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组织工程概况和发展
关节软骨组织再生修复技术新进展

关节软骨组织再生修复技术新进展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是一个长期困扰的医学难题,生物移植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软骨再生修复带来新的希望,利用负载生长因子的特殊可降解软骨支架材料调动内源干细胞来实现软骨组织再生修复的新技术,易于实现产业化操作,也预示着软骨缺损的再生修复治疗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标签:关节软骨修复;软骨组织工程;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可降解生物材料支架软骨组织内无血管,软骨细胞在无血运环境中缺乏迁徙能力。
因此,关节软骨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得到修复。
目前,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仍缺乏理想有效的方法。
临床上关节病变患者的巨大需求,促使研究者不断探索可行的方法。
1 传统刺激方法促进再生修复1.1 软骨下骨钻孔、软骨磨蚀和微骨折这类方法可使骨髓中的软骨源性、骨源性细胞及细胞因子渗透到软骨损伤区域,促进软骨细胞的分化,产生纤维软骨。
这类方法操作简单,对于小面积软骨损伤的治疗结果在某种意义上相对比较满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但研究同时表明,软骨磨蚀、骨髓刺激等软骨愈合形成的纤维软骨组织与透明软骨是不同的,不仅机械性能逊色于关节软骨,而且容易退化[1]。
1.2 持续被动运动持续被动运动作为一种促进软骨愈合的辅助手段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持续被动运动(CPM)能促进较小的软骨全层缺损修复,产生一种在形态上、组织化学上类似透明软骨的组织,但对关节软骨表浅缺损没有明显的修复作用[2]。
1.3 玻璃酸钠注射关节腔内局部注射关节黏弹性补充剂——玻璃酸钠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认可。
其不仅可以提供关节黏弹润滑作用,恢复关节滑液流变学特性,还能产生一系列有益的生物学效应,有助于关节软骨组织的修复。
宋一平等[3]使用关节腔内注射几丁糖治疗骨关节炎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但从临床上看确有治疗价值。
目前尚未发现治疗修复广泛性关节软骨损伤的有效药物。
2 组织和细胞移植2.1 软骨组织移植软骨组织移植是最直接的软骨修复方法,即取自体健康软骨修剪成合适的形状后再重新植回体内,或以自体软骨膜、异体骨膜移植,或异体骨软骨片移植等,都取得了一定疗效。
组织工程技术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组织工程技术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创伤修复一直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而组织工程技术则成为了创伤修复的一种新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组织工程技术在创伤修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组织工程技术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并介绍几种常见的技术。
一、组织工程技术概述组织工程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生物材料、细胞和工程学原理的技术,旨在重建、修复和再生受损或缺失的组织和器官。
它通过培养和植入人工组织工程结构,促进受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主要包括细胞培养、支架材料和生物材料的选择,以及生物力学和生化环境的优化等方面。
二、组织工程技术在骨折修复中的应用骨折修复是创伤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骨折修复方法存在一些缺点,如固定不稳定、肌肉和神经损伤等。
而组织工程技术可以通过种植人工骨折修复结构,促进骨细胞的再生和组织的愈合,提高骨折修复效果。
研究者们利用支架材料和生物陶瓷等材料,制造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人工骨折修复结构,并成功应用于临床。
三、组织工程技术在皮肤修复中的应用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对外界环境的刺激最为敏感,因此在创伤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皮肤修复方法有局限性,而组织工程技术可以通过皮肤细胞的培养和植入,实现皮肤的再生和修复。
研究者们将皮肤细胞培养在支架材料上,形成人工皮肤结构,并成功应用于烧伤、创伤等皮肤缺损的修复。
四、组织工程技术在软骨修复中的应用软骨组织修复是创伤修复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传统的软骨修复方法存在一些缺点,如损伤局部肿胀、功能减退等。
而组织工程技术在软骨修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培养和植入软骨细胞,促进软骨的再生和修复。
研究者们利用支架材料和生物材料,制造出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人工软骨结构,并成功应用于软骨缺损的修复。
五、组织工程技术在神经修复中的应用神经损伤是创伤修复中的一种复杂情况。
传统的神经修复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恢复速度慢、效果不佳等。
而组织工程技术可以通过培养和植入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的再生和修复。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也是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目标都是通过人工合成或激发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来重建或修复受损或丧失的组织或器官,促进人体健康。
本文将探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前景,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发展历程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
当时,美国科学家在培养室内成功地培育出了人体皮肤细胞,并将它们移植到了另一处的受损组织上。
这项研究开启了组织工程的研究大门。
1995年,美国神经外科医生Iswar P. Singh成功地利用多孔聚无定形酸酯材料制造了一种脊髓支架,用于治疗小鼠脊髓受损。
这是组织工程出现以来的第一次利用材料修复受损组织的实验。
自此以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产生了大量的研究结果与应用。
二、现状目前,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跨学科领域,涉及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
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研究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就是细胞培养技术。
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和组织,这些组织可以植入到人体中,取代不可逆转的受损组织。
如,经过培养的中耳软骨细胞可以被移植到人体中,修复听力受损的问题。
同时,仿生材料也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仿生材料的研究,可以开发出适用于人体的生物材料,用于重建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三、未来前景未来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围绕细胞、生物材料和生物技术的研究展开。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器官、组织和肌肉的退行性损伤病症不断增多,因此,再生医学的研究将越来越重要。
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细胞成分,从而促进其更好的生长和分化,提高细胞的治疗效果。
同时,智能生物材料的研究也将进一步发展,用于修复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更加精准和高效。
四、挑战和解决方案随着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确保移植的组织和器官能够生长和发展为可持续的、具有正常功能的结构。
软骨组织工程学技术研究进展

关节 软骨损 伤 后其 自身 修 复能 力 有 限 。近 几年 来 骨组织 工程化 技术 的快速 发展 , 为关节 软骨 的修 复
开拓 了一个 新 的领 域 。组织 工 程 是应 用 生 命 科学 和
V cni aat等用不 同密 度 的牛 软骨细 胞接 种 到三 维支架 上, 评价 所形 成组 织工 程 软 骨 的质 量 , 现接 种 的最 发
adcmpeai :terat n ft (I hoiewi r oa n o l t n h ci so i I)clr t atpd l x o e o n d h i
[ ] 杨志强 , 7 谢庆兰, 周秀 中.混合三烃 基锡 衍生物 的结构 及生物活 性 []化学学报 ,9 5 5 ()7 1 2 . J 19 ,3 7 :2 —7 8 [ ] 陶仲侃 , 8 黎植 昌.迅速发展 的甾族衍生物类 药物 []化学通报 , J
pee eie o b 一( , l s r df m i 3 5一d —tr— btl x d v r s i et uy 一2一p eo)x hn 1o —
Ap l g o t e ,2 0 p y Or a me a Ch m n l 0 5,1 9:4 8—4 4. 5 6
[ ] 孔垂华 , 李 , 5 姜 胡飞 , .三烃基锡 氨基酸酯 的合成 与生物活性 等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9 7 1 ()5 —5 . J. 19 ,8 2 :1 4 [ ] 陈年春.农药生 物测定 技术 [ . 6 M]北京 : 北京农业 大学 出版社 ,
—
24 2
[ ] Jh 4 onM.Th raoi d s i st h V h l g [ ] eogn t i ut r e oteHP c ae eJ . nn r s y ln
骨组织工程

骨组织工程骨组织工程本质上说,就是用一个有利于细胞黏附和保持其功能的支架,在特定的骨诱导因子作用下,与富含骨始祖细胞共同作用。
但是,到今天,能够血管化,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能促进骨传导和骨诱导的构造物也仅仅只是理论上的证明。
对细胞功能,细胞外基质形成的了解对我们制备有利于细胞吸附,保持细胞功能的支架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人口老年化问题的突出,一些由疾病或者外伤引起的组织缺损极大的降低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人工关节的置换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以及骨质疏松症方面取得不错的效果,也极大的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由于侵蚀作用,力学性质的改变等也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临床上也期望能发展一种能促进骨组织在生的新的治疗方法,即通过骨组织工程来制备一种“活的”,能与周围正常组织相互作用的修补物。
一般用来产生新组织的方法,是通过合适的三维支架在生物反应器内,让从活体组织中取得细胞进行增殖。
一般生物反应器可以通过一个半透膜来进行气体交换,通过旋转来获得微重力环境以及构建组织生长微环境。
另外的一种方法就是将没有接种上细胞的支架放到体内,让周围的细胞向其扩散生长或者在植入几天后将细胞注射到支架上,即将人体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反应器。
一般来说,对于骨组织工程来说,一般可以分为六个阶段,1,制造可吸收的支架。
2,在静态的环境下,将成骨细胞或者软骨细胞接种到支架上面。
3,在动态的环境中培养改组织。
4,将成熟的组织在接近生理条件下进行培养,生物反应器。
5,进行手术移植。
6,对移植后的组织工程支架进行观察,是否被肌体同化或者需要重新建立。
临床需求骨折的治疗一直是社会经济学关心的问题,在英国每年在这个方面的发费达9亿英镑,并且随着老年化问题的不断突出,费用在逐步增加。
每年在英国有150,000例由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
特别是股骨头骨折具有更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一般来说不到一半的病人在手术后能回家生活。
30%到50%的臀部骨折患者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效正,同时有很大部分的别人需要进行骨修补。
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体外培养模式的发展概况

口腔 材 料 器 械 2 1 第 2 0 1年 O卷第 3期
・
1 41 ・
多 向细 胞分 化潜 能 , 来 源方 便 , 体 无 创 , 染 性 有 供 污 小, 免疫 原 性低 , 且 传 代 稳 定 , 一 定 成 骨 性 能等 并 有
5 0倍 。而 C l r 用 极 低 密 度 ( . 0 oe采 t 0 5~1/ m ) 2 c 传 代 培养 , 现更 有 利于 细胞 的增 殖 ¨ 发 。但 也有 研 究
工 程学 的一类 种子 细胞有 较好 的前 景 J 。 1 3 脐 血干细 胞 ( odbods m cl ) . C r lo t e s e l
19 9 9年 Ei s r e 等从 脐 血 中分 离 培 养 出单 个 核 c 细胞 。脐血 干 细 胞 与 骨髓 单 个 核 细 胞 一 样 具 有
更高效经济地体外分离和大规模培养骨髓间充质千 细胞 用作 骨组 织工 程学种 子细胞 引起 了当今 国内外 诸 多专家 学者 的研究 兴趣 。
1 2 脂 肪 干细胞 ( d oed r e t e s 。 A i s e vds m cl ) p i e l
1 常 用 的 种 子 细胞 :
特点 。
【 关键词】 种子细胞
生物反应器
体外培养
引 言
组织工 程学 ( i u egnelg T ) 是生 物 医 Ts en ier , E … s n 学工 程学 的一个 新 的分 支 , 一个 综合 细胞生 物学 、 是 生物化 学 、 料科 学 、 学工程 、 材 化 临床 医学 、 白质组 蛋 学 、 因组学 、 物 医学 工程 学和移 植学 等多学 科 的 基 生 交叉领 域 。组 织 工 程 的概 念 于 18 9 7年 由美 国 国家
骨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现状

骨软骨支架材料应 具 有 以下特 性 : ( )生物相 容性 。 1 支架是用 于承载 细胞 ,供 细胞黏 附、生长 、增 殖 、分 化 的
载体。 良好 的生物 相容性 能促进 细胞在 支架上 的一 系列生 物活动 ,从 而发 挥其载体功能 。 ( )组织 相容性 。细胞/ 2 支
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 料可促进 成骨 和软骨 细胞生 长并保 持
标记 、降解 ,有利 于软骨 细胞黏 附 、增殖 和分化 和表 型的
保持n ,还可刺激移 植组织 产生 新的胶 原 .并且 降解 产物
பைடு நூலகம்
可被机体 吸收 。但具 有缺乏 机械 强度 、难于 塑形 、降 解快
【 作者】 通讯 王文良 (6一 , 籍贯 18 ) 男, 安徽省霍山县, 9 博士, ’ 副主
20 09年 3月
Ma .0 9 r2 o
2 40 ・
A t a e a d cn e ca Ac d mie Me ii a
综 述
骨软 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现状
P o p c H t e s a o d fo to h n r ltsu n i e rn r s e tO h c f l so se c o d a is e e gn e i g
? 毒 、保存 ,消毒后 支架材 料不 降解 _ ,内部 结构 不发 生 肖 4 改变 。( )无毒性 。 8
12 软 骨 支 架候 选 材 料 .
出大小、形状 、厚 度相匹 配的骨 软骨三 维支架 ,利用 自体
细胞 ( 软骨 细胞 、骨细胞 、骨髓 问充质 干细胞 )与支架 构 建细胞/ 支架 复合体 。再利用细胞/ 支架复合体对病人 骨软骨 组织缺损进行修复 。
软骨再生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前景

软骨再生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前景近年来,软骨再生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种新型技术通过种种方法来促进自体软骨的再生,为那些因关节疾病、运动损伤或退化性疾病导致的软骨破坏提供了一种非常优美的治疗途径。
现在我们来看看软骨再生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及可能的应用前景。
一. 软骨再生的发展作为运动学最重要的一环,软骨起着支持关节、缓冲冲击以及减少骨头之间的摩擦的关键作用。
但由于软骨是一个贫血组织,治疗软骨损伤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软骨再生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1. 干细胞研究:干细胞研究为软骨再生技术的突破提供了新的契机。
通过通过干细胞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将干细胞注射入软骨损伤部位可以促进软骨再生。
干细胞可以转化为成骨细胞或软骨细胞,这意味着它们可以直接参与软骨再生过程。
2. 纳米医学研究:纳米多孔材料用于软骨再生促进的纳米医学技术也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方向。
纳米多孔材料可以便于干细胞在软骨损伤部位定植和增殖。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另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
通过免疫治疗,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细胞因子和其他分子以及细胞直接作用于受损软骨,从而促进该领域的快速发展。
二. 应用前景今天,由于各种原因,如年龄、运动和其他因素,越来越多的人都受到软骨损伤的影响。
这就使得发展新型治疗策略的研究具有极大的意义。
1. 运动医学:在运动医学方面,软骨再生技术将为运动员治疗以及预防继续受伤的治疗提供新的平台。
这将有助于创造更加健康、更加安全的运动环境。
2. 关节疾病的治疗:软骨再生技术将有助于改善和治疗由关节疾病引起的疼痛和不便。
这种技术应该提供了一种更加优美的治疗方案,相对于以前的治疗方法来说。
3. 退化性骨关节炎:退化性骨关节炎被视为严重的健康问题。
这种疾病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普遍,因此软骨再生技术为这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希望。
结论虽然还有很多挑战需要克服,但是软骨再生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所带来的应用前景仍然是非常激动人心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bta t h mi drp iief f ataeh s eo jr rbe i tet a n f rc l a i g eetWi e A s cl r T el t a slo rl a cmeama o l n h et t t ua crl ed fc i e e rt c i g b op m r me o a i r t a . tt hh
Ovr i n rgeso ri g i u n ier g/ C I og a g, n i" E u m n D p r et2 ai hr y eve a dP o rs f ta eTs eE gn ei / A nf n Di Que。( q i e t eat n,R do ea , w Ca l s n D i g p m t p
・
综 述・
临乐医学工 2 0 1 第1卷 1 程 0 年1月 7 第1期 1
软骨组织工程概况和发展
蔡 东江 ,丁秋娥
( 山大学 附属第 五 医院 。 中 设备 科 , 放疗 科 ,广东 珠 海 59 0 ) 10 0
【 摘要】 软 骨 自身修复的有限性 ,成为关节软骨缺损治疗的一大难题 。随着组织 工程 学科 的发展 ,运 用组织工程技 术对软 骨
作 者 简 介 :蔡 东 江
(9 11 一) 18 .1 ,男 ,广 东 揭 西 人 ,助 理 工 程 师 , 生 物 旦损伤或退 变 ,软骨 自我修复能力有限 [。因此 ,利用组织工 2 3
医 学 工 程 专 业 在 读 研究 生 ;丁 秋 娥 (9 50 一 ) 16 .9 ,女 ,广 东 潮 阳人 ,主 程 的方法修复软骨缺损成 为一种新 的治疗模式 。软骨组织工程 管 技 师 .本科 ,研 究 方 向 :放 疗 技 术 。
的研究 内容主要集 中在 以下几个方 面 :①种 子细胞 :②支架材
3 讨 论
理 的参 与意 识 。
20 06年 ~2 0 0 9年 的 监 测 结 果 显 示 , 阳 泉 市 城 区 5岁 以下 32 加强体 弱儿 童的管理 体弱 儿童的管理 水平是儿 童保 健工 .
儿童死亡率有一 定波动 ,但 是与 2 0 0 6年 比较有所 下降 。说 明 作质量的体现 ,每年对于平常儿童保健管理 中发 现的体弱儿童 我市近几年采取 的各种降低 5岁以下儿 童死 亡率 的措 施有一定 建立专案管理 ,并严格进行追踪访视制度 ,细致 检查 、正确评
de eo v lpm e toftsue e gi e n s i i s sn is e e i e ng t c no o y t e tc ri ge da a e be o e w od 1 n is n ne r g dicplne ,u i g ts u ngne r e h l g o t a a tl m g c m s a ne m i i r a e .Thi s p pe a e e iw atlg is e e g n e n e e r h f y a pe t n e lpm e t a rm k sar v e ofc ria ets u n i e r g r s a c orke s csa d d veo i n.
成效 。
价 、专业指导 、认真填写每一份管理档案 ,严密 监测 至正常后
从监测结果来 看降低新 生儿 、婴儿死亡率是降低 五岁以下 转入一般正常儿童系统管理。
. 儿童死亡率 的关键 ;其 中降低早产低 出生体重是 当务之急 ,预 33 加 强 儿 童 保 健 工 作 的 宣 传 保 健 服 务 的开 展 离 不 开 宣 教 ,
防出生窒息和先天性心脏病也刻不容缓 。因此 ,我们应把 提高 儿 童保健工 作重 在社 会效益 ,需要妇幼保健机构 和人 员在健康
产 科 新 生 复 苏 技 术 及 产 科 质 量 作 为 首 要 任 务 ;加 强 孕 期 保 健 定 教 育上 下 大 力气 ,各 社 区 中心 利 用 各 种 手 段 和 方 法 , 向家 长进
【 y wo d 】 Ca i g su ; su n ie r g Ov r iw; rg es Ke r s t a i r l et se Ti ee gn ei ; eve P o rs s n
0 引言
工 程 ” (i u n i e n ) 的概 念 工 替 代 物 ,用 以维 持 、恢 复 或 改 善 人 体 组 织 的 功 能 【。关 节 软 l l
组 织损 伤进 行 治疗 成 为 一 种新 的模 式 。本 文就 软 骨 组 织 工程 研 究 的主 要 方 面 及 发展 作 一 综 述 。
【 关键词】 软 骨组织 ;组织工程 ;概况;发展
中 图分 类 号 :R 1 38 文献 标 识 码 :B d i 03 3/i n17 — 692 1.1 3 o 1 . 6 .s . 4 4 5 .0 01. 9 : 9 js 6 1
美 国 国家 科 学 基 金 会 ( S )于 18 首 次 提 出 了 “ 织 程学 的原理 、方法 和生命科学 相结 合 ,发展具有生物活性 的人 NF 97年 组
收 稿 日期 :2 1 - 8 1 修 回 日期 :2 1 — 9 1 000 —6 000— 7
骨是一种少细胞 、血管 、无淋 巴的组织 ,依靠关 节液营养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