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夜景照明设计说明

城市广场夜景照明设计说明
城市广场夜景照明设计说明

城市广场夜景照明设计说明

1概述

城市广场的夜景照明就是利用各种光源和灯具的特质,结合广场特点及周围环境,将夜间的广场营造出比白天更动人的效果。广场夜景照明设计与其他照明设计相比有诸多不同之处,其中主要一点就是广场照明设计的重点是突出广场雕塑、树木及建筑物,在夜晚漆黑的背景下,用灯光把被照物的美感充分体现出来。其次是满足功能要求,保证广场的照度达到规范指标,起到指示道路的作用。

夜景照明设计作为一门建筑电气设计领域新兴的技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在设计时我们不能盲目照搬标准规范的内容,而是要紧密结合建筑物的功能和外部条件,采用灵活多变的设计手法。如:博物馆、纪念性建筑、历史文化场所应突出文化氛围,格调以典雅为主,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政府机构、司法场所应注重庄严感,让人肃然起敬;而商业建筑、娱乐场所则应显示出绚丽活泼、色彩斑斓、豪华高雅的特点,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但是现阶段的一些亮化工作过粗、过滥,缺乏统一规划和精心的设计安装,造成了能源浪费和光污染,使得夜景照明走入另一极端。一些业主和设计者只知道采用高亮度来突显建筑物及广场,而不考虑城市自身的功能、个性及经济能力,缺乏统一规划。殊不知大量无序的亮化照明不但浪费能源,还会产生严重的光污染,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2城市广场夜景照明设计

(1)在城市广场夜景照明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总体把握,理清思路。照明离不开建筑,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设计风格、设计手法,选用不同的灯具,以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多与建筑师协调沟通,理解其设计意图,这是照明设计中很重要的一步。电气工程师需要更多地考虑技术规格方面的因素,如灯具效率、照度值、功率消耗等,而某些涉及美学的问题,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建筑师和业主往往有不同的见解,可经过沟通协调达成一致。但实际工作中,电气工程师有责任对建筑物的基本照明做出安排,对灯具进行选型。广场、建筑、树木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错落有致、突出重点,合理的照明能在夜晚将景观设计的理念完美地体现出来。

(2)分类设计,有机结合。广场夜景照明大致分为七个部分:广场照明、道路照明、绿化

照明、水景照明、雕塑照明、建筑外立面照明和庭院照明,不同广场应根据不同的特点分别进行设计。如城市中心广场照明设计可以包括以上所有部分,而一些主题广场、娱乐广场、建筑广场则只用到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3)选择合适的灯具及容量,准确计算水平照度和垂直面的照度,确保照度满足规范和功能的要求。

(4)进行合理的回路设计,每一回路尽量用同种负荷并做到布设线路最简明,以减小线路电压降与损耗,便于广场照明进行分路控制。

(5)在电缆回路敷设走向设计过程当中,应特别注意与原有管线之间的冲突问题。由于城市广场设计大都是征地改造项目,地下管网情况复杂,为减少施工时管线相撞带来的麻烦,设计时应参照规划部门的地下管线报告,合理避开或交叉。

3实例说明

沈阳市图书馆和儿童活动中心是2004年沈阳市的两大工程,两座建筑彼此紧邻,坐落在科普公园中,与科学宫、夏宫和五里河体育场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青年大街上直面沈阳的南出口,可以说是展示沈阳风采的窗口。其广场为原科普公园的一部分,保留了原来的喷水广场和部分树木。广场在夏季晚间经常放映水幕电影,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其中大部分是儿童,因而夜景照明的安全性尤为重要。

结合周围建筑功能的特点,照明设计以朴实淡雅为主,采用色温为3000K的柔和暖色调灯具,使人感到舒心、惬意。市图与儿童活动中心两座建筑本身采用内透光照明,在建筑室内安装灯光,透过玻璃窗或玻璃幕墙,形成一块块的发光面或发光体,别具特色。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室内一般照明光源,让光线向外透出,这种做法的优点是简单经济;二是在室内专门设置内透光光源,灯具安装在玻璃幕墙﹑柱廊﹑透空结构或艺术阳台等部位,按照设计图的要求,室内灯具可以水平安装在窗户的上方或下方,也可以垂直安装在窗户的两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效果好,但安装设计较复杂,投资大。本次设计采用了第一种做法,结合庭院中建筑立面的泛光灯,以及节日时使用的建筑轮廓灯形成有层次的照明效果。从“内透光”的思路出发,设计中还采用了透光玉石与灯光结合的方式,形成“灯光小品”,置于广场前的大草坪中,与图书馆斜坡草坪上的天井冷阴极管灯相呼应,达到更加生动的效果。

对于建筑物前的广场,本次景观设计采用树木、大草坪和树篱相结合的方式,所以对路边庭院灯选择3m的高度,能够产生亲切感和私密感。光源为70W金卤灯,平均间距为10m。广场空间内设置不同高度的灯具可以产生不同层次的照明效果,因而在草坪边缘设置草坪灯,一方面增加层次感烘托气氛,另一面起指示照明的作用。在汀道及铺装小路上采用侧发光式埋地LED灯,给人一种很新奇的感觉。树木采用投光灯照明,由于本广场树木均为油松、银杏、柳树等6~10m高的成年大树,而且分布零散,一般用两只投光灯从两个方向照射,打出色温3000K的暖光,形成特写景点,显示出树木的粗犷挺拔,立体感十足。而且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色彩在植物照明中的重要性,针对各种植物的特点使用不同颜色的灯光进行照明。从总体看,对绿色植物的照明,高压汞灯﹑高压钠灯表现度很好,而绿色金卤灯对黄绿色植物的照明又表现得很适合。实验表明:高压钠灯黄光照明能加强温暖的感觉;绿光金卤灯照明能加强色彩感;白色金卤灯照明能改善植物的层次感;高压钠灯照明会使人感觉较紧张;高压汞灯照明就感觉较轻松,因此本次设计采用色温为3000K的150W金卤灯,实际效果很好。另外,在树篱边的座椅下设地脚节能灯,便于行人在此休息。

设计回路以分区、分功能、易控制为原则(如下图所示),同种类型的灯具走同一回路,并保证在电缆截面确定的情况下,回路长度满足电压降要求。特别提到的是建筑立面照明的泛光灯组单个回路容量较大,集中打开时对电路冲击比较大,因而采用三相供电,适当增加了导线截面并尽量做到三相平衡。控制形式上庭院灯(包括草坪灯、埋地灯)采用光控与时控相结合的方式,既简化了操作又节省电能。建筑立面照明采用单独控制,在图书馆闭馆之前主要采用内透光照明。而建筑轮廓灯和立面投光灯采用前半夜和节假日开启控制模式,具体控制时段由园区管理部门制定作息时间表后编入路灯控制器。

鉴于此次工程设计的电缆回路较多,而且园区地下管线复杂,笔者采用了预制混凝土电缆管块集中走线,分回路电缆穿钢管直埋的形式。因为园区管线如污水、给水、热力管顶高度大多在1.5m左右,如开电缆沟敷设就有可能与现有管路相撞,甚至破坏已有管线,而预制混凝土管块的优点是埋设浅、抗压强,其挖深只有1.2m左右,可以有效地避开其他地下设施。各分支路主要沿草坪及地面硬质铺装敷设,为保证其抗压和防破坏,均穿镀锌钢管保护,在地下0.7m处敷设。

4结束语

城市广场照明是利用灯光塑造城市夜景的一种照明技术,也是展现城市发展和体现城市个性的艺术,亮化照明对于美化城市,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均起着积极的作用。只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平面图,透视图等 关键词:设计说明;广场景观;城市景观;景观设计 一、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本方案的景观设计概念一反“常规内向的”购物商业设计思路。我们的设计思路和概念断然将城市商业村落迁到了公园里。我们相信这种朝向自然景观的商业街最适合当地人的思维及喜好,这是一种可以同时交流享用的街道、漫步路,水道、广场和公共绿色空间等区域,人们可以在这里用餐、娱乐、购物、工作、休闲放松。我们坚持利用自然,反对一切人造的,粗劣的东西,相信人们会愿意感受自然的光线、新鲜的空气,地域的情调、优美的建筑和材质。自然的商业感受将更有趣、更艺术化。一切能发挥人们想像的景观元素将呈现在公共空间里。 二、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策略 多层次的体验:设计了丰富的景观层次,把不同的景观元素穿插利用到院落空间、广场、街道和水岸线。 生动的水岸线:独特的水景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无论是散步、逛街,还是表演,都有不同的景观节点,丰富的水岸线设计为行人提供了不同的感受。 公共领域:在这个大的区域里,合理的配置了不同主题的公共空间:购物、餐饮、娱乐、消遣、休闲、健身以丰富购物的感受。例如,配合主力店入口的景观设计可以置一个室外卖花空间,或者在餐馆的外部公共空间可以设置一个卖食品的空间。这种室内外配合的设计能吸引更多的客人。 蛇行的和梯形的通道:像孩子的游戏,景观领域像蜿蜒的人行的蛇行路。例如弯曲的水岸线散步路和东西向的弧形步行路联系了未来的娱乐中心、主力店和公园的主入口。一系列的节梯或桥体被运用到整个项目,每个设计思路都有它的特别情趣性。 景观介入:许多的漫步路都非常长,为避免其单调性,我们介入了许多景观元素、不同的材料和铺装图案。在商业街建筑北部,以引进的水体刻意的打破了过长的漫步路。放射形铺装的运用和水边的平台都打破了其单调性。 漫步路和街道景观:东西向的曲线路把人们导入北面沿湖景观及中心公园,放松的步行路联系着不同的景点。岸线前的步行路无论白天还是夜间都是很活跃的。这里的夜生活也很丰富,因为这里分布了水景、公共艺术和雕塑和室外街具小品。各种动态的和好玩的水景观像珍珠一样被串在沿湖建筑主轴线上。每个水景被清楚的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平静的水池、戏剧性的喷泉等。

市民广场设计说明

市民广场设计说明 摘要:城市广场作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与发展的象征,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 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广场反映了城市悠久的发展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是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域性景观设计是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以及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特点为基础,地域性景观设计中的设计与地域特色相结合,使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得到表达和展示,使城市广场成为表现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最集中的地方,成为真正的“城市的标志”。 关键词:地域性;文化;景观;特色 一、项目概况介绍: 基地位于中卫市文化中心,地理位臵十分显著。总面积约2.6公顷,东、南面紧邻城市道路,东部道路一侧为展览馆、科技中心,南部道路一侧为居住区,北部为少年儿童图书馆,西部为学校,基地地势平坦,西部有国槐等古树需保留。见基地附图。 通过规划设计,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集休闲、娱乐、运动、观演、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市民广场。 中卫市地处中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具有冬寒长,夏热短,春暖快,秋凉早,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风沙大,气象灾害较多等特点以干燥少雨,多风沙,四季分明,夏季干燥炎热,冬季寒冷漫长,昼夜四季温差大,降雨集中,蒸发强烈为特征。 年平均气温为8.1-8.6℃,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2-39.3℃,极端最低气温为-23.7 --30.6℃,区内日温差较大,昼夜一般相差11-16℃。年平均降水量200mm左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在1600-2000mm,年平均风速1.8-2.7m/s,以偏北风为主,最大风速15-28 m/s,多出现在春季。年平均相对湿度55-58%,最大积雪深度4-10㎝,最大冰冻深度0.8-1.0 m,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区内无霜期152-192天。 二、设计景观意义: 市民广场蕴涵着各种意义、象征还有使命,地域文化特色能够体现各个不同

城市景观照明工程技术规范

城市景观照明工程技术规范(表 摘要:为了规范和发展城市景观照明工程技术,照明学会组织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了《城市景观照明工程技术规范》编制组。 1 总则 1.0.1 为使城市景观照明工程建设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省市城市建筑物外景、道路、水系、桥梁、立交桥、广场、名胜古迹、公园、商业街、生活居住区、迎宾区、文化休闲区、橱窗、广告及标志等景观照明。 1.0.3 城市道路、体育场、栈场等功能性照明应符合相关专业性标准的规定。 1.0.4 在执行过程中,尚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0.1 灯具luminair 收集、分配或改变光能方向和分布的器具,包括除光源以外所有用于固定保护光源、调节光能的全部部件,以及与电源连接所必需的线路附件。 2.0.2 配光曲线luminous intensity distribution curve 是描述灯具的发光强度在不同方向上变化的曲线,根据灯具的特点它可以是一根或是一组曲线。通常配光曲线是以总光通量为1000 lm来绘制,因此当灯具的光通量不是1000 lm时,发光强度应根据光通量的比例加以修正。 2.0.3 照度(E) illuminace 被照面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光通量,反映物体被照明程度,单位为勒克斯(lx)。 2.0.4 亮度(L) luminance 发光面在观察方向上单位投影面积发出的光强,是反映人眼对物体明亮感的参数,单位为尼脱(nt)。(1 nt = 1 cd/m2)。 2.0.5 泛光照明floodlighting 用单个或成组的投光灯从外面照射照明对象物,使其亮度和色调区别于周围环境的照明方式。 2.0.6 轮廓照明outline lighting 用白炽灯泡、串灯、霓虹灯管或其他线状、带状光源勾画建筑物轮廓的照明方式。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策略研究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26T15:54:43.060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12期作者:戴传斌 [导读]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设计是一门综合多学科研究,涉及城市规划学、城市美学、色彩心理学及行为心理学等研究。 深圳市壹光壹城照明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72 摘要:城市夜景照明规划设计是一门综合多学科研究,涉及城市规划学、城市美学、色彩心理学及行为心理学等研究。我国的照明事业起步较晚,目前城市照明体系研究尚没有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当中,许多城市的照明设计尚不完善,实践中还存在很多误区,进行夜景照明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由此进行夜景照明规划设计的策略研究,希望对城市的夜景照明研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并对我国城市夜景照明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夜景照明;规划与设计;照明策略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昼出夜伏的生活规律在逐渐发生变化,夜生活时间逐渐增长,人们对城市夜景观的品质需求正在逐渐提高,在满足基本照明需求的同时,更多地倾向于满足心理和情感需求方向发展。由此可见,现阶段夜景观中所提倡的“亮化工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让人们能够从心理感受到安全、舒适,满足和提高人们审美及文化体验的多元化夜景照明是未来照明设计发展的新方向,国内各主要城市已经加大了对夜景环境的营造力度。与此同时,夜景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象征,一座城市的风貌不仅仅体现在白天景观当中,夜景观也是城市的一张“名片”,能够体现城市的发展风貌,国际上很多都市都因拥有迷人夺目的夜景而使人流连忘返,如巴黎、伦敦、横滨、曼哈顿等,皆因其独特的,符合城市特征的夜景而成为知名的旅游城市。由此可见,城市夜景观已成为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重要部分和重点研究内容。 1城市夜景照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大规模的城市夜景照明建设,特别是以市政管理单位主导的城市照明必然产生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规划时间比较短,缺乏持续、长远性考虑。基本是项目前期论证时间相对较长,但给施工留出的时间太短,缺少精品意识。如厦门金砖五国会议的夜景照明项目给施工方只留出了45天,要完成近20亿元的项目规模建设,势必对项目的质量会产生一些影响。二是“长官意识”比较明显,盲目上马或套用效仿其他城市夜景项目效果,即使有些城市虽然有专家论证,但最终都由领导拍板决定,导致建设效果、区域光环境和城市规划不统一、不协调、不和谐,缺乏整体性。这些问题和隐忧从根源上来说不利于整个行业和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城市夜景照明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同时,重建轻管问题、用电安全问题、节能问题、生态问题、光健康问题、滥用激光灯等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关注[1]。 2城市夜景照明规划目的及意义 2.1改善城市环境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白天城市景观的延续,是城市不可忽视的另一张“名片”。目前,许多城市因城市亮化工作出现了很多“千城一面”现象,使得城市夜景观缺少城市特色、地域特色、人文特色[2]。合理的照明规划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美化城市面貌,凸显城市个性。 2.2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的夜生活也从侧面能够反映出城市的经济,是城市经济阶段发展的产物,优秀的城市夜景观可以通过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进而促使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旅游消费、吸引投资,并对城市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3增加城市夜晚安全性 夜景观在保证人身安全方面要求更高,它不仅要求美丽和谐,展示城市特色,更重要的是保证居民的安全问题,改善城市的治安状况,保障交通安全。有研究表明,城市犯罪率和交通事故率与城市夜间照明密切相关。优秀的城市夜景可以有效地提高居民夜间生活的安全性,使其感到安全放心,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 3城市照明规划策略 3.1效率策略 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按道路性质、环境条件提出道路照明分级规划,规定照明水平、光色、显色性和照明设施要求,对机动车道路照明进行全面测量统计,与规划标准对照,制定改造、维护计划。在十字路口,人与车相遇,交通繁忙,应加强照明[3]。对于人行路径或集中活动区域,在有高差变化或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应提供足够的照明,并应保证一定的环境照明,避免过于强烈的亮度对比,同时提供心理安全感。通过标识照明帮助市民夜间定向定位,保证夜间的可达性。为提高驾驶员的视觉舒适度,选用截光型灯具以减少眩光。不对称配光灯具可减少溢出光线,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3.2展现城市特色策略 逐步完善整体照明的布局,整合景观及建筑的夜景照明,构建丰富合理的照明格局,突出城市特色景观节点,突出城市历史渊源及现代活力。找出最具特色夜景的道路载体和景观照明载体,以其为重要照明轴线,配合几条主要道路及重要建筑和开放空间的景观节点,突出城市独特的夜景模式,并制定与城市规划相协调的夜景整体规划方案。 3.3市民生活改善策略 照明规划策略从以物体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从以夜景为中心到以夜生活为中心,以“宜居”为核心照明战略,充分利用夜间活动聚集的影响,促进市民生活空间的照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精神和生命健康需求。应该注意夜生活的载体——街道,休息区和与人类行为有关的其他因素,而不仅仅是强调装饰照明。改善居民区内或附近公共场所的照明质量,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维持维护和管理条件。对于不符合开发要求的现有照明设施的改造,应适度推广新设施。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公园,延长开放时间,提供夜间庭院照明,增加公民夜生活的兴趣[4]。 3.4绿色照明策略 应按照国家标准中有关功率密度的规定,尽可能实施节能环保。做好新照明工程的能耗记录,对现有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进行能源调查,并在城市建立照明能源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展照明能耗研究工作,提出节能措施。加强节能管理,推广节能措施和节能产品,

临平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临平城市广场设计说明 1、项目概况 临平城市广场位于余杭区临平镇高新开发区,新行政中心南侧,基地外围北临良渚路,东接勾庄路,南接瓶窑路,北临径山路。基地外围南北两侧均为居住区块,东侧为商场集合区,西侧为高新科技园区。 基地规划总面积81528.7平方米(约122.3亩),现状地势平坦,有一余杭塘河穿流而过,其余陆地均为废弃荒地。基地外侧人行道地坪设计标高为34.15米,废弃荒地标高基本在34.05-34.12米之间,余杭塘河常水位33.60米,汛期标高为34.00米,旱期标高为33.20米。 《临平城镇总体规划》对该项目的定位为新市民广场,成为临平镇市民休闲娱乐游憩的新型城市客厅。 2、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在临平城市广场设计中,主要遵循一下几个原则。 .1.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广场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广场中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等服务设施,广场的绿化符合人体的尺度。 .2. 地方特色原则。城市广场建设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良渚文化,广场内设有有良渚文化国际交流中心,沿着长廊有介绍良渚文化历史过程的木墙,并且广场中心的绿地形状均是良渚文化中的玉器形状,强烈的突出了当地的文化,宣扬了良渚文明,从而增强了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 .3. 效益兼顾原则。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以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 .4. 突出主题原则。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我现在设计的广场主要是文化性、纪念性、群众性于一体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的创意表达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的创意表达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夜景照明”日益为人们和社会所关注,它既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塑造了形象鲜明、独具特色的城市外部形态。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作为一门经营空间的艺术设计,是人们“改善城市景观环境”精神需求上的一种产物,其建设成功与否,与夜景照明设计的创意表达有着直接的关连性,它是城市夜景照明建设项目主题思想得以推广和实施的重要环节与保障。本文从“重”理念、“续”文脉、“话”时代、“构”整体、“表”层次、“突”主从等六个方面解析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的创意表达,并结合案例论证,提出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设计;创意;环境 1987年,日本朝仓教授提出“光构成”理论,他将光引入造型领域,并提出了光的装饰机能以及光作为艺术表现创作素材的两大重要观点。此后,夜景照明理念逐渐跨入城市规划领域、建筑领域及艺术领域,并不断得到改进与提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生活、审美水平的普遍提升,人们逐步意识到创建一个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生态平衡、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的重要性。而“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作为顺应时代需求脱颖而出的新事物,是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造和实现这一美好环境构想具有深远的作用与意义。它是建立在城市自然及人

文景观环境的根基上,经过宏观规划、设计改造,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与创意艺术表现而形成的城市夜间综合景象。它不但通过灯光艺术再塑了城市外部形象,展现了城市特色风貌,而且利用照明技术彰显了城市综合实力,促进了城市全面发展。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作为一门经营空间的艺术设计,是人们“改善城市景观环境”精神需求上的产物,其建设成功与否,与夜景照明设计的创意表达有着直接的关连性,它是城市夜景照明建设项目主题思想得以推广和实施的重要环节与保障,有效地揭示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的本质,体现了夜景照明建设的必要性,更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景色宜人、陶冶性情的精神场所。那么在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中,我们应如何处理才能更具创意? 一、“重”理念 “设计贵在创新”,要设计出具有独特个性和高品味的城市照明环境,就必须要有卓越的设计理念。设计理念卓越,首先在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的艺术构想上要有不同于一般的立意,要新颖独特,另辟蹊径。在夜景照明设计中,通过城市主观文化内涵的挖掘、提炼与创造,彰显其独特的个性魅力与浓厚的文化气息,这是夜景照明设计能否具有艺术创意的关键点。其次,要开辟新视野,开拓新思维,开创新观念,追求新的审美愉悦,体现时代甚至超越时代步伐的、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与意识,集中体现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艺术构想与总体布局的统一,创作手法与形式法则的统一,功能追求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对卓越设计创意的追求,实质上既是对设计师创新思维才能的挖掘与体现,也是对城市夜景照明项目软资产的开发与建设,更是对照明设计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具体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具体(详细)规划两个方面。城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是指根据一个城市(地区)的总体规划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城市各种相应功能的分区,以艺术表现手段对城市夜景照明进行的总体把握和设计。城市夜景照明具体规划(详细规划),是指按照一个城市(地区)夜景照明总体规划的要求,依据夜景照明有关标准和规范,对城市特定的局部范围或区域载体,运用夜景照明的艺术手段反映其特征、并作为夜景照明工程实施依据的具体设计。(一)城市夜景照明规划1、城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内容(1)指导思想。要树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城市居民服务的观念,坚持经济实用、节约用电、保护环境,促进城市夜景照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2)规划依据。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依据,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3)基本原则①定位准确,反映特征。要准确反映城市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人文景观的内涵,表现城市自然格局和建筑风貌的形象特征。如北京,要把保持古都历史文化传统和整体格局、体现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融为一体;而上海、广州、深圳等则是中西方文化的融汇之地,要反映大都市的繁华和现代化的气息。②突出重点,提高品位。要有重点、有个性,有利于提高夜景照明的文化艺术品位。抓住城市的各种主要特征进行规划,避免杂乱无章和画蛇添足的现象。③以人为本,和谐统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既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又要充分考虑本地市民的素质和欣赏习俗,同时,还要考虑照度与色彩、白天与晚上景观的协调。④绿色照明,节能环保。要按照“绿色照明”的理念,采用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型高效节能照明电器和多种照明方式,达到经济安全、保护环境的目的。⑤体现功能,实行四同。要按照城市夜景照明范围、对象不同功能和性质的分类(如公共广场、道路、建筑、园林绿化、景观雕塑、桥梁、水景等等)进行规划设计,产生符合各种功能特征的总体效果。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要与夜景照明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建设、同步竣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4)系统结构城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的系统结构,包括城市夜景照明照度和色彩的总体分布,重要景观(点)、轴线(线)和区域(面)夜景照明的系统结构等等 5)措施保证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近期、远期和远景期城市夜景照明的目标,提出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相关政策等实施规划的保证措施。2、城市夜景照明具体规划内容城市夜景照明具体规划是城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主要包括城市道路、公共广场、建筑物、商业街、园林绿化、景观雕塑、桥梁水景等具体规划设计,内容有方案的文字说明,夜景照明效果图、采用的照明方式和选用的光源、灯具等电器产品、夜景照明工程的投资规模等,对夜景照明工程的实施提出节能、环保、质量和安全的措施保证。(1)城市道路首先要根据道路状况,选择布灯方式,按照有关规定计算照度标准,在保证道路功能照明的前提下,选择造型优美、色彩明快的灯型、光源和灯具。(2)公共广场公共广场的夜景照明非但要考虑广场本身,还要结合广场周围道路、建筑、景观和绿化的特点,选用造型优美、照度适中、色彩宜人的照明电器产品,使灯光亮暗区域对比适当、自然和谐,避免和减少眩光或溢散光对环境产生的光污染,营造优美、舒适、亮丽的夜景环境。(3)建筑物建筑物的夜景照明主要是指立面照明。按照建筑物的不同特征(如纪念性建筑、标志性建筑、仿古园林建筑、欧式景观建筑等),采用适宜的照明光源和电器,以适当的照度和色彩,分别选择泛光照明、轮廓照明和内透光照明的方式,反映建筑各自的材料性质、结构特征、时代风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4)商业街商业街(步行街)的夜景照明要体现繁华、热闹的景象,拉动晚间经济的发展,刺激旅游和消费。沿街店面夜景照明的形式、色彩和规格要协调、自然,商业广告、标志、门头字号的设置要考虑综合效

浅析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要点

浅析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要点 摘要: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各个城市在2015年之前完成城市照明专项规划。不少省住建厅也专门下达文件要求确保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顺利进行。作为从事照明工作设计者,不揣浅陋谈些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的要点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肌理夜景照明设计要点 住建部印发的《“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的通知》建城[2011]178号要求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和东中部地区县级城市,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划编制要求,于2015年前完成城市照明规划的编制或修编工作,并按法定程序批准实施。认为要完成城市照明专项规划首先是认知城市,梳理城市,明确城市结构组成,从而建立城市夜景照明系统。 1、城市肌理 “城市是历史的场所,人们记忆中的、历史性的以及其秩序性是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反映社会及文化习俗的“集体的表现。”它们形成了一种建筑构成的场所。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 1933年以“功能城市”思想为核心的雅典宪章,形成了以居住、娱乐、工作和交通四大功能来理解城市结构的规划思想。 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建筑师史密森提出了房屋、街道、区域和城市的概念,强调了可识別性、归属性、多元性。 中国经过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到明清时期,已形成都城、省城、府(州)城、县城、镇五级行政中心组构的城镇体系。

近代中国的城市转型,既有新城的崛起,也有老城的更新。自20世纪末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景观照明发展迅猛,但同时也显示出建设 管理无序、重视觉形象而轻社会经济效益、浪费能源、光污染严重等问题。究其根本,缺少在科学的系统性理论指导下,对城市照明进行行之 有效的规划是重要原因。 从我国国情需求出发,在对城市景观照明进行广泛调查和专题研究 的基础上,对城市景观照明规划的现存问题从规划理念、程序内容和改 进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2、城市夜景构架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能一概而论。下面以我们在设计实践中的心得、经验,重点浅析城市各个部分的夜景照明设计要点。 (1)老城区 对于城市中的老城区,夜景照明设计中既要表现中国建筑的形体美,还要注意表现体积感、空间感。 (2)欧式风格区 欧式民居风格协调、雅致。在夜景照明设计时,注意建筑细部的刻画,控制灯光的亮度。对于巴洛克建筑用光用色强调其浪漫性、强烈的曲线光影关系。 (3)公建区 当你从高楼林立、道路拥挤的中心城区来到公建区时,那开阔的广场、造型优美的博物馆,使得原本郁闷的心情突然得到了释放,心胸顿时开朗起来。夜景照明设计时,广场要安静、温馨,功能照明与景观照明相融合。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 一城市广场历史回顾 我国历史上城市广场的演变是由“市”而来,南宋时期,因为商品买 卖进一步专业化,市场根据形势的发展要求,以崭新的姿态重新组合,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人们在“市”的周围,为了进行商品交换,构 筑了大量的建筑以适应其需要。这种自然形成的商品空间具有广场空 间的某些特征,也可以称为我国广场的自然发展雏形。 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广场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突出的 有以下三种因素:其一是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不同必然显现出不 同的城市广场风格和做法。其二是政治宗教因素,君主集权统治下的 广场多以体现君主的权威为目的;宗教统治下的广场多以体现神的意 志为目的;民主制度下的城市广场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演变而来。其 三是经济因素,经济活动直接影响着广场土地使用,推动着整个城市 的发展。总之,在数千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广场的范畴在持续 地发展演变,通过以下资料可概括出广场的历史: ⑴“广场”源自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FORUM),是人们进行 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城市的起居室”,其特性、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 ⑵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 场地(PLAZA); ⑶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它作为城市的 “心脏”,在高度密实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 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SQUARE)雏型;

⑷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最大水准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 单独依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 部分; ⑸现代城市广场的范畴再次延伸,不仅市政、商业广场等是城市的主 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 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2】。 二城市广场定义 广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与城市相同的历史。古今中外, 对广场定义众说不一。凯文林奇认为“广场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 的中心部位,被有意识地作为活动焦点。通常情况下,广场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相通。它应具有可以吸引 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 王珂、夏健、杨新海编著的《城市广场设计》一书中对城市广场的定 义较有概括性,书中表述“城市广场的定义需要包括场所、内容、构成、使用方式和意境五个方面的基本限定。尝试将城市广场定义为: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建设的,以建筑、道路、 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其中, 城市社会生活包括政治、文化、商业、休憩等多种活动;主题思想则 指表现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及城市景观环境等多重目的;节点型是 指城市空间中的核型空间形态”。 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广场的概念要广义得多,大到形成一个城市的中 心或一个公园,小到一块空地或一片绿地,除街道外,是城市公共空 间的另一种重要空间形式。城市广场突出地反映了城市的特征,为市 民提供了室外活动和公共社交的场所。 三广场的类型

北京的某大厦夜景照明工程施工组织规划.docx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2)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 (3) 第三章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 第四章主要物资和施工机械设备 (5) 第五章施工总进度计划 (6) 第六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9) 第七章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3) 第八章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7) 第九章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20) 第十章电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3) 第十一章内装饰成品保护技术、组织措施 (37) 第一章

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设计、施工图纸 2、招标文件 3、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验评标准 1)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1,92DQ3, 92DQ4, 92DQ6;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2002; 3)《电气安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 01 —26— 96;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 95 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 — 92 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1999 8)《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 2001, J10090 —2001 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95 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95

11)《华北地区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3、 92DQ4、 92DQ6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 大厦室外泛光照明设计、供应及安装分包工程 二、工程施工特点 工程地点:北京** 区********* 工程范围:楼体LED 灯具、管线和控制系统的安装;室外景观照明灯具、管线和控制系统的 安装 承包方式:包工包料 施工工期:开工日期为雇主通过总承包商发出的开工通知上注明的日期 第三章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光源及灯具的选择: 光源及灯具均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及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灯具应符合《灯具通用安全要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doc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T163-2008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Codeforlightingdesignofurbannightscape 2008-11-04发布200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141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163-2008,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8年11月4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6号)的要求,编制组对国内外大量夜景照明工程和规范文献资料进行了深入实测调查和分析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照明评价指标、照明设计、照明节能、光污染的限制、照明供配电与安全等。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邮编:100044)。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北京照明学会、上海照明学会、东芝照明(北京)有限公司、欧司朗(中国)照明有限公司、上海同音灯光音响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广茂达灯光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深圳高力特通用电气有限公司、国际铜业协会(中国)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赵建平肖辉乾李景色沈天行 汪猛杨春宇王大有李铁楠 朱红李奇峰许东亮刘剑平 汪幼江恽为民高京泉施文勇 1总则 1.0.1为在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塑造城市夜间形象,增加城市魅力,丰富人们夜间生活,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使用安全、维护管理方便,实施绿色照明,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使用于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特殊景观元素、商业步行街、广场、公园、广告与标识等景物的夜景照明设计。 1.0.3城市夜景照明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夜间景观landscapeinnight,nightscape

广场设计论文---城市广场的分类与概念

郑州轻工业学院轻工职业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_城市广场的概念与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李桐 专业班级08(3+2)艺术设计一班 学号112340109 院(系)环境艺术系 指导教师(职称)樊博(讲师) 完成时间 2013年03月01日

城市广场的概念与分类 摘要 广场是城市文化的聚焦,城市面貌的窗口,是城市中的“精神空间”。一个城市文化内涵代表这个城市的灵魂。它包括城市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老城区的历史街道,文物古迹,老居民区,城市传统技能,习俗,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形式等。在进行城市中心广场设计时,我们需要对这些城市文化要素进行整合与重构,来达到城市中心广场的作为城市中心形象的特征。 关键词广场/文化/休闲

城市广场的概念与分类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CITY SQUARE ABSTRACT Square is a focus city culture, city appearance of the window, is the city of "the spirit of space". A city culture represents the spirit of the city. It includes the city cultural environment,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old city historical street, cultural relics, the old residential areas, city of traditional skills, customs, non-material substance, culture etc.. In the city center plaza design, we need to integrate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cultural elements, as the city center image features to reach the city center square. KEY WORDS Square,culture,leisure

夜景照明设计方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二、设计原则 三、灯光分析 四、设计方式 五、效果图 六、布灯图及灯具资料 一、项目背景 该大厦位于慈溪中心城区商贸黄金地段CBD区块,以新颖的设计理念、独特的个性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慈溪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大厦占地1227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地下二层,裙房4层,其上部为双塔型主楼,为未来慈溪市的新型写字楼代表之作。 作为晚间大厦的外衣,灯光设计本着高效节能,高雅大方的原则,依据《JGJ T-163 200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我们对大楼照明夜景进行了整体规划。务求以人为本,美观大方,亮化与美化并重,务求打造夜间CBD段新标志。

二、设计原则 1、确保先进性原则灯光主要采用先进的LED光源为主,符合现代化商务办公楼的气质,体现会长级商务大楼的王者风范。 2、节能环保原则商务办公楼的绚丽多彩与绿色节能完美结合,彰显其先进性。 3、以人为本灯光绚丽而不失庄重,将大楼总体照度控制在20—500Lux以内,亮度适合人眼的观赏,不产生眩光与视觉疲劳。 4、灯光与大楼形体美和谐统一原则,光色与大楼结构巧妙结合起来,做到见光不见灯,灯光与建筑材质或完美映衬。

三、灯光分析 二级照度区域20—100Lux 该区域灯光为建筑主体灯光,能给远处的观众视觉上的吸引,而又区别于参加灯光表演的动感LED灯光,为凸现建筑材质与灯光相互辉映,虽然照度不高,亮度与光色却能吸引人的眼球。 三级照度区域5—50Lux 该区域为夜景灯光表演的主体部分,LED灯具的特殊属性,虽照度不高,但光波长,给人的感觉异常明亮,动感的灯光在晚间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一级照度区域50—250Lux 该区域灯光给身在其中的客人最直接的感受,应严格遵循人体规律,使光照度均衡,使身在其中的客户能身心舒爽,光色在2700K—3500K以内,平均照度100Lux左右,符合商业照明规范。

夜景照明技术要求

第二章工程技术要求 一、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 本系统工程实施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产品标准和规范、工程标准和规范、验收标准和规范等必须至少符合以下有关标准和规范: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 《城市夜景照明技术指南》(北京照明协会) 《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1993年) 《建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1993年)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7)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9-2001) 《室外环境照明指南》(CIE-37) 《都市城区照明指南》(CIE-92) 《泛光照明与装饰工程照明指南》(CIE-94) 《城区照明指南》(CIE-13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98-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范》GB50198-199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199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标准》YD/T 2008-8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城市道路路灯照明设计说明.doc

道路照明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规范及依据 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7.《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 8.《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10.《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安全要求》GB7000.5-2005/IEC 60598-2-3:2002 11.《广东省LED路灯地方标准》(DB44/T609-2009) 2009年7月1日起实施 12.《道路照明用LED灯性能要求》GB/T24907-2010 13.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函【2012】113号印发广东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道路照明工程概况 1.工程范围: 本次设计为xxxxx路灯工程,路长约为xxxxm。 道路设计路面沥青路面,路幅总宽为31m。 道路标准断面为:3.75米人行道+11.75米道+11.75米车行道+3.75米人行道 2.设计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 (2)路面平均亮度:Lav≮1.0(Cd/m2)(维持值) (3)路面亮度均匀度:Lmin/Lav≮0.4(维持值) (4)路面平均照度:Eav≮15(lx)(维持值) (5)路面照度均匀度:Emin/Eav≮0.35(维持值) (6)眩光限制:采用半截光型配光灯具 (7)诱导性:好 三、道路照明设计 1.道路灯具布置: 本工程道路沿线机动车道照明均采用双侧对称布置方式,灯杆立于道路两侧人行道,灯杆杆中心离机动车道路边缘石0.5m,悬挑长度为1.5m。机动车道照明采用单臂双头的LED灯,灯具安装高度13m,灯源功率2×120W;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照明采用单臂单头的LED灯,灯具安装高度6m,灯源功率45W;所有灯具建议采用半截光型进口灯具,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路灯灯杆采用钢质锥形杆,并且应该采用热浸镀锌或铝材喷涂对灯杆和灯臂表面进行防腐处理。本工程照明灯具灯杆间距原则上为30m,实施时应根据公交车站、交叉路口等分布的情况作相应的调整。LED路灯性能应满足国家标准GBT24907-2010《道路照明用LED灯性能要求》,且应当符合《广东省LED路灯地方标准》(DB44)中LED路灯参数要求。 2.供电设施: 本设计采用10KV电源环网供电及0.4KV配电,并由路灯行业管理部门最终确定10KV电源接入点位置。10KV高压外线工程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供电部门设计。本工程设置1座露天安装方式的路灯专用箱式变电站,要求其配置温显及防凝露装置。考虑到交通信号灯及将来沿线公共照明与公共市政设施的用电要求,路灯箱变容量取120KVA。本工程设置三遥式节能型控制器1台。施工前,请先报供电部门确定高压线接入位置。 3.配线选型和敷设: 低压供电方式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电选用YJV-1.0KV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电线全线穿管埋设。保护管在人行道下采用穿电缆用PE(?63)硬塑线管埋地敷设,离人行道边线0.5m;过街处采用外套

城市夜景照明实施要求1

城市夜景照明实施要求 为在城市夜景照明设计、建设、维护管理中,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塑造城市夜间形象,增加城市魅力,丰富人们夜间生活,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使用安全、维护管理方便、实施绿色照明,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夜景照明光源电器的选择: 1、选用的照明光源及其电器附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2、泛光照明宜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钠灯;内透光照明宜采用三基色直管荧光灯或LED光源;轮廓照明宜采用低压(DC24V或AC24V)的LED、数码管、洗墙灯、贴片灯管,不允许采用高压(220V)LED产品。LED产品:开关电源AC220V 350W DC24V或DC12V 建议采用产品品牌为深圳茂硕、上海明纬、珠海金波。LED芯片建议采用产品品牌为美国科瑞、台湾晶元、德国欧司朗。 3、安装在室外的灯具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灰尘进入的数量不会对设备造成伤害,防水要求从每个方向射水,不应引起用电设备损害)。埋地灯具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7(防水要求灯具在短时浸入水中不应有能引起损害的水进入)。对人员可触及的照明设备,应采取隔离保护措施。 二、夜景照明配电要求: 1、同一照明系统内的照明设施应分区或分组集中控制,应避免全部灯具同时启动,应根据使用情况设置平日、节假日、重大节日等

不同的开灯控制模式,对夜景照明系统应采用智能化控制。 2、设置在室内、外的配电箱宜采用不锈钢箱体,箱体内分别装有接地、接零端子排。 3、在照明供电系统中,三相四线照明线路各相负荷的分配宜保持平衡,最大相负荷电流不宜超过三相负荷平均值。在配电时,中性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室外照明线路应采用双重绝缘的铜芯导线,照明支路铜芯导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导线在固定在保温墙体时用胶粘贴时应采取打满胶的粘贴方式,灯具固定采用胶粘贴时也应采用打满胶的固定方式。 三、LED光源与变压器的安装要求: 每个变压器所控制LED光源的总功率数与变压器负荷比值不应超过变压器或开关电源总功率的80%运行;LED线条灯内串时最多不应超过7支,且功率不应超过70W,LED点光源内串时最好不应超过25个且功率不应过100W。开关电源的安装位置供电半径在100米以内的、开关电源应全部放置在楼顶宜于更换的位置;供电半径超过100米的开关电源宜放置在楼顶或宜于更换的楼体其他位置。 四、配线要求 1.所有一次电源线220V以上电压采用VV或VJV,不可采用橡套线电缆YZ或YZW。 2.所有二次电源线DC24V或AC24V采用2*42护套线 3.敷设线路要敷设在隐蔽处,横平竖直,使整体亮化清洁美观。、 五、施工与质保要求

夜景照明规划市区夜景照明的规划与建设

夜景照明规划市区夜景照明的规划与建设 谈谈市区夜景照明的规划与建设 谈谈市区夜景照明的规划与建设 城市夜景照明是展示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她既是城市繁华和经济实力的象征,又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物质载体。 近年来,我市在城市建设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城市格局在不断形成,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城市的居住环境和城市面貌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体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市民的赞赏。然而作为现代城市的一种特殊标志的城市夜景,在我市还未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益。2000年12月我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2000年全国城市夜景照明研讨会与成就展示会,并参观了北京的城市夜景照明建设,体会颇深。本文就北京及其他城市夜景照明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城市夜景照明建设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而出现的新兴事业。因此,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城市夜景照明建设认识的高度,直接决定着城市夜景照明的地位与水平,主要领导重视是把城市夜景照明建设工作抓实抓好的原动力。

城市夜景照明建设工作是一项新生事物,在我国起步较晚,管理机制尚未健全,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技术规范与评价标准,设计和制作单位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只能依据个人的审美观念与经验进行设计和施工。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市灯光建设统管部门,如北京、上海、大连、重庆、深圳等不少城市已有专门的机构和工作人员管理这方面的工作,并制订相应的管理法规与办法,从源头开始对夜景照明规划、建设、设施的运行实施依法、科学、有序地长效管理,改变以往的城市夜景照明只重视建设,忽视管理的现象,使夜景照明建设的管理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过渡。 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确保夜景照明建设有序进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使城市夜景照明建设达到高品位、高水平,必须有一个高起点、系统化的规划。我市夜景照明建设起步较晚,恰好可以吸取国内外城市夜景照明建设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搞出一个好的规划。在制定全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域功能布局与特点,一个区域或一个路段制定灯光建设框架,以路灯、建筑物灯和户外广场、商业招牌灯等内容为重点,根据财力情况分期分批实施,形成完整的城市夜景照明景观。 三、把城市夜景照明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夜景照明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政府投入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