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在美国借壳上市

中国公司在美国借壳上市
中国公司在美国借壳上市

第二章中国公司在美国借壳上市

(一)纽约股票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 NYSE)

纽约股票交易所是美国和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中,购买和出售的订单传达到中心,由中心的专业人士通过维护系统以使买卖的订单匹配,从而实现交易。自20世纪20年代起,它一直是国际金融中心。广泛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公司、个人投资人、机构投资人和成员公司,构成了这一交易市场。

(二)美国股票交易所(American Stock Exchange- Amex )

美国股票交易所由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外、进行不具备在纽约证交所上市证券交易的经纪人发展而来。与纽约证交所一样,美国股票交易所的交易通过先进的集中的专家系统进行,交易会员资格以“席位”出售。会员资格限于进行股票及期权交易的807个常务会员,及57个只进行期权交易的会员。美国股票交易所是美国第二大期权交易所,排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之后(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也进行少量股票交易)。

(三)纳斯达克交易所(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 AutomaticQuotation- NASDAQ)

纳斯达克进行大多数证券的交易,是美国证券交易市场中交易量最大的市场。纳斯达克的基本理念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没有参与者的固定数量要求,任何符合基本要求的公司可以加入。大批具有不同业务及交易模式的公司在纳斯达克交易,并在相同的基础上竞争。纳斯达克交易所由全美券商协会管理(NASD)。

纳斯达克有300多做市商,运作模式与店主相似,买进货物再卖给客户。做市商,即客户的交易商,由于随时以自有账户主动购买或出售证券而增加了证券的流动性。特定证券的做市商需随时在纳斯达克网络上公布叫买价和叫卖价,方便所有参与者查阅。纳斯达克的每个证券平均有10多个做市商。作为一个完全电脑化的市场,纳斯达克本身没有中心交易场所。纳斯达克有两个市场体系:纳斯达克全国市场,交易大公司证券,如微软及英特尔;纳斯达克小资本市场,交易不具备在全国市场上市的规模较小的证券。

(四)公告板市场(Over The Counter Bulletin Board- OTCBB )

1、概述

OTCBB市场即场外柜台交易系统,是一个能够提供实时的股票交易价和交易量的电子报价系统,由全美券商协会(NASD) 统一管理。开通于1990年,主要为了便于交易并加强柜台交易市场的透明度。1991年1月,SEC批准OTCBB合格条例。OTCBB不是发行人的上市服务、市场或交易。OTCBB本身没有上市要求,但发行人在SEC或有关监管机构的报

告必须随时更新,才能在OTCBB进行报价。若发行人不符合报告要求,则做市商不得对其证券报价。己在OTCBB报价的证券,若不符合报告条件,将给予30天或60天的宽限期,若在此期间仍不能满足报告要求,将被退市。证券交易代码的第五个字母“E…,表示NASD 认为该证券不符合报告要求。

1999年7月4日,新的合格要求获得批准。2000年6月,所有在OTCBB报价的证券发行人都必须向SEC、银行或保险监管机构定期报告财务信息。

2、特点

系全美证券商协会(NASD)设立管理而由做市商主导的证券报价市场;发行公司没有资格限制,手续简便;申请条件低,没有财务上要求;发行公司无须向NASDAQ或NASD报告;投资人必须经由经纪人/交易商交易,不直接下单;使用NASDAQ工作站进行所有证券的交易;不需要在OTCBB进行登记,但要在SEC登记;费用低,每月只需支付6美元的报价费。OTCBB并不向发行人收取任何费用,而只是向做市商收取头寸费,做市商被禁止向发行人收取任何形式的回报;没有自动交易执行体系;与发行人之间没有任何业务关系,发行人也不需向OTCBB回报任何信息,但是1999年1月4日生效的信息披露规则要求做市商向美国证监会或保险、银行监管机构定期提供其做市的证券发行人的财务信息。

3、OTCBB与NASDAQ的比较

OTCBB门槛很低,对企业没有任何规模和赢利的要求,只要经过SEC核准,有3名以上做市商愿意为该证券做市,就可向NASD申请挂牌,挂牌后企业按季度向SEC提交报表,就可以在OTCBB上市流通了。在OTCBB上市的公司,只要净资产达到400万美元,或年税后利润超过75万美元,或市值达到5000万美元,并且股东在300人以上,每股股价达4美元,便可直接升入NASDAQ小型资本市场;净资产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还可直接升入NASDAQ全国市场。因此有人把OTCBB市场称为NASDAQ的预备市场。

4、OTCBB市场运作

(1)在OTCBB报价

OTCBB监管当局制定了做市商的报价规则,以利于市场运转。首先,做市商只能对可报价证券报价。其次,做市商通过OTCBB的工作站可对可报价证券报出有价要约、无价要约或限制性要约,同时附上交易台的电话。第三,报价必须满足下面最低交易量要求。

所有在OTCBB市场报价的有价证券必须有参与的市场做市商做保证并推荐。

(2)报价规则

OTCBB是受线上市场监督系统所控制,以确定其遵守证券交易委员会及Nasdaq市场所存在之法规,除非有例外条件存在,所有参与的做市商基于安全上的考虑,必须遵守证券交易委员会15c2-11法规规定,以符合OTCBB报价的规定。

(3)OTCBB市场提供给投资者的信息

OTCBB由市场资讯供应者及网站提供给世界各地的投资人的资讯

●国内外有价证券、美国存托凭证最后成交、成交量动态资料

●美国存托证(ADRs)一天内最高、最低及收盘价、交易量资料

●市场做市商提供的买卖价及兴趣标的

●可获得国内外有价证券,美国存托凭证(ADRs)的场内报价

●市场做市商的联络电话

(4)市场做市商的利益

●注册其所想注册的有价证券

●更新国内外有价证券及美国存托凭证的即时买卖价,及每天二次更新直接参与计划(DDPs)权利

●登录单方或双方的报价

●通过“想要开价”入口促使喊价;通过“想要出价” 入口促使出价

●行使对特定有价证券主动请求广告,而不需一特定价格

5、OTCBB市场的监管

OTCBB市场监管是在美国资本市场监管的框架内进行的。美国资本市场监管基础是1933

年证券法和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前者主要涉及新证券的发行,如证券登记、信息披露等,后者主要涉及证券的交易,依此法成立了美国SEC,作为执行联邦证券法律的权力机构,授权SEC制定具体法规以保障联邦法律的实现,SEC据此制定了一系列监管券商、经纪人和发行人的实施细则。美国资本市场监管的另一特色是SEC把相当一部分监管权力下放给证券行业自律组织,如全美证券商协会、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股票交易所等,这些组织有权监管自己经营的市场以及会员行为。因此,任何在SEC登记的券商或经纪人,要想在其作为会员的全国市场之外从事业务,则必须成为NASD会员,目前该组织的会员已超过6000家。NASD在SEC的监督下行使权力,自律组织的任何规则必须经过SEC的审批方能生效。

OTCBB的监管就是在上述体系下进行的,监管的核心是信息充分披露。由于任何交易行为都需要通过会员进行,因此监管重点放在会员的行为上。会员一次违规行为的损失不仅仅是一次交易,而是涉及所有的交易,这就迫使会员有很大的自觉性保持自己信誉。但OTCBB和其他资本市场毕竟是分开的市场,在监管细节上存在很多差异。

OTCBB的管理方主要以监管做市商来规范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很松,不与股票发行者取得任何联系,以前对于上市公司的信息发布也采取完全自愿的态度,并不作强制性要求。在一些小市场上发生几起恶性欺诈事件后,为进一步加强管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从1999年1月4日开始SEC制定了一个新规定,欲在OTCBB挂牌交易的公司必须申报其财务季报和年报,已挂牌交易的公司限期补报。凡是不能按要求提供报告的公司,将有一个月至两个月的警告期,警告期满尚不能提交者,其股票便从OTCBB上被删除,下降到次一级市场粉单上。1999年7月,3187家公司由于逾期未向美国证交会申报财务状况而被摘牌。2000年以来,由于其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健全,一些公司不及时向美国证监会SEC作财务

报告,所以OTCBB市场整体还很混乱。经过SEC一次大幅度规范化整顿,清除了市场中的运作不规范企业3187家,以此改进OTCBB形象,把挂牌公司由原来的6000多家缩减到了现在的2000多家。

(五)粉单交易市场(Pink Sheets)

粉单交易市场是由私人设立的全国行情局于1904年成立,为未上市公司证券提供交易报价服务。

Pink Sheets的监管是由美国证监会、NASD负责。

粉单交易市场,是纳斯达克最低层的报价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市场每周对交易公司进行一次纸上报价,流动性比OTCBB更差。一般通过股票的做市商进行交易,而不是经过电脑报价。当NYSE,AMEX,NASDAQ或OTCBB的公司若没有按时申报审计财务报告而被下市或除牌,这些公司仍然可以在粉单市场挂牌作股票买卖。

二、美国资本市场特点

第一,市场的稳定性以及其代表的雄厚的资金来源为企业融资提供最大空间。对于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境外公司来说,对美国资本市场趋之若鹜的最大理由无不在于这一市场所容纳的雄厚资金。由于比较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行之有效的市场运营,不仅是庞大的投资机构,就是零散的个人投资者也能通过很多方式将资金聚集起来,占据着资本市场的重要一隅,使美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和最有效的资本市场。美国投资者对非美国公司的股票的投资大约占这些投资人所拥有资金总额的12% 。

第二,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全球知名度和良好声誉。公司良好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司的价值,而通过上市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亮相,借助路演等方式以及媒体的曝光,取得类似促销的效应,能够提高企业的声誉。通常,股市分析师会跟踪公司的业绩,并定期预测公司前景,积极有利报告将有助于提高公司股票价格。

第三,强化公司的购并手段。上市使公司的价值能通过具有很高的折现性的美国股市的股票得以体现,而在美国上市的公司的股票往往被认可为购并支付手段,买家往往更有可能接受股票作为支付工具。

第四,进一步促进中国民企的内部改革和提高公司治理的水平。美国市场更为严格披露和公司治理要求,也将成为中国公司进行改革和实施广泛重组、提高在行业内竞争力的契机。

第五,美国多元化、多板块的市场为众多的中国公司,尤其为民营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上市地点提供了灵活性和方便性。

第二节借壳的动因

一、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迫切性

1、有限的容量和企业强烈的上市愿望

2、国内上市成本和法规的变化

3、国外证券市场纷纷向国内企业招手

4、海外投资者对国内企业兴趣加大

二、借壳上市的比较

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地点多选美国、香港、新加坡。多伦多、伦敦、澳大利亚、东京等地也偶有涉及,但影响力相对较小。各地相比,美国具有较强的优势。

1、美国证券市场具有最强的资本运作能力,股票交易更为活跃;香港市场具有明显的人文优势,同时上市后管理成本较其它市场低廉,但由于目前香港市场承受力相当低下,传统工业平均市盈率不足6倍,而美国市场传统工业平均市盈率却相对较高,仍然在20倍左右,美国市场有着高股票定价的优势。

2、美国市场的买壳和上市成本相比内地、香港或新加坡较低,这主要是资源稀缺程度决定的。一般而言,美国净壳公司的价格为40万美金左右,是中国和香港证券市场壳公司

价格的十分之一。这类壳公司多数仍在交易、定期向SEC申报、有较多持股人和机构投资者。除“壳公司”价格外,买壳方还将支付50万美元左右的各项费用,包括律师费、审计费、申报费、材料费等。相比中国、香港借壳上市,美国借壳所花时间也很短,避免在国内和香港上市的烦杂的手续和无止尽的等候排队时间。美国上市从签订合同到上市不会超过6个月,一般在3到4个月内可以完成。各国、(地区)上市时间和成本的比较如表

三、借壳上市与其他方式的比较

企业海外上市有很多途径,包括海外直接上市(IPO ),间接上市(借壳上市)和存托凭证、可转换债券。由于IPO上市程序烦杂、成本高、时间长,国内很多中小企业为避开复杂的

审批程序,往往选择以间接方式在海外上市。存托凭证和可转换债券两种上市方式往往是企业己在境外上市、再次融资所采用的方法。

进行借壳上市操作的成本以美国最低,仅为50万美元,而且收购的壳公司为干净的净壳,没有债务和法律纠纷,再融资也方便。借壳上市绕开了直接上市的审批程序,拥有成本低、成功率高、时间短的优势,降低了直接上市的成本和时间的风险,对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而言有着很强的适用性。各地区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的比较如下表

美国IPO的显著特点是将融资和上市一并完成,在市场氛围良好,公司基本面坚实、概念为市场所接受乃至追捧的情况下,IPO的风险将大大降低。借壳上市则为企业提供了另外一条短时间、低成本、有保障的上市方式。借壳上市后的融资,发行价格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投资银行),而且上市后的融资对市场环境的敏感程度大大降低。即使市场环境不好,上市公司的增资发行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1、从程序上讲,在美国借壳上市不存在SEC登记程序,因为OTCBB公司已经是一个美国的公众公司,满足了SEC对公众公司的所有要求。借壳上市一般只需要3-6个月的时间,如果再在主板市场交易,通常也只要6至8个星期;一个私营公司通过IPO程序成为美国公众公司一般需要经过6至12个月的程序性时间,程序性工作由三个部分构成:1)美国SEC登记,2)首次公开资金募集,3)主板市场挂牌申请。

2、从风险上讲,借壳上市是两个企业进行合并交易的商业行为,根据现行的美国证券法律,无须得到美国证监会对交易事先的审批批准,交易双方对过程具有完全的控制,能保证企业获得公众公司地位。而IPO市场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一旦启动IPO程序,企业基本上失去对过程的控制,而主要由投资银行、美国监管机构和证券市场来控制,IPO对市场环境非常敏感,一旦证券市场出现下跌和较大的波动,IPO的数量往往会急剧减少,原因在于投资银行不愿意承担风险而要求企业推迟或取消IPO 。

3、从成本上讲,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借壳上市中,并购对象通常是一个基本没有资产负债和法律负担的干净公司,而且采用换股方式,因而并购成本、特别是现金支出较低;IPO

的现金成本较大,而且企业还要承担发行推迟的追加费用,如发行取消,前期支出费用无法得到补偿。投资银行出于自身风险的考虑,往往会压低公司IPO价格,从而使得IPO的隐形成本非常巨大。

第三节美国借壳上市操作

一、壳资源及其选择

1、选择壳的原则

之所以美国OTCBB市场有这么便宜的壳资源,这和股票所挂牌板块的流动性和活跃程度密切相关的。上市壳资源价值取决于公司股票的流动性和投机性。一般来讲,美国OTCBB 板块是场外电子交易板块,上市挂牌没有严格的标准要求,在其上市的公司的做市商比纳斯达克少,平均成交量和股价也比其他的主板市场的股票来得低,所以投资者对于OTCBB 市场的股票的关注程度和投资投机兴趣自然没有纽交所、美交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那么高。但是这样的市场特点为我国民营企业提供低门槛准入要求,在付出较低的成本下获得上市地位提供便利。

选择壳公司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选择一些比较干净的壳。所谓比较干净的壳是指那些没有任何债务,公司经营历史比较清楚,已经停止营业的,没有任何法律纠纷和其他遗留问题的壳公司。同时,壳公司一直根据美国1934《证券法》的要求,按时进行了申报和登记,上市资格保持完整。此外,壳公司需要有足够的“公众股份”和“公众股东”。从以后上市融资的规划考虑,壳公司应该至少拥有300个持股在100股以上的股东。买入这样的壳公司以后,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清理和善后。虽然这些壳公司一般都会贵一些,但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烦。在挑选壳公司时,对于那些出价不高的公司一定要多加注意。这些公司往往是长期业务停滞,各项申报和审计都没有完成。买入这样的公司后需要花很长的时间重新向证交会登记、申报。其过程可能和直接申请上市没有太大的区别。

2、壳资源的类型

(1)申报而且交易的壳

壳公司定期向美国SEC提出申报,并且至少有一个做市商在买卖该公司股票,这就是申报而且交易的壳。这种壳公司在收购完成三个月左右就可进行上市交易。

(2)申报但无交易的壳

这类壳公司定期向美国SEC提出申报,但是没有做市商买卖该公司的股票。这种壳公司在收购完成后4-6个月左右可以上市交易,其价格仅次于上述第一类的公司。

(3)没有申报但是进行交易的壳

这种没有申报却有交易的壳多存在于级别比较低的场外交易市场,例如与粉单市场(Pink Sheet)上就存在着这样的壳公司,收购这种壳公司可能需要6个月的时间才能上市。

(4)无申报及交易的壳

收购这种壳价格会很便宜,但需要做很多善后工作,一般要等9-12个月才能上市交易。

我国民营企业在选择“壳”的时候,尽量选择第一种壳,这种壳一般在OTCBB市场存在着,后面三种壳资源如果经过重新注入资产后虽然能够上市,但是美国证监会(SEC)对于这样的公司恢复交易或者申报公司需要一定的程序和审批时间。所以建议民营企业选择第一种上市壳公司,简化上市所需要的程序。除此之外,在购买壳公司之前还需要国外律师进行尽职调查,弄清壳公司有没有未决的诉讼或负债事项等。购买这种壳资源一般的代价是30-40万美金。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以上这些来源于OTCBB或者Pink Sheet(一种OTCBB 更低的板块,上市公司不申报就要最终降级到Pink Sheet上),还有主板市场上的壳资源,收购这些壳公司代价巨大,而且要承担其所有的债务和法律诉讼的风险。

二、操作

OTCBB借壳上市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家非上市公司对于OTCBB上一家空壳上市公司的反向收购过程,这种收购从性质上讲是善意的、要约的。空壳公司存在的目的就在于等待其他公司的收购、重组,对壳主来讲,资产重组后带来的结果是股价的翻倍,而且并购中卖掉所占壳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可以给其带来现金的收益。之所以称之为反向收购,原因在于这种并购方式的特殊性,具体操作是通过空壳公司在授权股本范围之内(Authorized capital,美国公司注册登记时,会根据申请授予一个总的股本数额,发行股票时候限制在这个范围内)发行超过总股票数的90%的股票数给拟上市国内股东,向其收购国内的实体业务公司,虽然结果是上市公司兼并了国内公司,但是国内公司的股东获得了上市公司的绝对控股权。然而,由于我国外汇管制和外资进入的限制,不能用国外的股票、证券资产来收购国内的企业,因此一般操作方法先在境外一些免税地(如“开曼群岛”、“百慕大”等地)设立离岸控股公司,用离岸公司去和海外壳公司交易,然后再将国内的实际运营公司装到整个上市壳公司里面去。

反向收购的可操作性比较强,可以绕过对于国内企业直接国外上市的法律程序和审批程序。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在海外注册离岸控股公司,通常离岸公司设立在英属维京岛、巴哈马、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巴拿马等世界著名的避税岛。好处主要是离岸公司可以节税。避税岛对当地注册公司豁免所得税、资本利得税、公司应付税和印花税,而只需每年收取几千美元年费。另外,境外公司累积盈余可以无限制地保留。国内监管部门对于内资对外投资的是鼓励的,因此在境外设立离岸公司只要出据相关外资来源证明和有关文件就可以得到批复。

第二步,国内企业资产重组。对于拟上市民营企业需要选择一部分优质的资产剥离出来,装入境外的离岸控股公司去上市。一般通过借入过桥贷款由离岸公司在国内设立一家外资独资企业,由这家外资企业来收购原民营企业剥离出来的资产。由于民营企业和境外离岸公司的股东是同一实体,资产的所有权只是在股东控制下从一个公司转移到另一个公司,并且改变了身份,由内资变成了外资,可以同时享受到国家对于外资的优惠政策。另外,所转移的这部分资产可以是有形资产,也可以是无形资产,包括专有技术,品牌等,选择有竞争力的能够受到国外投资者青睐的优质资产也是上市后能否寻求到融资的关键。但是对于我国外资管理办法中规定外资不能持有或完全持有的特定资产,如果与成立的上市公司后续的经营密

切相关,可以通过排他性协议的方式,间接得予以控制和利用。例如,分众传媒C Focus Media )美国公开上市就是通过这种协议安排的方式将外资不能持有的广告媒体资产融入到海外上市公司当中去的。

第三步,买壳并进行股权交换。以上完成了国内的资产重组,最后需要将离岸公司与上市壳公司进行股权的转让,通过反向收购完成最后的上市过程。通过上市顾问公司和壳公司协商之后,购买申报并交易的壳公司。壳公司增发90%以上的股票股份给离岸公司股东交换离岸公司100%的股份,从而使得境内民企股东拥有上市壳公司的绝对控制地位,壳主保留上市公司不超过10%的股份作为资产重组的回报。表面上上市壳公司收购了私人公司,但是最终结果是私人公司的股东将国内的资产装进了上市公司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股股东。完成反向收购后,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进行改组,根据整个公司业务的需要,重新更换上市公司的名称及上市代码。

除上述的结构性的工作之外,民营企业还要聘请专门的国际会计事务所和美国律师,对于国内的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和尽职调查出据相关的意见涵作为上市有关法律文件的支持和参考。整个过程最快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一般需要专门聘请专业的上市咨询公司进行筹划运作。

三、借壳上市的流程及进度表

公司应该聘请专业的上市顾问,设计上市方案,包括物色境外的壳公司,设计国内资产重组方案,聘请境外审计师、律师,寻找境外投资者,协调各方关系等。因此对于我国企业,在对国外证券市场的法律框架和专业知识都不很熟悉的情况下,聘请一个专业性有背景上市顾问公司是借壳上市能否成功的关键。

有时这些顾问公司也同时是一些壳资源的壳主,他们手上有现成的壳资源,和其他美国的一些券商、基金、审计师、律师等中介结构和融资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合作背景。他们可以帮助公司成功的上市,也可以通过自身在国外的业务关系给公司介绍一些机构投资者,减少公司由于对境外的资本市场不熟悉所带来的麻烦,为公司的后续融资和升级到主板市场带来很多的方便。一般美国借壳上市的流程如图

四、借壳上市后的融资

1、私募融资

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尽管融资工具种类繁多,融资从本质上讲,可以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两大类。普通股融资是一种最常见的融资方式,可以分为首次公开发行(IPO )、增发和私募(PrivatePlacement PIPE)等不同的方式。

对于借壳上市的民营企业而言,在OTCBB上市只是踏进了北美资本市场的大门,但并没有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所以了解在OTCBB上市后的融资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实际上,上市与融资并非要有先后之分。许多中国公司在北美进行反向收购的同时就一并进行融资,从融资方法上,上市后公开增发股票一般在OTCBB市场上面没有可能性,目前多采用资本私募。一旦公司由私人公司转变成公众公司,公司的股票就可以在二级市场按照市场的价格方便的交易,一方面公司的股票的流动性和投机性增加,另一方面公司股票可以得到更高定价。

公开发行和私募最大的区别在于融资募集的对象一个是美国的投资者公众,另一个是私人投资对象。在美国,私募融资不需要美国证交会(SEC)批准,私募的对象是机构投资者、富有的个人投资者和美国以外的海外投资者。

PIPE之所以较公募更流行,主要在于它时间快、前期成本低、风险小、受市场环境影响小、融资对象为机构投资者,因而有利于二级市场发展等优点,所以为绝大数上市公司所采用。另外,不仅在主板交易的公众公司可以采用PIPE方法融资,同时在OTCBB 上的公司,也可以进行PIPE。

2、私募融资的程序

从我国民营企业美国借壳上市的相关数据来看,融资基本上来自于资本私募,第一次融资的时间一般在上市后几个月之内,有些公司在借壳上市的同时进行了私募融资,融资的金额在200万美元到2000美元左右。除此,上市后的融资还可以通过其他的金融工具,如债转股,认股期权,认股权证等。

从程序上讲,公司一般需要准备商业计划书、宣传册,上市之后通过路演,参加各种投资博览会,投资者公关等途径,寻找感兴趣的境外投资人、投资机构。经过双方初步的会谈和了解之后,有了具体意向之后投资人会和公司签署融资意向书,经过几轮对于融资条件和融资事项的谈判和磋商后,投资方会根据公司设计融资条款,这是双方在正式签署协议前比较有效法律文件,双方签署后,投资方会聘请专门的律师和顾问对公司进行尽职调查,最后签署正式的融资协议,一般几轮的谈判和尽职调查等程序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当然一般融资条款都是投资方设计的,所以融资条件对于投资人而言都是有利的,他们会将公司的发行价格压得很低(一般高于公司每股净资产,低于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尽量规避自身的风险,如设计可赎回条款,规定公司如果股票市价跌到融资价格以下,要求公司按照融资价格赎回股票。此外,对于私募融资的成本,倘若这种私募融资是通过第三方经纪来进行的,需要支付佣金,还有聘请律师和顾问律师费、顾问费等,所有成本加上大约在融资、额的8%-10%,不同融资工具有所不同。条款中还会规定在发行股票完成私募融资之后,公司在还需要履行登记股票的义务,如果投资方不是美国证监会1990年144条例中规定的合格机构投资人,公司的股票需要向SEC发布SB-2或F-9的法律文件进行股票的登记才能生效流通。但是,民企要谨防美国资本市场的“融资陷阱”。由于国内企业对于美国资本市场的实践经验不足,对于美国丰富的金融工具不甚了解,有些投资基金利用民企的经验不足和对于资本的渴望恶意炒作公司的股票,使得公司蒙受巨大的损失,即使获得融资也得不偿失。

3、上市后股票的流动性

作为公众公司,流动性即股票交易的活跃性,是企业价值体现的关键所在。在借壳上市反向收购过程中,流动性的发展不同于IPO的过程。

在IPO过程中,企业和承销商花费巨资,通过路演、媒体与机构投资人一对一谈判,

将企业的故事和前景传播到市场中,所以一旦IPO成功,企业己经为市场所了解和接受。这个市场不仅包括一级市场的认购人,也包括二级市场的投资者。

在借壳上市的过程中,企业先是“悄悄上市”,然后通过财经公关的手段发展市场,所以是上市在先、建立流动性在后的过程。在借壳上市的初期,由于市场拓展和营销的时间短加上大股东股票锁定(一年锁定时间)的原因,流动盘相对较小,其流动性通常会偏低。但是随着市场发展、融资和上升至主板、企业的流动性会趋于好转。

4、借壳上市后的维护

(1)上市后的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证券管理的基础,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证交所都对上市公司有信息披露的要求。信息披露是各国证监会监管的重点,要求上市公司定期的发布公司的基本业务,股东、管理层信息,经营业绩以及重大的变化事项等等。美国对于信息披露尤其严格。在美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定期的财务信息的披露,如季报(lOQ )、年报(10K),要求每个美国上市公司在季度、年度结束后对于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进行披露,季报和年报是一份经过国际审计师(具有PCAOB注册资格)经审计后出据的供投资者参考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对于公司来讲也是最具有说服力、最直接的表现公司盈利状况和发展潜力的晴雨表,公司能否收到投资者的青睐,公司股价的涨跌都会收到重大的影响,公司的财务报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种是不定期的信息发布,包括公司的重大事项(用8-K )、还有公司的记者发布会,美国金融网站上财经宣传。公司所有对外重要信息需要由美国律师审核过经由专门的通道发布,同时公司必须对自己所发布信息负责,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公司信息披露是公司向广大投资者宣布公司当前经营情况和预计目标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投资者借助于这些信息来判断是否投资以及公司的投资价值。因此,公司信息披露对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形象和股票价格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特别要注意,我国很多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内部控制都不是很健全,有些公司账务存在着混乱、不规范的情况。一旦公司上市,企业接受美国证监会的监管,公司财务监管必须公开化、规范化。同时,企业在国内会计制度统计经营财务数据和财务报表是不符合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要求的,国内财务报告必须按照美国会计准则(GAAP)进行转换,这对民营企业财务总监(CFO)和财会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CFO熟悉美国资本市场,既要精

通中国会计准则,又要精通美国会计准则。然而,这对我国民营企业普遍不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薪酬体系提出了高要求,是否能够按照上市公司标准规范财务的管理和能否聘请到专业称职的财务总监都是民企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很多国外上市的国内企业都会碰到这样问题,审计师在季度结束后审计公司的财务数据,由于国内外的准则不一样,国内公司特别是民营企业没有专业人员能够根据美国GAAP的

要求进行报表的转换,国内会计账做的不规范,在会计处理方面与国际审计师的主张的有偏差,最后导致审计报告不能在规定的日期内完成(SEC要求季报须在季度结束后45天内披露,年报在财政年度结束后90天披露),给公司造出了负面的影响,如果一旦公司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布财务报告,在NASDAQ网站上公司的代码后面会出现“E”,表示申报延误,美国证监会规定如果连续三次出现“E”,公司将被勒令摘牌或者降级。

(2)投资者和公共关系维护

投资者关系(IR)和公共关系(PR)维护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指通过充分信息披露并运用金融和市场营销原理,加强与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沟通,促进投资者对公司了解和认同,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战略行为。美国在1969年,就率先成立了全国投资者关系协会(NIRI),至今已有5000多个会员。

上市完成后,只是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第一步,上市公司股票的二级市场表现,除了与

公司本身的经营业绩和市场环境有关外,正确处理投资者关系和公共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美国投资者关系建设分为分析师关系、财经媒体关系、投资者关系网站、投资者关系信息包、投资者问答、投资者意见调查、投资者数据库、投资者教育等八个方面。结合我国民营企业美国上市的实际情况,主要介绍分析师关系,投资者关系网站和财经媒体关系。美国资本市场上主要的上市公司的研究人员有两类,一类是华尔街投资银行的职业股票分析师,由于他们是投资银行的雇员,而投资银行的收入主要来自承销,推销股票或者买卖股票的佣金,因此这些证券分析师有明显的利益冲突。习惯上,这些职业者在美国被称作“卖方分析师”。另一类是机构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对冲基金公司证券分析师与基金经理,以及为投资者和这些基金公司提供分析报告、但不靠股票交易本身挣钱的独立证券分析师,他们都被通称为“买方分析师”。因其最终收入取决于其分析报告的准确程度,买方分析师有较为充分的激励和动机去对上市公司作客观的分析。上市公司通过细致频繁的互动包括小型会议、简报、演示和上门拜访等)与分析师们保持紧密而通畅的联系。美国的权威分析人员的意见在资本市场上广受重视。在美国,记者有“无冕之王”之称,除了像白宫、FBI等涉及国家机密的问题不能随便采访外,类似股东大会这样的活动对记者向来是来者不拒的。财经媒体是公认的监督者之一,上市公司不能在召开股东大会时对监督者说“不”。财经媒体对信息的公平披露起着重要的作用。财经记者可以直接从上市公司得到信息,包括参加和采访股东大会或向公司的投资者关系部提问。记者的其他消息来源是机构投资者和股票分析师,甚至是政府部门。这些及时、大量、深入的报道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大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平等限制了大股东和投资银行在股市中的信息优势,有效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对于我国在美借壳上市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和公共关系维护尤其重要。因为在OTCBB 市场股票的低流动性和认知度,公司不能在OTCBB上公开发行股票,因此唯一大规模融资的方法是升级到更高流动性的板块上,才能更大价值的体现公司的股票价值和得到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投资。对于公司上市后的维护,由于民营企业对于美国的资本市场不熟悉,同样境外投资者也对于中国企业有着认识上的障碍,所以通常做法是聘请美国的投资者关系服务(InvestorRelations)和公关服务(Public Relations)的专业公司作为中间协调人,利用他们在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中间的广泛的人脉关系,为客户设计不同的投资者关系和公共关系的解决方案。在他们的帮助下,中国公司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改善公司自身的形象。从北美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看,一些大型公司都设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投资者关系,而中、小型公司都将这些业务委托给专门的金融公共公司打理,包括聘请独立证券分析师撰写“独立分析报告”、聘请财经公共公司设计公司英文网站,电子营销、邮寄宣传、记者发布会、财经公关会等。

五、上市后的转板

1、公正评价0TCBB市场

(1)OTCBB与纳斯达克(NASDAQ)不是一回事

1) OTCBB与NASDAQ的联系

OTCBB与纳斯达克事实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是一个会员报价媒介,并不是发行公司挂牌服务的机构;与纳斯达克相比较,OTCBB既没有挂牌条件和标准,也不提供自动交易执行体系,同时不与证券发行公司保持联系。OTCBB的做市商所承担的义务也与NASDAQ有所不同。

2) OTCBB并非垃圾市场

1990年代初期在OTCBB市场上出现过几起欺诈案,这促使美国SEC(证交会)通过了《柜台交易市场合格规定》。要求所有在OTCBB上交易的公司成为“报告公司”,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不强制公司作信息披露”,这意味着OTCBB上的公司不仅要回头做前两年的审计,向SEC上报类似于招股说明书的复杂的注册文件,而且以后还要按时向SEC上报季报和经

过审计的年报。对于许多收入几乎为零的小公司而言,这些审计和法律费用实在是一笔额外的负担。

(2)OTCBB中危机和机遇并存

对OTCBB有两种倾向,一种将OTCBB等同于NASDAQ;另一种将OTCBB视为“垃圾股市场”。我们要正视OTCBB市场。OTCBB市场上包括从主板市场退市的、达不到主板市场挂牌条件的企业。其中多为中小型企业,不乏一些具有成长潜力的优秀企业,在达不到在主板挂牌条件的情况下,先在OTCBB上发展,微软就是从OTCBB挂牌升级至纳斯达克;而OTCBB上的股价平均为0.09美元,存在大量所谓的“垃圾股”,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2 、OTCBB升级到主板的条件

对于真正想做大做强的民营企业而言,应该视OTCBB为一个跳板,迅速融资并以之为契机升级到主板市场,提高股票的流动性和公司市值和寻求更大的发展,因此从OTCBB 的转板是我国借壳上市民营企业出路和目标,先做稳后做强,这与公司循序渐进的发展思路也相一致。

美国上市不仅是个融资的过程,而且中国企业更要做好接受严格监管的心理准备。通过反向收购在OTCBB市场上市的企业,虽然上市的时候没有准入门槛的限制,但是上市之后需要企业按照美国上市公司的标准规范运营,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及时披露公司的经营业绩和重大信息;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在美国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督和高标准的约束下,有助于我国民营企业改掉身上管理不规范和制度不健全等毛病。虽然OTCBB市场在美国资本市场的相对层次比较低,但是我国的民企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修炼,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慢慢适应了美国资本市场之后,升级到主板市场之后面对更高的要求可以从容不迫、游刃有余。针对己经挂牌的OTCBB市场的企业,满足转入主板市场的要求后,只需要向相关市场的(一般美交所和纳斯达克市场)监管当局提出转板的申请和相关文件,监管当局短时间内审批公司是否符合要求,比直接在主板市场的程序简便和容易。美国主要证券市场上市条件如下。

第四节案例分析:上海“四方信息”借壳之路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上海四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上海直通信息有限公司,其成立于1998年8月14日,注册资金1000万元,主要从事无线寻呼和呼叫中心业务,公司成立以来各项业务运作良好,表现出极强的成长性。上海直通信息有限公司2000年进入无线信息业务市场,2001年9月更名为上海四方无线信息有限公司,开始从事寻呼机的股票信息服务、手机股票信息服务、以及其他的无线增值业务。2001年12月,经上海体改委批准,上海四方信息有限公司进行整体改制,以净资产按1: 1的比例折股,依法变更为上海四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四方信息)。注册资本金6120万人民币。公司2002年主营业务收入7000万人民币,税后净利2500万人民币;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16000万人民币,税后净利3900万人民币。

四方信息成立以来,跟踪无线通信及互联网技术发展,成功实现了由无线寻呼业务向电信增值业务的转型,成为国内最大的无线金融信息提供商之一,到2004年拥有有效交费用户30万,经营业绩持续稳定发展。公司主要产品“四股通”,可以为手机用户提供股市行情和股评信息以及国内主要证券公司的交易通道,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看行情炒股功能。该信息服务的投资回报率较高,销售毛利润率可以达到70%以上。除此之外,公司与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主要通信设备生产厂商建立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经营手机分销业务。

二、借壳上市的过程

为了进一步扩大公司业务,2003年10月公司股东以反向收购方式谋求进入美国资本市场。从事电信增值业务的四方信息,通过反向收购BAQI打通了上市之路。通过之前的重组和借壳后的首期融资,创造了多赢的局面。

2004年6月23日,上海四方信息以反向收购BAQI ( Boulder Acquisitions INC )的方式在美国OTCBB成功借壳上市,并在同一天实现了首期200万美元的融资。虽然四方信息的融资金额并不高,但引起各界注意的是,这是国内第一个在美国股市借壳上市和融资同时进行的案例。而四方信息对借壳上市方式、地点选择和融资过程,都是民企海外借壳上市中很有特点的案例。

四方信息从2001年开始谋求上市,在其他多种上市方式受阻的情况下,终于在财务顾问的建议下选择在美国借壳上市,公司同时为借壳上市也进行一系列重组。

整个重组过程分为三步:

第一步,业务剥离。2004年2月,邰才华等10位自然人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四方控股(Sifang Holdings Co, Ltd ),股权结构为:邰才华持股69%,邰才华之妻史英持股13%,宋靖、毛明各持股3%,黄伟等6人分别持股2%。

2004年5月,四方控股在上海浦东成立外商独资企业上海天可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天可华或者TCH),注册资本金720万美元。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规定,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外方投资者的出资比例不得超过50%,因此为了满足反向收购中境外控股公司合并报表的要求以及电信增值业务中外资市场准入的规定,原上海四方信息公司分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称为“老四方”,经营需要电信牌照的业务,包括无线寻呼和呼叫中心业务,以及电信增值业务中无线寻呼网络运营与移动电话网络的联通和传输:第二部分称为“新四方” 也就是借壳上

市是四方信息,经营电信增值业务中信息采集、编辑、发送以及通信终端软件加工和销售。在股权结构的设计方面,四方控股(及其独资公司上海天可华)与四方信息以及分立后“新四方”、“老四方”的控制股东与持股比例完全相同。

上海天可华注册完成后,按照账面审计值以现金收购“新四方”的股东权益。由于上海天可华由四方控股100%持有,“新四方”的主要资产及利润由此基本进入了四方控股。

第二步,借壳上市。2004年6月23日,邰才华代表四方控股与BAQI签订收购协议,BAQI向四方控股股东定向发售普通股1378万股(占BAQI总股本的89.7%),用以收购四方控股全部股权。于是,四方控股以反向收购的方式在OTCBB挂牌交易,四方控股高管进

入BAQI董事会,其中邰才华被选为BAQI董事长,同时,原BAQI董事会成员及高管辞

职退出。BAQI更名为CHDW ( China DigitalWireless Inc,中国数码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步,再融资。同一天晚上的稍后,邰才华代表BAQI与中美基金和其他一些美国机构投资者以及个人签订私募协议,BAQI成功融资200万美元。

四方信息借壳上市将一部分外资可以持有的资产注入了新的外资独资公司上海天可华(TCH),天可华是美国OTCBB 市场上市公司中国数码无线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是国

内经营业务的实体公司,所有的业务和财务收入都是通过上海天可华公司实现。为了使上海天可华能正常从事电信增值业务,天可华和“老四方”签署租用老四方的电信通讯设备提供

手机、寻呼机增值业务。

BAQI经过资产重组之后股价一下子升到4美元,CHDW的股票最高的时候涨到了6

美元,市值达到一亿两千万美元,四方信息最大的股东邰才华按照股票的市值计算一度达到7千万美元。四方信息不但借壳上市,而且融资200万美元,创造了民营企业借壳上市和私募融资同时进行的首例。上海天可华目前的业务正在转型,股价上下波动比较大(见下图),但是随着新项目的上马和业务转型成功后,公司的发展潜力无可限量。

三、案例评价

1.借壳上市的选择

借壳上市对四方信息来说,是比较了多种上市方法最后的抉择。据了解,四方信息2001年即聘请了兴业证券进行改制和上市辅导,准备在国内A股上市。但四方信息这样的小公司,如果在国内上市,筹资额大约在2亿元左右。由于当时发行的“通道制”,券商承销意愿不高;如果花钱买通道,将使整个上市发行等费用高达2000万元左右。而A股借壳价格也不低,而且干净的壳资源非常难得,谈判、转让和审批的时间也非常长,特别是再融资几乎与发行新股一样,要经过漫长和复杂的审批过程。

2003年下半年,四方信息开始考虑在香港上市。但香港上市的缺点是费用也很高,保荐费一般要三四百万元,然后就是财务费用一百万元左右,加上其他费用上市费用可能达到近1000万元。香港发行市盈率非常低,四方信息的融资总额将不会太高。而且香港联交所的上市越来越像国内股市,发行审核也开始排队,发行时间至少要9个月到一年。而2002年4月1日联交所实施上市规则修订版无疑加大了香港借壳的难度和成本,新规则明确指出,若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大量新股注入资产,导致控制权变更的,会被视为新上市申请;在控制权易手之后的两年内,控股股东亦不能因向上市公司注资而导致公司主业改变,否则,也会被视为新上市处理。

四方直接在NASDAQ上市的要求相对较高、而费用较高,有关费用如证券律师费、财务顾问费、包销商费及其他费用估计最终约为筹集资金的13%-18%。而且,上市集资的数额越大,费用比例就越低。因此,如果集资额低于500万美元,则成本效益可能不划算,而且有可能花了费用不能上市的风险。

选择在OTCBB反向收购,可以取得一个上市公司的资格,获得一个持续融资的平台。当一家企业取得上市公司的资格后,它必然会纳入到市场中同行业的一个板块中去。这样它会有一个接近同行业平均市盈率的股价,那么它的后续融资就有了定价依据。

四方信息正如国内很多寻求上市融资的民营企业遇到了国内市场上市自身不够大、国外主板上市费用又太高的尴尬处境,选择美国借壳上市使得四方信息半年内成为一个具有挂牌资格的上市公司,并筹集到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资金,借壳上市时间快、风险小、程序简便、费用低等特点适合于这样的民营企业。

2.借壳上市壳公司的选择

BAQI的前身为Boulder Brewing Company,是一家1980年成立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位于美国西部)的小型啤酒酿造厂。到1985年该公司为了建造一个大型的酿造厂而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公司已经没有任何可以赢利的核心资产并开始变卖资产。到1990年第二季度,

公司成为没有运营也没有流动性的“睡眠公司”。

2001年9月,该公司迁到内华达州通过并合成为现在的BAQI,不过公司仍然没有资产和经营。按照公司2004年4月30日披露的公司季报,BAQI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零,只有164美元的流动资金利息收入,而为维持公司支付的费用为30,000美元。公司在季报中写道,由于没有把握得到股东的继续支持和其他任何外部资金来源,其持续经营可能值得怀疑,公司将努力寻求与一家有赢利能力的企业购并。

BAQI非常符合“壳公司”的要求:1)没有债务、诉讼风险和违反美国证券法的问题;2)股权结构简单;3)按时递交财务报表,其股票仍在OTCBB进行交易;4)公司原股东愿意重组,

国内企业股东可以取得对其绝对控股权。

四方信息选择这样一个在OTCBB市场按时申报并交易的壳公司作为反向收购的对象,使得公司能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完成借壳上市,上市后CHDW的股票可以以更高的定价继续交易和流通,股东顺利的完成资本的升值和溢价。

3.借壳上市的成本一收益定量分析

(1)上市成本

四方信息借壳上市的主要成本花费在购买壳资源的费用、审计费用、律师费、境外公司注册登记费。以下统计的费用为与上市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上市之前或上市时的费用,不包括公司上市后发生的各种咨询费用。

壳公司是一家以前做啤酒业务的BAQI,由于经营不善己经破产,没有资产和负债,在BAQI被四方控股收购之前,美国沃特财务公司(Halter)已经对BAQI进行了收购,用30万

美元的现金购买了BAQI大部分的股份,美国沃特公司的总裁Tim Halter成为了BAQI被借壳上市之前的首席董事长。四方信息在与美国沃特公司签署财务顾问协议和买壳协议的时候,已经约定以37万美金购买沃特手上的空壳BAQI(其中包括10万美金的财务顾问费)。

公司聘请的审计事务所是国际知名的BDO审计合作所,负责对四方信息的财务报表

进行两年加一季度的财务审计,为了使得天可华上市之后就有历史经营的财务数据,将上海四方信息剥离成老四方和新四方,模拟出老四方和新四方在两年前作为单独经营的两个公司的财务数据和报表,新四方的财务报表就是天可华两年前模拟经营的财务数据。除此,对BAQI壳公司进行审计审核,作为上市之后合并所有。公司在04年6月份上市,BDO对于公司两年加一季度(02,03和04年一季度)的审计费用为24万美元,04年二季度审计费4万美元,BAQI04年一二两个季度的审计费2.5万美元。

公司聘请的国内律师为国浩律师事务所,支付国内公司的尽职调查,法律意见文书等上市法律顾问费40万人民币(按当时汇率折算为4.8万美元)。公司上市美国律师顾问为J&W,对BAQI进行尽职调查、拟定8-K等法律文书和提供法律意见服务的费用为10万美金。

上海四方的股东在英国开曼群岛(免税地)设立四方控股公司的注册登记费用为0.28万

美元,收购BAQI时向监管当局出具信誉良好证明时的费用为360美金。

除了以上公司上市所花费的直接成本,四方控股在反向收购BAQI的时候,让出了上市公司10.3%的股份,BAQI原来壳中拥有1,585,705股普通股票和现金30万美元现金,发

行给四方信息的股东13,782,636股股票,四方信息股东投入净资产720万美元。合并前BAQI每股净资产0.189美元,天可华每股净资产0.522美元,最后合并后账面每股净资产为0.488美元,账面每股净资产降低了0.034美元,股票发生了折价。四方信息的股东按照控股比例对于合并后CHDW净资产的享有额损失了47万美元。

(2)四方信息上市收益

四方信息直接收益归功于上市所带来的200万美元的融资,一笔30万美元来自于壳公司内部留存的现金;第一笔私募融资来自于美国沃特财务公司,向沃特发行了166,667股普通股,私募筹集了19万美元; 最后一笔融资来自于中美基金(Chinamerican Funds) 和其他散户投资人,发行了1,315,789股普通股,私募融资150万美金。两笔私募融资的融资价格都是1.14美元,高于上市公司帐面净资产的0.488美元一倍之多,融资溢价率2.34倍,体现了四方信息从私人公司变为一个上市公众公司股票升值的益处。

假设四方信息是一家没有上市的私人公司,若要融资200万美元所付出的代价是多发行2.34倍的股票,或者用同样的股票数量只能融资到85万美元的现金,因此同样成本多融资115万美元。

除了直接收益外,四方信息还获得了美国OTCBB市场的上市资格,享受一般上市公司资格所带来的好处,同时提升了公司的形象。公司的股票上市后得到了更高的定价和估值,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和投资者谈判融资,以低成本条件融资。

(3)各方的成本收益

a.对于四方信息来讲,如果仅仅考虑公司上市所带来的直接成本和收益,那么:

上市成本=77.82万美元,

上市收益=200万美元,

融资收益率=77.82/200=38.9%

b.如果考虑到换股资本折价和融资资本溢价的因素,重新修正成本和收益。

四方信息借壳上市的成本包括上市的直接成本费用,四方借壳上市的收益包括四方股东在借壳上市和融资前后所享有的净资产权益的增加和融资收入。那么:

上市成本=77.82万美元,

上市收益=752-720十200= 232万美元,

融资收益率=77.82/232=33%

对BAQI的原股东而言,公司终于恢复融资功能,200万美元的资金注入使其避免了退市的风险。卖壳的收益表现在买壳前后净资产的增加,同时,由于四方信息资产的并入,基于中国市场和电信业双重良好预期,其股票恢复了交易量,原股东也可以随时变现。BAQI 在重组之后当天开盘股价达到4美元,最高涨到5美元,报收于3.6美元,当日成交量20万股票,如果原股东变现,最高收益率可达25倍。

对私募的投资者来说,其回报也是巨大的股价涨到4美元左右,他们200万美元的投资在短短的时间内市值就达到了600万美元。

4.小结

四方信息之所以选择美国借壳上市这一条路,是在国内主板上市无缘,境外上市风险大的困难下所做出的选择,公司顺利融资200万美金,相对于上市的成本来讲,融资费用率达到了30%以上,但是短时间内的顺利融资是关键,解决了公司战略扩张所需资金,解了燃眉之急。从另一方面来看,虽然四方借壳上市花费的绝对费用较其他上市方式较低,但是上市相对费用率较高,超过了公司原先的预期。

从“四方”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借壳上市时间快、成功率高、上市成本低、程序简便的特点对于民营企业的适用性,如果公司前期的私募融资能够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相对于80万美元上市费用而言,融资成本率仅为8%以下,无论如何对于民营企业都是经济的、合算的。私募融资的多少关键要是看公司自身的实力和基本功,有没有一个明朗的商业前景、产品和服务的高附加值、优秀的管理团队等。

案例:武汉有机兵困OTCBB (2006年10月21日)

济南最大的民营企业力诺集团控股的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简称“武汉有机”),2005年夏在美国OTCBB上市。一年后在付出了20%的股权代价后,武汉有机仍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国内企业,融资的目标没实现,换来的是一个空壳公司和交易代码。

武汉有机始建于1956年,2003年经过公开招投标和评审,公司管理层全部收购了占公司54.39%国有股权,完成了由国企向民营改制,改制后公司总资产3.5亿元,净资产1.65亿元。公司主导产品苯甲酸钠和氯化苄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第一,世界居领先

水平。

2003年的一场改制使得力诺集团成为武汉有机第一大股东。当时,武汉有机因内部改制向力诺集团借款,最终,力诺集团下属子公司武汉力诺投资有限公司得以持股29%成为武汉有机第一大股东。

2004年12月,武汉力诺投资有限公司与美国一家金融中介机构签订协议,谋求武汉有机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武汉有机在美国OTCBB市场选中库克控股公司(Cougar Hldgs Inc,OTCBB交易代码CGRH)为空壳公司。

根据库克控股公司的相关公告,2005年6月9日,该公司及其下属的HUD-SON资本公司和武汉有机三方签订协议。库克控股通过向武汉有机股东发行715万股股份,从而换取武汉有机100%股权。公告称,交易于2005年7月1日完成后,武汉有机成为库克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库克控股共有2000万普通股,武汉有机持有其中的1715万股,占86%。武汉有机的股东成为库克的控股股东,其股份成为库克最主要的资产。

库克控股公司反向收购武汉有机并不是通过现金收购的方式,这样武汉有机的境外上市违反了中国法律此前必须以现金收购的规定。武汉有机的资产并没有被装入境外公司,会计报表也无法合并。实际上,武汉有机仍然是一家完全意义上的国内企业,也没有外资账号,充其量就是与库克控股公司控股股东相同而已,实现境外上市融资当然也无从谈起。武汉有机在付出了20%股权代价和上百万美元的中介费用后,获得的只是一个交易代码和空壳。国内民营企业在境外上市一般都会委托中介机构。反向收购、跨境换股等重要上市环节都由中介来操作。而国内在OTCBB市场上市的企业很多都有被中介机构蒙骗的经历。

国内企业在OTCBB市场上市,付给中介机构的费用主要包括两部分。80万美元的现金付给律师、会计师、做市商(在美国做市商收费是非法的)等中介,此外,企业还要根据规模大小等,付出20%—50%的股份代价。其中一半左右的股份给原来的壳公司,剩下的就都给中介机构了。企业买壳完成以后就要做公告,原来几美分的股价,就有可能在中介机构的“包装”下,因为业绩支撑而大幅上涨,股价上涨后,中介机构首先就出让自己的股份,实现套利。由于这些中介机构不是企业的利益关联者,抛售股票时并没有限制,一旦大量抛售,企业股票就面临大幅下挫、一落千丈的处境。业绩低劣的企业要再升到主板上市融资可就难了。

国内企业,尤其是部分民营企业,都希望采用反向收购的方式到美国去上市。但是,如果没有有实力有信誉的美国中介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律师和会计师等)的帮助,这种方式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如有的非法中介机构在并购过程中以提供顾问服务为名侵吞拟上市公司的股权;有的并购是以拟上市公司的资产或者股权作为交换获得壳公司的股权的,因此并不涉及现金支付;还有些中介机构帮助企业挂牌成功之后溜之大吉,企业的股票成为没有人关注的“孤儿股”,根本不能融资。

案例:清洁科技和热能环保行业企业SmartHeat有限公司(SmartHeat Inc.)09年2月2日宣布,其于1月29日由OTCBB转板至NASDAQ主板市场,股票代码为HEAT,成为2009年第一家在NASDAQ上市的中国公司。

SmartHeat有限公司于1月27日通过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审核,于1月29日正式以股票代码HEA T开始交易。SmartHeat有限公司从OTCBB转板到NASDAQ主板市场仅用了不到10个月时间,其2008年净利润比2007年成长3倍,股价亦由3美元上涨到逾6美元。

SmartHeat有限公司创建于2002年7月,主要产品为板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机组——该产品可帮助节省再循环利用热能以减少生产成本和污染。

案例:中国瑞达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09年8月3日,中国瑞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升级到纳斯达克市场。

瑞达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环保型密封铅酸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电池主要应用于轻型电动车、不间断电源系统、通讯系统的备用电池、太阳能和风能的能量储备等。

2007年2月16日,瑞达成功登陆美国OTCBB,成为当时唯一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铅酸电池企业。上市当天,公司股价远远超过2.14美元的发行价,迅速飙升到5.9美元。

企业选择纳斯达克市场上市,是因为创业之初资源和资金的限制,以及香港等市场上市时间长等因素制约,瑞达才把上市地点选在了美国。

国美借壳上市过程分析

国美借壳上市过程分析 1、国美上市策略 2001年国美的销售额已攀升至几十亿元,成为中国家用电器零售业第一品牌,其对资本市场的向往也是顺理成章的。国美可通过至少三种途径进入资本市场。 上策是,引入国际顶尖投资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借助后者强大的综合优势,将国美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商家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以IPO方式上市; 中策是,利用香港资本市场相对宽松的条件,选择一个总资产20亿港元左右的上市公司,由其以代价股收购国美部分股权,快捷完成控制权的取得及核心业务的装入—当年香港监管机构对借壳、反向收购的限制远没有2004年4月1日起实施的“新政”严格—然后以优异的业绩成长为卖点融资,为国美大举扩张提供动力; 黄光裕借壳京华自动化属于下策:以现金认购股票只取得了控股权,而没有同步装入资产。 2、借壳上市原因 2004年苏宁电器成功获批,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股票首发权”的家电商。上海永乐,也从高层传出消息计划在2005年实现海外上市。实力更为雄厚的外资巨舰更早已等在门外。 从操作程序来看,要从头走完IPO的全部审批程序,在非常理想、没有任何反复的情况下也至少需要9个月的时间。 H股是法人股,流通性较差,且申请手续繁杂,每次发新股都要大陆和香港特区政府审批;此外H股是在中国香港募集资金在中国大陆进行投资,不能直接交易,而且发行H股后,公司高管人员不能顺利实行期权制。 除此以外,采用借壳方式,以国美良好的盈利改变中国鹏润的财务状况,拥有国美这一年均158%增长率的优质资产,自然为其获得强劲的盈利能力提供了保证。事实上,收购国美当日,鹏润股价即狂飙112.84%,由停牌前的每股0.148港元升至0.315港元。 3、快速上市原因: 按照WTO市场开放协议规定,到2004年底,中国的零售业将全面对外开放,此时Ocean Town,可以100%控股“国美电器”,那么Ocean Town的总市值会增加35%,是什么使得黄光裕连几个月都等不急了?答案一是资金链条可能已经绷紧,如此大的收购行动,坐等两个月,实在可能夜长梦多;二是另外的35%,同样可以给未来的新代价股提供题材,不急在这一时,而且,国美,这个商务部的典范企业,分两次间隔一年变成“外商独资企业”,不会让商务部的领导们下不了台阶。 4、国美重组 国美电器在全国的131 家门店中只有北京、天津、深圳、成都、重庆、西安、沈阳等地的94家门店被纳入上市公司,而包括上海国美、香港国美等37家门店则由于开设时间短或经营业绩稍差等原因而未被纳入。被装入“国美控股”的国美电器,通过18家子公司拥有国美旗下131家门店中的94家店,惟独黄光裕起家的“黄埔军校”——“北京国美”,没有进入舰队,剩余的37家门店也没有纳入南征的舰队,“Gome”字样的商标也还在北京国美手中,这37家门店加上国美商标,这暗示“北京国美”应该还有别的安排。 5、相关财报数据 中国鹏润在2003年3月到2004年3月的财年内,营业额为4482万元,纯利润为1988万元。在5月21日开始停牌以公布这项收购计划,停牌时市值仅有4.2亿港元。 国美电器03年营业额93亿元,纯利2.75亿元,02年纯利1.06亿元,销售额为66.2亿元;01年纯利2500万元。200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达到了8454万元人民币,同期销售额达到29.2亿元。国美电器截至2004年3月31日的总资产约31.9亿元人民币(约合29.6亿港元),净资产2.41亿元人民币。 黄光裕只向鹏润保证,其收购的Ocean Town资产净值不低于2.41亿元,并要经国际会计师行审核,如有不足,鹏润可向黄光裕索偿。 6、本案例意义 香港新例令借壳及买壳活动大受打击,特别是涉及内地民营企业家的借壳及买壳活动。很多内地民企,都想在香港上市,一方面打开知名度,同时利用国际市场融资,借壳及买壳本来会较快及成本较低,现在则很难做。国美的个案令投资银行有一线希望,这个案例显示,只是控股权不变,即使注资后的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有明显改变,香港交易所也不会将之列为新上市个案。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四个阶段企业,上市,并购.doc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四个阶段-企业,上市,并购-商务指南- 我国企业赴境外上市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第一阶段1993~1995年间,境外上市企业主要以传统的工业、制造业为主。如青岛啤酒、上海、马鞍山、哈尔滨动力设备等。 第二阶段1997年前后,集中在航空、、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一批有代性的优质企业陆续在境外上市,如东方航空、华能电力、深高速、广深铁路、大唐发电等。 第三阶段1999年前后,赴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除了以石油、类为代表的特殊垄断行业的大企业外,一大批民营高科技企业加入进来,如福建、新浪、搜狐、等以互联网、为特色的一批企业。第四阶段自2001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出现了新的趋势、新的浪潮,上市公司的构成、选择上市的地区、方式开始多元化。如2001年中海油的IPO(首次公开上市)、在美国借壳上市的浙江万向集团等。上市的企业中也括了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平安、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行股份有限公司等金融企业。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法律结构重组- 近年来,去境外上市融资的国内企业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时至今日,仅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包括小资本市场)上市的国内企业已达到32家之多。由于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迅速,融资需求非常大,而国内融资渠道却不甚顺畅,同时境外上市具有诸多比较优势,比如资本市场多层次化,上市程序透明,上市制度健全等等,让企业在上市融资的同时,亦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速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因此国内企业纷纷加快了海外上市融资的进程。 作为境外上市主体的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因为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采取特定的法律结构或者组织框架。由于不同的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申请上市的条件和规则有不同的规定,中国企业(集团)的法律结构或组织框架未必符合美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未必符合美国各大证券交易所上市条件和规则,因而欲求在美国证券市场顺利上市融资,上市则为必然。 此外,基于股票流通性、企业商业模式、市场拓展等因素的考量,国内企业在境外上市前,对企业法律结构作必要的重组亦甚为重要。 在详细介绍境内企业海外上市法律结构重组方案之前,先行了解一下现在国内外常用的各种企业并购重组方式或许会有所裨益。主要有以下几种: 1、换股式并购重组。意指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被并购公司)之间通过交换股票的方式完成并购重组。并购完成之后,只有并购公司存续,目标公司消失,其股票注销。目标公司的股东放弃原目标公司股票,换取并购公司新发行的股票。并且目标公

证券公司借壳上市案例汇总及方案分析

证券公司借壳上市案例汇总及方案分析

证券公司借壳上市案例汇总及方案分析 案例之一:广发证券借壳S延边路 方案简介: 第一步:S延边路以全部资产和负债定向回购并注销第一大股东所持公司的非流通股:S延边路以全部资产及负债定向回购并注销吉林敖东持有的50,302,654股非流通股,以及吉林敖东拟受让的深圳国投持有的本公司34,675,179股非流通股,合计回购84,977,833股非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6.15%。 第二步:S延边路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广发证券:以新增股份的方式吸收合并广发证券,换股比例为1:0.83,即每0.83股广发证券股份换1股延边公路股份,吸收合并的基准日为2006年6月30日。同时,广发证券向吉林敖东支付4000万元补偿款。 第三步:S延边路其他非流通股股东按10:7.1的比例缩股:其他非流通股股东按每10股缩为7.1股的比例单向缩股。缩股完成后,其他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股份将减少为422.32万股,该等股份即可获得上市流通权,在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一年后可上市流通。 本次股改及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S延边将更名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迁往现广发证券注册地。 方案点评: 通过S延边路以全部资产负债定向回购并注销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新增股份吸收合并广发证券、非流通股股东缩股获得上市流通权等三个步骤,S延边路完成股改同时更名为“广发证券”,也即实现了广发证券的上市,届时,广发证券的总股本将达25.07亿股,接近中信证券30亿股的总股本规模。

该方案的各方权益划分:(1)S延边路第一大股东:获得S延边路的全部资产负债和人员,获得4000万元现金补偿。对价为出让46.15%的控股权,退出S延边路。(2)S 延边路原来的其他非流通股股东:以股权缩股比例为0.71的方式合计获得存续公司0.17%的股权以及上市流通权,对价为每股净资产和每股收益摊薄。(3)S延边路的流通股股东:合计获得存续公司3.72%的股权,其在原公司中的股权比例合计50.61%。 (4)广发证券原股东:以股权扩张比例为1.2的换股方式获得存续公司96.11%的股权;对价为支付4000万元补偿金。 案例之二:国金证券借壳S成建投 方案简介: 第一步:国金证券第一大股东以股权置换资产的方式控股S成建投:S成建投以全部资产和负债与九芝堂集团、湖南涌金和舒卡股份持有的国金证券合计51.76%的股权进行置换,按照交易价格,51.76%的国金证券股权存在溢价,这部分置换差价由成都建投向交易对方发行不超过7500万股新股作为支付对价,每股发行价格为6.44元。其中,国金证券第一大股东--九芝堂集团,代表资产置入方单方面以其持有国金证券股权置换出成都建投全部资产及负债。 第二步:国金证券第一大股东以资产和现金的方式收购S成建投第一大股东的股份:九芝堂集团以所得的置出资产及1000万元的现金支付给成都市国资委,作为收购其所持成都建投47.17%的国有股权的对价,成都市国资委指定锦城投资接收置出资产。资产置换工作完成后,成都建投持有国金证券51.76%股权。 第三步:股改完成后一段时期内,S成建投吸收合并国金证券:九芝堂集团承诺,在本次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完成后,自政策法规允许成都建投申请发行新股(或可转换公

8种借壳上市的基本方式与经典案例

8种借壳上市的基本方式与经典案例 借壳上市,是华远地产、金融街集团、中关村、北大方正、苏宁环球、中国华润等众多知名企业成功上市的方式。 所谓借壳上市,系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或其他合法方式获得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将原上市公司资产、业务进行必要处置或剥离后,再将自己所属业务“装进”已上市公司并成为其主营业务,从而实现未上市资产和业务间接上市的行为。 本章着重结合并购实践,探讨获取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的8种具体方式。 一、协议收购:金融街集团(000402)是怎样上市的? 协议收购,指收购方与上市公司的股东以协议方式进行的股权转让行为。 协议收购是我国股权分置条件下特有的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收购方式。 1、借壳背景 北京金融街集团(以下简称“金融街集团”)是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全资的以资本运营和资产管理为主业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金融街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在当时政策环境下,房地产公司IPO有诸多困难。 重庆华亚现代纸业股份有限公司(000402,以下简称“重庆华亚”)成立于1996年6月18日,主页为纸包装制品、聚乙烯制品、包装材料等的生产和销售,其控股股东为重庆华亚的控股股东华西包装集团。 2、运作过程 为利用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平台,实现公司快速发展,1999年12月27日,华西包装集团与金融街集团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华西集团将其持有的4869.15万股(占总股本的61.88%)国有法人股转让给金融街集团。 2000年5月24日,金融街集团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了股权过户手续。 2000年7月31日,重庆华亚更名为“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融街控股”)。 之后,金融街控股将所有的全部资产及负债(连同人员)整体置出给金融街集团,再由华西包装集团购回;金融街集团将房地产类资产及所对应的负债置入公司,置入净资产大于置出净资产的部分作为金融街控股对金融街集团的负债,由金融街控股无偿使用3年。 2001年4月,金融街控股注册地由重庆迁至北京。至此,金融街集团实现借净壳上市。 2002年8月,公司公开增发融资4.006亿元;2004年12月公开增发融资6.68亿元,2006年12月27日定向增发融资11.81亿元,累计融资22.469亿元。 备注:总市值是按2007年9月28日收盘价计算的。 3.借壳上市后公司产业扩张情况 借壳上市后,通过多次再融资,促进了房地产业务快速发展,成为房地产上市公司“五朵金花”之一。 同样以股权协议转让方式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并借壳上市的,还有香港华润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国华润总公司。 2000年6月20日,中国华润总公司一次性受让深万科(000002)第一大股东--深圳经济特区发展(集团)公司持有的5115.5599万股国有法人股,占万科总股本的8.1%。 在此之前,香港华润集团的间接控股公司--北京置地有限公司已经持有2.71%的万科B 股。 至此,香港华润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由此组成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巨无霸”。

中国在美国上市公司一览表

中国美国上市公司一览表 一、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 纽约证券交易所( New York Stock Exchange,NYSE),是上市公司总市值第一,IPO数量及市值第一,交易量第二的交易所,有大约2,800间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15万亿美元。至2004年7月,三十间处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公司除了英特尔和微软之外都在NYSE上市。2005年4月末,NYSE和全电子证券交易所(Archipelago)合并,成为一个盈利性机构。纽约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的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百老汇大街11号,在华尔街的拐角南侧。纽约证券交易所有大约2,800间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15万亿美元。至2004年7月,三十间处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公司除了英特尔和微软之外都在NYSE上市。2006年6月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与泛欧证券交易所合并组成纽约泛欧证交所(NYSE Euronext)。

按地域美国纽交所中国上市企业分布情况如下:

42% 16% 6% 其他 按行业美国纽交所中国上市企业分布情况如下 : 医药互联网13% 3% 3%3%其他 二、 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SDAQ) 纳斯达克始建于1971年,是一个完全采用电子交易、为新兴产业提供竞争舞台、自我监管、面向全球的股票市场。纳斯达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纳斯达克(NASDAQ )股票市场是世界上主要的股票市场中成长速度最快的市场,而且它是首家电子化的股票市场。每天在美国市场上换手的股票中有超过半数的交易在纳斯达克上进行的,将近有5400家公司的证券在这个市场上挂牌。

借壳上市比较分析

第25卷第3期2003年5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 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ol.25No.3 May.2003 借壳上市比较分析 Ξ 罗 兰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发行新股、配售、分拆、借壳上市、可转换债券五种上市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各有利弊。企业当视自身的客观条件及实际需要来选择筹资和上市的方式。借壳上市是一种有效的资本运作形式,许多企业通过借壳上市达到了企业迅速扩张的目的。而通过股权划转或拍卖购买方式拥有公司股权来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是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资产重组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方式。新的大股东如果善待股权,提升公司主业,则会使企业重焕生机,达到双赢;如果滥用股权,甚至采取欺骗的手段圈钱,则会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甚至毁掉企业,造成双败。 关键词:上市;上市方法;借壳上市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82(2003)03-0066-03 上市和借助股市筹资是企业并购的目的之一。过去,内地企业上市和筹资的方式比较单一,但近年来已经逐步和国际接轨,对发行新股、配售、分拆、借壳上市以及可转换债券等五种上市方式都在开始尝试。笔者拟从国际惯例角度对这五种方式的利弊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借壳上市的效果进行探讨。 一 几种上市方法的利弊分析 1.发行新股 发行新股是较常用的一种上市方式,这种方式对所有股东都公平。如果大股东有足够的资金,便不会摊薄其控股,它可以通过配售以引入新股东。但其弊端在于须作现股折让(通常折让会大于配售),还会摊薄股价,基于监管原因通常还不包括海外股东;另外,新股发行的完成时间长于配售时间,同时风险较大,承销商要求较多费用,对现有股东也存在着资金的限制。 这种方式最适用于业务很好但因货币贬值导致资产负债表出现问题的公司。这类公司可通过重整资本进行补救,这是因为它不会摊薄控股,还可增强市场信心,鼓励其他股东行使购股权。这种方式还允许现有股东对其有信心的公司增加投资,并降低平均投资成本。 2.增发配售 配售就是指已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其优点在于交易迅速,可在12小时内完成,并能增加股份流通性,扩大投资者层面,在波动的市场中容许公司利用股价强势快速行动,其 成本相对低廉,不影响公司的资本与负债比率。而其缺点是须作现股价折让,摊薄大股东控股等。 3.分拆上市 很多公司成功地进行了分拆,分拆的资产转至另一家独立的公司然后上市。分拆现有业务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因投资者预期公司将会精简并专注核心业务,是他们实现价值的极佳方法。分拆的程序与初次上市相同。公司也可发行可转换作新公司上市后股份的债券。分拆可以精简业务,促使公司集中于核心业务,通过实现分拆业务可提高公司股价。独立上市公司可进入债券及股本市场融资,留作公司未来扩展之用,并减少对母公司的依赖。独立上市公司可以受益于上市母公司,并且定价可以是母公司之溢价。但其时间跟传统初次上市一样,耗时较多,加上需要专业顾问进行大量工作,费用也跟初次上市相近,同时,还不能脱离母公司的影响(即“转移”风险)。 4.借壳上市 借壳上市是通过收购已上市公司来上市的。这种方式交易迅速、确定,公司可控制借壳成本,并允许在较后的时间内进行再筹资,定价较为明确。一个成功的借壳上市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成功的并购重组过程,基于它的良性运作,可以明显改善上市公司的质量,实现再筹资。当然,被收购公司的规模不能小于已注册的业务(以资产净值、利润等计算)。同时,被收购公司的现有业务必须与将注资的业务性质相同,或必须明确表示,在注入新的业务的同时还会继续现有业务。与其它形式相比,借壳上市具有成本低、程序简 6 6Ξ收稿日期:2002-09-11 作者简介:罗兰(1962-),女,湖南湘潭人,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股份制经济研究。

借壳上市操作程序

借壳上市操作流程 借壳上市属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形式之一,指非上市公司购买上市公司一定比例股权来取得上市地位,一般要经过两个步骤:一是收购股权,分协议转让和场内收购,目前比较多是协议收购;二是换壳,即资产置换。 借壳上市完整流程结束,一般需要半年以上时间,其中最主要环节是要约收购豁免审批、重大资产置换审批,其中,尤其是核心资产财务、法律等环节重组、构架设计工作。这些工作必须在重组之前完成。 第一部分资产重组一般程序 一、借壳上市一般程序 第一阶段买壳上市 第二阶段资产置换以及企业重建 第一阶段买壳上市 目标选择 1、明确公司并购意图:实现公司上市、或急需融资以满足扩张需要,或提升企业品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2、并购自身条件分析:公司赢利能力、整体资金实力、财务安排,未来企业赢利能力与运作规划,合适收购目标定位; 3、并购战略:协议收购还是场内收购,收购定价策略; 4、寻找、选择、考察目标公司 评估与判断(这是所有收购工作最重要环节) 1、全面评估分析目标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 2、制定重组计划及工作时间表 3、设计股权转让方式,选择并购手段和工具 4、评估目标公司价值,确定购并价格 5、设计付款方式,寻求最佳现金流和财务管理方案 6、沟通:与目标公司股东和管理层接洽,沟通重组可行性和必要性。 7、谈判与签约:制定谈判策略,安排与目标公司相关股东谈判,使重组方获得最有利金融和非金融安排。 8、资金安排:为后续重组设计融资方案,必要时协助安排融资渠道。 9、申报与审批:起草相应和必要一系列法律文件,办理报批和信息披露事宜。 第二阶段资产置换及企业重建 (一)宣传与公关

比克电池美国借壳上市攻略

比克电池美国借壳上市攻略 2005年1月21日,深圳比克电池赴美借壳上市并成功以私募方式融回资金,该公司以接近12倍的市盈率取得1700万美元融资。此过程历时3个多月。 从比克电池本身来看,具备一定的优势: 1、行业领先。 中国锂电池行业是最容易也是最应该产生世界性行业巨头的行业。而中国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液态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之一。 2、高增长幅度,具有良好的前景预期。 公开资料显示,在2002、2003年和2004年,该公司几乎保持了每年近100%的增长速度。 这两项成为比克上市以私募方式融回资金的基本资质。中国企业赴美借壳上市并不罕见,而在OTCBB上市的同时又融得1700万美元的大笔资金,实属首例。比克自身的资质优异是前提,其精妙的资本运作方式更是值得我们细细剖析。 比克融资之路简而化之为:借壳上市——OTCBB——私募融资,而下一步比克将会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再度融资。比克融资之路本有多种选择,上市方式即有IPO上市、借壳上市、

NON-IPO上市等方式,上OTCBB之后,也有权益性融资(增发、二级发售、远期凭证、资本私募)和融资(银行贷款、债券发行)等选择方式。比克的选择也许不是最优的,而如此成功的融资之路也值得我们细细推敲其每个过程,给广大欲赴美上市企业提供借鉴。 借壳上市——上市的捷径 借壳上市,是反向收购的俗称,是指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并购一家已上市公司,将自身的业务和资产并入上市公司,获得上市公司的资格。 将借壳上市称之为上市捷径的原因在于:(1)时间短,成本低。在美国IPO通常需要一年,成本一般为150万美金。而通过借壳上市整个过程3-6个月,壳成本在10万至50万美元。壳公司一般指零负债、零资产的公司(2)风险小。IPO若不成功,前期的巨额费用作为沉没成本无法收回。而借壳上市则不存在这方面问题。并且,主体公司在上市前也容易私募融资成功,投资者往往愿意投资以图上市成功后转为上市公司股票而获得收益。 正因为上述原因,广大中国企业纷纷赴美借壳上市。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借壳上市作为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通道。尤其在OTCBB上的中国企业无一例外都是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进入。 OTCBB——驿站还是终点 正视OTCBB

企业在国内与国外上市的比较

企业在国内与国外上市的比较 一、国内上市的标准要求 (2) 二、海外上市的标准要求 (3) (一)香港交易所上市的标准要求 (3) (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标准 (4) (三)纽约交易所上市的要求 (4) (四)伦敦交易所上市的标准 (5) 三、国内企业在国外上市的利弊分析 (5) 四、目前国内企业在海外上市的情况分析 (6) (一)、全球IPO遭遇“滑铁卢” (6) (二)、国内企业海外上市发展趋势 (6) (三)、存在的困难 (7) 五、目前国内企业在境内上市情况分析 (7) (一)、从2006-2011年前三季度VC/PE支持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数量 (7) (二)、2006-2011年前三季度VE/PE支持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账面回报 (8) (三)、2011年前三季度VE/PE支持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账面回报 (9)

一、国内上市要求: (一)、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 条件主板、中小板创业板 主体资格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 司 经营年限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 以上(有限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 为股份公司可连续计算) 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有限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可连续计算) 盈利要求(1)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 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 (2)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3)最近一期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 算依据。(注:上述要求为选择性标准,符合 其中一条即可) 资产要求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水面养 殖权和采矿权等后)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 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 股本要求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企业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主营业务要求最近3年内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发行人应当主营业务突出。同时,要求募集资 金只能用于发展主营业务 创业板其他要求无1、发行人的经营成果对税收优惠不存在严重 依赖; 2、在公司治理方面参照主板上市公司从严要 求,要求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并强化独立 董事履职和控 股股东责任; 3、要求保荐人对公司成长性、自主创新能力 作尽职调查和审慎判断,并出具专项意见; 4、要求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对招股说明书签署 确认意见; 5、要求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显要位置做出风 险提示,内容为“本次股票发行后拟在创业板 市场上市,该市场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创业 板公司具有业绩不稳定、经营风险高等特点, 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场波动风险,投资者应充 分了解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本公司所披 露的风险因素,审慎作出投资决定” 6、不要求发行人编制招股说明书摘要。

借壳上市的8种基本方式及经典案例分析

借壳上市的8种基本方式及经典案例剖析 借壳上市,是华远地产、金融街集团、中关村、北大方正、苏宁环球、中国华润等众多知名企业成功上市的方式。所谓借壳上市,系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或其他合法方式获得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将原上市公司资产、业务进行必要处置或剥离后,再将自己所属业务“装进”已上市公司并成为其主营业务,从而实现未上市资产和业务间接上市的行为。本章着重结合并购实践,探讨获取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的8种具体方式。 一、协议收购:金融街集团(000402)是怎样上市的? 协议收购,指收购方与上市公司的股东以协议方式进行的股权转让行为。协议收购是我国股权分置条件下特有的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收购方式。 1、借壳背景 北京金融街集团(以下简称“金融界集团”)是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全资的以资本运营和资产管理为主业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金融街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在当时政策环境下,房地产公司IPO有诸多困难。 重庆华亚现代纸业股份有限公司(000402,以下简称“重庆华亚”)成立于1996年6月18日,主页为纸包装制品、聚乙烯制品、包装材料等的生产和销售,其控股股东为重庆华亚的控股股东华西包装集团。 2、运作过程 为利用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平台,实现公司快速发展,1999年12月27日,华西包装集团与金融街集团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华西集团将其持有的4869.15万股(占总股本的61.88%)国有法人股转让给金融街集团。 2000年5月24日,金融街集团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了股权过户手续。 2000年7月31日,重庆华亚更名为“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融街控股”)。 之后,金融街控股将所有的全部资产及负债(连同人员)整体置出给金融街集团,再由华西包装集团购回;金融街集团将房地产类资产及所对应的负债置入公司,置入净资产大于置出净资产的部分作为金融街控股对金融街集团的负债,由金融街控股无偿使用3年。 2001年4月,金融街控股注册地由重庆迁至北京。至此,金融街集团实现借净壳上市。

香港借壳上市流程

香港借壳上市流程 二○一○年十月

境内企业在香港买壳上市 企业选择IPO还是买壳上市,取决于自身条件、股东目标、大规模融资的急迫性和计划采用的融资模式。已满足上市要求的企业,IPO是最好的选择,上市和集资可一步到位。 香港交易所和香港证监会对中国企业在上市阶段的合规考量尺度相当严格,两地监管机构交流频繁,监管机构会有针对性地针对企业的软肋要求披露和确保合规,这对许多境内民企提出了重大挑战。买壳通常成为企业在IPO之外的后备方案。尤其在商务部2006年9月出台《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以来,民企海外上市的渠道被堵,不少难以在A股上市的企业把重点从IPO转向了买壳。 买壳的成本无疑高于直接上市,不过其优点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难以替代。买壳可令企业先控制上市公司,再按时机成熟的程度逐渐注入业务,等待最佳的融资时机,无需为应付“考试”一次性付出重大的代价,无需等待而获得上市地位。但是,买壳更适合股东有一定资金实力、能先付钱买壳再解决融资需求的企业,盈科数码、国美电器和华宝国际都是买壳后抓住机会成功集资套现的案例,国美和华宝甚至为资产注入等待了24个月。而且,壳公司上市已有年头,有时能提供比IPO更广泛的股东基础,使股票更活跃。相反,企业IPO后如跌破发行价,会造成股票流通性和投资者参与程度较差,这会成为日后融资的难题。 1.境内企业在香港买壳上市总体步骤 第一步,香港壳公司剥离原资产(和转移到境内); 第二步,境内资产的控制人获得香港上市壳公司的控制权; 第三步,境内资产通过外资并购,实现资产出境后再注入到香港壳公司,或者由香港上市壳公司或其子公司进行外资并购,将境内资产直接注入香港上市壳公司。 2.境内企业香港买壳上市的主要法律限制 (1)关于境内企业资产出境限制 商务部10号令规定,境内公司、企业或自然人以其在境外合法设立或控制的公司名义并购与其有关联关系的境内公司,应报商务部审批(见下文10号文详解)。 特殊目的公司设立,应向商务部办理核准手续;特殊目的境外上市,应经证监会批准(见下文)。 (2)联交所关于反收购行动的规定 香港联交所对在香港买壳上市的行为的限制主要体现在《证券上市规则》第十四章关于“反收购行动”的规定上。该规定将上市发行人通过交易实现将收购

中信集团香港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中信集团香港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2014年8月25日晚间,中信泰富宣布已经完成对母企中信股份的收购,8月27日起将更名为“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CITIC LIMITED)”,9月1日起“新中信”(指完成本次借壳上市后的中信泰富)开始交易。至此,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集团中集团信完成在港整体上市,新中信此前共引入国内及海外共27家投资者,总认购金额亿港元。 同时,中信泰富宣布,在获得所有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後,公司已完成对中信股份100%股权的收购。今年3月26日,中信泰富启动以现金及配售新股(代价股份)形式收购其控股股东中信股份100%股权的进程。“新中信”包含中国内地最大综合性企业中信集团绝大部分净资产,股东权益高达2250亿元人民币。 “新中信”即中信股份将取代中信泰富,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公司。中信股份所覆盖的行业和领域与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高度契合,包括金融业、房地产及基础设施业、工程承包业、资源能源业、制造业等行业。 1、交易结构概况 图1 交易前后公司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依据公司公报作整理,更详细的变动情况见附录1 注*:剩余%的股份由Dunearn Investments (Mauritius) Pte Ltd 持有。淡马锡持有中信资源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份呢。中信有限本次交易后成为中信泰富的全资附属公司,淡马锡成为关联人士,因此Dunearn Investments(淡马锡的全资附属公司)所持股份将不计入公众持股量。 本次交易中在中信集团在香港上市的控股子公司中信泰富通过配股增发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同时通过“股份+现金”的方式收购母公司中信集团全资子公司中信股份所持有的中信集团资产,实现中信集团在香港的整体上市,交易完成后,保持了中信集团注册地在大陆,而业务实体部分新中信注入中信泰富。 2、引入战略投资者 本次交易中所引入的27家战略投资者的股份属于公众持股部分,配股价港元,共计3,952,114,000股,资金总额亿港币,资金净额亿港币,约占新中信总股份的%。本次所引入的27家战略投资者分布比较多元(见下表),既有特大型国企、金融央企,又有国内着名民营企业和海外资本。投资者来源广泛,且均为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所属行业均

借壳上市操作流程

与一般企业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能在证券市场上大规模筹集资金,以此促进公司规模的快速增长。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已成为一种“稀有资源”,所谓“壳”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由于有些上市公司机制转换不彻底,不善于经营管理,其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丧失了在证券市场进一步筹集资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这个“壳”资源,就必须对其进行资产重组,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就是更充分地利用上市资源的两种资产重组形式。 所谓买壳上市,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剥离被购公司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国内证券市场上已发生过多起买壳上市的事件。 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借壳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强生集团的“母”借“子”壳。强生集团由上海出租汽车公司改制而成,拥有较大的优质资产和投资项目,近年来,强生集团充分利用控股的上市子公司—浦东强生的“壳”资源,通过三次配股集资,先后将集团下属的第二和第五分公司注入到浦东强生之中,从而完成了集团借壳上市的目的。 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种对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间接上市,它们的不同点在于,买壳上市的企业首先需要获得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借壳上市的企业已经拥有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从具体操作的角度看,当非上市公司准备进行买壳或借壳上市时,首先碰到的问题便是如何挑选理想的“壳”公司,一般来说,“壳”公司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即所处行业大多为夕阳行业,其主营业务增长缓慢,盈利水平微薄甚至亏损;此外,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单一,以利于对其进行收购控股。 在实施手段上,借壳上市的一般做法是:第一步,集团公司先剥离一块优质资产上市;第二步,通过上市公司大比例的配股筹集资金,将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第三步,再通过配股将集团公司的非重点项目注入进上市公司,实现借壳上市。与借壳上市略有不同,买壳上市可分为“买壳——借壳”两步走,即先收购控股一家上市公司,然后利用这家上市公司,将买壳者的其他资产通过配股、收购等机会注入进去。 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一般都涉及大宗的关联交易,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些关联交易的信息皆需要根据有关的监管要求,充分、准确、及时地予以公开披露。 借壳上市操作流程 借壳上市属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形式之一,指非上市公司购买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来取得上市地位,一般要经过两个步骤: 一是收购股权,分协议转让和场内收购,目前比较多的是协议收购;二是换壳,即资产置换。

借壳上市研究

如何认定借壳上市 2010-4-13 8:41 张维宾【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一)借壳上市的交易类型 借壳上市是对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一种活动。非上市公司整体或者重大资产通过权益互换、定向增发等方式注入被选为“壳公司”的上市公司,借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我国资本市场中,企业借壳上市可以有不同的类型。例如: 1、“母”借“子”壳整体上市 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可以通过配股、权益互换等形式将其主要资产注入已上市的子公司中,实现企业集团的整体上市。 2、重大资产出售暨吸收合并 被选作“壳”公司的上市公司,其资产、负债由原股东回购,其人员、经营资质及业务由原股东承接或承继;同时由"壳公司"定向增发吸收合并欲借壳的非上市公司。在实务中重大资产出售暨吸收合并还可能与定向回购股份相结合。 采用重大资产出售暨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形式实现借壳上市,“壳公司”在整体或重大资产出售后几乎只剩下老股东回购资产所付的现金。有些资不抵债的“壳公司”,其控股股东以承担“壳公司”全部负债作为对价,收购“壳公司”全部资产,并承接“壳公司”现有全部业务及员工,在此种特殊情况下,合并日“壳公司”只剩下净“壳”。同时,“壳公司”承继及承接借壳企业的资产、负债、权利、义务、职工、资质及许可,使借壳企业得以上市。 (二)借壳上市的交易界定 1、借壳上市与买壳上市的区别 买壳上市,欲买壳的企业先收购控股一家被选为“壳”公司的上市公司,然后将买壳企业的经营性资产、重要子公司等通过出售或置换、定向增发暨吸收合

并或控股合并等形式注入该上市公司,从而实现上市。 借壳上市,一般不是先控股一家上市公司再与该上市公司发生关联交易,而是将重大资产出售、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等事项作为借壳上市的一揽子交易同步实施。 2、借壳上市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区别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强调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买壳上市涉及的企业合并,往往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借壳上市涉及的企业合并,除“母”借“子”壳整体上市等形式外,通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被选为"壳"公司的上市公司与欲借壳上市的企业之间进行的权益互换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 3、借壳上市与反向收购的区别 反向收购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合并,在形式上由上市主体发行权益性工具“购买”非上市主体,而实质上“被购买”的非上市主体通过权益互换反向取得上市主体的控制权。虽然法律上将公开发行权益性工具的上市主体视为母公司,将“被购买”的非上市主体视为子公司,但是在反向收购中由于法律上的子公司拥有统驭法律上的母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藉此从其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因此该法律上的子公司是实际购买方。实际购买方与被购方形成母、子公司关系,属于控股合并。 反向收购,一般无需同时进行整体转让或重大资产出售,实际购买方的资产、负债、人员并没有注入所购买的上市主体,只是取得了对该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被购买的上市公司作为经营主体持续经营,该上市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的报告主体不会因此而发生重大变化。 借壳上市,由于借壳企业的资产、负债甚至连同人员、业务和经营资质一起

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流程详解

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方式及流程详解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途径虽然非常多,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大类:直接上市与间接上市。 一、境外直接上市 境外直接上市即直接以国内公司的名义向国外证券主管部门申请发行的登记注册,并发行股票(或其它衍生金融工具),向当地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交易。即我们通常说的H股、N股、S股等。H股,是指中国企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发行股票并上市,取Hongkong第一个字“H”为名;N股,是指中国企业在约纽交易所发行股票并上市,取New York第一个字“N”为名,同样S股是指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通常,境外直接上市都是采IPO(首次公开募集)方式进行。程序较为复杂,因为需经过境内、境外监管机构审批,成本较高,所聘请的中介机构也较多,花费的时间较长。但是,IPO有三大好处:公司股价能达到尽可能高的价格;公司可以获得较大的声誉,股票发行的范围更广。所以从公司长远的发展来看,境外直接上市应该是国内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方式。 境外直接上市的主要困难在于是:国内法律与境外法律不同,对公司的管理、股票发行和交易的要求也不同。进行境外直接上市的公司需通过与中介机构密切配合,探讨出能符合境内、境外法规及交易所要求的上市方案。 二、境外间接上市 由于直接上市程序繁复,成本高、时间长,所以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了避开国内复杂的审批程序,以间接方式在海外上市。即国内企业境外注册公司,境外公司以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取得国内资产的控股权,然后将境外公司拿到境外交易所上市。 间接上市主要有两种形式:买壳上市(反向收购)和造壳上市(SPAC“特殊目的并购投资公司)。其本质都是通过将国内资产注入壳公司的方式,达到拿国内资产上市的目的,壳公司可以是已上市公司,也可以是拟上市公司。 间接上市的好处是成本较低,花费的时间较短,可以避开国内复杂的审批程序。 海外间接上市流程详解 2.1买壳上市(反向收购) 壳公司:是指一个没资产、没有负债的上市公司,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没有业务的存在,但仍保持着上市公司的身份及资格;有的壳公司股票仍在市场上交易、有的已经

快递类公司借壳上市案例研究

快递类公司借壳上市案例研究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从上市公司中先后分划出了一批经营业绩不佳、并且难以维持发展的公司,而由于这些公司仍然具有上市资格,因此被称作“壳公司”。“壳公司”已经成为其他希望进入股票市场以获取上市资格的公司的目标,并日益成为股票市场上稀缺的资源。通过借壳这一方式,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 国家和大型企业以及集团公司已经或者希望转型成上市公司,进入证券市场的舞台。这种产权和资产的转换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借壳的极大关注和热情。 而我国近两年也出现了一大批快递行业争先借壳上市的现象,就连2016年2月份还在考虑IPO的顺丰,也在5月份转为了借壳上市,可见,借壳上市已成为快递行业发展道路上比较热捧的方式。本文通过对圆通速递及顺丰速运两种经营模式的快递公司借壳上市为例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通过对公司借壳上市概念界定、借壳与并购的关系、借壳上市的相关理论以及借壳上市后的绩效评价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以加盟模式为代表的圆通以及以直营模式为代表的顺丰成功借壳上市的案例进行全面分析,从壳公司的选择、借壳模式及政策方面总结经验和启发。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首先介绍了两家快递公司借壳上市的模式、股权结构的变化以及借壳上市的动因分析;其次,用横向比较法和纵向比较法对借壳上市前以 及借壳上市后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借壳上市有利于公司的短期绩效这一结论;最后,分别从政策驱动、壳公司选择、借壳方式的选择三个方面导出对本篇案例成功借壳的相关启示及结论:在政策上:要时刻关注政策的变化,看准时机借壳,要迎合国家所鼓励的快递企业融资方式;在壳公司选择上:要选择“低风险、低负担”的优质壳资源;在借壳方式上:通过资产置出或重大资产置换方式进行“清壳”,避免现金收购,遵循合规性且交易定价要公允。 论文对我国现阶段加盟及直营两种经营模式的快递公司都进行了研究,可供正在筹划或即将筹划借壳上市的快递企业进行参考,有助于拟借壳上市的公司选择更为合适的“壳”资源,并选择更为适合自己的重组模式。

OTCBB美国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起点

OTCBB:美国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起点 OTCBB 的英文是Over-The-Counter Bulletin Board,意即“纳斯达克股市招示板”,实际上就是美国的“二板”市场。于1990年开始运作,是一套实时报价的场外电子柜台交易系统。它的监管、交易规则和上市规则完全是由纳斯达克管理。至2003年11月,共有约3400家公司在招示板上市。公司无论是在纳斯达克股市还是在招示板股市上市,交易上没有差别,股票也都是4个或5个字母的代码。如果公司上市过程完全是由美国证券公司直接辅导的,那么,纳斯达克股市主板(包括全国板和小板)或招示板都是非常好的上市场所。企业无论在哪个市场上市,美国证券公司都有支持股价和为企业融资的合法资格与能力。何况,纳斯达克公司本身就是一家在招示板上市的公司,其股票代码是NDAQ, 2003年11月交易价为10美元左右。可见,招示板还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影响力的。与纳斯达克相比,在OTCBB上市的公司一般都是些小规模企业,或者是那些已经不符合主板市场上市资格而退到OTCBB市场挂牌的企业。在OTCBB上市的企业因为规模不大,市场影响小, 股价较低,交投不够活跃,融资功能较弱。不过,由于其上市门槛比较低,上市程序简单,上市费用比较低,很多新兴企业,包括当年的微软(Microsoft)都是选择先在OTCBB上市。OTCBB对企业基本没有规模或盈利上的要求,只要有三名以上的做市商愿为该证券做市,企业股票就可以到OTCBB 上流通了。到OTCBB 上市本身是很简单的:有一个赚钱的概念与一个好的商业计划就足够了,但要在市场筹集到发展资金,就必须要看当时的市场环境及企业自身的业绩。◇NYSE、AMEX、NASDAQ和OTCBB是美国全国性的交易市场 ◇OTCBB市场同NYSE、AMEX和NASDAQ一样受美国SEC监管,仅入市门槛不同 ◇OTCBB的交易管理方法与NASDAQ一样 ◇投资人可以通过上网在世界各地交易OTCBB的股票 ◇OTCBB是美国股市目前真正的创业板 在今天我国民营企业纷纷去OTCBB上市的热潮中,在发现和了解了OTCBB所有的缺陷和不足之后,我们是否能找到OTCBB的根本价值所在? 由于美国柜台交易板OTCBB(Over the Counter Bulletin Board)场内的平均股价为9分钱,大约有一半的股票处于停止交易状态,市场融资功能弱化等诸多原因,除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先生撰文《OTCBB不是NASDAQ 海外买壳上市有骗局》外,更有不少学者及业内人士表示OTCBB已成为中国民企海外上市的陷阱。那么,在今天我国民营企业纷纷去OTCBB上市的热潮中,在发现和了解了OTCBB 所有的缺陷和不足之后,我们是否能找到OTCBB的根本价值所在?OTCBB对于中国民企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融资到底有无裨益呢﹖ 正视OTCBB 美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由全国性证券市场和区域性证券市场两部分构成。其中,四个主要的全国性股票交易市场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全美证券交易所(AMEX)、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NASDAQ)和柜台交易板(OTCBB)。OTCBB成立于1990年,其管理者为NASDAQ的管理者全美券商协会(NASD),场内股票由做市商(Market Makers)通过纳斯达克工作站进行报价,是一个能够提供实时股票交易价和交易量的电子报价系统。OTCBB市场内的上市公司与NYSE、AMEX、NASDAQ市场内的上市公司一样,均需接受美国证管会 SEC的严格审查和监管。 由于NYSE、AMEX、NASDAQ等主板市场对企业挂牌的要求非常严格,一旦企业不能满足相关条件,就会面临摘牌和退市的处罚,那些从NASDAQ等主板市场退市或达不到在主板市场挂牌条件的股票即会在OTCBB市场交易。另外,OTCBB市场基本没有初始挂牌标准,一般创业阶段的企业都可以进入该市场挂牌、交易。由于OTCBB市场内的上市公司良莠不齐,市场内很少有大的机构投资者,多以小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