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基础能力-沙洲职业工学院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第 1 2卷 第 4期 20 0 9年 l 2月
沙 洲 职 业 工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f h z o r f s i n l n t u eo T c n l g o r a a h u P o e s a si t f e h o o y o S o I t
V 1 1 , . o . 2 No4
中图分类号 :G 1 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 —8 2 (0 90 0 5 0 9 4 920 )4— 0 2—0 3
S u ya dP a t eo P ro n l r iigM o e t d r ci f e sn e T ann n c d -Co i aino L a nn wi mbn t f e r i g t o hW o kn r ig
1 构建专业群 ,形成 新的人才培养平 台
专业群 内专 业 的行业基 础或 行业 背景 相 同、 技术 领域 及专 业学 科基 础相 近 ,反映在 课程 内容上 有相 当一 部分共 同的理论 、技术 、技 能基 础 ,因此 , 通过 “ 业基 本素 质教 育平 台 ”和 “ 业专 业素质 教育 职 职 平台 ”的模 式构建 基于专 业群建 设 的课 程体 系 。 “ 业基 本素质 教育 平 台”是根据专 业群对 高等技 术应 用性人 才所 必备 的共 同基 础知识 和基本 技能 , 职 以及各 专业 技术 的共性 发展 和学 科特 征要求 而 设置 。通过 两年 的学 习 ,学生可 修完 “ 台 ”课 程 ,获得 平 专业 群共 同的职业 基础 理论和 基本 技 能训练 ,具 备在 行业 内从 事专业群 所 包含 岗位 的基本 职业 能力和 适
试论职业指导在高职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

业 困难 群体 。笔者 所在的沙洲职 业工学院 ,较 自卑,在面试时就 被淘汰下来 。有 些虽然通过 早开设 《 职 业生 涯规 划 》与 《 就 业 指 导 》 课 了面试 ,但在工 作中不懂得与 人交流与合作 , 程 ,在 第二课堂建 设中开展 与职 业指导相关 的 受到排挤与冷落 ,最后 自行辞职 。 活动 与 比赛 ,在 学生就业特 别是就业困难群体 二 是 盲 目从 众 者 ,他 们 缺 乏 独 立 思 考 与 自 就 业 工 作 中发 挥 了重 要 作 用 。 我 判 断 的 能 力 , 人 云 亦 云 ,看 到 有 人 跳 槽 也 跟 1 . 高职就业困难群体概 述 着跳槽 ,最 后落到较长 时间没有工作 的境地 。 1 . 1高职就业困难群体的界定及心理特征 并且这类群 体的心理具有较 强的感染性 ,它会 高职就业 困难 群体是特指在高职 院校 中出 使越来越 多处于犹豫状态 的无主见的学生加 入 现的就业 困难 的学生 ,这 些学生分三类 ,一是 民群众 最关注的不是 国家来 。事 实证明 ,这类就业 困难群体 的数 量正
黄
辉
【 摘要 】本文 以一所 高职 院校—— 沙洲职业工学 院为例 ,深刻阐述 了高职就业困难群体 的心理特征 与 “ 两难” 类型,职 业指 导的内涵与途径 ,用详 实数据论述 了职业指导
高校 学 生就 业难 问题一 直是 社 会各 界关 注 并研究 的问胚之 一 。作为 高等 教育重要组成 部分 之一 的高职 教育 ,与地方经 济联系紧密 , 直 接为地方经济 提供智力支 持。随着市场 经济 体 制 实 施 的深 入 , 高 职 学 生 就 业 难 问题 越 来 越 突显 。为 此,高职院校必 须充分重视并 未雨绸 缪。否则 ,会 直接影响到 高职教育 的生存 。苏 教高 ( 2 O 1 3 )l 号文 一一 《 关于全 面提高 高等 学校人才 培养质量 的意见》中 明确指 出: “ 对 连续 两年初 次就业 率低 于6 0 % 的专 业 ,调 减招 生计划 直至一段时 间停招 。”笔 者把高职学生 就业难 归结为 “ 两 难 ” , 一 是 有 业 难 就 , 二 是 有 业 不 就 。 出现 这 “ 两 难 ” 的学 生 归 入 高 职 就
”能力本位”观课程论指导下高职课程改革实践的探索

Z U hO YL a 1 xi Absr c : ta t The tan ng am fhi he c to ls ho ld cde ha r ii g t e s’a lt s u d b on i r d a e t a r ii i o g rvo a ina c o e i s t t tan n sud nt bi y ho l e c sde e s a c n r l i t m e i he ta hi ocs , w h c s u d be on t in i l f s r i g he s ce y n t o a a e a e1 Th s he n t e c ng pr e s i h ho l he pr c pe o e v n t o it a d he lc lplc s w l i pa er pr s nt h d n a e f c r c um e o m nd r t n t u to he i e f a lt p e e s t e a va t g s o ur i u l r f r u e he i s r c i n of t d a o bi y-o e e nd t e m e s e i i r nt a h a ur d s
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激励机制探索

第16卷第3期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V ol.16,No.3 2013年9月Journal of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ept.,2013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激励机制探索黄辉陈在铁(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张家港215600)摘要:通过对国内外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的对比分析,讨论了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激励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激励机制;主体作用;利益需求;价值观念;制度安排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429(2013)03-0039-05Explor ation o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Cooper ationbetween Vocational College and EnterpriseHUANG Hui,CHEN Zai-tie(Sha 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Z hangjia gang21560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college and enterprise,proposes the measures to perfect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through comparison of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cooperation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s.Key words:cooperation between vocational college and enterprise;the incentive mechanism;the main role; interest demand;values;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0引言高职校企合作办学是一个包含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家庭、其他社会团体与组织等多元主体在内的复杂系统。
基于任务引领的高职工程材料课程改革冰

施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为契机 , ‘ 以专 业建设和课程建 没 为突破 口, 运用行动研究 法 , 把新 的教育行动整合到 “ 工程材料与热加 方法选择” 1 = 的教学过程中 , 改变传
统的“ 知识 传授 型 ” 的课 堂灌 输 教学 , 免 “ ” 书 、 式 避 死 教 教 “ ” 的教学 模式 。我 们将课 程 的基 本要 求 分解 为 死 书
出不同的教 学 目标和评价标准。
关键词 : 工程材料 ; 课程 改革 ; 任务 引领 ; 高职教育 ; 分层教 学 中图分类号 : 7 2 G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3 7 3 2 1 )3 0 7 — 3 10 — 7 X(0 10 — 19 0
0 引 言
了重 构 , 以典 型零件 为 载体 , 知识 、 术 、 将 技 能力 融 汇在
2 根 据职 业特 点确 定职 业 能力培 养 目标
役条件下的失效形式, 根据服役条件对性能的要求。 通
过分析对 比, 选择可靠又经济的材料, 并选择合适地加 工 方法 、 排正 确 的加 工路线 。 安 我们对过去的“ 工程材料及材料成型基础” 课程进 行改革 , 打破了传统 的课程结构 , 将机械 、 数控 、 模具等
类 专业 高职毕业生 刚到制造企业工作时, 常常连材料 和工艺选择等机械制造的基本能力都不具备。 为 了改 善 这 种 不 利 局 面 , 足 学 生 职 业 岗位 对 机 满 械制造相关基础知识 的需要 , 特别是应用能力的要求 , 我们在近 3 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中, 结合所在学校机械类 专 业 学生 就业 岗位特 点 , 强调 学 以致用 , 正理论 脱 离 纠 实际的倾向 ,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知识和技能 , 具体化地转换为学习性 的工作任务( 学习
改革课程设置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

改革课程设置提 高学 生身体素质
— —
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
2 50 沙洲职 业工学院体 育教研 室 江苏 张家港 吴建伟 16 0
摘 要: 本文 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 , 对学校课程设置改革进行研 究。在充分肯定沙洲职 业工学院课程设置 建设道路 的 同时, 亦找 出存在 问题 , 出相 提 应 对策。通过个案研 究能对我国高校体 育课程 改革工作 的开展提供借鉴 , 为全面实施 高校体育改革提供一 定的理论参考和操作模式 , 从而更好地促进 学校 体 育事业的发展 。 关键词: 课程设置 改革 身体素质
通过上述身体素质指标与全 国平均水平相 比较对照 ,身体素质 中立定
跳远, 耐力跑低 于全 国平均水平 其余部分指标反而有所提高, 表现出“ 稳中
选用对身体康 复较好的传 统体育项 目为主把健身体疗结合并对学生实行动 有 升 ” 良好 态 势 。 的 态管理。康复后可 以转达 到选项课班去学 习。成教学生开设基 础体育课 。 3结 论 与 建 议 .
1 .优化大学体育课程 目标体系 : 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 : 改进课程实施 :
改革课程评价 的解决对策 , 为推进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捉供研究思路 。 2 高职 院校 的学生不仅需要进行基本 的身体素质锻炼外, . 还需要根据 所从事职业 的特点分项 目的进行职业实 用的身体训练体现 出“ 技艺性 ” 是高
进 入 2 世 纪 , 国大 学 体育 课 程 , 健康 第 一 ” 1 我 在“ 的思 想 、素 质 教育 ” “ 的 思想 及 “ 身 体 育 ” 思 想 指 导 引下 , 别 在 2 0 终 的 特 0 2年 《 国 普 通 高 校 体 育 课 全 程 教 学 指 导 纲 要》 布 与 实施 以 来 , 全 国 普 通 高 校 掀 起 了体 育 课 程 新 一轮 颁 在 改 革 的热 潮 , 出现 了多 种 模 式 的 大 学 体 育 教 育 形 式 , 学 体 育 课 程 改革 发展 大
机械设计与制造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第14卷第1期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V ol.14,No.12011年3月Journal of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March,2011收稿日期:2011-03-01课题来源: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编号:258)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编号:259)作者简介:王艳辉(6-),女,沙洲职业工学院机械动力工程系教授;缪建成(6-),男,沙洲职业工学院机械动力工程系教授,博士。
机械设计与制造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王艳辉缪建成(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张家港215600)摘要: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主要论述沙洲职业工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教学团队在创建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中的实践探索和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机械设计与制造;优秀教学团队;双师型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429(2011)01-0042-07Explor ation and Practice in Construction of an Excellent Teaching Teamof Mechanical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WANG Yan-hui,MIAO Jian-cheng(Sha 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Zhangjia gang 215600,China )Abstract:To make the specialized teaching team the “compound ”teacher tea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e in exploration and the results achieved in forming the excellent teaching team of Jiangsu Provinc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or the teaching team of Mechanical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Key wor ds:mechanical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excellent teaching team;compound0引言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要转向内涵建设,重点抓教学质量、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并把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考核指标。
加强党委战略执行能力努力构建和谐高职高专

] 3 这里的 “ 1 。 远景目 讲的就是党委的战略规划。 标” 加强高职院校党委的战略执行能力,关键在于党委
对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和实施,关键在于党委合理规划高校发展的共同愿景。 党委的权威力、文化力、信息力是一种合法性的 “ 软权力” ,是党委战略执行能力中的一个变量,是 一种影响巨大而持久、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潜在的 “ 软力量” ,它以党委成员思想力、感召力、凝聚力 和信仰力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这种无形的价值观力量能够使党委的 “ 硬权力”增殖,强有力地支配 着高校主体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的态度、观念、意识、精神、心理、情感、理想和行动。卢梭曾指出:
“ 即使最强者也不会强到永远做主人, 除非他把自己的强力转化为权利, 把服从转化为义务” 。 ] 4 1 这种“ 软
权力”还来 自于党委对大学文化精神的培育和建设。党委要从两个层面培育高职高专文化精神: 对内要 凝聚和谐的高职高专文化生态,积极培育高职高专的精神价值观、教育理念、校风学风; 对外是指高职 高专文化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建构。 美国教育学家赫钦斯指出: “ 如果一所大学里听不到与众不同的意
郭炳荣
沙洲职业工学院党委书记
伴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百 高校内涵建设和质量评估的趋势,政府、社会、市场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发 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更好地谋划发展,规划未来,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
马克思曾在 《 资本论》 中指出: “ 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 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
以 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 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 1]对高 ”’ 职院校这个知识密集型组织
来说,这里的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但学校党委自 身的战略和执行能力建设无疑是决定性 的。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 “ 办教育也要看干部。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要看学校的校长和党委究竟怎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洲职业工学院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二0一八年九月撰写说明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8]17号)文件要求,我院自评报告数据分析主要依托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数据表(2018)(表1-高等职业院校基本情况表;表2-高等职业学院师生情况表;表3-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情况表),同时结合学院《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数据、北京新锦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沙洲职业工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综合报告》、《沙洲职业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综合报告》等第三方评价数据以及《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数据,在此基础上,自评报告共分为学院概况、办学基础能力、“双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学生发展、社会服务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举措7个部分。
目录学院概况 (1)一、办学基础能力 (2)(一)办学基本条件全面达标,多项指标远超同类院校及省中位水平 (2)(二)年生均拨款保持在省平均水平以上,办学经费充足 (3)(三)信息化教学条件满足所需,智慧校园建设稳步推进 (4)二、“双师”队伍建设 (5)(一)师资队伍架构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5)(二)以“双师型”为核心、“信息化”为抓手,多管齐下强队伍 (6)三、专业建设 (6)(一)专业布局面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内涵建设,发挥品牌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引领、集聚、优化效应 (6)(二)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常态化 (7)四、学生发展 (8)(一)拓宽升学渠道,实施多类型招生 (8)(二)就业质量保持稳定,就业发展趋势良好 (9)(三)倡导工匠精神,夯实职业技能基本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10)五、社会服务能力 (11)(一)依托产学研平台建设,推进技术技能创新与服务 (11)(二)开展多种培训服务,继续教育稳步开展 (12)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举措 (13)(一)问题与挑战 (13)(二)对策与展望 (14)图表目录表1 学院2016、2017年部分超标办学指标数据一览表 (3)表2 2015、2015、2017年度学院办学经费收入情况 (3)表3 学院信息化办学条件一览表 (4)图1 2015-2016、2016-2017学年校内专任教师结构对比图 (5)表4 2016-2017学年校内专任教师结构对比分析表 (5)表5 2015-2016、2016-2017学年校外兼职教师授课情况一览表 (6)表6 学院重点专业(群)一览表 (7)表7 2016-2017学年专业建设及调整情况 (7)表8 2015-2017年学院招生情况一览表 (9)表9 2017年学院招生方式及比例 (9)表10 2015-2017年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基本情况 (10)表11 2015-2017年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数 (11)表12 近三学年学生职业技能鉴定与“双证书”获取情况一览表 (11)表13 学院主要科技服务平台一览表 (11)表14 学院校园内开办的各类实体服务贡献情况一览表 (12)表15 2015-2017年学院技术服务到款额(单位:万元) (12)学院概况沙洲职业工学院地处沪苏锡一小时经济圈内全国百强县前三甲、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的江南水乡——张家港市,是一所具有34年办学历史的国有公办性质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建校至今,历经张家港经济腾飞发展的不同时期,始终秉承名誉院长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教授的“拆墙”教育思想,“眼光向下,开放办学”,“要推倒学校与社会的一隔之墙,密切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依靠社会开放办学”,始终贯彻“根植张家港、融入张家港、服务张家港”的办学理念,历年来毕业生高比例投身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在张家港科技强市和张家港精神传承的征程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写入了中国高等教育史,并被载入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会、新华通讯社、中央档案馆共同编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大型历史画册。
近年来学院办学连续入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江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2016)、(2017)、(2018)。
目前,学院全日制普通高职学历教育在校生数5132人,教职工326人,校内专任教师232人,校外兼职教师118人。
设有8个系(部)34个专业,财经商贸、装备制造和土木建筑专业大类在校生规模名列前三,涵盖了学院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
学院现有教育部高等工程专科示范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数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现代纺织技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纺织品检验与贸易、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国际经济与贸易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群: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群、机械制造与自动专业群央财重点建设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技术职教实训基地省高职实训基地:机电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电子信息与智能控制技术实训基地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百个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产教深度融合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平台苏州市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苏州(张家港)智能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先后被确定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苏州市首批“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苏州市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先进学校”、“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优秀考点”、“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优秀考点”等。
一、办学基础能力(一)办学基本条件全面达标,多项指标远超同类院校及省中位水平学院占地面积352,5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2,593平方米,其中,体育馆占地6,866平方米、图书馆占地15,536平方米。
固定资产101,075.108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每年增长近10%,目前为8,084.097万元。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2个、校内实践基地数100个。
作为理工类高职院校,学院办学核心指标历来全面达到评估标准,并在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宿舍面积、生均实践场所、省均校内实践工位数等方面远超同类院校及省中位水平(具体数据见表1-1)。
表1 学院2016、2017年部分超标办学指标数据一览表(二)年生均拨款保持在省平均水平以上,办学经费充足近三年,学院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保持在13000元以上,居于省均值以上较高水平,2015、2016、2017年学院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分别为13245.18元、13,184.34元、17,619.69元。
表2 2015、2015、2017年度学院办学经费收入情况(三)信息化教学条件满足所需,智慧校园建设稳步推进2016年7月启动“网络无处不在、数据畅通无阻、应用安全可靠、服务贴心快捷”的智慧校园建设工程,依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实现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核心业务移动办公、信息设施泛在智能、校园安全动态感知的功能。
目前,校园一卡通使用范围涵盖校内就餐、购物、住宿管理、图书借阅、上机上网,信息化管理范围包括行政办公管理、教务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管理、学生管理、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管理、网络课程及教学系统、教学资源库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校园门户系统、网络及信息安全系统等。
2016年,学院被江苏省高校网络技术专业委员会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
学院以信息化带动教学现代化,所有课堂教学均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多媒体化、网络化,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国及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取得优良成绩。
2015-2016、2016-2017学年,在省级以上信息化教学大赛和教师微课教学比赛中获得国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1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见表3-7)。
连续获得“2014年江苏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先进单位”、“2015年度全省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优秀组织奖”、“2016年全省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优秀组织奖”。
表3 学院信息化办学条件一览表二、“双师”队伍建设(一)师资队伍架构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学院近三年生师比保持在15%左右,专任教师“双师”比为70 %左右。
学院现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3人,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24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
图1 2015-2016、2016-2017学年校内专任教师结构对比图表4 2016-2017学年校内专任教师结构对比分析表表5 2015-2016、2016-2017学年校外兼职教师授课情况一览表(二)以“双师型”为核心、“信息化”为抓手,多管齐下强队伍学院继续坚持内培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外选优质兼职教师,内外合力,实现学院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效提升。
多渠道分层次开展全员师资培训与锻炼,全面提升学院教师的综合能力;继续完善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机制,贴近企业一线,强化“双师”素质;通过成立校企合作或校际合作的专家教授科技工作室,采取“名师+团队”模式,中青年高层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18年新增“青蓝工程”中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优秀教学团队1个。
以信息化教学大赛为抓手,高水平构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育出一大批信息化教学优秀团队和课程设计能手,涵盖沙工各个专业,近两年多次获国赛和省赛大奖,其中国赛一等奖5项、省赛一等奖14项。
三、专业建设(一)专业布局面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内涵建设,发挥品牌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的引领、集聚、优化效应专业布局与调整主动面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学院在做好专业布局的基础上继续沿着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坚持“特色+质量”的建设思路,通过行业发展背景调研、区域经济背景调研、人才需求背景调研、专业培养定位调研,结合学院现有优势及发展资源,以实施品牌、特色、骨干专业建设引领工程为抓手,重点建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专业群核心专业,扎实完成深耕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完善现代化教学资源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系列内涵建设任务。
表6 学院重点专业(群)一览表表7 2016-2017学年专业建设及调整情况(二)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常态化学院强化校政企多方融合,不断完善合作共建、协作育人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惠。
将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主流企业引入学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增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培养学生成为“无缝对接”的企业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