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推荐完整)

合集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实验4 氯化钠含量的测定(法扬司法)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实验4 氯化钠含量的测定(法扬司法)

11
8
1Ag

1Cl

c AgNO 3 VAgNO 3
mNaCl 1000 MNaCl
c AgNO 3 VAgNO 3 G试样
mNaCl NaCl% 100% G试样
MNaCl 1000 100%
MNaCl c AgNO 3 VAgNO 3 1000 100% 25.00 ms 250
平行做3份测定,计算试样中了防止胶体聚沉,滴定前应加入糊精溶液。 2. 为了防止生成氧化银沉淀,应控制溶液为中性或弱碱性(pH7~10)。 3. 由于卤化银易感光分解出金属银,使沉淀变为灰色或是黑灰色,因此在实验 过程中应避免强光的照射,否则影响终点观察,造成测量误差。 4. 实验结束后,将未用完的AgNO3标准溶液和氯化银沉淀应分别倒入回收瓶 中贮存。 5. 实验中盛装过AgNO3的滴定管、移液管和锥形瓶应先蒸馏水冲洗后,再用 自来水冲洗干净备用 。
小烧杯 + 约1.2g NaCl样品(准确称取)+ 蒸
馏水溶解—————→ + H2O稀至刻度,摇
250mL 容量瓶中 定量转入
匀。
6
实验步骤
250mL锥形瓶 + 25mLNaCl试液 + 20mL H2O 稀释 + 10 mL 1% 淀粉溶液+荧光黄3—5滴 摇动 ———————————————————→至溶液呈粉红色。 0.1000 mol/L AgNO3 标准溶液避光滴定
实验四
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法扬司法)
1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吸附指示剂法测定氯化钠 样含量的方法 2、理解吸附指示剂法的实验原理
2
二、实验原理
吸附指示剂法是利用吸附作用在终点时生成带 正电荷的卤化银胶粒而吸附指示剂阴离子,使 指示剂的结构发生改变,生成有色的吸附化合 物指示终点。其原理可表示为: 滴定前:HFI H++FI- (呈黄绿色) 终点前:(AgCl)•Cl-+FI- (仍然呈黄绿色) 终点时:(AgCl) •Ag++FI-=(AgCl) •Ag+•FI(黄绿色) (粉红色)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了解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加深对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酸度计、滴定管、烧杯、量筒、坩埚等•试剂:硫酸、盐酸、氯化铜、氯化钠、硝酸银等实验步骤步骤一:制备氯化铜溶液1.使用滴定管量取一定量的氯化铜固体,放入烧杯中。

2.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将溶液转移到干净的烧杯中,备用。

步骤二:氯离子检测1.取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加入适量的盐酸,酸度调至pH=2。

2.使用滴定管滴加硝酸银溶液,直至出现沉淀停止滴定。

3.记录滴定所耗用的硝酸银溶液体积V1。

步骤三:铜离子检测1.取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加入适量的盐酸,酸度调至pH=2。

2.使用滴定管滴加硫酸溶液,直至出现沉淀停止滴定。

3.记录滴定所耗用的硫酸溶液体积V2。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和分析:1.氯离子检测:通过滴定硝酸银溶液,我们得到了滴定所耗用的体积V1。

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算出氯化铜溶液中的氯离子的浓度。

反应方程式:AgNO3 + Cl- → AgCl↓ + NO3- 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可以计算出氯离子的摩尔浓度。

2.铜离子检测:通过滴定硫酸溶液,我们得到了滴定所耗用的体积V2。

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算出氯化铜溶液中的铜离子的浓度。

反应方程式:Cu2+ + 2H+ + SO4^2- → CuSO4 + H2O 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可以计算出铜离子的摩尔浓度。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氯离子和铜离子在氯化铜溶液中的含量情况,从而进一步了解其化学性质和可能的应用。

此外,实验结果还可以用于验证化学计算的准确性,并对实验操作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和改进。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制备了氯化铜溶液,并进行了氯离子和铜离子的检测。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的生物类各专业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规范要求,结合近年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发展而进行修订的。

目录:绪论0.1化学实验的目的O.2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第一部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第1章化学实验规则和安全知识1.1化学实验规则1.2实验室安全知识第2章化学实验基本仪器介绍第3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3.1仪器的洗涤和干燥3.2基本度量仪器的使用方法3.3加热方法3.4试剂及其取用3.5溶解和结晶3.6沉淀及沉淀与溶液的分离3.7干燥器的使用3.8气体的获得、纯化与收集第4章天平和光、电仪器的使用4.1天平4.2离子计4.3分光光度计4.4电导率仪第5章实验数据处理5.1有效数字5.2准确度和精密度5.3作图技术简介5.4分析结果的报告第二部分实验第6章基本操作训练和简单的无机制备实验一玻璃管操作和塞子钻孔实验二氯化钠的提纯实验三硫代硫酸钠的制备(常规及微型实验) 实验四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常规及微型实验) 实验五分析天平称量练习实验六滴定操作练习实验七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常规及微型实验) 第7章化学原理与物理量测定实验八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九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十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实验十一醋酸标准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测定实验十二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实验十三硫酸银溶度积和溶解热自测定实验十四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十五电位法测定卤化银的溶度积实验十六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实验十七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第8章元素化学实验实验十八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实验十九卤族元素实验二十氧族元素实验二十一氮族元素实验二十二碳族元素和硼族元素实验二十三铬、锰、铁、钴实验二十四铜、银、锌、汞实验二十五水溶液中Ag+,Cu2+,Cr2+,Ni2+,Ca2+的分离与检出实验二十六纸色谱法分离与鉴定某些阳离子第9章分析化学实验实验二十七容量器皿的校准实验二十八铵盐中氮的测定(酸碱滴定法)实验二十九盐酸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三十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实验三十一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三十二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实验三十三硫糖铝中铝和硫含量的测定(配位滴定法)实验三十四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三十五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高锰酸钾法)实验三十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实验三十七碘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实验三十八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实验三十九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直接碘量法)实验四十土壤中腐殖质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实验四十一生理盐水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银量法)实验四十二氯化钡中钡的测定(重量法)实验四十三磷肥中水溶磷的测定(重量法)实验四十四铁的比色测定实验四十五血中葡萄糖的酶测定法实验四十六禾本植物叶子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10章综合和设计性实验实验四十七含Cr(Ⅵ)废液的处理与比色测定实验四十八过氧化钙的制备及含量分析实验四十九四氨合铜(Ⅱ)硫酸盐的制备实验五十葡萄糖酸锌的合成及组成测定实验五十一植物中某些元素的分离与鉴定实验五十二聚碱式氯化铝的制备与净水试验实验五十三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及组成分析附录一、几种常用酸碱的密度和浓度二、定性分析试液配制方法三、常见离子鉴定方法汇总表四、基准试剂的干燥条件五、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六、特殊试剂的配制七、缓冲溶液八、常见无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九、某些离子和化合物的颜色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十一、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十二、某些氢氧化物沉淀和溶解时所需的pH十三、化学实验常用手册和参考书简介十四、实验报告格式示例……编辑推荐与评论::《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的生物类各专业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规范要求,结合近年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发展而进行修订的。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三、试剂
1) NH3· H2O—NH4Cl缓冲溶液(pH=10): 取 6.75gNH4Cl 溶于 20mL 水中。加 入 57mL15mol/LNH3· H2O , 用 水 稀 释 到 100mL。 2)铬黑T指示剂 3)纯Zn 4)EDTA二钠盐(A.R.)
四、测定方法
1. 0.01mol/L EDTA的配制 称 取 3.7g EDTA 二 钠 盐 , 溶 于 1000mL水中,必要时可温热以加快溶解 (若有残渣可过滤除去)。 2. 0.01mol/LZn2+标准溶液的配制 取 适 量 纯 Zn , 用 稀 HCI 稍 加 泡 洗 (时间不宜长)。以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再用水洗去HCI,然后,用酒精洗一下表 面,沥干后于110℃下烘几分钟,置于干 燥器中冷却。
准 确 称 取 纯 Zn0.15~0.2g , 置 于 100mL小烧杯中,加5mL1:1 HCI,盖上表 面皿,必要时稍为温热(小心),使 Zn 完全溶解。吹洗表面皿及烧杯壁,小心 转移于 2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 线 , 摇 匀 。 计 算 Zn2+ 标 准 溶 液 的 浓 度 c(Zn2+)。
五、实验数据与记录
记录项目 1 2 3
试样质量/g
NaOH净用量 V/mL N的含量 平均值 相对平均偏差
六、思考题
(NH4)2SO4能否用标准碱溶 液来直接测定?为什么?
实验三、EDTA标准溶液的配 制与标定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 法。 2.学会判断配位滴定的终点。 3.了解缓冲溶液的应用。
cV 2 M(CaO) CaO含a 1000 50 2 cV 1 M(Ca ) 2 Ca 含量 1000 50 2 c(V 2 V 1 ) M(Mg ) 2 Mg 含量 1000 50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培养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仪器与药品,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玻璃棒、pH试纸、硝酸银溶液、氯化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溶液、蓝色底物溶液等。

实验一,氯离子的检验。

1. 取一小部分氯化铁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2. 取一小部分氯化铁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实验结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了淡黄色的沉淀,而在硝酸银溶液中,则生成了白色的沉淀。

由此可知,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有多种,且均能有效地检测出氯离子的存在。

实验二,钠离子的检验。

1. 取一小部分氯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2. 取一小部分氯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pH试纸,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在硝酸银溶液中,生成了白色的沉淀,而在pH试纸的作用下,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为红色。

由此可知,钠离子的检验方法也有多种,且能够准确地检测出钠离子的存在。

实验三,氯化钠的定性分析。

1. 取一小部分氯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溶液,观察有无气体产生。

2. 取一小部分氯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蓝色底物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在盐酸溶液的作用下,试管中产生了气泡,而在蓝色底物溶液的作用下,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为淡绿色。

由此可知,氯化钠的定性分析方法也有多种,且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氯化钠的成分。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同时,我们也培养了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能力,为今后的化学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实验技能,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讲义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 水中碱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学习分析天平的使用和样品的称量;学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学习和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掌握酸碱滴定法测水中碱度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1. 盐酸溶液的标定首先配制约0.1mol/L 的盐酸溶液,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已知准确浓度的Na 2CO 3标准溶液来标定盐酸的准确浓度,溶液由黄色变至橙红色即为滴定终点。

反应式:Na 2CO 3+2HCl =2NaCl+H 2O+CO 22. 水中碱度的测定碱度是指水中含有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是衡量水体变化的重要指标,是水的综合性特征指标。

碱度主要来自水样中存在的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氢氧化物。

1) 酚酞碱度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盐酸滴定体积为V 1 mL 。

反应式: NaOH + HCl = H 2O + NaCl Na2CO 3 + HCl = NaHCO 3 + NaCl()水样=酚酞碱度V V •C L /mol 1HCl , ()1000×V V •C L /mg CaO 1HCl 水样=计,以酚酞碱度 2) 总碱度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继续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为止,盐酸滴定体积为V 2 mL 。

反应式:NaHCO 3 + HCl =NaCl + H 2O+CO 2()水样+=总碱度V )V V (•C L /mol 21HCl ; ()1000×V )V V (•C L /mg CaO 21HCl 水样+=计,以总碱度 3) 氢氧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由V 1和V 2可以判断水中碱度的组成,并计算出氢氧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的含量。

三、主要仪器及试剂主要仪器:电子天平(0.0001g ),称量瓶,烧杯,玻璃棒,250mL 容量瓶,锥形瓶,酸式滴定管(50mL ),25mL 移液管,100mL 移液管,吸耳球主要试剂:无水碳酸钠,12mol/L 浓盐酸,0.1%甲基橙指示剂,0.1%酚酞指示剂,无二氧化碳水四、实验步骤1. 洗净所有玻璃器皿,并试漏;2. Na 2CO 3标准溶液的配制采用差减法准确称取预先干燥过的无水Na 2CO 3固体1.2~1.4g (精确到0.0001g )于小烧杯中;加约50mL 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后,转移至250mL 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润洗烧杯3~4次,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实验一:合成硫化铁
实验目的:通过化学合成反应,制备硫化铁。

实验原理:硫化铁是一种黑色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反应来制备。

反应方程式如下:
FeCl3+3H2S->FeS3+6HCl
实验步骤:
1.将适量的FeCl3溶解在少量的水中。

2.逐滴加入浓盐酸,产生FeCl2和HCl。

3.将适量的H2S气体逐滴通入溶液中。

4.反应完全后,产生黑色沉淀。

5.过滤沉淀,用水洗涤干净,并风干。

实验最后,可以观察到得到了黑色的硫化铁沉淀。

该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化学反应的条件和过程,并学会合成无机化合物的方法。

实验二:硫酸氢钠的测定
实验目的:测定硫酸氢钠(NaHSO4)样品中的含量。

实验原理:硫酸氢钠可以通过酸碱反应与标准氢氧化钠(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溶液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测定其浓度。

实验步骤:
1.称取一定质量的NaHSO4样品,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

2.取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加入少量的酚酞指示剂。

3.滴加NaOH溶液到NaHSO4溶液中,直到溶液呈现微粉红色。

4.记录所需的NaOH溶液体积。

5.通过溶液的体积和浓度关系计算出NaHSO4样品中的含量。

该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酸碱反应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学会使用滴定法进行定量分析。

结论:
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我学到了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实际应用。

实验一中,我学会了通过合成反应制备无机化合物的方法,实验二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滴定法测定物质的含量。

这些实验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上学期)实验粗硫酸铜的提纯一、实验目的1.了解粗硫酸铜提纯及产品纯度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台秤和pH试纸的使用以及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不溶性杂质:直接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Fe2+、Fe3+等:先全部氧化为Fe3+,后调节pH ≈4,使其水解为Fe(OH)3沉淀后过滤;其它可溶性杂质:重结晶留在母液中。

三、实验内容5g硫酸铜20mLH2O搅拌、加热溶解2mLH2O2滴加NaOH至pH≈4静置100mL烧杯Fe(OH)3↓倾析法过滤滤液承接在蒸发皿(另留10d 于试管中用于检验纯度)2~3dH2 SO4蒸发至刚出现晶膜冷却抽滤取出晶体,称重pH1~210d待测液6mol·L-1NH3·H2O 深蓝色溶液过滤NH3·H2O洗涤滤纸蓝色弃去蓝色溶液3mLHCl 接收滤液2dKSCN 比较颜色深浅溶解沉淀产品外观、色泽;理论产量;实际产量;产率;纯度检验结果。

四、思考题产品纯度高,得率高的关键1、水解时控制好pH值:pH过低,Fe3+水解不完全;过高会生成Cu(OH)2沉淀。

2、蒸发浓缩时控制母液的量:母液过多,硫酸铜损失多,产率低;母液过少,杂质析出,纯度低。

实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一)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正确读数。

2、练习酸碱标准溶液比较,学会控制滴定速度和判断终点。

二、实验内容1、酸式滴定管旋塞涂油:给酸式滴定管的旋塞涂油(P18),试漏。

要求:姿势正确,旋塞与旋塞槽接触的地方呈透明状态,转动灵活,不漏水。

2、碱式滴定管配装玻璃珠:为碱式滴定管配装大小合适的玻璃珠和乳胶管。

要求:不漏水。

3、洗涤:洗涤滴定管和锥形瓶(P5)。

要求:内壁完全被去离子水均匀润湿,不挂水珠。

4、润洗:用待装溶液润洗滴定管(P19)。

要求:操作姿势正确。

5、装溶液: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内装入指定溶液,赶除气泡(P19),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OH净用量 V/mL
C(NaOH)/mol /L
平均值
相对平均偏差
2
3
六、问题及讨论
本实验为什么用酚酞作为指示剂?能 否用甲基橙指示剂?
实验二 氨盐中氮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及要求
1.学会用基准物质标定标准溶液浓度的方 法。
2.学会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3.了解甲醛法测定氮的原理。 4.了解甲醛法在测定硫酸铵等氮肥中含氮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 一门相对独立的专业基础课
一、课程简介
基本内容、目的、要求、评分标准
二、教学方式 三、误差和有效数字
一、课程简介
课程类型:环境类专业必修 学时学分:每周4学时
8个实验 共32学时 2学分
教材和参考书
1. 《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北京师范 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0.
C8H5KO4+OH-=C8H4KO4-+H2O
三、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锥形瓶250mL 滴定管50mL 胶头滴管
2.试剂:
实验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邻苯二甲酸氢钾 用前在烘箱内(105℃—110℃)烘干至恒
重,取出后,置于干燥器内保存(注意烘干 温度不要超过125℃)。 2)0.1mol/L的NaOH溶液 3)酚酞指示剂(w为0.01)
任课教师:、精密度、误差的概念
• 准确度:实验结果与真实值(“标准值”

“最佳值”)接近的程度
• 精密度: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 程度
• 误 差:表示准确度的高低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2. 误差产生的原因
• 系统误差:方法、仪器和试剂、操作造成
大小、正负有一定规律 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无法互相抵消 可以被发现并克服 • 偶然误差:偶然因素造成 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 法来减小和消除
举例: 2.0502 → 2.1 0.1500 → 0.2 0.6500 → 0.6 1.0500 → 1.0
实验一 基本操作练习及氢氧 化钠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掌握各项基本操作的实验技能。 2. 学会氢氧化钠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二、原理
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常用邻 苯二甲酸氢钾,其反应式如下:
4)(NH4)2SO4试样(s) 5)甲醛中性水溶液(w为0.40)
四、测定方法
1. 0.1mol/L的NaOH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 样品的测定
准 确 称 取 0.18g 左 右 的 (NH4)2SO4 试样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 加入5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再加5mLw 为0.40的甲醛中性水溶液,1滴酚酞指 示剂,充分摇匀后静置1min,使反应完 全,最后用0.1mol/L NaOH标准溶液滴 定至粉红色。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实验内容
基本操作训练
主要任务,贯穿整个实验
树立正确的实验态度 具备良好的实验素养 掌握合理规范的基本实验技能
要求
正确把握实验的三个环节
预习
查、看、写
实验过程 实验报告
观察、记录、思考
数据处理、现象解释 给出实验结果 提出问题并讨论
预习报告、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
预习报告
五、实验数据与记录
解释 给出实验结果 提出问题并讨论 回答课后问题
要求
买规定的实验预习、实验报告本,交 替使用
评分标准
学习成绩由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 组成。考试成绩分为笔试与操作两部 分。平时成绩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预习 实验操作 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 纪律卫生
二、教学方式
学生操作,教师辅导 每班30人左右,两位教师 每人一套仪器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康群
目录
绪论 实验1:基本操作练习及氢氧化钠溶液的 配置与标定 实验2:氨盐中氮的测定 实验3: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实验4: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 实验5:高锰酸钾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实验6: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实验7:铁的标准曲线的测定 实验8:总铁和亚铁的测定
2. 《无机化学》 (第三版),武汉大学、吉 林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四版),南 京大学编写组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目的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 作风
训练学生正确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和技能。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熟悉元素 和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将感性认识与理 论知识进行关联,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及 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数字
1. 概念
不仅表示量的大小,每位数都有 实际意义,位数表明测量精度,由 可靠的几位数字和可疑的最后一位 数字组成。
“0”的含意
2.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加法和减法
比较绝对误差
乘法和除法
比较相对误差
对数
对数的有效数字只由尾数部分决定
其它
第一位数8,有效数字可多算一位
3.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四舍六入五取偶 不得多次修约
实验目的、原理 对制备实验写出实验内容(步骤),设计
好数据记录表格 对元素性质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步骤、
现象、反应方程式、解释、备注等项 目在内的表格
实验记录
边观察、边记录 尊重实验事实,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及
数据 不要用铅笔记录 不得涂改实验记录,笔误可划掉重记
实验报告
进行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并加以
肥量的应用。
二、原理
硫酸铵的测定常用甲醛法。铵离子与甲 醛可迅速化合而放出相当量的算,其反应如下:
4NH4++6HCHO=(CH2)6N4H++3H++6H2O 生成的酸可用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
NaOH溶液滴定。
三、试剂
实验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邻苯二甲酸氢钾 用前在烘箱内(105℃—110℃ )烘干恒 重,取出后,置于干燥器内保存(注意 烘干温度不要超过125℃)。 2)0.1mol/L的NaOH溶液 3)酚酞指示剂(w为0.01)
四、测定方法
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0.4~0.5g三 份,各置于250mL的锥形瓶中,每份加入 50mL刚煮沸并已放冷的水使其溶解,再 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 NaOH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半分钟不褪为终 点。
计算出NaOH溶液的浓度c( NaOH )。
五、实验数据与记录
记录项目
1
KHC8H4O4质 量/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