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云南省的自然灾害

云南省的自然灾害一、云南省的自然环境概况云南省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位于东经97°31′-106°12′,北纬21°08′-29°15′之间。
云南省是高原山地省区,全省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4%,河谷盆地仅占6%,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气候属副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呈垂直变化异常明显。
全省年平均气温17.2℃,年温差一般10~12℃。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但季节和地域上的分配极不均匀,一年中84.2%的雨量集中在5-10月的雨季,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无霜期长,南部边境地带全年无霜。
此外,云南省境内有大小河流600余条,干流总长度达5000多公里,分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珠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均由地势高的滇西北顺势而下。
同时,云南省也是国内着名的高原淡水湖泊区,受大断裂影响,湖泊多呈南北向分布,以断陷型构造湖居多。
二、云南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1、地质灾害(地震)云南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带东侧,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以强度大、频度高、灾害重、分布广而着称,是我国破坏性地震频繁发生,地震灾害特别严重的省份之一。
云南省129个县市区都处于6度以上的地震烈度设防区,其中7-9度烈度设防的有116个,占全省总面积的84%。
1998年至2008年,云南省发生的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达到320多次。
由于地震频繁,震灾严重,所以云南省的反震减灾工作十分繁重。
2、地貌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云南地貌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地貌复杂,全省地面坡度大于25度的占39.3%,滇西北与滇东北地区约占6O ~9O%全省降水总量年均约1100毫米,其中6、7、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5 ~65%. 山多、坡陡、降雨集中,加上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和断块差异运动等十分强烈,决定了云南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与多发的地区,同时,地震对引发地质灾害也起重要作用。
探寻干旱成因

任福 民预测 说 , 中国西 南地 区在 4月 中旬之 前 可 能还 见不 到 有效 的 降水 。 自然 角度 来讲 , 从 5月份 是雨 季 的开始 , 即便 降水 开始 , 要做最 坏 也 的打 算 , 采取积 极 措施应 对 可能 出现 的干 旱持 续发展 的局面 。
^
。
,
L
1
彝
一 ; = l
f
’
| 雾 ≯
杨 \ 文
骏
来
丽
面 积三 分之 一 的棉兰 老地 区 的水 电站 因缺 水无 法 发 电 。
阿 罗约 已签 署总统 令 , 宣布 该地 区处于“ 灾难状 态 ” 。 亚洲 部分地 区同时 出现 旱灾 , 因何在 ? 南气象 部 原 越
门专 家认 为,厄尔 尼诺现象 是导致 当地干 旱 的一 个不可 忽视 的因素 。而 菲律 宾农业 部官员 、气象专 家也 多次表
菲律宾农 业部发 布的最 新公告 说 ,持续 干旱 已经 影
响 到菲律 宾 的 2 个 省 。 目前 ,供应 首 都 大马 尼拉 地 区 3 9 %生 活用水 的安加特 水库 的水位 已大幅下 降 ,菲总统 7
镬‘ _
阿 罗约 已号召该地 区采取 紧急节 水措施 。 外 , 此 占菲 国土
示, 当地 的干早是 厄尔尼 诺现 象直接 导致 的。 厄尔 尼诺现 象特指发 生在 赤道太 平洋 东部和 中部 的 海 水大范 围持续 异常偏 暖现象 ,这种现 象 的发生常 常对
云南的气候特点有哪些

云南的气候特点有哪些云南,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以其独特的气候特点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在这里,四季如春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形容词,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
云南的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
这种多样性主要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所决定的。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纬度较低,大部分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热量丰富。
同时,由于海拔较高,一般在 1000 米到2000 米之间,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从而形成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云南气候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四季如春。
在昆明、大理等地区,年温差较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即使在冬季,气温也很少会降到 0摄氏度以下;而在夏季,高温天气也相对较少,平均气温一般在 20 摄氏度左右。
这使得云南成为了人们避暑和避寒的理想之地。
干湿季节分明也是云南气候的重要特点之一。
每年的 5 月到 10 月为雨季,降水丰富,空气湿润;而 11 月到次年 4 月则为干季,降水相对较少,空气较为干燥。
这种干湿季节的明显差异,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雨季,要注意防范洪涝灾害;而在干季,则需要合理安排水资源,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云南的气候还具有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的特点。
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就会下降 06 摄氏度左右。
在一些高山地区,如玉龙雪山、梅里雪山等地,即使在夏季,山顶也可能白雪皑皑,而山脚下则是郁郁葱葱的景象。
这种垂直气候带的差异,使得云南拥有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多样的自然景观。
另外,云南的季风气候特征也较为明显。
受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较多;冬季则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气候相对干燥。
季风的不稳定性也导致了云南部分地区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有时会出现干旱或洪涝等灾害性天气。
云南的气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区域差异较大。
由于云南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
云南旱灾特点和未来10年干旱趋势预测

表2
不同年代云南年均因旱损失粮食统计 粮食播种 粮食总 因旱损失 因旱损失 单位播种 面积因旱 损失粮食 / ( kg hm- 2 ) 61. 08 133. 32 162. 84 86. 38
年
份
面积 / 万 hm 2
产量 /万t 753. 1 936. 2 1187. 7 959. 0
粮食 /万t 13. 96 13. 38 21. 43 45. 97 60. 00 30. 64
1977~ 1993 年 , 湿 期为 1910~ 1926 年、 1938~ 1950 年、 1964~ 1976 年、 1994~ 2002 年。第 一个偏暖期 的周期为 34 年、 偏冷 期的周期为 32 年 ; 前 3 个湿期的周期为 13~ 17 年、 干期的 周 期为 10~ 20 年 。 1951~ 2002 年 , 云南有 8 个旱年 是气象 部门和 水利部 门 都认同、 农业因旱损失也大的 典型大旱年。 其中 4 年为偏 暖 期内的暖年 ( 1987、 1988、 1997、 1998 年 ) , 1 年为 偏暖期 内的 冷 年( 1992 年 ) , 2 年 为偏 冷期 内的 冷年 ( 1963、 1977 年 ) , 1 年 为 偏冷 期内的中温年 ( 1960 年 ) 。 20 年 的偏暖 期里发 生了 5 次 典型大旱年 , 发生频率 为 4 年 1 次 ; 偏冷 期发 生频率 为 10. 7 年 1 次。同样 , 29 年的 干期里 发生 5 次典 型大旱 , 干 期出 现 典型大旱的频率为 5. 8 年 1 次 , 湿期频率为 7. 7 年 1 次。 云南干湿、 冷暖的阶段性气候变 化在大的 趋势上虽与 全 国一 致 , 但也有不同 于全 国气 候的独 特性 , 即 云南气 候有 干 冷、 干暖、 湿冷、 湿暖 4 种阶段性组合关系。
专题15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地理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5 中国的自然环境考点1 地形和地势(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A.a和b B.c和d C.b和c D.a和d2.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山脉西侧是华北平原B.b山脉西侧是云贵高原C.c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D.d山脉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1.D 2.D【解析】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读图可知,a是太行山脉,b是武夷山脉,c是昆仑山脉,d是巫山,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太行山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故A错误;雪峰山西侧是云贵高原,东侧是东南丘陵,武夷山位于东南丘陵地区,故B错误;昆仑山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故C错误;巫山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是四川盆地,故D正确。
故选D。
3.(2019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卷)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下列地形区中,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的是A.东北平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四川盆地【答案】3.A【解析】大兴安岭以东地形区是东北平原,以西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
故选A。
4.(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某同学根据右图对我国地势特点及影响进行总结结论不正确的是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B.众多大河顺势东流,便利东西交通C.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D.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答案】4.A【解析】4.考察我国地形地势。
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最能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示意;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点,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东西交通;阶梯之间的落差大,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水能。
5.(2019年黑龙江绥化市)下列山脉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是A.昆仑山脉B.大兴安岭C.横断山脉D.祁连山脉【答案】5.B【解析】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西南旱灾的成因与对策

重庆
轻旱到 中旱
全 市 3 区县 出现 旱情 ;农作物 受旱 2 0万亩 ; 4个 7
9 4万人 、 2万 头大 牲 畜 因旱 出现 临 时饮 水 困难 4
i 本次西南干旱的主要成 因l 二、
弋 , r r r r r q r r r r ’
1 季提早 结束 。我 国是受 季风影 响显 著 的国家 , . 雨 尤其 西南地 区 深 受来 自印度 洋 的西南 季风影 响 。 在西 南季 风 的影 响下 , 国西南 地 我 区尤其 是 云 贵地 区一 年 主 要有 两 个 季节 , 个 是 旱季 ( 年 1 月 至 一 每 1 次 年 4月 )一个是 雨 季 ( , 每年 5月 至 1 0月 )全 年 的降水 主要集 中于 ,
同期平 均最 高气 温 ( 05 偏 高 2  ̄ 打破 了 15 2 . ̄ C) . C, 2 9 2年 以来 历史 同期
平 均最 高气温 记 录 , 而 导致水 汽蒸发量 加 大 , 从 干旱 加重 。 4生态 破 坏等 间接 原 因 。近年来 , . 西南 地 区大量 建设 水 电站 , 极
置l n盂I nD 』 』 置山 置- n盂 、n鼬耻 』 』 蛐 盈 』 u 皿 』 、 .
i 本次西南干旱灾情的主要特点《 一、
弋, r r r r r, r 硒 , , 、呵 q , r 1
1 . 持续 时间长 。20 灾情 09年 9月 中旬 , 云南 、 贵州 、 广西 等地气象 干旱露 头 ,0月下旬 出现 了大范 围 中等 以上程度 的气象 干旱 , 续 6 l 持
个 多月 。
2灾情 范 围广 。长 期高温 少雨 , 使 云南 大部 、 . 致 贵州 大部 、 川西 高 原 南部 、 广西 的北部 和东南 部 出现 重度 以上气 象干旱 。
论当前云南旱情与地下水深井开采的利弊

论当前云南旱情与地下水深井开采的利弊【摘要】:至2009 年入冬起,云南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持续旱灾。
出现大旱灾,主要原因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跟不上实际需求。
为缓解旱情,各种取水措施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一些地区采取钻深井取水措施,这种方式确能获取大量地下水达到缓解旱情的目的,但这一措施是否合理?本文深入研究了云南旱灾发生的原因,并对地下水深井开采的利弊做了论述。
【关键词】:云南旱情;地下水;深井开采;利弊中图分类号:s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前言2009 年入冬以来,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大旱,而现实情况却是,即使西北地区半年不下雨,也没有出现这么大的灾情,西南地区降雨量丰富,年降水可以达1300mm 以上,还有大江大河,出现大旱灾,这就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跟不上实际需求。
另外,农村和山区的旱情比较严重,而城市的所受的影响并不大,这一点也很值得大家反思。
为缓解旱情,其中采取的一项措施便是钻深井开采地下水,开采深层地下水在我国很多地区成为重要取水方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方式是否可行?本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评价。
2、云南旱灾的实际情况云南地区大旱以来,持续干旱已造成云南13州市91个县(市、区)631.83万人受灾,至2010年5月云南因旱灾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20亿元以上,农作物受灾严重。
到目前为止,全省秋冬播农作物受灾达3261.2万亩,成灾2521.8万亩,绝收1506.9万亩。
小麦粮食作物受灾1593.2万亩,成灾1296.9万亩,绝收930万亩。
水果、茶叶等五类经济林果受灾1482.5万亩,成灾432.7万亩,绝收79.9万亩,农产品供给受影响。
全省蔬菜产量同比减少30%左右,甘蔗产糖量减少32万吨,鲜花产量减少30%左右,春茶产量减少51%。
农民收入受影响。
据初步统计,仅至2010年5月,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已经减少一百元。
云南省干旱特点和抗旱工作探讨

,
河川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 , 年内变化较大 , 但 由于骨干控
制性水利工程较 少 ,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
12 干旱 规律 .
根据历年干旱资料分析 , 云南省 的干旱 规律主要表 现在 3个方面 : 易发性 。15 -2 1 ① 9 0 0 1年 6 2年中 , 云南省有 5 8年
求 , 出下一步 的工作 目 和工作 任务 , 提 标 并负责执 行和实施 ,
计划 管 理 部 门 根 据 各 部 门 的 编 制 和 执 行 情 况 , 相 关 部 门进 对
行考核和绩效激励 , 中心采 取这种 形式 以后 , 该 每年 度均 能
圆满完成计划的编制与执行工作 。
参考文献: [ ]雷凤梅 . 1 浅谈计划 管理 中的几点认识 . 经管空 间 , 0 第 3期 ,0 1 21
收 稿 日期 :0 2 .2 2 l 31
通、 曲靖 、 楚雄 、 明、 昆 大理 、 丽江 、 山等 地。③ 季节性 。干 文 旱主要发生在冬春季 , 个别年份有夏伏旱发生 。云南省冬春
作者简介 : 杨光 , , 男 陕西韩城人 , 主要从 事防汛抗旱管理相关 工作 。
( 接第7 上 2页 )
年.
多方案 , 因此需 要企事 业单 位 内部 各部 门 、 各级 工作人 员共
同参与 、 讨论 和共 同决策 , 选择一种最科 学 、 最适合 本单位 的 方案, 才能使计划 管理 发挥最 大作 用 , 从而 实现单 位效 率和
效益 的最大化。计划 的执行 过程 更需 要各 部 门之 间 的相互
环节 , 并有针 对性地提 出了加强抗旱工作 的建议 。
关 键 词 : 南 省 ; 旱 ; 旱 工 作 ; 灾 影 响 云 干 抗 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纵观云南历史,会发现这几年云南三年连旱并不是一件偶然事件,而是从明清开始,旱灾逐年增多,特别是到二十一世纪初,旱灾呈现加速度增长,最终酿成了史无前例的三年连旱。
那么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大气环流异常。
引起大气回流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异常现象,一般每2—7年出现一次,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一年左右,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
所以不能解释云南旱灾逐年增强的现象。
更不能解释三年连旱,因为厄尔尼诺现象不可能三年连续出现。
2、水利设施基础薄弱。
从历史角度来看:明清以来云南旱灾的日益增长,正好与明清以来日益增长的水利设施建设日益增长成正比,很显然,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并不是造成旱灾的原因,恰恰相反,水利设施越多的年代旱灾反而越多。
此外现在抗旱大力开发利用地下水也
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过度超采还会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表干旱沙化。
一旦地下水开采完,土地荒漠化严重,一切就晚了。
3、全球变暖。
数据显示:从云南有气象记录的1961以来,云南年平均气温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截至2010年,49年中云南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74℃,其中年升温率为0.015℃/年。
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从历史来看,例如侏罗纪时期气温则是高于今日约摄氏3°,然而侏罗纪时期却是地球历史上最湿润的时期之一。
所以,全球变暖不是导致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
4、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影响。
云南地处于北回归线附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北回归线所贯串之处,大都是茫茫的荒漠: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利沙漠、小内天特沙漠,印度半岛的塔尔沙漠……,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许说明了云南气候注定是干旱的,但是古时候的云南却以温暖湿润气候为著名,只是近百年特别是最近十年来才逐渐转为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