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

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
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

《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

(五)

1.市场体系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1)市场体系,是指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各种类型的市场所构成的整体。

(2)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市场结构完整。市场应当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组成。

第二,市场组织良好。就是有纵横交错的市场网络。

第三,市场统一。从国内来看,各种生产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是相通的,两者密切结合。

第四,市场决定价格。除少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国家决定和管理外,其余大量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市场决定。

第五,市场保障健全。要有完整的法律体系和相应的执法制度。

第六,宏观调控有效。健全计划、组织、调节等系统,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和管理。

(3)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市场体系的作用主要有:

首先、市场体系的存在,是企业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

其次、企业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要从市场上获得。

再次、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要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销售。

总之,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企业的产、供、销活动就会发生困难,企业也难作为市场主体发挥作用。

2.商品市场的构成和形式是什么?

(1)商品市场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服务市场构成。

(2)商品市场的组织形式有:

一是产需之间或产销之间直接交易。

二是零售市场。

三是批发市场。

四是拍卖市场。

五是招标市场。

3.生产要素市场的构成

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它是整个市场体系的枢纽)、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产权市场。

4.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如何?

(1)改革价格形成机制,将主要由政府决定价格,改变为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也是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的关键。

(2)理论价格,是按正常生产、合理经营条件下的中等成本,即部门平均成本加合理盈利来计算的价格,它大体反映商品的价值。

理论价格的意义在于,它为企业定价提供基本的依据,为分析各种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调节价格总水平提供依据。

(3)市场价格,是以理论价格为基础,在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的作用下形成的价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上升,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下降。

市场价格同理论价格经常是不一致的。但是,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或生产价格为轴心而上下波动的。

(4)市场价格的波动调节着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商品的供求关系,使之不断趋向平衡。

5.价格体系

(1)价格体系,是在商品交换中,各种价格形成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价格体系是由商品比价和商品差价构成的。

(2)商品比价,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在同一地点,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之间的价格比例。

(3)商品差价,是指同一种商品由于质量不同,流通环节不同,购销的地区、季节、数量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

6.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是什么?

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成本。主要是生产资料成本、劳动成本、销售成本。这些成本的平均水平发生变动,直接引起价格的变动。

第二,商品供求关系。供给和需求不同组合的变动,都会引起价格的变动。

第三,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货币发生贬值,即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减少,商品价格上涨。货币发生升值,即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

第四,垄断。卖方垄断,一般价格会上升。但在以战胜竞争者、抢占市场为目标而进行倾销的情况下,价格则可以下降。买方垄断,一般价格会下降。但在以垄断市场为目标而提价抢购的情况下,价格则可以暂时上升。

第五,政府的政策。一是税收政策、利息政策对价格的影响。税收增加,就引起价格上升。二是价格政策。政府定价范围的变化,对定价规则和价格管理的改变,都会引起价格的变化。

7.价格改革的任务

深化价格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进一步放开竞争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第二,理顺和管好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商品价格和收费。

第三,建立价格调控体系,包括建立和完善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储备调节体系、市场风险调节基金制度。

第四,搞好市场和价格立法,加强市场价格监督,以规范的市场价格秩序来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8.市场竞争和垄断

(1)竞争,是市场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力图胜过其他市场主体的行为和过程。

(2)竞争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的必然现象,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

价值规律的作用,一方面在生产中推动企业努力降低成本,生产更多更好的商品,做到投入少产出大,使自已生产商品的个别消耗比别的企业更少。另一方面又推动企业在市场上用各种手段推销商品,扩大市场,力求比别的企业有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以实现商品的价值。

(3)按竞争的程度不同可以将市场划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二是完全垄断的市场。

三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四是寡头垄断市场。

按照竞争的领域和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部门内部的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

(4)因为竞争对于推动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巨大作用,因此,应当提倡竞争、保护竞争,为公平竞争创造必要的条件。

9.科学技术进步,你认为实现科学技术进步的关键何在?

(1)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

(2)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通过两种途径推动经济增长的:

一是技术进步通过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渗透和影响,提高各部门和各行业的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

二是在高科学技术基础上形成的独立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3)我国实现技术进步有以下途径:

第一、从我国国情出发,实施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第二、着重发展关键技术。为了实现科学技术进步,只能着重发展为产业现代化奠定基础的关键技术。

第三、改革科技体制,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技术进步的关键是人才,是拥有大批的高素质的人才。

10.经济效益提高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有哪些?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如何?

(1)经济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或者说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

(2)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符合以下经济条件:

第一,资金占用要少。

第二,成本支出要少。

第三,有用成果要多。

(3)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生产出更多产品和提供更多服务,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从而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第二,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增加企业的盈利,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资金积累,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三,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变以高投入换取经济增长的状况,这样,才能缓解我国人口多与资源相对不足、资金短缺的矛盾,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

(4)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是互相依存的,一致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微观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有了好的微观经济效益,才可能有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效益为微观经济效益提供外部条件。宏观经济效益好,能使微观经济获得较好的条件,来提高经济效益。

11.经济增长方式为什么要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1)按实现经济增长途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种:

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

二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

较益较高。

(2)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与其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技术条件相联系的。在不发达阶段,经济增长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是难以避免的。到了发达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则以集约型为主。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是经济不发达阶段转变为发达阶段的重要标志。

(3)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因为:

第一,经济增长需要各种资源的供应,但是,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需要总是有限的,尤其我国,人均占资源不足,如果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型,就很难支撑日益扩大的生产规模。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缓解资源有限与经济增长对资源需要之间的矛盾。

第二,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大不相同。粗放型方式,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而集约型方式则投入小,成本低,效益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较快地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可以凭借其高超技术,向国际市场推销技术密集型产品,从而获得丰厚利润。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落后,则只能出口初级产品或低档次的产品,不仅价格低,收入少,得不到更多的实惠,而且在国际竞争中也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因此,必须提高技术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取胜的根本途径,是我国人民跨世纪的迫切任务。

1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是什么?

(1)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标志有:

第一,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

第二,各产业部门互相协调。

第三,能够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第四,能够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

第五,能够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

第六,能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即能够达到投入小、产出大的要求。

13.什么是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

(1)基础产业,包括农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它是为各部门投资和生产经营创造物质条件和环境的,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或前提。

(2)支柱产业,也称主导产业,它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具有带动其他部门发展的作用。

14.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各有什么特点?

(1)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可将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特点,是资金有机构成低,单位劳动占用资金较少,一定量资金吸纳的劳动力较多。

资金密集型产业的主要特点,是资金有机构成较高,单位劳动占用资金较多,一定量资金吸纳的劳动力较少。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主要特点,设备技术水平较高,技术人员在劳动者中的比重较大,单位产品价值中技术含量较高。

(2)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升级,必然带来生产率的大提高、经济效益的大提高。当然,这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15.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1)生产增长与人口增长应相互协调。这是因为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作为生产者,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生产资料的增长相适应。人作为消费者,人口增长必须与消费资料增长相适应。

(2)人口的增长速度要低于生产增长速度。这是因为要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并保证所有人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必须使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低于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

16.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如何评价国民生产总值指标?

(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联合国统计司,根据各国使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制定了两种不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一种是适用于市场经济各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英文缩写为SNA),另一种是适用于中央计划经济各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英文缩写为MPS)。这两种体系,先后于1968年和1971年公布。SNA通常采用国民生产总值和广义的国民收入指标。MPS通常采用社会总产值和狭义的国民收入指标。现在,随着计划经济各国向市场经济转变,这些国家也逐渐采用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为了全面反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总成果和总水平,及以产业结构,为了便于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作经济比较,我国从1985年起建立了国民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统计。

(2)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英文缩写为GNP),是联合国承认的世界多数国家采用的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总量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国民一年内所生产和提供的用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所谓最终产品,是指最终供人们使用的产品,包括供人们消费的生活资料,也包括供投入生产的劳动资料。

国民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①生产法,将各部门的增加值相加。②收入法,将各种收入即劳动者报酬、生产税、营业盈余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相加。③支出法,将各项支出(个人和政府购买的物品和服务、投资、净出口)相加。

(3)国民生产总值与几个总量指标不同。

①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民生产,是指本国的国民在本国领土内的生产活动和在国外的生产活动,而不包括外国国民在本国领土内的生产活动。国内生产,则是指所有在本国领土的生产活动,既包括本国国民在本国领土内的生产活动,又包括外国国民在本国领土内的生产活动,但不包括本国国民在国外的生产活动。因此,国民生产总值是本国国民所有生产活动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则是本国领土内所有生产活动的增加值。两者的关系是: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国民在国外生产活动的增加值,减去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活动的增加值

②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不同。社会总产值是指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生产的用货币表现的物质产品的总和。这里讲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指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含饮食业和物资供销业)。社会总产值就是这五年物质生产部门中所有独立核算企业的产值之和。在各个企业的产值里面,计入了全部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不但包含了固定资产折旧费,而且包含全部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以此为基础而计算出的社会总产值含有不少重复计算的部分,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重复计算的部分越来越大。所以,社会总产值和工农业总产值指标不能真实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的总成果和总水平

③国民生产总值与狭义的国民收入不同。国民收入是一国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创造的新价值。它由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剩余劳动分行的价值构成(v+m)。国民收入指标的主要优点是它只计算了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新价值,没有计算生

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因而其中没有重复计算的部分,能真实地反映一国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总成果,反映一国的主要经济实力;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则反映一国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和物质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并反映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它的主要缺点是没有计入教育、科技、金融等第三产业的成果,因而不能全面地反映一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也不能全面地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

④国民生产总值与广义的民国收入不同。国民收入,是同国民生产总值相联系的,它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固定资产折旧。两种国民收入指标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新价值;其区别是:同社会总产值相联系的国民收入,只是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新价值,而同国民生产总值相联系的国民收入,则不仅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新价值,而且还包括了所有服务部门即第三产业提供的新价值。

(4)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评价。

①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主要优点在于:第一,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或各种产品的增加值),而没有计入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在它里面不包括重复计算的部分。第二,它不仅计入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而且计入了所有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科学技术、金融等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由于有这两个优点,国民生产总值被认为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水平和整体实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缺陷。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的明显缺点是,把一切社会活动都作为生产活动,都创造价值,因而指标计算的范围过宽。把所有服务的增加值同时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也会出现重复计算。

③使用国民生产总值指标比较各国经济实力的局限性。使用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国际比较时,应注意到各国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存在一些不可比的因素。一是价格有差别。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同一种服务的收费,各国是不相同的,有的国家国内价格高,有的国家则国内价格低。因此,各国根据国内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自然就会发生偏高偏低的情况,不完全可比。二是汇率有偏差。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是由各国政府自己确定的,它们一般是按照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需要来确定的,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往往脱节,这使得按官方汇率换算出来的以美元表示的国民生产总值,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总之,各国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并不能准确无误地反映各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

17.如何看待国民收入的分配?

(1)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国民收入的分配是社会分配关系的重要内容。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国家的阶级性质。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私有制占统治地位,国家政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因而国民收入的分配归根到底是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主体,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从总体上来说,国民收入能够按照有利于广大人民的原则进行分配,归要到底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当然,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国民收入分配在一定范围向少数人倾斜也是存在的。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种分配关系受到国家的调节,归根到底是服从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2)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①国民收入首先在生产部门进行分配,称为初次分配。在初次分配中,国民收入被分解为三个基本的部分:国家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和经营方式不同的企业,初次分配的具体情况有些差别。第一,国有企业的净产值分为三个部分:向国家交纳的税金和利润,企业留利,以工资等形式形成职工收入。第二,集体企业的净产值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向国家交纳的税金,企

业利润,职工收入。第三,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中,农户的净产值也分为三个部分:向国家交纳的税金,集体提留,农户收入。第四,个体户的净产值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向国家交纳的税金,个人收入。私营企业的净产值分为三部分:向国家交纳的税金,雇员工资,企业主收入。第五,股份企业的净产值分为四个部分:向国家交纳的税金,股息和红利,企业积累,职工个人收入。

(3)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继续进行的分配。

①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内容。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是为了满足以下各项社会需要:第一,满足社会公共部分的需要。第二,满足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第三,满足社会保障的需要。第四,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第五,调节经济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

②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工具是国家财政经济杠杆。国家财政既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又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工具。财政通过参与初次分配,取得预算收入。财政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通过预算支出来进行的。通过预算支出,国家将在初次分配中集中的那一部分国民收入,通过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分配各种用途。各种经济杠杆也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税收、价格起着调节收入、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银行存贷款利息,是在银行、居民之间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保险费这种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将补偿个别单位和个人的损失转归社会负担。

(4)国民收入分配中平等与效率的矛盾。

①现代经济学家认为,收入分配有三种标准:第一个是贡献标准,即按社会成员的贡献分配国民收入,即按生产要素的价格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标准能保证经济效率,但由于各社会成员能力,机遇的差别,又会引起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第二个是需要标准,即按社会成员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分配国民收入。第三个是平等标准,即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后两个标准有利用收入分配的平等化,但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则会不利于平等,不利于平等则会有损于经济效率,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平等与效率的矛盾。

②收入分配的平等可以用三种标准来衡量。一是劳动分配率,即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二是洛伦斯曲线与基民系数;三是工资的差异率。

③收入分配政策的目标,就是既要有利于经济效率,又要有利于平等。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是贡献标准,而收入分配的平等化总是则要通过其他政策来实现。为了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世界各国都采用了一些有关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税收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如果说税收政策是要通过对富人征收重税来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的话,那么,社会福利政策则是要通过给穷人补助来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

18.如何认识在国民收分配中必须兼顾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正确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⑴兼顾国家、企业、个人利益

①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核心问题。能否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直接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能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

②国家、企业、个人都需从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取得一定的收入。国家为了履行社会管理者的职能和宏观经济调节者的职能,需要掌握一部分国民收入。企业要有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必须有积累,需要掌握一定的收入。劳动者个人为了维持和改善生活,需要取得并增加收入。但是,在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数量是一定的,这方面分得多些,那方面就分得少些。虽然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国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企业发展也是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但它们当前的具体利益又是有差别的,是不完全相同的。国家分得少了,财政就会入不敷出;企业分得少了,就会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个人分得少了,生活就不能改善。因此,在国民收入分配上三者之间又是有矛盾的。

③怎样解决国家、企业、个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矛盾呢?兼顾三者的利益,而不是片面地只顾某一方面或某方面,今天仍然是我国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应当坚持的原则。

⑵国家与企业收入分配的方式

①国家与企业收入分配的方式,主要是指国家从企业盈利中取得收入的方式,或者说企业向国家上交收入的方式:同时也包括国家向企业投入的方式。

②在我国,国家与企业收入分配的方式同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方式是密切联系着的。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直接管理,企业缺乏自主权,在国家与企业的收入分配上,国家对国有企业基本上是实行“统收统支”的原则,企业的盈利,除一部分向国家交纳工商税以外,均以利润上缴的方式交给国家。

③自从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的自主权逐步扩大了。国家与企业收入分配的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先后实行了企业基金制度、利润留成制度、利改税、经营承包责任制,逐步打破了“统支统收”的分配格局,企业利益与企业经济效益建立了联系,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企业有了一定自主支配的财力,但是,这些分配方式还不符合规范的要求,还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④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特别是调整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要求实行税利分流的分配方式。所谓税利分流,就是企业将盈利的一部分以税收的形式上交国家,税后利润留给企业。

⑤实行税利分流的好处是:第一,从分配关系上使国家的两种职能分离。实行税利分流,一方面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凭借政治权力,向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征税,用于社会公共事务;另一方面,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凭借财产权力,参与国有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取得资产增殖收入,用于经济建设。国家的这两种职能的分离,是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的必要条件。第二,税利分流,从分配关系上使企业牌平等竞争的地位。税利分流以后,国家依法向所有企业征税,实现税负平等。同时,国家可以依据国有企业占有国有资产的多寡收取资产收。第三,在税利分流的同时实行税后还贷,有利于健全企业的约束机制,有利于保证完成国家税收。

⑥总之,实行税利分流,使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并保持稳定,促进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的经营者。

19.如何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分配关系?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方式是什么?

⑴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①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关系,主要是指国家财政收入划分为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关系。正确处理两者的收入分配关系,目的是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②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全国范围内的很多社会公共事务是需要由中央政府来承担的。同时,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中央政府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因此,中央政府必须掌握足够的财政收入,才能较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③我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由中央政府包揽一切事情,而必须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促进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也必须掌握一定的财政收入,才能办好本地区的事情。

④在过去长时期里,尽管不同阶段情况有些变化,但总的来说,中央财政集中过多,地方财政财力过小,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的财权扩大了,财政收入增加了,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提高了,促进了地区经济和地方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但是,又出现了财权财力过于分散,中央财政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下降过快(财政支出负担并未相应减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在这个问题上,

应当坚持发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的原则,既要保证中央财政的收入,又要使地方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有所增加。

⑵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的方式。

①理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方式,是实行分税制这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利于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分配方式。

②实行分税制就是将不同的税种,划分为中央收入、地方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划分税种的依据是财权与事权一致。一般说来,维护国家权益和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如关税)列为中央税;同地方经济发展密切、分散零散的税种(如农业税、城市建设税、集市贸易税)列为地方税;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税额大、增长快,税源比较稳定的主要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列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我国各地设立了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分别负责中央税和地方税的征收。

③实行分税制是根据我国改革以来的经验,并借鉴国际经济而提出来的,以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分配是以统改统支为基本牲的,财政收入统统归中央掌握,中央再根据地方的需要有计划地向地方拨款,地方缺乏财权。

④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分配关系虽几经变化。1980-1984年实行“划分收支,分极包干”。1985-1987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1988年以后进行了调整,由中央与各地方逐个谈判,逐个落实,对不同的省市区分别实行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额递增包干、定额上解、定额补助的分配形式。逐步扩大了地方的财权,但仍存在明显的缺陷。第一,中央和地方主要要是根据纳税人的隶属关系来划分收入的,例如中央企业所交税金归中央,地方企业所交税金归地方。这种做法不仅使中央企业缺乏有效监督,导致中央收入流失,尤其是强化了地方保护主义。只有科学的分税制从税种上来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才能促进地方政府行为的修理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二,中央与地方收入分配不规范,逐个谈判,逐个落实的做法,主观随意性较大,缺乏约束性、稳定性、公平性。实行规范的分税制按统一的办法确定中央与各个地方财政收入分配的比例才能保证中央和地方都获得合理的稳定的收入,才得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三,在分税制的基础上实行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可以合理地调节地区的收入,特别是扶植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20.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处理消费与投资的关系?怎样正确处理?

⑴消费与投资

国民收入经过初级分配和再分配,最终用于消费和投资。

①消费主要是指城乡居民为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消费支出,同时也包括政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保证消费需要,提高消费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一,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终点。第二,消费水平直接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投资是指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后形成的投资资金。投资主体是企业单位、政府、居民。投资资金主要用于增加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进行技术改造,用于增加学校、医院、文化和体育场所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

⑵消费与投资是一致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消费与投资从根本上说来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消费是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投资于扩大再生产,投资于公共设施建设,则是为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有利于将来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质量。

⑶消费与投资又是存在矛盾的

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一定的,用于投资的国民收入多了,用于消费的国民收入就少了,反之亦然。不过,这种矛盾是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在根本利

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可以通过政府进行合理的调节兼顾起来的,人民群众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⑷兼顾消费与投资

所谓兼顾,就是在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要使消费与投资都有所增加。如果国民收入增长较快,就可以使投资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的增长速度,以便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条件下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当然,如果国民收入增长较慢甚至无增长、负增长,则要首先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下降或少下降,在此前提下来确定投资的规模。

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_简答题

重点问题: 1.2/1、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20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作为财产权利有如下规定: 第一,所有权表现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人对物的这种意志关系,最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作用下,才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作为一种权利保护起来。 第二,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不否认所有权中体现的人和物的关系,而是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才存在。 第三,产权对财产主体有实现利益的要求,财产主体必须作为财产的承担者,通过一定的经济交往过程,使财产权利得以实现。 2、2/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33-34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抽象掉生产商品劳动的具体形式,则所有劳动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它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3)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4)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民的劳动产品不用来交换,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2)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3.3/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4-5 1)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1)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照私人的打算和私人利益进行的劳动,它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基本概念 ①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②经济规律 分为三种: 1.适应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 2.适应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 3.适应于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性:经济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但可以利用它。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性:历史性、利益性、阶级性、 基本原理 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要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三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较为活跃,生产关系较为稳定。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但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基本概念 ①商品 (同时满足)必须是个有用物;必须是劳动产品;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通过有代价(经济 上的代价)的交换方式。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货币 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未来:电子货币。 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便成了货币。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货币主权) ③货币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派生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④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核心:等价交换。 既是价值决定规律,也是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规律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发挥作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总是受价值约束,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是以自身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波动的。 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又称古典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重心主要在英国和法国。在英国,从威廉.配第(1623-1687年)开始,到大卫.李嘉图(1772-1823)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开始,到西斯蒙第(1773-1842)结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和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1694-1774)。 英国 1.威廉.配第(1623-1687年)。是英国17世纪中后期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一生从事过许多职业,1658年他被选为爱尔兰国会议员。配第勤于收集资料并善于思考,因而留下了许多记录和著作手稿。仅发表的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著作就有10多部,内容涉及许多方面。在这些著作中,配第不仅论述了对外贸易和争夺霸权的问题,而且重点探讨了殖民地问题。与其他重商主义者一样,配第十分关注英国的外贸问题,这在其包括《赋税论》(1662年)在内的前期著作中尤为明显。在财富观上,配第仍把货币拥有量视为一国财富的标志,他认为各种物质产品"只 是一时一地的财富",只有金属货币才"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财富",因此"产业的巨大和终极的成果,不是一般财富的充裕,而是金银和珠宝的富足。为此应"尽力生产那些能够从海外赚取并带回货币的商品。" 在对外贸易上,他把对外贸易看作是幸福的源泉,是获取财富和权力的方法。如果进口显著超过出口,则应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在配第这里,重商主义的商业及殖民扩张思想更加具体。配第主要通过对爱尔兰的政治解剖,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殖民理论,这种理论对英国

来说具有普遍的意义,因而对17世纪中后期英国的殖民政策和扩张活动,对于第一帝国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亚当斯密(1723-1790年)。许多人知道亚当.斯密是从"看不见的手"这句话开始的。不论是马克思还是西方经济学界都毫不怀疑地认为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最杰出的代表。马克思说:"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成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萨缪尔逊说:"我们可以把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的那年看作是现在所学的经济学的诞生之年。"《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独立宣言》也发表于这一年,全面地考虑,很难说清楚哪一部文献更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独立宣言》向社会发出了一个全新的呼吁,呼唤社会致力于生活、自由和快乐的追求,而《国富论》则解释了这样的社会是如何运行的。" 从配第到斯密刚好一百年时间,其间英国经济学一直在不断发展,比较有影响的是洛克、诺思、马西、休谟、斯图亚特等。斯密正是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创立了古典经济体系。在斯密之前,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们都着眼于经济政策,不大注意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而急于对市场进行干预。斯密最伟大的贡献在于他是从弄清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这个复杂问题入手,并获得重大发现,即自行调节的自然秩序(也叫自由市场机制)。这里,我们不得不先分享斯密的一段精辟话语: "每个人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而且,在这样做时正象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到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大得多。"--这就是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当然,斯密的贡献并不仅仅在于此,这只是他找到了开启经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大全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 (资本主义部分) 一、导论 1、重要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经济规律。 2、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如何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应用? 5、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政治经济学? 二、商品和货币 1、重要概念:商品、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价格、市场机制。 2、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什么要从分析商品开始? 3、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怎样? 4、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关系怎样? 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6、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7、什么是货币流通量规律? 8、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 9、如何理解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三、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1、重要概念:资本总公式、剩余价值、资本、价值增殖过程、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2、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3、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4、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5、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什么?它怎样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四、资本积累过程 1、重要概念: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集中、资本积聚、资本有机 构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资本原始积累。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是生产关系的再生 产? 3、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 4、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有哪些? 5、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 条件? 6、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五、资本的流通过程 1、重要概念: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预付资本总周转、年剩 余价值率。 2、产业资本循环经历哪些阶段和采取哪些形式? 3、什么是资本周转和周转时间? 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5、社会总资本运动有什么特点? 6、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7、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1、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 2、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大量生产来满足消费需求,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以商品经济为主导,公平、公正的环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保障。 3、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的量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大多数劳动者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成反比! 4、在商品经济中,为什么以价值为尺度进行商品交换 商品的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必须以照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5、实现商品经济的条件,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 含义:以社会分工进行生产,以交换作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称为商品经济 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产品私有化 3)等价交换 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或者说,产品价值是否能转换成为商品价值的矛盾! 6、价值规律、供求规律 第一,价值规律使供求达到平衡性,有效缓解经济危机,并且引导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均衡转移与分配,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资源的浪费,达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分配。 有利于大多数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有利于竞争机制发挥和“优胜劣汰”格局。 第三,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好处 特征: 第一,本质上是交换经济(通过交换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第二,是开拓型经济(通过社会分工使产品产出达到最大化) 第三,是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经济 (以商品价值为准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获得利润) 第四,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为了获得利润不断生产产品和创造社会财富) 好处: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需求达到最大化 有利于生产关系和谐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与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 如何实现? 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的两重作用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趋势的形成: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际间分工和合作关系越紧密,要求整个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资本的不断扩张和国际竞争加剧、跨国公司等新型经济主体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详细版)

政治经济学重点及答案(打"的题是老师认为比较重要的) 导言 一、主要概念: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5?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7?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V) 二、主要问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中研究生产方式,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提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2?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V)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是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2)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则反作用于生产。具体来说: 生产的决 定作用表现在: 第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消费。 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 第一,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既无意义也不能连续进行; 第二,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大影响,如适应生产的要求则会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因素,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科学技术与与生产力(结合第九章) 4?经济规律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视角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视角 2014年07月21日07:04 来源:文汇报作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60 □钟祥财 若干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探索成果 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十月革命以后,前苏联决策者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形势,逐步确立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体制设计和理论依据方面基本参照了前苏联的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暴露出一些问题,引起我党领导集体和经济学者的注意和思考,并产生了若干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探索成果。 如,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是否完全排斥商品生产?1956年,刘少奇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说:“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这个观点恐怕值得研究。”他次年指出,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是有计划,但计划只能计划那么几类,社会经济生活是几千种,几万种,几十万种,如果只强调计划性,就会把灵活多样挤掉,搞得简单、呆板。他说,“我们一定要使社会主义经济的多样性、灵活性超过资本主义,使我们人民的经济生活丰富多彩,更方便,更灵活”,为此“一定要有下面那样多的小计划,和中央的计划互相调整。但只是计划调整还不行,还要利用价值规律。” 1958年,毛泽东指出:“进入共产主义要有步骤。我们向两方面扩大:一方面发展自给性的生产,一方面发展商品生产。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他强调,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商品生产,要看它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1962年“七千人会议”期间,毛泽东在修改刘少奇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工作报告时,增加了这样一段话:“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这样两个原则,是在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决不能不严格遵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两个基本原则。” 再如,怎样激发企业的积极性?毛泽东等人提出过适当放权的主张。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工厂、合作社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都要处理好。”就企业管理而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看待它的独立地位,“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刘少奇在党的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应当保证企业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统一计划下,在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干部管理、职工调配、福利设施等方面,有适当的自治权利”。 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讨方面,孙冶方在1956年提出:“通过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的认识和计算来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的这个重大作用——在我们社会主义经济中非但不应该受到排斥,而且应该受到更大重视。”1957年,顾准提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由价值规律通过市场发挥作用。经济计划应“减少它对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规定”,“使价格成为调节生产的主要工具”。沈志远在1962年著文强调,必须肯定按劳分配首先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 但是,由于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即使有人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客观规律有所认识,这些规律在实际工作也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政治经济的定义 ◆古典政治经济学(也称古典经济学)这一术语是由马克思最早提出来的,并被后来 的经济学家所沿用。 ◆根据马克思的规定,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 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也即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20年代。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将理论研究 领域从流通转移到生产领域,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思想,并在不同程度上研究了剩 余价值的各种形式。 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 17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农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迅猛发展。 2、社会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地衣阶级的矛盾 1640-4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 3、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 培根:“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霍布斯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 从15世纪中叶开始到17世纪初,西欧商业资本占统治地位,这就是重商时代。重 商主义经济学说,成为这一时期欧洲经济思想的主流。 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初的理论考察。 但是,由于重商主义者是以流通领域为其研究对象,因而不可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关系的本质,因此还不是科学的。 到了17世纪初,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引起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生产成 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主体,流通变为生产的一个要素。由此就导致了重商主 义的逐渐瓦解和新的经济科学的产生,即以资本主义生产为研究对象的古典政治经 济学的产生。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时期,正处 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资本主义制度由发生到成长的上 升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没落的地 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还未形成一个独立的、直接 威胁资产阶级生存的政治力量,资产阶级的主要任务是 反对封建制度及其残余。因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还能够 面对现实,以相当科学的态度研究实际经济问题,揭露阶 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力图为资 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和 过时的重商主义,提出“自由放任”的口号,反对国家干预 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为此,古典经济学家提出“自然规 律”的思想,从“人的本性”出发,寻找和论证自然的合理 的制度。这样,他们实际上承认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存 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同时,他们又把

大一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大一 导论: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包括三个最基本要素:(1)劳动者劳动;(2)劳动资料;(3)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科学抽象法:科学抽象法包括两种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方法,即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科学抽象法就是运用人们思维的抽象力,从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抽去外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找出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科学抽象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运用科学抽象法能够深刻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阐明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政治经济学离开科学抽象法将陷于现象形态的肤浅研究,无法揭示支配经济现象和发展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律。

第一章:商品 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商品价值量: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来衡量的,所以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的。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是由形成价值的实体抽象劳动的性质所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实际消耗的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个别价值。 相对价值形式:是在商品交换中使自己的价值得到相对表现的形式。 等价形式: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 第二章:货币

政治经济学网上答案

1. 政治经济学是()。 A. 原初的社会科学 B.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 C. 从政治的角度研究经济学 D. 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 A. 阶级性 B. 科学性 C. 实践性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政治和经济 B. 生产力 C. 生产关系 D. 生产方式 4. 生产关系是指()。 A.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 人与人的自然关系 C. 人与自然的关系 D.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5. 由抽象到具体是()。 A. 由理论到实践 B. 由一般到特殊 C. 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 D. 由宏观到微观

6. 矛盾分析是为()。 A. 调和矛盾 B. 揭示矛盾 C. 解决矛盾 D. 把矛盾双方对立起来 7. 实证分析是为了说明()。 A. 现实是什么 B. 将来是什么 C. 过去是什么 D. 以上各项都包括 8. 政治经济学是()。 A. 社会科学的皇后 B.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一门社会科学 D. 以上各项都包括 9. 经济学家应该()。 A. 认识世界 B. 改造世界 C. 既认识又改造世界 D. 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10. 学习政治经济学是为了()。 A. 多重目的 B. 掌握知识 C. 获得必修学分 D. 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

11. 商品的二重性是() A.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 交换价值和价值 C. 价值和使用价值 D. 费用和效用 12. 商品是()。 A.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B. 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品 C. 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 为他人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13. 价值是()。 A.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B. 交换价值的基础 C. 调节价格运动的规律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14. 劳动二重性是指()。 A. 死劳动和活劳动 B.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 以上各项都不正确 15.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无关 D. 以上各项都有可能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和缺陷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这一百多年间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确立的时期,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适应新兴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要求,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提出了一些科学见解,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1.奠定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这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主要的贡献。斯密提出了一般社会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说明了商品价值的实体。他还明确区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区分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研究了价值(“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但是,斯密并未把劳动价值论贯彻始终。他又提出了与此相反的论点,即把工资,利润和地租说成是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和三个组成部分。李嘉图批评了斯密的错误的“收入构成论”,坚持并发展了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这一正确观点,并且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各个经济范畴。 2.在地租、利润、利息的形式上,研究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认为地租是剩余劳动的生产物。法国重农主义的创始人魁奈提出,只有生产“纯产品”的农业劳动是生产劳动,从而把关于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斯密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利润的来源。他说,“劳动者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分为工人的工资和雇主的利润两个部分。马克思说,这一观点“把利润归结为对无酬的别人劳动的占有”,实际上“认识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第58页)。李嘉图比斯密前进了一步,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说明了利润和地租的来源。他认为,产品的全部价值都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社会各阶级的一切收入都来源于此。工资只是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这部分归工人所有;利润是产品价值扣除工资之后的余额,它由资本家占有;地租是产品价值扣除工资和利润之后的余额,由土地所有者占有。 3.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对立。在政治经济学史上斯密第一次提出,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土地所以者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主要阶级。与此相适应,他区分了三种基本收入,即工资、利润和地租。斯密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李嘉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工资与利润的对立,利润同地租的对立。他指出,利润的高低同工资的多少成反比,地租的增加会使农产品价格上涨,势必导致利润的下降,由此就产生了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之间的经济矛盾。马克思对这些分析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李嘉图揭示并说明了阶级之间的经济对立……这样一来,在政治经济学中,历史斗争和发展过程的根源被抓住了,并且被揭示出来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183页) 4.研究了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代表魁奈把流通过程纳入再生产过程,描绘了社会总产品在三大阶级(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及土地所有者阶级)之间的实现过程,以及工业、农业两个生产部门再生产条件的补偿过程。尽管魁奈的经济理论存在着严重错误,但他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却包含着“极有天才的思想”(马克思语)。

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五)

《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五) (第12-14章)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体系 1.市场体系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1)市场体系,是指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各种类型的市场所构成的整体。 (2)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市场结构完整。市场应当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组成。 第二,市场组织良好。就是有纵横交错的市场网络。 第三,市场统一。从国内来看,各种生产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是相通的,两者密切结合。 第四,市场决定价格。除少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国家决定和管理外,其余大量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市场决定。 第五,市场保障健全。要有完整的法律体系和相应的执法制度。 第六,宏观调控有效。健全计划、组织、调节等系统,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和管理。 (3)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市场体系的作用主要有: 首先、市场体系的存在,是企业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 其次、企业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要从市场上获得。 再次、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要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销售。 总之,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企业的产、供、销活动就会发生困难,企业也难作为市场主体发挥作用。 2.商品市场的构成和形式是什么? (1)商品市场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服务市场构成。 (2)商品市场的组织形式有: 一是产需之间或产销之间直接交易。 二是零售市场。 三是批发市场。 四是拍卖市场。 五是招标市场。 3.生产要素市场的构成 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它是整个市场体系的枢纽)、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产权市场。 4.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如何? (1)改革价格形成机制,将主要由政府决定价格,改变为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也是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的关键。 (2)理论价格,是按正常生产、合理经营条件下的中等成本,即部门平均成本加合理盈利来计算的价格,它大体反映商品的价值。 理论价格的意义在于,它为企业定价提供基本的依据,为分析各种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调节价格总水平提供依据。 (3)市场价格,是以理论价格为基础,在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的作用下形成的价格。当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食品安全问题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食品安全问题 姓名:朱霖学号:201410306 第一章引论 近年以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每年频频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例如仅2014年,就有台湾顶新黑心油事件,福喜腐肉事件中的麦当劳事件,家乐福散装菜干二氧化硫超标事件,昆明毒米线事件,三无产品吸血鬼饮料事件,毒豆芽事件,汉丽轩口水肉事件等等。这不仅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也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食品出口、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保障食品安全问题亟待我们一起探讨和解决。 然而,从目前关于食品安全的论文中,笔者发现,学者研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原因或者对食品安全问题建议,都是从现行体制中寻找问题,提出建议。却没有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事情发生的内在原因。在吉林大学韩丹,田毅鹏的论文”有法律到市场:食品安全治理学说的思辨中“总结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三个存在的学说:一是法律体系不完全学说,二是政府监管不力学说,三是市场失效说。然而,在这三个学说当中,无论是法律体系的不完全还是政府监管的不力,还是市场的失效,学者们都忽视了产生这三个问题的根本所在,那就是利益集团的博弈和权力集团的寻租腐化。 曾经在一个小型的讨论会中,笔者曾经讨论过为什么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都是曾经困扰大家的问题,然而交通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例如酒后驾车比例越来越低,社会中对于交通安全的意识越来越强,人们在出行时的安全问题得到了大大的改善。然而在食品安全或者环境安全的问题上,大家发现屡禁不止,虽然各种各样的监管的出台或者法律体系越来越完善,然而食品安全问题却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甚至更有甚者,借着强硬政策或者其他手段的出现的东风,为逃避过检查的问题产品披着安全食品的外衣增加销量,博取更大的利润。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于存在集团和利益集团的博弈和权力集团的寻租腐化导致的。 第二章从集团和利益集团的角度看食品安全问题 第一节利益集团的概念

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总结

政治经济学 注意: 1.掌握基本原理及其叙述方法(文字组织) 2.紧密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导论 理解三个基本问题: 1.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都属于理论经济学)。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 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 知识要点: 1.商品的二因素以及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3.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可以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一章来理解)。 重点: 1.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 2.为什么说劳动的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提示: (1)劳动的二重性学说解释了商品的二重性,从而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2)从劳动二重性出发,马克思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增值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

造的,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3)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而提出了资本的有机构成学说。 (4)在前面三点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资本积累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剩余价值分配理论,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3.从发展的角度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新认识。 4.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价值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 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一章来理解,也可以结合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来理解。 提示: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是这一规律的作用形式。 (2)价值规律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决定、实现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内在关系;而市场机制不过是表现这种关系的外在形式。 思考题: 1.劳动价值论有何现实意义? 提示: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出发点:资源怎么配置和财富怎么分配。 今天的现实问题:我们要搞市场经济,但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我们的现实经济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存在着很多矛盾,比如收入分配不公等。而按劳分配仍然是我们经济体中的主要收入分配方式。尽管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各要素都参与分配,但问题在于我们目前过于强调资本等要素的分配,而忽略了劳动这一基本要素。 2.马克思揭示的货币流通规律与现实经济中的纸币流通规律有何关系?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简答题汇总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简答汇总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2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 (3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实现了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答:(1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它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者反对的态度,因而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阶级性。各个不同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圾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3.如何正确看待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答:(1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本质。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体系和总体内容来看,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 (2 )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论是重商主义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还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批判其中的糟粕,吸取并改造其中有价值的成分,为我所用。特别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其理论体系和根本内容是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在发展和管理社会化大生产,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实行政府调控,在经济增长与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实行与发展股份制经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思想和理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借鉴意义。 4.什么是劳动、劳动对象及劳动资料? 答: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5.什么是生产资料?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 答: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6.生产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答:(1 )生产力的含义。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 )构成生产力的因素。生产力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还包括管理等其他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它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

《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 (一) 1.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社会生产总过程有什么重要作用? (1)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 (2)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表现在: 第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和消费。 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第三,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 (3)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 第一,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 第二,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状况好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 (4)生产过程、分配过程、交换过程、消费过程,共同组成物质生产总过程,形成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理解社会生产总过程的重要性就可以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容。 2.人们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是什么? (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或改造规律。 (3)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人们的经济行为绝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如果违背经济规律,就会遭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从而使自己从事的经济活动失败。 (4)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相比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绝大多数经济规律,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 第二,经济规律是不能离开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的。 第三,在阶级社会里,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带有阶级性。 (5)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 第一,有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即在一切社会都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第二,有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即在某几个社会共同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 第三,有某一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商品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2)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具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经济形式。 (3)商品经济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社会分工。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基础。 第二,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4.为什么说私人(或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