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节庆与文化的研究

合集下载

国家级节庆推动现代城市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十二五”洛阳牡丹文化节的跟踪调研

国家级节庆推动现代城市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十二五”洛阳牡丹文化节的跟踪调研

国家级节庆推动现代城市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十二五”
洛阳牡丹文化节的跟踪调研
李朝晖
【期刊名称】《开发研究》
【年(卷),期】2017(0)4
【摘要】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前身是始于1983年的洛阳牡丹花会,2011年升级为国家级节庆后,取得重大突破.“十二五”期间,文化节对洛阳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继往开来的城市公共空间、另辟蹊径的城市文化供给、俯拾
仰取的城市旅游经济、因势利导的城市文化建设和相得益彰的城乡协调发展,为公
共服务和文化发展贡献较大.
【总页数】7页(P131-137)
【作者】李朝晖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南洛阳4719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
【相关文献】
1.基于客源地差异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影响力研究——以第33届洛阳牡丹文化
节为例2.基于亲疏景度的日韩客源市场旅游节庆品牌战略——以洛阳牡丹文化节
为例3.基于亲疏景度的日韩客源市场旅游节庆品牌战略——以洛阳牡丹文化节为
例4.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节庆活动传承发展问题研究5.基于亲疏景度的韩国客源市场旅游节庆品牌打造——以洛阳牡丹文化节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节庆活动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节庆活动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节庆活动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名城。

这些城市不仅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在其独特的节庆活动中展示了精彩的传统文化。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节庆活动。

1. 北京:春节庙会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每年春节期间,北京的庙会成为了人们热烈庆祝的场所。

庙会上汇集了各种各样的特色食品、民间艺术表演及手工艺品,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市民前来观赏和体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庙会是在大观园、观音庙和莲池公园举办的庙会,各具特色、别具一格。

2. 西安:盛唐花会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唐朝的都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每年农历四月,西安举办盛唐花会,通过花展、历史文化展览、演出等形式,展示了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

此外,还有民间艺术表演、美食展示等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市民欣赏和参与。

3. 南京:明孝陵梅花节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

每年二月至三月期间,南京明孝陵梅花节举办,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以其芬芳馥郁的气息和高雅的姿态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活动期间,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品种的梅花,还能观看到传统文化的表演和展览。

4. 成都:蜀王庙草堂文化节成都作为川西地区的中心城市,其文化底蕴深厚。

每年农历七月,成都举办蜀王庙草堂文化节,庆祝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

活动期间,人们可以在草堂里聆听传统音乐、观看古代文人书画展等。

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展示和民间艺术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

5. 苏州:苏州园林文化艺术节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市,园林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每年四月至十月,苏州举办苏州园林文化艺术节,展示了苏州园林的魅力。

活动期间,人们可以观赏到苏州特有的园林建筑和景观,同时还可以观看到传统音乐、舞蹈表演和手工艺品展示。

通过这些节庆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恩施市的文化节庆与民俗活动

 恩施市的文化节庆与民俗活动

恩施市的文化节庆与民俗活动恩施市的文化节庆与民俗活动恩施市位于中国湖北省的西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和独特民俗活动的地方。

这个地区的文化节庆活动以及民间传统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介绍恩施市的文化节庆和民俗活动,探索这些活动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为人们带来的欢乐和思考。

一、文化节庆活动1. 恩施秋季文化节恩施秋季文化节是恩施市最为盛大的文化庆典之一。

每年的9月中旬,恩施市举办这一文化节庆活动。

活动期间,市区内举行各种文艺表演、民间乐器演奏、艺术展览等,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尤其是传统歌舞表演和民间艺术展示深受欢迎。

这个庆典不仅展现了恩施市的文化底蕴,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 恩施花灯节恩施花灯节是每年的春节期间恩施市的传统庆典。

这个节日以花灯为主题,各种形状各异的花灯亮相于恩施市的大街小巷。

花灯制作精美,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除了欣赏花灯,游客们还可以参与猜灯谜等有趣的互动活动。

恩施花灯节不仅为游客们带来了视觉盛宴,也是人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民俗活动1. 恩施木偶戏恩施木偶戏是恩施市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之一。

这种表演通过木偶在舞台上的表演,向观众讲述各种故事和传统神话。

恩施木偶戏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形象生动,台词幽默,给人带来了欢笑和思考。

这种传统表演形式已经流传了数百年之久,它不仅是恩施市民休闲娱乐的方式,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2. 汉江船娘汉江船娘是恩施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她们身着华丽的汉服,坐在汉江畔的小船上,卖唱唱木偶戏或背古诗。

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也成为了恩施市的一张名片。

汉江船娘以其婉约动人的形象和优美的歌声,让人们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到地域的独特魅力。

三、文化节庆与民俗活动的意义文化节庆活动和民俗活动在恩施市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展示了恩施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

基于节庆理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以宁德市上金贝村为例

基于节庆理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以宁德市上金贝村为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1 0 1年 2月
者节约 了 时间和 金 钱 。其 缺点 是 在 建设 过程 中 , 原 有 的文 化 内涵会 大量流失 。
2 复 古式 .
化旅 游发 展模 式 , 具体 表现 如下 : () 1 由静态 的展示 向动态 的展示 转变
即由原生 态模式 、 主题 附会式 、 物馆 式三 种模 博
由于 历史 或者 城 市化 的原 因 , 大量 的 民俗文 化
式 向动态 的形 式转变 。策 划者通过 策划 一系列 的活 动, 将静 态 的资源动态 化 , 提高公众 的参 与性和 审美 感受 。
() 2 由观光性 向参 与性转 变
旅游资源消失 。复古式即通过搜集 、 整理 、 再现让旅 游者体验过去的民俗文化。如杭州的宋城 、 无锡 的
开发 理念 的一种 新 的理念模 式 。本文 从节 庆理念 人
手 , 究节 庆理 念下 民俗 文 化旅 游 的发 展模 式 及 发 研
展措 施 。
列的旅游产品。位于武汉市蔡甸区的大好河山休闲
旅游 区充分 利用 “ 知音 ” 化 , 文 开发 出了 一 系列有 关
“ 知音” 文化的民俗旅游产品, 如伴月泉、 知音坪 、 山
的开发理念有较大进步 , 其实现了旅游产品的动态性和参 与性 , 有利于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文中 以宁德市上金 贝村
作 为研究对象 , 探讨节庆理念下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关键词 : 节庆 ; 民俗文化旅游 ; 上金贝村 ; 宁德 中图分 类号:5 2 7 F 9 . 1 F 9 . ;5 0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2—5 7 2 1 )2— 0 1 5 17 39(0 1 0 0 0 —0

传统节日调研报告

传统节日调研报告

传统节日调研报告
《传统节日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传统节日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态度和参与程度,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调研对象为各年龄段的人群,包括学生、职场人士和老年人。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传统节日仍然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传统节日是传承文化、弘扬民俗的重要载体,有利于维护人们的情感联系和社会和谐。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小城镇,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更加热烈,人们更加重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价值。

然而,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庆祝方式已经逐渐淡化。

一些年轻人甚至对传统节日缺乏了解和兴趣,更倾向于选择现代化的方式来度过假日。

据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够更多地举办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增加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参与度。

同时,也希望在学校和家庭中加强对传统节日的教育和传承,让年轻一代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综合以上调研结果,我们认为传统节日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保护。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连云港风土人情研究报告

连云港风土人情研究报告

连云港风土人情研究报告连云港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东部沿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连云港拥有独特的风土人情,下面是一份关于连云港风土人情的研究报告。

一、地理环境:连云港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东临黄海,南濒杭州湾,北靠苏北平原,地理位置优越。

地形以平坦河网为主,水域面积广阔,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使得连云港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农业种植条件。

二、历史文化:连云港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景观和文化遗产。

例如,云台山是连云港的一座著名风景名胜,被誉为"东南第一名山",是道教古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连云港还有许多古建筑、纪念馆和博物馆,展示了连云港的历史与文化。

三、民俗风情:连云港的民俗风情丰富多样,独具特色。

例如,传统的婚俗习惯包括闹新娘、过大门、拜堂、敬茶等环节,体现了传统的婚姻观念和家庭传统。

此外,连云港还有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如秧歌、舞狮等,吸引了许多游客。

四、饮食特色:连云港的饮食以海鲜为主,品种丰富。

著名的菜肴包括海鲜砂锅、蚌壳牛肉等,口味鲜美,深受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喜爱。

此外,连云港还有特色的小吃,如扬州炒饭、蟹粉小笼包等,是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美食选择。

五、习俗节庆:连云港有着丰富的习俗节庆活动。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连云港都会举行盛大的元宵节活动,人们游园赏灯,品尝汤圆,祈求吉祥。

此外,夏日的海洋节、秋季的丰收节等也是连云港人民喜欢的节庆活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综上所述,在连云港的风土人情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多样的民俗风情、独特的饮食特色和丰富多彩的习俗节庆活动。

这些都为连云港的发展和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丰富城市文化 提案

丰富城市文化 提案

丰富城市文化提案提案:丰富城市文化的创意方式导语:城市文化的丰富多样是一个城市吸引人的重要特点。

为了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创新和改进,使城市更具吸引力,让居民和游客都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体验。

一、艺术展览与演出在城市中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演出活动,可以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多的文化享受和艺术交流的机会。

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进行艺术展览,如绘画、雕塑、摄影等。

同时,还可以组织音乐会、舞蹈表演、戏剧演出等各种文艺演出,为城市注入更多的艺术氛围。

二、举办文化节庆活动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可以增加城市的文化底蕴,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可以举办传统的节日庆祝活动,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如花灯节、龙舟节、音乐节等。

这些节庆活动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同时也能够让居民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三、推广城市历史文化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瑰宝,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推广和传承。

可以修复和保护古建筑,举办古建筑展览和讲座,让人们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同时,还可以举办城市历史文化主题的活动,如历史文化讲座、古代服饰展览、历史文化游览等,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城市的历史。

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文化创意和经济效益。

可以支持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鼓励他们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还可以举办文化创意产业展览和交流活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与发展。

五、鼓励文化志愿者活动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文化志愿者活动,可以为城市文化的丰富提供更多的力量和支持。

可以组织文化志愿者培训,让志愿者了解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同时,还可以举办文化志愿者活动,如博物馆讲解、图书馆导览等,让志愿者与居民互动,为城市文化的推广做出贡献。

结语:通过以上的举措,我们可以进一步丰富城市文化,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让居民和游客都能享受到多样化的文化体验,为城市的发展增添色彩。

连云港的风俗

连云港的风俗

连云港的风俗
连云港是中国江苏省东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以下是关于连云港风俗的一些介绍:
1. 水晶节:连云港的特色节日之一是水晶节,在这个节日期间,人们会举办各种民俗活动、书画展览、水晶研究会议以及经贸洽谈会等。

2. 元宵灯会:每年的元宵节,连云港的海州地区会举行盛大的元宵灯会,除了观看节目外,还能欣赏到各种美丽的花灯展示。

3. 古朴祭祀风俗:在连云港的文化表演中,保留了古老的祭祀风俗,这种仪式通常与当地的民间信仰和历史传说紧密相连。

4. 综合性艺术表现:连云港的艺术形式综合多样,既有“大场”的跑马战斗场景,也有“小场”的地方特色舞蹈,这些活动共同营造出欢乐的庆祝氛围。

5. 汤沟桃花节:这是当地的传统庙会,自公历4月9日开始,为期三天,地址位于古汤沟、西大河东岸。

6. 《西游记》文化节:作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乡,连云港有着浓厚的《西游记》文化氛围,每年都会举办相关的文化节庆活动。

7. 连云港之夏:这是一个夏季的文化活动,通过音乐会、戏剧演出和其他娱乐活动吸引游客和市民参与。

8. 海州白虎山庙会:这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庙会活动,集宗教祭祀、商业贸易和民间娱乐于一体。

9. 梨园曲艺:连云港及周边地区以淮海戏、花船表演、工鼓锣、苏北琴书、童子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了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成果。

以上只是连云港众多风俗文化的一部分,这座城市融合了古老的传统和现代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和人文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市节庆与文化的研究
日本学和太郎中指出:“文化是产业的决定因素。

”文化其实才是一个节庆产业的灵魂。

Dewark、Meyend运用跨文化方法比较了我国哈尔滨冰雪艺术节、约旦河北美节日3种不同文化背景下节庆旅游者的动机差异,评价了跨文化方法对节庆策划和营销的意义。

西班牙普罗那:“节庆的魅力不在于政府为奔牛节所安排的156项活动,而在于亲临其境感受满街的人文气氛,在于与众多的能够参与并陶醉与节庆的人群融为一体的机会之中。

”中国节庆与文化的理论探索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陈文君(2002)从旅游节庆的文化功能层面指出,文化是旅游点而灵魂。

王重农(2004)城市节庆要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坚持创新,注意哇据本地文化资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展示这些资源,使城市节庆既有鲜明的主题,又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周开龙(2006)用理性把握文化节庆的有效运作。

文化品格是节庆品质的生命,也是文化产品的风格,文化灵魂的归属决定了文化节庆的走向。

戚能杰(2006)提出城市节庆要文化唱戏,文化得益,寻求文化、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陈素平、成慕敦(2004)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节庆旅游开发突出民族文化;
目前理论研究滞后于城市节庆开发实践,节庆与城市关系方面研究比较多。

对城市节庆与文化表达的研究相对较单薄。

宁波主要节庆文化表达研究:对宁波城市节庆发展规模、发展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过系统分析,同时对宁波主要节庆的文化表达作重点研究,并提出几个主要节庆在文化表达上的优势及不足。

文化表达对宁波城市节庆发展的影响研究
1,区域文化表达对节庆决策有重要影响
2,区域文化对宁波城市节庆发展存在着互动关系
通过对区域文化差异性分析,分析宁波特有的节庆文化基础对宁波节庆发展的影响。

包括影响决策的心理因素,影响节庆需求等,节庆发展的内驱动力正是正是节庆参与者对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的探求和追寻,城市节庆与地域文化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对宁波丰富地域文化基本构成要素也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

宁波城市节庆可持续发展文化机制的建立
1、宁波城市节庆发展制约因子分析
2、城市节庆可持续发展文化机制的依据
3、宁波城市节庆可持续发展文化机制建立步骤
4、宁波城市节庆可持续发展文化机制建立构想
宁波城市节庆制约因子主要从市场分析不透彻、规划者、管理者和居民对地方文化的一知半解等。

文化机制的建立,要致力于保护地方文化资源,要努力为当地居民好外来节庆参与者之间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交流氛围,把节庆作为了解当地文化的一个最佳平台,在营销手段选择、营销内容确定上保持文化特色。

本研究认为认真仔细地对宁波文化进行调查是文化发展机制建立的基础工作,然后对宁波文化进行准确的分析评价、建立科学的宁波节庆发展文化机制和实施方案。

本部分最后提出了宁波建立可持续文化机制的构想如通过加强宏观管理和引导,挖掘宁波文化特色对宁波城市节庆进行系统设计和策划,促进节庆文化整合。

研究方法:
实证方面,对宁波节庆规模、文化性及节庆参与者进行问卷、访谈;对成功街请的主办单位进行实地综合调查,对宁波地域文化与宁波节庆进行系统分析,通过个案研究方法,从宁波节庆的文化表达组织层面,策划层面、管理层面等进行考察。

为宁波节庆可持续发展提出文化机制提供必要基础材料。

创新之处
1、理论创新
(1)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城市节庆的内涵及城市节庆与文化表达的关系,并树立了国内外节庆成功因素。

提出了节庆文化构成要素的概念和节庆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机制。

(2)文化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节庆既是经济性活动,更是文化性活动。

本文拟从节庆的文化层面出发,以节庆文化为目标,对节庆活动的成败因素进行论述。

(3)本课题在研究构思上具有理论前瞻性和可行性,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宁波城市节庆的文化表达与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最重将形成促进宁波节庆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将弥补国内该领域研究的不足。

2、实践创新
(1)从文化表达角度,探讨了宁波节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具体方法,促进宁波促进城市节庆发展政策措施和对策的提出。

(2)通过宁波主要节庆进行实证研究,尤其对节庆的文化表达进行系统的分析,揭示了文化与节庆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

在欧洲和北美的城市旅游(City Tourism)和都市旅游(Urban Tourism)的研究中,节事旅游与城市文化旅游被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受到关注.Mules通过经济分析表明,在澳大利亚,事件活动的举办已经到了一种很重要的程度.Robertson&Guerrier着眼于西班牙是
如何应用三个重要的国际事件案例(奥运会,欧洲城市文化节和92'世博会)来帮助重塑国家旅游产品的形象的.在旅游节庆及事件旅游研究活跃时,Getz从节庆活动负面影响的角度考虑,提醒人们:当节日和其他特别活动被作为旅游吸引物来进行有意识的开发和促销时,往往会出现一种危险,那就是庆典活动本身会被过度的商业化所破坏,即旅游可能会破坏文化的真实性,而这种真实性似乎又
恰恰是当代旅游这所寻求的东西.对节庆影响及其评估的研究也是旅游节庆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前沿课题之一[12].
国内关于旅游节庆的研究起步较晚,最初的研究起源于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研究,80年代末,随着商业化的旅游节庆开发的兴起,才开始以旅游节为对象进行专门的研究.1991年,王明波,韩天雨等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地方经济文化节进行了初步探讨.李怀林(1992),蒋祖云(1994),张德强(1998)等在文章和专著中从节庆文化的角度对旅游节庆开发进行了研究.乔玉霞(1992),朱佩军(1998),李立
和崔卫华(1999),杨絮飞(2000)等从旅游节庆开发的条件及其与都市旅游的关系角度对旅游节庆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吕和发,沈祖祥,张帆(2000)和张凌云等对旅游节庆的策划进行了针对性研究.
2000以来,旅游节庆研究更加注重深度的研究,除了传统的研究方向,戴光全,保继刚(2003)对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进行了深度的研究[13].很多学者开始对旅游节庆中存在的问题,运行机制等负面问题进行研究.对地方旅游节庆的开发研究有很多的比重.上海,新疆,湖北,湖南,山东等地成了地方旅游节庆研究的重点地区.根据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的粗略估算,至少有40%的学术论文以地方的旅游节庆研究为依托.地方旅游节庆,个案研究以及深度研究成为旅游节庆研究的发展方向.
章平(2000)在探讨大型节庆活动与宁波旅游发展时,提出节庆活动作为专项旅游活动和一般的旅游形式相比具有:季节性,规模性,综合性,效益后续性等特点
文斌(2006) 提出有许多旅游节庆因为策划不到位,主题凌乱,文化包装粗糙,没有鲜明的特色,市场运作不灵等缺乏创新元素而告终.并从民族旅游节庆角度提出了创新的观点,从模式选择,运作模式以及机制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创新的观点[28].孙淑荣(2007)分析城市旅游节庆认为,我国城市节庆活动存在的问题:节庆活动缺乏创新,缺乏品牌意识,节庆活动的可持续性不强,节庆活动商业化过于强烈,丧失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陈文君(2002)认为旅游节庆的发展要同时注意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文化元素是旅游节庆发展中及其重要的元素,旅游节庆提供了一个平台展示这样的文化元素[5].文化的挖掘时旅游节庆发展的"制胜法宝".
孙淑荣(2007)分析旅游节庆提到了五点发展建议:定位,品牌,可持续性,文化内涵以及效益协调发展.比较全面的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定位是旅游节庆发展的前提,并不是盲目而行.旅游节庆活动在部分地区取得了成功,其他地区就盲目行动,盲目跟风.没有自我评估,自我定位,就发展旅游节庆,必然造成失败的局面.品牌和文化内涵是相通的,从自身独特性角度出发,才能找到发展点.
黄翔,连建功(2006)认为旅游节庆的策划,运行及管理都是一个节庆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节庆活动的策划只有立足于本地的文化基础,宣泄本地人的快乐,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