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优质通识教育课程(1).ppt

合集下载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关于印发《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及推荐使用课程资源目录》的通知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关于印发《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及推荐使用课程资源目录》的通知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关于印发《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及推荐使用课程资源目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07.04.16
•【文号】教师司[2007]12号
•【施行日期】2007.04.1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
正文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关于印发《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及
推荐使用课程资源目录》的通知
(教师司[2007]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6年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征集、遴选、推荐活动有关事宜的通知》(教师厅函[2006]2号)要求,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资格审查、初审、复审、结果公示四个阶段的工作,对各地申报的1204件教师教育课程资源进行了评审,最后认定“优秀课程资源”115件,“推荐使用课程资源”385件,“推荐中小学教师培训网站”6个。

经审核,现予以公布(见附件),供各地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选用。

加强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是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把关,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评审、遴选机制,今后未经全国或省级教师教育课程资
源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不能推荐使用。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教育机构在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中,应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优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推广与应用,推动教师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附件: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及推荐使用课程资源目录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二○○七年四月十六日。

教育部就业指导课程解读 PPT课件

教育部就业指导课程解读 PPT课件
2、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 达到以下目标: 1)态度层面:生涯规划意识、职业意识、创业意识;人生观、 价值观和就业观 2)知识层面: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 3)技能层面:掌握生涯规划、决策、管理和求职的基本技能
3、《职业发展实用教程》的设计目标
1)协助学生成“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 变 2)协助大学生完成三年或四年的大学生活 3)协助学生由“校园人”向“职业人”、 “社会
2.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及课程教学要适应建设和谐社会 的需要,要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要抓住机遇发展, 加快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指导工作及课程教学,开 创就业指导工作的新阶段。
——其中重要的发展是开展职业咨询指导、加强 职业发展教育。
二、《教学要求》的主要 内容解读与应用
(一)对课程的理解
1、课程是由课程计划(现在称“教学要求”)、课 程标准(通常称“教学大纲”)和各类教材、教辅资 料有机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因此,课程建设包括课程 计划、课程标准的制定和相关教材、教辅资料的开发 及推广。
第一,大学的创业教育是培育精神。 第二,创业是一种意识和态度,你有不满足的感觉,你要不断创新,不
断学习,这就是一种态度,一种意识,如果你没有这个意识,很多机会 就会和你擦肩而过。 第三,创业其实是一种社会进步的形态,创业就是不满足于现状,将来 我们产品服务比这个更好。 第四,就是创业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途径,让同学们理解,这个创业 其实是一种事业,一种态度,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是创造财富的过 程,让他有这个意识。这样他才会把它作为一生事业的驱动力。 促进大学创业教育体系,一个要开课程。第二个要有教材,有比较好 让学生读的读物。第三个要有课题。第四个有课外活动,因为创业是直 接面对市场的,所以要开展很多课外活动。再一个要有课源,什么叫课 源,就是你要知道开什么课合适,你就得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开课的机会: SYB/KAB/MDP/YBC

《长安大学论》课件

《长安大学论》课件
《长安大学论》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长安大学的教育体系 • 长安大学的师资力量 • 长安大学的学生生活 • 长安大学的校园文化 • 长安大学的未来发展
01
引言
主题介绍
长安大学论
探讨长安大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
研究目的
深入了解长安大学的办学特色、优势与不足, 为学校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研究方法
教师的教学质量与评价
教学质量监控
01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
全程跟踪和评估,确保教学质量。
学生评价
02
通过学生评价系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教学
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奖励制度
03
设立教学优秀奖和教学成果奖,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Nhomakorabea04
长安大学的学生生活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课程设置
长安大学的课程设置注重通识教育与专 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强调知识结构的系 统性与完整性。学校开设了必修课、选 修课和实践环节等多类课程,以满足学 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此外,学校还鼓 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 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 思想道德素质。
VS
教学方法
长安大学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提 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样化教学 方法。学校鼓励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课堂 教学效果。同时,学校还加强实践教学环 节,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03
长安大学的师资力量
教师队伍的结构
职称结构
长安大学的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 ,鸟语花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 习和生活环境。

1《高职英语》课程标准

1《高职英语》课程标准

通识教育部《高职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高职英语为我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下的公共必修课程之一, 计划60学时(两学期), 适用于大一年级的所有专业学生。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如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 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为学生适应未来多样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用于日常交际及一般涉外业务的基本词汇(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大约有2500-3400个英语单词)以及本专业的核心词汇;2.掌握基础英语语法知识;3.掌握各种英语应用文体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二)素质目标1.提高学生的中西文化修养, 激发学生对本国语言文化的热爱和自豪;2.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开阔其视野, 使其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环境;3.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 具备简单涉外事务的文化素质。

(三)能力目标1.能听懂日常和一般涉外业务活动中的英语对话和陈述, 并进行简单交流;2.能阅读并正确理解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 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 且能借助工具将中等偏下难度的一般题材文字材料译成汉语;3.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多元文化的适应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四、教学实施建议1.本课程围绕单元主题开展教学, 从听说读写译五个环节全面铺开, 以学生参与为主, 教师指导为辅,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吸引学生注意力, 由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任课教师应了解所教学生的专业、行业实际, 能针对专业实际安排相关英语教学。

3.任课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学生管理能力, 以保障各项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 尤其要能调动性格内向或主动学习意识较差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4.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综合利用讲授、讨论、表演等教学手段, 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5.应加强本课程核心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 积极总结、开发适合我院教学实际的教学资料。

教育部大学阶段人文教育新课程设置及课时规划

教育部大学阶段人文教育新课程设置及课时规划

教育部大学阶段人文教育新课程设置及课时规划一、前言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人文教育,我们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特制定本课程设置及课时规划。

二、课程设置目标1.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人文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的人文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塑造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体系我们的课程体系将分为三个模块: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

1. 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领域的基本知识。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外国文学-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哲学导论- 艺术欣赏- 人文地理2. 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将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融入人文元素,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法学专业:法哲学、法社会学、法律伦理学- 经济学专业:经济哲学、经济史、道德经济学- 管理学专业:管理伦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3. 实践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将培养学生的人文实践能力,包括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人文讲座等。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社会调查:组织学生进行人文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人文讲座:定期举办人文讲座,邀请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解四、课时规划1. 通识教育课程:占总课时的20%2. 专业教育课程:占总课时的30%3. 实践教育课程:占总课时的20%五、教学方法1. 采用课堂讲授、讨论、小组研究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人文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如在线课程、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

六、评估与反馈1. 定期对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课程设置。

2. 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渠道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培计划”资源库首批推荐课程资源目录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培计划”资源库首批推荐课程资源目录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培计划”资源库首批推荐
课程资源目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11.07.15
•【文号】教师厅函[2011]19号
•【施行日期】2011.07.1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培计划”资源库首批推荐课程资
源目录的通知
(教师厅函[2011]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国培计划”培训课程资源征集、遴选、推荐活动的通知》(教师厅函〔2010〕17号)要求,我部委托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对各地申报的2471件课程资源进行了评审。

经过资格审查、初审、复审三个阶段的工作,确定“国培计划”资源库首批推荐课程资源662件(见附件),其中包括公开征集的课程资源494件,“国培计划”生成性课程资源168件。

现予以公布。

建立“国培计划”资源库,是保证培训质量一项重要举措。

各地要充分利用“国培计划”资源库,学员学习资料要优先从“国培计划”推荐资源目录中选用。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国培计划”任务承担院校(机构)可登录国家教师教育课
程资源网()和“国培计划”项目管理系统()查询使用资源。

我部将对资源库进行动态调整和补充。

附件:“国培计划”资源库首批推荐课程资源目录
教育部办公厅
二○一一年七月十五日附件:
“国培计划”资源库首批推荐课程资源目录。

专业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ppt课件

专业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ppt课件

教学安排
课程性质来分,可分为必修和选修; 从课程类别上来分,可分为通识教育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实践环节。
培养基本条件
通用设备示波器、万用表、信号源、电源、 频谱仪
专用设备 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射频电路、 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光纤通信、FPGA实 验
配合起来可以做系统级实验
在职业领域方面集中在通信领域的研究、 设计、开发的和工程设计;电子产品、通 信设备和网络的设计、制造、规划、管理、 维护等。
培养规格
学生完成基础学习任务后,应具有扎实的 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通信系统的基础知识 和基本理论,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培养基本条件
通信工程专业的实验项目总体上有专业课 随课实验及专题实习。
普通本科院校
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汕头大学、皖西学院、成 都工业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地理上覆盖广泛;学术层次上覆盖了通信 工程的多个层次
培养定位
一般一本院校为研发型与应用型兼顾(电 子科大感觉应用型更多一些),而二本院 校多为应用型;
岗位群如前P41
通信工程专业发展
传统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 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 物联网 移动通信 4G已经投入使用,5G开始研发
通信工程专业教师能力分析
基本 素养
整体 能力
专业教 学能力
专业 能力
专业基本素养
• 掌握一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法律法规、 行业标准知识,以及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 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
开设的课程(丢了所有与数学相关)
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 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电子线路CAD技术、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应用技术、电 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电子测量与产品检测 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电子整 机原理与装配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电 工电子基本技能实训、电子设计与制作实 训、电子整机装配调试维修实训、综合实 训。

教育部大学阶段国际教育新课程设计及课时分配

教育部大学阶段国际教育新课程设计及课时分配

教育部大学阶段国际教育新课程设计及课时分配1. 课程设计概述针对教育部大学阶段国际教育的新课程设计,我们充分考虑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

课程设计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三个部分。

1.1 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以及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社科课程。

此类课程占总课时的25%。

1.2 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分为国内专业课程和国际专业课程两部分。

国内专业课程主要涵盖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国际专业课程则引入国际先进的教育资源,使学生了解国际前沿的学科动态和发展趋势。

此类课程占总课时的50%。

1.3 实践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包括实验、实习、实训、创新实验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类课程占总课时的25%。

2. 课时分配在课时分配上,我们根据课程类型的不同,进行了合理的分配,以保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充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1 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课时分配:思想政治教育4学分,英语4学分,数学、物理、化学各3学分,历史、文学、艺术各2学分。

总计20学分。

2.2 专业教育课程国内专业课程课时分配:专业知识理论课程20学分,实践课程10学分。

国际专业课程课时分配:10学分。

总计40学分。

2.3 实践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课时分配:实验8学分,实习4学分,实训4学分,创新实验4学分。

总计20学分。

3. 课程实施与评价为了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我们将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课程的监督和评价。

同时,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等,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课程评价将侧重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期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以上就是教育部大学阶段国际教育新课程设计及课时分配的详细内容,我们期待通过这一新的课程设计,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我国大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電影
新片介紹 電影常識 電影技術
奇妙的旅程 I Wish
眼熟的設計 簡單感人的故事 討好的小孩戲
電影常識(類型論)
電影技術(鏡頭語言)
2.城市
理論 介紹 基隆
理論(東方學)
城市介紹
基隆圖像
3.文學(小說改編)
色戒 斷背山 那山那人那狗 絕地再生
課堂實錄
課堂實錄
基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讀
謝謝聆聽
教育部優質通識教育課程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通識教育中心 劉向仁
生活世界的影像解讀
--看得見的城市及基隆走讀拍攝計畫
一、課程設計 二、課程網頁 三、課程內容 四、課堂實錄 五、作業設計
《巴黎我愛你》
2006金馬影展開幕片 20位導演 20段故事
課程網頁
課程內容
1.電影 2.城市 3.文學 4.拍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