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环境风险分析
办公场所环境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办公场所环境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一、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1)火灾:因配备消防设施、消防器材不够或失效,对动火没有进行监控,易燃物品没有有效管控,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造成发生火灾事故。
(2)触电: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不符合、违反用电操作规程等造成人员触电伤亡。
(3)坍塌:因为房屋、围墙年久失修等原因造成房屋、围墙失稳、倒塌等事故。
(4)其他伤害等:因天气灾害、树木倒塌、车辆伤害、其他意外等原因造成人员的伤害等。
二、公司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突发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突发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尊敬的公司管理层:根据我司定期的环境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任务,我部在最近一次评估中发现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突发环境风险的存在。
我谨向您提交此份评估报告,以引起您的重视并提供解决方案。
评估背景: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在化工行业运营多年的公司,市场份额占据一定地位。
然而,近期在我们的环境检查中,我们发现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可能对人员健康和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评估结果:1. 潜在危险物质泄露风险:我们注意到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存储和操作一些潜在危险的化学品,包括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
这些物质的不当处理和泄露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和其他严重意外事故,对员工和周围社区的安全构成威胁。
2. 污水处理不当风险: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然而,我们发现其处理设施的现状不理想。
废水未经适当处理直接排放,可能导致周围水域和土壤的污染,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造成危害。
3. 气体排放超标风险:在我们的气体检测中,我们发现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排放的某些气体超过了国家和行业标准。
这些气体包括有害物质和大气污染物,可能会对周围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建议:为了应对这些突发的环境风险,我们建议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以下措施:1. 增强防护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存储区和操作区的设施和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 采取适当的操作程序和个人防护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员工意外伤害的风险。
- 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高他们对环境安全的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改进废水处理设施:- 某化工公司应立即进行废水处理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 审查并采用最佳实践,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相关环保法规和要求。
- 投资改进废水处理技术,以降低废水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回用、循环利用或中和处理等。
3. 控制气体排放:- 审查并更新公司的气体排放标准,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要求。
环境风险评估案例分析

环境风险评估案例分析绿色化工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案例分析一、环境风险评估概述环境风险评估是指对某一项目、活动或场所所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以揭示环境风险的性质、程度和影响,并提出环境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对策措施。
本文将以某绿色化工公司的环境风险评估案例为例,分析其所面临的环境风险和相应的对策措施。
二、案例背景某绿色化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产环保型化学产品的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水性涂料、环保溶剂等。
该公司拥有一座厂区,涉及原料的储存、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处理和废物处理等环节。
公司秉承“绿色发展、环保至上”的经营理念,但在其业务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定的环境风险。
三、环境风险评估内容及结果1. 原料储存环境风险评估通过对绿色化工公司的原料储存环境进行评估发现,公司的原料储存区域尚未实现全封闭管理,存在一定的溢漏和挥发风险。
针对这一问题,公司应加强原料储存设施的改进和维护,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原料的安全储存。
2.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评估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涉及到一些有害物质,存在着废水、废气的排放问题。
为此,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废气处理设施,确保排放达标。
此外,公司还应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监测和控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3. 废物处理环境风险评估绿色化工公司产生的废物主要包括废水和固体废物。
针对废水的处理,公司应合规运营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而对于固体废物的处理,公司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废物,采取妥善的分类、包装和处置措施,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四、环境风险评估对策措施为了有效应对所评估出的环境风险,绿色化工公司应采取以下对策措施:1. 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公司应制定并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包括各环节的操作规程、风险控制措施等,确保环境风险的全面预防和控制。
2. 提高环境保护设施的完善程度:公司应对现有的废水处理、废气处理设施进行改进和升级,保证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同时加强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风险分析及其对策报告

1、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领域加大了PPP、BOT、EPC等模式的推广力度,地下管廊、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作为近年政府力推项目;
2、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实施走出去战略;
3、美丽中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
4、国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
优势+机会SO
1、利用多业并举优势,参与PPP、BOT、EPC等模式项目;
2、利用等海外项目的经营经验,继续参与国家“一带一路”项目建设,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3、利用核电市场的发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发展生产力,把企业做大做强。
4、利用技术平台优势,为公司参与国家重点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劣势+机会WO
1、加强资质升级工作部署,提升资质水平,满足PPP、BOT、EPC等模式资质要求;
2、进一步发挥产品质量优势;
4、宣传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劣势+威胁WT
1、继续实施资质升级、维护战略;
2、建立经营战略合作伙伴;
3、进一步完善内部体制机制建设;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注:S—竞争优势;W—竞争劣势;O—机会;T—威胁;SO—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ST—利用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WO—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WT—减少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
2、进一步完善技术平台建设,强化技术队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
3、完善项目风险体系建设,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4、内培外引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梯队建设。
外部威胁T
1、竞争对手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2、新的低成本竞争者;
3、受到市场调整和经济转型影响;
4、受经济新常态等多重因素影响。
某公司环境风险评价报告

某公司环境风险评价报告一、概述本报告为某公司环境风险评价报告,旨在评估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护公司及相关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二、背景调查1. 公司简介:该公司是一家从事石化行业的企业,主要经营石油加工、化学品生产和销售业务。
2. 经营场所:公司位于一个工业园区内,拥有石油加工厂、化工厂和仓储设施。
三、环境评估结果1. 大气污染: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排放物可能对周围空气质量造成影响,特别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需要加强控制。
应对措施:加强对排放源的监测和控制,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标准。
采用低硫燃料和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 水体污染: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可能含有有机物和重金属,若未经有效处理,可能直接排放到周边水体中,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应对措施:建立废水处理设施,采用适当的处理工艺去除有害物质,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定期进行监测,确保废水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3. 地下水污染:由于公司仓储设施涉及化学品储存,存在地下水污染的潜在风险。
应对措施:加强地下水监测,确保化学品储存区域的漏油、泄漏等事故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定期检测地下水质量,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4. 废弃物处理: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包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若处理不当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应对措施:建立完善的废弃物管理制度,包括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
委托专业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废弃物的处理,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要求。
四、风险评估和管理1. 风险评估:根据环境评估结果,对各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2. 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职责,加强环境监测和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的复查和更新。
五、结论通过对某公司环境风险的评估,发现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地下水污染和废弃物处理等潜在风险。
该公司应加强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落实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少环境风险对公司经营和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公司风险分析

公司风险分析引言概述: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公司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
对于公司而言,进行风险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匡助公司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对业务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司风险分析的五个关键方面。
一、市场风险分析:1.1 市场需求变化:公司应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和趋势。
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公司可以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并及时调整产品或者服务的策略。
1.2 竞争对手分析:公司应对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其产品、定价、市场份额等信息。
这有助于公司评估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并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1.3 市场营销风险:公司应评估市场营销活动的风险,如广告宣传效果、市场推广策略等。
通过风险评估,公司可以避免投入大量资源在无效的市场营销活动上,提高市场推广的效益。
二、财务风险分析:2.1 资金流动性风险:公司应评估自身的资金流动性风险,包括现金流量不足、资金周转不畅等。
通过合理的财务规划和风险管理,公司可以减少资金流动性风险对业务的影响。
2.2 债务风险:公司应评估债务风险,包括债务偿还能力、债务成本等。
通过合理的债务管理和财务控制,公司可以降低债务风险对财务状况的不利影响。
2.3 资本市场风险:公司应评估资本市场的风险,如股市波动、利率变动等。
通过定期监测市场情况和灵便的投资策略,公司可以降低资本市场风险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三、法律风险分析:3.1 合规风险:公司应评估合规风险,包括法律法规的遵守、合同履行等。
通过建立健全的合规制度和流程,公司可以降低法律风险对业务的影响。
3.2 诉讼风险:公司应评估诉讼风险,包括潜在的法律纠纷和诉讼成本。
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和法律咨询,公司可以减少诉讼风险对业务的干扰。
3.3 知识产权风险:公司应评估知识产权风险,包括专利、商标、版权等的保护和侵权风险。
通过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和风险防范,公司可以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并降低侵权风险。
投资平台公司的外部环境风险与政策动态分析

投资平台公司的外部环境风险与政策动态分析在当今全球经济中,投资平台公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公司通过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了资本的流动,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然而,投资平台公司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外部环境风险和政策动态的不确定性。
本文将对投资平台公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以及近期的政策动态进行分析。
一、经济环境风险投资平台公司的经营活动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经济周期的波动、通货膨胀、利率变动等均可能对投资平台公司的业务产生影响。
例如,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可能导致资金流向投资平台减少,从而影响其盈利能力。
此外,通货膨胀率上升可能导致实际利率下降,也会影响投资平台公司的盈利状况。
二、市场竞争风险投资平台公司所处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涌入市场,增加了市场竞争的压力。
竞争对手可能通过降低手续费、提供更好的服务等手段吸引投资者,从而对投资平台公司的盈利能力构成威胁。
因此,投资平台公司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方式来应对市场竞争风险。
三、法律与监管风险投资平台公司经营活动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不合规的经营行为可能产生法律风险。
此外,政府对于投资平台公司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监管政策的变化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于P2P借贷平台的监管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对于投资平台公司来说可能增加了合规的成本和难度。
四、信用风险投资平台公司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借款方的还款意愿和能力。
在放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借款方无法按时还款或者无法还款的情况,导致平台公司面临坏账风险。
为了应对信用风险,投资平台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借款人的风险评估和监控。
近期的政策动态近年来,各国对于投资平台公司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大。
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
例如,某国家和地区对于投资平台公司实施了准入门槛,要求平台公司具备一定的经营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某国家对于P2P借贷平台的资金存管要求进行了明确,要求平台公司将借款人的资金与自有资金进行独立存放,以减少风险。
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一、引言本报告对某公司进行了环境风险评估。
目的是了解公司可能面临的环境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该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公司现有的环境管理措施、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和潜在的环境影响。
二、背景信息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公司,主要生产电子产品。
公司工厂位于城市周边地区,占地面积较大。
公司重视环境保护,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三、公司现有环境管理措施1. 环境管理体系:公司已建立了符合ISO 14001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了认证。
2. 废水处理设施:公司拥有废水处理设施,能够有效清除废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3. 废气处理设备:公司安装了废气处理设备,能有效减少废气排放的污染物浓度。
4. 固废管理:公司通过与专业固废处理公司合作,对产生的固废物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置,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1. 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可能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和设备故障的影响,导致废水处理效果下降。
2. 废气处理设备失效:废气处理设备可能因长期使用而损坏,导致废气排放超标。
3. 固废管理不当:固废管理过程中存在人为操作不当的可能,导致固废对环境造成潜在污染。
五、潜在的环境影响1. 水体污染:废水排放超标可能导致附近水体污染,威胁当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
2. 大气污染:废气排放超标可能导致空气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3. 土壤污染:固废未经适当处理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影响土壤肥沃度和植物生长。
六、解决方案1. 定期维护和检修环境处理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处理废物。
2. 加强固废分类管理,确保固废的储存和处置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3. 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环境风险的认知和管理能力。
4. 加强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及时汇报环境风险和相关的环境监测数据。
七、结论某公司的现有环境管理措施已经初具规模,但仍存在一些潜在的环境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风险分析8.1环境风险分析工作流程本次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程序见图8-1。
步骤对象方法目标8.2.1物质危险性识别本工程生产过程设计的危险物料主要为液氨,其物理化学性质见表8-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中规定的有毒有害物质、易燃物质、爆炸性物质的划分,氨属于一般毒物、易燃易爆危险物质,故在实际生产中一旦发生事故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因此,本次环境风险分析重点对氨进行分析。
8.2.2生产设施风险识别本项目涉及到氨的生产设施主要是冷却系统,该系统主要设备情况见表8-2。
表8-2 制冷机房、冷库设备清单由表8-2知,贮氨器作为本项目储存液氨量最大的装置,存在泄漏的风险,评价确定其为本次风险评价的主要功能单元。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附录A.1中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表,对液氨进行识别,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见表8-3。
表8-3 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由表8-3可知,本项目生产场所和贮存场所的贮存量为12t,超过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的10t临界值,为重大危险源。
8.3最大可信事故8.3.1相关事故典型案例统计分析根据本项目特点及上述确定的风险评价重点,评价单位进行了认真的资料查询,现将与本项目有关的事故典型案例列举于表8-4。
表8-4 典型事故案例一览表出表8-3可知,上述典型事故案例中发生重大环境风险事故的事故源在储存及运输阶段,事故原因突出在村质老损、违章作业、超载运输和设各故障,事故后果严重,有些甚至为恶性事故。
8.3.2事故树(ETA )分析本项目主要危害物质氨具有易燃易爆、毒害特性,从而决定了项目的危害事故存在火灾、爆炸和环境污染的可能。
不同事故其引发因素、伤害机制、危害时闻及空间尺度上有很大区别,并互相作用和影响,氨泄漏引发的事故类型树状图分析见图8-2。
图8-2 事故类型树状图8.3.3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分析氪泄漏事故发生事故的原因,多出于违反操作规程、设备构件失灵、密封不合格等原因所造成。
我们对其发生的概率进行了汇总统计,其统计结果见表8-5。
表8-5 不同程度事故发生的概率氨泄漏结合表8-5中相关事故发生概率及项目这要设备情况,评价确定最大可行事故为贮氨罐发生泄漏,而贮罐因腐蚀、焊接、外力撞击等所造成的物料外泄点多集中于贮罐与进料管道连接处,评价假设贮氨器管道发生泄漏事故,造成周围环境大气污染。
8.3.4泄露事故源强(源项分析)8.3.4.1液体泄漏速率评价假设液氨从贮氨器泄漏后,厂方及时发现泄露事故并采取堵漏、倒罐等措施,大部分氨通入紧急泄氨罐内,约有10%的氨,即1.2t泄露至大气中,氨开始泄漏的同时压力迅速降低,约降为原来的1/2。
氨泄漏速率按液体泄漏速率公式计算:式中:Q L——液体泄漏速度,kg/s;C d——液体泄漏系数,此值常用0.6-0.64。
取0.62A——裂口面积,m2;取液氨接触管下截止阀接口(D=22mm)面积的20%计算,即0.8×10-4m2P——容器内介质压力,0.5MPa;P0——环境压力,1.01×105Pa;ρ——液体密度,681kg/m3;g——重力加速度;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取0.7m液氨泄漏事故源强计算结果见表8-6。
表8-6 液氨泄漏事故源强8.3.4.2泄漏液体的挥发量泄漏液体的蒸发分为闪蒸蒸发、热量蒸发和质量蒸发三种,其蒸发总量为这三种蒸发之和。
氨的热量蒸发速度较快,即在泄漏同时,由于闪蒸和热量蒸发使泄漏后氨在短期内较快地全部挥发成为气体,而不产生质量蒸发。
因此氨的泄漏速度可近似等于其挥发速度。
8.4风险事故预测计算8.4.1预测模式和扩散参数根据无知泄漏的突发性、有毒蒸气扩散的移动性等特点,评价采用烟团模式来预测下风向落地浓度。
预测模式如下:式中:C(x,y,0)——下风向地面(x,y)坐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mg/m3);——烟团中心坐标;Q——事故期间烟团的排放量;σX、、σy、σz——为X、Y、Z方向的扩散参数(m)。
常取σX =σy 8.4.2评价标准在风险事故情况下,污染物大量排放,但历时很短,所造成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高浓度持续时间也短,人群接触有毒物质的特点是突发性时间接触,因此采用短时间接触的有毒物质的限值作为事故排放时影响评价标准。
见表8-7。
表8-7 有毒物质急性短时间接触浓度及危害8.4.3预测计算结果计算事故时,考虑事故发生频率、危害程度及最大影响区域等方面,作为保守计算,采用年平均风速(U=2.3m/s)预测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
氨事故发生后年平均风速条件下,D类稳定度时,贮氨罐泄漏口面积0.8cm2条件下的预测结果见表8-8。
28.4.4预测结果分析根据表8-7及8-8可知:(1)泄漏事故发生后,氨气随自然风向下风向迁移,在泄漏事故期间,下风向各处将因氨气迁移扩散作用维持一定的氨气浓度,其分布规律为近场区浓度较高,远距离浓度较低,所造成不良影响的持续特点为近场区受影响时间长,远距离处受影响时间短。
(2)在D类稳定度时,发生泄漏后,将对泄露装置下风向约123m范围内人员造成半致死危害;下风向约200m内人员造成中度以上危害,表现为强烈刺激、立即咳嗽;下风向约450m内人员造成轻度以上危害,表现为鼻眼刺激感和不适感;下风向3000m范围内短期超过居住区浓度要求,泄露结束40min后可以满足居住区标准要求。
项目贮氨罐周边3km内敏感点调查结果见表8-9。
表8-9 项目贮氨罐周边3km内敏感点调查结果一览表由表8-9可知,东刘已拆迁完毕,123m半致死范围内五环境敏感点,贮氨罐距离南王庄840m,距离某部队驻地营房600m,氨泄露影响范围见图8-3。
图8-3 氨泄露影响半致死范围示意图由图8-3知,氨发生泄漏后,短期内对距离贮氨罐较近的东刘庄影响较大,根据现状调查,东刘庄已拆迁完毕;南王庄居民鼻咽有刺激感。
因此,为避免氨事故下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旦事故出现,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8.5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8.5.1事故风险防范措施为尽量减少事故风险带来的危害,本项目应采取一些基本的事故防范措施,具体事故安全防范措施见表8-10。
表8-10 液氨制冷系统事故安全防范措施建议8.5.2运输影响分析本工程运输对环境的影响重点要考虑的是液氨运输,由于本项目冷却系统中液氨为密闭循环使用。
因此,厂内不设专门的备用液氨储罐,仅在需要时定期外运少量液氨补充,虽然本项目液氨运输量较小,运输事故发生的概率很低,然而一旦发生事故则后果严重,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建议项目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如下:危险物品运输车辆配备必要的事故急救设备和器材,如手提式灭火器、防毒面具、急救箱等。
加强对车辆的管理,加强车检工作,保证上路车辆车况良好:依据国务院发布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要求,运输危险品须持有部门颁发的三张证书,即运输许可证、驾驶员执照及保安员证书;必须在车前醒目位置悬挂黄底黑字“危险品”字样的三角旗;严格禁止车辆超载、超速。
必须严格按照危险品运输的相关规定,如必须配备固定装运危险品的车辆和驾驶员,运输危险品车辆的驾驶员一定要经过专业的培训,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必须在运输道路上保持安全车速,严禁外来明火,同时还必须有随车人员负责押送,随车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
危险品运输途中,道路管理部门应予以严密监控,以便发生情况能及时采取措施。
一旦发生危险品运输泄漏事故,由当事人或目击者通过应急电话,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依据应急预案联络当地环保部门、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及其它有应急事故处理能力的当地部门,及时采取应急行动,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将事故控制,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8.5.3事故应急措施8.5.3.1事故应急预案通过对污染事故的风险评价,评价建议各有关单位制定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旅和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办法,编制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周边居民应急预案。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应见表8-11。
表8-11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8.5.3.2液氨泄露应急处理(1)当液氨贮罐压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为确保安全,要紧急泄氨,为此,要配备泄氨阀及紧急泄氨罐,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液氨排放。
氨气有易溶于水的特性,一旦需要泄氨,应立即打开泄氨阀,并将氨气通入紧急泄氨罐内,防止空气中氨气浓度过高,造成人员伤亡。
(2)据现场情况划分警戒区,处置车辆和人员一般停靠在较高地势和上风(或侧上风)方向150m以外;根据泄露程度,必要时采取措施对附近居民进行安全、有序撤离,并对3km范围的村庄发出安全警报;(2)处置人员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在处置泄漏或有关设备时,应穿着隔绝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直接接触液氨时,应穿着防寒服装;紧急时也可穿棉衣棉裤,扎紧裤袖管,并用浸湿口罩捂住口鼻;(3)应迅速清除泄漏区的所有火源和易燃物,并加强通风;如是钢瓶泄漏,处置时应用无火花工具,尽量使泄漏口朝上,以防液化气体大量流淌;关阀和堵漏措施无效时,可考虑将钢瓶浸入水或稀酸溶液中,或转移至空旷地带洗消处理;(4)对泄漏的液氨应使用雾状水、开花水流喷淋,并尽量防止泄漏物进入水流、下水道或一些控制区;如发生火灾时应用雾状水、开花水流、抗溶性泡沫、砂土或CO2进行扑救,同时注意用大量的直射水流冷却容器壁。
若有可能,应尽快将可移动的物品转移出火场。
若出现容器通风孔声音变大或容器壁变色等危险征兆,则应立即撤离;(5)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8.5.3.3事故处置二次废水应急及防范措施本项目冷却系统设备房中,贮氨罐等会发生氨泄漏,评价建议在设备房中配备NH3在线监测装置,以便及时发现NH3泄漏等事故,便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将事故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应安装水幕喷淋装置,一旦发生液氨泄漏,可以及时稀释、吸收部分NH3,降低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
发生少量氨泄漏,用水幕喷淋装置喷洒,产生的含氨废水不得排入厂区雨水管道,制冷机房周围设置不低于30cm围堤收容产生的废水,废水通过管道进入事故储池(400m3);若出现贮氨罐爆炸或大量泄漏,则应用含稀盐酸的雾状水进行中和、稀释,制冷机房周围设置不低于30cm围堤收容产生的废水,事故处置后可在地面喷洒石灰水,再用水冲洗并将这部分废水通过管道收集到废水储池中。
事故储池应做好防腐、防渗处理,通向事故储池的管道应保持畅通。
收集到事故储池中的废水不得向外环境直接排放,鉴于稀氨水、氯化氨等均有利用价值,因此,评价建议项目方将该部分废水送往相应厂家回收处理,在消防废水得到妥善处置前,项目事故储池必须保证密闭,防止废水中氨的挥发造成大气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