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

大学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
大学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导言

1.掌握经济学基本定义: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2、理解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是指: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3.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区别: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消费者,企业,或者产业的经济行为,及其生产和收入分配.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4.了解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是指超越一切价值判断,从某个可以证实的前提出发,来分析人的经济活动。其特点为: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

规范分析: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5.理解循环流量图及其画法:

教材P22页,

第二部分市场如何运行

1、掌握需求概念、需求定理、需求曲线

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每个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

需求曲线可以以任何形状出现,符合需求定理的需求曲线只可以是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通常以价格为纵轴(y轴),以需求量为横轴(x轴),在一条向右下倾斜、且为直线的需求曲线中,在中央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一,而以上部份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一,而以下部份的需求价格弹性则小于一。教材P61页

需求定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反向变动的关系,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多;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

2、掌握供给概念、供给定理、供给曲线

经济学中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供给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的波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供给曲线:是以几何图形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经济的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3、掌握供求图及分析均衡变动

供求图:教材P69页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第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使两者都移动。

第二,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第三,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4.理解价格如何配置资源:

当某一产品价格上升时,由于利润的驱使,本行业的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其他行业的生产者也会转向对该产品的关注,带来资金、科技、人力、管理经验等资源的投入;反之,当某一领域产品价格下降时,其内部资源也会加速向其他领域流动;因此由于价格升降机制的调节,资源会随着市场利润的走向而得到有效的配置。当然,价格体系的调节也不是万能,有时还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5.掌握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应用:

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价格弹性或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需求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

6.了解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供给量变化率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率反应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供给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

7.掌握价格上限、下限的含义

价格上限:价格上限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价格上限可以高于均衡价格也可以低于均衡价格,高于时价格上限是非限制性的,低于均衡价格时是限制性的。

价格下限:价格下限是指出售一种物品、服务或者资源的法定最低价格。价格下限又叫支持价格,价格地板,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价格下限总是高于该产业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

8.理解价格管制的影响

价格管制:价格管制是指政府根据形势和既定政策,运用行政权力直接规定某些产品的价格或价格变动幅度,并强制执行。

好的影响:保护部分消费者利益,控制物价过快的上涨价格管制坚持保护了那些在价格上涨时生活尤其艰难的人。面包的价格上限是为了保护那些穷得只能以面包为生的人;房租上限是为了保护那些在房屋供不应求时租房的人,否则房东就会“坐地起价”.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有重要意义。”

坏的影响:一是打压了农产品价格,将挫伤农民种田的信心,会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二是对消费者的长远利益而言,它并不能惠及普通消费者。厂家容易逃避管制和采取捆绑销售的方式。排队、逃税、黑市交易这些问题就会层出不穷。三是会刺激政府对市场活动的微观参与,将加剧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还会增加权力的寻租与腐败的机会。改革开

放局面来之不易,而干预价格限价管制等首先损伤的是低收入群体,此类政策只会恶化他们的处境,进而使社会更加不稳定,可能带来更大的社会成本。

第三部分市场和福利

1.掌握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2.掌握生产者剩余的概念:

生产者剩余等于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利润加上补偿给要素所有者超出或低于他们所要求的最小收益的数量。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收入-卖者的实际成本

3.了解消费者福利的含义:

是一种特殊的商业福利,指商家正常售价的前提下,消费者在进行常规的商品或服务购买时,除得到所购商品及服务外,还可以获得a分成,这份利益即被称作消费福利。

4.了解市场效率的衡量:

微观经济学认为市场效率最高的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因此我们要评价某个市场的效率,可以先计算出与待评估市场同等条件下的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条件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收益,然后再计算出待评估市场的均衡条件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收益,最后将两者对比一下,计算出待评估市场与完全市场的总收益差距。差距越大,效率越低;差距越小,效率越高。

5.理解比较优势: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也可以说,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生产者更低的机会成本来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6.掌握支付意愿的概念:

支付意愿是指消费者接受一定数量的消费物品或劳务所愿意支付的金额。是消费者对特定物品或劳务的个人估价,带有强烈的主观评价成分。

7、掌握市场失灵的概念及类型

概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类型:由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不完备而产生的市场失灵;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而产生的市场失灵;由于超出市场机制作用范围而产生的市场失灵;由于政府失灵而产生的市场失灵。

第四部分公共部门经济学

1、掌握外部性概念及分类

概念: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外差效应或外部效应、外部经济,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分类: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2.了解交易成本概念:

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所提出,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解释。由于经济体系中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之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的现象;但是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而形成企业机制,它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难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列举,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种类的交易成本。

3、掌握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概念

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指在技术上不可能将拒绝为它支付费用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如你走在一条公路上,你无法排除其他人也走这条公路,如你不愿意受到公路上的路灯的光照,但只要你走上这条有路灯的公路,就必须受到照射。

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该产品被提供出来以后,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其他人消费该产品的额外成本为零,换句话说,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以国防为例,尽管人口数量往往处于不断增长的状况,但没有任何人会因此而减少其所享受的国防安全保障。

4.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

经济学家们区分的标准是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而公共物品则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简言之,排他性是指一件商品我用了别人就不能再用,我吃了一口苹果别人就不可能再吃我吃的这口;竞争性是指我用了一件商品别人就会少用一件,我吃了一个苹果其他人可以吃的苹果就少了一个。

5.了解公地悲剧:

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个人都倾向于过度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而被竞争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是必然的结果。

第五部分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1、掌握机会成本的概念及内涵

概念: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还指厂商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2、理解显成本与隐成本、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概念与区别

显成本: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即企业支付给企业以外的经济资源所有者的货币额。例如支付的生产费用、工资费用、市场营销费用等,因而它是有形的成本。

隐成本:隐性成本是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是一种隐藏于企业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是由于企业或员工的行为而有意或者无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是成本的将来时态和转嫁的成本形态的总和,如管理层决策失误带来的巨额成本增加、领导的权威失灵造成的上下不一致、信息和指令失真、效率低下等。

区别:简单的说:显成本就是看的到的,比如说购买材料所用的钱.而隐成本就是看不到的,比如说那些旧设备

显性成本: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隐性成本: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会计利润:会计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会计利润也就是账面利润,是公司在损益表中披露的利润。

经济利润:是指厂商的收益与它的成本之差,后者包括从最有利的另外一种厂商资源的使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

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区别:会计利润就是我们通常所收的利润,也就是收入-成本费用,经济利润则是经济学上的概念,经济学家认为会计利润是高估的,只考虑了企业表面发生的成本费用,没有考虑隐性的成本,也没有考虑期末的资产升值或贬值。

1)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2)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3、掌握沉没成本的概念及内涵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理解厂商行为的短期与长期的区别:

长期经济行为和短期经济行为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即长期经济行为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进行调节,使个体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动。举例来说,对于短期变动,厂商和个人由于某些限制,不能够使自己完全调节到适应经济的变动。如:iphone热销,但是因为生产线以及经过培训的合格技工的限制,苹果公司不能大幅扩大产量。但是从长期来说,苹果公司就可以从容的布置新的工厂、培训足够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等等,使其产量满足市场的需求。

4.掌握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即在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的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当该生产要素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量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又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或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5.掌握短期生产中,总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概念与联系

总成本:是指短期内生产一定产品所需成本的总和。它是固定成本和可变动成本的总和。短期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是产量的增函数。

可变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短期可变成本(SVC)

这种成本是可变的,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其中主要包括原料、燃料的支付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等。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在短期中固定不变的,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即使产量为零时,也仍然存在固定成本。短期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

平均成本:是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用SAC表示。

边际成本:短期边际成本SMC是指在短期内,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6.掌握长期生产中,平均成本的概念与形状

概念: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内厂商平均每单位产量花费的总成本。

形状:长期平均成本呈U形是因为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即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规模不经济:厂商由于规模过大,导致经济效益下降,即产量增加倍数小于成本增加倍数。

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导致长期平均成本的上移或下移。

外在经济:企业以外的因素使企业成本下降。

外在不经济:企业以外的因素使企业成本上升。

长期平均成本的形状与移动

7.掌握规模经济、规模收益不变与规模不经济的概念与区别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规模经济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规模经济的优越性在于: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总成本下降的特性。但这并不仅仅意味着生产规模越大越好,因为规模经济追求的是能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一旦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到超过一定的规模,边际效益却会逐渐下降,甚至跌破趋向零,乃至变成负值,引发规模不经济现象。

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指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而边际效益却渐渐下降,甚至跌破零、成为负值。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内部结构因规模扩大而更趋复杂,这种复杂性会消耗内部资源,而此耗损使规模扩大本应带来的好处相互消减,也有可能是官僚主义增长,或者创新壁垒增加,因此出现了规模不经济的现象。

规模收益不变: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并导致产量也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就是规模收益不变的。规模收益递增的趋势不可能是无限的,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上述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会逐渐不再起作用。例如,工人分工如果过窄,就会导致工人工作单调,影响工人的积极性。设备生产率的提高,最终也要受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所以,通常工厂总会有一个最优规模。对公司来说,当工厂达到最优规模时,再扩大生产,它就采用建若干个规模基本相同的工厂的办法。这时,规模收益基本处于不变阶段。这个阶段往往可以经历相当长一个时期,但最终它要进入规模收益递减阶段。

8.掌握市场结构的四种类型:

指的是某一市场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包括市场供给者之间、需求者之间、供给和需求者之间以及市场上现有的供给者、需求者与正在进入该市场的供给者、需求者之间的关系。

9.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

第一,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

第二,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

第三,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

第四,市场中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

10.理解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概念与联系

总收益:总收益指厂商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与销售数量的乘积,记为TR=P*Q。

平均收益:平均收益是指厂商销售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边际收益: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边际收益=总收益的变化量/销售量的变化量

11.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决策及相关图示(p222)

均衡条件:1.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企业应该增加起产量

2,.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企业应该减少起产量

3.如果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

12.掌握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条件

1市场只有唯一个销售者

2该企业的商品没有任何替代品

3新厂商不能进入该市场

13.理解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均衡决策(P241)

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由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交点所决定的,利润最大化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小于其价格。

14.掌握价格歧视的概念,了解相关事例

概念:以不同价格向不同客户出售同一种商品的经营做法

相关示例:1,电影票对儿童和老年人收低于其他人的价格

2,飞机票价对不同座位有不同价格

3,助学金对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

15.掌握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及条件

含义:垄断竞争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组织形式,在这种市场中,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又具有垄断的因素。

条件:1、各个厂商的产品不是同质的,但彼此间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因为不同质,所以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因为彼此是很相似的替代品,所有竞争。)

2、一个生产集团中有大量厂商,每个厂商所占市场份额都很小。

3、厂商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

16、掌握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及条件

含义:寡头垄断市场是介于垄断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比较现实的混合市场,是指少数几个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这几个企业被称为寡头企业。

条件:1.厂商极少。市场上的厂商只有一个以上的少数几个(当厂商为两个时,叫双头垄断),每个厂商在市场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产品价格具有相当的影响力。2.相互依存。任一厂商进行决策时,必须把竞争者的反应考虑在内,因而既不是价格的制定者,更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

3.产品同质或异质。产品没有差别,彼此依存的程度很高,叫纯粹寡头,存在于钢铁、尼龙、水泥等产业;产品有差别,彼此依存关系较低,叫差别寡头,存在于汽车、重型机械、石油产品、电气用具、香烟等产业。

4.进出不易。其他厂商进入相当困难,甚至极其困难。因为不仅在规模、资金、信誉、市场、原料、专利等方面,其他厂商难以与原有厂商匹敌,而且由于原有厂商相互依存,休戚相关,其他厂商不仅难以进入,也难以退出。

第六部分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1.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2.理解GDP与GNP的区别

区别:前者是根据属地原则来衡量一国财富的,后者则是根据属人原则来衡量一国财富的。

与GNP相比,GDP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较好地体现了一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与GNP相比,GDP的规模体现了一国经济对资本的吸收能力。一国要将资本投入转化为有效的最大产出,必须在软硬件上具备相当的基础。具体而言,硬件包括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才队伍的培养、消费能力的积累等;软件则包括社会文化制度的健全、市场机制的完备、消费意识的转变、产品品牌的建立等。所以无论是派生于国内自有资本,还是派生于外国直接投资,GDP增长都是和一国的投资环境息息相关。只有好的投资环境,才能带来GDP的不断增长。

其次,与GNP相比,GDP的质量体现了一国各种生产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程度。要素禀赋优势的比较,是当前全球资本流动配置的依据所在。资本只有在和国家的优势资源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最大的产出。在一定发展阶段,大量引进外资,并将它与本国的优势资源相结合,无疑可以较大地提高本国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解决就业、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管理能力、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等。因此,GDP的有效增长,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本国各种要素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

最后,与GNP相比,GDP的结构体现了一国的真实社会福利水平。一般而言,在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会对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公平正义等福祉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将促进经济重心从"物"到"人"的逐步转变,促使产业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逐步转变。如何更好地改善国民的生存环境、提供更多的公共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

现社会公平发展等等,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这些都需要进一步优化GDP的结构,才能得以实现,包括单位GDP能耗的降低、产业结构的调整、再分配机制的构建等。GDP 结构的合理变迁,无疑可以较好地推动本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掌握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政府购买

4.掌握真实GDP与名义GDP的概念与联系

真实GDP: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生产的价值

名义GDP: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生产的价值

5.掌握GDP平减指数

平均物价指数(GDP又译GDP平减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平均物价指数)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表达了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的比例关系。

6.掌握CPI概念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7.理解CPI计算过程

1.固定篮子。确定哪些物价对普通消费者是最重要的

2.找出价格。找出每个时点上篮子中每种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3.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

4.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当年—篮子物品五劳务的价格)/(基年—篮子的价格)×100

5.计算通货膨胀率

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年GIP—第一年GIP)/第一年GIP×100%

8.了解CPI固定篮子

确定哪些物价对普通消费者是最重要的

第七部分长期中的真实经济

1.了解生产率的决定因素

a人均物资资本

b人均人力资本

c人均自然资本

d技术知识

2.了解国民收入账户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在一国的一年的经济总量中储蓄量与投资量是处于恒等状态的,也就是

一年储蓄量=一年投资量

只有维持这样的恒等状态才不会危及到一个国家经济形式的正常运转.

3.理解可贷资金市场上利率的决定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4.掌握失业的含义及类型

含义:在经济学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

类型:自然失业,周期性失业

5.掌握失业率的计算方式

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100%

6、理解最低工资法、工会、效率工资对失业的影响

最低工资法:工资高于均衡水平会引起失业

工会:工会把工资提到工资高于均衡水平时会增加劳动供给量,减少劳动需求量从而会导致失业

效率工资:工资高于均衡水平企业会更具效益

第八部分长期中的货币和物价

1.理解货币的职能

交换媒介,计价单位,价值储蓄手段

2.理解货币的统计口径分类

M0,即通货,银行等金融机构体系以外流通中的现金;

M1,即M0+企事单位活期存款;

M2,商业银行派生货币,俗称“信贷货币”;

MB,即央行货币发行,也叫基础货币或高能货币创造或“银根”创造(M0〈MB〈M2〉;

M3,指金融资本资金杠杆与资本衍生货币结果,简称为衍生货币,来源于前身“产业资本”,在追逐更高利润回报的驱使下,产业资本进入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长期滞留变为投机资本,通过创造金融衍生品放大“赌博与对赌合约虚拟经济”。

3、掌握货币乘数

银行体系用一美元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货币乘数是货币准备金率的倒数)

4、理解货币创造过程

存款金额

准备金

贷款金额

货币供应总额

5、了解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银行、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具有三项主要职能:

a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

b对金融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c提供支付清算服务。

6、掌握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率的含义

法定准备金:银行必须根据其存款的持有的最低准备金量的规定

法定准备金率:银行作为准备金持有的存款比例

7、掌握央行贴现的含义

是指商业银行对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以票据为抵押,向持有人提供贷款的一种方式。

8、掌握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含义

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9、掌握中央银行如何通过三种货币工具控制货币供给量

一是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准备金率供给量提高,提高准备金率供给量下降

第二是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想提前兑现一些证券的比率,比较有效,提高则供给量增加,减少则供给量下降

第三是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是政府债券等的发放,收缩银根的话就发放债券,放松银根的话就回收国债

10、掌握通货膨胀的含义及通胀率的计算方式

含义;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计算方式:以 P1 为现今物价平均水平,P0 为去年的物价水平,年度通货膨胀率可测量如下:通货膨胀率 = (P1 - P0)/P0,

11、理解通货膨胀的成本

1.皮鞋成本:通货膨胀时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浪费的资源。

2.菜单成本:通货膨胀时改变价格的成本。

3.扭曲消费者决策,相对价格变动与资源配置失误。

4.通货膨胀引起的税收扭曲:税收未考虑实际利率的改变。

5.通货膨胀侵蚀了计价单位的实际价值,造成混乱和不方便。

6.通货膨胀使得财富任意再分配:预期利息不变,由于通胀使得实际利率改变了,货币价值也改变了。

12、了解通货膨胀的原因

原因: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国家财政赤字的增加。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危机或弥补庞大的财政赤字,不顾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滥发纸币。他们之所以要利用这种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是因为这种办法比起增加税收、增发国债等办法富于隐蔽性,并且简便易行。

第九部分短期经济波动

1、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及阶段

含义: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阶段:将经济周期分为四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2、掌握总需求含义及曲线形状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和购买力总量。它取决于总的价格水平,并受到国内投资、净出口、政府开支、消费水平和货币供应等因素的影响。

3、掌握总供给含义及曲线形状

指某一时期一个经济中各企业所愿意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价值的总和。

4、了解短期经济波动的两个解释

A总需求移动

B总供给移动

5、理解总供求对短期经济波动的解释

短的期中,物价总水平上升会增加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下降则减少

6、了解滞胀的含义及产生

含义:产量减少而物价上升的时期

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在应对经济危机时的不当措施导致的。比如说,为了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政府一般会大量的向市场投放货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一来导致的后果就是未来一两年通货膨胀的发生,当发生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后政府又采取了不当的货币紧缩政策,这样一来导致刚刚起步的经济又开始下滑。而通胀却没有控制住。其最后的结果就是导致:经济增长乏力,而通胀却居高不下

7、掌握凯恩斯基于流动偏好的货币需求理论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具有两种职能,其一是交换媒介或支付手段,其二是价值贮藏。货币需求就是人们宁愿牺牲持有生息资产(如各种有价证券)会取得的利息收入,而把不能生息的货币保留在身边。至于人们为什么宁愿持有不能生息的货币,是因为与其他的资产形式相比,货币具有使用方便灵活的特点,是因为持有货币可以满足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所以凯恩斯把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称为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流动偏好表示人们喜欢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的愿望或动机。

8、掌握货币市场均衡及图示

是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两种共同作用的结果

9、掌握乘数效应

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财政政策乘数是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其中包括财政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10、了解挤出效应

指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11、掌握财政政策的含义及政策工具

含义: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工具:政府支出政府收入

12、掌握货币政策的含义、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及图示

含义: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

13、理解掌握握扩张性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配合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微观经 济学基本知识点汇总 微观 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 "经济人 "假设和 "完全 信息"假设,前者假设人总 以利已作为其行为的基本动力 ,具体而言是指人们要么在 给定的经济代价下追 求自 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要么是寻求给 定经济利益下所付出的经济代价的最小值。 完全信息 "假设指经济 行为主体对相关经济馆况具备完全的信息 。 实证 分析与实证经济学,规范分析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分 析 是 描述经济现象 "是什么 "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 上是如何解决的。在揭示有关经 济变量之间的函 数关系和因果关系。 实证经 济学 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 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 陈述经济行为 及其后果,并试图对 结论进行检验。 规范分 析是研究经济活动 "应该是 什么 "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 是怎样解决的。这种方法通 常要以一定的价 值判断为基础,提出 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政策 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规 范经 济学 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 ,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 行评价,并进 一 步说明一个经济体 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 济政策。 静态 分 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新的均衡状态变动过 程的分析。 个人 需 求 个人需求指消费者在 某一特定期间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条 件下 ,其愿意并且能够购买 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 的 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 法则(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随着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或下降 ),会导致对该商品的 需求 弹性的种类 ①若Ed = o ,为完全无弹性。②若0< Ed <1,为缺乏弹性。如多数生活必需品。 ③若Ed = 1,为单位弹性或 量的相对变化幅度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幅度 ⑤若Ed =无穷,为完全弹性。 需求 的 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指在 某特定时间内,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 M*M/Q 。需求的 收入点弹性的计算公式: EM=dQ/Dm*m/Q ) 商品 分 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需求 的 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在 时期 内,需求量变动 计算公式为: 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 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表示在一定 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面点之间的 弹性,其 Ed=- △Qd/ A P*P/Q 。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 某一点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 Ed=- 也就是说,商品或劳 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dQ/dP*P/Q ) 在经济分析中,按照 分 析就是分析经济现 衡状态的过程,即完 变化,以及有关经济 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均衡分析分为:静态 象的均 衡状态以及有关经济变量处于均衡 全不考虑时 间因素。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分 变量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动 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桥。所谓静态 状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但并不论及达到均 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 态分析是指考虑时间因素对所有均衡状态向 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 指在同一条需求曲线 化所 引起的需求数量 移动。 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商品自身的价格 上各点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自身 的变化,也就 是说,需求的变化是同一价 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这里 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中的变 格下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指在某一特 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消费者在 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某种两品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由所有个 人需求水平相加而成的。 需求量的减少 (或增加 ); 单一弹性。此时需求 数是奢侈品的需求。 相等。 ④ 若 l< Ed <无穷,为富有弹性。大多 分比与消费者收入变化的百分比之比,它表 示商品需求量相对变 动对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收入弧弹性的计算公式: EM=- △ △△

2017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

电大《西方经济学》作业 (第一章至第五章) 一、填空题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资源配置___ 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_ 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 富有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 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 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生产扩张线。 二、选择题: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D )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 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国家开放大学2019西方经济学形考作业答案第八章

bz第八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题目1 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选择一项: a. 固定成本 b. 平均成本 c. 总成本 d. 长期成本 反馈 正确答案是:固定成本 题目2 形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公共物品 b. 不完全信息 c. 供求关系 d. 垄断 e. 外部性 反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垄断, 不完全信息, 外部性, 公共物品 题目3

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会变得越来越小,于是,AC曲线和AVC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越来越小,但决不会相交。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 西方经济学产生与形成时期的代表流派是()。 选择一项: a. 重农主义 b. 重商主义 c. 古典经济学 d. 庸俗经济学 反馈 正确答案是:古典经济学 题目5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 选择一项: a. 两种要素投入的比率 b. 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 c. 一种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的比率 d. 在保持原有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

反馈 正确答案是:在保持原有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 题目6 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与商品的价格形成不同点表现在()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供求主体不同 b. 企业投入不同 c. 需求特点不同 d. 需求性质不同 e. 政府关注点不同 反馈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供求主体不同, 需求性质不同, 需求特点不同 题目7 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如果要扩大销售收入,则要提高价格。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8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整个市场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选择一项:

工程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工程经济学概论 1.什么是工程经济学,其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技术?什么是经济?两者间的关系如何?工程经济学为什么十分注意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3.为什么在工程经济分析时要强调可比条件?应注意哪些可比条件? 4.从技术与经济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两方面各举一个实例说明。 1.解答: 工程经济学是运用工程学和经济学有关知识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工程经济分析原理和方法,能够完成工程项目预定目标的各种可行技术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比较、计算和评价,优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有利的方案,从而为实现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的最一般方法,即研究采用何种方法、建立何种方法体系,才能正确估价工程项目的有效性,才能寻求到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工程经济分析的对象是具体的工程项目,不仅指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活动中的具有独立设计方案,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工程整体,更包括投入一定资源的计划、规划和方案并可以进行分析和评价的独立单位。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为如何通过正确的投资决策使工程活动收到尽可能好的经济与社会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工程技术实践的经济效益,寻求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与方法。 (2)研究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技术和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律。 (3)研究工程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推动、最佳结合的规律及实现方法。 2.解答: 技术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将其利用来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手段。在经济学中,经济是指从有限的资源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关系:在人类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中,经济和技术不可分割,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动力和方向,而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和手段,经济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经济类学科,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预期产出或者说以等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是工程经济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工程经济学十分注意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3.解答: 因为工程经济分析的实质是对可实现某一预定目标的多种工程技术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要比较就必须监理共同的比较基础和条件。但是各个工程、项目方案总是在一系列技术经济因素上存在着差异,就在方案比较之前,首先考虑方案之间是否可比,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合理可靠的分析结果,因此在工程经济分析时要强调可比条件。 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比较时应注意研究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原则条件,分析各可行技术方案之间可比与不可比的因素,探讨不可比向可比转化的规律及处理办法,以提高工程经济分析工作的科学性,应遵循四个可比原则: (1)满足需要的可比原则;(2)消耗费用的可比条件;(3)价格指标的可比原则;(4)时间的可比原则。 4.解答: 相互促进: 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先导,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例如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及其商品化,不断提高着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并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武器与手段;经济实力越强,投入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及其商品化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就越大,并为研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和更高的要求。 相互制约: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码:2143; 适用专业及层次: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方向)、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会计学(会计统计核算方向)、金融(保险方向)、金融(货币银行方向)、金融(金融与财务方向);专科。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B)。 A.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C.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D.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2.下列哪-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互补品价格上升 C.替代品价格上升 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3.供给的变动引起(C)。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B.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C.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D.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4.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从5元上升至 5.50元,需求量从200下降至190,因此该种商品的需求(B)。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有无限弹性 D.单位弹性 5.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C)。 A.边际产量为正 B.边际产量为负 C.边际产量为零 D.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等 6.每个企业都可以充分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的市场是(A)。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寡头市场 7.在垄断市场上,企业数量是(A)。 A.一家 B.二家 C.三家 D.四家 8.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B)。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9.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差别是(A)。 A.个人所得税 B.间接税 C.公司未分配利润 D.折旧 10.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C)。 A.最低工资法 B.效率工资 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D.工会的存在 11.产生价格黏性的原因在于(C)。 A.垄断企业控制着价格 B.价格的变动与物品供求的变动同步 C.调整价格需要花费成本 D.价格的变动与工资的变动不同步 12.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C)。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 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升 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 13.奥肯定理是说明(C)。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1(阶段测试) 一、填空题(20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生产扩张线。 二、选择题(20分)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D)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D.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

工程经济学复习参考书籍《工程经济学》,邵颖红黄渝祥等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工程经济学复习 第一章 1、关键概念:技术与经济 技术:研究如何把自然规律应用于工程实践 经济:研究经济规律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page1) 2、掌握经济与技术的关系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工程经济分析是对技术实践活动的系统评价,工程经济分析的目的是提高技术实践活动的经济效果。工程经济分析的重点是科学地预见活动的结果, 3、工程经济分析的原则和方法框架 第二章工程项目现金流识别与估算0 1、关键概念: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在整个计算期所发生的实际现金流入和流出,简称现金流。包括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净现金流量 2、项目投资的构成: 项目总投资 ?建设投资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用 ?建设期利息 ?流动资金 3、工程项目投资现金流量的估算 由于工程项目投资处在工程项目建设期阶段,该阶段基本没有现金流入,而主要是各项投资所形成的现金流出。因此,建设期净现金流量为: NCF=CI-CO=0-建设投资-建设利息-流动资金=-(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第三年静态投资=53746*20%=10749.2万 第一年涨价预备费=13436.5*[(1+5%)1/2-1] =331.82万 第二年涨价预备费=29560.3*[(1+5%)1/2+1-1] =2244.51万 第三年涨价预备费=10749.2*[(1+5%)1/2+2-1] =1394.45万 涨价预备费=331.82+2244.51+1394.45=3970.78 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4886+3970.78=8856.78万 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 =45000+3860+8856.78=57716.78万 ? 3.2建设期利息的容与估算 建设期利息包括银行借款和其他债务资金的利息,以及其他融资费用 例子2-2:某新建项目,建设期为3年,在建设期第一年借款400万,第二年借款500万,第三年借款400万,每年借款平均使用,年利率为6%。用复利法计算建设期借款利息。解:建设期各年利息计算如下: 第一年利息=(0+400/2)*6%=12万 第二年初本利额=400+12=412万 第二年利息=(412+500/2)*6%=39.72万 第三年初本利额=412+500+39.72=951.72万 第三年利息=(951.72+400/2)*6%=69.10万 建设期利息=12+39.72+69.10=120.82万 ? 3.3流动资金的容与估算 流动资金指在工业项目中投产前预先垫付,在投产后生产经营过程中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支付工资和其他费用以及在产品、半产品、产出品和其他存货占用的周转资金。流动资金以现金、各种存款、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的形态出现 一般项目的流动资金应采用流动资金估算表来计算。流动资产包括:(5个) 应收账款----指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提供服务尚未收回的资金; 存货-----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备出售或仍在生产过程的物料;

国开西方经济学形成考核题

1.国开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2.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制度、资源、技术。 3.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根据价格变化调整过的数值被称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4.边际效用为零时的总效用达到最大。 5.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6.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正确)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增加减少。 7.在垄断市场上,价格受市场需求状况的限制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 动则会引起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8.根据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之点。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对劳动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在总需求中,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投资。 10.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条件是自发总支出减少。 11.凯恩斯所说的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发生的条件是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而总需求仍然在增加 12.在以下四种政策工具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货币政策。 13.在开放经济中决定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总需求是对国内产品的总需求 14.在开放经济中决定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总需求是企业每增加销售一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收益 15.消费者对某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正确) 16.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各有其优缺点。(正确) 17.经济学按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正确) 18.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正确) 19.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正确) 20.周期性失业就是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正确) 21.内在稳定器能够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错误) 22.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 业。(2分)(错误) 23.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正确) 24.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错误) 25.在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供给曲线上的移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26.期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 27.当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为0;当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时,基尼系数为1。(3分) 28.劳动力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称为劳动力参工率 29.公开市场活动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30.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 31.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之争的实质是要不要国家干预经济 32.假定某一市场的年销售额为450亿元,其中销售额最大的四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150亿元、100亿元、85亿元、 70亿元。计算该市场的四家集中率是多少? 答:已知T=450亿元,A1=150亿元,A2=100亿元,A3=85亿元,A4=70亿元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R=(150亿元+100亿元+85亿元+70亿元)/450亿元=90%。(5分) 33.“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 答:(1)“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7分) (2)“谷贱伤农”是指粮食丰收了,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减少。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 动。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在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8分) 34.从投资的角度说明总需求曲线由右下方倾斜的原因。用图形说明物价水平的变动如何引起总需求的变动,政府支 出的增加如何引起总需求水平的变动? 答:1)从投资的角度看,总需求与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即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一点可以用利率效应来解释。利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投资。物价水平→实际货币量→利率→投资→总需求。(5分) 2)物价水平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用同一条总需求曲线上的上下移动来表示,即物价上升(从P1上升到P2),引起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b点到a点),总需求减少(从(正确)2减少到(正确)1);物价

工程经济学论文:对工程经济学的认识

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工 程 经 济 学 总 结 学号: 姓名: 专业:

对工程经济学的认识 摘要:工程经济在国外早已被广泛的自觉应用,其理论、方法等也皆趋向系统、有序和完善。它趋向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微观分析与社会效益及经济、环境、政策相协调的综合应用学科。 关键词:工程经济资金时间价值市场经济理论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1. 工程经济自身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1 工程经济与技术经济的主要区别 技术经济一词来自东方,以原苏联为代表。工程经济一词来自西方,以美国为代表。 7 O 年代前,原技术经济中基本方法多为静态分析方法( 或采用单利计算) ,采用静态经济指标,而工程经济自1 9 1 5年就提出了复利计算,一向用动态分析方法,采用动态经济指标。如今事实证明技术经济就是工程经济,并全用动态分析方法与动态经济指标了。1.2工程经济的含义 工程经济是运用经济学中的理论、名词、术语及方法研究技术先进、工程技术方案的优选及可行的技术本身的经济效果问题,以使先进的可行技术与最佳的经济融洽的结合。因此,工程经济除了主要研究工程投资的经济分析、经济评价、控制、决策等理论外,还担负了研究工程经济与社会需求、生态资源、环境条件等之间关系的协调任务,这也是人类永续的话题,更是人类行为的宗旨与理想的目标。 1.3工程经济学科属性 由工程经济的含义可见,工程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分支,是应用经济学;工程经济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的边缘学科,而且是人类追求高质量生活行为的基础学科,发达国家已相当完善与普及。 1.4工程经济的基本理论 1.4.1资金时间价值理论 关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条件、考虑方法等问题都已被一致默认。在进行等值计算时可有十多个公式,但其基本公式可以归结为一个复利终值公式( F = P ( 1 + I ) n ) ,因为其他所有公式都是由此公式推导出来的,关键在于清楚推导前的假设条件。资金时间价值理论、等值计算方法、计算技能是工程经济的最基本的理论、方法、技能与核心内容。1.4.2市场经济理论( 意识)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1 第一章导言 一、经济学 Economy,一词有节约之意。N.G.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说: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经济学无疑是关于经济的学问。而经济问题总面临着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即任何社会或个人总无法得到其想要的一切。这就引发了一个稀缺的问题。 稀缺性(Scarcity)是指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的资源。经济活动就是人们克服稀缺性的活动,经济学当然就是关于资源稀缺性的学问。 萨缪尔森:“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并在不同集团之间分配这些产品(的学科)。” 曼昆: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牛津经济学辞典》:Economics:一种有关稀缺的资源如何被或应该被分配的研究。 总之,经济学就是关于人们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的一门学科。 经济包括经济主体和市场。 经济活动中的主体(Economic Agents)是作出最优化的选择或经济决策的一方。基本经济主体包括:居民户(Households)、厂商(Firms)、政府(Goverments)。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就是市场。 市场是任何一种方便于买卖的安排。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产品市场是产品和劳务买卖的市场。要素市场是各种生产要素买卖的市场。生产要素是经济中的生产性资源,分为劳动、土地、资本。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生产与消费、收入分配、就业、货币、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国际贸易等 经济学表述方法分为实证的和规范的两种。以实证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为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即关于“是什么”的表达。以规范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为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即关于“应该是什么”的表述。 二、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是把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生产要素转化为产品与劳务的过程。由于资源是稀缺的,也就限制了所能生产的结果,即,能生产某一数量和不能生产某一数量。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表示了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与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之间的界线。 假设,一个社会的资源仅生产黄油(或消费品)和大炮(或生产资料品)两种1参考书目:梁小民,《微观经济学》(课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人民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3

形考任务3(第十章至第十三章) 一、填空题(22道,共20分) 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2.GDP-折旧=国内生产净值。 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4.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通货膨胀。 5.长期中的失业是指自然失业,短期中的失业是指周期失业。 6.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核心是技术进步。 7.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被称为资本——产量比率。 8.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9.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惟一原因是货币量增长。 10.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11.效率工资是指企业支付给工人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的工资。 12.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13.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利率效应最重要。 14.在短期,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15.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16.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1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1 。 17.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消费,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总支出等于总供给。 18.净现值是指一笔投资未来所带来的收益的现值与现在投入的资金现值的差额。 19.加速原理表明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率。 20.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21.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减小。 22.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需求(总支出)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二、选择题(15道,共20分) 1.在下列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A) A.汽车制造厂新生产出来的小汽车 B.旅游公司用于载客的小汽车 C.工厂用于运送物品的小汽车 D.公司用于联系业务的小汽车 2.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C) A.消费物价指数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版)

微观经济学重点概念 1. 经济人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2. 需求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 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4.供给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6. 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8.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9.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指一个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10.静态分析 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11.比较静态分析 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12. 动态分析 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间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13. 弹性 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14. 弧弹性 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5. 点弹性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6. 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经济学(本科)》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西方经济学(本科)》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 1.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 )。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条与横轴垂直的线 D.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 2.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槽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一成本定义是指( )。 A.会计成本 B.隐成本 C.显成本 D.机会成本 3.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之间的关系是( )。 A.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B.边际收益大于平均收益 C.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 D.边际收益曲线交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最低点

12.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 ) A.与横轴平行的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C.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D.与横轴垂直的线 13.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4.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卖出国债 B.提高准备金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减少货币供应 15.当国际收支赤字时,一般来说要使用的调整策略是( )。 A.汇率升值 B.增加进口 C.增加出口 D.外汇管制 二、配伍题(每题2分,共10分) 16.供给规律:( ) 17.洛伦兹曲线:( ) 18.外部经济:( ) 19.投资乘数:( ) 20.总需求:( ) A.是指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B.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3

第三次作业(10-13章) 试卷总分:100 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 30.00) 1.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 )。 (3.00分) A. 等于 2 B. 大于 1 C. 等于 1 D. 小于1 2. 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 (3.00分) A. 物价水平下降 B. 物价水平上升 C. 投资减少 D. 消费增加 3. 以下哪个选项是流量( )。 (3.00分) A. 国内生产总值 B. 失业人数 C. 储蓄帐户中货币量

D. 现有的住房数量 4. 下列哪一种效应使物价水平的变动对投资产生反方向的影响()。 (3.00分) A. 汇率效应 B. 财产效应 C. 利率效应 D. 乘数效应 5. 在下列情形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3.00分) A. 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 B. 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C. 生产企业今年计划在明年生产的拖拉机 D. 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 6. 根据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在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大于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时,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越大,则储蓄率() (3.00分) A. 无法确定 B. 越低 C. 不变 D. 越高

7. 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3.00分) A. 收入增加 B. 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要上升 C. 利率上升 D. 政府支出增加 8. 存款货币是指() (3.00分) A. 商业银行中的定期存款和其他储蓄机构的储蓄存款 B. 商业银行中的活期存款 C. 现金或通货 D. 信用卡 9. 失业率是失业人数与()的比率。 (3.00分) A. 人口总量 B. 就业人数 C. 工作年龄人口 D. 劳动力总数 10.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点汇总 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 "经济人 "假设和 " 完全信息 "假设,前者假设人总以利已作为其行为的基本动力,具体而言是指人们要么在给 定的经济代价下追求自身 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要么是寻求给定经济利益下所付出的经济代价的最小值。 " 完 全信息 " 假设指经济行为主体对相关经济馆况具备完全的信息。 实证分析与实证经济学,规范分析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分析 是描述经济现象 " 是什么 " 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 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 关系和因果关系。 实证经济学 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 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假设, 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 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 规范分析 是研究经济活动 "应该是什么 " 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 这种方法通常要以一定的价值 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规范经济学 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 根据这些标准, 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 并进一 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在经济分析中,按照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均衡分析分为: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桥。所谓 静态分 析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经济变量处于均衡状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但并不论及达到均衡状 态的过程,即完全不 考虑时间因素。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 以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 动态分析是指考虑时间因素对所有均衡状态向新的均衡 状态变动过程的分析。 个人需求 个人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期间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条件下 ,其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当商品自身的价格发生变化时, 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这里指 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 变动。 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中的变化所 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也就是说,需求的变化是同一 价格下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 所有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某种两品的数量。 市 场需求是由所有个人需求水平相加而成的。 需求法则(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或下降 ),会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减少 (或增加 ); 也就是说,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 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 它表示在一定时 期内,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面点之间的弹性,其计 算公式为:Ed=- △ Qd/△ P*P/Q 。点弹性表示的是需 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其计算公式为:Ed=-dQ/dP*P/Q ) 需求弹性的种类 ① 若Ed = o ,为完全无弹性。② 若 0< Ed <1,为缺乏弹性。如多数生活必需品。③若 Ed = 1,为单位弹性或单 一弹性。此时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幅度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幅度相等。④若 l< Ed <无穷,为富有弹性。大多数 是奢侈品的需求。⑤若 Ed =无穷,为完全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指在某特定时间内, 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消费者收入变化的百分比之比, 它表示 商 品 需 求 量 相 对 变 动 对 于 消 费 者 收 入 变 动 的 反 应 程 度 。( 需 求 的 收 入 弧弹 性 的 计 算 公 式 : EM=- △ Q/△ M*M/Q 。需求的收入点弹性的计算公式: EM=dQ/Dm*m/Q ) 商品分类 (1)若E M > l ,此种产品属于"奢侈品”⑵若0

电大西方经济学答案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S]C A.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厂 B.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厂 C.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厂 D.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 满分:2 分 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S r A.排他性 厂B.非排他性 厂C.竞争性 广D.非竞争性 满分:2 分 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E r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 0 B.边际效用为零 r C.边际效用为正 r D. 边际效用为负 满分:2 分 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A. 固定成本 厂 B.机会成本 C.平均成本 D.隐成本 满分:2 分

叮叮小文库 31 釦 5. 消费者的收入不变,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 rs~i c A .向左下方移动 B. 向右上方移动 C. 沿着横轴或纵轴移动 满分:2 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S 厂 A.消费X 获得的总效用等于消费 丫获得的总效用 B. 消费X 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消费 丫获得的边际效用 C. 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D. 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总效用相等 满分:2 分 H£7. 下列产品中,哪种产品的交叉弹性为负值() A. 汽车和轮胎 B. 花生油和豆油 D. 大米和面粉 满分:2 分 SS s. 如果某商品是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A. 销售收益增加 B. 销售收益不变 C. 销售收益下降 D. 销售收益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满分:2 分 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就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这种观点称为( D.不动 C.棉布和化纤布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_课本知识点_重点_(考试必备)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决定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问题前两个层次的问题可以借助经济循环流动图来加以说明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 第二节需求曲线 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它包括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两层含义。少其中一项就不能算做需求 2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公式Qd=f(P)(P:商品的价格;Qd:商品的需求量) 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Qd=α-β?P(α、β为常数),该函数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为一直线需求曲线特征: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值,他们都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吉芬物品除外) 3需求定理:指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反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的形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第三节供给曲线 1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它包括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两层含义,少其中一项就不能算做供给。 2供给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和影响该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公式Qs=f(P)(P:商品的价格;Qs:商品的供给量) 当供给函数为线性函数时Qs=-δ+γ?P(δ、γ常数),该函数所对应的供给曲线为一直线供给曲线特征:向右上方倾斜,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他们都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3供给定理:指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互为同方向的变化关系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曲线的形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与价格为正向关系。 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得到反映价格与供给之间正向关系的供给曲线,即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供给定理 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1均衡价格: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均衡点: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 市场出清的状态: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 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求定理: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即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供给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第六节弹性理论 1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其公式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