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规范)川崎病诊治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码FSFY-QMS-EK-C-0019-20150325

起草部门儿科本版次生效期2015-03-25版次V1审核人刘志刚审批人张红华页数2

川崎病又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80%在5岁以下,成人罕见。

1.诊断标准

不明原因发热5天以上,伴下列5项临床表现中4项者,排除其他疾病后,即可诊断川崎病:

1.1周围肢体的变化: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

1.2多形性红斑

1.3眼结合膜充血,非化脓性

1.4唇充血皲裂,口腔粘膜弥漫性充血,舌乳头呈草莓舌

1.5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直径大约1.5cm)

如果5项主要表现只具备3现或3项以下,经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亦可确诊。

2.检查项目

三大常规

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谱、风湿常规、CRP、蛋白质三项、免疫三项

PCT-Q、IgE、血培养、呼吸道病原五项

肥达氏、外婓氏试验、输血前四项

心电图、胸片

心脏彩超(必要时)

3.治疗

3.1控制炎症

3.1.1阿司匹林:30~100mg/(kg.d),分3~4次口服,热退3天后逐步减量,热退2周左右减至3~5mg/(kg.d),维持6~8周;如有冠状动脉病变时,应延长用药时间,直至冠状动脉恢复正常。

3.1.2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剂量2g/kg,于8~12小时左右静脉缓慢滴入,或分两天输注,宜于发病早期(10天内)应用,可迅速退热,预防或减轻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应同时

文件编码FSFY-QMS-EK-C-0019-20150325

起草部门儿科本版次生效期2015-03-25版次V1

审核人刘志刚审批人张红华页数2

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剂量同上。如果IVIG治疗后仍发热>38℃持续48~72小时及CRP等检查未改善者,即对IVIG治疗不反应,应再追加IVIG1~2g/kg,一次静脉滴注,并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

3.1.3皮质激素:一般情况下不用。如合并全心炎,无法得到大剂量丙球,及对IVIG 治疗不反应且病情难以控制时,可考虑与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合并应用。常选用泼尼松1~2mg/(kg.d),热退后逐渐减量,用药2~4周。病情严重者可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剂量为15~20mg/(kg.d),静脉滴注,连用3天,然后改为泼尼松2mg/(kg.d)口服,复查血清CRP 正常后泼尼松减为1mg/(kg.d),两周内逐渐减量至停药。

3.2抗血小板聚集除阿司匹林外可加用双嘧达莫(潘生丁)3~5mg/(kg.d),分2次服用。

3.3其他治疗根据病情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如补液、护肝、控制心衰、纠正心律失常等,有心肌梗死时应溶栓治疗等等。

4.出院指导

4.1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出院后1个月、3个月、半年及1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体检、ECG和超声心动图等)。

4.2有冠状动脉损害者应密切随访,即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半年均应做随访检查,半年后每6~12个月复诊一次,直到冠状动脉瘤消失。

4.3应用ICIG的患儿11个月内不宜进行麻疹、风疹、腮腺炎等疫苗的预防注射。

支持性文件

《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