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高效备考讲座
合集下载
2019高考语文讲座

12
(五)阅读量、答题量与答案表述风格
阅读量(选文+题目)、答题量有所增加主观题 阅读答案表述风格有所改变或回归。
13
Ⅰ卷 现代文 阅读 古代诗 文阅读 语言文 字运用 写作 小结
2016年 3998 322 1875 272 1115+图 119 75+1图 800 7063+2图 1513
2017年 4579+2图 193 1930 177 1166 94 195 800
21
2017《天嚣》 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 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6. 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 (人物形象上) 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 (艺术结构上) 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艺术手法上)
8
(二)关注关联阅读的考查
• 实用类文本阅读,2016年沿袭前三年的做法,以主 文本+相关链接的形式考查关联阅读;从2017年起, 以复合文本的形式加大了对关联阅读的考查力度。 • 古诗阅读,2016年考查不同作家课内与课外作品的 关联阅读(全国Ⅲ卷辛弃疾《破阵子》与曹翰《内 宴奉诏作》),考查同一作家课内与课外作品写法 的比较(2015年全国Ⅰ卷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考查不同作 家课外与课外作品感情的比较(2014年全国Ⅱ卷以 韦庄《含山店梦觉作》与郭震《宿渔家》。
• 文学类文本阅读从2014年起不再对小说内容进行理解 概括的考查,而主要从所选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 方面提出问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 能力。简答题侧重考查鉴赏评价“这样处理”“这样 写”等的好处或效果。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策略研讨会讲座

新旧课标课程结构上的不同
1.新版课标在课程结构上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基础 上增设了选择性必修课程; 2.新版课标每个部分的课程,均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 展开,每类课程分别安排7-9个共18个学习任务群; 3.新版课标在课程结构部分,突出强调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始终贯 穿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4.每个学习任务群都由“学习目标与内容”和“教学提 示”组成,构成清晰的“教什么、怎么教”
学习任务群是什么?
所谓“学习任务群”,是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核心素养 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 设计多样的 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 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 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 形成理解、应用系统。 这种有人文主题的任务群,是在学校课程总体设计和实施的环 境下由学校和教师组织、并有计划地引导完成的。它与过去的教学 模式有内在的区别——课程中有文本,但不以文本为纲;有知识, 但不求知识的系统与完备;有训练, 但不把训练当作纯技巧进行分 解训练。 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主体,师生互动。
新旧课标课程性质表述上的不同
1.新版课标进一步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指出 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于人 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2.新版课标新增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及育人功 能的具体阐述; 3.新版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不仅保留了旧版课标 中对语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 习、个性发展等的要求,还提出了对传承和发展文化、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
1.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 程深层改革。 3.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 习方式的转变。 4.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 有序的语文课程。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备考策略 提纲挈领、务实笃行(共70张PPT)

一、研读考纲变化
《考试说明》的重要变化
★现代文阅读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调至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前。
★作文部分,要求写作“能写论述类、 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表达应用E”。 “实用类”调至“文学类”之前。
解读变化的意义
更重视写作的实用性,第一是 论述,第二强调实用,解决现实认 识问题。就是强调写作情景的创设, 强调写作要完成具体任务。
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对各板块知识系统化。 专题训练形成及巩固能力。 综合卷训练查找问题。 着重训练几种意识:整体阅读意识、审题意识、 有条理答题意识、自省意识 训练两个方面:提升速度和答题质量 应对变化: 应对变化在根本 ,超越套路见思维:迎难而 上,标本兼治,要给套路而又不止于套路。
一、研读考纲变化 二、突破重要考点 三、强化答题规范 四、完善语言表达
高考语文的三大题型
• 1、语言基础知识运用(成语、 病句、衔接、补写句子、排序、 逻辑推断、图文转换等)20分 • 2、阅读(论述类文本、文学 类文本、实用类文本)70分 • 3、写作 60分
重新认识语文学习的意义
• 语文 语言、文字(工具性) • 文学(人文性) • 一生都不能抗拒,必须掌握好的一门学科、 一种工具、一个展现思想与智慧的载体、 一条文化传承的纽带。不反复练习语言基础知 • 这也是高考语文试题分为语言基础知识运 识,语言文字怎么能运用 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的原因。 纯熟,不阅读怎么会有思 想,不写作怎么能表达自 己的思想,不学好语文怎 么来的文化底蕴。
题型变化
• 选择题没有出现双选题,全是 单选 • 语言文字运用的题型体现了 “以阅读为中心”的改革理念, 将辨析病句、补写语句、辨析 成语放在同一个语段集中考查。
容量变化
• 2017年全国卷8000+字,2018年 全国卷达到9000+字,考生阅读 量增加了12%左右。 • 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阅读量, 越来越注重阅读速度。
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 例一]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 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 · ··· 欲试。(2017) [ 例二]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 · ·· ·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 成为谈论的焦点。(2017) [ 例三] 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的航天事业开 创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 煌成就。(2017)
社会热点和现实生活为其表
语文学科的本质规律为其实
二、试题次序的梳理调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年份
序号 赋分 文本 类型 ㈠ 9分 论述 文本
2018
㈡ 15分 文学 作品 ㈢ 12分 实用 文章 ㈠ 9分 论述 文本
2019
㈡ 12分 实用 文章 ㈢ 15分 文学 作品
检索 阅读
加工 阅读 文本 阅读 要求
“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 造性的思想。 √ [对应文句] “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 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 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相对于传统的诸子 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C项判断的实质]“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表明“形成创造性的 思想”。
[例四]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 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
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8)
[例五]“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 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 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 航次的任务。(2018)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2、自命题——举一反三促消化
减字木兰花 题雄州驿 蒋兴祖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 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本词作者是阳武县令蒋兴祖的女儿。蒋兴祖在金兵南侵围城时坚持抵抗,至死 不屈,最终力不敌,死于此。妻及长子相继以死。其女为贼所虏,北去途中题字于 雄州驿中。 1、分析首句“朝云横度”在全诗中的作用。 (1)“朝”点明时间是在早上;“云”描绘出出发时间气氛惨淡,乌云密布。“横 度”形容阴云突如其来的漫过来。 (2)渲染了悲戚的氛围,暗喻当时政治风云变化,形势险恶(3)暗含诗人内心压 抑惆怅、思国怀乡、亡国丧家之恨。 2、“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表达了诗人何种感情? (1)国破家亡的悲哀、对故乡的怀念、对亲人的追思。 (2)鸿雁常是家书的象征,而自己家国已灭,亲人已亡,失去自由,无法传书,愁 肠百结。
2、自命题——举一反三促消化
观雨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1、诗人的情感在诗歌中有所变化,请赏析。(学生原创) 答:(1)前两联诗人的情感是沉重的:诗人寓居山中,国家危难,欲杀敌报国而不 得,眼前暴雨象征气势汹汹的侵略者,诗人眼见飘摇时局,心情沉重。(2)后两联 诗人心情由哀转扬,慷慨高亢:诗人欣喜地看到暴雨下还有劲竹挺立,又联想到“洗 甲兵”的典故,不禁心情激昂慷慨。 2、第三联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何作用,请赏析。(学生原创) (1)结构上:承上启下,写雨势渐小,承接上文雨势浩大,引起下文诗人对国运渐 好的希望。(2)内容上:运用双关,写雨中劲竹,表明飘摇时局中仍有令人欣喜的 抗争力量,为情感的由哀转扬蓄势。
2、自命题——举一反三促消化
2019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讲座

(主题)
2019年样卷《杰克的领悟》 ●小说多次提及“谜团”有何作用?(情节) ●(1)赏析文中的画线句。(语言)(结构) 往事就像黑白影片一样,一幕幕在脑海闪过。 (2)指出文中“男人的影响”的内涵。(人物) ●根据情节分别补写末段空格处的内容。(各不超过20个字)(情节) ●装在金色小盒子中的纯金手表象征什么?为什么贝尔瑟先生要把手表
答案: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 围。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 “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
教材:①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这样的场景描写,为小说定下了欢快的、明朗 的、清新的格调。营造氛围,既是用来感染读者的,也是用来感染作 品中的人物的。场景也会给人物带来或冲动、或压抑、甚至反常的行 为变化。
【例1】“我”和“基辅读者”遭遇到的故事同样荒唐。 【例2】对下文起铺垫作用。引出下文,为下面故事的展开留下悬念。 【参考答案】①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②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
效果③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解析】第一个回答缺乏相关知识术语的概括提炼 第二个回答仅仅是堆砌术语,没有结合文本分析,内容空乏。
2019年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车厢》】
●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3分) (结构)
●补写第二段“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50字)(3分)(情节) ●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3分)(叙述) ●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场景) ●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2019年备考建议:
1、浙江省高考的文学类文本的选材应是多样性的,应该不会 局限在某种文体上。
2019年样卷《杰克的领悟》 ●小说多次提及“谜团”有何作用?(情节) ●(1)赏析文中的画线句。(语言)(结构) 往事就像黑白影片一样,一幕幕在脑海闪过。 (2)指出文中“男人的影响”的内涵。(人物) ●根据情节分别补写末段空格处的内容。(各不超过20个字)(情节) ●装在金色小盒子中的纯金手表象征什么?为什么贝尔瑟先生要把手表
答案: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 围。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 “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
教材:①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这样的场景描写,为小说定下了欢快的、明朗 的、清新的格调。营造氛围,既是用来感染读者的,也是用来感染作 品中的人物的。场景也会给人物带来或冲动、或压抑、甚至反常的行 为变化。
【例1】“我”和“基辅读者”遭遇到的故事同样荒唐。 【例2】对下文起铺垫作用。引出下文,为下面故事的展开留下悬念。 【参考答案】①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②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
效果③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解析】第一个回答缺乏相关知识术语的概括提炼 第二个回答仅仅是堆砌术语,没有结合文本分析,内容空乏。
2019年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车厢》】
●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3分) (结构)
●补写第二段“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50字)(3分)(情节) ●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3分)(叙述) ●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场景) ●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2019年备考建议:
1、浙江省高考的文学类文本的选材应是多样性的,应该不会 局限在某种文体上。
【最新】2019年高考语文学科高效备考策略PPT(共68张PPT)

核心素养 内
整合与梳理 实证与推理 联想与想象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验与感悟 欣赏与评价 表现与创新
涵
交流与语境 批判与发现
语言建构与运用 积累与语感
直觉与灵感
思维发展与提升
文化传承与理解 意识与态度
选择与继承 பைடு நூலகம்注与参与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包容与借鉴
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结构
语言建构 与运用
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考纲变化定范畴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 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 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 1” 至“语文 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 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 ,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教育部考试中心分析资料
• 今年高考的语言文字运用题,题型和 赋分和往常差不多,但它出现新变化 ——随文设点。随文设点,考语境中 的对错,训练语感。不是单句考成语 、病句,而是随文设点,要求从文章 自然段中来看成语、病句是否存在, 逻辑有没有问题,这个难度增加了。 实际上也给一线教学提出新的思路: 注重情景化。考的是语境中的对错, 是需要语感来判断的。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 1.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 变化1:各大题具体分值前增加了“约”字。 • 变化2:各小题题量采用概数“左右”表述。
• 2.题型示例
• 变化1.实用类文本阅读新增一篇有关文化消费 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并且设题方式为2道四 选一的客观题和1道主观简答题。 • 变化2.写作部分增加了2017年全国三套试卷的 写作题。
整合与梳理 实证与推理 联想与想象 审美鉴赏与创造 体验与感悟 欣赏与评价 表现与创新
涵
交流与语境 批判与发现
语言建构与运用 积累与语感
直觉与灵感
思维发展与提升
文化传承与理解 意识与态度
选择与继承 பைடு நூலகம்注与参与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包容与借鉴
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结构
语言建构 与运用
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考纲变化定范畴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 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 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 1” 至“语文 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 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 ,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教育部考试中心分析资料
• 今年高考的语言文字运用题,题型和 赋分和往常差不多,但它出现新变化 ——随文设点。随文设点,考语境中 的对错,训练语感。不是单句考成语 、病句,而是随文设点,要求从文章 自然段中来看成语、病句是否存在, 逻辑有没有问题,这个难度增加了。 实际上也给一线教学提出新的思路: 注重情景化。考的是语境中的对错, 是需要语感来判断的。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 1.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 变化1:各大题具体分值前增加了“约”字。 • 变化2:各小题题量采用概数“左右”表述。
• 2.题型示例
• 变化1.实用类文本阅读新增一篇有关文化消费 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并且设题方式为2道四 选一的客观题和1道主观简答题。 • 变化2.写作部分增加了2017年全国三套试卷的 写作题。
2019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 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 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 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诗人情不可抑--------学生冷眼旁观 措施:贴近作者创作的视角下的专 业阅读
揣摩 确认
有何作用、 妙处
有何作用、 妙处
读者
作者情感意 志等
核心形象(人事景物) 次核心形象(人事景物)
次次核心形象(人事景物)
作者文本
缘 景 入 情 知 人 论 世 以 意 逆 志
思维过程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野人送朱樱 杜甫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揣摩 确认
有何作用、 妙处
有何作用、 妙处
读者
作者情感意 志等
核心形象(人事景物) 次核心形象(人事景物)
次次核心形象(人事景物)
作者文本
缘 景 入 情 知 人 论 世 以 意 逆 志
思维过程
马兰花(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Ⅰ卷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点二:认同“我”的态度。①酒店失误导致王有福受伤,要求赔偿正当 合理;②王有福放弃赔偿是担心被骗,说明他缺乏法律意识,更应进行 法律启蒙;③王有福式的宽容是对不良行为的纵容,有害无益。
•(这个题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维权意识的培养是现代社会 的重要一课)
作文是语文最大的探究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 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 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 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 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三个点:关键词两个以上、关联度、中国形象。最好是把所选关键词有 机串联起来,表现中国形象的某个方面(45分以上)。最大的问题是关 键词间没有关联,或缺少分析,只是“挂照片”式地展示(40分以下)。
•
十九大精神必将体现在2018年高考命题中
•今后的高考将更加凸显“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语文的名篇 默写、文言文阅读,政治、历史、地理试题的背景材料,将 更加侧重从优秀文学作品和历史、现实积淀中,精心选粹饱 含人文精神与时代气息的素材,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 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 内涵。
•其实高考一直和时代关系密切
2017高考看立德树人与核心价值观
•气候正义——人类命运共同体 •天 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 •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正式开播 ——科技创新 •谢弘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和谐 ,家风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 爱国
•十二个关键词——新时代
全国三卷看立德树人与核心价值观
•《乡村记忆 》 ——传统文化
•傅珪 :刚直廉洁——依法治国,廉洁从政。不附刘瑾 ;大 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 ;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 铸方印,珪格不行 ;家无储蓄。 •内பைடு நூலகம்奉诏作 曹翰①——爱国。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 。”
•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 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①曹诗写自己虽 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 功业未成的悲慨。
评论:中国新能源、中国桥梁、中国航天、中国电商、 中国交通、中国超算,一个个打上了中国标记的基础设施、 科技成果、行业成就,正在不断为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为 中国经济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成为中国的国家名片, 以铿锵的脚步迈向世界。厉害了,我的“中国名片”!
•如果我们关注到2016年的这些中国名片,再看2017年度十 二个关键词 •现代科技名片:共享单车、高铁、移动支付 •传统历史名片:大熊猫、中华美食、长城、京剧、 •国家政治名片:一带一路 •百姓生活名片:广场舞、美丽乡村 •发展问题名片:空气污染、食品安全 你所认识的中国:厉害了,我的国
•一、高考语文的分数在逐渐拉大差距。近年来高考语文的平均 分在逐年降低,说明低分越来越多。 •二、把学懂的科目学好容易,还是把不懂的科目学懂容易?相 比较,语文至少你还能听懂看懂一些。 •三、你说记忆是一片空白,高考考了些什么,你做过分析吗?
•四、考前语文不是简单的背诵名篇名句,不是积累作文素材, 语文也有知识体系,你建立了吗?
•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 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答案:观点一:认同王有福的态度。①王有福受伤与酒店管理有关,但 他是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负一定责任;②王有福害怕赔偿溜走,逃 避责任在先,索赔的理由不够正当充分;③王有福害怕被骗而拒绝索赔 ,在当时情况下,未尝不是理性的选择。
小说和时代的关系
•2012《马裤先生》 ——热词: 中国式
•2013《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热词:中国梦 2014《古渡头》——热词 :空巢老人
2015《马兰花 》——热词 :扶不扶
2016《锄》 ——热词 :回不去的乡愁
2017高考作文和时代的关系
• 2017年2月4日新闻:这6张“中国名片”震撼世界 名片一:中国航天 名片二:中国交通 名片三:中国桥梁 名片五:中国电商 名片四:中国新能源 名片六:中国超算
2018年有效备考
新时代,是语文的时代
1、你说“得语文者的天下”,我想,语文学与不学考试差别究 竟有多大。 2、你说未来的高考是语文的诗和远方,其实我眼前苟且的是 那不上不下的分数。
3、每堂课的重点都说很重要,可是我在考场上的记忆却是一 片空白。
4、除了一次次考试,语文复习,70天何去何从?
我的回答
•4、我们很多考生语文不及格,而衡水中学,语文130分以 上近千人。
•说明:语文大有文章可做。
考前语文应该做好的文章
•一、了解命题方向,有的放矢
•二、熟知典型错例,前车可鉴
•三、高效总结训练,胸有成竹
了解命题方向,有的放矢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党委书记刘桔,在《中国教育报 》发表署名文章《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 笔》 :高考命题四大需要增强的方向 一、基础性:不是要考教材原话,而是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 关键能力。要求 二、综合性:不是考“大杂烩”,而是考查学生的知识体系和 对知识间联系的把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 法,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性:不能理论“空对空”,而要考查解决现实问题。 四、探究性及开放性各科的压轴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 ,北大清华学生就从这些题中选拔!
•1、根据评分情况看,高考作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优秀 作文在57分以上,有上千篇,一类作文52分以上,二类作文 45分以上;三类作文40分以上;四类作文:30分以上;五 类作文:30分以下,数量逐年增多。阅卷老师的曲线分布好 看了,你可能就惨了。 •2、2017年小说阅读,6小题,平均分不到2分。 •3、2016年人物传记,平均分比以前低了近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