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查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护理查房PPT

检查护理记录及措施实施情况
检查护理记录: 查看患者的护理 记录,包括病情、 治疗方案、护理 措施等
措施实施情况: 了解护理措施的 实施情况,包括 药物治疗、护理 操作、健康教育 等
评估护理效果: 评估护理措施的 效果,包括病情 改善、患者满意 度等
发现问题和解决 方案:发现问题 并提出解决方案, 包括调整护理方 案、改进护理操 作等
家庭支持:针对 患者的家庭支持 情况,提供家庭 支持和家庭护理 指导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估
护理措施:包括监测心率、血压、心电图等,以及药物治疗、饮食护理等 效果评估:包括患者症状改善、心率恢复正常、血压稳定等 护理注意事项:包括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等 护理人员培训:包括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等
查房结果:查房结果良好,患者病情稳 定,治疗效果明显。
优点:查房过程中,医生和护士表 现出了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询问, 并给予了患者详细的解答和指导。
不足:查房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在沟通 和交流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强 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改进措施:加强医生和护士之间的沟通 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查房过程 顺利进行。
护理措施有效: 护理人员采取了 有效的护理措施, 如药物治疗、饮 食调整、心理疏 导等,帮助患者 缓解症状,提高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提高: 经过护理查房, 患者的生活质量 得到了明显提高, 如睡眠质量改善、 情绪稳定、饮食 规律等。
护理建议: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 护理人员提出了 针对性的护理建 议,如加强锻炼、 定期复查、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 等。
对未来护理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 平
完善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 率和服务质量
阵发性室上速课件

2.将常用物品放在患者床头,方便患者取用。协助 患者进餐等。
3.把呼叫器放在患者伸手可得的地方,及时了解患 者需要。
10
3.焦虑 与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对治疗及手术缺乏信心有关 护理措施: 1.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病区环境,护理人员应态度 和蔼,各项操作要熟练,取得患者的信任,减轻其恐惧心理。
2.耐心听取病人主诉,必要时予以心理疏导,缓解 其焦 虑情绪。 3.向患者介绍相同疾病恢复好的患者情况,增强其信心,配合治 疗。 4.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预后,讲解射频消融 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焦虑。 5.由于患者年纪尚小,要向家属介绍本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措施 等,取得其家庭支持,也可减轻患者焦虑。
3
体格检查
T:36.9℃ P:64次/分 R:17次/ 分 BP:115/70mmHg 神志清, 精神可, 发育正常, 体型正常, 营养 良好, 步入病房, 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 无黄染、淤点、淤斑, 无肝掌、蜘蛛痣, 浅 表淋巴结未扪及, 头颅无畸形, 双侧瞳孔等 大等圆, 对光反射灵敏, 耳廓无畸形, 外耳道 未见异常分泌物, 鼻外形正常, 鼻中隔无偏 曲, 唇不绀, 伸舌居中, 咽不红, 扁桃体不肿 大。颈软, 气管居中, 甲状腺不肿大。胸廓 对称, 两肺呼吸运动对称, 两侧语音震颤等 强无明显增减, 双肺叩诊清音, 听双肺呼吸 4
家 族 史: 否认家族性传染病及遗传病史。
7
护理诊断
1.舒适的改变: 心慌 与心输出量的减少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与医源性制动有关 3.焦虑 与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对治疗及手术缺乏信心有关 4 .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及射频消融术相关的知识 5.潜在并发症: 出血 6.潜在并发症: 感染
8
1.舒适的改变: 心慌 与心输出量的减少有关 护理措施: 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告知患者卧床 休息的重要性。
3.把呼叫器放在患者伸手可得的地方,及时了解患 者需要。
10
3.焦虑 与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对治疗及手术缺乏信心有关 护理措施: 1.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病区环境,护理人员应态度 和蔼,各项操作要熟练,取得患者的信任,减轻其恐惧心理。
2.耐心听取病人主诉,必要时予以心理疏导,缓解 其焦 虑情绪。 3.向患者介绍相同疾病恢复好的患者情况,增强其信心,配合治 疗。 4.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预后,讲解射频消融 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焦虑。 5.由于患者年纪尚小,要向家属介绍本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措施 等,取得其家庭支持,也可减轻患者焦虑。
3
体格检查
T:36.9℃ P:64次/分 R:17次/ 分 BP:115/70mmHg 神志清, 精神可, 发育正常, 体型正常, 营养 良好, 步入病房, 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 无黄染、淤点、淤斑, 无肝掌、蜘蛛痣, 浅 表淋巴结未扪及, 头颅无畸形, 双侧瞳孔等 大等圆, 对光反射灵敏, 耳廓无畸形, 外耳道 未见异常分泌物, 鼻外形正常, 鼻中隔无偏 曲, 唇不绀, 伸舌居中, 咽不红, 扁桃体不肿 大。颈软, 气管居中, 甲状腺不肿大。胸廓 对称, 两肺呼吸运动对称, 两侧语音震颤等 强无明显增减, 双肺叩诊清音, 听双肺呼吸 4
家 族 史: 否认家族性传染病及遗传病史。
7
护理诊断
1.舒适的改变: 心慌 与心输出量的减少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与医源性制动有关 3.焦虑 与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对治疗及手术缺乏信心有关 4 .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及射频消融术相关的知识 5.潜在并发症: 出血 6.潜在并发症: 感染
8
1.舒适的改变: 心慌 与心输出量的减少有关 护理措施: 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告知患者卧床 休息的重要性。
心内科护理查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022/1/1
第2页,共16页。
心电图
心率150-250次/分,节律规则 QRS波群型态与时限正常
P波为逆行性
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
2022/1/1
第3页,共16页。
病例
• 患者梁亚娟,33岁,女性,以“阵发性心悸5年,加重 3月”入院。
• 患者自诉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悸,突发突止, 每次持续时间约数分钟以白天为主,可自行缓解。患 者未曾予以重视,上述症状间断出现。2013年10月份 患者工作时间上述症状突然出现,伴有胸闷气短及双 上肢麻木感,持续时间约1个小时,患者自诉口服“丹 参滴丸”等药物治疗,缓解效果不明显,以后发作以 夜晚入睡后多见。为求诊治来我院。
2022/1/1
第4页,共16页。
病例
• 入院查体:体温36.6℃,脉搏82次/分,呼 吸20次/分,血压112/78mmHg。
• 辅助检查:2014年1月8日我院入院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 确定诊断: • 心律失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022/1/1
第5页,共16页。
评估
诊断
护理
计划
实施
2022/1/1
2022/1/1
第8页,共16页。
护理计划
胸2/1/1
第9页,共16页。
护理措施
术前宣教 指导患者掌握术中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术中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告诉手术人 员,不需强耐;术后卧床休息24h术肢制动 12h,避免弯曲,以防伤口出血;避免腹胀 与便秘,自术前4h至术后卧床期间禁吃油腻、 辛辣等难消化食品,避免产酸产气食物;预 防低血压,手术后即可进食、饮水;因术后 患者卧床时间较长而感腰痛,可在腰下垫软 枕或请医护人员处理。
阵发性室上速PPT课件

特点
阵发性室上速通常突发突止,心 跳可达到150-250次/分钟,持续 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严 重时可导致晕厥或心力衰竭。
阵发性室上速的病因
心脏电信号传导系统异常
阵发性室上速可能是由于心脏电信号 传导系统异常引起的,如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心脏手术等。
遗传因素
其他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等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阵发性室上速 的发生。
04
CATALOGUE
阵发性室上速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早 期发现阵发性室上速。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基 础疾病,降低阵发性室上速的 发生风险。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暴 饮暴食等诱发阵发性室上速的
病程和诱因
阵发性室上速病程较长,可自行 缓解或反复发作,诱因包括情绪
激动、疲劳、感染等。
鉴别诊断
房颤与房扑
房颤与房扑的心电图表现与阵发性室 上速相似,但心律通常不规整,需要 通过心电图和心脏电生理检查进行鉴 别。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与阵发性 室上速不同,心律规整,通常在100150次/分钟之间,且无室上性过早搏 动。
THANKS
感谢观看
注意生活调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以免诱发阵发性室 上速的发作。
05
CATALOGUE
阵发性室上速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阵发性室上速的药物治疗
总结词
药物治疗是阵发性室上速的常见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症状,降低心率。
详细描述
阵发性室上速通常突发突止,心 跳可达到150-250次/分钟,持续 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严 重时可导致晕厥或心力衰竭。
阵发性室上速的病因
心脏电信号传导系统异常
阵发性室上速可能是由于心脏电信号 传导系统异常引起的,如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心脏手术等。
遗传因素
其他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等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阵发性室上速 的发生。
04
CATALOGUE
阵发性室上速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早 期发现阵发性室上速。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基 础疾病,降低阵发性室上速的 发生风险。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暴 饮暴食等诱发阵发性室上速的
病程和诱因
阵发性室上速病程较长,可自行 缓解或反复发作,诱因包括情绪
激动、疲劳、感染等。
鉴别诊断
房颤与房扑
房颤与房扑的心电图表现与阵发性室 上速相似,但心律通常不规整,需要 通过心电图和心脏电生理检查进行鉴 别。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与阵发性 室上速不同,心律规整,通常在100150次/分钟之间,且无室上性过早搏 动。
THANKS
感谢观看
注意生活调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以免诱发阵发性室 上速的发作。
05
CATALOGUE
阵发性室上速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阵发性室上速的药物治疗
总结词
药物治疗是阵发性室上速的常见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症状,降低心率。
详细描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医学PPT课件

31
药物治疗
B.维拉帕米(异搏停):为钙通道阻滞药。对房 室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可增进旁道前向传 导,加快心室率,故不宜用于逆传型房室旁道 折返心动过速。静脉注射每次0.1~0.2mg/kg, 一次量不超过3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缓慢注 入,15~20min后未转复者,可再给一剂。并 发心力衰竭、低血压及传导阻滞者禁忌。严禁 与β阻滞药合用。疗效与普罗帕酮(心律平)相近, 但对新生儿及小婴儿患者易致血压下降、心脏 停搏,不宜应用。应备拮抗药10%葡萄糖酸钙 以应急需。
15
心电图检查
3.逆行P波 大约半数病例可见逆行P 波(PⅡ、Ⅲ、aVF倒置,PavR直立), 紧随QRS波之后。 4.ST-T波 可呈缺血型改变,发 作终止后仍可持续1~2周。
16
鉴别诊断
典型病例诊断不困难,但在婴儿期需与 窦性心动过速鉴别,其心率亦可达200次 /min以上,但R-R间隔非绝对匀齐。室上 速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或为逆向型旁路 折返,则QRS波宽大、畸形,需与阵发 性室性心动过速鉴别。心率增快明显, 需与心房扑动鉴别。
6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是 由于房室结双径路造成的折返激动所致。 AVNRT常发生于正常心脏,发病年龄 以中青年为多,女性病人多于男性。 AVNRT可分成两型
1. 2.
典型型或常见型,即慢-快(S-F)型。 不典型或少见型,包括快-慢(F-S)型和 慢-慢(S-S)型。
32
药物治疗
C.三磷腺苷(ATP):快速静脉注射有强烈兴奋迷走神经作用,并 可减慢房室传导,抑制窦房结、心房及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静 脉注射每次0.04~0.05mg/kg,于2s内快速注射。三磷腺苷(ATP) 起效快,平均复律时间在20s内。首剂无效,3~5min后可加倍剂 量,重复应用1~2次。有效率达85%~90%。副作用有面潮红、 呼吸急促、恶心、呕吐、头痛、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心律、完 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期前收缩,但持续数秒钟即自行消失。 有传导阻滞及窦房结功能不全者慎用。腺苷引起房室阻滞,终止 以房室结为折返环的房室折返及房室结折返室上速,而对房室结 未参与的窦房结折返及房内折返(包括心房扑动)心动过速,则发 生房室阻滞,使心室率减慢,从而显露异位P波,故有利于鉴别
药物治疗
B.维拉帕米(异搏停):为钙通道阻滞药。对房 室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可增进旁道前向传 导,加快心室率,故不宜用于逆传型房室旁道 折返心动过速。静脉注射每次0.1~0.2mg/kg, 一次量不超过3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缓慢注 入,15~20min后未转复者,可再给一剂。并 发心力衰竭、低血压及传导阻滞者禁忌。严禁 与β阻滞药合用。疗效与普罗帕酮(心律平)相近, 但对新生儿及小婴儿患者易致血压下降、心脏 停搏,不宜应用。应备拮抗药10%葡萄糖酸钙 以应急需。
15
心电图检查
3.逆行P波 大约半数病例可见逆行P 波(PⅡ、Ⅲ、aVF倒置,PavR直立), 紧随QRS波之后。 4.ST-T波 可呈缺血型改变,发 作终止后仍可持续1~2周。
16
鉴别诊断
典型病例诊断不困难,但在婴儿期需与 窦性心动过速鉴别,其心率亦可达200次 /min以上,但R-R间隔非绝对匀齐。室上 速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或为逆向型旁路 折返,则QRS波宽大、畸形,需与阵发 性室性心动过速鉴别。心率增快明显, 需与心房扑动鉴别。
6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是 由于房室结双径路造成的折返激动所致。 AVNRT常发生于正常心脏,发病年龄 以中青年为多,女性病人多于男性。 AVNRT可分成两型
1. 2.
典型型或常见型,即慢-快(S-F)型。 不典型或少见型,包括快-慢(F-S)型和 慢-慢(S-S)型。
32
药物治疗
C.三磷腺苷(ATP):快速静脉注射有强烈兴奋迷走神经作用,并 可减慢房室传导,抑制窦房结、心房及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静 脉注射每次0.04~0.05mg/kg,于2s内快速注射。三磷腺苷(ATP) 起效快,平均复律时间在20s内。首剂无效,3~5min后可加倍剂 量,重复应用1~2次。有效率达85%~90%。副作用有面潮红、 呼吸急促、恶心、呕吐、头痛、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心律、完 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期前收缩,但持续数秒钟即自行消失。 有传导阻滞及窦房结功能不全者慎用。腺苷引起房室阻滞,终止 以房室结为折返环的房室折返及房室结折返室上速,而对房室结 未参与的窦房结折返及房内折返(包括心房扑动)心动过速,则发 生房室阻滞,使心室率减慢,从而显露异位P波,故有利于鉴别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PT课件

图29 左隐匿性旁路心内电图
56
图30 右隐匿性旁路体表心电图 57
图31 右隐匿性旁路心内电图
58
A-AVRT
一条旁路前传,另一条旁路或房室结逆传形 成的宽QRS心动过速。
旁路的电生理特点
旁路的传导快,不应期短,房室结传导慢, 不应期长。
另一条旁路的传导速度和不应期不同。
59
A-AVRT
SART IART
AAT AVJRT
AVRT
P/波形态与窦律相比 P/R与SVT频率的关系 RP//P/R
相同 相关 RP/>P/R
程序刺激诱发/终止
能
刺激迷走神经对SVT的影响 终止
房室阻滞对对SVT的影响
无
温醒现象
无
不同 相关 RP/>P/R
能 不能
无 无
不同
逆行
逆行
相关
无关
无关
RP/>P/R RP/<P/R(SF/SS) RP/<P/R RP/>P/R(FS)
联VA均融合 (图8)
18
图8 AVNRT心内电图
19
快慢型AVNRT
双径路的电生理特点
快径路:传导快,前传不应期短逆传不应期长
慢径路:传导慢,前传不应期长逆传不应期短
20
快慢型AVNRT
图9 快慢型AVNRT折返机制
21
快慢型AVNRT心电图特点
窦律时不能显现双径现象 心动过速时RP/>P/R,P/多在下一个QRS波前形
典型预激综合征 PR<0.12s
(WPW)
QRS>0.10s 初始有Δ波 PJ间期正常 可有继发性ST-T改变
室上性心动过速护理PPT课件

及时治疗原发疾病, 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和过度劳累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刺激 性食物和过量摄入咖啡因
3.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 紧张和焦虑
4. 保持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提 高免疫力
5.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 相关疾病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 理案例分析
03
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
疏导,减轻其紧张、焦虑情
酮等,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04
生活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
05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
解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相关知
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 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
识,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效果评估
1
症状缓解程度
2
患者满意度
3 护理措施实施情况
4 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5
患者康复情况
6
护理成本与效益
谢谢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 理要点
病情观察
01
监测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 体征
03
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如症状缓 解、心率下降等
05
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如焦虑、恐 惧等,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02
观察患者症状,如胸闷、心悸、 头晕等
04
观察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肺 水肿等
药物治疗
1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药物 2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说明书确定药物剂量 3 药物用法:根据药物说明书和医生建议确定药物用法 4 药物副作用:关注药物副作用,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5 药物监测:定期监测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用法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疾病演示课件

休克
严重的心动过速可能导致心脏输出量 减少,血压下降,引发休克,表现为 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等。
预防措施建议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吸烟 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降低心
动过速发作的风险。
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冠心病、高血压等,控制病情发 展,减少心动过速发作的诱因。
定期随访
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应定期随访 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并发症 。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病 情和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 药物和剂量,同时注意观 察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非药物治疗方法
刺激迷走神经
通过颈动脉窦按摩、Valsalva动作
等方法刺激迷走神经,以终止心
动过速发作。
01
直流电复律
02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严重血
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可采用直
流电复律。
导管消融术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和认知提高途径
宣传册和手册
制作易于理解的宣传册和手册,包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基 本知识、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专题讲座和培训
组织医学专家进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专题讲座,为患者和家 属提供深入了解该疾病的机会。
在线资源和社交媒体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提供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相关信 息、互动问答和患者经验分享。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推广与应用
预测未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以提高治 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建立
预测未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疗将更加注重多学科协作,包括心血管内科、心脏外 科、影像科等,以实现更全面、精准的患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