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基础知识及环评标准

合集下载

我国卫生部为了控制电磁波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卫生部为了控制电磁波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卫生部为了控制电磁波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电磁技术发展,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

该标准没有沿用国际流行的SAR 标准,而是采用电场强度V/m和功率密度μW/cm?作单位,适用于一切人群经常居住和活动场所的环境电磁辐射,不包括职业辐射和射频、微波治疗需要的辐射。

在这个国标中,对微波电磁辐射,以功率密度微瓦/平方厘米(μw/cm?)做为计量单位。

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一级标准: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

二级标准: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可能引起潜在不良反应的区域,在此区域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但不许建造居民住宅、学校、医院和疗养院等。

环境电磁波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如表2所示:表2 环境电磁波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表和其他国家的标准相比,我国的标准是比较严格的,欧洲大部分国家现在都是200μw/cm?,美国1982年颁布的标准是3000μw/cm?,比我国要宽松75倍,足已证明我国政府在有关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方面是极其负责的,而且移动通信运营部门的整套设备以及技术参数也是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控制的。

5、基站电磁辐射的理论计算从以上国家标准可知,只要电磁辐射强度在10μw/cm?以下,对所有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都是绝对安全的。

电磁辐射强度的理论计算公式S=P/4πr?,其中,S为功率密度,P为发射功率,r为发射点与测量点间的距离。

根据此公式,某一地点的电磁辐射强度(用功率密度表示)与发射功率成正比,与该点到发射点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根据相关设备的技术参数,移动通信2G基站天线向一个扇区实际辐射功率为14.26W,3G基站为2.38W。

将基站功率代入上式估算,在距离2G基站10米处的功率密度为:S=P/4πr?=14.26/(4π*100)=0.0113W/m?=1.13μw/cm?,这远远小于最安全的10μw/cm?的一级标准,而未来的3G基站就只有约0.19μw/cm?。

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估标准

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估标准

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估标准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磁辐射对日常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日益引起关注。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有必要制定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估标准。

本文将介绍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提出一套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估的标准。

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时产生的能量传递。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形成的,具有一定的频率和波长。

电磁辐射可以分为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两类。

非电离辐射是指电磁波对生物体的影响主要通过引起热效应来进行的辐射。

常见的非电离辐射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和可见光等。

这些辐射通常不具有足够的能量来离子化物质,但长时间的暴露仍然可能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电离辐射是指具有足够能量的电磁波,可以使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

常见的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它们产生的能量足以从原子或分子中剥离电子。

电磁辐射环境监测1. 辐射源的识别和分类通过监测,需要对辐射源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分类。

根据不同类型的辐射源,采用相应的测量方法和设备进行监测。

常用的辐射源包括电视、方式基站、微波炉等。

2. 辐射水平的测量和评估监测需要准确测量环境中的电磁辐射水平,并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估。

测量方法可以包括电磁辐射仪的使用、辐射防护仪器的使用等。

3. 辐射源的定位和辐射分布的分析除了对辐射水平的测量和评估,还需要对辐射源进行精确定位,并分析其辐射分布。

这有助于确定辐射源对周围环境和生物体的影响程度。

电磁辐射环境评估标准1. 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参考国内外已经存在一些有关电磁辐射的标准和法规,可以作为参考。

例如,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的相关标准和欧盟电磁辐射指令等。

2.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需要考虑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根据科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制定合理的辐射水平限值。

3. 辐射来源和辐射分布的影响评估需要评估不同辐射源的影响程度和辐射分布的特点。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标题:深度解析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及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辐射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高。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成为了热门的研究议题之一。

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便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1.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是保护人类和生态环境免受辐射污染的重要法规和规范。

在中国,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包括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旨在规范和管理辐射环境的建设和使用。

我们需要了解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环境监测、辐射环境风险评估、辐射环境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我们也要认识到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的重要性,它对于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是对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深入研究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包括电磁场测量技术、辐射环境模拟预测方法、辐射生态效应评价等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和科学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

3. 从实践出发,全面深入地探讨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在研究实际案例的基础上,我们将结合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探讨。

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对比,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的应用和局限性,为读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

结语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是当前辐射环境保护领域的关键议题。

通过本文的深入解析和探讨,我们对这一主题有了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辐射类环评五个要点帮你入门

辐射类环评五个要点帮你入门

辐射类环评五个要点帮你⼊门⽣态环境管理部门中涉及环评审批的不仅有环评科,还有辐射科。

⼀般环评就是污染类环评或者⽣态类环评,那么辐射类环评是什么?怎么判定⼀个项⽬是否属于辐射类环评那?⼀、辐射类环评的依据1、《中华⼈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都需要环评。

2、《中华⼈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6⽉通过)第⼆⼗九条:“⽣产、销售、使⽤放射性同位素和加速器、中⼦发⽣器以及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件,报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环境保护⾏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颁发许可证。

”3、《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保局令第18号)第七条省、⾃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级”)环境保护⾏政主管部门负责除第六条规定所列项⽬外,豁免⽔平以上的电磁辐射建设项⽬和设备的环境保护申报等级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

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18号)第⼗四条依法实施退役的⽣产、使⽤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实施退役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件,报原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机关审查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得实施退役。

⼆、怎么判定项⽬是否需要做辐射类环评?⾸先要分析项⽬中涉及的设备和原辅材料是不是涉及了射线装置、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和电磁辐射装置。

具体来说就是对照《放射源分类办法》、《射线装置分类办法》和《电磁环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核实项⽬所⽤设备和原辅材料是否有射线装置、放射源,是否产⽣电磁辐射等。

放射源分类表和射线装置分类表如下所⽰。

放射源分类表核素名称I类源II类源III类源IV类源V类源(贝可)(贝可)(贝可)(贝可)(贝可)Am-241≥6×1013≥6×1011≥6×1010≥6×108≥1×104 Am-241/Be≥6×1013≥6×1011≥6×1010≥6×108≥1×104 Au-198≥2×1014≥2×1012≥2×1011≥2×109≥1×106 Ba-133≥2×1014≥2×1012≥2×1011≥2×109≥1×106 C-14≥5×1016≥5×1014≥5×1013≥5×1011≥1×107 Cd-109≥2×1016≥2×1014≥2×1013≥2×1011≥1×106 Ce-141≥1×1015≥1×1013≥1×1012≥1×1010≥1×107 Ce-144≥9×1014≥9×1012≥9×1011≥9×109≥1×105 Cf-252≥2×1013≥2×1011≥2×1010≥2×108≥1×104 Cl-36≥2×1016≥2×1014≥2×1013≥2×1011≥1×106 Cm-242≥4×1013≥4×1011≥4×1010≥4×108≥1×105 Cm-244≥5×1013≥5×1011≥5×1010≥5×108≥1×104 Co-57≥7×1014≥7×1012≥7×1011≥7×109≥1×106 Co-60≥3×1013≥3×1011≥3×1010≥3×108≥1×105 Cr-51≥2×1015≥2×1013≥2×1012≥2×1010≥1×107 Cs-134≥4×1013≥4×1011≥4×1010≥4×108≥1×104 Cs-137≥1×1014≥1×1012≥1×1011≥1×109≥1×104 Eu-152≥6×1013≥6×1011≥6×1010≥6×108≥1×106 Eu-154≥6×1013≥6×1011≥6×1010≥6×108≥1×106 Fe-55≥8×1017≥8×1015≥8×1014≥8×1012≥1×106 Gd-153≥1×1015≥1×1013≥1×1012≥1×1010≥1×107 Ge-68≥7×1014≥7×1012≥7×1011≥7×109≥1×105 H-3≥2×1018≥2×1016≥2×1015≥2×1013≥1×109 Hg-203≥3×1014≥3×1012≥3×1011≥3×109≥1×105 I-125≥2×1014≥2×1012≥2×1011≥2×109≥1×106I-125≥2×1014≥2×1012≥2×1011≥2×109≥1×106I-131≥2×1014≥2×1012≥2×1011≥2×109≥1×106Ir-192≥8×1013≥8×1011≥8×1010≥8×108≥1×104Kr-85≥3×1016≥3×1014≥3×1013≥3×1011≥1×104Mo-99≥3×1014≥3×1012≥3×1011≥3×109≥1×106Nb-95≥9×1013≥9×1011≥9×1010≥9×108≥1×106Ni-63≥6×1016≥6×1014≥6×1013≥6×1011≥1×108Np-237(Pa-≥7×1013≥7×1011≥7×1010≥7×108≥1×103233)P-32≥1×1016≥1×1014≥1×1013≥1×1011≥1×105Pd-103≥9×1016≥9×1014≥9×1013≥9×1011≥1×108Pm-147≥4×1016≥4×1014≥4×1013≥4×1011≥1×107Po-210≥6×1013≥6×1011≥6×1010≥6×108≥1×104Pu-238≥6×1013≥6×1011≥6×1010≥6×108≥1×104Pu-13≥6×1011≥6×1010≥6×108≥1×104239/Be≥6×10Pu-239≥6×1013≥6×1011≥6×1010≥6×108≥1×104Pu-240≥6×1013≥6×1011≥6×1010≥6×108≥1×103Pu-242≥7×1013≥7×1011≥7×1010≥7×108≥1×104Ra-226≥4×1013≥4×1011≥4×1010≥4×108≥1×104Re-188≥1×1015≥1×1013≥1×1012≥1×1010≥1×105Ru-103(Rh-≥1×1014≥1×1012≥1×1011≥1×109≥1×106103m)Ru-106(Rh-≥3×1014≥3×1012≥3×1011≥3×109≥1×105106)S-35≥6×1016≥6×1014≥6×1013≥6×1011≥1×108Se-75≥2×1014≥2×1012≥2×1011≥2×109≥1×106Sr-89≥2×1016≥2×1014≥2×1013≥2×1011≥1×106Sr-90≥1×1015≥1×1013≥1×1012≥1×1010≥1×104(Y-90)Tc-99m≥7×1014≥7×1012≥7×1011≥7×109≥1×107Te-13213≥3×1011≥3×1010≥3×108≥1×107(I-132)≥3×10Th-230≥7×1013≥7×1011≥7×1010≥7×108≥1×104Tl-204≥2×1016≥2×1014≥2×1013≥2×1011≥1×104Tm-170≥2×1016≥2×1014≥2×1013≥2×1011≥1×106Y-90≥5×1015≥5×1013≥5×1012≥5×1010≥1×105Y-91≥8×1015≥8×1013≥8×1012≥8×1010≥1×106Yb-169≥3×1014≥3×1012≥3×1011≥3×109≥1×107Zn-65≥1×1014≥1×1012≥1×1011≥1×109≥1×106Zr-95 ≥4×1013≥4×1011≥4×1010≥4×108≥1×106射线装置分类表电磁辐射豁免范围⼀个粗略的判定⽅法就是询问建设单位,项⽬是否使⽤放射源,是否有x光机,是否有放射科,是否使⽤加速器,是否有输变电装置、是否有基站类装置?然后再具体对应放射源分类表、射线装置分类表和《电磁环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确认是否包含或属于豁免范围。

电磁辐射监测基础知识

电磁辐射监测基础知识
mW/cm2
三、工业、 科学、医疗 射频设备
(一)工业和科学射频设备 (多种频率泄漏)
(二)医疗射频设备(多种频 率泄漏)
1.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如高频溶炼炉、高频淬 火设备等; 2.高频介质加热设备:如塑料热合机、高频干 燥设备等; 3.微波加热设备:如微波炉等; 4.其他高频加工设备:如高频电弧焊机、超声 探头等
电磁辐射监测基础知识
概述
尽管输变电设施和广电通信设施产生电磁效应的机理和对 电磁环境影响不同,但它们都会在邻近该设施的局部空间 可能产生较高的电磁场曝露。高强度,长时间的电磁场照 射,对公众的身体健康有不良的影响;同时对家用电器、 医疗设施等造成干扰。高强度的电磁场是一个重要的环境 污染要素,而电磁波是能量流污染,看不到,听不到,嗅 不着,摸不着,但却充满了环境空间。所以,我们要加强 对电磁波特性的研究,既要把电磁能作为一种资源,充分 地利用为人类造福;又要加强电磁环境管理,做好建设项 目电磁环境的预测与评价,将其负面效应控制在最小的影 响程度。
建设项目主要内容
1.机房:发射机、馈线; 2.发射天线:中波塔,有单塔、双塔、四塔 和八塔等
1.机房:发射机、馈线; 2.发射天线:有同相水平、菱形天线等
1.机房:发射机、馈线; 2.发射塔:单偶极子板、双偶极子板、四偶 极子板等不同层天线
1.机房:发射机、馈线; 2.发射塔:双偶子板天线
1.机房:发射机、馈线; 2.天线:同相水平、菱形天线等型式
电磁辐射监测基础知识
2、电磁环境的主要建设项目
项目分类
一、广播电 视发射系统
二、通信、 雷达及导航 等无线发射 设备
建设项目名称
(一)中波广播台站(0.1~ 3.0MHz)
(二)短波广播台站(3.0~ 30MHz)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Guidline on Management of Radioacti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s 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1996-05-10发布 1996-05-10实施1 总则1.1 本导则是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86)国环字第003号]以及《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制定的。

1.2 本导则适用于一切电磁辐射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对于特殊的电磁辐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可以与本导则不同,但应加以说明。

1.3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为初步评价和最终评价。

初步评价应在获得环境保护部门颁发的项目规划建设许可文件(证)后进行。

最终评价一般应于项目(或分阶段)竣工验收前进行。

属需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只需在运行前填报以一次报告表。

1.4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正式的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须由持有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项证书的单位和有资格人员编写。

1.5 本导则所称电磁辐射限于非电离辐射。

2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章节和内容2.1 评价依据此部分要给出项目建议书,区域规划批准文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委托文件及评价标准等。

2.2 评价对象说明说明项目的名称、性质、辐射频率、功率及性质、运行状态等。

2.3 环境描述描述项目所在位置(附图)及其周围居民分布、建筑布局、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发展规划、敏感对象分布和特征等。

2.4 电磁辐射背景值现状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现有及计划建设的电磁辐射发射设备,也包括实际测量出的电磁辐射水平分布情况。

2.5 模拟类比测量模拟本项目电磁设备的正常工作或利用类似本项目电磁设备规模、性质、功率、辐射频率、使用条件的其它已营运设备进行电磁环境辐射强度的实际测量,用于预测本项目建成后电磁环境变化的定量数据。

工业辐射环评

工业辐射环评

工业辐射环评
工业辐射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射线辐射和核辐射等。

这些辐射物质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为了评估和控制工业辐射对环境的影响,需要进行工业辐射环境评价。

工业辐射环评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辐射源的辐射强度和辐射频率进行测量和分析,以确定辐射量的大小和特征。

其次,对周围环境进行调查和采样,了解辐射物质在环境中的分布和寿命。

然后,通过监测和模拟等手段,评估辐射对周围环境和生物的影响程度。

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和管理措施,以减少工业辐射对环境的损害。

工业辐射环评的重点是评估辐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工业辐射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导致生态系统物种减少或灭绝。

此外,工业辐射对人体的直接照射和间接照射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它可能引起基因突变、遗传疾病等,增加癌症和先天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工业辐射环评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地管理和控制工业辐射,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在评价和预测辐射风险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排放标准和管理措施,确保工业辐射在可控范围内。

同时,加强对工业辐射的监测和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辐射事故,减少可能造成的伤害。

因此,工业辐射环评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评估和控制工业辐射的风险,可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

电磁辐射的基础知识及其在环评中的应用

电磁辐射的基础知识及其在环评中的应用


光子能量:100eV x射线能量:103~105ev
8
非电离辐射(Non-ionizing Radiation)

基本定义:
◦ 是指量子能量不能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产生 电离的辐射。 ◦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都属 于非电离辐射,即狭义上的电磁辐射。

辐射效应:
◦ 物理效应:改变分子或原子的旋转、振动 或价层电子轨态。 ◦ 生物效应:热效应 ( 升温 ) 、非热效应 ( 扰动 体内电磁场)和累积效应(长期损害)等。
◦ 它是抽象出来的天线最基本构成单元。 ◦ 其长度l 远小于工作波长 ,其上的电流等幅同相。

不同幅度、相位、排列方式的电流元可以构成 形形色色的天线。 e-jkr称为波动因子,表示沿+r方向的传播。 k为相位常数,k=2/。
1. 感应场区 特点: ①.仅保留了最高阶项。 ②. e-jkr 消失,场与静态电、磁场 完全类似。 ③.电场与磁场相位相差90,坡印 廷矢量为0,无能量向外辐射。
电磁辐射的基础知识 及其在环评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1. 电磁辐射基础知识 2.常用数据 3. 电磁辐射环境管理的技术依据 4. 雷达实例
2
1.电磁辐射的基本概念
3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基本定义:
◦ 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
摘自《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1988)》第6.1条。
9
电磁辐射源(天然)
宇宙射线 太阳黑子 雷电 等等……

10
电磁辐射源(人工)

电磁泄漏型
微波加热频率为2450MHz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辐射源
对电器设备的影响: 电磁辐射会干扰通讯从而造成通讯障碍, 对通讯质量产生影响; 影响精密 仪器的性能, 引起爆炸, 造成医疗事故( 如手机可以使1 米以内的心脏起搏 器停机) , 使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 影响收音机和电视机, 使之在某些 频道不能正常收听、收看等等, 从而带来大量的经济损失。
微波辐射比长波和中、短波辐射严重, 其生物效应主要是机体把吸收的射 频能转换为热能, 形成由过热而引起的损伤。若长期生活在电磁辐射污染的环 境中, 会出现乏力、记忆力减退为主的神经衰弱症候群的心悸、心前区疼痛、 胸闷、易激动和月经紊乱等症状。
电磁辐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 近年来,国内外对电磁辐射危害的相关报道不胜枚举,具体 危害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 2、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 3、影响人们的生殖系统 4、可以导致儿童智力残缺 5、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 6、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
自然电磁辐射: 主要来自地球大气 层中的雷电、宇宙 射线、天体放电、 地球磁场辐射和地 球热辐射等。
环境电磁辐射: 主要来自发射台、 高压线、雷达站、 微波用具、电视机 、无线电等工业和 生活中所用的电子 设备。
初步认电磁辐射
环境电磁辐射源
❖ 广播、电视发射设备
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的辐射功率很大,一个发射塔 上一般几个电台或电视频道的发射天线,总的辐射 功率达几十到几百千瓦,是城市中最主要的电磁辐 射源。
初步认识电磁辐射
环境电磁辐射源
❖ 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 • 国际电波联盟(ITU)分配给ISM设备的频率范围
初步认识电磁辐射
环境电磁辐射源
❖ 机动车辆的点火系统 机动车辆点火系统的火花放电辐射是窄脉冲,
放电持续时限在微秒数量级以下,放电时峰值电压 可达10kv,所产生的辐射干扰频带很宽,从几百千 赫 到1GHz以上。
电磁辐射检测数据:家庭常用电器电磁辐射检测数 据参考表(mG:毫高斯)
初步认识电磁辐射
环境电磁辐射源
❖ 变电站及高压输电系统
目前,我国采用220kv、500kv 的高压线路输电,国外有的已升至 750kv。高压输电系统周围有高压 工频电场,也有射频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各种产生电磁辐射设备的使用, 使环境中电磁辐射水平 增高, 会造成电讯障碍、干扰, 并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初步认识电磁辐射
环境电磁辐射源
❖ 电力牵引系统 电力机车和电车的供电母线与导电弓架之间,由于 振动或接触不光滑,经常出现部分接触不良,甚至 形成小的放电间隙,这些问题都可能引起火花放电 和弧光放电,产生电磁噪声。
初步认识电磁辐射
环境电磁辐射源
❖ 家用电器 日本出版的SAPIO杂志公布了一组家庭常用电器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我国现行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主要由卫生部和国家环保 总局制订,各标准间差异较大。
卫生标准: 《作业场所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GB 1855522001)、《作业场所超 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7289)、《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6289)、《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GB 1620321996)、《环 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288)。
环保标准: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288)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1996)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HJ/T 10.2-1996 ) 《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 2421998)
主要内容及顺序
电磁辐射初步认识 电磁辐射的分类及应用 电磁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环评中电磁辐射的检测
补充和总结
初步认识电磁辐射
概念
❖电磁辐射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 象。
b.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
初步认识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源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科学家已经发现人体暴露在强电磁场中会出现一些有害效应, 其中包括白 内障、体温调节响应的过荷、热损伤、行为形式的改变、痉挛和耐久力 下降。并把电磁辐射引起的危害按机理分为两大类: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热效应: 如果电磁辐射能量吸收速率很慢, 人体经过自身的热调节系统把 吸收的热量散发出去,就不致引起机体升温而产生相伴的热效应。反之, 若能量吸收过快, 人体自我热调节机制不能及时把吸收的热量散发出去,
电磁辐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就会引起体温升高, 继而出现热电效磁应。辐当射功率源密度大于100mV/ cm2 时, 将出
现热效应。
非热效应: 在许多情况下, 人们吸收的电磁辐射能似不足以引起体温升高, 但仍 出现许多症状。这类效应大致可以解释为: 电磁辐射作用于人体神经系统, 影 响新陈代谢及脑电流, 使人的行为及相关器官发生变化, 并进而响应人体的循 环系统、免疫及生殖和代谢功能, 严重的甚至会诱发癌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