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帅孟奇伟大的人格风范
学习孟祥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

学习孟祥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习孟祥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学习孟祥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当我揣着好奇的心情,走进孟祥民同志的生平事迹,我的心灵顿时为之震撼,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7月24日,在与病魔抗争了2年零9个月后,孟祥民永远闭上了眼睛,离开了自己从未离弃的工作岗位,而在弥留之际,他留给亲人的最后一句话竟然是:“我还有几项工作没收尾…”,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他这才是真正地用心用力用生命干工作,他是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人。
作为一名新上岗的教师,面对新的工作,我有几分浮躁;面对工作的问题,我缺乏几分从容;面对工作中的小压力,我多了几分畏缩。
作为一名重病患者,面对平凡的工作,他所做的是15年地默默坚守;面对疾病,他所做的是忘我的工作;面对金钱和物质的诱惑,他所做的是廉洁奉公。
同样是一份平凡工作的坚守,前后的鲜明对比,让我自惭形秽。
我决心在今后的生活中,要以孟祥民同志为榜样,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做起,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以孟祥民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先导,加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和最神圣的职业。
而同时,教育工作同时又是一项精细复杂和平凡的工作。
所以我们更要学习孟祥民同志不怕苦、不怕累得敬业精神和对工作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认真对待我们的教学、我们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我们的工作中来,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增添一份力量。
以孟祥民的爱岗敬业为基准,在我们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有人说:教师是一份清贫的工作。
这就需要我们禁得住诱惑,耐得住辛苦,孟祥民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就是我们的基准,是我们坚守工作岗位的基石,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
以孟祥民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心系我们的学生和家长。
我们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家长把每个学生信任的交到我们手中,我们更应深知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帅孟奇2

帅孟奇生活非常节俭,她常说:“良田万顷,日食一升。
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生活标准低得让人不可想象。
侄女承朴在她身边上小学二年级时,要做一身白衬衣,帅孟奇买了蓝色的细布给她做了一件,殊知,这孩子嫌衣服不白,太土气,让学校的同学们笑话她,死活不肯穿。
帅孟奇耐心劝她说:“现在生活还不富裕,有这样的衣服穿就很好了,讲什么漂亮?这布结实,越洗越白,很好的。
”任凭姑姑怎么批评,承朴就是不穿。
结果,帅孟奇自己把这件衣服拿去穿了。
在“文革”期间,这件衣服陪她坐了7年牢,蓝颜色已洗得泛白了。
她的一套黑呢制服,穿了30多年,领口、袖口都打了补丁。
1992年,帅孟奇95岁生日时,工作人员为她精心打扮了一番,李鹏总理见后,摸摸她的衣袖说:“帅妈妈今天穿新衣服了,帅妈妈是很少穿新衣服的!”1994年,帅孟奇因住处拆迁而搬家,搬运工看到她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连电视机还是个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他们有些不相信,怕是走错了门,连声惊讶的说:“这就是首长的家?!”对自己生活非常“吝啬”的帅孟奇,对公益事业却异常慷慨。
小时候家境贫寒未能上学,因此她特别关心教育事业。
1980年,家乡遭水灾,新民小学被冲垮,帅孟奇得知后,马上把5000元钱寄回汉寿县,支援修复校舍;她还为湖南青年自学成才奖励基金会、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捐款,1989年被评为北京市捐资助学先进个人。
1988年已过九旬的帅孟奇身体仍很健康,头脑清晰。
一天饭后,沪子陪她漫步在林荫道上,问她:“妈,您一贯生活简朴,每天都是清茶淡饭,从不吃补药,身体还蛮好,您的长寿秘诀在哪里呀?”“我长寿的秘诀在于…心底无私天地宽‟嘛!一个人头脑里不要有私心杂念,不要考虑低级趣味的东西,和人家比房子大小,比拿钱多少,比职位高低,这样一比较就要给自己增加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一烦恼势必影响工作,影响健康。
”帅孟奇乐嗬嗬地对沪子说。
帅孟奇唯一的女儿被国民党特务毒害了,失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但她又有了更多的儿女。
孟二梅的颁奖词

孟二梅的颁奖词由于不知道孟二梅的颁奖词内容,以下我先假设一个关于孟二梅的颁奖词情境来创作这三篇文章:假设孟二梅的颁奖词主题是“坚韧不拔的孟二梅:在平凡中创造非凡”篇一《坚韧不拔的孟二梅:在平凡中创造非凡》嘿,你们知道孟二梅吗?这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呢!就像一颗在墙角默默生长的小草,看似平凡无奇,却有着惊人的力量。
我第一次听说孟二梅的时候,心里就想,这又是一个有着怎样故事的人呢?后来啊,越了解越觉得她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小马达。
你想啊,在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平平淡淡地过日子,每天抱怨着工作累、生活烦。
可是孟二梅呢?她就像是生活在一个独特的世界里,这个世界里没有放弃这两个字。
她可能就是那种每天早起晚睡,面对困难就像面对一个个小怪兽一样,挥起她的“宝剑”就勇往直前的人。
我记得有一次,听别人讲她为了完成一个任务,那个任务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在她的肩头。
周围的人都劝她,“二梅啊,这太难了,要不就算了吧。
”可是她呢,眼睛一瞪,就像是一头倔强的牛,说:“咋能算了呢?我就不信我搞不定它!”也许在她心里,每一个困难都是通往非凡的一道关卡,只有闯过去,才能看见更美的风景。
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就像一颗螺丝钉,虽然小,但是至关重要。
她日复一日地做着那些看似枯燥的事情,但是她却能从中找到乐趣,找到价值。
这就好比我们看一部电影,我们看到的是那些精彩的大场面,可是孟二梅却像是电影背后的工作人员,没有她,就没有那些精彩的呈现。
她的坚韧不拔,真的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有时候我就想,我要是有她一半的毅力就好了。
我在生活中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
可是孟二梅呢?不管是多大的风浪,她都能稳稳地站在那里,像一座灯塔,给周围的人带来希望和力量。
她在平凡中创造非凡,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你有梦想,只要你有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不管你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你都能发光发热。
我就想问,像孟二梅这样的人,我们怎么能不向她学习呢?篇二《坚韧不拔的孟二梅:在平凡中创造非凡》孟二梅啊,那可真是个传奇般的存在。
2023北京榜样孟二梅观后感

北京榜样孟二梅观后感
观看关于北京榜样孟二梅的事迹后,深感其精神风貌与人格魅力的震撼。
孟二梅作为“北京榜样”,她的事迹充满了无私奉献、坚韧不拔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孟二梅以其平凡而伟大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她可能是一位社区工作者,始终坚守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以百姓的需求为己任,无论大事小情,都亲力亲为,用爱心温暖着身边的人们。
也可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对职业的热爱,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孟二梅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执着的人,她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信仰和追求。
她在基层工作中,不畏艰难险阻,始终坚持为群众服务,积极推动社区的发展和进步。
她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基层工作者,更是一个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身上蕴含的巨大能量,她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
孟二梅的故事激励我们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意识,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要尽职尽责,关爱他人,传播正能量。
同时,孟二梅的事迹也彰显出北京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包容、厚德、热情、担当。
她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新时代北京市民的良好形象,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观看这部影片,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如何坚定信仰、
追求理想,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孟二梅的故事教会了我,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要有一颗热爱工作和热爱人民的心。
我们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往直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世界。
总的来说,观看了北京榜样孟二梅的事迹,更加坚定了我们向善向美,爱国爱家的决心,激发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精神动力。
人格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作文

人格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作文
听说了吗?张叔他儿子,真的是个人物!在那么困难的环境下,他愣是没退缩,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
这就是人格的伟大啊,不是
看你有多少钱,而是看你在困难面前能不能挺直腰板。
你知道吗?老李头可是咱们这的老硬骨头了。
这么多年,风风
雨雨,他哪次不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忙?他那种刚强,不是身体上的,是那种心里的坚韧。
你说,这世上能有多少人像他这样啊?
说实话,我觉得咱们都应该学学。
人格这东西,不是一天两天
能练出来的。
你得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去磨,去练。
就像健
身一样,你得天天练,才能看到效果。
所以啊,咱们都得努力,争
取成为那种伟大而刚强的人。
哎,对了,你觉得咱们这谁最有人格魅力啊?我觉得王阿姨不错,每次看到她,都觉得她身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力量。
就是那种,嗯……怎么说呢,就是那种让人佩服的力量!。
被英雄点燃的红色经典——读《青年帅孟奇的故事》有感

被英雄点燃的红色经典——读《青年帅孟奇的故事》有感胡怡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教育》
【年(卷),期】2012(000)006
【总页数】1页(P78)
【作者】胡怡
【作者单位】科学普及出版社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讲述英雄故事,播种红色种子——天津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少年经典励志丛书" [J], 周莲珊
2.永恒的信仰不懈的追寻——读红色经典《红旗谱》有感 [J], 陈超云
3.永恒的信仰不懈的追寻——读红色经典《红旗谱》有感 [J], 陈超云
4.“红色经典”重构:英雄、青年与民族文化认同--徐克版《智取威虎山》的叙事学解读 [J], 周春霞
5.中国梦我的梦——读《我的中国梦——红色经典故事》有感 [J], 胡雅婷;陈渊兰(指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习孟凡章精神的作文

学习孟凡章精神的作文
他,并没有高大的身材,却受世人的仰慕;他没有漫长的人生,却用短暂的生命留下永恒的精神;他,用最平凡的行动,铭刻不朽的青春;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却留下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他,做好事不留名,谦虚地笑着:“这是我应该做的”。
他就是孟凡章。
1969年,年仅18岁的孟凡章为了抢救一辆装满军用物资的火车,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壮烈牺牲。
他身体力行地向雷锋学习,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他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不以善小而不为,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
孟凡占精神就是要助人为乐,要默默无闻,要勤俭节约,要无私奉献,要爱岗敬业,要热爱劳动,要忠于党,要热情似火,还要有爱国精神。
孟凡章的生命是短暂的,可他的一生是灿烂的、辉煌的。
他的英灵是永生的,他的精神是永存的,他的形象是永恒的。
我们讴歌他,我们赞颂他,我们怀念他!他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帅孟奇伟大的人格风范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共历史上伟大的女革命家帅孟奇的探讨,主要偏重于其妇女解放工作,以及其高尚品德等方面。
如吴筝的《妇女运动的先驱:帅孟奇》一文,着重介绍了帅孟奇所做的妇女工作,突出了其对妇女工作的贡献[1];李屺阳的《向帅大姐学习――读》一文,赞扬了帅大姐的伟大人格和高尚道德,提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她学习[2];刘桂元的《帅孟奇》一文,介绍了帅孟奇的生平[3]。
但是,有关帅孟奇组织工作的研究,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
本文拟以她的革命生涯为切入点,着重介绍她在组织工作上的贡献,以及她的高尚品德。
该专题的提出和探讨,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帅孟奇的研究。
一、非凡传奇的女革命家
帅孟奇,1897年1月3日生于湖南汉寿县,父亲弃官还乡,从事教育工作,母亲是普通的农家妇女。
她是家中老大,从小就能干,家里人都叫他大姐。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成为中共汉寿县妇女部长、代理组织部长。
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蒋介石却叛变了革命,大批逮捕屠杀共产党员,时局所迫,帅孟奇被派往苏联学习。
1930年夏,帅孟奇被调回国。
1932年,她任江苏省委
妇女部长。
1932年10月10日,被叛徒出卖被抓入狱,她在监狱中遭受了老虎凳、压杠子、灌煤油水等酷刑,右腿被压断,身体饱受摧残,但始终没有向敌人透露一点党组织的信息。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革命情操,得到了狱内外人们的尊敬和钦佩。
她在女牢中,与钱瑛、夏之栩领导了五次斗争,都取得了胜利。
1937年5月,经过党组织的努力,帅大姐被营救出狱。
她出狱后,没顾上好好休息,就到长沙找一些同志联系党组织。
1938年1月,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成立,帅孟奇任秘书长,负责机关日常工作,同时还兼任妇女和党训班的工作。
她亲自调查,了解情况,建立敌后各县地方组织。
1939年2月,湖南省委正式成立。
帅孟奇被选为候补委员(后为正式委员)兼任常益中心县委书记,她不仅采取办法,帮助暴露身份的干部和党员撤退,而且处处以身作则,关心群众、爱护同志。
在湖南省委会议上,她被选为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从事组织工作
(一)延安时期积累了一定组织工作经验
1943年初,帅孟奇调到陕甘宁边区政府任党委委员兼物资局支部书记。
时值延安整风运动后期,康生借审干的机会,发动“抢救失足者运动”,许多革命同志被打成“特务”。
帅孟奇不支持此做法,向任弼时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恰好党
中央也察觉了审干中出现的问题,作出了《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并指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成立甄别工作委员会,随即,帅孟奇任主任。
当时有七八十名等待复审的同志被集中到行政学院,组成特别班,由帅大姐负责复审工作。
她“严格掌握党的政策,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重证据,不轻信口供,使许多受冤枉的人得到了纠正”。
[4]她的工作不但使那些放下政治包袱的同志十分感激,而且还得到领导的赞扬。
当时具体领导这项工作的李维汉同志评价说:“帅孟奇严格掌握政策,赤诚对待同志,坚持一个人只作一个结论,不留‘尾巴’,并同本人见面,因之,一般说,甄别工作做得比较好、比较快、比较令人满意”。
[5]
(二)建国初期进入中组部工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组织部人员缺乏,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帅孟奇被党中央选中,调到中组部干部管理处任副处长,负责某些干部的党籍和党纪审查,以及干部调配工作。
帅大姐强调:审查干部、解决党籍问题,必须坚持原则,掌握政策,不仅要维护党组织的纯洁性,而且还要珍惜同志的政治生命,要以对党、对同志极端负责的态度,听取他们的申诉,注重证据,分析具体情节,从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一年多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有些曾被错误处理的同志得到了平反,有些同志恢复了组织关系等等。
大革命失败后,当时的一些革命者去到苏联,参加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建立以后,他们当中许多人要求回国。
在两党、两国的协商下,他们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为了解决好这些人的一系列问题,中组部决定由帅孟奇负责此项工作。
帅大姐详细了解了他们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最终妥善安排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使他们感受到了党和祖国的温暖,体会到了帅大姐的认真和负责。
1952年,中央决定要从各省、市调集600多名地县级领导干部到中央工作,以支持将于1953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这些干部的调集工作由帅大姐负责,帅大姐大多都亲自找他们谈话,征求意见,了解具体情况,从而给他们分配了适当的工作。
不仅如此,帅大姐还考虑了这些干部的爱人和孩子等的一系列问题,并要求有关单位尽快落实。
[6]正是帅孟奇的认真负责,使调来的干部及其家属人尽其才,为以后抽调包括百名司局长级干部在内的万名干部下放锻炼,奠定了基础。
(三)“文化大革命”中坚定理想
“文化大革命”中,康生等人给帅孟奇扣上“里通外国,是化成美女的毒蛇钻进党内”、“叛徒”等等的帽子[7],将她流放到江西萍乡,妄图将她困死。
“四人帮”打残了帅大姐的另一只眼睛,她双目几近失明,同时又因病,动了手术。
这场浩劫中,帅大姐处境艰难,忍受了巨大的困苦和煎熬,
但帅大姐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战胜了面临的困难和“四人帮”的迫害,在“文革”中生存了下来。
“四人帮”被粉碎后,1977年12月,帅孟奇终于得到了平反,她从江西取道上海返京。
党中央为她平反了冤案,她重新得以委任。
帅孟奇还没来得及好好恢复身体,就又继续投身到工作当中。
(四)改革开放后进入中纪委工作
1978年底,帅孟奇得到彻底平反,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组织部顾问,她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中。
她要求秘书把每封信的内容告诉她,然后指示秘书批复,并要求对方查办后给予回复。
有时信中的字迹难辨,秘书难免会不耐烦,溢于言表,帅孟奇总是告诉秘书:对群众来信不能要求太高,他们能写这封信兴许就很不容易了;他们心中有痛苦和冤屈,我们要热情帮助;信中不清楚的要慢慢看,要有耐心。
不仅如此,帅孟奇每天晚饭后,还要关灯回忆当天所做之事,把要办的事情整理出来以便加深记忆。
有时,帅孟奇会突然问起某件事的解决情况,秘书往往被问住,只好去查阅记录。
在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中,其中有两件事足可以看出她的热情、认真和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