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5年04月00633《新闻学概论》

全国2015年04月00633《新闻学概论》
全国2015年04月00633《新闻学概论》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633)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o

1.我国古代邸报记录和发布的主要是

A.政治信息 B.经济信息 C.生产信息 D.外交信息

2.意大利城市威尼斯于l6世纪出现了商业化报纸,历史上称为

A.邸报 B.商业新闻 C.手抄新闻 D.威尼斯新闻

3.我国最早的新闻学教育开始于蔡元培任校长时的北京大学,是在

A.1917年 B.1918年 C.1919年 D.1923年

4.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或相应作品满足传播主体或接受主体

A.新闻需求的程度 B.信息需求的程度 C.文化需求的程度 D.社会需求的程度5.新闻的本源是

A.人们的好奇心 B.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

C.客观事实 D.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

6.传播学原理认为,传播行为的首要任务是监测

A.经济的变化 B.社会的变化 C.自然的变化 D.环境的变化

7.概括而言,新闻是一种

A.原始信息 B.自然信息 C.人工信息 D.社会信息

8.新闻信息的传播特性是

A.人际间传播 B.政党内传播 C.及时公开传播 D.组织间传播

9.促使新闻传播五个环节连贯延续的原因,除了受众反馈作用,还有行为目标的一致和 A.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B.用新近事实说话

C.用新闻评论说话 D.报道原则的恒定

10.对“新闻手段”较为贴切的简要概括是

A.用政策和理论说话 B.用新近事实说话

C.用新闻评论说话 D.用新闻报道说话

11.实现新闻传播优化的创新性方式是

A.新闻策划 B.新闻传播的宏观选择

C.新闻价值提升 D.新闻传播的微观选择

12.以社会形态和传播制度划分,新闻业发展可以分为下列几个阶段

A.奴隶主义阶段-封建主义阶段-资本主义阶段-社会主义阶段

B.集权主义阶段-自由主义阶段-国家控制阶段-社会责任阶段

C.集权主义阶段-自由主义阶段-集团垄断阶段-社会责任阶段

D.集权主义阶段-自由主义阶段-集团垄断阶段-社会主义阶段

13.新闻事业的社会性质决定于·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经济形态 C.技术进步程度 D.文化繁荣程度

14.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业所处的层次是

A.生产力层次 B.经济基础层次 C.生产资料层次 D.上层建筑层次

15.新闻事业的职能权力,一是及时公开地报道和评价新闻事实,二是

A.通过新闻报道进行知识传播

B.通过理论宣传进行思想教育

C.通过新闻报道对政府和社会进行舆论监督

D.通过刊播广告促进经济发展

16.发表“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迟疑地立即回答:我宁愿要后者”言论的是

A.弥尔顿 B.密尔 C.杰斐逊 D.亚当斯

17.关于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闻法规与新闻政策相互对立 B.新闻法规是法律化的新闻政策

C.新闻政策可以取代新闻法规 D.新闻政策与新闻法规相互独立

18.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底线是

A.不能批评政府官员 B.创办出版物必须登记

C.不能报道国家权力中心活动 D.不能否定资本主义根本制度

19.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我国第一部新闻法规是

A.《报章应守规则》 B.《大清报律》

C.《大清印刷物专律》 D.《报纸条例》

20.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建立的基础是

A.古代报刊 B.资产阶级新闻事业

C.无产阶级新闻事业 D.商业报刊

21.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我国的新闻改革进入

A.新闻业务改革阶段 B.新闻观念改革阶段

C.运行机制改革阶段 D.领导和管理体制改革阶段

22.“报纸要与政治绝缘”的主张是要否认

A.新闻事业的倾向性 B.新闻事业的客观性

C.新闻事业的群众性 D.新闻事业的指导性

23.新闻事业的阶级性集中表现为

A.党性 B.倾向性 C.指导性 D.群众性

24.中文里“记者”称谓第一次出现在

A.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 B.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C.梁启超主编的《清议报》第7册 D.徐宝璜《新闻学》

25.“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这一观点出自

A.刘少奇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B.毛泽东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C.邓小平的《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D.江泽民的《在全国新闻研讨班上的讲话》

26.新闻职业是以新闻传播手段向社会提供

A.娱乐服务的职业 B.信息服务的职业 C.消费知识的职业 D.广告信息的职业27.1954年,毛泽东在同胡乔木等人的谈话中提出了报纸上的批评要实行

A.新闻批评与正面报道相结合的方针 B.“开、好、管”三字方针

C.大鸣大放的方针 D.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方针

28.新闻自由的实质是

A.社会公众的一种民主权利 B.新闻传播活动不受限制

C.出版自由和报道自由 D.进行新闻批评的自由

29.舆论导向是指对舆论流动方向的

A.行政管控 B.规范与控制 C.把握和引导 D.研究与分析

30.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实质是

A.法律监督 B.党内监督 C.人民的监督 D.行政监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31.在中共七大前后,堪称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学经典之作的主要著作有

A.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B.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

C.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D.徐宝璜《新闻学》

E.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32.多种媒体并存的新闻传播具有的特征与优势是

A.各媒体优势互补 B.便于快捷搜索信息

C.对人才培养提出多方面要求 D.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

E.在同业竞争中扬长避短

33.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

A.绝对的新闻自由 B.有领导的新闻自由

C.资本的新闻自由 D.人民内部的新闻自由

E.有纪律的新闻自由

34.新闻报道要做到真实,必须严格做到

A.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 B.新闻中引用材料真实可靠

C.新闻背景材料真实 D.概括性事实真实客观

E.对新闻事件发展的预测有依据

35.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指导方式一般包括

A.思想指导 B.政策指导 C.信息指导 D.典型指导 E.警戒指导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6.简述陆定一新闻定义的内容、优点及不足。

37.以传播技术作为划分依据,人类新闻事业可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

38.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对无产阶级报刊党性原则的主要概括是什么? 39.简述当前我国媒介滥用权力的几种表现。

40.简述新闻从业者的素质特征。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41.试述新闻事业的总体特性和基本特性。

42.试述当前我国新闻事业开展舆论监督的意义。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l5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4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相关新闻理论知识,分析该新闻报道失实的类型和原因,就如何防止新闻失实提出建议。

2012年10月4日,《南京晨报》在“南京新闻”版报道《江宁一鹿场长假每天有人排队喝鹿血》。记者称,十一长假期间,在南京江宁横溪一个梅花鹿养殖场的会客室里,“一大早便挤满了从城里来的男男女女,有年长的也有年轻的。原来,一打听,他们是来排队喝鹿血补身子的”。最后,“有七八名排队争喝鹿血的市民,没有喝到鹿血,甚至与 (养殖场老板)杨师傅大吵起来”。报道同时配发了记者拍的图片,一名男子站在梅花

鹿群前,正拿着一只鹿角吮吸鲜血。这条新闻迅速成为网上热帖,成为十一长假期间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残忍”的南京人遭到指责。

10月16日,央视播出《真相调查:南京人长假排队喝鹿血?》节目。节目报道,南京市横溪街道亚关梅花鹿场经营者杨朝清介绍,9月份之前鹿茸就要全部锯完,否则就会

长老了没有用了,报纸上登的10月份喝鹿血根本不可能。当地负责梅花鹿养殖管理的

江宁区林业局表示,多年来当地的养鹿场从未发生过市民排队争喝鹿血的事情。另据

杨朝清说,前几天,有人驾驶一辆车子曾到店门口询问是否有鹿茸出售,后下来5个人,说想进去看看梅花鹿什么样子。看了以后,其中一个人说拿着鹿茸照个相。杨朝清说,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几个人装装样子拍的一张照片,后来却登上报纸成为自己现场卖鹿

血的“铁证”。

(资料来源:综合《南京晨报》报道与央视《真相调查:南京人长假排队喝鹿血?》节目)

2015高考数学全国卷1(完美版)

2015高考数学全国卷1(完美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设复数z满足1+z 1-z =i,则|z|= A.1 B.2 C. 3 D.2 2.sin20°cos10°-cos160°sin10°= A.- 3 2B. 3 2C.- 1 2 D.1 2 3.设命题P:?n∈N,n2>2n,则¬P为 A.?n∈N,n2>2n B.?n∈N,n2≤2n C.?n∈N,n2≤2n D.?n∈N,n2=2n

4.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 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0.6,且各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A .0.648 B .0.432 C .0.36 D .0.312 5.已知M (x 0,y 0)是双曲线C :x 22 -y 2 =1 上的一点, F 1、F 2是C 上的两个焦点,若 M F 1→· M F 2 →<0 ,则y 0的取值范围是 A .? ???? -33 ,33 B . ? ???? -36 ,36 C .? ????-223,223 D .? ?? ?? -233,233 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 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度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

2015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全国卷1)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A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 设复数z 满足1+z 1z -=i ,则|z|= (A )1 (B (C (D )2 (2)sin20°cos10°-con160°sin10°= (A )2-(B )2 (C )12- (D )12 (3)设命题P :?n ∈N ,2n >2n ,则?P 为 (A )?n ∈N, 2n >2n (B )? n ∈N, 2n ≤2n (C )?n ∈N, 2n ≤2n (D )? n ∈N, 2n =2n (4)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0.6,且各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A )0.648 (B )0.432 (C )0.36 (D )0.312

(5)已知00(,)M x y 是双曲线2 2:12 x C y -=上的一点,12,F F 是C 上的两个焦点,若120MF MF <,则0y 的取值范围是 (A )( (B )( (C )(3-,3 ) (D )(3-,3) (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 A.14斛 B.22斛 C.36斛 D.66斛 (7)设D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3BC CD =,则 (A )1433AD AB AC =-+ (B) 1433 AD AB AC =- (C )4133AD AB AC =+ (D) 4133AD AB AC =- (8)函数()cos()f x x ω?=+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A)13(,),44k k k Z ππ- +∈ (B) 13(2,2),44 k k k Z ππ-+∈ (C) 13(,),44k k k Z -+∈ (D) 13(2,2),44k k k Z -+∈

2015年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全国卷2)

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Ⅱ卷文科数学 第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B A x x B x x 则,30,21 A.(-1,3) B.(-1,0 ) C.(0,2) D.(2,3) (2)若a 实数,且 =+=++a i i ai 则,312 A.-4 B. -3 C. 3 D. 4 (3)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 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2700 260025002400210020001900 ) A.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 B.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碳排放显现成效; C.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呈减少趋势; D.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 (4)已知向量=?+-=-=a b a b a )则(2),2,1(),1,0( A. -1 B. 0 C. 1 D. 2 (5)设{}项和, 的前是等差数列n a S n n 若==++5531,3S a a a 则 A. 5 B. 7 C. 9 D. 11 (6)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右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A. 81 B.71 C. 61 D. 5 1 (7)已知三点)32()30(),01(,,,,C B A ,则ABC ?外接圆的 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 A. 35 B. 321 C. 3 5 2 D. 34

(8)右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 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为 A. 0 B. 2 C. 4 D.14 (9)已知等比数列{}=-== 24531),1(4,41 a a a a a a n 则满足 C A. 2 B. 1 C. 21 D. 8 1 (10)已知A,B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为该球面上动点,C AOB ,90?=∠若三棱锥O-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 的表面积为 A. 36π B. 64π C. 144π D.256π (11)如图,长方形的边AB=2,BC=1,O 是AB 的中点,点P 沿着边BC,CD,与DA 运动,记 的图像大致为 则数两点距离之和表示为函到将动点)(),(,,x f x f B A P x BOP =∠ x P O D C B A D C B A 4 24 4 424 24π 4 24X O X O X X O

2015年高考全国卷1理科数学(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复数z满足1+z 1z - =i,则|z|= (A)1 (B)2(C)3(D)2 【答案】A 考点:1.复数的运算;2.复数的模. (2)sin20°cos10°-con160°sin10°= (A)3 (B 3 (C) 1 2 -(D) 1 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原式=sin20°cos10°+cos20°sin10°=sin30°=1 2 ,故选D. 考点: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 (3)设命题P:?n∈N,2n>2n,则?P为 (A)?n∈N, 2n>2n(B)?n∈N, 2n≤2n (C)?n∈N, 2n≤2n(D)?n∈N, 2n=2n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p ?:2,2n n N n ?∈≤,故选C. 考点:特称命题的否定 (4)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0.6,且各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A )0.648 (B )0.432 (C )0.36 (D )0.31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独立重复试验公式得,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22330.60.40.6C ?+=0.648,故选A. 考点:独立重复试验;互斥事件和概率公式 (5)已知M (x 0,y 0)是双曲线C :2 212 x y -=上的一点,F 1、F 2是C 上的两个焦 点,若1MF u u u u r ?2MF u u u u r <0,则y 0的取值范围是 (A )(- 33,3 3 ) (B )(- 36,3 6 ) (C )(223- ,223) (D )(233-,23 3 ) 【答案】A 考点:向量数量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015年高考真题全国一卷理科数学详细解析

★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A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复数z 满足1+z 1z -=i ,则|z|= (A )1 (B )2 (C )3 (D )2 【答案】A (2)sin20°cos10°-con160°sin10°= (A )3 (B 3 (C )12- (D )12 【答案】D 【解析】原式=sin20°cos10°+cos20°sin10°=sin30°=1 2 ,故选D. (3)设命题P :?n ∈N ,2n >2n ,则?P 为 (A )?n ∈N, 2n >2n (B )? n ∈N, 2n ≤2n (C )?n ∈N, 2n ≤2n (D )? n ∈N, 2n =2n 【答案】C 【解析】p ?:2,2n n N n ?∈≤,故选C.

(4)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0.6,且各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A )0.648 (B )0.432 (C )0.36 (D )0.312 【答案】A 【解析】根据独立重复试验公式得,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22330.60.40.6C ?+=0.648,故 选A. (5)已知M (x 0,y 0)是双曲线C : 2 212 x y -= 上的一点,F 1、F 2是C 上的两个焦点,若1MF u u u u r ?2MF u u u u r <0,则y 0的取值围是 (A )(- 33,3 3 ) (B )(- 36,3 6 ) (C )(223-,223) (D )(233-,23 3 ) 【答案】A (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 米依垣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度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 A.14斛 B.22斛 C.36斛 D.66斛 【答案】B 【解析】

2015年全国新课标2卷高考文科数学答案

2015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Ⅱ卷文科数学 第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A=x 1x 2 , B x 0 x 3 ,则A B A.(-1 , 3) B.(-1 , 0 ) C.(0 , 2) D.(2 , 3) 1、选 A (2) 若 a 实数,且2ai 3 i,则 a 1i A.-4 B.-3 C.3 D.4 2、解:因为2ai(3i )(1i )24i ,所以 a 4.故选D (3)根据下面给出的 2004 年至 2013 年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2700 2600 2500 2400 2300 2200 2100 2000 1900 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 A. 逐年比较, 2008 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 B.2007 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碳排放显现成效; C.2006 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呈减少趋势; D.2006 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 3、选 D (4)已知向量a(0,1), b( 1,2), 则(2a b) a A. -1 B. 0 C. 1 D. 2 4、选 B (5) 设S n是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 a1a3a5 3,则S5 若 A. 5 B. 7 C. 9 D. 11 5、解:在等差数列中,因为 (a1a5 )5

- 1 -

(6) 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右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1 1 1 1 A. B. C. D. 8 7 6 5 6、解:如图所示,选 D. (7)已知三点 A(1,0), B(0,3),C(2,3),则 ABC 外接圆的 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 A. 5 B. 21 C. 2 5 D. 4 3 3 3 3 7、解:根据题意,三角形 ABC 是等边三角形,设外接圆的 圆心为 D ,则 D ( 1, 2 3 )所以, 3 4 7 21 OD 1 .故选 B. 3 3 3 (8) 右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 。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 a,b 分别为 14,18,则输出的 a 为 开始 输入 a,b a>b 是 a b 否 输出 a 是 否 a=a-b b=b-a 结束 A. 0 B. 2 C. 4 D.14 8、解: 18-14=4,14=4=10,10-4=6,6-4=2, 4-2=2, 所以 a=b=2,故选 B. (9) 已知等比数列 a n 满足 a 1 1 , a 3 a 5 4(a 4 1), 则 a 2 C 14 1 A. 2 B. 1 C. D. 2 8 9、解:因为 a n 满足 a 1 1 , a 3 a 5 4(a 4 1), 所以, 4

2015年全国卷2高考文科数学试题附答案

2015年全国卷2高考文科数学试题 1.已知集合{|12}A x x =-<<,{|03}B x x =<<,则A B =U A .(1,3)- B .(1,0)- C .(0,2) D .(2,3) 2.若a 为实数,且231ai i i +=++,则a = A .-4 B .-3 C .3 D .4 3.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 B .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排放显现成效 C .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呈减少趋势 D .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190020002100220023002400250026002700

4.向量(1,1)=-a ,(1,2)=-b ,则(2)+?=a b a A .-1 B .0 C .1 D .3 5.设S n 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a 1 + a 3 + a 5 = 3,则S 5 = A .5 B .7 C .9 D .11 6.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右图,则截去 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A .18 B .17 C .16 D . 15 7.已知三点(1,0)A ,B ,C ,则ΔABC 外接圆的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 A .53 B .3 C D .43 8.右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 A .0 B . 2

2015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2

数学试卷 第1页(共9页) 数学试卷 第2页(共9页) 数学试卷 第3页(共9页) 绝密★启用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2) 数学(理科) 使用地区:海南、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云南、内蒙古、青海、贵州、甘肃、广西、西藏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题,共150分,共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1,0,1,2}A =--,{|(1)(2)0}B x x x =-+<,则A B =I ( ) A .{1,0}A =- B .{0,1} C .{1,0,1}- D .{0,1,2} 2.若a 为实数,且(2i)(2i)4i a a +-=-,则a = ( ) A .1- B .0 C .1 D .2 3.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 .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 B .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排放显现成效 C .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呈减少趋势 D .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 4.已知等比数列{}n a 满足13a =,135a a a ++=21,则357a a a ++= ( ) A .21 B .42 C .63 D .84 5.设函数21 1log (2),1,()2, 1, x x x f x x -+-?=??< ≥则2(2)(log 12)f f -+= ( ) A .3 B .6 C .9 D .12 6.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 ) A .1 8 B .17 C .16 D . 1 5 7.过三点(1,3)A ,(4,2)B ,(1,7)C -的圆交y 轴于M ,N 两点,则||MN = ( ) A .26 B .8 C .46 D .10 8.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 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 ( ) A .0 B .2 C .4 D .14 9.已知A ,B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AOB =90°, 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ABC 体积的 最大值为36,则球O 的表面积为 ( ) A .36π B .64π C .144π D .256π 10.如图,长方形ABCD 的边2AB =,1BC =,O 是AB 的中点.点P 沿着边BC ,CD 与 DA 运动,记BOP x ∠=.将动点P 到A ,B 两点距离之和表示为x 的函数()f x ,则 ()y f x =的图象大致为 ( )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2015高考数学全国卷1(完美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设复数z 满足1+z 1-z =i ,则|z |= A .1 B . 2 C . 3 D .2 2.sin 20°cos 10°-cos 160°sin 10°= A .-32 B .32 C .-12 D .1 2 3.设命题P :?n ∈N ,n 2>2n ,则¬P 为 A .?n ∈N , n 2>2n B .?n ∈N , n 2≤2n C .?n ∈N , n 2≤2n D .?n ∈N , n 2=2n 4.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0.6,且各 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A .0.648 B .0.432 C .0.36 D .0.312 5.已知M (x 0,y 0)是双曲线C :x 22 -y 2=1 上的一点,F 1、F 2是C 上的两个焦点,若MF 1→·MF 2→ <0 ,则 y 0的取值范围是 A .????-33,33 B .????-36,36 C .????- 223,223 D .????-233 ,233 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 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度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 A .14斛 B .22斛 C .36斛 D .66斛 7.设D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BC →=3CD → ,则 A .AD →=-13A B →+43A C → B .A D → =13AB →-43AC → C .AD →=43AB →+13AC → D .AD → =43AB →-13 AC → 8.函数f (x )=cos (ωx +φ)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2015年高考全国2卷文科数学试题(含解析)

2015年高考全国2卷文科数学试题(含解析)

第3页 共14页 ◎ 第4页 共14页 绝密★启用前 2015年高考全国2卷文科数学试题(含解析)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 型注释) 1.已知集合{}|12A x x =-<<,{}|03B x x =<<,则A B =U ( ) A .()1,3- B .()1,0- C .()0,2 D .()2,3 2.若为a 实数,且 2i 3i 1i a +=++,则a = ( ) A .4- B .3- C .3 D .4 3.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 B .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碳排放显现成效 C .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呈减少趋势 D .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 4.已知()1,1=-a ,()1,2=-b ,则(2)+?=a b a ( ) A .1- B .0 C .1 D .2 5.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 3 53 a a a ++=,则5 S = ( ) A .5 B .7 C .9 D .11

第5页 共14页 ◎ 第6页 共14页 装 …………○………___________考号:_装…………○………6.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下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 1 A.8 1B.7 1C.6 1 D.5 7.已知三点(1,0),A B C ,则△ABC 外接圆的圆心到 原点的距离为( ) 5 A.3 B. 3 4D.3 8.下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为( ) A.0 B.2 C.4 D.14 9.已知等比数列{}n a 满足1 14 a =,() 35 441a a a =-,则2 a =( ) A.2 B.1 1 C.2 1 D.8 10.已知B A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90AOB ,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ABC O -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 的表面积为( ) A.36π B. 64π C.144π D. 256π 11.如图,长方形的边AB=2,BC=1,O 是AB 的中点,点P 沿着边BC,CD 与DA 运动,记BOP x ∠= ,将动点P 到A,B 两点距离之和表示为x 的函数()f x ,则的图像大致为( )

2015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2015·新课标Ⅰ卷 第1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 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x |x =3n +2,n ∈N },B ={6,8,10,12,14},则集合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5 B .4 C .3 D .2 2.已知点A (0,1),B (3,2),向量AC →=(-4,-3),则向量BC →=( ) A .(-7,-4) B .(7,4) C .(-1,4) D .(1,4) 3.已知复数z 满足(z -1)i =1+i ,则z =( ) A .-2-i B .-2+i C .2-i D .2+i 4.如果3个正整数可作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则称这3个数为一组勾股数.从1,2,3,4,5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则这3个数构成一组勾股数的概率为( ) A.310 B.15 C.110 D.120 5.已知椭圆E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离心率为12 ,E 的右焦点与抛物线C :y 2=8x 的焦点重合,A ,B 是C 的准线与E 的两个交点,则|AB |=( ) A .3 B .6 C .9 D .12 6.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 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约有( ) A .14斛 B .22斛 C .36斛 D .66斛 7.已知{a n }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S n 为{a n }的前n 项和,若S 8=4S 4,则a 10=( ) A.172 B.192 C .10 D .12 8. 函数f (x )=cos(ωx +φ)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A.? ???k π-14,k π+34,k ∈Z B.? ???2k π-14,2k π+34,k ∈Z C.????k -14 ,k +34,k ∈Z D.? ???2k -14,2k +34,k ∈Z

2015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1卷-含答案

2015年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全国1卷 1.设复数z 满足 11z z +-=i ,则|z|=( ) (A )1 (B (C (D )2 2.o o o o sin 20cos10cos160sin10- =( ) (A )2- (B )2 (C )12- (D )12 3.设命题p :2 ,2n n N n ?∈>,则p ?为( ) (A )2 ,2n n N n ?∈> (B )2,2n n N n ?∈≤ (C )2,2n n N n ?∈≤ (D )2,=2n n N n ?∈ 4.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0.6,且各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 (A )0.648 (B )0.432 (C )0.36 (D )0.312 5.已知M (00,x y )是双曲线C :2 212 x y -=上的一点,12,F F 是C 上的两个焦点,若120MF MF ?<,则0y 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3- ,3) (D )(3-,3 ) 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 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 ) (A )14斛 (B )22斛 (C )36斛 (D )66斛 7.设D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3BC CD =,则( ) (A )1433AD AB AC =- + (B )1433 AD AB AC =- (C )4133AD AB AC = + (D )4133 AD AB AC =-

2015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1) 文科数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 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作答.若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x|x=3n+2,n ∈N},B={6,8,12,14},则集合A ?B中元素的个数为(A)5 (B)4 (C)3 (D)2 (2)已知点A(0,1),B(3,2),向量AC=(-4,-3),则向量BC= (A)(-7,-4)(B)(7,4)(C)(-1,4)(D)(1,4) (3)已知复数z满足(z-1)i=i+1,则z= (A)-2-I (B)-2+I (C)2-I (D)2+i (4)如果3个整数可作为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则称这3个数为一组勾股数,从1,2,3,4,5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则3个数构成一组勾股数的概率为 (A)10 3 (B) 1 5 (C) 1 10 (D) 1 20 (5)已知椭圆E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离心率为1 2 ,E的右焦点与抛物线C:y2=8x的焦点重合,A, B是C的准线与E的两个焦点,则|AB|= (A)3 (B)6 (C)9 (D)12

2015年全国卷数学高考真题(理科)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A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5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复数z满足1+z 1z - =i,则|z|= (A)1 (B(C(D)2 (2)sin20°cos10°-con160°sin10°= (A)(B(C) 1 2 -(D) 1 2 (3)设命题P:?n∈N,2n>2n,则?P为 (A)?n∈N, 2n>2n(B)?n∈N, 2n≤2n (C)?n∈N, 2n≤2n(D)?n∈N, 2n=2n (4)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0.6,且各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A)0.648 (B)0.432 (C)0.36 (D)0.312 (5)已知M(x0 ,y0)是双曲线C: 2 21 2 x y -=上的一点,F1、F2是C上的两个焦点, 若1 MF?2 MF<0,则y0的取值范围是 (A)(-,(B)(-,) (C)()(D)( (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度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

2015年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全国卷1

2015年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全国卷1 1.设复数z 满足11z z +-=i ,则|z|=( ) (A )1 (B (C (D )2 2.o o o o sin 20cos10cos160sin10- =( ) (A )(B (C )12- (D )12 3.设命题p :2,2n n N n ?∈>,则p ?为( ) (A )2,2n n N n ?∈> (B )2,2n n N n ?∈≤ (C )2,2n n N n ?∈≤ (D )2,=2n n N n ?∈ 4.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0.6,且各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 (A )0.648 (B )0.432 (C )0.36 (D )0.312 5.已知M (00,x y )是双曲线C :2 212 x y -=上的一点,12,F F 是C 上的两个焦点,若120MF MF ?< ,则0y 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 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 ) (A )14斛 (B )22斛 (C )36斛 (D )66斛 7.设D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3BC CD = ,则( ) (A )1433AD AB AC =-+ (B )1433 AD AB AC =- (C )4133AD AB AC =+ (D )4133 AD AB AC =- 8.函数()f x =cos()x ω?+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则()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A )13(,),44k k k Z ππ- +∈ (B )13(2,2),44 k k k Z ππ-+∈ (C )13(,),44k k k Z -+∈ (D )13(2,2),44k k k Z -+∈

2015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新课标ⅱ)

2015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5分)已知集合A={﹣2,﹣1,0,1,2},B={x|(x﹣1)(x+2)<0},则A ∩B=() A.{﹣1,0}B.{0,1}C.{﹣1,0,1}D.{0,1,2} 2.(5分)若a为实数,且(2+ai)(a﹣2i)=﹣4i,则a=() A.﹣1 B.0 C.1 D.2 3.(5分)根据如图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 B.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排放显现成效 C.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呈减少趋势 D.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 4.(5分)已知等比数列{a n}满足a1=3,a1+a3+a5=21,则a3+a5+a7=()A.21 B.42 C.63 D.84 5.(5分)设函数f(x)=,则f(﹣2)+f(log212)=() A.3 B.6 C.9 D.12 6.(5分)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A.B.C.D. 7.(5分)过三点A(1,3),B(4,2),C(1,﹣7)的圆交y轴于M,N两点,则|MN|=() A.2 B.8 C.4 D.10 8.(5分)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A.0 B.2 C.4 D.14 9.(5分)已知A,B是球O的球面上两点,∠AOB=90°,C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ABC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的表面积为() A.36πB.64πC.144πD.256π 10.(5分)如图,长方形ABCD的边AB=2,BC=1,O是AB的中点,点P沿着边BC,CD与DA运动,记∠BOP=x.将动点P到A,B两点距离之和表示为x的函数f(x),则y=f(x)的图象大致为()

2015年高考全国2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精校word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 理科数学 1.已知集合21,01,2A =--{,,},{} (1)(20B x x x =-+<,则A B = A .{}1,0A =- B .{}0,1 C .{}1,0,1- D .{}0,1,2 2.若a 为实数且(2)(2)4ai a i i +-=-,则a = A .1- B .0 C .1 D .2 3.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 B .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排放显现 C .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呈减少趋势 D .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 4.已知等比数列{}n a 满足a 1=3,135a a a ++ =21,则357a a a ++= A .21 B .42 C .63 D .84 5.设函数21 1log (2),1,()2,1, x x x f x x -+-

2015—2017近三年全国卷理科数学高考题整理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本试卷5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31}x A x x B x =<=<,,则 A . B . C . D . 2.如图,正方形ABCD 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A . 1 4 B . 8 π C . 12 D . 4 π 3.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若复数满足,则; :若复数满足,则; :若复数满足,则; :若复数,则. 其中的真命题为 A . B . C . D . {|0}A B x x =A B =?1p z 1 z ∈R z ∈R 2p z 2z ∈R z ∈R 3p 12,z z 12z z ∈R 12z z =4p z ∈R z ∈R 13,p p 14,p p 23,p p 24,p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