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列艺术歌曲初探-以《月光》音乐分析及其演唱研究为例

合集下载

德彪西《月光》的曲式和声特点及旋律分析

德彪西《月光》的曲式和声特点及旋律分析

德彪西《月光》的曲式和声特点及旋律分析作者:马承华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3期【摘要】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他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其音乐创作体现了印象派时期的艺术特点。

本文将通过对德彪西钢琴作品《月光》曲式和声特点以及旋律织体的分析进行阐述,加深对印象派音乐作品的认识,掌握其音乐风格。

【关键词】德彪西;月光;曲式和声;演奏【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这首作品虽然是德彪西早期的艺术创作,但已经初步显示了印象派音乐风格。

德彪西在音乐创作方面的创新使得这首作品体现出朦胧、恬静,甚至带点忧伤的冷色调情感,其忽明忽暗的旋律处理让人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得以发挥,使音乐在脑海中源源不断地描绘出静谧的夜色和倾泻的月光,引领人们走入一个由音符和琴键创造出的印象主义“桃花源”。

《月光》是从属于德彪西创作的钢琴组曲《贝加莫组曲》的第三首乐曲。

该曲描写的是他早年在罗马的贝加摩地区游学时的情景。

同时德彪西的创作也受到诗人吉罗的叙事诗《月光比埃罗》的影响,这首叙事诗使德彪西从中找到了创作的灵感,通过对月光的细腻描述,营造了一个抽象怪异、神秘的氛围,使月夜具有一种缥缈奇幻的感觉。

乐曲以多里亚调式为主,各种音程的平行进行和不协和音的运用使乐曲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

一、不稳定性陈述与中古调式的运用作品《月光》乐曲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降D大调,但在1-12小节中出现了多次变和弦和离调和弦,使得调性在这一阶段内变得不稳定,达到调性中断的效果。

中古调式在该曲中的运用也十分广泛,展开部的第二插部转入E大调,利地亚调式和混合利地亚调式的交替运用,为旋律铺上一丝飘忽不定的色彩,给全曲的发展增加了丰满的动力。

二、和声创作手法上的突破与创新该作品的和声创作手法是一大亮点,德彪西大胆地突破了古典和声中正格进行的连接方式,减弱了和声进行的功能性,构成了极其意想不到的和声色彩。

关于月光的音乐赏析

关于月光的音乐赏析
• 总结起来,作者采用了替代音和弦、附加 音和弦和省略音和弦等手法来强化和声的 五声性结构特点。
• 《平湖秋月》篇幅不长,旋律自由伸展, 一气呵成。乐曲的曲式结构具有应用核心 音调贯穿发展的特点,起承转合、环环相 扣。乐曲由静而动,又由动而静,借景抒 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依循的是中国 传统的美学原则,这和西方音乐中鲜明的 “块状”结构有较大的区别。乐曲是典型 的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作品,调式特点是多 采用 宫体系内的羽、徵调式。
乐曲形式
降D大调,中段先转到E大调上, 后来又回到降D大调。右手是一些短小 的乐句,左手是分解和弦。一开始为 行板并利用琶音衬托着浮动着的主旋 律,随后,其速度稍稍加快,最后再 现开头的乐思,以分解和弦织成的柔 美结尾终曲。
艺术特色
首先乐曲和弦运用了和声手法与音乐 形式处理,引导人们的奇异想象力, 塑造出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形象。
月光之比较
贝多芬的月光表现出来的更多是一种情绪, 静谧之下从忧郁到狂野。德彪西的月光比 较舒畅明快对调性使用非常随意,更像是 一幅印象派的风景画,着重描绘月光的美 丽与神秘。
乐评人说他是一位左手 西方、右手东方的天才 音乐家,有着萧邦的气 质,以及德彪西的慵懒 与优雅。《月光边境》 优美的钢琴曲,可以让 听者可以放松情绪。林 海向来擅长具有文学气 息的抒情风格,所以整 张专辑有流畅舒服的感 觉,好象懂得心灵的渴 慕,让忍不住令人一听 再听。
第二乐章
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 式。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 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短小精悍而又优 美动听的旋律与第一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乐章
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 曲式。表达出一种愤懑的情绪和高昂的斗 志。直到全曲结束之前,还是一种作“最 后冲击”的态势。

德彪西月光浅析

德彪西月光浅析

学号:201301025 姓名:张晓波专业:艺术管理德彪西《月光》浅析一、创作背景克洛德〃阿希乐〃德彪西,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印象派音乐的创始人。

是欧洲音乐历史转折关头的重要人物。

他所代表的风格成为连接传统和未来的纽带。

《贝加摩组曲》创作于1890年,当时德彪西28岁,属德彪西早期的作品。

关于组曲曲名有多种说法,一是源于德彪西游历意大利时,对意大利北部贝加摩地区的深刻印象。

1884年,德彪西曾以康塔塔《浪子》而荣膺罗马大奖,受邀在罗马美第奇别墅生活三年,作为获奖者的一种物质奖励。

二是来自法国诗人魏尔伦《月光》中的诗句“去参加欢畅的假面舞和贝加摩舞”。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一种新的音乐风格。

当时,一名叫莫奈的法国印象主义绘画流派一反从传统宗教和神话中吸取创作题材,而主张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去捕捉表现对象,重视给人留下的瞬问印象,而不太注重对象的主题思想和内容,这一作法与当时象证派诗人马拉美强调诗歌创作应该用扑朔迷离的语言来象征隐藏在现实生活背后的理想世界有着相似之处。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影响下,巴黎阁楼里新一代作曲家也在进行着,未来音乐的大胆尝试。

1887年1由于德彪西的参赛作品《春天》追求鲜明的音乐色彩和丰富的感觉容量。

使评委忠告他要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这个评委首次把德彪西的作品与印象主义联系在一起。

随着这种艺长潮流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用印象主义音乐概括以德彪西为代表的音乐风格不再具有贬义。

德西在绘画印象主义和文学象征主义的直接影响下,找到了一条摆脱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并具有更新技法和风格的创作道路.二、德彪西的创作风格首先在选择题材内容方面,德彪西放弃了古典浪漫主义音乐家热衷表现的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社会题材。

在他的钢琴音乐中.既没有古典主义音乐的哲理性思考和贝多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已没有浪漫主义音乐的个人激情表达和冥思苦想;强调朦胧的感觉印象和变化多端的色彩气氛。

西方印象主义的缩影与传承--以《月光》中钢琴奏鸣为例

西方印象主义的缩影与传承--以《月光》中钢琴奏鸣为例

曲 目中月 光的展 现效 果 , 将和 声 方式 与 西方 印象主体 达成 了深刻 融合 。
三、 结语
德彪 西 的《 月 光》 为例 , 分析 在钢琴 曲 目 中西 方印象主 义 的浓缩 与传承 。
象 主 义 的神 秘 、 多 变 的特 征 , 追 求 印 象 派 自由 、 灵活 的品 行 , 真 正 继 承 了 西 方 印象主 义的精髓 。
恬 静 的基础 色调 . 都 令 该 作 品 将 西 方 印
的 音乐感情 。 在《 月 光》 的钢 琴奏 鸣节奏 中 , 德彪 西 重 点 利 用 复 节 拍 和 复 节 奏 来 增 加 音
乐 中 所 需 要 表 现 的 月 光 自然 、 纯 正 、 典
了浓 墨重 彩 的一 笔。最 初 , 西 方 印 象 主 义 是 以 绘 画 的 艺 术 内 容 传 播 起 来 随 着 印 象艺术 的大众 化 , 浪漫 派钢 琴 音 乐 艺 术 与其 进行 了深 度 的融合 ,以复杂 、 朦 胧 的创作 模 式 引领 了音 乐的 发展潮 流 , 真 正将 印 象派音 乐带 入 到大众 视野 中 。 在 音 乐钢琴 奏 鸣 曲中 , 西 方 印 象 派 艺 术 完 成 了 自身 价 值 的 实 现 , 目 益 突 出 的 音 乐 艺 术 风 格 改 变 了 浪 漫 派 一 枝 独 秀 的 音 乐 艺术历 史 , 将 西 方 印 象 主 义 浓 缩 到 奏 鸣 曲 目 中进 行 传 承 和 发 扬 。
在对 于 月光 的描述 中 , 德 彪 西 运 用
和 声 的 方 式 描 绘 了 钢 琴 奏 鸣 所 能 表 现 出的全部 的幽暗 与宁 静 , 生 动 的 再 现 了 水 面 之上 月光 的嶙嶙 倒影 , 其 主题 不仅

浅析福列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与演唱风格

浅析福列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与演唱风格

浅析福列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与演唱风格字数:2774 字号:大中小【摘要】法国艺术歌曲具有精炼、高贵、典雅、细腻的艺术气质,而法国作曲家福列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则正是这类风格作品的代表。

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多首艺术歌曲,开创了法国艺术歌曲的辉煌时代,是法国艺术歌曲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

因此,研究福列的艺术歌曲创作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法国艺术歌曲、提高声乐演唱技巧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将对福列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和演唱风格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创作风格;演唱风格;艺术处理一、福列的艺术歌曲创作风格及特点1、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在福雷的艺术歌曲中,音乐和诗歌的地位同等重要。

他十分善于捕捉一首诗的整体意境,完美地使诗歌与音乐有机结合起来,让诗的内涵从他创作的音乐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2、钢琴伴奏与人声的完美结合福雷非常重视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作用,在他的艺术歌曲当中,追求的是钢琴与歌声的对话,钢琴伴奏的地位与声乐旋律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

在福列的艺术歌曲中,和声与节奏衬托等基本作用,而且还起到用精致的织体、特定的音型表现歌曲的意境与内涵的作用。

福雷的钢琴伴奏非常细致,他以娴熟、简洁的写作技巧赋予钢琴伴奏以音乐形象性,巧妙的运用了钢琴的各种表现性能,刻画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人物心理和生活现实,情景交融,含蓄而深远的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3、法语语音与音乐线条的完美结合法语本身的语韵美正是法国艺术歌曲的魅力所在。

它最大的特征是几个母音在某种组合的情形下成为鼻音,而鼻音又是歌唱时最不好掌握的演唱技法之一,也是法语的韵味所在。

法语独特的语调,鼻母音和连读,使得法语具有复杂而丰富的音乐性。

而福列的艺术歌曲就是法语语音与音乐线条的完美结合。

其旋律的音乐线条是随着法语语音抑扬顿挫的完美塑造。

福列善于使旋律线条合乎歌词语调的起伏,使音乐和法语的节奏重音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诗意、乐思和语言称为和谐的统一体。

二、福列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及艺术处理在演唱福列艺术歌曲时,声音的表现上必须符合作品风格的需要而严格设计;在呼吸上要求流畅、自然、具有较高的控制能力,特别是句法和句语句之间的连贯、统一和和平过渡;在语言上,法语是一种十分流畅、自然、具有抑扬顿挫的旋律感,非常适合歌唱的语言。

浅谈钢琴曲《月光》的演奏技巧和艺术处理

浅谈钢琴曲《月光》的演奏技巧和艺术处理

浅谈钢琴曲《月光》的演奏技巧和艺术处理一、作曲者简介德彪西全名为:ClaudeDebussy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1862年8月22日出生于圣日耳曼昂莱,于1918年3月25日在德国进攻巴黎时因患癌症去世。

德彪西又译克劳狄·德布西,法国作曲家。

生于商人家庭。

十一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

后赴意大利学习两年。

艺术上反对旧传统,并受东方音乐及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形成对现代欧美音乐具有深远影响的印象乐派。

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彪西的代表作品有《阿拉伯斯克》、《贝加莫组曲》接近浪漫主义风格;《版面》、《欢乐岛》、两集《意象集》和《二十四首前奏曲》则为印象主义的杰作。

管弦乐曲《夜曲》、《大海》、《伊贝利亚》、《大海》,《牧神午后前奏曲》,钢琴曲《前奏曲》和《练习曲》,而他的创作最高峰则是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二、钢琴曲作品简介德彪西的钢琴小曲《月光》,是德彪西早期代表作《贝加摩组曲》中的第三首,灵感源于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的同名诗篇,原诗描绘几个已故舞人在月光下跳着魔鬼般的舞蹈。

而“贝加摩”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地区,有着秀丽的风光,德彪西留学期间曾游此地,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部组曲就是这一印象的产物。

其他三首分别是《前奏曲》、《小步舞曲》和《巴斯比舞曲》。

从这首《月光》里,我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月夜景色,意大利音乐评论家加蒂曾经说过:“那轻盈的上行琶音,犹如向天空喷涌的清泉,然后在主、属音的交替中恢复平静,主题在这一背景中延伸扩展,宽广而富有表情。

”描绘的形象与生动。

三、钢琴曲中的音乐术语的运用德彪西的钢琴小曲《月光》,整首乐曲,以非常安静的Andantino小行板为开始逐步渐强Crescendo/cresc到后面旋律自由渐快poco più mosso)的起伏波动达到高潮,最后平静,一切恢复原来的状态,给人无尽的遐想画面,所有的表情术语在整首乐曲中起到了加深对音乐的理解的作用,让演奏者更容易掌握音乐的风格以及内心感情色彩的画面四、音乐中的演奏技巧乐曲开始一段和音的弹奏以及三连音要求平均却手指轻轻放下摸键的方式,特别左手的声音必须弹出来,抓住和弦,保持不沉稳的低声部,但是不能显现的有力量,而是相反颗粒感见底且音色弱,左手每个小节第一个低音要保持住,可以运用踏板将其延伸。

浅析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唱处理——以福列的《梦后》《爱之歌》为例

浅析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唱处理——以福列的《梦后》《爱之歌》为例

浅析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唱处理——以福列的《梦后》《爱之歌》为例浅析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唱处理——以福列的《梦后》《爱之歌》为例艺术歌曲是一种以艺术性为目的、注重情感表达和音乐性的歌曲形式。

它融合了音乐、歌词和表演等多种元素,旨在用音乐的方式传达歌者对生活、情感和社会等方面的感受。

在艺术歌曲中,歌唱者的演唱技巧和风格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福列的《梦后》和《爱之歌》为例,深入分析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和演唱处理。

首先,从音乐风格上来看,《梦后》和《爱之歌》都属于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

浪漫主义情绪的强烈表达、旋律的优美与激情以及歌词的深情含义都是典型的风格特征。

尤其是《梦后》,这首歌曲以梦为主题,展现了人们对于梦境的向往和追求,音乐旋律时而轻盈明快,时而悠扬深沉,将梦境的种种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爱之歌》则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矛盾,旋律优美婉转,表达了爱情的甜蜜与伤感。

其次,在演唱处理上,《梦后》和《爱之歌》都要求歌唱者具备卓越的声音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首先,声音技巧方面,歌唱者需要具备宽广的音域和准确的音准掌握。

艺术歌曲常常涉及高音和低音的转换,歌唱者需要通过咬字清晰,发声自然等技巧来使音乐更加生动。

其次,情感表达方面,歌唱者需要能够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背景和意义,并通过自己的演唱来传达出来。

福列在演唱过程中很好地运用了这些技巧,他的声音宛如天籁之音一般清澈而有力,能够准确传递歌曲的情感。

另外,在表演方面,《梦后》和《爱之歌》都对演唱者的形象和表演有一定要求。

艺术歌曲通常需要通过表演来加强情感表达和视觉冲击力。

福列在演唱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与观众产生共鸣。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与歌词和旋律相呼应,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还要注意歌唱者与伴奏乐器之间的互动。

在艺术歌曲中,伴奏乐器对于表达情感和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

演唱者需要与伴奏者密切配合,相互倾听,共同呈现出旋律和声音的美感。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探析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探析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探析1. 引言1.1 介绍德彪西和《月光》的背景《月光》是德彪西于1890年创作的一首钢琴曲,收录在他的钢琴组曲《泉》中。

这首曲子的名字来源于法国诗人保尔·韦尔兰的同名诗集中的一首诗,描绘了月光下的幻境和神秘的情感。

德彪西通过音乐的表现力,将这种神秘和诗意充分地展现出来,使得这首曲子成为了钢琴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月光》的音乐语言充满了德彪西特有的印象主义色彩,利用和声的变化和音符的流动,展现出了月夜中静谧而浪漫的氛围。

这首曲子通过细腻的音响效果和独特的旋律构思,给人以如梦如幻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迷人的世界之中。

【2000字】1.2 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进行深入探析,揭示其音乐风格特点、创作背景和灵感来源、音乐结构分析、演奏技巧和表现要点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月光》这首著名作品,深入探讨德彪西作品的艺术特点以及其在钢琴音乐领域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也将针对《月光》在钢琴演奏中的挑战与技巧进行解析,帮助钢琴演奏者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这首曲目。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将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德彪西的音乐创作风格和技巧,提升对钢琴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月光》所带来的艺术美感和情感张力,体会到这首作品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2. 正文2.1 德彪西的音乐风格特点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作曲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的音乐风格充满了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特点。

德彪西的音乐作品充满了丰富的和声色彩和细腻的音乐表达。

他擅长运用和声上的变化和革命性的节奏结构,为他的音乐创作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德彪西的作品中常常可以听到他对自然界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

他善于利用琴键上的音符来表现不同情绪和意境,使得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深刻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在德彪西的音乐中,常常可以听到他对旋律的发挥和对和声的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 唱风 格 的宝贵 财 富。


福 列 的 音乐 创 作 及 其 艺 术 歌 曲创 作
1 、 音 乐创作 概述
福 列一 生 除 了创作 出了一 百 多首 艺术 歌 曲之 外 , 也 写 了 相 当多 的钢琴 曲 , 包括 : l 3首小 夜 曲 、 9首 序 曲 、 1 首 主 题 变奏 曲 , 即兴 曲 、 船歌 和 慢拍 卡普 里 斯音 乐 , 像他 的艺 术 歌 曲一 样 , 他 的室 内乐 终其 一 生 都 在贯 穿
可 以归纳 出以下几 诗词 。
< 2 >伴奏 方面 : 前奏 主要是 “ 无 主题意识 ” 的琶音 和 弦构 成 , 中间的 问奏 较多 , 尾 声大 多是 反 复的音 型方式 。
< 3 >曲式方 面: 采用 了 A A B的形 式 , 传统 的结 束终 止式 , 结构 上 长短分 布 均匀 , 较 为 规律 。 ( 4 ) 调 性方 面 :
口的佳作 。特 别是 联篇 歌 曲集《 美 好 的歌 》 , 更 是福 列 的巅 峰之 作 , 也 是他 技 巧 日益 完善 的体 现 。这 个 时期采
用了“ 巴纳斯 派 ” 和“ 印 象派 ” 诗人 的作 品 为歌 词 , 因而 歌 曲创 作 野展 现 出新 的风格 , 可 以说 在词 曲结 合 上更
( 2 ) 福列 艺术 歌 曲创作 的三个 阶段
a.
早期
约在 1 8 6 5前后 。这个 时期 的大 部分作 品完成 于在 学生 时代 , 这个 时期 的作 品虽 然还 没有 鲜 明 的特点但 还 是被 大 家普 遍 接受 的 。此时 期 的作 品后来 均 编入 艺 术 歌 曲集 , 之 后 的 十余 年 , 福列 停 止 了艺 术 歌 曲 的创 作 。如 “ 莉迪 亚 ” ( L y d i a ) 、 “ 梦后” ( A p t 6 s U N r V e ) , 均 普遍 受 到大家 的认 识 与喜欢 。 福 列早 期作 品创 作 的风 格
HU AN G Z H ON G D A L V 麓 钟太 昌
调性 单 一 , 因而 较 为单纯 朴 质 , 没 有 明显 意义 上 的转 调 。
b . 中 期
从 1 8 8 0年 至 1 9 0 6年 ,福 列 进人 了他 的 中期创 作 阶段 ,也是 他 最重要 的创作 阶段 。所谱 写 的 歌 曲 , 从
行音乐分析 与演唱讨论。 【 关键词】 福列 艺术歌 曲 月光
法 国艺术 歌 曲源 于 1 8 、 1 9世 纪法 国的浪 漫 曲, 福列 作 为早期 法 国艺 术歌 曲作 曲家之 一 , 他 的艺 术歌 曲就
像是 法 国音 乐发 展史 上 的一盏 独具 特色 的 明灯 , 闪烁着 璀璨 绚丽 的光 芒 。他 的艺 术歌 曲音 乐语 言纯 净 、 旋 律 优美 、 结构简明, 无 论是 内容 还 是形 式 都有 法 国人 特有 的精 致 , 充分 体 现 了法 国传 统 的贵 族气 质 。他 的艺 术 歌 曲具 有 很 高 的学 术研 究 价值 , 有着 众 多 歌 唱家青 睐 的经典 演 出 曲 目, 更 是 声乐 学 习 者 了解 法 国艺 术 歌 曲
1 8 8 0年 的《 奈尔》 ( 作 品第 1 8号 ) , 到 1 9 0 4年 的《 野 鸽》 ( 作 品第 8 7号 ) , 所创 作 的作 品 占其 艺术 歌 曲总数 的一
半 。无 论 是在 歌 曲的 内容 或是 结构 方 面 , 都要 比早 期作 品 显得 更 丰富 、 成 熟而 富有 创 意 , 写 出了很 多脍 炙人
( 1 ) 歌 词 的重 要 来 源
在 福列 创作 的一 百多 首艺 术歌 曲 中 , 诗词 占据 了及 其重 要 的一个 角 色 。 有 三分 之一 的歌 曲 , 均 采用 象征 派诗人 雷 贝 克及 魏尔 兰 的诗 作谱 曲。 比利 时籍诗 人 雷 贝克 在 1 8 6 1 —1 9 0 7年 间提 供 的十八 首 诗歌 作 为 歌 曲 集《 夏娃 之 歌 》 、 《 封 闭 的花 园》 的歌 词 。与此 同时期 , 魏尔 兰也 提供 了十八 首 诗词 , 作 为福列 艺 术歌 曲 的歌词 。 另外 , 为福 列提 供歌 词 的诗人 还有 布里 蒙男 爵 夫人 、 希 维 特斯 、 普度、 雨果 、 里尔 、 戈替 尔 、 波 德莱 等 。
着。 福 列音 乐创 作 的早期 风格 趋 于反映 他生 活 的那个 时代 , 华 丽浪漫 并带 有 福列从 学 校学 到 的经典 曲风 。 福
列 后期 的作 品 , 表现 了他 的音 乐革新 最 后 的阶段 , 而他 简单 、 淳朴 的音乐 风格 使 曲风更 加清 晰 、 明快 。
2 、 艺 术 歌 曲 创 作
为 完 美 。福 列 中 期 作 品 创 作 的 风 格 可 以 归 纳 出 以 下 几 点 :
< 1 >大 部 分歌 曲都 包 含两 个或 更 多不 同节 奏 的乐段 , 乐 句长 短结 构 出现不 规则 的状 态 。
< 2 >钢 琴 伴 奏 采 用 主 题 材 料 的 动 机 发 展 形 式 , 伴奏 逐步 独立 完成 但却 完美 的与声 乐部 分 相 匹配 , 两 者 缺
王c 》zoNzozo口 》广 、 ,黄 怫 大 盘 口
福列艺 术歌 曲初探
以《 月光》 音乐分析及其 演唱研 究为例
麓 郭一静 武 汉音乐学院
【 摘 要】 素有“ 歌 曲之王 ” 美称 的加布里埃 尔・ 尤尔贝恩・ 福列 , 是 法国近代 艺术歌 曲
的主要代表人物。 其 中代表作有《 月光》 、 《 利迪娅》 及《 梦后》 , 他把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与 印象派特点完美结合 , 赋予艺术歌 曲超凡脱俗 的感染 力和 生命力 , 本文 以《 月光》 为例进

不可。
< 3 >三段 曲式 成 为主要 的曲式 , 传 统终 止式 的使 用 次数 日渐 减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