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血热证(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血热怎么治疗最快【医学养生常识】

血热怎么治疗最快
文章导读
血热是中医名词,出现血热的时候常会导致火气比较大,手心发热,会导致一些皮肤的症状表现,出现血热应该及时进行治疗,比如说可以用生地黄来进行治疗,用柴草来治疗,都能发挥一定的治疗的功效,另外也可以通过一些食疗偏方,也具有很好的效果,比如说玉米须炖猪肉,也能发挥一定的治疗的作用。
血热怎么治疗最快
一、生地黄:
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温热病热入营血(清营汤);热迫血溢之出血证(四生丸,犀角地黄汤,消风散)。
二、犀角:
苦、咸,寒归心、肝、胃经。
1、凉血止血:血热吐衄(犀角地黄汤)。
2、解毒化斑:热毒炽盛;斑疹紫暗(化斑汤,犀角大青汤)。
3、安神定惊:邪入营血,神昏谵语,惊厥抽搐(清营汤,清宫汤,紫雪,至宝丹)。
三、紫草:。
阴虚发热(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阴虚发热(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阴虚发热,病证名。
因精血津液等耗损所致的虚热。
《证治汇补•阴虚发热》:“有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阳气独盛,发热不止,向晚更甚,或饮食如常,头胀时作,脉洪数无力,视其舌大而色赤者,阴虚也。
”证见口干体瘦,食少懒倦,头痛时作时止,遗精盗汗,骨蒸肉烁,唇红颧赤,咳嗽痰血(《医碥》卷一)。
治宜滋阴降火,选用四物汤加炒黄柏、黄芩、龟板,鳖甲散,青蒿鳖甲汤,大补阴丸,一阴煎等方。
二病因病机素体阴虚,或者劳心好色,内伤真阴,或者热病日久,耗伤阴液,或者治病过程中误用,过用温燥药物,导致阴精亏虚,阳热偏盛,水不制火,而致阴虚发热。
三临床表现午后潮热,或者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四辨证施治1.骨蒸潮热证证候:肺结核、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证属阴虚内热、虚劳骨蒸者,见午后潮热,或者夜间发热,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治则:清虚热,退骨蒸。
主方:清骨散加减治疗。
方药:银柴胡、知母、胡黄连、地骨皮、青蒿、秦艽、鳖甲、甘草。
血虚,可加当归、熟地、白芍、生地;咳嗽,加桔梗、五味子、阿胶(烊化)、麦冬。
2.邪热内伏证证候:肺结核、贫血、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证属阴虚火旺者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少苔,脉数。
治则:养阴透热。
主方: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
方药:青蒿、鳖甲、细生地、知母、丹皮。
盗汗较重者,可去青蒿,加牡蛎、浮小麦固表敛汗;阴虚较甚者,加玄参、生地黄、制首乌滋阴;失眠者加柏子仁、酸枣仁,首乌藤养心安神;兼有气虚者加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
3.阴虚火旺证证候: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或消渴易饥,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治则:滋阴降火。
主方:大补阴丸。
方药:熟地黄(酒蒸)、知母(酒浸,炒)、黄柏(炒褐色)、龟板(酥炙)。
阴虚内热型的十个症状及简单食疗方法.

阴虚内热型的十个症状及简单食疗方法1、内热盗汗、阵发燥热,五心烦躁手心热、足心热、不欲近衣被。
2、心中烦热、思冷饮、冷食。
3、咽干颧红,皮肤干枯口干、口苦、咽干、恶心。
4、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睡眠不宁、盗汗、躁汗、遗精。
5、发热。
(高热、低热或体温不高皮肤有热感)6、出血。
(鼻衄、齿衄、皮下有出血点等均系由阴虚内热所致者)7、头昏目眩耳鸣、心悸、周身无力、面色苍白健忘。
8、尿少便干大便干、小便黄或黄赤有热感。
9、脉细数、大数、弦数。
10、舌红少津,脉细数舌苔黄或黄腻、干燥少津或焦黄兼少津。
阴虚内热之人宜常吃下列食物鸭肉性平,味甘咸,能滋阴养胃。
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养胃生津”。
民间也认为鸭是最理想的清补之物,阴虚体质宜食之。
猪肉性平,味甘咸,有滋阴和润燥的作用。
也适宜阴虚体质者食用。
鸡蛋性平,味甘,不仅能益气养血,而且无论鸡蛋白或鸡蛋黄,均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凡阴虚之人食之颇宜,尤其是鸡蛋同大豆一起食用,如民间习惯用鸡蛋与豆浆同食,更有益处。
牛奶性平,味甘,不仅营养丰富,更具有滋阴养液、生津润燥的功效。
质属阴虚者,宜常食之,裨益颇多。
甲鱼性平,味甘,有滋阴凉血作用,为清补佳品,对阴虚之人,食之最宜。
甲鱼对阴虚血热或阴虚火旺、虚劳骨蒸者,更为适宜。
甲鱼的背壳,又称鳖甲,也有滋阴补血作用,阴虚之人食之亦宜。
龟肉性平,味甘咸,能滋阴补血,故阴虚者宜食之。
由乌龟壳加工而成的龟板或龟板胶,同样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阴虚之人也宜服食。
干贝又称江珧柱、马甲柱,为一种海鲜食品。
性平,味甘咸,能滋阴补肾。
属高蛋白食品,故阴虚之人宜常用干贝炖汤,最为有益。
海参有滋阴、补血、益精、润燥的作用。
“降火滋肾”。
海参补肾精,益精髓”。
能“滋阴,补血,润燥”。
海参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味珍品,大能补益,又能滋阴,阴虚体质宜常食之。
蛤蜊性寒,味咸,能滋阴、化痰、软坚。
“蛤蜊功同蚌蚬,滋阴明目”。
可见阴虚体质或阴虚病人,包括糖尿病、干燥综合症、结核病以及肿瘤病等,食之颇宜。
中医妇科学方歌

《中医妇科学》方歌新世纪第二版“十一五”教材一.月经病1.月经先期1.1.气虚证1.1.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斟。
1.1.2肾气虚证:固阴煎景岳书中固阴煎,三补人参远志兼;炙草菟丝五味子,益肾固冲调经先。
1,2血热证1.2.1阳盛血热症:清经散水火太旺清经散,地骨白芍茯苓丹;熟地青蒿黄柏并,先期量多服之安。
1.2.2阴虚血热证:两地汤(两地胶芍麦玄参)火旺水亏两地汤,芍药元参生地黄;地骨阿胶麦冬肉,先期量少效非常。
1.2.3肝郁血热证:丹栀逍遥散逍遥散中归苓芍,柴胡白术加甘草;薄荷生姜加少许,丹栀解郁疗效好。
2.月经后期2.1肾虚证:当归地黄饮景岳当归地黄饮,山萸山药杜仲引;再加牛膝炙甘草,滋肾养血通经灵。
2.2血虚证:大补元煎大补元煎用山药,山萸熟地加枸杞;当归杜仲人参草,滋补肝肾益血气。
2.3血寒症2.3.1虚寒证:温经汤《金匮要略》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
2.3.2实寒症: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良方温经汤,川芎牛膝人参当;桂芍莪术丹皮草,温经行滞效力彰。
2.4气滞证:乌药汤乌药汤中当归草,香附木香五药找。
3月经先后无定期3.1肝郁证:逍遥散3.2肾虚证:固阴煎3.3肝郁肾虚:定经汤定经汤用归地芍,菟丝茯苓及山药;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期之好。
4月经过多4.1气虚证:举元煎景岳书中举元煎,参芪炙草升术添;升阳举陷摄气血,血崩血脱服之敛。
4.2血热证:保阴煎加地榆、茜草、马齿苋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芍药续断行;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灵。
4.3血瘀证: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失效蒲黄五灵同,祛瘀止痛建奇功。
5.月经过少5.1肾虚证:归肾丸景岳书中归肾丸,杜仲枸杞菟丝含;三补茯苓当归合,调经益肾治同源。
5.2血虚证:滋血汤滋血汤中含四物,参芪茯苓山药入。
5.3血瘀证:桃红四物汤5.4痰湿证:苍附导痰汤仓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川芎神曲枳壳当,痰浊经闭此方商。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血热型崩漏的辨证论治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血热型崩漏的辨证论治血热型崩漏指热盛迫血妄行的'阴道大量出血。
多由平素体质阳气亢盛,或因感染而出现内生殖器的急性炎症。
症见出血量多,色深红或紫,或夹有少量血块,面赤,烦躁,易怒。
亦有阴虚而沖任受热,局部炎症存在,引起出血的,症见出血淋沥不绝,色鲜红,心烦不眠,或午后潮热。
崩漏证型之一。
多因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所致。
其热或因素体阳盛,嗜食辛辣;或感受热邪,热郁于内;或素多抑郁,伤肝化火,均导致实证血热崩漏。
症见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淋漓日久不止,血色深红、粘稠,面赤口渴,烦躁不寐,头晕等,治宜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方用清热固经汤。
若症兼胸胁胀痛,心烦易怒,时欲叹息,脉弦者,为肝经火炽,治宜平肝清热,止血调经,用丹栀逍遥散去生姜,加炒蒲黄、血余炭、益母草、香附炭之类;亦有素体阴虚,或更年期阴精渐亏,阴虚内热,虚火为患,症见经来无期,量少淋漓不止或骤然量多,血色深红,头昏耳鸣,心烦潮热等,属虚热崩漏,宜养阴清热,凉血固经,用清热固经汤合生脉散治。
辨证论治主要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色深红,质稠,心烦少寐,渴喜冷饮,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故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为热灼,故血色深红,质稠;邪热内炽,津液耗损,故口渴喜饮;热扰心神,故心烦少寐;邪热上扰,故头晕面赤。
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血热之象。
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
生地、地骨皮、炙龟板、牡蛎粉、阿胶、黄芩、藕节、陈棕炭、甘草、焦栀子、地榆方中黄芩、地骨皮、生地、阿胶清热凉血益阴;龟板、牡蛎育阴潜阳,固摄冲任;焦栀子、地榆清热凉血止血;藕节、棕炭涩血止血;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之效。
若肝郁化火者,兼见胸胁乳房胀痛,心烦易怒,时欲叹息,脉弦数等症,宜平肝清热止血,方用丹栀逍遥散加醋炒香附、蒲黄炭、血余炭以调气理血止血。
滋阴清热法治疗阴虚血热型月经不调36例临床分析

质性病变。依《 新药( 中药 )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
治疗 月经 不 调 与 崩 漏 的有 关 内容 其 诊 断 辨 证 标 准
为: ①月经超前或错后 ; ②月经量过多 ; ③崩 中漏下 ;
④ 经期 延长 ; ⑤经 色深 红 、 质稠 ; 具备 以上 2项者 , 参
考舌 脉可 确定 为 阴 虚血 热 型 月 经 不 调 患 者 。3 6例
针 对 阴虚血 热病 机特点 , 以滋 阴清热 、 凉血 止血 立 法 , 立 以丹皮 、 骨皮 、 确 地 生地 、 甲 、 龟 白芍 、 柏等 黄
药 组成 的 中药方 剂 。方 中丹 皮 、 地骨皮 为君 , 皮辛 丹 寒 人 阴分 , 清 阴分伏 火 , 清热 凉血 之 中兼 活 血化 善 于
[ ]田福云. 2 归经调冲汤治疗功能性子宫 出血 3 8例临床观察 [ ] 甘 J. 肃 中医学院学报 ,0 8 2 ( ) 2 -7 2 0 ,5 1 :52 . [ ]Fre 3 arlE.D s nt n l tr ebedn [ ] ut a hs i l yf ci a ue n leig J .A sF m P yia u o i c n,
一
1 1 临床资 料 同期 经 胃镜 证 实 的活 动性 胃溃 疡 . 且经¨ 一 c 呼气试 验检 查 H p阳性 患 者 16例 , 2 随机 分 为 两组 。治疗 组 6 4例 , 4 男 0例 、 2 女 4例 , 龄 l 年 8— 6 (2± ) ; 5 5 9 岁 对照 组 6 2例 , 3 男 9例 、 2 女 3例 , 龄 年 2 6 ( 148 岁 。两 组性 别 、 龄 、 业 、 烟史 、 0~ 3 5 - ) 年 职 吸 溃疡 病 家族史 、 临床症 状体 征 、 溃疡 面积 及数 目等 均 无统 计 学差异 ( 00 ) P> .5 。
中医知识:气血津液病证

中医知识:气血津液病证【导读】中公贵州卫生人才网提供贵州医疗卫生招聘考试资讯,备考资料及各种公益课程供大家学习。
考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贵州卫生人才招聘(gzylwsks),新浪微博:@贵州卫生人才招聘了解最新资讯,也可拨打我们的热线:400-6300-999 进行咨询。
在贵州事业单位考试e类中,气血津液病证的内伤发热是经常考的内容,尤其是它的辨证论治,代表方剂需要重点记忆,下面就是中公贵州卫生人才网的专家们就内伤发热的辨证论治进行归纳总结。
1.气郁发热症状: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纳食减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药:丹栀逍遥散。
2.血瘀发热症状: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口燥咽下,但不多饮,肢体或躯千有固定痛处或肿块,面色萎黄或晦暗,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方药:血府逐瘀汤。
3.痰湿郁热症状:低热,午后热甚,胸闷脘痞,全身重着,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大便稀薄或粘滞不爽,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方药: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
4.气虚发热症状: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薄,脉细弱。
方药:补中益气汤。
5.血虚发热症状:发热,热势多为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
方药:归脾汤。
6.阴虚发热症状: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方药:清骨散。
7.阳虚发热症状: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少便溏,面色晄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方药:金匮肾气丸。
【例题】内伤发热属气虚证者,治宜选用:A.清骨散B.六味地黄丸C.补中益气汤D.归脾汤【答案】C。
解析:气虚发热代表方是补中益气汤。
女性阴虚血热怎么调理

女性阴虚血热怎么调理阴虚血热会给人体造成很大的困扰,导致肾脏功能不佳,甚至还有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所以在平时需要特别关注,如果患者有月经量少,这些都可以加上不同的配药调理,多准备一些健康的饮食进行改善,能有助于身体的气血循环,增强人体的营养成分,在平时是非常受人欢迎的。
★治疗法则滋阴清热,养血调经。
★组方法度(1)滋阴凉血的药物-补不足之肾水。
(2)清热泻火的药物-泻有余的相火。
(3)养血调经的药物-助血海蓄溢功能之恢复。
★方药举例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组成:生地玄参麦冬地骨皮白芍阿胶方解:玄参、麦冬、生地滋肾阴,生津液;地骨皮清虚热;白芍、阿胶养血调经。
全方共奏滋阴清热、养血调经之功用。
★临症加减①月经过少者,加枸杞子、何首乌滋肾填精以生血。
②五心烦热甚者,加白薇、生龟板、青蒿以清热退蒸。
③心烦不寐者,加龙骨、牡蛎、柏子仁、炒枣仁以镇静安神。
④月经过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龟板胶滋阴止血。
⑤头晕耳鸣者,加龟板、石决明潜阳。
★饮食调理宜忌原则:凡阴虚体质者,宜多吃些清补类食物,宜食甘凉滋润、生津养阴的食品,宜吃新鲜蔬菜反应果或纤维素及维生素较高的食物,宜吃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忌吃温热香燥食品,忌吃煎炸炒爆的食品,忌吃性热上火食物,忌吃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的食物。
折叠阴虚之人宜常吃下列食物:鸭肉:能滋阴养胃。
《本草汇》:“滋阴除蒸”。
《随息居饮食谱》:“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养胃生津”。
民间也认为鸭是最理想的清补之物,阴虚体质宜食之。
猪肉皮:猪肉有滋阴和润燥的作用。
清代医家王孟英说:“猪肉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止消渴。
”《本草备要》:“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胃,生精液,泽皮肤。
”所以适宜阴虚体质者,猪皮效果更好。
鸡蛋:不仅能益气养血,而且无论鸡蛋白或鸡蛋黄,均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鸡蛋被医学界认为是很好的蛋白质食品,其中卵白蛋白、卵球蛋白和卵黄磷蛋白,是很完全的蛋白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虚血热证(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的五行学说、中医命门学说和中医藏象学说,肾为命门,包含真阴、真水、真阳、真火。
人体阴虚主要是肾阴不足,肾阴不足导致水不克火,心火倍加旺盛,心主血脉,心火旺盛灼烧血脉,导致阴虚血热症。
临床可见阴虚血热导致的月经先期。
二病因素体阴虚,或失血伤阴,产多乳众,耗损精血,或思虑过度,营阴暗耗,阴血虚少,虚热内生,热扰冲任,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遂致月经提前而至。
常发生于素体阴虚,有失血史,久病伤阴史,多产史。
阴虚血热多由于体内津液丢失,或内耗造成阴虚,阴不制阳,致使热邪旺盛,侵入血分,成为血热证,可发生在过热、出汗过度没有补足水分,久渴,失水,或者过食燥热食物,及一些药物、还见于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或精神焦虑等。
三临床表现月经周期提前,经量或中等或减少,色鲜红。
1.全身证候:颧红潮热,五心烦热,夜寐不安,咽干口燥,唇红,
2.舌象:舌质红,少苔或苔花剥。
3.脉象:细数。
4.症候分析:阴虚水亏则火旺,火扰冲任,血海不宁而致月经提前。
火灼阴血则色红质稠,水亏津伤则经量减少。
火炎头面则颧红;火旺阴虚则潮热,扰动心神则五心烦热,夜寐不安,水亏津伤则咽干口燥。
舌红少苔或苔花剥,脉细数乃阴虚内热之征象。
四辨证施治证候:经期提前,量少,色红质稠,颧赤唇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则:滋阴清热,养血调经。
主方: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方药:生地、玄参、麦冬、地骨皮、白芍、阿胶。
方解:玄参、麦冬、生地滋肾阴,生津液;地骨皮清虚热;白芍、阿胶养血调经。
全方共奏滋阴清热、养血调经之功用。
月经过少者,加枸杞子、何首乌滋肾填精以生血。
五心烦热甚者,加白薇、生龟板、青蒿以清热退蒸。
心烦不寐者,加龙骨、牡蛎、柏子仁、炒枣仁以镇静安神。
月经过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龟板胶滋阴止血。
头晕耳鸣者,加龟板、石决明潜阳。
五饮食调理1.宜忌原则
凡阴虚体质者,宜多吃些清补类食物,宜食甘凉滋润、生津养阴的食品,宜吃新鲜蔬菜及应季果蔬或纤维素及维生素较高的食物,宜吃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品。
忌吃辛辣刺激性、温热香燥、煎炸
炒爆、性热上火及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的食物。
2.宜吃食物
鸭肉、猪肉皮、鸡蛋、牛奶、甲鱼、龟肉、干贝、海参、蛤蜊。
3.忌食食物
凡阴虚体质者忌吃或少吃狗肉、羊肉、雀肉、海马、海龙、獐肉、锅巴、炒花生、炒黄豆、炒瓜子、爆米花、荔枝、龙眼肉、佛手柑、杨梅、大蒜、韭菜、芥菜、辣椒、薤白、胡椒、砂仁、荜拨、草豆蔻、花椒、肉桂、白豆蔻、大茴香、小茴香、丁香、薄荷、白酒、香烟、红参、肉苁蓉、锁阳等。
寄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健康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很难达到的目标。
今天,你能开口说话,能用眼睛、耳朵、鼻子去感知身边的一切事物,能正常地用双腿行走,无病无痛……这些看起来是很轻而易举的,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些却是极度重要且来之不易的,如果某一天你失去了,怎么办?看到街上那些失明失聪、断手少腿的残疾人,你是否在想:幸好我没有像他们那样,你错了,生命充满意外,谁能保证你明天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那你又是否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健康呢?那就请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赶快行动起来,锻炼身体,让身心健康吧!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是稍纵即逝的,明确健康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本钱,要懂得珍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