伤害过自己的人,是他们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感激为难你的人,是他们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是他们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是他们增强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是他们警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是他们教会了你该独立。 人生若要走向成功,有好多的阴影需要消除。

PLC课程设计任务书(5.17版)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实训任务书 适用班级:电气自动化10-1、10-2 时间:2012.5.21—2012.6.1

项目(一) 一、设计课题: 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二、设计目的: 1、进一步巩固电器与PLC控制的基本知识; 2、掌握PLC程序的设计及调试方法; 3、学会查阅有关专业资料及设计手册。 三、设计任务及要求: 1、根据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要求,确定控制方案; 2、以顺序控制设计法为主设计顺序功能图和梯形图,并进行模拟调试; 3、正确计算选用电器(含PLC),列电器一览表; 4、编写设计说明书(方案的确定、设计环节的考虑及必要说明等)及设备的使用说明; 5、绘制有关图纸:(用A4纸) ①控制面板元器件布置图 ②控制面板安装接线图 四、控制要求: 1、信号灯的动作受方式选择开关总体控制,当选择连续工作方式时,信号灯系统周而复始地循环动作;当选择单周期工作方式时,信号灯系统中止循环,并能停留在初始状态;按停止按钮,所有信号灯都熄灭。 表1 信号灯白天控制具体要求 2、信号灯白天控制的具体要求如表所示:按下启动按钮后,信号灯按表1所示时间顺序运行,顺序功能图选用并行结构。 3、用计数器实现绿灯闪亮,周期为1.5S(通1S、断0.5S); 4、东西绿灯和南北绿灯不能同时亮,否则立刻报警;

5、系统具有断电保持功能,即停电后保持停电前的状态,恢复供电后能在此状态下继续工作; 6、系统具有暂停功能,第一次按暂停按钮系统暂停,系统保持当前状态,第二次按暂停按钮系统在原状态下继续工作; 7、系统具有夜间模式,在停止状态下,按下夜间运行按钮后,南北黄灯和东西黄灯持续闪烁(闪烁规律为亮0.4 秒,暗0.6 秒),而夜间东西南北方向红、绿灯均灭。 注意:夜间模式与白天模式要能正常相互切换。 硬件要求: 系统输入用实训台上基本指令编程练习模块上的按钮和开关,输出用220V 灯泡模拟调试; 五、成绩评定(40%) 项目一成绩=硬件安装(25%)+答辩成绩(50%)+设计说明书成绩(25%) 其中设计说明书内容包含: 1、I/O分配表(10分) 2、I/O连线图(10分) 3、顺序功能图(20分) 4、梯形图(20分) 5、指令表(5分) 6、设计说明书(20分)(方案的确定、设计环节的考虑及必要说明等)及设备的使用说明等; 7、电器一览表(5分) 8、控制面板元器件布置图(5分) 9、控制面板安装接线图(5分)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火力发电厂电气主接线设计 指导教师 院(系、部)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发电厂电气部分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火力发电厂电气主接线设计 二、设计任务 根据所提供的某火力发电厂原始资料(详见附1),完成以下设计任务: 1.对原始资料的分析 2.主接线方案的拟定(至少两个方案) 3.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4.所选方案的经济比较 5.主接线最终方案的确定 三、设计计划 本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1天:查阅相关材料,熟悉设计任务 第2~3天:分析原始资料,拟定主接线方案 第4天:选择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对方案进行经济比较 第5~6天:绘制主接线方案图,整理设计说明书 第7天:答辩 四、设计要求 1.按照设计计划按时完成 2.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模板及格式要求详见附2和附3)一份、主接线方案图(A3)一张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时间:

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运行。在发电厂中,一次接线和二次接线都是其电气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电厂一次接线,即发电厂电气主接线。其代表了发电厂高电压、大电流的电气部分主体结构,是电力系统网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电力生产运行的可靠性与灵活性,同时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等诸多方面有决定性的关系。 本设计是对配有2?50MW供热式机组,2?600MW凝汽式机组的的大型火力发电厂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包括对原始资料的分析、主接线方案的拟定、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方案的经济比较、主接线最终方案的确定。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电气主接线

课程设计发电厂

专业模块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专业模块课程设计是在学习电力系统基础课程后的一次综合性训练,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达到: (1)巩固“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的理论知识。 (2)熟悉国家能源开发策略和有关的技术规范、规定、导则等。 (3)掌握发电厂(或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4)学习工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5)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和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2.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 (1)分析原始资料(每个原始资料最多两人使用) (2)设计主接线 (3)设计厂用电(所用电)接线 (4)主变压器(或发电机)的选择 3.设计成果: (1)主接线图一张、含主变、厂(所)用电 (2)设计说明书一份

专业模块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单独一页 目录 1.前言(简要介绍本次设计任务的内容、设计的原则、依据和要求) 2.原始资料分析 3.主接线方案确定 3.1 主接线方案拟定(2~3个,小图) 3.2 主接线方案评定(可靠、灵活、经济) (本章要求在说明书中明确画出方案拟定示意图,针对图示可以从主接线的三个基本要求列表评价所初选的方案,最终得出结论,对可靠性的定量计算评价,不做要求)。 4.厂用电(所用电)接线设计 5.主变压器(或发电机)的确定 (确定主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型号、容量、台数,列出技术参数表,简要说明确定的理由) 6.结论 结论是课程设计的总结,单独作为一章编写,是整个设计的归宿。要求准确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7.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完整的主接线图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三年制) 电力系统继电爱护及自动化(三年制) 电气工程系 2008年4月

《继电爱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把握和应用电力系统继电爱护的设计、整定运算、资料整理查询和电气绘图等使用方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各门专业课程整体观的综合能力,通过较为完整的工程实践差不多训练,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增强工作适应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程要紧设计35KV (110KV )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继电爱护的原理、配置及整定运算,给今后继电爱护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题目: (一)双侧电源的35KV 线路继电爱护的配置及整定运算。 原始资料: 某双侧电源的35KV 线路网络接线如下: 已知:(1)、电厂为3台36000KW 、电压等级为6、3KV 的有自动电压调剂器的汽轮发电机,功率因数cos =0.8,X d ”=0.125, X2 =0.15, 升压站为2台容量各为10MV A 的变压器Ud =7.5%,各线路的长度XL —1为20KM ;XL —2为50KM ;XL —3为25KM ;XL —4为14KM ;XL —5为40KMA 发 电 机 系 统 (2)、电厂最大运行方式为3台发电机、2台变压器运行方式,最小运行方式为2台发电机、2台变压器运行方式;XL —1线路最大负荷功率为10MW ,XL —4线路最大负荷功率为6MW 。(3)、各可靠系数设为:KIrel =1.2,KIIrel =1.1,KIIIrel =1.2,XL —1线路自起动系数KMs =1.1,XL —4线路自起动系数KMs =1.2,XL —5线路过流爱护的动作时限为1.6秒, X L —3线路C 侧过流爱护的动作时限为1.0秒,爱护操作电源为直流220V 。 (4)、系统最大短路容量为135MV A ,最小短路容量为125MV A 。 设计任务 选出线路XL —1A 侧,XL —4线路电流互感器变比。

自动化c语言课程设计任务书教师评价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大学论文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课题名称教师评价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专业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课题教师评价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自动化1602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6 年12 月19 日 任务完成日期2016年12 月30 日

一、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1.设计内容: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涉及的知识点: ①掌握并熟练运用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与各种表达式,程序的流程控制语句; ②掌握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返回值,函数的调用,函数的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 之间的关系;掌握变量的作用域与生存期,了解函数的作用域。 ③掌握并熟练运用C语言的图形处理功能和库函数的应用。 ④掌握数组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一维数组、二维数组的应用、掌握字符数组 与字符串的关系以及字符串的简单处理。 ⑤掌握结构的概念,结构类型的定义,结构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结构成员的 表示,结构的赋值含义,结构与指针、函数的关系。 ⑥掌握基本的文件操作。 题目5:教师评价系统 输入教师评价信息,提供新增、修改和显示等功能。 成绩单如下: 教师编号:long 4bytes 教师姓名:char 20bytes 教师评分:int 4bytes 总分:int 2bytes 名次:float 4bytes 等级:char 8bytes 系统功能模块如下: (1) 建立教师评价数据库; (2) 菜单实现以下功能: ①计算每个教师的总成绩;

②按总成绩排定教师名次; ③给教师评定等级(85以上优秀,60~84合格,60以下不合格) ④新增一个教师信息进行评价 ⑤按教师编号查询教师评价信息; 2.设计要求: 1)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独立思考,认真并按时完成本课程设计所包含的所有内容; 2)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课程设计报告的完整格式说明设计内容,设计任务分析过程和算法, 给出程序流程图和全部源程序; 3)设计报告的完整格式应包括以下部分的内容: ①设计总体思路; ②总体模块框图; ③各个程序模块说明; ④程序流程图; ⑤程序清单; ⑥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不少于400字)。 4)上机时要求必到,设计完成,必须演示程序,答辩并提交设计报告。 5)总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报告占20%,平时占20%,课程设计题目各占30%。 二、进度安排 附: 课程设计报告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评分、附件(A4大小的图纸及程序清单)。 正文的格式: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为22。 正文的内容:一、课题的主要功能;二、课题的功能模块的划分(要求画出模块图);三、主要功能的实现(至少要有一个主要模块的流程图);四、程序调试;五、总结;六、附件(所有程序的原代码,要求对程序写出必要的注释)。正文总字数要求在5000字以上(不含程序原代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