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_多规合一_实践的探索与反思_以贺州市为例_许景权
生态新城规划设计策略探讨--以贺州生态新城为例

生态新城规划设计策略探讨--以贺州生态新城为例
何政康;刘思贝
【期刊名称】《城市地理》
【年(卷),期】2016(000)012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这就要求转换城市化模式,以新型城市化模式来促进城市化发展,提升城市生态文明。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我们需要引进低碳生态城市设计理念,以构建出多功能、节能生态的公共空间和环境。
本文以贺州生态新城规划为例,针对生态新城规划设计中相关要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旨在为了实现我国城市的生态化与低碳化的目标。
【总页数】1页(P43-43)
【作者】何政康;刘思贝
【作者单位】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290;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可持续与环境设计专业,香港 99907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生态理念的新城规划设计--以芦溪西部生态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为例 [J], 刘利森;谢桂芬
2.基于产城融合的生态新城规划设计策略——以霍山西部生态新城概念规划为例[J], 吴海波
3.新城区绿道规划设计研究——以扬州生态科技新城为例 [J], 严玥; 罗睿
4.城市滨水公园生态规划设计实践——以徐州市新城区段故黄河为例 [J], 卢深
5.基于城市环境问题的景观生态学策略研究——以渭东新城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J], 方炜[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元主体协同视域下推进脱贫攻坚行动的对策探析——基于广西贺州

( 一) 重视地方政府的 “ 合理主导者”角色 是组 建专 责小 组 。在市级 层 面上 ,按 照 “ 区
负总责 、市抓协调 、县为主体 、乡镇落实、部门配
作者简 介:龚 晨 ,男,中共 贺州市委 党校助理研 究员,主要从事党建 、公共管理研究。
合 ”的工作要求 ,设立 扶贫开发 领导小组综合协 调 、资金 政 策 、基础 设 施 、产 业 开发 、移 民搬 迁 、 公共服务 、组织保障”等7 个小组 ,建立健全相关 工作制度 ,明确分工 ,围绕脱 贫攻 坚 目标细化任 务 , 充 分 发 挥 协 调 督 促 和 上 下 联 动 作 用 。 在 县 ( 区) 、乡两级 层面 上 ,成立脱 贫 攻坚指 挥 部和相 应 的专责 小组 ,乡镇 ( 街道 )增设 扶贫开发办公室 ( 扶贫 工作 站 ) ,两 级机 构均 实现 了人员 、经费 、场 所 、系统设 备 等 “ 实体 化 ”运 作 。二是 政府 高 位推
要创新脱贫攻 坚理念 ,营造社会 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创新协调 沟通平 台,明确各类扶 贫主体的行动边
界 ;创 新 运行保 障机 制 ,提 高 多元 参 与行 动 的效应 。
关键词 : 多元 主体协 同;协 同治理 ;脱 贫攻 坚 ;广西 贺 州
中图分 类号 :D 0 6 1 . 5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4 — 1 4 9 4 ( 2 0 1 7 ) 0 2 — 0 1 0 5 — 0 6
消除贫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 。习近 平 总 书记 强 调 :“ 到2 0 2 0 年这 一 时间 节点 ,我 们 一 定 要兑 现 脱贫 的承诺 。 ” n 为此 ,党 中央 国务 院作 出
动 。召开 全市 扶贫 产业 开发 现场会 、全 市扶 贫移 民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下乡村空间规划探索——以江苏为例

提要乡村空间规划是新时代乡村空间治理的重要政策。
在对不同历史时期乡村治理和乡村空间演变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乡村空间治理的内涵特征,包括治理形式将更加开放、治理内容将更加系统、空间价值将更为凸显等。
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背景下,乡村空间规划作为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需要重新认识其作为协调三农问题的空间平台、优化配置空间资源的基层单元、协调各方利益的磋商平台等作用。
以江苏乡村地区的规划实践作为实证研究案例,提出建立镇村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的乡村地区空间规划体系,分别明确县(镇)域的村庄分类和布局,以及村域的用地布局和设施,同时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一系列政策管理工具推动规划实施,为提升乡村空间治理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空间规划;乡村空间治理;镇村布局规划;村庄规划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乡村空间治理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水平将直接影响乡村地区现代化发展。
当前,国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要素市场化流动、乡村产业振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科技成果入乡转化等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政策,将深刻影响乡村空间的重构,也对乡村空间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空间规划作为空间治理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效率的重要政策工具(许景权,2018)。
乡村地区空间规划作为乡村地区空间发展权的安排,是乡村空间治理的基本准则。
当前,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在建构之中,乡村地区的空间规划如何更好地支持乡村空间治理,为乡村地区的空间发展提供支撑,值得深入探讨。
江苏历来重视发挥乡村规划在乡村空间治理工作中的作用,在传统农耕社会就涌现出一批有着良好“规划秩序”的村落,本文基于江苏实践的回顾和总结,结合新时代乡村空间治理面临的新要求,提出乡村空间规划支持乡村空间治理的思考,为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借鉴。
1 回顾:乡村空间治理历程1.1 乡村治理和乡村空间演变早期传统乡村治理主要基于血缘地缘关系,后续转向乡政村治,逐步走向多元治理,在此演变过程中,乡村空间也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格局特征。
生态博物馆社区非必然经济弱势意象——以贺州莲塘客家生态博物馆社区为例

关键 词 :生态博物馆 ;非经济弱势 意象;传 统文化 ;和谐
中图分类号 :F ,C9 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8 1( 0 1 2 0 1— 5 6 4 8 9 2 1 )0 — 0 7 0
Ec om us um om m uniy:no n m a f N on。e onom y ia e C t ta I ge o 。c D s dva a nt ge
“ 中 国,生 态博物馆 的社 区一 般处 于边 远 、偏 在 僻 的山村 ,经济贫 穷 ,文化知 识也相 当贫乏 。 环 ” 顾 目前 国 内贵州 、云南 、广西 、内蒙古 与新疆 等 省 区 已经建 成或 在建 的生 态 博物馆 ,此 论 断具有 一定 概括 力 ,说 明生态 博物 馆社 区确 实 属于经 济 贫 困地
是如此 。
舍。 “ 多年 来 ,陇戛小 学 只是 借 用一 家村 民的牛栅 当作教 室 。直 到 19 9 6年 ,在贵州 前省 长王朝 文关 照
下 ,责成贵州省少数 民族扶贫基金会投资 6 万元 ,才 建 起 了三 间教 室 和一 间办公 室 的校舍 。寨 里普 通人 家 的房屋 都是使用 土坯和茅草搭 建而成 。 。 ” 这就是 梭 嘎建馆 时 的真实 经 济状况 。因为经 济 落后 ,交 通 闭塞 ,才使 之 免受 更 多现代 主流 社会 文化 的影 响 ,
— —
以贺州莲塘客家生态博物馆社区为例
韦祖 庆
( 贺州学 院,广 西 贺州 52 0 ) 4 8 0
摘
要 :生态博物馆社 区已经具有 经济弱势意 象的 习见性 ,但 是贺 州莲塘客 家生态博物馆社 区并 不具有 习见的经济弱势特征 ,而是具
乡村振兴背景下“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以原阳县葛埠口乡娄彩店村为例

渠道不完善,难以突出竞争优势。 缺乏第二三产业,难以构
月,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出台了《 河南省村庄规划导则( 修订
成完整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产业结构出现很大短板。
版)》(简称《导则》),明确提出规范河南省“多规合一”的实用
3. 1 娄彩店村发展定位 产业兴旺是村庄振兴的重点,乡
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1]
产业发展缓慢、农村人居环境较差、风貌特色不突出等问题,
划应该覆盖山水林田湖村全域全要素[3] 。
编制全域全要素“ 多规合一” 的实用性村庄规划迫在眉睫。
1. 2 用地方式较粗放 宅基地建新不拆旧、“ 一户多宅” 的
笔者探索了乡村振兴背景下“ 多规合一” 实用性村庄规划的
导向,以落实规划实施管理为落脚点。 从背景分析、现状调
分类管控要求,统筹安排生态、农业和建设空间。 划定生态
研分析、规划原则与策略、目标定位、规划方案以及具体实施
2 平原农区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路径
务设施的要求,结合村庄居民点布局以及村民实际需求,按照
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 ( 自然资办发
管理、文体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和商业服务等公共服务设
2. 1 “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定位 《 自然资源部办
〔2019〕35 号)明确要求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
199
行编制的,历年来,各相关单位都不同程度地编制了部门专
道路的建设标准和断面形式。 村庄居民点建设应避开地质
项规划,为使村庄规划更切合实际,必须要做好与其他相关
灾害隐患点、避让区,退让铁路、高压走廊、国道、省道、县道、
规划的衔接
勇当规划“急先锋”

勇当规划“急先锋”作者:黄尚宁赖亦康来源:《南方国土资源》 2017年第10期2017年7月26~27日,全国省级国土规划编制研讨会暨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规划评审会在南宁市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评审并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规划(2016—2030)》(以下简称《广西国土规划》),这标志着全国首个省级国土规划成果正式出炉。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赵龙对《广西国土规划》高度肯定,认为“《广西国土规划》指导思想明确,技术理念先进,编制方法科学,规划思路清晰,在全国层面处于领先水平”。
而评审专家组给出的评价是:“《广西国土规划》立足于广西资源环境本底和区域特色,对全区国土空间开发、资源环境保护和国土综合整治进行了统筹安排和总体部署,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为全国层面推进省级国土规划编制提供了示范。
”作为后发展地区,《广西国土规划》为何能够领先全国?这一省级国土规划的首个成果是如何编制的?它对其他省的国土规划编制工作有何借鉴作用?记者就此展开了采访。
探索实践,在区域性规划中打磨队伍当前,广西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佳、开发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
2015年,全区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为5.1%,排在全国第21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8%;单位GDP消耗建设用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8倍。
虽然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在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尚未全覆盖。
广西国土资源厅厅长陈建军认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必须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战略性、综合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
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区域,首次提出“两区一带”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
SZ201415057贺州市一江两岸总体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USDG 城市空间设计集团 Urban space Design Group
SZ201415057 主要设计内容
三大举措
通过“空间平台搭建、主题项目引领、行动步骤谋定” 三大举措,将一江两岸地区打造成为“凸显山水特质,彰 显魅力品质、回归亲水生活”的城市脊梁。 五大平台 四心拥江的空间平台:以贺江为脊,打造八步老城生 活商贸中心、八步新城综合服务中心、生态新城文化旅游 中心、莲贺组团生态人文中心的“一带四心,拥江发展” 的结构。 活力多彩的功能平台:以传统民俗文化、多民族风情、 生态观光体验为主题,塑造客家文化园、西约传统商业街、 临贺故城等十大滨江景观,形成一条30公里贺江时空体验 长廊。
SZ201415057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贺州市一江两岸总体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 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设计部门:深圳分公司
项目负责人:刘松 于怀湘 主要设计人员: 设计规模:54平方公里 项目完成时间:2014.10
设计理念与特色
特色创新 1、从大区域的视角分析一江两岸地区应承担的历史使命, 明确各功能组团的发展定位及发展方向,建立贺江“三次 蜕变、三大举措、五大平台、三大步骤”的实施纲领。 2、突出行动实施,空间框架先行。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计划 和近期核心项目库,旗舰项目与特色主题项目相结合,实 现城市建设的滚动发展。 3、以开发单元管理模式导控城市建设。在单元的总量控制 的框架下,各地块可以实现灵活的指标调整,既保证整体 功能架构,又可满足灵活性和未来开发的协商性。
曲水连城的景观平台:以贺江为核心,构建“一横六 纵”,流域达50公里曲水连城,城绿交织的绿色生态体系。
紧密高效的联系平台:搭建通畅紧密的两岸互动交通 体系,优化滨江路线型与走向,将其交通职能向外转移; 增加沿岸新区的道路网密度,加强城市腹地与滨水区的联 系。 高品质公共设施平台:依托公交骨架,沿贺江布局各 级公共服务中心,拓展和延伸南北两岸的城市公共服务轴, 形成“珠链式”的多中心服务体系。
贺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贺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贺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贺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贺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10•【字号】贺政发〔2024〕8号•【施行日期】2024.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贺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贺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副处级以上单位:《贺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贺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贺州市人民政府2024年4月10日贺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按照广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的要求,发挥自身优势,高质量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贺州篇章。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5%、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7%,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目标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