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思潮形成和基本主张
浅议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

其后果还要 更加严重 。“ 大爆 炸” 的 后 主义政策显得束 手无 策 新 自由主义以非难“ 凯恩斯革命 ” 实现货币 接受新 自由主义 的发展 中国家 . . 休 的药方 . 结果造 成 了近 1 0 主义反革命 而兴起 新 自由主义伴随美国总统里根和英 国首相撒切尔 俄 罗斯完全 听信 新 自由主义的 “ 克疗法 ” 夫人的上 台. 否定凯恩斯 主义的声浪 中 . 在 占据 了美 英 等 国 主 流 经 济 年 的大灾难 . 就是一个很好 的例证 同时新 自由主义最终也会使得贫 学地位。 自二十世 纪七、 十年代以来 , 八 随着高新科技革命兴 起 . 生产 富分化 日益严重 力巨大发展 , 资本 主义 由 国 家垄 断 向 国 际垄 断 发展 。 应 这 种 需 要 . 适 新 3对 新 自 由主 义 的 反 思 .
自由 主 义 开 始 由理 论 、 术 而 政 治 化 、 家 意 识 形 态 化 、 式 化 , 为 学 国 范 成 31 有 制 并 非 经 济 发 展 的动 力 .私 美 英 国 际垄 断 资本 推 行 全 球 一 体 化 理 论 体 系 的重 要 组 成 部分 在 新 自 由主 义 者 看 来 . 有 制 能 够 给 人 们 自由 选 择 的权 利 . 人 私 使 1 . 自由 主义 的基 本 理 论 观 点 2新 们 的财 产 和 收 入 同个 人 的经 济 活 动 直 接 相 结 合 . 样 能 保 证 经 济 发 展 这
新 自由主义并非是理论一致 、 观点统一的学术流派 . 自由主义主 新 要包括 以哈耶克为代表 的伦敦学派 、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 、 以 卢卡斯为代表 的理 眭预期学派等。尽管不同学派有各 自的特点 . 但其基 本理论观点还是相同的或相近的. 概括起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 极力主张私有制 . t  ̄ .1 2 反x 4 有制 , 西方主流经济学 , 不论其 中的自由派或保守派 , 是主张私有制 . 都 反对公有制 的。 不过 , 当代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 中。 自由主义派 主 在 新 张私有 制 , 反对 公 有 制 的 立 场 更 坚 决 , 度 更 鲜 明 。新 自由 主 义 认 为 , 态 财产私有 的经济主体, 在充分竞争 的 自由市场上可 以达到完 美的瓦 尔 拉 斯 均 衡 , 且 只 有 私 人 的 财 产 权 才 是 完 整 的 : 自 由主 义 还 认 为 , 并 新 私 有 制 经 济 的 最 大 好 处 在 于 它 保 证 了个 人 的 自由 . 公 有 制 则 限 制 了个 而 人 自 由。 122宣 扬 自由 贸 易 . 吹 经 济全 球 化 .. 鼓 新 自由主义者继承 了旧 自由主义者 的 自由贸易 和经济全球 化理 论。新 自由主 义的代 表人物 KO m e和 W.r d r .h a G i e 认为 , e 经济全 球化 就是全球经济 和市场 的一体化 . 是世界 资源 的最优 组合 . 它不是 你死 我活的“ 和游 戏” 而是对双 方都有利 的“ 零 . 正和游戏 ” 绝大多数 国家 . 都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得 到长远 的比较利 益 经济全球化又是人类 进步的先 驱 . 因为它正促使全球市场与全球竞争 的一体化 的出现 1. .3主张 自由化 对 国家 干 预 2 反 新 自由主义经 济学家认为 . 国家对经济 生活 的干预 . 不仅不 能促 进 经济的稳定 和增长 .反而会 限制市场经 济的 自我完善和 自我 调节 他 们还把 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 的减慢 、 本积累的降低通货膨胀 的严 资 重等 . 统统归咎于 国家干预经济 的政策 1. .4主张福利个人化 . 2 反对福利圉家 新 自由主义认为 . 基于高税收政策的 “ 福利 国家” 导致经济上 的低 效率 , 弱化 了人们工作 、 储蓄和投资的动机 充分就业政策减少 了私 营 部 门 的劳 动 力 供 应 . 经 济 发 展 缺 乏 弹 性 : 使 以养 老 、 业 和 医 疗 等 为 主 就 要 内容 的全 民 福 利 . 毁 了个 人 自我 照 顾 的 能 力 , 加 了个 人 依 赖 国 摧 增 家 的惰 性 。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想和理论体系,强调个人自由、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和法治等核心价值观。
它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启蒙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壮大,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1. 启蒙时代:自由主义的雏形启蒙时代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孕育期。
18世纪欧洲的思想家们开始质疑封建主义和教权主义的统治,提倡人的理性和自由。
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等,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和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授权。
2. 美国独立战争:自由主义的实践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是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
美国的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主张个人自由和民主制度。
美国独立宣言中明确提到了人民的自由权利和平等原则,成为自由主义的重要里程碑。
3. 法国大革命:自由主义的全盛时期法国大革命(1789-1799)是自由主义思想的高峰期。
法国人民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共和国。
大革命期间,颁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确立了个人权利和民主原则,为自由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工业革命:自由主义经济的兴起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为自由主义经济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成为主导,强调私有财产权和自由贸易。
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提出了自由放任经济的理论,认为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够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5. 自由贸易:自由主义的国际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贸易成为自由主义的重要内容。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主张国家间的贸易应当无障碍,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6. 福利国家:自由主义的调整20世纪,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自由主义开始面临挑战。
社会问题的出现使得人们对市场经济的不公和不平等感到担忧。
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一些国家开始实行福利制度,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以平衡市场经济的利益和社会公平。
关于三种思潮

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Neo liberalism)是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资产阶级个人自由,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因而它成为一种经济自由主义的复苏形式,自从1970年代以来在国际的经济政策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自由主义也是一种政治—经济哲学,反对国家对于国内经济的干预。
新自由主义是国际垄断资本的理论体系,要深刻理解这一点,必须把握好三个方面的联系: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需要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推动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阶段过渡,新自由主义、垄断资本、经济全球化紧密交织,新自由主义是现代资产阶级右翼的意识形态。
历史虚无主义:近些年来,一些人以“反思历史”为名,歪曲“解放思想”的真意,从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走到“纠正”社会主义,认为我国不该过早地搞社会主义,而应该让资本主义充分地发展;从纠正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走到全盘否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从诋毁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发展到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丑化、妖魔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发展到贬损和否定近代中国一切进步的、革命的运动;从刻意渲染少数中国人的不文明行为,发展到否定五千年中华文明,等等。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主要表现在史学研究中,在某些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中有所体现。
应当说,历史虚无主义只是史学研究中的支流,但尽管是支流,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因为持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的一些人有很强的现实目的性,试图按照他们对现实的要求,来“改造”历史。
当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这些观点并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可言,因为他们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事实。
但从政治上看,作为一种错误思潮,它的流传和泛滥会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和重视。
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民主党所宣扬的一种部分类似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社会主义。
1899年伯恩斯坦在《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中,首次提出“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被称为民主社会主义的“教父”。
新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
自由至上说
有限政府论
多元与宽容
平等与正义
自由主义的宪政原则
人权原则
有限政府原则 法治原则 代议原则 分权原则
政教分离原则
人民同意原则 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不同学科探究
•在心理学上探究,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 •从社会学上探究,自由是不要侵害别人的前提下 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为。 •从法律上探究,自由就是不违法。公民在法律规 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 利。如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之类均属之。 •从政治方面看,自由是人们有权选择自己赞同的 执政者,也有权不选择自己不赞同的执政者。
政治自由主义的制度逻辑与困境
“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划分 服从多数与保护少数 理论特色与多重困扰 自由主义将理性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对理性 主义又提出了许多批评 (1)自由主义的理性存在着根本性缺陷。 (2)在当代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自由主义观念已经 过时。 (3)政治自由主义在内容上充满悖论。
霍布豪斯和霍布森的政治思想 霍布豪斯——社会和谐理论 为实现社会和谐,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不应互 相对立而应结成联盟。 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社会和谐的实现都需要国家 有意识的指导和有目的的控制管理。 霍布森——社会改良理论 主张国家把剩余价值转归国家所有,甚至可以 没收无劳所得。 强调国家发挥积极作用,制定全面的社会福利 政策,兴办各种各样的社会福利事业。
现代自由主义(即新自由主义)
相对于传统自由主义而言,表现的特征:
(1)新自由主义力求把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个人自由 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的集中表现是"华盛顿共识"。
它的核心思想是由曾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和世界银行副行长的斯蒂格利茨所概括的三句话:"政府的角色最小化"、"快速的私有化"和"快速的自由化"。
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进一步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
证明我国学者开展批判新自由主义的正确性和必然性。
这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相联系的。
新自由主义鼓吹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市场万能),反对在微观领域和宏观层次政府对经济的调控。
强调市场逻辑、反对国家干预。
美国电讯和传媒领域的放松管制(deregulation)是新自由主义思想背景和经济政策背景在传播领域的反映。
中国需走出新自由主义影响误区主要观点: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以来出现的复兴传统自由主义的思想。
该思想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推崇市场"原教旨主义"、倡导市场自由的竞争和个人主义、主张经济、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与私有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演变历程:古典自由主义发源于17世纪和18世纪。
它的核心思想是: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其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对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被凯恩斯主义所取代。
然而,仍有经济学家同凯恩斯主义对抗,主张回到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新自由主义就形成于这个时期。
在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多年受冷落的新自由主义适应这一需要,在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声浪中占据了美英等国主流经济学地位,自由主义经济思潮重新抬头。
为与原来的古典自由主义相区别,称之为"新自由主义"。
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的发展,新自由主义开始从理论、学术转变为国家政治的体现和意识形态的思潮,成为美英等国在世界上推行全球一体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

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浅论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一、新自由主义概述1、新自由主义的起源自由主义是产生于17世纪英国的一种思潮,长期以来,它对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西方经济学中的自由主义又被称为经济自由主义。
西方学者将经济自由主义分为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在西方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与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经济自由主义。
在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盛行时,新自由主义长期处于非主流地位。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陷入“滞胀”——即“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出现危机以来,新自由主义从非主流地位上升至主流地位。
其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情况为:现代货币学派,代表人物是密尔顿·弗里德曼;供给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阿瑟·拉弗、保罗·罗伯茨等人;此外还有理性预期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等。
2、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历了两次战后最深重的经济危机,整个西方经济长期陷入“滞胀”,而凯恩斯主义者却提不出有效对策,从而使他们信奉的经济思想陷入危机,走向衰落。
与此同时,新自由主义各种流派已经汇合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准备迎接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和危机的挑战。
伴随着里根和撒切尔的上台和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西方经济学家也把这一现象叫做“新古典复兴”[2]。
其原因分析起来有如下几点:凯恩斯主义失灵: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是一种宏观经济理论,其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
由于凯恩斯理论的宏观目标与微观基础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在70年代陷入"滞胀"型危机,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反对凯恩斯宏观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就会抬头。
美国经济学家大卫·M科茨从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变迁的角度,阐述了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原因。
他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接受新自由主义是对那一时期经济不稳定的回应。
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的一种经济思潮,是传统自由主义思想的一种变种,它强调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能力,认为自由市场是最有效地配置资源的方式。
这是对于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强烈反对。
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奥地利学派,以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米尔顿·弗里德曼等人为代表。
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市场自由主义。
它认为,市场是自主性的、自适应的、自我调节的,它能够采取高效的机制将各种资源分配到最优的地方,从而实现最大的福利。
因此,新自由主义者主张,政府应该尽可能地少干涉市场,让市场自由发挥作用。
在这种思想下,新自由主义者反对社会福利,他们认为福利制度会使得市场出现扭曲,不仅会影响经济效率,还会损害市场的公正性。
相反,他们主张市场自我调节,通过提高企业竞争和消费者选择的自由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
在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中,强调国家的角色应该更多地侧重于提供法律法规和公共服务,而不是在经济领域干涉市场。
这种思想的实践者认为,政府应该更多地致力于促进私人投资,并对企业和个人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教育。
对传统自由主义思想进行的改进,主张政府能够就在市场中垄断的产业和公共物品的难以达到的社会价值进行监管,同时证券、税收和货币政策等方面需要进行适度的管制。
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争议体现在它对福利国家的批评。
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福利国家的出现导致了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过度干预,使得市场变得僵化和不灵活,并且抑制了经济增长和创新的动力。
然而,这一论点也受到严厉的批评,因为它将经济和社会界定为两个不应该相互关联的领域,忽视了社会福利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事实。
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张市场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平衡能力,认为市场的"看不见的手"能够调整市场中的各种因素,从而实现最大的福利。
然而,这一观点也遭遇了批评。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自由主义是一种政管理念和经济学理论,强调个人自由、私有产权、市场经济和政府限制的原则。
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启蒙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
以下是自由主义的发展历程的详细描述。
1. 启蒙运动时期(17世纪-18世纪)自由主义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启蒙运动,这是一场思想和文化的革命。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约翰·洛克(John Locke)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强调个人权利、自由和自由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政府应该受到限制,个人应该享有自由和财产权。
2. 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是自由主义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美国的建国者们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他们在《独立宣言》中宣称“人人生而平等,拥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宪法的制定也体现了自由主义的原则,保护了个人权利和自由。
3. 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为自由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工业化的推进促使市场经济的发展,自由贸易和私有产权成为经济自由主义的基石。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出了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认为市场的自由竞争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4. 自由主义的政治运动(19世纪)19世纪是自由主义政治运动的高峰期。
在欧洲,自由主义者们争取宪政、言论自由和选举权。
他们反对专制主义和封建制度,主张个人自由和政府限制。
自由主义的政治运动在英国、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5. 福利国家的兴起(20世纪)20世纪,随着工人阶级的崛起和社会不平等的增加,福利国家的概念逐渐兴起。
福利国家旨在通过政府的干预来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以减轻贫困和不平等。
福利国家的兴起对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引起了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辩论。
6. 新自由主义的崛起(20世纪后半叶)20世纪后半叶,新自由主义成为主导经济政策的思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
3)凯恩斯主义。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的特大 经济危机足以证明:光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并不能实 现经济的自动均衡,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市场机制不能 解决的问题,必须要靠国家的调节和干预来解决。国家 的干预是实现经济均衡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凯恩斯提 出通过国家干预经济,解决当时的经济衰退和就业危机。
1、自由主义思潮
6)自由主义思潮的地位和影响。
不仅极大地影响了西方社会民主主义、 新保守主义等政治思潮,而且在相当长 的时期内成为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制订“福利国家”政策的理论基础。
2、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
1)政治民主。 维护个人自由。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都应以维护个人自由为目的; 反对专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专制,无论是国家
新自由主义思潮形成和基本主张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形成 二、新自由主义及其基本主张 三、新自由主义思潮与全球化 四、面对新自由主义思潮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形成
1、自由主义思潮 2、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 3、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 4、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
1、自由主义思潮
1)自由: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1、自由主义思潮de概念
2)自由主义(liberalism):从词源上—— 一说出自西班牙语“Liberales”。 形成于17世纪。 一说来自拉丁语“liber”: 社会应当尽量从政府干预中摆脱出来,尽量地
自由。
1、自由主义思潮
3)自由主义的核心:强调以理性为基础的个 人自由,主张维护个性发展。
哈耶克:关于回归古典自由主义的陈述。人类 理性能力的局限使得人们根据某种理性目标或 蓝图而构建制度的能力是低下的,是不可信的;
必须对中央政府的权力有所限制;必须回归古 典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
哈耶克和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
米瑟斯和哈耶克在新自由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 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开创作用。
20 世纪20 - 30 年代发生了一场以奥地利经济 学家米瑟斯、哈耶克为首的新自由主义者为一 方,以波兰经济学家兰格为另一方的关于经济计 算问题的大论战。整个论战虽无果而终,但却成 为新自由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一个里程碑。
若要让社会裹足不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 于给所有的人都强加一个标准。
哈耶克:《自由宪章》,pp75 - 7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
哈耶克和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
1944年,哈耶克发表《通往奴役之路》, 明确主张回归古典自由主义。
哈耶克对这种回归作了以下陈述:人类 理性能力的局限使得人们根据某种理性 目标或蓝图而构建制度的能力是低下的, 是不可信的;必须对中央政府的权力有 所限制;必须回归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 原则。
哈耶克论自由化
作为政治概念。伯林(Isaiah Berlin)—— 消极自由:免除限制或阻碍的自由,可以不做什么的
自由,“不受限于……free from……”,指人在什么 样的限度内,可以或应当被允许做他所能做的事,或 成为他所能成为的角色。关心的是“不受限制的空间 究竟有多大?”。 积极自由: “做……的自由”,“可以自由地去从 事……free to ……”,自主地去做他想做的事情,即 “什么东西或什么人,有权控制或干涉,从而决定某 人应该去做这件事。
赤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 繁荣。
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20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凯恩 斯主义的主流地位受到挑战。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抬头 并占据西方经济学主流地位。
4、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
1)新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
名称由来。新自由主义因力主重新恢复古典自 由主义的主要原则而得名。
尽管自由主义者对社会问题往往采用实 用主义的态度,使自由主义的内容经常 改变,但它强调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 由,主张维护个性发展,始终是自由主 义的核心。
1、自由主义思潮
4)自由主义思潮。
西方近现代乃至当代最重要的政治思潮。 形成于17、18世纪,19世纪开始成为西方主
要政治思潮。
1、自由主义思潮
的、教会的,还是社会习俗的、舆论的。
2)公民权利。生命、自由和财产是公民不可 剥夺的基本权利。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公民享 有广泛的自由权。
2、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
3)权利约束。 代议制民主。国家应实行代议制民主,国家权
力必须受到限制; 法治与分权。国家为保护公民权应实行法治与
分权。 4)自由主义的政治立场:期望社会的发展与
5)自由主义思潮发展的两个时期。古典自由 主义时期和现代自由主义时期。
1)古典自由主义时期:从17世纪起延续到 19世纪末。
2)现代自由主义时期:从19世纪末一直到当 代。与古典自由主义的名称相对,现代自由主 义也被称为新自由主义。20世纪70年代以后 现代自由主义急剧分化。一些自由主义者转向 保守主义立场,否定积极自由,反对国家干预, 主张恢复古典自由的原则,推行放任主义。
认为:市场经济制度能解决一切经济问题,反对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
3、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
2)新古典经济理论。 提倡经济自由。吸收了“看不见的手”的思想,
反对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过多干预。 市场经济制度是一个好制度。既可以达到资源
配置的高效率,又可以达到社会公平的目的。 微观经济学理论。凯恩斯革命前一直占据西方
进步。既主张改革、反对保守主义,也反对激 进的民主主义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
3、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渊源
1)古典经济学。古典自由主义的历史很长,代 表人物很多。如英国的配第(Petty,W.)、 休谟(Hume,D.)、马西(Massie,J.), 法国的重农学派等。古典自由主义产生于由封建 主义社会向自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特殊历史阶 段。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他们都反对封建主义的 集权统治,强调经济自由。亚当·斯密(Adam Smith)将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系统化,用一只 “看不见的手”的思想来表述这种经济自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