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技术规范标准

合集下载

胰岛素注射幻灯片ppt课件

胰岛素注射幻灯片ppt课件

如果没有锐器桶,可用硬质塑 料瓶代替,如漂白剂或洗衣液 瓶。确保瓶口盖紧 处理锐器桶时应选择合适的地 点,如医院、诊所、药房等
/starting/how-to-use/store-lantus.aspx
结论
规范注射
安全达标
• 多数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尽早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规范注射
安全达标
胰岛素注射幻 灯片
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
规范注射
安全达标
2
规范胰岛素注射标准9步骤 (以胰岛素注射笔为例)
规范注射
安全达标
BD 31G×5mm胰岛素注射笔针头操作6步骤
规范注射 安全达标
4
来得时®SoloSTAR的完整操作步骤
规范注射 安全达标
请注意:每次拔去笔帽后,正式操作前,请一定检查胰岛素外观,只有当 本品象水一样清亮、无色、无可见固体颗粒时才能使用
(高倍电子显微镜下的针头形状)
不规范注射-针头重复使用的弊端(2) 规范注射
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和硬块
使用早期的、纯度较低的胰岛素制剂 未采用正确的注射部位的轮换模式 未注射区域较小、反复注射在同一部位 重复使用针头/胰岛素注射器
安全达标
上腹部皮下脂肪增生
下腹部皮下脂肪增生
腹部两侧皮下脂肪增生
来得时®SoloSTAR®保存方法
规范注射 安全达标
保存 未开封的来得时®
保存 已开封的来得时®
处得时 ®SoloSTAR®再次放入冰箱。应 将其放于室温下保存(低于25℃) 在开封后28天,来得时®应丢弃
不要
来得时®不可直接加热或暴露于 阳光下 不要将来得时®放于阳光直射下 的车内,或在寒冷的车内过夜。 若来得时®过热或冻结,应丢弃

胰岛素规范注射

胰岛素规范注射

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必要性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规范注射技术能够提 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风险。
不规范的注射方法可能导致药物吸收不均,影响血糖控 制,甚至引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紧迫性
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众多,胰岛素使用人数也在不断增 加,因此推广规范注射技术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 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许多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的知识和技能缺乏了解,导致注射不规范,因此需 要加强胰岛素注射的教育和培训。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胰岛素规范注射的方法和技巧,为糖尿病患 者提供科学、实用的注射指导,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少 并发症风险。
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胰岛素规范注射,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 果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医疗成 本。
胰岛素规范注射
2023-10-28
目 录
• 引言 • 胰岛素注射技术概述 • 胰岛素规范注射技术的操作细节 • 胰岛素规范注射技术的应用及效果 • 胰岛素规范注射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全球数亿人的健康。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 重要药物,但注射方法不正确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并发症风险增加。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专家咨询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胰岛素规范注射进行 综合分析和研究。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胰岛素注射的准备工作、注射技巧、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剂 量的确定、注射时间的安排以及注射后的观察和记录等。同时,还对胰岛素 规范注射的培训和教育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02
发生,提高血糖达标率。
降低并发症风险

胰岛素规范注射

胰岛素规范注射


注射部位的选择
注射部位的左右轮换 1.左边一周,右边一周,部位对称轮换 2.一次左边,一次右边,部位对称轮换

注射部位的选择
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 应从上次的注射点移开约1cm的距离进行下一次 注射,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个注
射点
注射点与注射点之间,距离1cm

注射部位的选择
每次注射前都应检查注射部位 判断并避开出现疼痛、皮肤凹陷、皮肤硬结、出血、瘀斑、感染的部位 注射时,应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 注射部位不洁净,或者患者处于感染易于传播的环境,注射前应酒精消毒 注射部位,待干
诺和针®
诺和笔芯®
颜色代码帽 色带 白色条码带
外针帽
内针帽
针头
保护片
橡皮膜
玻璃珠
橡皮活塞
(仅适用于混悬液)
四 健康宣教
3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胰岛素的使用和调整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每天规律、定时、适量的饮食习惯,保持正常, 规律的活动,避免低血糖
密切监测血糖,详细记录,这是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前提
四 健康宣教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2016年的主题为:应对糖尿病 中国的主题是:糖尿病要早预防,分级诊疗帮你忙
胰岛素的规范注射
注射部位的选择 注射技巧 针头重复使用的危害 健康宣教


注射部位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正确的胰岛素注射应是:皮下注射


定期检查注射部位
定期轮换注射部位
表皮

注射部位的选择
注射至肌肉层的危害 加快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导致体内血糖控制不稳定 增加疼痛感 注射至表皮层的危害 可能导致胰岛素渗出、疼痛或免疫反应
二 注射技巧

胰岛素笔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胰岛素笔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15
卸下针头,放入锐器合,笔归位
7
整理患者衣裤,告知进餐时间及注意事项
5
操作后整理: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床单位,倒掉污物,清洁注射盘,治疗车
3
质量
评定
关爱病人,有效沟通贯穿于整个操作中
5
部位选择合理,针距适中程序正确,剂量注射准确;操作熟练,手法正确
5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5
用物齐备,处理规范
5
理论提问
5
总分
100
签名
7




将用物带至床旁:核实病人身份,征求病人意见选择注射部位,解释注射胰岛素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确定注射部位
3
评估病人病情及食物准备情况、治疗情况,注射部位局部情况,心理反应
15
再次核对药物效期、剂型、剂量,笔芯有无破损
7
750h酒精消毒皮肤,待干
7
注射:8mm针头需捏起注射部位皮肤,进针与皮肤呈45°或90°;5mm无需捏皮90°进针,注药,停留10秒以上(由注射剂量定),拔针,按压(30秒)
胰岛素笔操作技术
目的:准确注射胰岛素,维持血糖在达标水平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姓名
准备
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1
用物:注射盘、酒精、消毒棉签、胰岛素笔芯、胰岛素笔、笔用针头、利器合、速干手消毒液、注射执行单、签字笔
5
装笔:检查胰岛素剂型、剂量、效期,将笔芯装入笔内,装针头,按说明书摇匀胰岛素,排气,直至针头处出现胰岛素,按医嘱调节剂量(可在治疗室完成)

胰岛素规范注射

胰岛素规范注射

32G(0.23mm)
BD 32G×4mm注射笔用针头 :
采用精湛的生产工艺,三切面针头设计、电子打磨工艺和鱼网式双重润滑方式, 有效减轻注射疼痛
注射技术是糖尿病注射治疗的 三大关键因素之一
糖尿病药物治疗、注射装 置、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 都同样重要,这三者三位 注射 装置 注射技 术 注射 药物
减轻注射疼痛的方法
注射时的要点
注射前的准备
注射的规范
针头的选择
注射的规范
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
下一次注射部位与上一次注射部位至少距离1厘米
尽量避免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点
注意避开皮肤感染处和皮下硬结
注射部位要轮换
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
每天同一时点的注射部位一致 如:早晨一直在腹部注射; 晚上一直在臀部注射。
减轻注射疼痛
注射时的要点
注射前的准备
注射的规范
针头的选择
注射时的要点
1. 确保将糖尿病药物注射至皮下
•注射过深到达肌肉会使胰岛素吸收加快,加大血糖波动,同 注射至肌肉层也会增加注射时的疼痛感 ; •注射过浅至真皮层会导致药物渗出,血糖控制不稳定,还有
可能引起皮疹
选择BD 32G×4mm注射笔用针头 ,无需捏皮、垂直进针即可 确保注射到皮下层 4mm 8mm 12.7mm
您注射的糖尿病药物剂量
真的准确吗?
**医院
*** 2012年*月
您是否遇到这样的情形?
血糖总是控制不好,
加大糖尿病药物剂量也不起作用啊?!
8.6
6:30 7.10
血糖监测
影响血糖的因素有哪些?
糖尿病注射药物
运动 饮食
注射装置
疾病 其他药物

糖尿病胰岛素规范注射

糖尿病胰岛素规范注射

二、胰岛素规指, 提起皮肤
• 根据患者体型、注射部位皮肤厚 度及所用针头长度,以决定是否 需要采用捏皮注射及注射角度。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6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7.9(2)
• 捏皮不能用整只手来提捏皮 肤,以避免将肌肉及皮下组 织一起提起导致肌肉注射
糖尿病科普在行动--规范注射 您做对了吗?
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专委会
一、什么是胰岛素
胰岛素是我们身体内唯一能直接降低血糖的一种激素 如果没有足够的胰岛素,或者胰岛素作用减弱导致血
液里的血糖含量越来越高 消除认知误区:“病入膏肓”才打胰岛素、打胰岛素会产生依赖……
二、胰岛素规范注射的方法
规范胰岛素注射标准9步骤*(以胰岛素注射笔为例)
应先拔出针头,再松捏皮 注射笔用针头只能一次性使用 单手回套针帽后取下针头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6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7.9(2)84页 •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 21─2021:胰岛素皮下注射
二、胰岛素规范注射的方法
使用过的针头如何处理?
使用过的针头应套上外针帽后丢弃在坚固 耐用能够盛放尖锐物品的容器中
• 捏皮不应力度过大,可导致 皮肤变白或疼痛.
二、胰岛素规范注射的方法
胰岛素注射针头使用操作步骤
二、胰岛素规范注射的方法
混悬型胰岛素的混匀法
水平滚动是指在手掌之间的水平旋转
翻转是指将注射笔或笔芯上下充分颠倒
在室温下5s内双手水平滚动胰岛素笔芯10次,然后 10s内上下翻转10次
水平滚动
肉眼检查确认胰岛素混悬液是否充分混匀,如果笔芯 中仍然有晶状物存在,则重复操作
重复使用针头的危害

2014-07胰岛素规范注射

2014-07胰岛素规范注射

注射前排气(初始化)
当针头装上笔芯时,针尖就有胰岛素滴出现,笔 是否还需要排气?当针头装上笔芯就有胰岛素滴出 现,笔仍需要初始化。胰岛素滴只是提示针头插入 笔芯中且针头没有堵塞。初始化笔是为了保证螺钉 压住了笔芯活塞 当笔芯从冰箱中拿出升温后,由于胰岛素热 胀冷 缩,笔芯内的压力会略有升高,因此常有胰岛素滴 出现在针尖。
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器/针头的危害
注射疼痛 会造成肉眼不易发现的 针尖弯曲成钩形,导致 注射部位流血 , 擦伤 , 增 加了患者注射的疼痛感 针头折断 多次重复使用使针尖部 分可能折断在人体内而 引起严重后果 针头堵塞 使用过的针管内残留的 胰岛素形成结晶造成阻 塞,阻碍下一次注射
新的

使用六次的
Date Presentation title 16
套上诺和针®
拧上一个新的诺和针®针头,依次取掉外针帽和内 针帽
Date
Presentation title
17
检查胰岛素(排气)
拔出注射推键,调取: 新笔芯:4个单位 已开始使用的笔芯:1个单位
18
检查胰岛素(排气)
竖直笔身,用手指联系轻弹笔芯架数下。完全按下注 射推键,直至听到或感觉到“咔嗒”一声,剂量显示 应回到零,针尖应出现胰岛素液滴。如果没有,重复 步骤6、7,直至出现液滴为止。
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器/针头的危害
皮下组织增生/硬块产生的不良后果
1. 胰岛素吸收不稳定,无法有效地控制血糖,易 产生并发症
2. 所需的胰岛素剂量将越来越大,造成经济上 的损失 3. 影响个人外观形象,加大精神压力,不利于糖 尿病病情的控制
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器/针头的危害
如何避免或减少皮下组织增生/硬块 1. 采用正确的注射部位的轮换模式 2. 避免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器/针头 3. 定期用指尖或掌心轻按每一个注射部位,如感觉有肿 块或表皮凹陷,应避免再在该部位注射,直至该现象消 失

胰岛素:规范注射、安全达标

胰岛素:规范注射、安全达标
生活之友 生活保健
胰岛素:规范注射、安全达标
■蒋肖男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 执业药师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为有效的药物。目前 为止,患者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已在家庭中广泛 使用。要让胰岛素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患者必 须正确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技术、注射部位、剂量 等的方法。为了规范注射技术,从而提高糖尿病 患者血糖达标率,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 了 “规范注射、安全达标”的口号。把规范的注 射技术和正确指头用力
4. 点揉足三里穴 小腿外侧上端有一

揉动数十次。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 个凸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凸
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

2. 揉大椎穴 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 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

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 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
腹部是优先选择注射的部位:胰岛素的注射 部位包括上臂外上侧、腹部、大腿前外侧和臀部 外上 1/4 部,这些部位皮下的脂肪组织有利于胰 岛素的吸收,神经末梢分布得较少,注射的不舒 适感觉也相对较少。其中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 选择的部位。
注射部位要轮换:胰岛素本身是一种生长因 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层 增生而产生硬结和脂肪肉瘤,导致吸收率降低,所 以要经常进行皮肤轮换,采用对称部位轮换的方法

2015.3 祝您健康 5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是 5 毫米的针头,则应该垂直进针,也不用进行
捏皮。
(编辑 于 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试着坚持按摩以 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头留置时间:
• 使用胰岛素注射笔:
在完全按下拇指按钮后,应在拔出针头前至少停留 10秒
• 使用胰岛素专用注射器
当注射器内活塞推压到位后,注射器针头无需在皮下 停留10秒即可拔出
关于注射器材废弃的推荐:
• 医护人员必须熟知国家有关医疗废弃物处理的有关规 定
• 所有医护人员应教会患者如何正确废弃注射器材 •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说明可能发生于患者家人(如刺伤
• 判断并避开出现疼痛、皮肤凹陷、皮肤硬结、出血、瘀斑、感染 的部位
• 如发现皮肤硬结,应确认出现硬结的部位及大小,避开硬结进行 注射
关于皮下脂肪增生的推荐(一)
• 患者每次就诊时,医护人员应对其注射部位进行检查 并教会患者自己检查注射部位,培训他们如何发现皮 下脂肪增生及皮下结节
• 测量并记录病变的大小以便长期随访。若病变部位肉 眼可见,可同时拍照以便长期随访。
针头重复使用后,针头中残留的药液会影响剂量的准确性 注射后的针头留在笔上会因热胀冷缩引起胰岛素剂量的错误
• 风险二:针头断裂或针管堵塞
针头断裂:多次重复使用使针尖部位发生弯曲,甚至折断在人 体内引起严重后果。
针管堵塞:使用过的针管内残留胰岛素易形成结晶阻塞针管, 防碍下一次注射
• 风险三:疼痛增加
关于注射部位选择推荐:
• 餐时胰岛素等短效胰岛素,最好选择腹部
• 希望胰岛素的吸收速度较缓时,可选择臀部。臀部注 射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
• 给少儿患者注射中效或者长效胰岛素时,最好选择臀 部或者大腿。
关于注射部位轮换的推荐:
• 一种已经证实有效的注射部位轮换方案:将注射部位分为四个等 分区域(大腿或臀部可等分为两个区域),每周使用一个等分区 域并始终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轮换。
• 尚需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明确妊娠期的最佳注射方案。 医护人员利用常规胎儿超声波检查,对患者腹部皮下 脂肪进行评估,并据此给以建议。目前,在缺乏前瞻 性研究的情况下,推荐如下:
• 妊娠伴有糖尿病(包括任何类型的糖尿病)患者,若 继续在腹部注射,应捏皮注射
• 妊娠期的后三个月应避免在脐周注射 • 可在侧腹部进行捏皮注射
注射针头多次使用会造成针尖翻边卷刺,针头表面 的润滑层发生脱落,导致注射部位出血、擦伤,增加 患者疼痛,影响患者的依从性
• 风险四: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和硬结 皮下脂肪营养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 1、重复使用针头 2、使用纯度不高的胰岛素制剂 3、未轮换注射部位、反复多次注射同一部位 4、注射部位选择区域较小
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规范
<<2011版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
• 第一章:医护人员的职责 • 第二章:注射前的心理准备 • 第三章:注射治疗的教育 • 第四章:注射药物 • 第五章:注射装置 • 第六章:注射技术“三位一体” • 第七章:皮下脂肪增生与其他并发症 • 第八章:胰岛素注射相关问题 • 第九章:规范胰岛素注射标准9步骤(胰岛素笔) • 第十章:注射部位规范检查三要素
1、捏起皮肤形成皮褶 2、和皮褶表面呈90°进针,针头在皮肤内停留10 秒 3、拔出针头 4、松开皮褶
关于进针角度的推荐:
• 使用较短(4mm或5mm)的针头时,大部分患者无需 捏起皮肤,并可90°进针
• 使用较长(≥8mm)的针头时,需要捏皮或45°角进针 以降低肌肉注射的风险
• 我院均使用6mm胰岛素注射针头建议捏皮45°进针
关于胰岛素针头的推荐:成年
• 4mm、5mm适用于所有成人患者,并且在注射时通常 无需捏皮,特别是4mm针头
• 成人患者采用较短针头( 4mm、5mm )注射时,针头 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进针
• 在四肢或脂肪较少的腹部进行注射时,为防止肌肉注射 ,甚至在使用4mm和5mm针头时,可捏皮注射,使用 6mm针头时可采用捏皮或45°注射
关于胰岛素贮存的推荐:
• 已开启的胰岛素或胰岛素笔芯可在室温下保存(保存 期为开启后一个月,且不能超过保质期)
• 未开启的胰岛素或胰岛素笔芯应储存在2℃-8℃的环境 中,切勿冷冻
• 避免受热或阳光照射,防止剧烈震荡 • 应培训患者在抽取胰岛素之前,确认是否存在结晶体
、浮游物或者变色等异常现象
特殊人群的胰岛素注射—妊娠
• 使用长度≥8mm的针头,为避免肌肉注射应捏皮呈45°
总结
• 三位一体: 注射技术与注射药物、注射装置同等重要
• 正确的注射技术包括: 注射部位的选择和轮换、注射角度和捏皮的方法、
注射针头长度的选择,合理器具的处理方案等
谢谢聆听!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的概率较低。
臀部
臀部上端外侧部位;不管是 少儿患者还是身材偏瘦的患 者,该部位的皮下组织仍然 丰富,最大限度的降低肌肉 注射的危险性。
腹部
以肚脐为中心,半径2.5cm 外的距离,越靠近腰部两侧 (即使肥胖患者),皮下组 织的厚度也会变薄,因此容 易导致肌肉注射。
推荐注射部位
大腿
大腿外侧;皮下组织较厚, 离大腿血管和坐骨神经较远 ,针头导致外伤的概率较低 。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
注射技术是糖尿病注射治疗的三大关键因素之一
注射技术:
注射部位的选择
注射 药物
注射部位的轮换
注射部位的检查和消毒 选择是否你捏皮
选择进针角度
注射 装置
注射技术
针头留置时间
注射器材的废弃
针头重复使用的危害
根据可操作性/神经血管距离/皮下组织状况: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上臂
上臂侧面或者后侧部位;皮 下组织较厚,导致肌肉注射
注射相关的问题:
• 皮下脂肪增生与其他并发症
皮下脂肪增生 疼痛 出血和瘀血
• 胰岛素的贮存 • 胰岛素的混匀 • 特殊人群胰岛素注射(儿童、妊娠)
皮下脂肪的增生:
• 每次注射前都应检查注射部位,尤其是对已经出现皮下脂肪增生 的患者
• 推荐方法:不仅需要视诊而且需要触诊。正常皮肤能被紧紧的捏 在一起,而发生皮肤硬结的皮肤却不能
儿童)和服务人员(如垃圾收运工和清洁工)的不良 事件 •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注射器材丢入公共垃圾桶或者垃 圾场
注射器材的规范废弃:
• 废弃针头或者注射器的最佳方法是,将注射器或注射 笔针头放入专用废弃容器内再丢。如果没有专用废弃 容器,也可使用加盖的硬壳容器。
重复使用针头的危害:
• 风险一:重复使用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
关于皮下脂肪增生的推荐(二)
• 病变组织恢复正常通常需要数月或者数年
• 目前治疗和预防皮下脂肪增生的策略有: 使用纯化的人胰岛素 每次注射时规范检查注射部位 经常轮换注射部位 不重复使用注射针头
关于疼痛的推荐:
• 减轻疼痛的方法包括:
室温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岛素 使用酒精进行消毒时,应待酒精彻底挥发后进行注射 避免在体毛根部注射 选用直径较小、长度较短的胰岛素注射针头 每次注射使用新针头
一天三次注射:
早餐前
午餐前
晚餐前
腹部
上臂
一天四次注射:
早餐前
午餐前
腹部
上臂
大腿
晚餐前
大腿
睡前
臀部
左右轮换
• 左边一周,右边一周,部位对称轮换 • 左边一次,右边一次,部位对称轮换
同一注射部位内的轮换
每次注射时离上次注射点之间距离至少间隔1cm
关于注射部位检查和消毒的推荐:
• 患者应于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
• 一但发现注射部位出现脂肪增生、炎症、感染,应更换 注射部位
• 注射时应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
• 当注射部位不清洁,或者患者处于感染易于传播的环境 (如:医院、疗养院),注射前应当消毒注射部位。
关于捏皮的推荐:
• 所有患者应掌握捏皮的正确方法 • 捏皮时力度不得过大导致皮肤发白或疼痛 • 不能用整只手来提捏皮肤 • 最佳的注射步骤为:
不同部位的吸收差异
腹部 87分钟
50% 较快 适合短效胰岛素
手臂141分钟
50% 中等至较慢 适合长效胰岛素或中效胰
岛素
大腿164分钟
50% 中等至较慢
臀部较慢适合长效 或中效胰岛素
不同注射部位胰岛素吸收不同(分钟): --研究显示,50%胰岛素吸收所需要的时间腹部最快,手臂中等,大腿和臀部较慢。
• 在任何一个等分区域内注射时,每次的注射点都应间隔至少1cm ,以避免重复的组织损伤。
• 从注射治疗一开始,就应教会患者掌握一套简人员都应检查患者轮换方案的执行情况。
不同注射部位之间的轮换
• “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每天不同时间注射不同部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