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斑秃概况
中医医案——斑秃(二)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滋阴养血法治愈脱发病案:陈某,男,26岁。
初诊:1978年6月20日。
主诉及病史:2周前,一夜之间头发突然大片脱落,原因不明,经某部队医院诊断为“斑秃”。
患者精神紧张、忧虑,近1个月来经常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心悸,失眠多梦,疲乏无力,食差。
诊查:脱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脱发分布不均,面积大小不等,脱发处皮肤光滑。
舌质红,苔少。
脉细弱略数,二便正常。
辨证:四诊合参,证属肾阴偏虚,肝血不足。
治法:治以滋养肾阴,调补肝血。
处方:制首乌31g 黄芪24g 当归10g 枸杞15g 菟丝子15g熟地24g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黑芝麻15g 黑豆31g另嘱患者每日早晚用热水洗头1次,并用生姜切成薄片擦涂脱发处之皮肤,直至局部有发热感,每日擦2~3次。
在治疗中配合热水洗头和局部生姜擦涂,均可起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改善毛囊球部之血液供应,促进头发再生的作用。
同时生姜还有1祛风及局部杀菌作用。
经以上治疗2周,患者脱发处已长出新发,其他症状亦有改善。
嘱患者继续上述治疗2周再来复诊。
2周后患者头发全部长出,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明显好转。
按语笔者以后又遇到2例脱发病人,其证候与本病例类似,仍按此法治疗,均获满意效果。
据观察,此法对长期慢性脱发者亦有效。
本例根据中医理论:肾之华在发,发为血之余;由于血虚、肾虚,故头发脱落,因此在治疗上针对病因,以滋养肾阴,调补肝血常获满意疗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P89,傅灿冰医案。
傅灿冰,1917年生,四川省江津县人。
主任中医师。
少年专攻文学,兼读中医书籍,曾毕业于江津私立培英国学专修学校,后随其父老中医傅松涛先生半日临诊,半日读书,深得家传。
傅氏从事中医工作5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内科,对某些疑难病症有独特的治疗经验。
曾任四川省中医研究所所长、顾问,主任中医师。
杨顶权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斑秃的临床经验

Journal of China-Jap a n Friendship Hospital ,2020 Apr ,VoL34 ,No.2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0 年第 34 卷第 2 期117中医杨顶权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斑秃的临床经验秦春芳\罗莎\刘青武、寇然2,段欣欣2,杨顶权(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中曰友好医院皮肤性病科,北京 100029)斑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非瘢痕性脱发性疾病,主要表 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斑状脱发,占皮肤科门诊患者的0.7%〜3.8%,约60%的斑秃患者在20岁以前第1次 发病,只有20%的患者40岁以后发病%中医古籍称之为“油风”、“毛拔”、“发落”、“发坠”及“鬼剃头”。
脱发面积大于头皮面积的30%称为重症斑秃'老年重症斑秃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病,在药物选择上需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通过内调外治、标本兼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达到尽快稳定病情、防止斑秃扩大和加速斑秃痊愈的目的。
杨顶权教授多年致力于毛发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斑秃,特别是老年重症斑秃患者的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古代医家在《内经•上古天真论》论述,“……肾气实,发长齿更。
……肾气衰,发坠齿槁。
”《诸病源侯论》记载:“足少阴肾经也,其华在发,冲任之脉为十二经之海,谓之 血海,其别络上唇口,若血盛则荣于须发,故须发美;若血 气衰弱经脉虚竭,不能荣润,故须发秃落。
《血证论•瘀血》指出:“凡系离经之血,与养荣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瘀 血在上焦,或发脱不生”。
现代医家榻国维[31认为肝肾精血不足,阴阳失和,气血失调,正邪交争是斑秃的病机实质,重视补肾法在斑秃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老年斑秃患者的基础疾病和斑秃类型,杨顶权教授通过对历代医家的经验总结及临证经验,将老年斑秃的病因病机高度概括为虚和瘀。
①虚:包括气血、血虚、阴虚、阳虚。
中西医结合治疗斑秃良方

中西医结合治疗斑秃良方斑秃俗称“鬼剃头”。
表现为头部突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状秃发,局部皮肤正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因此常由家人、朋友先发现。
病程经过缓慢,可自行缓解和复发。
若整个头皮头发全部脱落称为全秃;全秃还有全身毳毛脱落的称普秃。
《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鬼舐头候述:“人有风邪在头,有偏虚处,则发秃落,肌肉枯死,或如钱大,或如指大,发不生、亦不痒,故谓之鬼舐头”。
【病因病理】一、西医1.病因斑秃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自身免疫性因素:斑秃患者常与一些肯定的或可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早期斑秃患者在脱发部位毛囊下端有淋巴细胞浸润。
血清中可发现抗自身组织的抗体,同时T淋巴细胞数与正常相比有明显的减少。
②遗传因素:约有10%~20%的斑秃患者有家族史,遗传过敏性体质者易伴发斑秃。
③精神因素:常是诱发及促使病情加重的原因。
④内分泌因素:有患者在口服避孕药后或月经不调,更年期时发本病。
⑤局部外伤:局部病灶外伤均可诱发本病。
2.病理毛囊下部绕有圆细胞浸润,在毛囊中可有新的毳毛形成,且缺少色素。
圆细胞浸润可侵入毛囊壁,并有发基质细胞的变性。
晚期,供应毛囊的某些血管有血栓形成,而无浸润。
毛球及其真皮乳头均缩小,乳头下的结缔组织呈血管周围变性,基质也缩小,且更显著。
二、中医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多因血气衰弱,经脉虚竭,不能荣润而脱发,或因肾气不足,又受风邪所致,或因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或因阴虚肝旺所致。
【临床表现】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5~40岁之间为多。
两性均可受累,无明显季节关系。
常突然发生,无自觉症状,少数病例在发病初期可有轻度异常感觉。
开始为1个或数个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脱发区,直径约1~2cm或更大,患处头皮正常。
此时若病程停止进行,则损害边缘处毛发相当坚牢,不易拔出。
若损害继续进行,则损害周缘毛发疏松,易拔出,有的折断约半厘米长,近端的发干萎缩而无色素,游离端粗黑。
若损害再继续增大,数目增多,则邻近的皮损相互融合形成大小、形状不等的斑片。
脱发(斑秃)的中西医疗法之名医自拟验方及医案!

脱发(斑秃)的中西医疗法之名医自拟验方及医案!斑秃一麻二至丸(董建华)【组成】黑芝麻30g 女贞子10g 墨旱莲草10g 制何首乌10g 侧柏叶10g 枸杞子10g 生地15g 熟地15g 黄精20g【功效】补肾养血,凉血润燥。
【主治】斑秃,属肾虚精血不足而兼血热者。
症见头发成片脱落,皮红光亮、瘙痒,伴头晕腰酸,烦闷失眠,多梦,或月经量少、错后,舌红,苔黄,脉细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方中二至丸(女贞子、,墨旱莲草)滋而不腻,补而不滞,且有凉血润操作用;加入制何首乌养血乌发;生熟地补肾填精;枸杞子、黑芝麻、黄精养血滋肝,以增强滋补之力;侧柏叶凉血润燥,以助凉血润泽之功。
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养血,凉血润燥之功。
【加减】若血虚神倦、头晕、心悸甚者,加当归、白芍、玄参等;失眠重者,加生龙骨、生牡蛎、栀子,或丹参、酸枣仁、夜交藤;若失眠而苔腻夹痰者,加合欢皮;腰酸重者,加菟丝子、续断;口干少津者,加石斛、麦冬;头皮红亮且瘙痒者,加白疾藜、地骨皮;若头皮不甚红亮、瘙痒不甚者,减侧柏叶为半。
【点评】根据斑秃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油风” “见剃头”病的范畴。
据《内经》有关“肾藏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以及精血相生,精足血旺,发茂润泽等理论随症加减。
治疗脱发斑秃当以补肾兼以凉血。
临床运用时,尚内服外用即鲜侧柏叶纳人75%酒精中浸泡1周即用棉球液外搽脱发的头皮,以助头发再生。
治疗过程中治愈后一定时期内,应禁食辛辣食物及葱蒜酒和虾羊肉等食物,以免助火伤血,防止复发。
同时保持头皮清洁透风,避免硬皮帽摩擦刺激。
还要求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不要过度用脑熬夜。
早上注意饮足量温开水,注意大便通畅。
本方偏于甘凉滋补,故脾虚便塘及胃寒者慎用。
【验案】黄某某,女,26岁。
脱发15个月,因工作劳累,睡眠不好,头顶部毛发成片脱落,两周内头发全部脱光,头皮痛痒,曾在几个医院检查治疗,均诊为斑秃,全秃型。
中药防治脱发药效

斑秃
可用镇静类药物、抗组织胺类药物缓解病人精神神经 症状,精神抑制的患者可将兴奋剂与镇静剂交替使用。 可选用的药物有:维生素B6、B12、咖啡因、非那根、 甲状腺素、胱胺酸等。病情严重者可选用可的松类激 素,如强的松。
也有从头顶部开始脱发。男性型秃发偶见于成年女性, 表现为头顶部头发稀疏,但前额部的发际线并不后移。 本症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遗传特性需在雄激 素作用下才表现出来。
脂溢性脱发(Alopecia Seborrhoeica)多见于 青壮年男性,头皮往往油腻发亮或有大量头屑, 呈灰白色糠秕状,头发干燥缺乏光泽,自觉瘙 痒,经过一段时间,前额两侧及头顶部头发开 始对称脱落,疏稀变细,患部由于毛囊萎缩, 常致永久性脱发。
国内学者调查1055例原发性斑秃患者,发现个人因素、 家庭因素和工作因素是诱发斑秃的三大主要因素。个 人因素中以参加学习考核者居多,包括在校学生、在 职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等;家庭因素以生活纠纷者居多; 工作因素以常处于高度紧张而又十分辛勤的工作状态 之中者占绝大多数。有人研究斑秃患者个性和心理社 会因素与发病的关系发现,内倾个性者发生斑秃是无 内倾个性者的4倍,不稳定型个性者发生斑秃的机遇 是稳定型个性者的3倍,有心理社会因素者发生斑秃 的机遇是无心理社会因素者的3.33倍。说明个性和心 理社会因素是斑秃重要的致病因素 。
雄激素必须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研究表 明,秃发区头皮的雄激素结合容量或雄激素受体水平 比同一患者正常生发区高。皮脂腺对雄激素有较高的 亲和力是男性型秃发的发病机制之一 。
Back
研究男性型秃发的相关因素,发现在遗传、睡 眠质量、睡眠时间、吸烟、皮脂、胡须等因素 中,以遗传因素的OR值最大,有阳性家族史 为59/98,对照组仅6/99,这证实了遗传因素 在男性型秃发中所起的作用。
鸡内金饮治斑秃

损有溃破渗液时不可使用本方。
此外,由于患者往往不具备专业的皮肤病识别知识,治疗时最好在专业皮肤科医师指导下用药,不可滥用误用,以免贻误病情。
猪胆汁洗头止脱发取猪胆1只,将其汁倒入半盆温水中,搅拌后洗头或患处,把油脂状鳞屑清除干净,再用清水冲洗,每日1次,可以治疗脱发,此方尤其适用于脂溢性脱发。
湖北十堰 杨文娜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中西结合医院皮肤科博士赵霞/教授李斌点评:脂溢性脱发以往称早秃、男性脱发等,与遗传、雄性激素、皮脂分泌相关,病因主要为头部皮肤皮脂腺分泌旺盛,堵塞毛囊,毛囊得不到营养而萎缩、脱发,头部皮肤油腻。
《本草纲目》记载:猪胆汁味苦性寒,归肺、肝胆、大肠经,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猪胆汁主要成分为胆汁酸类、胆色素、黏蛋白、脂类及无机物等,能分解皮脂,减少毛囊分泌油脂。
故用猪胆汁洗头,可以减少头部皮脂的堆积,减轻毛囊堵塞,减少脱发。
但因为皮脂分泌是受身体总体调节的,治疗上还应加强对身体整体的调节,去除病因,从源头上减少油脂分泌。
鸡内金饮治斑秃鸡内金(研末)10克,沸水冲泡当茶饮,每日2次,连用15天头皮就可以长出新生毛发。
四川德阳 刘燕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中西结合医院皮肤科博士赵霞/教授李斌点评: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突然发生的以毛发斑片状脱落为表现的毛发病,患者自己通常感觉不到什么症状。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若血虚不能濡养毛囊,则易引起脱发。
《本草纲目》记载:鸡内金味甘性平,无毒,具有消食健脾之效,可以助脾胃运化水谷化生血液。
因此,对血虚引起的斑秃,可以服用鸡内金治疗。
但斑秃病因复杂,患者往往很难自行判断自身疾病是否因血虚引起,而且血虚也常常夹有很多兼症,因此,最好的治疗方法还是寻求专业医师帮助。
我来荐方《家庭医药》读者特惠措施:买三赠一包邮!卫中国驰名品牌3、受光污染的高危人群:机场地勤人员、交警、田径运动员、炉工、焊工等。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女性斑秃治疗最快的方法

女性斑秃治疗最快的方法斑秃在如今的社会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斑秃现象的发生和精神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女性出现斑秃现象也很常见,大家都知道女性最爱美,但是斑秃的出现却让女性患者失去了美丽的容颜,因此对于女性斑秃的治疗方式得到了众多人的关注,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女性斑秃治疗最快的方法。
我们先来看看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斑秃主要由血热生风,肝肾不足,瘀血阻络所致,分型诊治如下:(一)血热生风型脱发突然,发展迅速。
多为年轻体壮者,伴有烦燥不安,或有头皮瘙痒,失眠恶梦,唇红舌赤,脉象弦数。
治宜凉血清热,滋阴安神。
药方:生地15 丹皮12 蝉衣10 当归10 合欢皮12 茯神10 郁金10 柏子仁15 五味子6 侧柏叶15 桑椹子12(二)肝肾不足型表现为头皮焦黄,或兼有花白,毛发成片脱落,伴有面色萎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
治宜补肝益肾,滋阴养血。
药方:熟地18 白芍12 川芎9 山萸肉15 菟丝子15 枸杞子12 天麻8 羌活9 木瓜8 首乌10 女贞子12(三)瘀血阻络型表现为头发秃落,日久不生,伴头皮刺痛,面色晦暗,舌有瘀斑,脉象涩滞。
治宜活血化瘀,疏经通络药方:桃仁12 红花10 赤芍10 川芎6 生地15 丹参12 夜交藤15 莪术10 当归12 白术18 黄芪24然后,看看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1、生活作息应有大致的规律性,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情绪的稳定,忌焦躁、忧虑;同时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忌疲劳过度。
2、斑秃患者头皮最忌碱强性洗发剂,所以洗头时尽量少用含有强碱性的洗发水。
根据我们长期的观察实验表明,洗发水中的强碱性物质对毛囊有极大的损害作用,可加速毛囊的萎缩。
3、饮食。
要注意合理饮食,不要多吃油腻,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不要经常喝酒。
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蛋类、乳类、鱼类、鸡肉、猪瘦肉、牛肉、免肉、豆制品、芝麻、花生等,有益于毛发再生。
最后,也需要注重洗发护发,一起看看防脱生发产品黑乐雅。
斑秃治疗方法

斑秃治疗方法斑秃,又称斑痣性脱发,是一种常见的脱发症状,常见于头发稀疏、头顶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脱发斑块。
斑秃不仅会给患者的外貌造成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斑秃对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治疗斑秃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中医治疗等。
下面将针对这些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斑秃最常用的药物是米诺地尔和鞣酸。
米诺地尔是一种外用药,能够促进头发生长,对轻度斑秃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鞣酸则是一种口服药物,主要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治疗斑秃。
此外,激素类药物也常用于治疗斑秃,但患者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
其次是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激光刺激头皮,促进头发生长。
这种治疗方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无痛苦,且不会留下疤痕,但是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见效。
另外,中医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斑秃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斑秃是由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原因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治疗。
常用的中药包括当归、首乌、川芎等,这些中药能够促进头发生长,调理气血,对斑秃有一定的疗效。
除了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中医治疗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如植发、头皮按摩、营养调理等。
植发是一种比较彻底的治疗方法,通过植发手术将健康的毛囊移植到脱发部位,可以达到永久性的治疗效果。
头皮按摩和营养调理则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可以促进头发生长,改善头皮的血液循环。
总的来说,斑秃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和紧张,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希望每一位患有斑秃的患者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
【摘要】 收集 研究 了近年来中医药 治疗 斑秃的 文献 ,发现多数医家认为斑秃与肝肾关
系密切,强调情志因素在斑秃发生 发展 中的作用;中医内治多从肝肾、气血论治,治以补益
肝肾、益气养血、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之法;外治多采用药物熏洗、自制酊剂及外用制剂涂抹
患处,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中医的综合治疗,将药物内服外用、针刺、穴注及物理治疗等
不同作用途径的有效疗法联合运用,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中医药在治疗斑秃方面有得天独
厚的优势,但 目前 的科研和临床中还存在不少 问题 。
【关键词】 斑秃;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实验研究;综述
斑秃为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脱发,可发于任何年龄,尤其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常因精神因
素引发,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中医称其为“油风”、“鬼舔头”,俗称“鬼剃头”。《诸病源候
论》云:“人有风邪,有于头,在偏虚处,则发失落、肌肉枯死,或如钱大,或如指大,发不生,
亦不痒,故为之鬼舔头。”本病属损容性疾病,虽不 影响 健康,但往往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
负担,影响正常的工作 学习 和 社会 交往。现将近年来本病的中医药研究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病机是多方面的,历代文献论述颇多,如《内经》中有“血气虚则肾气弱,肾气弱则
骨髓枯竭,故发白而脱落”的论述。《诸病源候论》说:“血盛则荣于头发,故须发美;若气血
衰弱,经络虚竭,不能荣润,故须发脱落。”《医林改错》说:“头发脱落,各医书皆言伤血,不
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医宗金鉴》说:“由毛孔开张,邪风乘
虚而入,以致风盛燥血,不能荣养毛发。” 现代 医家根据历代中医文献的有关 理论 ,结合临
床中自身的体会,将本病主要病因病机归纳为以下几种。
(1)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谢舜辉等[1]认为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故本
病与肝肾之脏关系最密切。肝肾虚亏,阴血不足,腠理不固,则风邪乘虚而入,风盛血燥,发
失所养而脱落。谢韶琼等[2]认为斑秃多为血虚毛发失去营养,或气滞血行不畅,毛发失养而
致脱落。与肝肾二脏关系密切,因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肾藏精,其荣在发,故肝肾不足,易
致脱发。卢明仁等[3]认为斑秃的致病原因多与血虚和肾阴亏损有关。血虚不能营养皮肤,使
血行不畅而致毛孔开放,风邪乘虚袭入、风盛血燥致使毛发脱落。头发的生机,根源于肾;肾藏
精,主骨生血,其华在发。肾气充沛,精足血旺则头发光泽;肾阴亏损,精血不足,血不养肤,
则头发枯落。
(2)肝失疏泄。胡东流等[4]认为精神因素引起的斑秃发病与肝关系密切。肝主疏泄,七情内
伤、情志抑郁、劳伤心脾皆可影响肝之疏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滞血瘀,毛发失去营养而脱
落;肝郁乘脾,肝脾俱虚,气血生化不足,气血两虚,发失营养而脱落;肝血不足,疏泄不达,
则肾精亦亏,精血
[24]庞丹梅,郑晓亮,唐建飞,等.万灵五香巴布膏活血通络与消肿止痛的药理作用[j]. 中国
临床药 理学 与治疗学,2003, 8(4): 385-388.
[25]卢敏,丰哲,左亚杰,等.伤速康涂膜液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
科杂志,2003,11(2):14-19.
[26]王体强,何芳,雷自强,等.骨肌康搽剂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机理探讨[j].中国药
房,2002,13(2): 80-81.
[27]周国林,姚全胜,潘玉英.一种动物软组织损伤的实验 方法 [j].中国药理学通
报,1991,7(5):396-399.衰少,精血不能上荣于头,发失濡养而脱落。杨红[5]认为肝郁自始
至终贯穿于整个病程变化中。肝脏居中,是气血调整的枢纽,肝脏的疏泄功能并不局限于气机
调畅,还涉及到精神活动、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活动、血液的运行。肝郁导致气滞使毛发根
部失去气血的营养导致斑秃。
(3)气滞血瘀。李永健[6]认为气滞血瘀,淤阻脉络,血不养发是斑秃的重要病理因素。患者
大多为情志所伤,久而郁滞,久病入络,经脉不畅,则气血运行失调,久而毛发失其濡养而出
现生长障碍或脱发。刘爱民等[7]认为,对于青少年患者,发病突然,除脱发外再无任何症状
体征者,属血瘀者居多。
禤国维教授[8]认为本病总因七情失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久病、重病、产后或先天不
精品文档
.
足等,造成脏腑虚损,气血失调,毛根空虚,毛发失养所致。其病机不外乎虚与实。虚,一指
气血之虚,一指肝肾之虚;实,多因过食辛热炙煿厚味,或情志内伤,抑郁化火,血热生风,
风盛血燥,或血瘀毛窍等。不论虚实均可导致头发脱落。
总之,多数医家认为本病与肝肾关系密切,强调情志因素在斑秃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日益重
视肝郁和血瘀在发病中的地位。
2中医药治疗
2.1中药内治
2.1.1传统方辨证论治
刘惠芸[9] 总结 临床经验辨证分六型治疗本病:①脾胃气虚型,治以健脾益气,方以参苓
白术散加减;②气血亏虚型,治以补养气血,方以八珍汤加减;③肝肾不足型,治以补肝益肾,
方以七宝美髯丹加减;④阳盛阴虚型,治以清热养阴,方以养阴清肺汤加减;⑤肝郁气滞型,
治以疏肝理气,方以逍遥散加减;⑥血瘀毛窍型,治以活血祛瘀,方以通窍活血汤加减。路涛
[10]辨证分四型治疗本病52例,①血虚风燥型,用斑秃丸或养血生发胶囊;②气滞血瘀型,
用加味逍遥丸或大黄蛰虫丸;③肝肾不足型,用二至丸或七宝美髯丹、右归丸;④气血两虚型,
用八珍丸或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总有效率为76.92 %。肖红丽[11]根据患者的四诊资
料将本病分为四型:①血热生风型,治以凉血活血、养阴熄风为主,以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加
减;②气滞血瘀型,治以通窍活血为主,以通窍活血汤加减;③气血两虚型,治以益气养血为
主,以十全大补汤加减;④肝肾不足型,治疗以滋补肝肾为主,以七宝美髯丹加减。
2.1.2自拟效方辨病辨证加减
沈家骥[12]将斑秃临床分为血虚风盛型、肝肾不足型、气滞血瘀型,并认为以上三型在临床
上多兼而有之,治疗上应以调补肝肾为主,佐以益气养血、活血祛风。自拟基础方为:红参、
黄芪、鹿角胶、女贞子、旱莲草、侧柏叶、羌活、升麻、刺蒺藜、枸杞子、大枣、天麻、桑椹
子、当归、首乌、黑芝麻、甘草。若肝肾不足型则以本方药为主;若为血虚风盛型则加熟地黄、
酸枣仁以加大补血宁神力度,达到“血实风自灭”;气滞血瘀型则加少许三棱、莪术活血化瘀,
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的改善,以利毛发生长。袁翠英[13]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三个因素有关:
一是气血虚弱、肝肾不足;二是气滞血瘀;三是湿热蕴结、脂质外溢。治疗上以补肝肾益气血、
活血化瘀、燥湿祛脂为主。方用党参、当归、黄芪、生地黄、熟地黄、天冬、何首乌、菟丝子、
茯苓、丹参、女贞子、木瓜、川芎、羌活。睡眠欠佳者加远志;情绪异常者加香附;头痛头昏
者加肉桂、白芍;自汗者加浮小麦、五味子。同时配合外搽药,治疗斑秃102例,与口服金维
他、维生素b2、维生素b6,外用鲜生姜切开渗液面涂搽秃发区的对照组60例相比,治疗组有
效率达87.1 %,对照组35.0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胡东流等[4]采用疏肝解郁、
理气活血、补肾填精、养血生发之法,用自拟疏肝生发汤治疗有精神因素诱发或加重的斑秃46
例,总有效率为86.9 %。
总之,多数医家对本病多从肝肾、气血论治,治以补益肝肾、益气养血、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之法,尤其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二法近年来被用于治疗顽固性难治性斑秃常获良效。
2.2中医外治
吴文芝[14]用自拟养血生发搽剂治疗斑秃(方由何首乌、补骨脂、骨碎补、红花、川芎、蛇
床子、白鲜皮、侧柏叶组成),总有效率达100 %。潘权[15]采用自拟苦参汤(苦参10 g、鲜
侧柏叶30 g、何首乌5 g、鸡血藤10 g、三棱5 g、莪术5 g、卷柏10 g)熏洗治疗斑秃21例,
总有效率为 95.3 %。马平勃[16]用院内研制的生发灵酊剂(当归、西红花、侧柏叶、何首乌、
生地黄、赤芍、干姜)治疗斑秃280例,对照组采用2 %米诺地尔洗剂局部涂擦于皮损区。治
疗组总有效率93.9 %;对照组总有效率75.8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