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汛调度指挥大数据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城市防汛调度指挥大数据平台整体

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平台概述 (1)

2、城市防汛调度指挥大数据平台创新 (4)

3、平台设计 (7)

3.1、平台拓扑 (7)

3.2、平台架构 (8)

4、平台功能 (9)

4.1 GIS管理子系统 (9)

4.2 工程管理子系统 (12)

4.3 管网管理子系统 (15)

4.4 防汛抗台指挥管理子系统 (22)

4.5 统计分析子系统 (24)

4.6 系统维护子系统 (26)

4.7 洪水预报子平台 (28)

4.8 专家交互子平台 (35)

4.9水库调洪计算子平台 (67)

4.10中长期预报子平台 (78)

4.11防洪形势分析子平台 (121)

4.12会商子平台 (128)

4.13遥测数据分析管理子平台 (145)

4.14降水资料三维图形显示模块 (159)

4.15平台运行状况监控子平台 (165)

4.16信息维护管理子平台 (176)

4.17考核评价子平台 (159)

4.18测站管理子平台 (163)

4.19水情值班子平台 (171)

4.20业务应用门户 (174)

4.21公众信息门户 (177)

4.22移动平台 (180)

4.23气象服务应用子平台 (181)

4.24水资源(水质)信息子平台 (184)

1、平台概述

防汛做为智慧城市大脑战略重要组成部分而建设。防汛的现代化管理,是关于国家水利部关于数字水利发展战略的重要响应。建成后的防汛系统既可独立运行,辅助水利相关人员实现电子化的行政办公,又可融合至大数字水利战略发展中,用数字化的高科技手段分析、研究、模拟、预测和管理各类防汛决策工作。

城市防汛调度指挥大数据平台将集数据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告警以及可视化查询、统计分析预测、决策支持等强大功能于一身,涵盖信息监测与采集、信息传输、防汛会商决策支持、统计分析与预测、可视化信息查询和办公自动化等多个领域。

城市防汛调度指挥大数据平台建成后,将为全面、迅速、及时、准确地掌握主要江河、大中型水库、大型水闸、重点堤围、重点地区、暴雨中心的雨水风情状况提供方便;为流域洪水预报、灾情评估提供及时的基础资料;具有在短期内对重点地点、地段进行实时监测,为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为实现水资源自动化调度提供信息基础。

拟建成的系统包括能够自由查阅实时水情、历史水情、水利基本信息、防洪物资队伍人员、防洪预案、抢逃险路径以及自动化决策方案等录入与维护以及能够动态添加地图显示的地理信息,用户可以动态定制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各种数据表并自动生成录入界面,并可以将各种关键信息即时显示在地图或者统计图表上从而为水利信息管理、

用水决策和水利网络协同办公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在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将实现灵活的数据定义、输入、查询和可视化分析等功能。系统将利用灵活的用户数据存储与界面定制,实现灵活的可扩展机制,采用更为严格的加密、审计等方式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成熟的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技术实现系统查询的直观性和科学性。

系统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他们分别是:汛情监视系统、水情信息服务系统、防汛会商支持系统(防汛会商)子系统、工情管理子系统、防汛信息服务系统、防汛智能手机综合应用系统(防汛PDA)子系统。

防汛信息化解决方案利用管网竣工验收与测绘数据,构建完整的市排水管网拓扑关系,并结合管网巡查信息上报、养护信息记录以及防汛信息申报,建立适合市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排水管网综合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市排水管网GIS系统,实现对排水系统现状和未来资产信息的统一维护和综合管理。

从以前的防涝减灾、防污减灾逐步转向污水的资源化,从而恢复健康水循环和良好水环境,维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排水系统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污水处理是城市水环境改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随着 GIS的发展,GIS技术逐渐应用于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借助 GIS的空间分析、空间操作和空间可视化,有效促进了排水系统的信息化管理。

结合市的具体应用需求,开发相应的市智慧排水软件系统,实现

对市现有排水管网数据的高效管理和安全使用,实现对现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具体实现目标如下:

(1)实现对现有及未来排水设施的基础资料和全部业务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和应用;实现管线的资产信息及验收过程的统一管理;

(2)实现对排水管线测绘数据的导入;实现对现有及未来排水管网数据拓扑关系的应用和维护;

(3)实现对现有排水管网电子地图及资产信息的多维显示、查询和分析;

(4)实现能快速、方便地从系统中导入导出排水管线数据,实现与外部相关部门之间的在线信息共享,如市规划局Web Service方式发布数据共享。

(5)软件主体结构采用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

2、城市防汛调度指挥大数据平台创新

1、实现内部各个不同功能分系统之间的连接与整合

早期防汛信息化建设可能缺乏比较严谨的总体规划,或者在实施过程中,内部管理需求发生了变化,加之不同系统开发商各自的风格或侧重点不同。因此,信息系统大多存在功能重叠、漏缺和互不连接的情况。

例如,财务管理系统通常按照自己的需求,设计了需要设备部门提供相应的台帐管理,但却没有考虑设备管理部门管理系统中所需要的仓储细节管理,对于设备管理系统而言,其则根据自身的业务流程和需求进行系统设计,这也不可避免其他系统产生功能重叠和信息上的孤立甚至误导。

另外,有些信息是多个系统的综合信息,系统开发时由于没有从细节上分析如何产生这些综合数据等等。基于上述原因,考虑利用现有的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整合来实现防汛内部各个不同功能分系统之间的连接与整合。

2、实现防汛内部相同功能分系统之间的连接与整合

为了提高当地的资源优化配置,防汛的联合重组成为现代防汛调整的重点内容。要实现不同区域防汛的有效管理,防汛领导首先会考虑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加强和统一防汛的管理。这一点,在防汛的整合中尤为明显。

对于防汛信息化负责人而言,远程网络与通讯技术已经不成问题,他们会更多的思考在联合重组的这些防汛里,已经投入使用的信

息系统如何整合的问题。这些系统可能来自不同的开发商,来自不同的角度,实施的时间长短不一,对业务的服务功能却是相近的。等等,许多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都会综合在一起。

因此,从业务统一管理的模式需求出发,在对现有各防汛的系统进行取舍的同时,还要考虑通过系统的整合实现防汛内部相同功能分系统之间的连接与整合。

3、实现系统的协调、完整及规范性,减少重复工作,提高效率

无论是对联合所必需的系统整合,还是对一个内部现有各个系统的总体整合,解决多个系统之间功能重复的问题,功能漏缺的问题,数据重复且格式不同的问题,原始数据多个部门重复手工录入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系统的整合来解决。

在一定的时间内,依据未来两年防汛业务管理的需求,应当对现有系统进行一次深度的整合,以实现系统的协调、完整及规范性,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录入与处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实施信息系统的目的。

4、整合数据,发掘新的应用

通过系统的整合,防汛不但发现原来建立的信息系统的信息孤岛消失了,不同的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互通了。更为重要的是防汛有了一个整合了各个系统的大的防汛数据中心,同时可以考虑实际情况在防汛数据中心的基础上挖掘出更加具有综合性和更加深层次的防汛数

据仓库,利用这些整合的数据使防汛在进行新的信息系统开发和投资中能够更全面的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使防汛能够综合利用已有的数

据,同时使防汛开发基于大数据跨度的防汛经营决策信息系统和战略决策信息系统的建设成为可能。

3、平台设计3.1、平台拓扑

3.2、平台架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