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电磁辐射及辐射耦
电磁波的耦合原理

电磁波的耦合原理1 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电磁波是由振荡产生的一种能量,在空气、真空、空间等介质中以电场和磁场的形式进行传播。
电磁波在无线通信、电视、雷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频率范围,电磁波可分为射线、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不同种类。
2 电磁波的耦合电磁波的耦合指的是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相互影响,其中包括电磁波的辐射、反射、透射、折射等现象。
电磁波的耦合现象是电磁波传播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因为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支持,而介质会对电磁波进行不同程度的影响。
3 电磁波的辐射耦合电磁波的辐射耦合指的是电磁波在发射源周围产生的电磁场对其他物体的干扰作用。
电磁波的辐射耦合是电磁波和其他物体之间最基本的相互作用,是产生干扰的主要原因。
4 电磁波的反射耦合电磁波的反射耦合指的是电磁波在碰撞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后对其他物体产生的干扰。
反射是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非常常见的现象,也是电磁波耦合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5 电磁波的透射耦合电磁波的透射耦合指的是电磁波在穿过介质时对介质内其他物体产生的影响。
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穿过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不同性质和电磁波传播的能量差异,会在介质内产生干扰和损耗。
6 电磁波的折射耦合电磁波的折射耦合指的是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后对介质内其他物体产生的影响。
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穿过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其影响取决于介质的不同性质和电磁波传播的方向。
7 电磁波的耦合控制技术电磁波的耦合是电磁兼容性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为了减少电磁波的干扰和损耗,需要采用一些电磁波耦合控制技术,如:屏蔽技术、悬浮技术、减振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
8 电磁波的屏蔽技术屏蔽技术是用来控制电磁波辐射和干扰的一类技术,包括屏蔽材料、屏蔽构件、屏蔽接口等。
屏蔽技术可以将电磁波辐射的能量限制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从而减少干扰。
9 电磁波的悬浮技术悬浮技术是用来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一种技术,通过悬浮装置将设备与地面隔离,减少电磁波和机械振动的干扰,从而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物理环境之电磁辐射概述(PPT 79张)

三、放射性污染分类
• 放射性废物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体、液 体和固体。 • 若放射性同位素每秒有3.7×1010次核衰变, 则它的放射性强度为1居里(Ci) • 国际单位制单位是贝可勒尔(Bq )
四、放射性污染的控制
(一)放射性废液的处理 • 用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方法无法 处理,只能通过本身固有的自然衰变逐渐 减弱其放射性活度。
人体的吸收作用
• 依据电磁波特性与人体组织含水量的关系:
– 含水量达70%的组织(含水量高吸收电磁能量 多) – 含水量在70%以下的组织(吸收少,呈反射、 折射现象)
• 依据电磁场频率不同
– 150MHz以下频段 – 150~1200MHz频段 – 1200~3300MHz频段 – 3300MHz以上频段
• 中枢神经症状主要有无力、怠倦、无欲、 虚脱、昏睡等,严重时全身肌肉震颤而引 起癫痫样痉挛。细胞分裂旺盛的小肠对电 离辐射的敏感性很高,如果受到照射,上 皮细胞分裂受到抑制,很快会引起淋巴组 织破坏。
• 放射能引起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变化。放射 照射后的慢性损伤会导致人群白血病和各 种癌症的发病率增加。
处理原则:
1、挥发性放射性气体可用吸附法处理,也可 用扩散稀释的办法处理。 • 最常用的吸附法是用分子筛吸附或活性炭 吸附把放射性去除掉。
• 例如放射性碘就是用活性炭吸附达到净化 目的的。
2、放射性气溶胶可用除尘技术来处理净化。 例如,洗涤法、过滤法、静电除尘法等。 • 一个完整的净化流程一般包括三部分,即 预处理、中效过滤和高效过滤。
可导致儿童智力残缺 • 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 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 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也是影响因 素之一。 •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计算机、电视机、移 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胎儿有不良影响。
电磁辐射PPT课件

r r / v
v 1/
r
r
换言之,观察点处位函数随时间的变化总是滞后于源随时间的变化。滞后的时间是电 磁波从源所在位置传到观察点所需的时间,故称为滞后位或推迟位。
例如:日光是一种电磁波,在某处某时刻见到的日光并不是该时刻太阳所发出的, 而是在大约8分20秒前太阳发出的,8分20秒内光传播的距离正好是太阳到地球的平 均距离。
z
E
y
z
y
E
x
x
电偶极子的方向图
第13页/共21页
z
E
y
13
远区场的辐射功率
平均功率流密度为
Sav
1 2
Re[E
H*]
1 2
Re[e E
e H*]
辐射功率
1 2
Re
er
E
H*
er
E2
2
er
2
H2
er 2
Il sin 2r
2
Pr S Sav dS
2π 0
0
er
2
( Il sin 2r
在产生相等电场强度的条件下实际 天线需要的输入功率
由元天线的辐射功率可知,要提高天 线的辐射功率除加大电流外,就是增加天线 的长度。故实际天线的几何尺寸远比dl大的 多,这时
z dz
l 0
O x
r r0
P y
★ 将整付天线看成由许许多多元天线 ★ 利用积分求和的方法将他们在某点
组成,这些元天线的电流大小和相位不 产生场强叠加起来,从而求得该点的总
A/m
15
第15页/共21页
(2)
Sav
er 2
Il sin 2r
2
《电磁辐射及原理》课件

04
电磁辐射防护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国际标准
国际上对电磁辐射防护有多个标 准,如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 会(ICNIRP)制定的标准,主要
关注公众和职业暴露的限制。
各国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情况制定 相应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如美国 的FCC标准和欧洲的EN50501标准 等。
行业标准
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如通信、电 力、铁路等,也有相应的电磁辐射 防护标准,以确保行业的安全和健 康。
电磁辐射在消防中的应用
03
消防员使用电磁辐射来寻找被困人员或探测火源,特别是在高
楼或地下室等密闭空间内。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电磁辐射概念
电磁辐射是由电磁场源产生的,在空间传播的能量流。它 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等。
电磁辐射的应用
电磁辐射在通信、医疗、军事、科研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 用。例如,无线电波用于广播和电视信号传输,微波用于 卫星通信和雷达探测等。
电磁辐射原理
电磁辐射的产生依赖于电磁场源的物理特性,如电流、电 压和磁通量等。电磁辐射的传播遵循麦克斯韦方程组,其 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电磁辐射的危害
长期暴露于高强度的电磁辐射下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 影响,如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因此,应采取适当 的防护措施来减少电磁辐射的危害。
展望
新技术发展
雷达应用
雷达通过发送电磁波并分析反射回来的信号来探测目标,广泛应用于 军事、航空、气象等领域。
医疗领域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MRI)
MRI利用强磁场和射频电磁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结构的详细图像, 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电磁波治疗
某些电磁波谱的辐射被用于治疗疾病,如微波和短波治疗。它们能 够深入人体组织,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止痛等。
电磁辐射基本原理PPT课件

• 电、磁基本振子辐射特性
电、磁基本阵子的辐射场沿径向传播,并且电场与磁场均与传播方 向垂直,因而其远区场是横电磁波(TEM波)。
无论是 E 还是 H,其空间相位因子中都有 e jk,r 及其空间相位 随离源点的距离r的增大而滞后,等相位面是以r为常数的球面,所 以远区辐射场是球面波。由于等相位面上不同点的E、H振幅并非 一定相同,所以又是非均匀球面波。
<17>
第17页/共22页
远场与近场的转换
以上分析中是按照距离场源的远近来区分近区和远区,现在定量地 说明工程上如何划分这两个区域。
1 kr
,
1 (kr ) 2
,
1 (kr )3
当 kr 1 ,也即 r 2 上述三项的作用相同。
•工程定义: 远区: 近区:
r 10 2 r 0.1 2
•电磁兼容手册定义: 远区: r 2 近区: r 2
B A
Step3
jE H
电磁辐射的基本求解程序
<5>
第5页/共22页
<5>
电基本振子:
作分子中
e jkR e jkr,分母中
R r 的近似,
A (aˆ r
cos
aˆ
sin )
4
Idl e jkr r
磁基本振子:
作 的泰勒展开, e jkR e jk (rRr) e jkr e jk (Rr) e jkr [1 jk (R r)]
<10>
第10页/共22页
• 电基本振子
远场的特点: • 电场~1/r , 磁场~1/r 。 • 电场~f , 磁场~f 。 • 电场与磁场同相。 • TEM非均匀球面波。 • 电场与磁场成确定比例,与空间环 境特性相关。
电磁干扰源及耦合途径

电磁干扰及耦合途径电磁干扰现象开关电源数字脉冲电路电子设备220AC产生电磁干扰的条件1.突然变化的电压或电流,即dV/dt或dI/dt很大2.辐射天线或传导导体设计中,遇到电压、电流的突然变化,需要考虑潜在的电磁干扰问题构成干扰三要素EUT EUT 干扰源耦合途径敏感设备空间辐射的电磁波导线传导的电压电流电磁干扰干扰产生及抑制1、产生电磁干扰2、抑制干扰),r,f,t(R),r,f,t(C),r,f,t(Sθθθ≥•),r,f,t(R),r,f,t(C),r,f,t(Sθθθ≤•干扰源耦合途径敏感设备电磁敏感性(抗扰性)1、电磁敏感性:电子设备或系统对电磁干扰的响应特性,电磁敏感性越高,抗干扰能力越低。
2、电磁抗扰性:设备或系统抵制电磁干扰的能力。
敏感频率和抗扰度允许值1、敏感频率:在该频率上,设备对电磁干扰的响应比较敏感。
2、抗扰度允许值:导致设备或系统性能下降的干扰信号的幅值(可以是电压、电流、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功率密度……)。
电磁干扰安全系数INM=敏感度门限在关键试验点或信号线上的干扰电平)dB(I)dB(N)dB(M−=1>M电磁兼容1<M存在潜在电磁干扰0>)dB(M0<)dB(M电路敏感度模拟电路敏感度数字电路敏感度μμN)B(kfS=dld NBS=比例系数频带宽度热噪声电压频带宽度最小触发电平数字电路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分贝(dB) 的概念分贝的定义:分贝数=10lg P2P1P1、P2 是两个功率数值,对于电流或电压,定义如下:电压增益的分贝数=20lg V2V1电流增益的分贝数=20lg I2I1用分贝表示的物理量电压:用1V、1mV、1μV 为参考(例如:1μV = 0dBμV)则单位为:dBV、dBmV、dBμV 等,电流:用1A、1mA、1μA 为参考,则:dBA、dBmA、dBμA场强:用1V/m、1μV/m 为参考,则:dBV/m、dBμV/m 等,功率:用1W、1mW 为参考,则:dBW、dBm等,测量单位换算关系1、功率2、电压U、电流I、场强(E、H)6010301010+=+==WWdBWdBmWWdBWPlgPPlgPPlgPμ12020602020+=+==VVdBVdBmVVdBVUlgUUlgUUlgUμAdBdBmAdBAmAμ1004020100−例子常见干扰源雷电NEMP脉冲电路ESD无线通信直流电机、变频调速器电磁干扰源分类人为干扰源电磁干扰源大气干扰雷电干扰宇宙干扰热噪声功能性干扰非功能性干扰自然干扰源广播电视雷达通信输电线开关系统办公设备家用电器1电磁干扰源分类2、按传播途径分传导干扰辐射干扰3、按干扰的性质分脉冲干扰平滑干扰4、按干扰作用时间分连续干扰间歇干扰瞬变干扰5、按信号的功能分功能性干扰。
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 一方面:因太阳辐射引起地表增温,热能从地 表向地壳一定深度传导;
• 另一方面:地球内部的热能也要通过地壳向地 表传递。
两者在地下一定深度达到热量平衡 第12页/共43页
• 大地的长波辐射主要由太阳短波辐射转化而来-- 吸收可见光、近红外, 发射中、远 红外。
• 使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被减弱了强度或改变了成分--干扰了地物影像的真实色调。
第16页/共43页
2. 大气散射 -- 主要是各种微粒引起
• 比例因子q:表示散射的性质和强度与微 粒半径r及波长之间的关系 q=2πr/λ r :微粒半径(μm );λ:入射波长(μm)
第17页/共43页
(1)瑞利 (Rayleigh)散射--分子散射
ε物 = M物/M黑 (目标物的辐射量(辐射出射度)与同温度下的黑体辐射之比 )
第7页/共43页
基尔霍夫定律
• 在同一温度下,任何物体发射某一波长电磁波的能力, 与它对该波长电磁波的吸收能力成正比。 即:良好的吸收体亦是良好的发射体。
第8页/共43页
物体按发射辐射特性的分 类
• 1.黑体(Black body)
第9页/共43页
太阳辐射和大地辐射
(一)太阳辐射
• ⑴.太阳光谱是连续的,其能量分布也是连 续的;
• ⑵.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 约占太阳总光谱能量的46%,其次是红外 波段;
• ⑶.峰值波长为0.47μm。
第10页/共43页
第11页/共43页
(二)大地辐射
• 大地辐射的能量来源主要为:太阳的短波辐 射和地球内部的热能。
• 辐射能的强弱及其随波长的分布取决于物体性质与温度的电磁辐射--热辐射(温度辐 射)
《电磁辐射》课件

电磁辐射的未来发展将进一步关注安全性和研发更有效的防护措施。
应对问题
我们需要如何合理应对电磁辐射问题,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并关心公众健康。
《电磁辐射》PPT课件
欢迎来到本次《电磁辐射》PPT课件,让我们一起探索电磁辐射的世界!从概 念到影响,从来源到安全性,我们将全面了解电磁辐射的方方面面。
什么是电磁辐射
概念
电磁辐射指的是能量以电和磁场的形式传播的现象。
分类
电磁辐射可以分为电磁波和电磁粒子两种形式。
影响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电磁辐射的来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然界中的电磁辐射
太阳辐射、宇宙射线和地球场辐射等都是自然界中 常见的电磁辐射。
人为产生的电磁辐射
电力工频辐射、无线电辐射和X射线等都是人为产生 的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的安全性
安全标准
为了保护公众健康,电磁辐射有严格的安全标准。
危害因素
电磁辐射的危害因素包括辐射强度、辐射时间和辐射频率等。
常见电磁辐射源
常见电磁辐射源的辐射强度有所不同,我们需要了解它们对人体的影响。
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1
防护法
电磁辐射防护法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和法规。
2
防护的方法
个体防护和环境防护是有效预防电磁辐射的方法。
3
防护的设备
使用专业的电磁辐射防护设备有助于降低辐射风险。
结语
重要性
了解电磁辐射的重要性在于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I.近场区和远场区的转换区
当满足kr = 1时,即在r=λ/2π的地方,1/kr、1/(kr)2、1/(kr)3三项对场 的贡献是一样的,该处附近通常被看成是近场和远场的转换区域。工 程上为了精确起见,常常把近场区和远场区定义如下: 远场区 r 10 2π 近场区
r 0.1 2π
(7-22)
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
基本振子的电磁场求解
V. 近场区和远场区划分
小结:近区中,电基本振子(时变电偶极子)的电场复振幅与静态场的 “静”电偶极子的电场表达式相同;磁场表达式则与静磁场中用毕奥— 沙伐定律计算的长为l载电流为I的一段线电流产生的磁场的表达式相 同,故电基本振子的近区场与静态场有相同的性质,因此称其为似稳 场(准静态场)。此外,近区中电场与磁场有π/2的相位差,因此平均坡 印廷矢量为零。也就是说,电基本振子的近区场没有电磁能量向外辐 射,电磁能量被束缚在电基本振子附近,故近区场又称为束缚场或感 应场。应该指出,这些结论是在满足kr<<1的条件下忽略了1/kr或 1/(kr)2等低次幂项后得出的,是一个近似的结果。实际上,正是那些 被忽略了的低次幂项形成了远区场中的电磁波。
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
基本振子的电磁场求解
V. 近场区和远场区划分
②
③
④
场的相位。无论Eθ还是H,其空间相位因子中都有e-jkr,即其空间相 位随离源点的距离r增大而滞后,相位面是r为常数的球面,所以远区 辐射场是球面波。由于等相位面上不同点的E、H振幅并非一定相同, 所以又是非均匀球面波。 Eθ/H=η是一常数,等于媒质的波阻抗。 场的振幅。远区场的振幅与r成反比,与I、l/λ成正比。值得注意的是, 场的振幅与电长度l/λ有关,而不是仅与几何尺寸l有关。 场的方向性。远区场的振幅还正比于sinθ。在垂直于天线轴的方向上 θ=90°,辐射场的振幅最大;沿着天线轴的方向(θ=0°),辐射场 的振幅为零。这说明电基本振子的辐射具有方向性。这种方向性也是 天线的一个主要特性。 同样的远区条件下,磁基本振子远区的电磁场表达式可简化为
jkr
I d l jk I jkr e d l (7-11) l l 4π 4π r r
(7-11)中第二项积分为零,第一项方括号中的因子与“静”磁偶极子 (恒定电流环)的矢量磁位表达式相同,也即 I d l SI m r e sin (7-12) 2 3 l 4π r r 4πr 4πr
电磁波动:时变电磁波在空间中以有限速度传播。 电磁辐射:电磁波的电场和磁场能量脱离场源在空间传播。电 磁波分为波源附近的束缚电磁波(近场能量)和远离波源的自 由电磁波(远场能量),靠近波源时,束缚电磁波和自由电磁波 同时存在,但束缚电磁波能量占据主导,称为感应场,当感应 场增大时,从波源获取能力,当感应场减小时,给波源提供能 量。 产生辐射原因:时变电场产生时变磁场,时变磁场又产生时变 电场。
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
基本振子的电磁场求解
II.磁基本振子的电磁场分布 磁基本振子:一个半径为a (a<<λ)的细导线小圆环,载有高频 时谐电流i=Imcos(ωt+ϕ),其复振幅为I=Imejϕ 。 当此细导线 小圆环的周长远小于波长时, 可认为流过圆环的时谐电流的振 幅和相位处处相同, 所以磁基本阵子也被称为磁偶极子或磁流 源。 同样采用间接法可求解磁偶极子的电磁场。
H 1 A(r ) (7-2)
E 1 j H
(7-1)
(7-3)
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
基本振子的电磁场求解
I. 电基本振子的电磁场分布
A(r )
V 4π
J (r ) j kR e dV (7-1) R
I Sl a z Il a z (7-4) S 短导线放置在坐标原点,l很小,因此 可取 r 0,从而有 R r r' r,于是, 在场点P产生的矢量磁位为 Id a z jkR Il jkr A ( r )= e a e (7-5) z l 4 4 r R J ( r )dv
j 可得电场强度为
2 Ilk 3cos Er 4π
1 j jkr (kr ) 2 (kr )3 e Ilk 3sin j 1 j jkr(7-9) E e 2 3 4π kr (kr ) (kr ) E 0
(7-16)
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
基本振子的电磁场求解
IV. 电基本振子同磁基本振子的对偶关系
Hr 0 H 0 k 2 Ilsin H 4π j 1 jkr kr (kr ) 2 e 对偶 电流源磁场
Er 0 E 0 E j ISk jk 1 sin 2 e jkr 4π r r 磁流源磁场
ISk 2 πIS H sin e jkr 2 sin e jkr r 4πr ISk 2 πIS sin e jkr 2 sin e jkr H E r 4πr
(7-20)
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
基本振子的电磁场求解
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
基本振子的电磁场求解
在电磁兼容手册上,常常把近场区和远场区粗略的划分如下: r 2π 远场区 (7-23) r 2π 近场区
e
其中用到 e jk ( R r )
jk r r
e jkR e jkr e jk (R r r )
e jkr e jk (R r ) e jkr [1 jk (R r )] 1 1 jk (R r ) k 2 (R r ) 2 , ( 1 jk (R r ) ) 2
1 1 1 jkr , e 1 2 3 kr (kr ) (kr ) 此时,电基本振子近场区的电磁场表达式可简化为 载流短导线视为 Ilcos 2p 振荡偶极子 Er j cos 3 3 2π r 4π r (7-21) Ilsin p Ilsin E j sin H 3 3 2π r 4π r 2πr 2 p=Ql是电偶极矩的复振幅,且I=jωQ
2 (7-13) 式中磁偶极矩为时变电流I产生的: m a z a I a z SI SI jkr (7-14) (1 jkr )sin e 于是 A ( r ) e 2 4πr
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
基本振子的电磁场求解
1 将(7-14)代入 H A IS 1 jk Hr cos 3 2 e jkr 2π r r
J ( r ) j kR I e j kR dV d l A( r ) e V L 4π 4π R R I e j k |r r | (7-10) d l L 4π | r r |
考虑到r'=a<<λ,其中的指数因子可近似为
为了采用球坐标系,采用直角坐标系至球坐标系的坐标变换
A er Ar e A e A er Az cos e Az sin
将(7-6)代入(7-2)可得
(7-6)
er A
H( r )
1
1 r 2sin
r Az cos
r e rAz sin
rsin e 0
(7-7)
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
基本振子的电磁场求解
I. 电基本振子的电磁场分布
由此可解得
Hr 0 H 0 k 2 Ilsin H 4π
代入 E
①
(7-8)
j 1 jkr kr (kr ) 2 e H
1
②
③
E和H相互垂直,E位于子午面 内,H位于赤道面内 H只有一个分量Hϕ,而E有两 个分量Er和Eθ 无论哪个分量都随距离r的增 加而减小,但依据随r各项衰 减的快慢,可分为场源的近 区、远区和中间场区
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
基本振子的电磁场求解
V.近场区和远场区划分
远区场:当kr >>1或r >>λ/2π时,场点P与源点的距离r远大于波长λ,与 这些点相应的区域称为远区。远区中
1 1 1 kr (kr ) 2 (kr )3 电基本振子远区的电磁场表达式可简化为
(7-17)
Ilk 2sin jkr Il j E j e sin e j kr 4π r 2 r (7-18) Ilksin jkr Il j H j e sin e jkr 4πr 2 r 从上式可以看出,电场与磁场在时间上同相,因此平均坡印廷矢量不等于 零。这表明有电磁能量向外辐射,辐射方向是径向,故把远区场称为辐射场。 ① 电场只有Eθ分量,磁场只有Hϕ分量,其复坡印廷矢量为 2 E 1 1 1 * (7-19) S E H * er E H er 2 2 2 电基本振子的远区场是横电磁波(TEM波)。
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
基本振子的电磁场求解
将上式代入(7-10),可得
II. 磁基本振子的电磁场分布
1 jkr (1 jkr jkR) e d l l 4π R 上式中的积分是对带“撇”的量(源点)进行 积分,因此可视r(场点)的量为常量,可得
A (r )
I
A ( r ) (1 jkr )e
III. 磁基本振子的电磁场分布
1 jk k 2 jkr IS H sin 3 2 e 4π r r r H 0 1 再由 E (j ) H
①
Hale Waihona Puke (7-15)②③
E和H相互垂直,H位于子午面 Er 0 内,E位于赤道面内 E 0 E只有一个分量Eϕ,而H有两 ISk jk 1 个分量Hr和Hθ E j sin 2 e jkr 4π r r 无论哪个分量都随距离r的增 加而减小,但依据随r各项衰 电基本振子同磁基本振子的电磁场 存在对偶关系 减的快慢,可分为场源的近 区、远区和中间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