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解说词

平遥古城解说词
平遥古城解说词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汾河以东,距省城太原约100公里。平遥远古时称陶,相传为帝尧的封地。据史料记载,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城垣为夯土筑成,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遗址在今平遥城西北6公里处。西汉时,平遥曾是代王刘恒(后来的汉文帝)的中都。因为北魏太武帝名为拓跋焘,“陶”“焘”音同,犯讳,于是平陶改为平遥,并沿用至今。明代初年,平遥古城在旧城墙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扩修,始成今天的古城面貌。

现在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古城,我们今天的平遥之行将从北门登城墙,先上城门远眺古城全貌,然后沿城墙东行,参观敌楼、垛口等城防设施;到下东门参观瓮城、点将台;再进城经清虚观游览日升昌、市楼、明清街、县衙,最后从下西门出城。

[北城门及古城的结构]

我先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城门外面这围不大的半圆形城墙叫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有游客答是“瓮城”)这位游客说得对,它叫瓮城,是为了保护城门而修的。城门是供人们出入的通道,也是全城防卫最薄弱的环节,是敌人攻击的重点,为了保障城门的安全,便在城门外再修了一道防御墙。由于它们大多状似大瓮,形若半圆,所以形象地称之为“瓮城”,也隐含如果敌人进入瓮城,便来个“瓮中捉鳖”的寓意。瓮城的门一般不开在与城门正对的一面,而是开在侧面,这也是为了更有效地防御敌人,保护城门。

登上城墙,我们首先要欣赏一下这座高大华丽的建筑------城楼。城楼的作用主要是供指挥官登高眺敌、指挥作战之用,所以城门之上多筑有城楼。当然,今天它已失去了军事意义,成为游人登高俯瞰古城景色的绝佳景点。北城楼为近几年所复建,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四面围廊,四层三檐歇山顶,琉璃瓦剪边,古朴壮观。请大家随我上楼。

在城楼之上沿回廊扶栏四望:北边汾河如带,同蒲铁路、大运公路从城外掠过,田野乡村秀色尽在眼底;东西两侧是笔直的城墙垛口;南面则是古城全貌。我们重点来看城里的街道布局。

古城街道基本上保持了明清风貌,其基本布局是仿照灵龟的式样而设计的。全城以东、西、南、北4条大街为主线,纵横交错以8条小街、72条蚰蜒巷,构成近似于龟甲之上的八卦图案格局,主次分明,井井有条。全城的心脏便是南大街北部的那座高大的市楼。

“平遥的街道格局是仿龟背而设计,那龟的四肢和头尾又在哪里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大家可以猜得到。平遥有龟城之称,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安宁、长寿,是有灵气的动物。古城的设计师特意为平遥设计了六道城门,而且各有一个外凸的瓮城,既能方便出入,保障安全,同时又用以象征灵龟的头尾和四肢。我们所在的北门瓮城是龟之尾,当然,与北门相对应的南门瓮城便是神龟之首了,而且在其两侧还各有一眼水井,象征龟之双目。东西两边各有两门两瓮城,象征灵龟的四条腿。值得指出的是,这四座瓮城中的三座,门都开在南方,惟有下东门的瓮城的门与东门正对,开在东方。这是什么意思呢?设计者认为,整个平遥城是一头正欲向南爬行的灵龟,为了不让这个吉祥灵物爬走,便用一条大绳将灵龟的左后腿拉住,位于一条直线上的下东门和其瓮城门就象征这条被拉直的腿。据说这条绳子拴在城东北10公里外的慈相寺麓台塔上。下东门瓮城我们一会儿

要去参观。

[敌楼.垛口.女儿墙]

下面就随我沿城墙东行游览。游客朋友们肯定有去过长城的,平遥城墙的结构与长城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长城是横向延伸,而平遥城墙是方形围垣,另外,凸出城墙外的墩台马面的密度更大些。

我们脚下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最后修成的。明代之前已有城墙,但仅是夯土筑就。明初在原来土墙的基础上加高加厚,并在外墙加包了城砖,气候虽屡次维修,但风格依旧。

平遥城墙四周总长米,其大小是按照古代礼序规定设计的。中国古代礼制贯穿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就城池修建而言,更要大小有矩、等级分明。按一般规定,国都城方公里,诸侯都城及后来的州郡府城,城方公里,县城城方为公里。所以,平遥城公里的周长正符合这一礼序。

平遥城墙的高度约12米左右,足以拒来犯之敌于城外。墙体呈梯形,墙基底宽约10米,顶宽为3-6米不等。墙上里外两侧各有一道矮墙。里侧这道高约米,称女儿墙,或宇墙,护墙,起保护城上士兵安全的作用,并无御敌的功能.外侧护墙高约2米,而且其上部筑成齿形垛口,垛子中下部留有方孔.这样设计完全是为了防御作战的需要.2米的高度可以将守城士兵掩护起来,较大的壑口可供士兵投掷滚木雷石等较大的打击物,垛子上的小方孔既可供眺望,又可用来放箭.在这样的防御工事里,守城士兵既有了安全保障,又不妨碍作战,是十分科学合理的建构.

大家已经看到了,城墙每隔一段便有一个凸出墙外的墩台,而且在台上还筑有一座两层小楼.墩台也叫墙台,还被形象地称做马面,它是城墙防御体系中很重要的部分。一方面墙台较为宽敞,可容较多的守城将士;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它大大加强了城墙的御敌能力。假如没有凸出的墙台,城墙一线平直,当敌人潜伏墙角之下时,城墙上守兵的弓箭便失却了威力。而有了墙台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城上士兵可以从侧面弯弓射箭,将敌人歼灭。此外,每隔几十米设一墙台也使城墙的结构更加稳固。

墙台中央这种两层小楼叫堞楼或敌楼,约3米见方,高有7米左右。其功能是可以储存弹药给养,二可以登高远望观察敌情,三可以挡风避雨,供士兵歇息,另外也增加了古城的美感,可以说是一种多功能建筑。

非常令人叫绝的是,平遥城的设计者一共设计了3000个垛口和72座敌楼,用以象征文圣孔子的3000弟子、72圣人,而且在敌楼内均有孙子兵法石刻嵌于墙上。这样就使得一座壁垒森严的城池显得文质彬彬、亲和温馨,也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再加上城中星星点点的文庙、市楼、清虚观、关帝庙、城隍庙、财神庙、火神庙、日升昌、百川通、县衙,以及高耸于东南段城墙上的魁星楼,使这座古城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古城结构之完整、风格之古朴、名胜古迹之众多,在现存同类古城中确实绝无仅有。所以,古城平遥受到重视、保护,得到多种高度的赞誉是理所当然的。1986年12月平遥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88年1月平遥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人口居住中心的专家考察平遥后,由衷地赞叹:“这座古城是中华大地的瑰宝”,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珍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家日本京都大学著名教授田中淡则概括得更为准确简洁“平遥古城甲天下”。

[下东门]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下东门。下东门在六座城门中颇有特点。

大家请往上看,下东门瓮城的门开在正东,与城门成一直线。尽管从御敌的角度考虑似乎稍稍欠妥,但为了让“灵龟”永驻,古城的设计者便改变了本应修在瓮城南墙的蓝图,以求将灵龟的左后腿拴住。这是下东门不同于其他城门的第一个特点。

再请看瓮城里面那个小巧而讲究的院落,大家猜一猜它是干什么用的呢?如果事先对此不了解的话,那是很难猜对的。这是一座关帝庙。把武圣关帝请入瓮城在全国大概也仅此

一处。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呢?我想应该从军事防御心理的角度去考虑。刚才说过,瓮城之门与城门开在一条直线上,削弱了瓮城的防御能力,为了弥补这一欠缺,便将名震华夏的关云长供在里面,“关老爷在此,敌兵安敢轻举妄动”,起码从心理上多了一分安全感。这是下东门的第二个特点。

下东门的第三个特点是墙体上筑有“点将台”。大家往南边看。据传说,下东门南侧城墙上的这一宽敞平台是周代尹吉甫的点将台。尹吉甫是西周宣王麾下的一员大将,周宣王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派尹吉甫统兵北伐猃狁。为了巩固军事成果,加强防卫能力,他修建了京陵城,也就是平遥城的前身,这点将台就是举行战前动员和誓师大会的地方,因为要委任三军主将,所以叫点将台。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拥兵点将的庄严场面。

大家再看东门外不远处由南流向北的那条小河,它叫惠济河。在平遥古城的防御体系当中,这条河扮演了一个特别的角色,它是城周护城河的水源。古代一些重要城市,不仅筑有完整的城墙,而且在城墙外面挖下深深的壕沟,加大敌人兵临城下的攻城难度。沟内不充水者叫护城壕,如果沟里灌水就叫护城河。既有城墙又有护城河,所以古有“城池”之说。古代平遥城四周有护城河环绕,宽深各约3米多,六座城门外还设有吊桥,后来被填平。这几年平遥人开始复修护城河,而且北门至下西门段已经修成。刚才我们在北城门上已经看到。

[日升昌旧址]

从下东门城墙下来,我们将顺着东大街西行,至西街参观日升昌旧址-------中国票号博物馆。路北这处院落是道教的活动场所------清虚观,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进去了,不过可以驻足几分钟欣赏一下道观前的这座木牌楼。大家看到了,整个牌楼由两根立柱和四根斜柱支撑,用复杂多样的斗拱将硕大而华丽的檐顶托起,既美观又轻盈,是教有价值的牌楼建筑。

日升昌到了。从其门面建筑看,我们很难想到这就是曾经在旧中国金融界叱咤风云百余年,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的总部。坐南向北的这五间铺面房既不十分高大醒目,也没有雕梁面栋斗拱飞檐的排场,但就在这种朴实无华之中蕴涵着伟大和不凡。

大家看到中门上方“日升昌”着一金字牌匾,首先可能问到的就是它为什么叫日升昌?是什么时候创办的?我先给大家作个简单介绍。

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东家叫李大全,原本经营颜料的生产和销售,商号叫西裕成,在武汉、北京等地开有分号。当时有平遥、介休、祁县、太谷、榆次等地的不少商人在北京开设各种商店,每到年终结帐,他们都要往山西老家捎些银两,一般都是请镖局押运,运费既高,还不是十分安全,而且常出差错,感到很不便利。有人便和主持西裕成北京分号的经理雷履泰商议,能否不捎现银回去,而将银钱交给西裕成颜料庄,由北京分号给平遥总号写信说明,再到平遥西裕成兑换现银。由于是朋友、熟人,雷履泰也就同意了。后来要求这样做的人多了,雷履泰结合自己丰富的异地经商经历,敏锐地察觉到如果向要求兑拨者适当收取手续费和汇费,这岂不是一个利人利己好处多多的行当?于是开始试验。效果果然不错,便向东家李大全建议:干脆将西裕成改为专营银钱异地存取的汇兑机构-------票号。李大全对雷履泰的才华、能力和远见毫不怀疑,很快拍

板。由李出资30万两白银,成立了日升昌票号,寓意为“旭日初升,繁荣昌盛”。这是中国的第一家票号,成立之后果然业务繁荣,获利颇丰,并推而广之,先后在汉口、天津、北京、济南、西安、开封、成都、重庆、长沙、厦门、广州、桂林、南昌、苏州、上海、扬州、镇江等地开设分号,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汇兑网络,对中国的金融和商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票号也就是最初的银行,日升昌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银行业鼻祖。

下面我们进里面参观。

日升昌票号占地1400平方米,有各类建筑21座,主院是穿堂楼院,东侧为狭长的南北小跨院。主院分前后两院,前院集中设置柜房、信房、账房等营业用房,由一短墙洞门间隔,分成一进院和而进院;后院设置客厅和客房。我们先参观第一进院的柜房。

柜房,也就是票号对外营业的场所,类似银行的营业厅。客户从大门进来后,先在东柜房办理存款、取款汇兑等业务手续,然后到西柜房收支现银。请看柜台上这一旧物,它叫“戥则”,也就是称重量的天平。当年日升昌日进斗金、吞吐万贯的大笔现银就是通过这一小小的“戥则”流进流出的。周围这些柜子是银柜。西柜房的里间设有票号的存银处------地下金库,咱们进里面看一下。。这深约两米多的地下室,当年放满银光闪烁的大笔现银。大家可能会想:金库设在人来人往的营业大厅似乎不太安全,应当设在一个较隐秘的地方。日升昌的主人正是出常人之所料,将金库就设在这里。当把金库的盖饭盖好,上面放上些杂草煤炭和烧火用具,一般人自然不会想到下面就是现银,反倒更为安全,真是一个大胆而又高明的设计。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型金库,更大的地下金库在院内别处,可惜已被填平。如果能揭开,那将更加壮观。

营业场所就参观到此。下面我们去第二进院的信房,是专供书写往来信件用的。内设主管这一工作的文牍先生1人,2-3个录信员。以前票号业务结算。人事调动、总号的文件指示等全部信息,都要在这里书写成信函,发往全国各分号,这里可以说是日升昌的信息发布中心。这里的工作要求非常严格,要做到准确无误,万无一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里所陈设的便是当年的往来信稿。

东边的厢房为票号的账房,是核点帐目的地方,相当于现今的会计室。内设帐房先生1人,副账1人,帮账1-2人,里间为帐房先生专用,外间是其他人的办公地。这里陈设的便是当年的账页、帐簿,毛笔书写,工整清楚,一丝不苟。

分隔并联通前后院的这组建筑是票号的正房,设南北二厅,为接待大客户的地方。厅内这两尊蜡像,一个是日升昌的实际创始人,首任大掌柜(经理)雷履泰,另一个是二掌柜(协理)毛鸿哕。大掌柜负责票号业务,统筹全局,二掌柜主管行政事务,另外还有三掌柜(襄理)负责后勤工作。南厅东西两侧分别是雷履泰和毛鸿哕的卧室兼办公室。二人在日升昌创业之初,精诚合作,相辅相成,但后来发生分歧矛盾,毛鸿哕愤然离去,另创新的票号。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东边这不足9平方米的斗室,正是在这里,才能出众、智慧超群的雷履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左右中国金融业几十年。真是斗室虽小,乾坤乃大。

后院是票号的招待所。东厢房为伙房(食堂),西厢房为客房,南面后厅为宴会厅,用来招待贵宾要人,举行节日宴会。后厅里现在陈列有票据、帐簿、信稿等实物。其中我要给大家讲一下票据。请随我进后厅。

汇票分为票汇、信汇、电汇(有了电报业务才出现电汇)多种,还分期票、既票、顺汇、逆汇等不同业务。票汇有完善的防伪手段。主要有笔体字迹、水印、印章、密押的防伪功效最佳。

密押是用汉字来代替数字的一种密码体系。“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分别代表一年的12个月。“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分别表示从初一到三十这一个月。“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分别代表1-10这十个数字。“国宝流通”则代表万、千、百、十。

票汇必写密押,无论谁拿了都能去取钱,认票不认人,见票验密之后即付,付完立即销毁。信汇既认票又认人,别人不能代领。期票写定取钱期限,到期付款。即票见票即付,无拖延。

跨院我们就不必看了。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的是,自雷履泰创办日升昌取得成功之后,晋中的一些商人也纷纷仿效办起了票号,历史上山西的票号有43家,占全国总数的80%以上(全国共51家),其中平遥22家,祁县12家,太谷7家。如果说清代后期山西票号掌握着全国的金融命脉,平遥票号是中国金融业的中心,那日升昌便是金融命脉的心脏。

日升昌就参观到此,随后我们去商贸最为繁华的南大街,先观赏城中最高建筑市楼;然后浏览一些土特产品和古玩古董铺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挑选购买。

[南大街]

南大街是平遥城内明清建筑保存最多的一条商业街,沿街两旁店铺密布,出售各种工艺制品。铺面大都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子,走在这条街上,仿佛回到了数百年前的明清时代,所以南大街也叫明清街。

南大街上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我们眼前的这座高的建筑-------市楼。南大街北段这块地方,在远古时代是古陶城市民交易物品的市场,所以此楼叫市楼。市楼东南脚下有水井一眼,相传井内水色如金,因而市楼又叫金井楼。市楼是古代平遥的十二景之一。它究竟始建于何时还无法考证清楚,只知道清乾隆年间重修,嘉庆、同治、光绪、宣统年间又多次修缮。这座三檐山顶的古老楼宇高米,是城内最高建筑,底层面阔和进深都是三间,行人和车马可以从楼下中间穿过。市楼既不是宗教建筑,也不是防卫性建筑,纯属群众性的市井装点性建筑物。当然,登上市楼可远眺城里城外的景色。人们可以上到二层凭栏远望,南大街的店铺屋宇、行人游客尽在眼底,四周的城垣亦历历在目,城外的青山秀色隐隐可见。正如古人所说:“揽山秀于东南,挹清流于西北;仰观烟云之变幻,俯临城市之繁华。”市楼的顶部用不同颜色的琉璃瓦镶嵌出南“喜喜”北“寿”的精美图案,寄

托了老百姓美好的期盼。

在这些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和古玩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漆器。

平遥的推光漆器用料考究,工艺独特,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其制作工艺大致是这样的:用我国特有的大漆,在精心制作的木胎上挂灰后,髹涂、阴干、磨推,多至八九道,其后用手工推光,继成推光漆。然后,再经描金彩绘、堆古罩漆、骨石镶嵌、鱼骨镶嵌、云雕等工艺,装饰出花鸟鱼虫、山水楼阁、人物故事等图案后,安装以铜制饰件,方为成品。整个过程共30余道工序。平遥推光漆器一工艺复杂、制作精美、防潮、防热、耐腐蚀、性能优异而著称,是中国漆器中的精品。平遥推光漆器厂的产品多次被评为省优、部

优、国优,并多次在全国行业评比中荣获第一、二名和百花奖、旅游产品博览会金奖,深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选购几件携带方便的推光漆器带回去,或馈赠亲朋或留作自用,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还有一样平遥的名产我要向大家推荐,这就是声誉远扬的平遥牛肉。经过独特工艺加工成的平遥牛肉具有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醇香可口、营养丰富等特点,早在1956年全国名产食品展览会上就被评为全国名产,长期以来行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的好评。

南大街南半段我们就不去了,下面请随我西行,去参观县衙。

[县衙]

县衙也就是古代县级政权机构的所在地。大约在汉代,平遥就已有县级建制,应该在那时就有了县衙,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县衙始建于元代至正六年(1346年),衙内建筑风格为明清规制。

“天下衙门朝南开”,平遥县衙也不例外。县衙坐北朝南,南北轴线长200余米,东西宽100余米,占地26000平方米,建筑布局依照封建礼制,中轴对称,左文右武,前朝后寝。中轴线上一共六进院落,依次建有大门、仪门(牌坊)、大堂、宅门、二堂、内室和大仙楼;东侧线上由南而北分别建有土地词、赞侯祠、钱粮厅、花厅;西侧建有洪善驿、马王庙、十王庙、督捕厅、公廨房、牢狱。布局严整,职能机构齐全,俨然是京城皇宫的缩影。今天我们主要参观中轴线上的建筑。

衙门东侧这面大鼓,立于洪武年间,名叫“登闻鼓”,俗称“含冤大鼓”,是供百姓申诉冤屈用的。知县闻听鼓声,便立即传唤击鼓者上堂。击鼓喊冤是要担风险的,所以大门上挂了这幅楹联:“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意思是规劝百姓不要轻易大官司,要体谅知县的为官不易。如果是大不了的小事纠纷,可在衙门西侧的申明亭(今售票处)内得到调停化解,就用不着惊动县太爷了。

穿过大门进入第一进院,东西各有六间窑洞,叫做赋役房,是向百姓收取赋税钱粮的场所。

县衙的第二道门叫“仪门”。这座雄伟高大的朱红大门,通常关闭不开,只有在知县上任,恭迎上宾,或者举行重大庆典活动时才打开使用。仪门东边那个门叫“人门”,也叫“喜门”,是供知县平时出入用的;西边那个门叫“鬼门”,也叫“绝门”,通常也是关闭不开,只有在提审人犯,押解死囚时供囚犯出入。大家请看仪门外侧这幅楹联:“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雨,案内三尺法烈日严霜。”区区18个字把衙门内外不同的气氛表达得一清二楚。

穿过仪门进入二进院,一条高出地面的笔直甬道直通大堂。大堂是县衙的核心建筑,是县太爷升堂问事、判案断狱的场所,其性质类似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全县所有大案、要案都要在这里审理,所以修得最为宏伟威严。下面是七级台阶高的宽大月台,上面为五楹厅堂,其中间三间为公堂,门额上“亲民堂”三字匾为这个庄严可畏的大堂带来了一丝轻松的气氛,可以稍稍解入堂受审者的恐惧心理。再看公堂楹柱这副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到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似乎是要增强老百姓对官府的认可和信赖。但是,过去衙门里的官员能否真正做到门联上所写,恐怕得打些折扣。

大堂内正中屏风上有“山水朝阳图”,图中山正、水清、日明,寓意知县大人清正廉明。这四根中心柱围起来而高出地面一尺的这块地方称“官阁”,是知县审案时所在的地方。冬季天冷时,台上的案下要生一火炉取暖,所以这个四面通风的官阁也叫“暖阁”。公案上通常放文房四宝、令签筒、惊堂木等开堂用品。令签分红、黑两种颜色,黑色用于较轻刑法,如打板子;红色用于判死刑。判决后知县将令签丢到堂前,由衙役执行相应刑罚。大堂里还有一些刑具,这是因为在审理的过程中,有时是要动刑的。由于动刑时异常残忍,所以难免闹出许多屈打成招的冤案来,并不都能做到明察秋毫,公正断案。官阁上方这一匾额“明镜高悬”充其量不过是知县的一种意愿,有时实际上成为自己拿不准甚至错判案件后的一种解脱,似乎告诉人们:知县大爷所判之案像清水明镜一样不会有误。

大堂内两侧陈列有正七品官的部分仪仗,其中有“肃静”牌两块,东西各一。知县出巡时,衙役要高举“肃静”牌在官轿前开道。大堂东西厢房原来是县衙的钱粮库和武备库,现在陈列的是明朝一至九品文武官员的官服。

大堂院内东西两侧是县政府的主要职能部门,依照左文右武的规制,吏、户、礼房居东,兵、刑、工房居西,中央称六部,地方只能称六房,分管不同的事务。吏房管本县所属吏员的升迁调补,相当于人事局;户房管征粮收税,相当于粮食和财税局;礼房主管庆典、祭祀、教育科考、文档等,是一个综合性职能机构;兵房主管征集兵丁马匹,训练兵

卒,守城剿匪等事宜;刑房主管本县民事刑事案件的受理和执行;工房主管手工业以及各类公用房屋和设施的修建维护等事务。

出大堂北行,过这道院门又是一个院落,再往里便是内宅,所以称这道门为“宅门”。门两旁设“门子房”,是看门人的执勤之处,闲人是不得入宅门里面的。门子一职虽低贱,但却是知县的亲信,如果想见里边的县太爷,首先得过门子这一关,所以,旧时常有人行贿于门子,以求获准入内去见知县大人,这大概就是现代俗语“走门子”的渊源。

穿过宅门,还有一道屏门。屏门跟仪门一样,平时不开,起遮挡视线的屏蔽作用,逢重大活动时才开启。我们已经走过了四道门,这四道门的作用大不一样:大门为实,仪门为虚;宅门为实,屏门为虚,虚虚实实,给人一种官邸深不可测之感。

过屏门正对面这座建筑叫二堂。二堂是知县日常办公的地方,知县每天除上午升堂理事外,其余时间多在二堂处理日常公务,召见下级,小范围研究工作,另外一些民事案件也常在这里审理,其作用类似于北京故宫的乾清宫。堂内正中屏风上绘有松鹤延年图,多了几分生活气息,案上的令签也只有黑色没有红色,说明在这里一般不判死刑。屏风上方挂有“思补堂”匾额,原为“退思堂”,意为退思补过。县太爷坐在堂上,抬头可以看见外面屏门上“天理、国法、人情”六个字,这是提醒他断案时要权衡三者,做到合理、合法又合情。

如果说大堂为刑事厅,那么二堂可称民事厅;如果说大堂处理的是敌我矛盾,那么二堂解决的就是人民内部矛盾。正因为二堂处理的案件不太重要,一般也不动刑,所以这里只设一水火棍,而没有别的刑具。但这水火棍也有名堂,棍的红色一端是较宽的木板形,打人时虽啪啪作响,但并不很疼;而另一头就很窄,打起人来很疼。个别品行不端的衙役依此来向受刑者索贿,不给他们好处的话,就用窄的一端狠命地打,直打到皮开肉绽;给了好处者,就用宽的一头打。

二堂后面便是知县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内宅。有时一些涉密案件要在内宅审理,所以老百姓也称之为三堂。门额“勤慎堂”三字匾,是标榜知县应当做到清正、勤快、谨慎。楹联“治赋有常经勿施小恩忘大体,驭官无制法旧存公道去私情”,说明为官应坚持的原则。

明清两代知县要在500里以外异地当官,而且不许携带家眷,家属也不准来探望,只是每年腊月二十至来年正月二十有一月假期,知县方可回家与亲人团聚,这时衙门的事务由

县丞、主簿、典吏等代理。平日里,知县在处理政务之余,只能在内宅这一小天地里消磨时光,会弹琴、下棋、作画的,业余生活尚有情趣,如若不会,只能看看书、写写字,生活也够单调乏味的。在这一点上,他还不如老百姓,日日能与家人享天伦之乐。由此可见,做官人在荣耀的背后也是自有苦衷的。

内宅东西厢房为贵宾房,用以招待上级来人和同科谊友的来访。一般信使邮差是不能入住内宅的,只能住在外面的驿馆之中。

县衙中轴线上最后的建筑是大仙楼,这是别的县衙所没有的。大仙楼为元代建筑,基本上保持了初建时的风格。楼院东屋是衙属的厨房,西屋是炊管人员的住房,正房为冬暖夏凉的窑洞,是知县用餐的餐厅。请看正窑门联:“柴米油盐酱醋茶初却神仙少不得,孝悌忠信礼仪廉无有铜钱可做来”,上联反映知县的饮食状况与一般百姓无大异,无非是柴米油盐这些日常消费品;下联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品德,选了“朱子八德”中的七德,以与上联对仗。如果做人忘却了朱子八德那就成了“忘八德”了,谐音“王八蛋”。

大仙楼上供的是守印大仙。据民间传说,守印大仙是狐仙。狐狸修炼成仙是邪门歪道,所以生性不安分,常制造恶作剧,让人叫苦不迭。知县大概是为求一方平安,特将狐仙请入县衙,而且让其居于最高的建筑里,满足狐仙好大喜功的心理,日日供奉,天天侍侯,狐仙也就不仅不捣乱,而且还可能助县太爷一臂之力。至于为什么叫守印大仙,那是因为在古代“官”与“印”是连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有官必有印,印在官就在,守住了大印,这官位也就无忧了。

县衙中轴线已经参观完毕,大家可以沿东侧偏院返回大门,顺便浏览一下花厅、钱粮厅、赞侯祠、土地祠,20分钟后我们在大门口集合。然后经下西门出城,观赏一下新修复的护城河,我们今天的平遥之旅就全部结束。

平遥古城中还有许多值得参观浏览的地方,欢迎大家以后再来。随着平遥城大规模的居民往城外搬迁,古城平遥的古风古韵将更加迷人,愿我们在平遥再次相见。谢谢大家的合作!

平遥古城导游词知识讲解

平遥古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们的旅行车正行驶在由太原开往平遥的公路上,过一会儿就能看到平遥城了。这里我先把平遥城的历史沿路简单介绍一下。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汾河以东,距省城太原约100公里。平遥远古时称陶,相传为帝尧的封地。据史料记载,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城垣为夯土筑成,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遗址在今平遥城西北6公里处。西汉时,平遥曾是代王刘恒(后来的汉文帝)的中都。因为北魏太武帝名为拓跋焘,“陶”“焘”音同,犯讳,于是平陶改为平遥,并沿用至今。明代初年,平遥古城在旧城墙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扩修,始成今天的古城面貌。 现在大家可能已经看到了古城,我们今天的平遥之行将从北门登城墙,先上城门远眺古城全貌,然后沿城墙东行,参观敌楼、垛口等城防设施;到下东门参观瓮城、点将台;再进城经清虚观游览日升昌、市楼、明清街、县衙,最后从下西门出城。 [北城门及古城的结构] 我先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城门外面这围不大的半圆形城墙叫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有游客答是“瓮城”)这位游客说得对,它叫瓮城,是为了保护城门而修的。城门是供人们出入的通道,也是全城防卫最薄弱的环节,是敌人攻击的重点,为了保障城门的安全,便在城门外再修了一道防御墙。由于它们大多状似大瓮,形若半圆,所以形象地称之为“瓮城”,也隐含如果敌人进入瓮城,便来个“瓮中捉鳖”的寓意。瓮城的门一般不开在与城门正对的一面,而是开在侧面,这也是为了更有效地防御敌人,保护城门。 登上城墙,我们首先要欣赏一下这座高大华丽的建筑------城楼。城楼的作用主要是供指挥官登高眺敌、指挥作战之用,所以城门之上多筑有城楼。当然,今天它已失去了军事意义,成为游人登高俯瞰古城景色的绝佳景点。北城楼为近几年所复建,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四面围廊,四层三檐歇山顶,琉璃瓦剪边,古朴壮观。请大家随我上楼。 在城楼之上沿回廊扶栏四望:北边汾河如带,同蒲铁路、大运公路从城外掠过,田野乡村秀色尽在眼底;东西两侧是笔直的城墙垛口;南面则是古城全貌。我们重点来看城里的街道布局。 古城街道基本上保持了明清风貌,其基本布局是仿照灵龟的式样而设计的。全城以东、西、南、北4条大街为主线,纵横交错以8条小街、72条蚰蜒巷,构成近似于龟甲之上的八卦图案格局,主次分明,井井有条。全城的心脏便是南大街北部的那座高大的市楼。 “平遥的街道格局是仿龟背而设计,那龟的四肢和头尾又在哪里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大家可以猜得到。平遥有龟城之称,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安宁、长寿,是有灵气的动物。古城的设计师特意为平遥设计了六道城门,而且各有一个外凸的瓮城,既能方便出入,保障安全,同时又用以象征灵龟的头尾和四肢。我们所在的北门瓮城是龟之尾,当然,与北门相对应的南门瓮城便是神龟之首了,而且在其两侧还各有一眼水井,象征龟之双目。东西两边各有两门两瓮城,象征灵龟的四条腿。值得指出的是,这四座瓮城中的三座,门都开在南方,惟有下东门的瓮城的门与东门正对,开在东方。这是什么意思呢?设计者认为,整个平遥城是一头正欲向南爬行的灵龟,为了不让这个吉祥灵物爬走,便用一条大绳将灵龟的左后腿拉住,位于一条直线上的下东门和其瓮城门就象征这条被拉直的腿。据说这条绳子拴在城东北10公里外的慈相寺麓台塔上。下东门瓮城我们一会儿 要去参观。 [敌楼.垛口.女儿墙]

浅谈以平遥古城为例旅游开发对区域的文化影响

浅谈以平遥古城为例旅游开发对区域的文 化影响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极其迅猛,旅游业作为一种经济产业,更是一种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文化乃至全社会文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旅游业的开发、异域文化的接触和交流对旅游者和目的地,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本文主要以平遥古城的开发为例,针对古城的发展现状,对其进行了客观评价,系统分析了平遥古城的开发对当地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开发措施,阐述了可行的开发战略。 关键词: 平遥古城、旅游开发、文化影响、战略思考

目录 绪论 摘要 关键词 第一章、平遥古城概况 第二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现状及评价 2.1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现状 2.1.1开发现状 2.1.2游客量分析 2.1.3游客量满意度分析 2.2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评价 2.2.1平遥古城管理体制改革,制度保障 2.2.2平遥古城政府引导,保护为先,容量保障 第三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3.1积极影响 3.1.1有利于促进区域间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 3.1.2有利于当地民族传统文化或许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复兴3.1.3有利于当地文化吸收外部文化的优点而获得发展 3.1.4有利于促进当地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3.2消极影响 3.2.1当地居民心理、行为、社会生活的消极变化 3.2.2当地文化被过分商品化、庸俗化

3.2.3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周 3.2.4干扰当地居民的生活 3.3正确认识旅游开发对区域文化的社会影响 第四章、平遥古城旅游开发的几点战略思考4.1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相结合 4.2树立文化品牌意识,系统开发 4.3“以人为本”战略 结语 参考文献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600字-平遥古城600字作文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600字|平遥古城600字作文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600字一 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诸位游客,大家好。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平遥古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

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平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着名画家李苟、着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介绍平遥古城的作文600字二:游平遥古城 今天下午,我们一家三口,来到平遥古城游玩! 来到古城后,我们一家三口买了票,便兴致勃勃的来到古城门口,我发现地上有许多小坑,爸爸便给我和妈妈讲,以前车马经常经过古城门口,由于车马频繁,所以才形成了这么多的车轴印。 进入古城,我们便爬上了城楼。从上往下看,有一个四方城,叫“瓮城”。瓮城有两个作用。爸爸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叫“翁中 捉鳖”:在战争时期,当敌人进入城门后,我方便将前后的城门一关,便向城下放箭或是投石头,将敌人消灭。还有一个意思:是为了不让雨水流出城外,故用来蓄水。 从城楼下来,我们便来到便来到平遥县衙——是古代县太爷办公的地方。进去后,爸爸便指着一个上面红,下面黑的东西说:“这简 称板子,又叫水火棍”虽说水火无情,但打起来却很有情。比如,打你这个人认识你,和你关系好,他便用宽的地方打你,虽然声音大,

关于平遥古城导游词精选

关于平遥古城导游词精选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大家会怎么写平遥古城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关于平遥古城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平遥古城导游词精选 诸位游客,大家好。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 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20xx年左右历史了。 现在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F遥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

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 平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著名画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过急济桥)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同治年间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亲笔为它写道碑记。这座桥规模不等大.历史也不算很长,但造型优美.桥面平坦,没有像一般石桥那样高高隆起,便于车马行走。而且更有一个奇处,就是这座桥下还有一座桥。下面的桥不见文字记载,人们原来也不知道。1977年8月,一场暴雨造成特大洪灾,滚滚洪水带走了不少淤积多年的河沙。水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惠济桥叠架在旧桥的桥面上,形成桥上桥的奇观。利用旧桥做新桥的牢固基础,既节省财力、人力,又省时间,多聪明的构思叼!这在造桥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平迢古城到了.请大家随我上城墙参观。 (过急济桥)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

山西平遥旅游攻略

山西平遥旅游攻略 山西平遥古城各大景点介绍: 平遥古城墙 景点介绍 亮点 1. 平遥古城墙是国内保存最好的县城城墙,距今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了。 2. 在古城墙上漫步,看看城内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感受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时空交错。 平遥古城墙,全长约6公里,是国内保存最好的县城城墙。平遥古城墙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如今的城墙,基本上保持了明初的形制和构造。作为游客,你如果只是在边上或者古城中看看城墙,那是不需要付费的,如果你想登上城墙,那就需要购买平遥古城的通票了。 城墙绕古城一周,共有六座城门,南北各一座,东西各二座。目前游客可以通过南门或者北门,登上城墙或者下城墙,需要注意的是,古城的管理方有时会调整登城墙或者下城墙的城门,具体以景区当日的公告为准。 古城墙是平遥古城的一道宏伟的风景线,古城墙是由瓮城东西各两座城门都是瓮城、城楼、角楼、点将台等建筑设施组成。如果你有兴趣登上城墙,还可以看到城墙顶上设有的望孔、射孔、垛口、铁炮等御敌设施。 有些游客登上城墙后,会沿着城墙走一段,如果是绕着古城走一圈,大概需要4小时左右,你也可以从北门登上城墙,然后沿着城墙走到南门下城墙。在几百年的古城墙上行走时,能够看到古城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场景,有晾晒衣服的家庭主妇,有屋顶上飘出的炊烟袅袅,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世俗混合在一起。 如果你想在城墙上拍照,建议傍晚时分前往,拍日落和古城老房子的效果会特别好。不过要注意,古城冬季天黑的早,需要提前去。 交通 在古城内步行到达城墙,也可以登上城墙步行游览。 平遥古县衙 景点介绍

平遥县衙是古代县令办公审案的官署,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门规模庞大,其中大堂、二堂、内宅、花厅、常平仓、赞侯庙、土地祠、牢狱、公廨房、十王庙、洪善驿、督捕厅等厅房设施一应俱全。 现今县衙内开放了多个展厅展出了各种古代文书和大量的刑具,也向人们展示了古代 刑制的严酷。此外,在县衙会有上演“县衙升堂”的表演,游客也可参与其中。 交通 古城内电瓶观光车可达,或者步行过去亦可。 实用贴士 县衙每天有升堂办案表演,时间为周一至五:10:00、11:00、15:30,周六至周日:10:00、11:00、15:00、16:00。 双林寺 景点介绍 双林寺是与平遥古城墙、镇国寺等景点一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寺,它重修于 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寺外观是一座城堡式建筑。全寺布局完整,共有十座殿堂,三 进院落,西为庙院,东为经房、禅院、僧舍,中轴线上依次有天王殿、释迦殿、大雄宝殿 和佛母殿。 双林寺寺院规模宏大,殿内现存宋、元、明、清大小彩塑2052尊,形态各异,栩栩 如生,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 菩萨殿的千手观音艺术水平最高,她端坐于满壁青绿的背景之前,仪容端庄而典雅, 神态温柔而又安祥。每支胳膊塑造得圆润丰满,跟身体的比例恰到好处,毫无生硬、造作 之感,达到雕塑艺术中和谐、完美的境界。二十六只手塑造的十分纤巧而富有有弹性,如 扇面形排列几层,上下交叉,前后掩映。有的手心有眼,观世间万物;有的手持法器,慈 祥中透着威严,真是参差错落,变化万千。四周悬塑509尊菩萨像,一改直立的程式,重 心前倾15-20度,琳琅满目,初看犹如千人一面,细看则无一雷同,有的脚踏祥云,若飞 若动;有的静目凝神,若有所思;有的对座讲经,欲语还休;有的开门展望,翘首期待。整 个布局清晰合理,重点突出,展现一种群仙聚会的盛况。 平遥古城交通 下西门或火车站乘13路公交车可到。 平遥特色美食 平遥牛肉山西菜

古为今用——浅谈古建筑的修复与改造

古为今用——浅谈古建筑的修复与改造 硕-城规10 闫晨 3106495 摘要 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修复和改造古建筑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古建筑修复与改造的指导思想、原则、类型、材料与技术等方面,并结合成功案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强调了当代古建筑“古为今用”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修复,改造 Abstract Our historical heritage of ancient building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rotection, restoration and renova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heritage conservation work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It is als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urban planning and landscape design needs in-depth study of the problems.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discusses from ancient building repair and renovation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principles, types,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and other aspects, combined with its success stories described in detail, highlighting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of contemporary "past serve the prese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ncient buildings, protection, repair, transformation

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5篇最新2020

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5篇最新2020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你去过平遥古城吗?下面是像小编整理的平遥古城导游词,欢迎阅读。 山西平遥古城导游词1 女士们、先生们: 地处三晋腹地的平遥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现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研讨会在平遥召开,会议首推平遥作为申报联合国“人类遗产”项目的第一个古城,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查后把平遥古城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从此,这座小城名声远扬,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利用行车间隙我把平遥城的历史沿革作个简要介绍。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有史以来,建置沿革屡经变迁。最早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西周时名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平遥城的前身;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

并把县治迁到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它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修建的。明清以来经多次维修,使古城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她留给我们的主要遗产有:古朴典雅、胜景迷人的镇国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雄伟壮观的古城墙;闻名全国的中国第一票号“日昌”旧址;以及明清一条街上的古寺庙、古市楼、古店铺和古代民宅。 首先我们要参观的是镇国寺。 镇园寺:位于平遥县城东北郝洞村的镇国寺,创建于五代北汉时期,原名京城寺。明朝时改称镇国寺。1988年被国务院批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整座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天王殿两侧配有钟楼和鼓楼。一进院东西廊有碑亭、三灵侯、二郎殿、财福神和土地各殿。二进院东西有观音殿、地藏殿等。 处于寺庙最前端的天王殿,是元代建筑。进入殿内,可参谒佛国护法神将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手执清风剑,气势磅礴;东方持国天王,眉清目秀,慈善温和,怀抱琵琶;西方广目天王,臂缠长蛇,泰然自若;北方多闻天王,手执宝伞,气贯长虹。四大天王很受民间“欢迎”,因为它们代表“风、调、雨、顺”,象征

平遥古城旅游营销研究

平遥古城旅游营销研究 【论文摘要】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是山西旅游的一大特色,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古县城,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运输网,使之更加接近客源市场,但是平遥古城的旅游营销还处于自发阶段,虽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作为一个旅游大县,显然我们的知名度还是不够的。我们的营销意识淡薄,主题模糊,内容单一,渠道低级,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阻碍了平遥古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平遥古城旅游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旅游营销策略,为平遥古城旅游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争取让平遥古城这一金子招牌能像明清时代的日升昌一样“汇通天下”。 【论文关键词】平遥古城;旅游营销;营销意识;市场定位 一、平遥古城旅游营销优势; 1、资源优势: 平遥古城独特的资源优势,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

古建筑群,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县城建筑体系的典型代表。平遥古城是自公元16世纪以来的中国北方商埠重镇,到19世纪中期达到极盛,一度成为中国近代金融业的控制中心。平遥古城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l997年12月3日,平遥以整座古城连同城外的双林寺、镇国寺一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评价平遥:“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它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经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整个城池对称布局,特色鲜明,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城内现在3797处古民居,其中448处保存完整,价值较高。城内道路框架纵横,有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等百余条街道,在主要街道两旁基本保存了17至19世纪建造的220多家商业店铺。平遥古城文物遗存是中华灿烂文明的实物载体。平遥古城拥有的古建筑及其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为全国罕见,现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国家级11处,省级6处,市县级81处,有27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古城近郊保存了五代、宋、金、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珍品。古城墙在国内保存最为完整,双林寺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平遥古城票号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里程牌,平遥是“晋商”重要发源地之一,日升昌票号是民族银行业的“乡下鼻

山西北部文化名城平遥古城存在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北部文化名城平遥古城存在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摘要: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含许多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美学价值的文化古迹。现在因旅游业发展,平遥古城保护受到威胁,分惜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平遥古城;主要景点;保护历史;主要问题;解决对策 平遥古城位于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为中国境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古城在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1平遥古城概况: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省的中部,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平遥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清道光三年(1823年),在平遥古城诞生了全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平遥一度成为中

国金融业的中心。 平遥古城主要景点简介: 平遥县城古城墙是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墙。建于洪武年间。明、清两代都有补修,但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为方形,墙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砖砌,墙上筑的垛口,墙外有护城河,城周辟门六道,东西各二,南北各一。东西诈外又筑以瓮城,以利防守。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象征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圣人。城墙历经了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雄风犹存。 出古城北门有镇国寺,它是古城的第二宝。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公元10世纪)时期,目前是中国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殿的五代时期彩塑更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该寺修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在平遥县城西南的桥头村北侧,距平遥城约6 公里。双林寺中的彩塑非常有名,有“彩塑艺术宝库”之称。寺中共有两千多尊彩塑神像,大的可达3、4米高,小的只有几十厘米,每尊塑像都是形神俱备,艺术价值极高,尤为难得的是这样数目庞大的彩塑,竟能完好保存至今。 古县衙位于平遥古城西南部,面南背北,占地约两万六千平方米。县衙分左中右三路,中轴线上从南向北依次为衙门、仪门、牌坊、大堂、宅门、二堂、宅等,并向外一直延伸到南横街上。

平遥古城导游词3篇.doc

平遥古城导游词3篇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汉族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本文是平遥古城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平遥古城导游词一: 诸位游客,大家好。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就要到了,右前方那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平遏城。1997 年月 3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云南省丽江古城、山西省平迢古城和江苏省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大家可以观赏一下古城的远景和比较完整的外观。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 7 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这可以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现在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 2800 年左右历史了。现在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来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 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这里。建城时间应该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

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 1370 年把原来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平遥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隆庙、武庙戏台等。 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平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著名画家李苟、著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过急济桥) 我们现在正行驶在惠济桥上,惠济桥是一座九拱石桥,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同治年间重建。清代名宿博山先生曾亲笔为它写道碑记。这座桥规模不等大.历史也不算很长,但造型优美.桥面平坦,没有像一般石桥那样高高隆起,便于车马行走。而且更有一个奇处,就是这座桥下还有一座桥。下面的桥不见文字记载,人们原来也不知道。1977 年 8 月,一场暴雨造成特大洪灾,滚滚洪水带走了不少淤积多年的河沙。水退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惠济桥叠架在旧桥的桥面上,形成桥上桥的奇观。利用旧桥做新桥的牢固基础,既节省财力、人力,又省时间,多聪明的构思叼!

(完整word版)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山西平遥古城),推荐文档

山西社会实践分队 晋中分队平遥站 平遥以平遥古城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平遥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在平遥县政府的努力下,于1997年平遥古城被联合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经过多年的保护与开发,平遥古城作为全省旅游龙头的地位凸现出来,成为中国北方地区崛起的新型文化内涵型旅游城市。 平遥古城素有“小北京”的 美誉。这里文物迹存众多,文化内 涵深厚,可以看成是一个能够全面 展示中国汉民族文化的大型博物馆。古城历史格局具有完整性。平遥古城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县城原型。整座古城以市楼为中心,以完整的古城墙为界,以南大街为轴线,对称地分布着左城隍、古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院的古代城市格局。其文物古迹更具有独特性。平遥古城文物古迹不仅众多,而且有些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价值极 高,可以说是现存文物中的极品。 平遥城墙是我国现存完整的三座城 墙之一,而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 完整又雄踞三城之冠。平遥的民俗 风情具有传统性。平遥古城历史以来文化氛围浓厚,民风淳朴。

民间如今保留有秧歌、旱船、踩高桥、民乐表演等众多的民俗文化。城内有二进院、三进院等深宅大院。居住在古民宅的居民对古城情有独钟,传承中国汉民族传统习俗,睡着热炕头,吃着农家饭,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热情地面对来至世界各地的游客。这种民俗风情,是生活在繁杂、拥挤的大城市居民难以体验到的,这也是平遥古城的吸引力。平遥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平遥古城位于北京与西安两大古都的中间位置,是体现晋商文化的核心。这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这是平遥古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古城保护的发展现状与特色分析 1、古城的发展现状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它完整地体现了17世纪~19世纪的历史面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这座坚实完整的砖石城池,数百年来在军事防御和防洪挡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城内街道、古建衙门、市楼、商店、民居等还保留原有的明代形制,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古城导游词15篇

平遥古城导游词15篇 平遥古城导游词(四):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载:西周时期周宣工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萨犹,并修建了京陵城。京陵城就建在今平远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京陵衬,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向沿用至今。这能够说是平遥建城的开端,也是此刻乎迢城的前身。从那时起,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历史了。 此刻这座平送城始建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大约在北魏太武帝朽跋燕时,为避名讳,将原先的平陶县改为乎迢县。并把县治从别处迁到那里。建城时间应当是这以后的事。在湿长的历史岁月中。那里曾有过她的繁华,也曾多次道受战火的破坏。我们此刻看到的这座城墙,是明代洪武三年,即1370年把原先的土城墙加高加厚加砖扩建而成的,明清以来虽曾数次维修,但风格未变。 平遥古城内古建筑保存很多,像文庙大成殿、清虚观、市楼、城隆庙、武庙戏台等。就是街道民居。也基本保存明清时代风貌。漫步街头,还会看到各种古色古香的院门、院埔、秸雕细刻的古建筑装饰,甚至还能看到门前的接马石桩、下马石等,一派古城风貌。平遏不仅仅历史悠久。并且名人辈出。是敢于不顾满门抄斩的恐吓、秉笔直书的若名晋代史学家孙盛、以映雪读书流传千古的孙康等古代名人,当代已故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已故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侯秸

一、已歇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王瑶、着名画家李苟、着名歌唱家郎兰英等都出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平适古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平遥古城导游词(五): 欢迎大家来到山西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能够叫我可可,今日我先带大家去的地方是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因为这座古城的形状象一只乌龟,所以人们有又叫它龟城。 平遥古城的城墙很宽,城墙的上头铺着很大的城砖。在城墙的瞭望口上架着几门大炮,这是当时最厉害的武器,所以赐了个名字叫神武大将军。人们能够在那里拍照留念,因为不想做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再让我们到县衙去看看。县衙坐北朝南,正门的两边蹲着两只大石狮子,开着大口看样貌很威武。衙门的门栏很高,两扇大门又厚又重,漆着朱红的颜色。走进院内,东西两房是古代收税和纳粮的地方,各有六个窑洞,寓意六六大顺。再往里走是一个很大的正殿,是古代县太爷办公的地方,上头挂着明镜高悬的大匾,左右两边放着许多审堂用的刑具,让人进去有一种森严的感觉。绕过大殿进入后院,是县太爷吃饭和休息的地方,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意思是视人民如父母。为人民办实事。 从县衙出来,我们漫步在明清一条街。那里全是明清时代的古建筑,各个店铺的门面和牌匾也是古代的样式,如果人们穿上古代的服装,就能够在那里拍古装剧了。这张照片就是我在这条街上照的。

观平遥古城有感

观平遥古城有感--浅谈风水学中的几点规划建设理论 摘要:通过风水理论浅析平遥古城的建设,在日常生活中,要辨证地看" 风水",它的可取之处在于符合了人们生活习惯的心理定势和审美需求。这些年房地产开发流行的欧陆风、澳洲风只是表层的借用。我国民间传统的建筑美学理论主要侧重于造园术与风水系统,而与现代中国人生活形态直接相关的建筑审美学说并没有成熟的标准。“风水”作为一个有争议研究对象,有些理论从民俗学及建筑学的角度还是有研究的价值,应引起更多的人来研究他。关键词:平遥古城风水学规划建设理论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风水术"一直是与封建迷信、糟粕相连的。其实"风水"也有着朴素的科学道理,是中华民族经五千年生产生活斗争所积累的宝贵文化结晶,风水学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等构成了中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风水学许多朴实的观点其实包涵有非常丰富的现代生活哲理。对现代人的生活,居住乃至城市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清华大学建筑系景观研究所所长孙凤岐说,“风水并不全是迷信,在什么地方该建房子在什么地方不该建,我们祖先琢磨出了一套经验理论,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古代的风水一说很讲究人以及建筑跟环境的关系。风水可以说是古代的环境观,发展观。最近,我随省造价协会一起参观了距山西100公里的平遥古城。保护完好的古城经过数千年的风雨,依然留有很清晰的古老城市构架,留有大量古建筑。参观的时间不多,值得联想却很多很多。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古代筑城作龟形,概出自远古时期以龟甲卜相地的做法,加之龟在民间信仰为一灵物,是象征长寿永久之意。在城市附会龟形,取其吉祥之意,以达到一种良好之意愿。平遥古城素有“龟城”之称,古城平面呈方形,东西南北长均约1500M,朝向为南偏东10°--15°,占地约2.25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城墙基本为直线,“惟南面顿缩成若龟状”,依中都河蜿蜒而建。卧于汾河东岸,太岳山北麓,突出长生不老,固若金汤的寓意。南门为龟头,谓“龟前戏水,山水朝阳,城之修建,以此为胜”,南门外原有水井两眼,喻为龟之双目。北门为龟尾,是全城最低之处城内所以积水都经此处流出。东西四座翁城两两相对,形成龟型的四足。平遥古城的格局以南大街为中轴,市楼为中心,形成“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蛐蜒巷”的道路网络。由城墙和各大小街巷组成一个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城内布局严格如此构思巧妙、设计严谨、形体完整,加上城内的古寺、市楼、街道、民宅,向世人展示着传统的文明。从规划角度来看,平遥古城的规划严格按左祖右社,文东武西,寺观对置的营造布局型制,城内有五十余座庙,观,寺,坛,庵,殿,楼,台等公共建筑井然有次序的分布在古城之中。古城这种绕中都河而建,与《地理五诀》则说:“玉带缠腰,贵如裴度”的观点是不谋而和的,平遥古城的这种以风水理论与《周礼。考工记》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相结合的规划方法在古城规划建设中是独树一帜的。 平遥古城中道路网格非常清醒明朗,交通组织非常之简明方便,与外联系的南北两门,东西四门以及组成内交通的八卦图案型龟背纹状的内交通线路,共同组成古城的交通道路系统。其中,线路以南大街,北门大街组的南北大动脉,和东西大街组成的东西大通道,为城

平遥古城中英双语介绍

平遥古城中英双语介绍 The Ancient City of Pingyao 平遥古城 Natural Features 自然概况 Pingyao is a small town in central Shanxi Provinceinto whose history goes back 2700 years, when itwas first built during the reign of King Xuan(827- 782BC)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Sincethe“Province and County System " by Emperor Qin in221 BC, the city has been the county seat in all thetimes. Despite so many events or incidents, it survived practically as it was in the 600 years ormore since Ming and Cling dynasties, and ranks as the only intact ancient city of Ming andCling dynasties well preserved in China. 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只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平遥古城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 827---前782)自公元前221年,秦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但自明清以来的六白多年间,平遥城市面积和布局基本末变,成为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的古代县城.

平遥古城导游词

平遥古城导游词: 简介: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有史以来,建置沿革屡经变迁。最早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西周时名为京陵城,京陵二字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平遥城的前身;北魏时改名为平遥县,并把县治迁到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有过它的繁华,也曾多次遭受战火的破坏。现存的城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即1370年修建的。明清以来经多次维修,使古城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她留给我们的主要遗产有:古朴典雅、胜景迷人的镇国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双林寺;雄伟壮观的古城墙;闻名全国的中国第一票号“日昇昌”旧址;以及明清一条街上的古寺庙、古市楼、古店铺和古代民居。 平遥城南高北低,四方开门,民间以朝向和地势相区别,将六道城门分别叫南门、北门、上东门、上西门、下东门、下西门。城池既面南而偏东,南门迎纳着东南方的和薰之风,是为“迎熏门”;古人以北极星作为北方的标志,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北门称“拱极门”,取四方归向,众人共尊之意;上东门地处朝气方位,取生机盎然、保合太和之意,“太和门”;上西门命名“永定门”,期冀江山永固,国泰民安;下东门自古为本邑战略要冲,门匾书“亲翰”二字,意在告诫人们“戎事乘翰”,务以卫国保家为己任;下西门之取名“凤仪门”,似乎受到早年关于西门外有凤凰来朝的神话影响,“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凤凰来而有容仪,是吉祥的瑞应,令人进而想到德政惠民,国运隆昌。 女儿墙: 我们看到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墙,叫“女儿墙”,为什么叫“女儿墙”呢?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早先城上没有女儿墙,有一次,一个老人被拉来做工,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孙女也天天随他来到城上,坐在旁边观看。一天,一位累极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竟走到城墙边上,小女孩怕他掉下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过大,民工得救了,小女孩却摔死了。为了纪念她,工匠们在城上修了矮墙,并把它叫做女儿墙。这实在是个感人的故事,但确实说明了女儿墙的保护性功能。

浅谈平遥古城的保护

浅谈平遥古城的保护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隶属于晋中市。全县辖5镇9乡4个社区,273个行政村,总人口49万,其中农业人口42万,国土面积1260平方公里。南同蒲铁路、大运铁路、108国道、汾屯线、东夏线、穿境而过,距北京66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晋商文化旅游的核心区域,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旅游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成为引领山西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但是,随着平遥古城知名度和社会各界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一些事关全局性和长远性的深层次发展问题不断凸显,平遥古城的深度保护面临严峻考验。认真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保护平遥古城这一重大课题进行认真研究探讨,对于更好的发挥古城优势,引导平遥旅游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平遥古城的基本情况及其文化价值 平遥,远古时期为尧舜的封地,史称“古陶”。平遥古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与周边的双林寺、镇国寺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专家曾经做出如此的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的接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民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其文化内涵和特征集中概括为五个方面: 1、平遥古城历史风貌保存完整,是中国古代县城的珍贵孤例。 平遥古城的城墙、店铺、寺庙、民居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型。总长12华里的古城墙规模宏大,寓意深刻整个城池布局对称,特色鲜明,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了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格局。城内道路骨架纵横,大街小巷动静分明,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南大街、东西大街、城隍庙街、衙门街共同组成“千字型”商业街。古城内主要街道两侧完好的保存了220多家古店铺,拥有3798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民居,其中保存完整的有448处。真个民居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青砖灰瓦的民居与古城墙、市楼、衙署、庙宇等建筑构成一幅和谐的城市画卷。 2、平遥古城文物遗存集中丰富,是中华灿烂文明的实物载体 平遥县境内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保护单位14处,市级保护单位4处,有27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清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绝无仅有。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列的人文资源景系历史遗产景类的全部21个景型中,平遥包含了18个景型,占到历史遗产景类的85.7%,显示了很强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古城近郊保存了五代、宋、金、元、明、清各个时期丰富的文物真品。有始建于西周、复修于明代、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有建于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0年)的列为中国第三位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有建于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的中国现存很少的文庙大成殿;有建于北齐武二年(公元571年)、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双林寺;;有始建于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的清虚观;有建于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的惠济桥;有研究中国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和道教发展的20余尊珍稀木雕神像,有研究地方历史发展的1000余通碑刻等,文物数量之多,品味之高,全国罕见。 3、平遥古城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是汉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 平遥古城历史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留下了各个时期不同的文化印记,建筑文化、寺庙文化、宗教文化、吏治文化、佛学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

平遥古城旅游资源开发

姓名:_吴亮亮_________ 学号: 20122221 学院:风景园林学院 专业班级: 12级城市规划一班 论文标题: 关于平遥古城研究报告 任课老师:胡希军 2015年11月2日 目录 1 引言 (1) 2 深层次开发战略 (1) 2.1开发现状 (1) 2.2存在的问题 (1)

2.3深层次开发的建议 (2) 3景区交通现状及对策 (2) 3.1景区交通现状及问题 (2) 3.2交通管理对策 (2) 4旅游开发与遗产共存 (2) 4.1旅游资源概况 (2) 4.2古城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 (3) 4.2.1古城旅游开发对遗产保护的促进作用 (3) 4.2.2古城遗产保护对旅游开发的促进作用 (3) 5结语 (4) 参考文献 (4) MENU 1 Introduction (1) 2 Deep Development Strategy (1) 2.1 Development Status (1) 2.2 Problems (1)

2.3 Recommendation Deep Development (2) 3 Traffic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resort (2) 3.1 Area traffic situation and Question (2) 3.2 Traffic Management Solution (2) 4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heritage coexist (2) 4.1 Tourism resources (2) 4.2 City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heritage protection relations (3) 4.2.1 Promote the ancient cit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o Heritage (3) 4.2.2 Heritage protection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3) 5 Conclusion (4) Reference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