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儒家文化系统下社会心理结构的偏好选择_源于阿罗悖论的启示_谷继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大多数教科书中阿罗悖论是根据阿罗对于社会福利函数的应用发现的:在已知社会所有成员的个人偏好次序情况下,通过一定程序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慰藉为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阿罗用比较高深的数学证明了这个悖论,首先它假设每个人在各种社会状态上的偏好是严格的,即没有人在任意两个状态之间感到无差异,每个人的偏好都具有“传递性”。他假设1、2、3代表三个人,a 、b 、c 代表三种社会状态,其次按照偏好对每一对可能的社会状态进行投票,社会的偏好次序则按“大多数规则”进行推理,结果整个社会的投票结果是:社会偏好a 优于b 、偏好b 优于c 、偏好c 优于a!

[1]

高鸿业也论述了可以

不受阿罗悖论限定的“独裁”社会,最后的结论是阿罗所说的“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姑且不论阿罗的推理和结论,笔者就从重大自然灾害的些许案例出发寻求阿罗悖论的应用,并提出一些改进和修补。

阿罗悖论产生以来受到很多质疑,原因在于阿罗证明其悖论成立时就限定了一系列假设:每一个选民的影响力都一样,票票同价,不可独裁,社会的偏好不可只反映一人或少数人的偏好;选民是理性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排序的限制,例如不能排除多峰偏好者;对个人偏好要有回应,如果每位选民都认为A>B ,选举结果也要显示A>B ;选举结果对于A

和B 的排序,只由A 和B 的相对顺序决定,与任何第三者无关,此假设特称为不相干议案的独立(independence of irrelevant alternatives );选举结果须前后一致,具递移性,如已投出A>B 及B>C ,则须有

A>C ,此即为理性假设;所有选举结果都应依排序得

出[2]。鉴于此,本文对人们偏好选择论述的方面性,拟采取以下结构形式,把阿罗的六个假设条件浓缩为四个,即三个条件合并为:偏好在回报性的基础上可以传递且排序。依照阿罗的假设条件,这里借以重大自然灾害的有关案例进行论证,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为大家提供一点国人偏好选择的认知,并非见到哪个特定的江苏女孩、莎朗斯通之流和“范跑跑”的生命渴望论就要骂骂咧咧,但从儒家文化构造内核上看,她们的行为和言论不可原谅,然而冷静下来,以偏好选择的理论来逐步分析国人偏好选择的问题,对于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行为和言论也许会多几分理性认识。

一、阿罗悖论假设前提与社会发展状态

阿罗论证社会福利函数的社会发展状态条件是什么,还没有多少学者给予准确的探究。阿罗(Arrow )1921年生于美国、著名的数理经济学家,1951年出版了《社会选择和个人价值》,采用数学的公理化方法对通行的投票选举方式能否产生出合乎大多数人意愿的领导者或者说“将每个个体表达的先后次序综合成整个群体的偏好次序”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被后人称之为“阿罗悖论”,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高度繁荣的社会状态,无论是信息化、个人生存意识还是国家的治理信息渠道是比较完备的,阿罗处的社会状态是完全信息,只要个体稍微对社会信息浏览就能做到,所以它假设“没有人在人以两个状态之间感到无差异、社会偏好次序按照‘大多数规则’和每个人的偏好具有‘传递性’”,暂时把后两个假设条件放在后边详细论述,它们比第一个条

收稿日期:2008-11-04

作者简介:谷继建(1980—)男,讲师。E-mail :gumuran2006@

基于儒家文化系统下社会心理结构的偏好选择

———源于阿罗悖论的启示

谷继建

(重庆文理学院

政法学院,重庆402160)

要:阿罗悖论的前提假设条件有六个,把它拿过来放到中国实际中来分析和应用,可以归纳为四点;文章用阿罗

悖论分析一些中国化的事件,并着重(大部分)用重大自然灾害展示的典型案例对阿罗悖论的应用范畴和条件假设作些许修正。

关键词:胁迫偏好;社会状态;社会心理结构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370(2009)03-0120-05

第11卷第3期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1No.3

2009年6月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Jun.2009

件更为复杂。

1.同类社会发展状态是否让人感到差异

周海鸥关于《揭开社会选择的神秘面纱》中论述的很详细,其内涵条件就是论述的同类社会甚至同类地域情况下个人偏好与社会偏好的关系,并且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偏好的时候全部定义在同类社会发展状态,没有突破这个限度,所以我们力求有新的思维。这就是完全信息、能力信息和盲点信息这三种信息下对应的偏好问题:胁迫偏好,霸王条款下的物品和交易,或者商场里不能拆分的水果组等;中性偏好,对物品不存在明显选择偏好或者偏好随时变化即见一个爱一个式的选择女人;幻想偏好,玩笑说:若买彩票中了500万,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又道:一个四川农民感慨道:狗×的地震好凶吆,老子出来的时候看到几个外国人,还以为把老子震到国外去了呢。“范跑跑”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对生命渴望到达一个极点,但忘却了、抑或是抛弃了他身份的大众意识和权力公众道德心理制衡,更没有体会到社会权利、自由、道德和政治的关联性,把自我个体看成是孤立的、绝对利己的理性经济人,他的做法就是一个完全信息下的胁迫偏好问题,很多事情他无法做主,但他却没有尊重社会大众的道德观,人们可以指责部分不合乎大众要求的行为和观点,却不能简单的一骂一打,否则,灾难之后就不会有新的进步。同种状态社会甚至同样的处境和信息源竟然差别很大,的确需好好思考。不管阿罗悖论正确与否(适用于此),有人认为在不伤害别人的条件下,生命至高无上,事故突然来临就要顾及自己的安全,动物世界如此,人类也如此;有人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社会价值的大小,即牺牲生命换来的社会效益,拿自己的生命与产生的社会效益作比较。

上述两种观点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在一个个体主体意识形态上。灾难中则不同,虽然不是主体的主动选择偏好,但胁迫偏好逼迫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如,地震中被撤职的绵阳北川县片口乡党委书记、安县塔水镇龙安社区支部书记、广元市商务局长和副局长、青川县小荆村党支部书记、茂县公安局长、车管所所长等,让后来人做事情的时候都要思考非主体意识问题,要考虑社会意识形态和道德力的胁迫偏好给自己行为规范带来的影响。

部分民众、官员甚至外国友人本来处于能力信息范畴之内,但因为这个时候的社会是一个认知高度统一、信息高度通畅、情绪非常高涨的端口,原本两耳不闻窗外事(不仅仅是读书人)的人们发现自己从一个不太关心或不关心社会事件的人,忽然变得与地震密不可分,灾难场面的情绪化推动全社会认同感无形中提升了一个档次:部分官员在灾难中的表现值得肯定,他们在完全信息下转化了自己能力信息的行动范围,将灾难的损失最小化;与他们对应的是一部分临阵脱逃、忘记职责能力信息官员甚至是盲点信息官员(只有生存本能,没有职责和社会价值信息概念)被开除公职,实际上就是在社会形成一种心理,人除了生存还要有对社会(职责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负责的心理,社会发展历程逐渐告知人们,社会人处在一定时期要学会把自己的能力信息转化成完全信息,“随着个人获得信息的增加,人们对持续获益的途径会有更清楚的理解,达到社会理性选择的可能性也会不断增加。”[4]社会采取了怎样的方式对待这部分官员,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社会心理,这种作用力根本无法用规范衡量;国外友人(包括这次支援灾区的军队)从在自己所认知的、能力范围内获得的信息变得豁然开朗,发现中国形象和社会状况有别于原信息,在自己的能力信息内重新组合,变成了相对于以前能力信息(代表一种不足和缺陷)的完全信息;所有电视台尤其是央视铺天盖地、无所不包的传递着灾难信息,拥有电视机、收音机等接收设备的地区,不存在对灾难认知的盲点,人们从盲点信息转化为能力信息甚至完全信息,他们的偏好选择在无形中受到了胁迫(在此是很有意义的),上述例子中幻想偏好仍然存在,中性偏好则显得比较弱化。

简而言之,同类社会状况下,人们对选择的偏好仍然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和未知,阿罗悖论在这一点上几乎失去作用,尤其是这次大灾难中不同国家、地域的人们来到汶川后的偏好变向。

2.不同社会发展状态是否让人感到无差异

这个标题重点论述不同的社会发展状态对无差异的感觉,基本上不重构无差异曲线,原本无差异曲线就是西方经济学悬而未决的问题,笔者的学术水平还达不到对其重构的能力,也不打算对其进行重构。发达的西方社会其社会心理结构是离散性的,并且还比较稳定,信息差别较小。我们说信息差别是指信息的获取、体验、存量等,很大程度上符合偏好假设的完全性、可传递性和非饱和性等,这是阿罗所在的社会状态现实,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他自己的内在逻辑推理“依据”,他判断社会偏好的假设是无可厚非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那个社会状态的人具有完全信息,但是回过头来观察中国社会发展状态,对偏好的假设不能视为社会个体的信息完备、序数偏好人际比较和严格单峰条件,那个“可乐男孩”被压在石头底下,看到救他的人张口就说:“叔叔,我要可乐,冰镇的。”看似玩笑的话,为什么能在这么严肃时说出?他所处的一个正常社会突然变成一个废墟,而

基于儒家文化系统下社会心理结构的偏好选择——

—源于阿罗悖论的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