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化学实验--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高护《医用化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

地起到 了促进教改的作用。
教 师要充 分利用 好化 学是一 门实验 学科 和实验 学时
较 多 的特 点 , 及 时更新 教学 观念 , 紧紧抓 住和 围绕为
护 理专业所需要 的知识 、 技能和素质打基 础这条 主线
索, 改变 为学化学 而 教化学 旧观念 , 建立 为学 医学而
f 结果1 学生明确化 学实验对护理 专业的作 用, 激发 学生的学 习兴趣 , 提 高实训的积极性和 自觉性 , 实践 能力和
素质要 求显著提升 。[ 结论】 符合高职培 养高素质 高技 能型人 才的 目 标, 有利 于提 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 并取得较
好 的 实验 教 学 改革 效 果 和 质 量 。
并在实验严格执行 , 才能取得教 改的成效 。同时 , 新生
后 期医学课程奠定 “ 够用 ” 的化 学理论基础知识 和“ 实
用” 的化 学实践 技能 和技术 , 并在 实验 中逐步 培养和
形 成严谨细致 的实验作 风和态度 , 为尔后 的护理实训
课奠定一定 的知识 、技 能和素质基础 。《 医用化学 基
作者简介 : 肖 强( 1 9 6 2 一 ) , 男, 湖北 武汉人 , 黄 冈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 , 化学副教授 , 研究方 向: 化学教学和化 学教育 。
一
11 8—
20l 5年
l1 月
教 育教 学论 坛
N o v2 0l 5
一
笪 鱼塑
垒 !
! 垒
学生 , 学生的实验认识提高 了 , 教改 才能有效执 行 , 学
生最 终才能转化为 自觉实验行为 , 才能起到 为后 期课
碳酸二乙酯水解合成碳酸钡粒子及形貌控制

碳酸二乙酯水解合成碳酸钡粒子及形貌控制
贾陆军
【期刊名称】《中国粉体技术》
【年(卷),期】2012(018)003
【摘要】采用碳酸二乙酯水解合成超细碳酸钡粒子,通过分别添加不同的晶形控制剂,并控制其用量及反应温度,制备出不同形貌的碳酸钡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制备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制备超细碳酸钡粒子的最佳条件是:氢氧化钡3.2 g,碳酸二乙酯2.5 mL,蒸馏水50 mL,最佳反应时间为40 min;产物为球状、片状、棒状等不同晶形的超细碳酸钡粒子,且粒度均匀,分散性好;并可对碳酸钡粒子进行形貌和粒度控制.
【总页数】4页(P44-47)
【作者】贾陆军
【作者单位】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四川绵阳621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34
【相关文献】
1.碳酸钡粒子粒度与形貌控制研究进展:粒度控制 [J], 霍冀川;王海滨;霍佳仁;刘树信;杨定明;雷永林
2.乙二胺四乙酸对碳酸钡粒子形貌影响的研究 [J], 王丽娜;谢长东;霍冀川;刘树信;雷永林
3.碳酸钡粒子粒度与形貌控制研究进展:形貌控制 [J], 霍冀川;李良庆;王海滨;刘树
信;杨定明;雷永林
4.EDTA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法制备碳酸钡粒子形貌影响的研究 [J], 刘铭;霍冀川;刘树信
5.碳酸钡粒子的形貌控制研究 [J], 曹怡;何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培养

浅析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培养刘明辉【摘要】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利用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实施的过程中,高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非常重要,因此对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分析.【期刊名称】《化工设计通讯》【年(卷),期】2017(043)002【总页数】1页(P122)【关键词】高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能力培养【作者】刘明辉【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襄阳 441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化学与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工农业等联系较为紧密,这三者在化学支持下逐步发展。
可以说,在社会发展期间,化学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
高职是化学教学活动的重要阶段,实验教学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加强对高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能力产生一定的促进性作用,而这也是促进高等职业教学的重要体现。
实验教学是高职化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常用的教学策略。
在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化学实验在学科中的作用性逐渐凸现出来。
准确认识到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才能够更好的改革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
首先,实验室是实验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场所。
化学的发展,必须以较好的实验作为基础性要件。
如果没有实验,化学科研就难以在实际中体现出来。
完善高职院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满足教学工作需要的同时,还可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且有利于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
因而,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展开,促使科研活动顺畅进行。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1]。
在充分认识到高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重要性后,教师就应善于应用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能力,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价值。
2.1 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其实又可被称为发散思维,即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在创新思维上能够进行突破。
只是根据实验步骤完成实验任务,不会对实验步骤产生联想。
高职院校医学类分析化学实验改革与探索

2020-09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高职院校医学类分析化学实验改革与探索贾婧(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湖北襄阳441022)摘要:结合高职院校医学类的特点,从优化分析化学实验内容、更新实验教学手段、改进试验评价体系入手,探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238-01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175分析化学实验是高职院校医学类药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它内容广泛,既包括无机、有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又具有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
它是借助于化学和现代仪器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的一门科学。
该课程的特点决定其在培养学生能力上的特殊意义。
但目前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及评价体系过时等诸多问题,因此对原有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高职院校分析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1.实验教学内容陈旧,教材与教学实际脱节。
目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项目是十几年前开设的,基本已经反映不出科学发展的现状及科学前言,实验项目的设置缺乏层次,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实验知识、技能。
现行高职高专教材种类多,涉及面广,学时又少,专业深度却不够,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而专业性强的教材,与学生实际又相脱节。
教材对培养人才的专业知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教材创新已迫在眉睫。
2.实验仪器陈旧、生均占有数少。
现在的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从地方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转化而来的,虽然也经历了许多年的升级改造,但由于分析仪器昂贵,所以许多实验仪器至今大多还是沿用原来的实验仪器,缺乏现代新的实验仪器,面对高校扩招,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仪器实验。
实验室条件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几十年不变的仪器用于实验教学,已很难适应新形势对人才的要求。
中药学高职无机化学实验

中药学高职无机化学实验
本实验是针对中药学高职学生设计的无机化学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中常用的无机化学基本操作技能,并应用到中药学领域中。
实验所需材料包括:
1. 碘酸钾溶液
2. 碘化钾溶液
3. 甲基橙指示剂溶液
4. 氢氧化钠溶液
5. 醋酸溶液
6. 滤纸
7. 试管及试管架等实验器材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两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滤纸。
2. 将一试管加入碘酸钾溶液,另一试管加入碘化钾溶液。
3. 每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甲基橙指示剂溶液,使其变成黄色。
4. 分别用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滴加到试管中,直到颜色转变为红褐色(氢氧化钠)或黄色(醋酸)。
5. 将各试管中的滤纸取出,放置于试管架上晾干。
实验原理分析:
这个实验中,碘酸钾和碘化钾溶液分别与甲基橙指示剂溶液反应,在无机物质的存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产生相应的颜色变化。
通过示范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无机化学的基本反应和颜色指示剂的应用。
在中药学中,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于中药质量控制和药品研制过程的分析检测中。
通过掌握无机化学实验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分析中药中的无机物质含量,评估其质量和药效。
总结:
通过这个中药学高职无机化学实验,学生可以巩固基本的无机化学操作技能,学会运用这些技能到中药学领域中。
这对于中药学专业学生来说,是提高实践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的重要机会。
同时,无机化学实验在中药学研究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2024职业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规程 高职

2024职业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规程高职第一部分:赛项简介化学实验技术赛项是职业技能大赛中的一项重要赛项,旨在评测参赛选手在化学实验技术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比赛将通过模拟实验、技术操作、仪器使用等环节,对选手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以确定其在化学实验技术领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第二部分:赛项组织和规程2.1赛项组织化学实验技术赛项由赛项组委会负责组织和管理,包括赛事安排、设备准备、评分标准的制定等。
具体的比赛流程和赛项规程将在赛前由组委会发布,并向参赛选手进行详细说明。
2.2赛项规程(1)赛事内容:本赛项将涉及化学实验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仪器使用方法、实验设计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内容。
选手需完成一系列与化学实验相关的项目任务,包括但不限于实验设计、样品制备、仪器操作、数据采集与处理等。
(2)赛事要求:参赛选手需具备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和实验技术操作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并且具备较强的实验数据分析能力和结果总结能力。
(3)赛事环节:比赛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前准备、实验操作、数据采集与处理、实验结果报告等。
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并按赛前要求提交实验结果报告。
第三部分:评分标准3.1技能表现评分主要根据选手的技术操作、仪器使用、实验设计和实验执行等方面的表现来进行。
评委将根据选手的操作规范性、仪器使用熟练度、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3.2数据分析选手在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方面的能力也是评分的重要依据。
评委将根据选手的数据处理方法、结果分析逻辑、数据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定,并结合实验情况进行考核。
3.3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也是评分的重要内容之一。
评委将根据选手提交的实验报告来评定其实验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包括实验目的、方法、步骤、结果、结论等内容的完整性和质量。
第四部分:赛后培训和指导为了提高选手的实验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赛后组委会将组织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活动。
高职高专医用化学实验课小班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实验课小班化教 学是指将6 人 的教学 大班分成3 0 0 人左右 的小班组织教学。以前大班教学过程 中 , 因指导 教师的精力有 限 , 在教学过程 中常常顾此失 彼 , 不能保 证 每位 学生都得到高质量 的实验指 导 ,导致有些学生 缺 乏积极性 和主动性 , 根本不动手操作 , 实验课 教学质 量一 直得不到提高 。实行实验课小 班化教 学将使大班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得到改善 。实验进行小 班化教育 的 实施 已经历 了三个学期 ,小班化实验 教学可 以提高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 使师生关 系更 加融洽 , 教学 效果明显提高 。现从 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 努力创设小班化教育的 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 1 . 优化小班化化学实验教学 的实验环境 。 学校 自从
一
制课 堂纪律 , 学生不容易开小 差 , 或者说没有开小 差的 机会 , 即时给予适 当的提醒 , 或是利用 提 问的方式 , 在 不经意间就能拉回学 生的注意力 ,使他 的注意力 很快 地重新 回到课 堂上 , 跟上教师的节奏 , 教师很 快能 并且 将学生大致的面貌快速地记忆下来 。当讲解完后 学生 才 回到 自己的实验台 , 由于是按照学号分别站位 , 指导 教师对 整个 实验室每位学生的实验操作情 况能够了如 指掌。掌握全班学生实验 的动态 , 及时发现实验过程 中 普遍存在的问题 , 及时给予纠正 , 个别学生进 行个别辅 导, 必要时甚至于手把手的带教 , 因为人数 较以前少 了 半, 故一般一次实验课下来 , 几乎 每位学生都能及时 得到指导教师 的亲临指导 的机会 ,无形 问加强 了师生 之间 的情感交 流和教学信息的传 递。对学生严格要求 , 细心指导 , 培养他们预 习 、 习的习惯。 由于人数较 大 复 班 时少 了一半 ,指导教师可 以有 足够的时问定期检查 每位学 生的预 习报告 或抽查 提 出问题 ,学生没有预 习 往往一 问三不知 ,并规定要 作为平时实验成绩 的一部 分 比例 ,这样学生 为了得 到好 的成绩势必能更好地促 进学生 预习的好 习惯 。在检 查与提问 的过程无形 中就 建立了 良好 的师生关 系 ,小 班化实验教学为建立 师生 的 良好关 系奠定 了基础。②优化课程 的设置 , 更好地提 高 自己的专业 技能。化学实验进行小班化教 学涉及到 教学的方方面面 ,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 出了更高的要 求 ,教师应具 有一定的教学组织能 力 ,对实 验教学设 计、 课堂教学实施等各个环节都要游 刃有余 。 小班化教 学 由于资源 的优势 ,在一定程度上 为课 程的设置安排 提供 了广泛的空间。能够关注学生 的个性发展 , 引导学 生在 实践 和研 究 中将理 论与实 际有机地 联 系起 来 , 充 分体现师生 的 自主性 、 能动性 和创造 性 , 促进教 师专业 水平 的提高 ,真正满足学生掌 握化学基本实验操作 的
浅谈医学职业院校的化学实验教学_武建梅

进步或是有一定的进步,掌握了某些音素的发音、学会了很多单词的正确发音、掌握了词句的重读和语调、朗诵篇章时能根据意群适当地停顿等等。
97%同学认为通过教师指导找到了自身的语音不足并逐步改正。
48%的同学增强了语音学习的信心。
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我们的语音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为全方位了解本项改革实行的效果,我们跟其他英语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学生后期语音学习的情况和在其他英语课程实践应用发音的情况。
80%以上的老师都反应学生对于语音学习方法和方式的认知程度有了很大提升,能够有目的、有意识地去纠正自己的发音,语音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固化的语音问题(主要是受方言的影响产生的发音问题)还需要加强改善。
英语语音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我们在后期的工作中仍将继续深化改革,更好地服务学生,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将我们独特的英语语音教学改革模式加以推广,多与各兄弟院校进行交流探讨,促进英语语音教学改革的纵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1]田野.语音教学对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2006,(2).[2]彭春萍,邱棠.高职英语语音教学改革调查报告———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4).[3]胡新莲.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大家,2010,(19).!!!!!!!!!!!!!!!!!!!!!!!!!!!!!!!!!!!!!!!!!!!!!!!!!2012年第·10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35期Oct 2012[摘要]化学实验课是医用化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职业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我校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提出几点教学改革思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用化学实验--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实验一缓冲溶液教学目的要求1、加强对缓冲溶液原理及性质的理解。
2、掌握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能抵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pH值基本不变的溶液叫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一般是由弱酸及其盐、弱碱及其盐、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及其次级盐组成。
缓冲溶液的pH值可用下式计算:CCsspOH,pK,LGpH,pK,lgBaCCab 或缓冲溶液pH值除主要决定于pK(pK)外,还与盐和酸(或碱)的浓度比值有bb 关,若配制缓冲溶液所用的盐和酸(或碱)的原始浓度相同均为C,酸(碱)的体积为C,VC,V,,ab,,VV,,V(V),盐的体积为Vs总体积为V,混合后酸(或碱)的浓度为,abCV,sV盐的浓度为,则CCVVVCVsssss,,或,CCVVVCVaAabb所以缓冲溶液pH值可写为VVsspOH,pK,lgpH,pK,lgbaVVab 或配制缓冲溶液时,只要按计算值量取盐和酸〔或碱)溶液的体积,混合后即可得到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
缓冲容量是衡量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大小的尺度。
为获得最大的缓冲容量,应控CCCCsasb制(或),1,酸(或碱)、盐浓度大的,缓冲容量亦大。
但实践中酸(或碱)、盐浓度不宜过大。
实验用品仪器:大试管、小试管、试管架、5ml、10ml吸量管。
试剂:0.10 mol/L NaHPO、0.10 mol/L KHPO、0.10 mol/LHCI、24 240.10mol/LNaOH、0.10 mol/LNaCI、混合指示剂、PH试纸。
实验内容:1、缓冲溶液的配制缓冲对: 0.06mol/L NaHPO— KHPO 24 24(1) 20ml 10ml PH= (2) 10ml 20ml PH= (3) 15ml 15ml PH= 2、缓冲溶液的PH值测定和缓冲作用(1)用PH=6.86的标准缓冲溶液校正PH计(2)测定1号缓冲溶液的PH值 PH= (3)在1号缓冲溶液中加入0.1mol/LNaOH1mL, 测定溶液的PH值 PH=(4)测定2号缓冲溶液的PH值 PH= (5)在2号缓冲溶液中加入0.1mol/LHCI mL, 测定溶液的PH值 PH=(6)测定3号缓冲溶液的PH值 PH= (7)在3号缓冲溶液中加入15 mL蒸馏水,测定溶液的PH值 PH=思考题:1、通过实验说明缓冲溶液具有哪些性质,2、缓冲溶液的PH值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实验二水的硬度测定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螯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含有钙、镁离子的水叫硬水。
测定水的总硬度就是测定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含量,可用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滴定前: M + EBTM-EBT(红色)主反应: M + YMY终点时: M-EBT + YMY + EBT红色(蓝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时,即为终点。
3+3+2+2+2+滴定时,Fe、Al等干扰离子可用三乙醇胺予以掩蔽;Cu、Pb、Zn等重属离子,可用KCN、NaS或巯基乙酸予以掩蔽。
22+2+水的硬度有多种表示方法,本实验要求以每升水中所含Ca、Mg总量(折-1算成CaO的质量)表示,单位mg?L。
实验用品仪器:25ml酸式滴定管、滴定台、100ml容量瓶、5或10ml吸量管、250ml锥形瓶、100ml烧杯。
试剂:0.01mol/LEDTA标准溶液、NH3-NH4CI缓冲溶液、铬黑T指示剂。
实验内容:量取水样100.0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NH3-NH4CI缓冲溶液5ml,铬黑T 指示剂少许,用0.0100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
记录滴定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
再重复操作两次,从三次滴定结果数值计算水的硬度。
思考题:1、水的总硬度是指哪些离子的含量,2、水的总硬度测定为什么要加NH3-NH4CI缓冲溶液,3、铬黑T指示剂如何指示滴定终点,实验三常压蒸馏及沸点的测定实验目的要求1、了解常压蒸馏的原理及应用范围2、熟悉常压蒸馏装置,学会装配、拆卸仪器的方法及常压蒸馏的基本操作。
3、掌握常量法测定沸点。
基本原理、沸点(bp):将液体加热,当液体的蒸汽压增大至与外界液面的总压力(通 1 常是大气压力)相等时液体沸腾。
这时的温度称为该液体的沸点。
2、沸点的影响因素:外压 (外因)、分子间作用力(内因)3、蒸馏:就是将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汽化,然后将蒸汽冷凝为液体的过程。
4、蒸馏的作用:,、分离纯化不同沸点液体有机化合物。
2、溶剂的回收。
,、测定液体有机物的沸点,可作为鉴定液态有机物纯度的依据。
实验装置常压蒸馏装置:蒸馏烧瓶、蒸馏接头、温度计套管、温度计、直型冷凝管、尾接管实验内容一、常压蒸馏装置和装配方法按教材P141页实验图4—1组装常压蒸馏的装置图二、蒸馏操作及常量法沸点的测定1、在蒸馏烧瓶中加入30毫升乙醇和2—3粒沸石。
2、装好温度计,接通冷凝水后,开始加热。
3、加热过程中,应控制加热速度(2—3/秒)。
4、蒸馏时,不要蒸干,蒸馏烧瓶内剩下1毫升液体时,停止加热。
5、蒸馏结束时,应先停火,稍冷却后,再停水,按组装仪器相反的顺序拆卸仪器。
实验注意事项1、蒸馏过程中温度计的位置,即水银球的上端和支管口的下端相一致2、蒸馏液体应为烧瓶体积的1/2到2/3之间。
3、搭装置原则应遵循“从下向上从左向右”思考题1、什么叫做沸点,2、利用沸点的测定怎样判断一种液体是纯物质,实验四醇酚醛酮的性质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醇酚醛酮的化学性质及其鉴别法。
2、掌握滴管的使用和加热的方法等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1、醇和酚一元醇是中性化合物,与碱不起作用,但醇羟基上的氢易被金属纳取代,放出氢气生成醇和氢氧化钠。
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的作用下,伯醇可被氧化生成醛或在较高温度下进一步氧化生成羧酸。
仲醇可氧化生成酮。
醇与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烷,其反应速度与氢卤酸的性质和醇的结构有关。
通常用卢卡斯试剂(无水氯化锌的浓盐酸溶液)来鉴别含有6个以下碳原子的伯、仲、叔醇。
具有两个相邻羟基的多元醇与新配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使氢氧化铜沉淀消失形成深蓝色的溶液。
因此可用此反应鉴别含有相邻羟基的多元醇。
酚羟基上的氢能部分电离,故酚类具有弱酸性、能溶于NaOH溶液中,生成酚盐,同时酚羟基是直接与苯环相连接的,可增加邻、对位氢原子的活泼性而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酚类或含有酚羟基的化合物,能与三氯化铁发生各种特有的颜色反应,产生颜色的原因主要是生成复杂的配合物,但具有烯醇结构“-c=c-”的化合物都有这个反应。
2、醛和酮醛和酮都含有羰基,因此它们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
例如:都能与2,4一二硝基苯肼反应而析出晶体。
但由于在醛基上连有一个氢原子,故醛的化学性质较酮活泼,易被弱氧化剂氧化,如醛能与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反应;能与品红亚硫酸试剂发生颜色反应,而酮不发生这些反应。
具有CH-CO-R(H)结构的醛、酮或CH-CH(OH)-R(H)结构的醇都能发生 33在碱性溶液中与碘作用生成碘仿的反应,碘仿为黄色固体,有特臭、易识别,称此反应为碘仿反应。
丙酮在碱性溶液中能与亚硝酰铁氰化钠作用显红色,此反应用作检验丙酮的存在。
实验用品仪器:试管、试管夹、烧杯、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
试剂:金属钠、无水乙醇、正丁醇、酚酞、95%乙醇、异丙醇、叔丁醇、重铬酸钾、冰醋酸、浓硫酸、硫酸铜、氢氧化钠、甘油、苯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三氯化铁、饱和溴水、硝酸银、乙醛、丙酮、氨水、斐林试剂A和B、品红亚硫酸试剂、碘溶液、亚硝酰铁氰化钠。
实验内容:一、醇的化学性质1、醇钠的生成和水解2、醇的氧化3、与氢氧化铜的反应4、伯醇、仲醇、叔醇的鉴别5、酯化反应二、酚的性质1、酚的酸性2、与三氯化铁的作用3、溴代反应三、醛酮的性质1、与托伦试剂的作用2、与斐林试剂的作用3、与希夫试剂的作用4、碘仿反应5、丙酮的检验注意事项:1、做醇的氧化实验时,可用温水浴加热后观察现象。
2、做与托伦试剂的反应时,必须选用干净的试管,控制氨水不能过量,在产生银镜的过程中不能振摇试管。
思考题:1、做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时,为什么要用无水乙醇,而做醇的氧化实验时可用0.95的乙醇,2、鉴别醛、酮有哪些简便的方法,实验五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教学目的要求1、学习酰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2、熟悉重结晶提纯法。
实验原理将水杨酸与乙酐作用,通过乙酰化反应,使水杨酸分子中酚羟基上的氢原子被乙酰基取代生成乙酰水杨酸。
加入少量浓硫酸作催化剂,其作用是破坏水杨酸分子中羧基与酚羟基间形成的氢键,从而使酰化反应容易完成。
实验用品仪器:水浴锅、锥形瓶(100ml)、温度计、小烧杯、布氏漏斗、吸滤瓶、水泵、量筒、安全瓶。
试剂:水杨酸、乙酐、浓硫酸、95%乙醇、0.06mol/L三氯化铁实验内容: 粗制乙酰水杨酸在干燥的大试管中加入3克干燥的水杨酸和5ml乙酐,然后加入5滴浓硫酸,0充分摇动。
水浴上加热,待水杨酸溶解后,保持瓶内温度在70C左右,维持20min并不时振摇。
稍微冷却后,加入50ml蒸馏水,并用冰水冷却15min,直至白色结晶完全析出。
抽气过滤,用少许蒸馏水洗涤,抽干,即得粗制的乙酰水杨酸。
取少许粗制品,溶解于几滴乙醇中,加三氯化铁溶液1-2滴,观察颜色变化。
乙酰水杨酸的提纯:将粗制的乙酰水杨酸放入干燥的50ml烧杯中,并用10ml乙醇把沾附在布氏漏斗及滤纸上的乙酰水杨酸都洗入烧杯中。
在水浴上加热,使其溶解。
趁热抽气过滤,将滤液倒入一干净的小烧杯中,加入30ml蒸馏水,搅拌后放入冰水中冷却约15min,结晶完全析出后,再进行抽滤,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结晶2次,抽干,即得纯化的乙酰水杨酸。
取极少量乙酰水杨酸溶解于几滴乙醇中,加三氯化铁溶液1-2滴,观察颜色变化,鉴定乙酰水杨酸的纯度。
注意事项:1、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将增加副产物的产生。
2、粗制品中往往混有一些没反应的水杨酸,可与三氯化铁产生颜色反应。
思考题:1、实验中使用的仪器为什么要干燥,2、前后两次用三氯化铁溶液检查,其结果说明什么,3、在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保证有较高的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