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教学设计详案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设计
3.重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京剧艺术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导入:通过展示梅兰芳剧照,引导学生猜测人物身份,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关注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朗读、表演、复述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提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主要带领学生走进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学艺》一文,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掌握本课生字词,如“梅、兰、芳、学、艺”等,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2.了解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如行当、表演特点等,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京剧艺术,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梅兰芳学艺的经历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他们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情感。
(二)讲授新知,500字

《梅兰芳学艺》的教案

《梅兰芳学艺》的教案

《梅兰芳学艺》的教案《梅兰芳学艺》的教案范文(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梅兰芳学艺》的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梅兰芳学艺》的教案 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准生字字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

学会书写兰芳两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感悟语言文字,知道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体会梅兰芳的勤学精神: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用你聪灵的耳朵来听一听,(屏幕播放一段京剧)师:小朋友,知道我们正在听的是什么戏吗?(屏幕映示:京剧)读准字音。

2.简介京剧艺术(1)你觉得刚才这段京剧怎样?(2)师简单介绍京剧。

3.交流对梅兰芳的了解师:谈起京剧肯定要说到这个人(图片及名字)梅兰芳指名读。

对梅兰芳,你知道多少呢?4.揭题。

(1)今天,我们要跟随一个小故事,去深深地了解梅先生,题目就叫:(屏幕补充完课题:学艺)艺是什么意思?(本领)梅兰芳学的是――唱京剧的本领。

(2)指名读题。

二、初读感知1.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个故事: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课文读通读准了,你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你能用上这里的词来说说吗?(屏幕显示:没有神儿、勤学苦练、世界闻名、京剧大师)先想一想,自己练一练。

三、精读感悟(一)学习第一段过渡:就是这样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小时候拜师学艺时,却被师傅无情地断定1.(屏幕映示:不是唱戏的料子。

)(1)(点红:料子)小朋友知道什么是料子?(2)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板书:不是唱戏的料子。

)(3)梅兰芳凭什么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指名说。

你从哪里读到的?2.(屏幕映示:第一段文字)(1)指名读这一段。

《梅兰芳学艺》教案(自用)

《梅兰芳学艺》教案(自用)

《梅兰芳学艺》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梅兰芳先生的艺术生涯和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3. 通过学习梅兰芳的艺术精神,启发学生追求卓越,勇于挑战自我。

二、教学内容1. 梅兰芳的生平介绍。

2. 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3. 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贡献。

4. 梅兰芳的艺术精神。

三、教学重点1. 梅兰芳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

2. 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3. 梅兰芳的艺术精神对当代的启示。

四、教学难点1. 京剧艺术的复杂性和深度。

2. 梅兰芳的艺术精神在当代的实践。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梅兰芳的生平、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贡献、梅兰芳的艺术精神。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梅兰芳的艺术实践,引导学生理解梅兰芳的艺术精神。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梅兰芳的艺术精神对当代的启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梅兰芳学艺》相关资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 教学辅助材料:梅兰芳的照片、京剧表演视频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视频,引起学生对梅兰芳和京剧艺术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梅兰芳的生平、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贡献、梅兰芳的艺术精神。

3. 案例分析:分析梅兰芳的艺术实践,引导学生理解梅兰芳的艺术精神。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梅兰芳的艺术精神对当代的启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八、作业布置1. 观看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视频,了解其表演特点。

2. 写一篇关于梅兰芳艺术精神的短文,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启示。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理解程度等,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梅兰芳学艺》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梅兰芳的艺术创新。

2. 梅兰芳对后世的影响。

《京剧大师梅兰芳》教案设计: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京剧大师梅兰芳》教案设计: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在当今社会中,传统文化正逐渐淡化,甚至有些人因为对西方文化的崇拜而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误解和轻视。

因此,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变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制定了一份《京剧大师梅兰芳》教案,旨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艺术的价值,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梅兰芳的生平和艺术成就,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艺术的历史深度和文化价值。

2、让学生了解京剧基本功的重要性,懂得如何运用京剧基本功来表演角色。

3、通过观看京剧表演和自己模仿表演,提高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情与追求。

4、让学生懂得如何欣赏京剧,学会用心去体验京剧的表演,享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5min)(1)师生讨论,先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寓教于乐。

播放梅兰芳的艺术录像,让学生感受到京剧的唱念做打,体验京剧的魅力。

2、学习梅兰芳(30min)(1)生平介绍。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资料介绍,了解梅兰芳的生平和事业。

(2)艺术成就。

学生看梅兰芳的表演片段,然后根据老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对她的表演进行分析和评价。

3、京剧表演(45min)(1)授课环节。

老师在黑板上详细讲解京剧的基本功以及表演方法,并且让学生感受和模仿。

(2)表演环节。

学生自己表演京剧,老师在旁边给予指导和意见。

同时,老师也可以表演,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京剧表演。

4、讨论环节(30min)(1)师生互动。

老师带领学生们进行互动讨论。

(2)学生发言。

学生们就自己的表演和对京剧的认识发表自己的看法。

5、实践应用(30min)(1)交流对话。

老师和学生就艺术鉴赏及参观京剧的方法开展交流对话。

(2)实践应用。

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写一篇关于京剧鉴赏的文章,并标题为“我与京剧”。

三、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过程可得出以下表现:1、学生学习了京剧基本功,有了初步的表演经验。

2、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深入了解了梅兰芳及京剧的历史文化价值。

3、学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对艺术正确的认识和观念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梅兰芳学艺详细教案

梅兰芳学艺详细教案

梅兰芳学艺详细教案第一章:梅兰芳的生平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梅兰芳的生平背景及艺术成就。

理解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贡献。

欣赏梅兰芳的舞台风采。

1.2 教学内容梅兰芳的家庭背景及早年经历。

梅兰芳的艺术生涯及成就。

梅兰芳的舞台风格及表演技巧。

1.3 教学活动观看梅兰芳的舞台表演视频。

讨论梅兰芳的艺术成就。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梅兰芳的表演。

第二章:京剧的基础知识2.1 教学目标了解京剧的历史及特点。

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

欣赏京剧的音乐及舞台美学。

2.2 教学内容京剧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京剧的角色分类及表演技巧。

京剧的音乐及舞台布局。

2.3 教学活动观看京剧表演视频,了解角色及表演技巧。

学习京剧的基本唱腔及动作。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京剧的感悟。

第三章:梅兰芳的舞台艺术3.1 教学目标深入了解梅兰芳的舞台艺术。

分析梅兰芳的表演风格及技巧。

欣赏梅兰芳的代表作品。

3.2 教学内容梅兰芳的舞台表演技巧。

梅兰芳的代表作品解析。

梅兰芳的舞台美学及艺术风格。

3.3 教学活动观看梅兰芳的代表作品,分析其表演技巧。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梅兰芳舞台艺术的感悟。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梅兰芳的表演风格。

第四章:梅兰芳的京剧创作4.1 教学目标了解梅兰芳的京剧创作。

分析梅兰芳在京剧创作中的贡献。

欣赏梅兰芳的京剧创作作品。

4.2 教学内容梅兰芳的京剧创作背景及动机。

梅兰芳的京剧创作作品解析。

梅兰芳在京剧创作中的创新及突破。

4.3 教学活动观看梅兰芳的京剧创作作品,分析其创作特点。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梅兰芳京剧创作的感悟。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一段京剧表演。

第五章:梅兰芳的影响及legacy5.1 教学目标了解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影响。

理解梅兰芳的艺术legacy。

欣赏梅兰芳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影响及贡献。

梅兰芳的艺术legacy。

后世艺术家对梅兰芳的传承及创新。

5.3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纪录片,了解梅兰芳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

《梅兰芳学艺》教案

《梅兰芳学艺》教案

《梅兰芳学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梅兰芳的艺术生涯,掌握一些基本的京剧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梅兰芳的艺术精神,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梅兰芳的生平介绍:介绍梅兰芳的家庭背景、艺术生涯和成就。

2. 京剧的基本知识:介绍京剧的历史、行当、唱念做打等基本概念。

3. 梅兰芳的代表作品:介绍梅兰芳的代表作品,如《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并分析其艺术特色。

4. 梅兰芳的艺术精神:讨论梅兰芳的艺术精神,如敬业精神、艺术创新等。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京剧表演,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梅兰芳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掌握京剧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理解梅兰芳的艺术精神,进行京剧表演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梅兰芳的生平介绍和京剧的基本知识。

2. 观看视频法:观看梅兰芳的代表作品,感受其艺术魅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梅兰芳的艺术精神,进行京剧表演实践。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梅兰芳学艺》教材或相关资料。

2. 视频设备:播放梅兰芳代表作品的视频。

3. 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京剧道具,如扇子、水袖等。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京剧表演,评价学生对梅兰芳艺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引出梅兰芳的艺术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介绍梅兰芳的生平:详细讲述梅兰芳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艺术生涯。

3. 讲解京剧的基本知识:介绍京剧的历史、行当、唱念做打等基本概念。

4. 分析梅兰芳的代表作品:通过观看梅兰芳的代表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和表演技巧。

5. 讨论梅兰芳的艺术精神:分组讨论梅兰芳的敬业精神、艺术创新等品质。

6.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京剧表演,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

24梅兰芳 教案教学设计

24梅兰芳 教案教学设计

24梅兰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认读10个生字,学会本课1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词句、句子的含义。

让学生理解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并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以及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化含义和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戏曲吗?说一说你听过谁的戏曲?指生说。

2、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梅兰芳照片〕,你认识他吗?生:认识。

引出课题题并板书。

课后的“学习链接〞对他有个简单的介绍,请读一读。

〔学生自读后,老师继续说〕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讲述了他生平中一段令人感动的事迹。

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1、读课文时你给自己提点什么要求?2、带着要求自由轻生的朗读课文。

3、检查生字词。

〔1〕小组内共同学习。

〔2〕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一边默读,一边考虑:〔1〕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注明每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梅兰芳的表现〕〔2〕文中哪件事写得比拟详细,详细描绘了哪些内容?〔3〕梅兰芳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在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根底上,组织讨论交流,可先分小组,然后在全班汇报。

四、布置作业:1、写生字新词。

2、继续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激情引趣,引导探究。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梅兰芳?,感受他的爱国情怀,领略他令人感动的一幕幕往事。

〔板书课题〕二、整体回忆,设境质疑。

1、回忆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答复:梅兰芳五次拒演的详细内容。

老师板书。

〕2、交代任务:研读课文5—14自然节,感受梅兰芳在避港拒演、蓄须拒演、自伤身体这几件事中所表达出来的爱国情怀。

三、品读感悟,个性解读。

1、自读自悟,理解内容。

老师出示“自学要求〞。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勾画圈点、批注,加深自己的感悟。

24梅兰芳 教学设计(教案)

24梅兰芳     教学设计(教案)

24梅兰芳《梅兰芳》是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该单元以“中华文化”为主题展开。

本单元要求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文中人物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影响。

《梅兰芳》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记叙文,本课讲了现代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段感人事迹:抗战时,占领上海的日军想利用梅兰芳的影响粉饰太平,梅兰芳获悉后通过避居香港、蓄须、注射疫苗等方法一次次拒绝了日本人的邀请。

充分显示出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写了梅兰芳的几件事,体会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这句话。

学生需熟读课文,基本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了解梅兰芳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充分预设并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戏曲吗?说一说你听过谁的戏曲?指生说。

2.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梅兰芳照片),你认识他吗?生:认识。

引出课题题并板书。

课后的“学习链接”对他有个简单的介绍,请读一读。

(学生自读后,教师继续说)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讲述了他生平中一段令人感动的事迹。

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1.读课文时你给自己提点什么要求?2.带着要求自由轻生的朗读课文。

3.检查生字词。

(1)小组内共同学习。

(2)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一边默读,一边思考:(1)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注明每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梅兰芳的表现)(2)文中哪件事写得比较详细,具体描绘了哪些内容?(3)梅兰芳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在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可先分小组,然后在全班汇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兰芳》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2)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中国四大名旦之首——(齐)梅兰芳。

(板书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1:主要内容。

生2:五件事
像这样用小标题的方式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件,既简单又清楚。

这五件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拒”。

(板书)
二、自主学习,丰富文本(20)
1、面对日本人的邀请,梅兰芳毅然决然地一次又一次地拒绝。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细细品味课文中的词句,深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去领略一幕幕往事,体会他的内心。

别忘了带上你在主题活动中的收获,并且把你最想说的,最想表达的记录在书中。

2、学生自学勾画。

(4)
评价:
朗读可以帮助表达,而默读才利于思考。

“不动笔墨不读书”,我注意到了一部分同学用提炼的主题活动单上的观点来帮助学习,这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你都找到了哪些句子,读给大家听听,谈谈你的体会。

3、学生汇报
(一)
生说(我在文中找到这句话:梅兰芳平时性情温和,但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纠缠,他发怒了。

他明白,虽然这场戏的大多数观众是普通百姓,但一旦应邀登台唱戏,日后如果日本人邀请去唱戏,去“满洲国”或东京演出,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回绝呢?一个平时温和的人都发怒了,让我想到这8年中,日本人对他的骚扰是没完没了,有很多次。

我在主题活动时还早到2件事:梅兰芳在避居香港的时候,一次是日军某部队召开一个占领香港的庆祝会,邀请梅兰芳前去参加,并要梅兰芳在庆祝会上表演一出京剧。

梅兰芳悄悄地请一个牙医帮他写了一张证明,证明自己患了牙疼不能唱戏,回信拒绝了。

没过多久,日军军部又派人来,说为了繁荣战后香港的市面,想请梅兰芳出来演几天戏。

梅兰芳当时就回绝说:“我的剧团不在香港,我一个人无法演出。

”又给拒绝了)你能用梅兰芳拒绝日本人的另外一些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挺好!
生说(我也找到这样一件拒绝的事:日本人又一次派专人到香港邀请梅兰芳前去南京,并称只要梅兰芳答应参加,将派专机来专程来接他。

梅兰芳则以自己有心脏病不能坐飞机为由而拒绝了。


生说(在上海的日本特务76号宅院,特务要求梅为中日亲善进行表演,并以血淋淋的刑具,以及一铁罐硝镪水进行威胁,都被梅兰芳拒绝“硝镪水岂能毁掉国格和人格!”最后依然拒绝演出)
生说(梅兰芳没有经济来源,只好通过卖画来换点钱。

在举办画展期间,日伪汉奸获知后互相勾结,肆意捣乱,他们派来一群便衣警察,提前进入展览大厅大做手脚,原来每幅画
上都用大头针别着纸条,分别写有“汪主席订购”、“周副主席订购”、“日本冈村宁次长官订购”……还有一些写着“送东京展览”。

梅兰芳看到后,气得两眼冒火,立即拿起桌上的裁纸刀,刺向一幅幅图画。

几分钟内国画化为碎纸。


毁掉了画像就是毁掉了梅兰芳生存的唯一希望。

梅兰芳拒绝日本人不仅只是课文中所描述的这五件事,也不仅只是你们找到的这些事,还有很多很多,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些事都写出来呢?(典型事件)这就叫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二)
生说(我找到了这句话:在日军围攻香港期间,日本人仍然别有用心地邀请他。

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都唾(tuò)手可得。

然而,他对这些不屑一顾。

“唾手可得”、是很轻松就能得到,而“不屑一顾”是瞧不起。

说明只要梅兰芳演一场戏,就可以轻松得到日本人答应给他的荣华富贵,家人也不用跟着受罪,但他根本瞧不起这些,因为他心理明白,日本人的居心。

我从学习中知道日本人侵略中国的借口是……)学习本单元的文章,关注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九一八事变借口)(卢沟桥事变借口,所以日本人的邀请都是别有用心的,他们的根本目的就是借梅兰芳的影响进一步侵占我们的领土)日本人试图用文化瓦解的方法,达到他们侵略的目的。

辩论(我不太同意他的观点,梅兰芳是京剧大师,在当时京剧家喻户晓,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肯定也会有喜欢京剧的人。

梅兰芳曾3次出访日本,在日本很受欢迎的。

所以我认为日本人邀请他也可能是欣赏他的表演)(书中的观点,所以我认为日本人邀请梅兰芳一方面是真正喜欢京剧喜欢梅兰芳的表演,一方面想借梅兰芳的影响力来侵略我们的国家)你们能够把历史资料和课文紧密结合,不仅让大家走近了梅兰芳,走进了京剧艺术,还能理解和挖掘出更深层的内涵,挺好!
(三)
生说(我想给他补充,文中这样写道:他宁[nìnɡ]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从宁愿……宁愿……也不愿的关联词中也感受到他十分清楚日本人的险恶用心,表面中日亲善,背地里侵略扩张。

所以他宁愿自己受苦,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如果把这句话换成这样的句式,你们还能想说些什么?
他宁愿____________________,宁愿_________________,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中国人应具备的民族气节。

2人
评价:你做到了学以致用。

你说出了梅兰芳的心声。

(四)
A生说(我找到了梅兰芳和孩子的对话。

孩子们好奇地问他:“爸爸,你怎么留起卓别林的小胡子来了?”梅兰方起初笑而不答,只是抚摸着胡须,露出一副得意的样子。

孩子们追问急了,他才装作幽默地答道:“我留了小胡子,日本鬼子还能强迫我演戏吗?”这组对话,引发了我的联想,他说这句话时是装作的幽默,心理应该是很痛苦的。

)(补充:梅兰芳在舞台上扮演是旦角,是女性的角色,女性的角色温婉柔美,在当时有这样的说法《》,
他在当时是多么受欢迎,留了胡子,肯定就不能再演旦角了。

心理肯定很难受)说的有理有据。

(我给他补充,其实第11自然段就写出了他的心情。

是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人,不能唱,不能舞,他只能冲上太平山顶来表达他内心的痛苦。

把你的理解读出来!(读)但是,对他这样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呀!多少次,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pénɡpài)激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里。

)联系上下文理解,让自己的理解更加深刻!
B京剧行当中把女性统称为“旦”,梅兰芳工青衣,花旦,刀马旦。

他的扮相端丽,舞姿庄重娴静,唱腔圆润,旋律优美,细腻婉转。

台风雍容大方,长期的潜心研究和历练从而创造出自己特有的一派--梅派(图片和唱腔)一旦蓄须,内心?
C生说(我也找到了这句话,我觉得梅除了痛苦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他没法去说,当时的他又在香港,远离家乡和朋友,他对日本人的作法,又没有办法。

就憋在心中)你也试着读出他的内心!不仅读出了声,还能读出情。

D生说(我认为,因为拒绝日本人的演出,他告别了自己心爱的舞台,所以在心理还有对日本人的恨,我觉得他的心中还有一种悲愤)读吧,孩子!
E百感交集中,有着梅兰芳生活艰难的痛苦,有着每天面对日本人百般骚扰的无奈,更有着梅兰芳对日本人野蛮侵略的愤恨。

这是梅兰芳早,中期的演出年表。

梅兰芳9岁登台,一生在舞台上度过近60个春秋,演出过的剧目约有二百出,而一出戏演出的场次达到上百场。

这是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人啊!面对着空白的8年,敞开的你内心,放开的声音,读吧!(齐读)(五)
生说(我最佩服和感动的是他能用自伤身体的方法来拒绝日本人,明知道自己疫苗过敏,还能一连注射三针伤寒疫苗,使自己连日高烧不退,差点失去性命。

我在学习中找到这样一段描述,私人医生的话)
我想吴医生的话恰恰说出你的感受
4、1937年……1945年,回顾那段日子,我们看到的是更多无辜的生命,毒气战,细菌战,大屠杀……这段历史都是梅兰芳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聆听到的,身负家仇国恨的他即使忍受着不能登台的痛苦,即使忍受着生活的窘迫,即使忍受着敌人的百般刁难,也要拒绝。

这就是民族气节。

(板书)
就这样——引读最后一段。

5、正因为这样,也得到了丰子恺这样的评价“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
四、总结升华
1、人们还这样评价他(出示评价)
美的化身,东方美神
中国表演艺术的象征
中国人民的骄傲
这光鲜耀眼的赞誉里不仅是对梅兰芳艺术造诣肯定,还因为有了这样一段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国家的尊严,拒演的往事,显得更加璀璨夺目。

2、1962年,人们为了缅怀梅兰芳的卓越艺术成就,邮电部发行了一套《梅兰芳舞台艺术》的邮票。

最后,让我们聆听着醇厚流丽的唱腔,在心中铭刻这段历史,铭记住这样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