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与东方红六大服务(1)
中国航天事业的历程

中国航天事业的历程(形成精神)从几代航天人的实践经验中概括总结出来的中国航天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1 “东方红一号”的研发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起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艰苦条件:躲进包装箱观察实验为了播放《东方红》乐曲,卫星装配了4根天线,每根长达3米,发射的时候要合并起来,到了太空再伸展开。
上世纪60年代,科研条件十分简陋,甚至连块宽敞、合适的实验场地都难找。
“当时中科院力学所有个仓库,地方挺大的,我们就决定在那儿做地面实验。
”戚发轫坦言,当时做实验还是有比较高的危险性的,“天线一甩起来,万一断了会抡出去伤人。
”怎么办呢?仓库里有许多质地粗糙的包装箱,戚发轫和同事们就躲进箱子里,“从箱盖的缝隙中观察实验,更年轻的同事甚至骑到房梁上。
”就这样,实验在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情况下全部都完成了。
●中国航天事业的现状(体现精神)[从东方红一号到现在的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是一个标志,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德国之声”援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育林的话称,它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探索试验的任务即将完成,随着下一步空间站的建成,我国载人航天将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
“到时候,飞船发射不像现在隔几年发一次,而是一年发几次,航天员将定期往返(太空)。
”英国《卫报》引用欧洲空间局科学计划办公室主任法瓦塔的话称,中国每年在太空计划上的投入仅相当于美国的1/7。
尽管如此,中国的发射规模直追美俄。
美国2013年进行了19次成功的太空发射,而中国是14次。
显然,中国注定会变得更加强大。
实际上,有航天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透露,2016年,中国航天发射年度数量将首次突破20次。
目前这是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这样的航天强国才有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名专家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于1958年,是我国目前唯一载人航天发射场,自建成以来共发射了十艘神舟飞船、104颗卫星、一个目标飞行器和一个空间实验室。
中国航天发展历程(2024)

2024/1/28
02
探空火箭发射
196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枚 探空火箭,标志着中国航天技 术开始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03
卫星技术储备
在火箭技术试验的同时,中国 也积极进行卫星技术的研究和 储备,为后续的卫星发射做好
了准备。
7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03
东方红一号卫星
卫星技术验证
国际声誉提升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使中国成 为继美、苏、法、日之后第五个独立发射 人造卫星的国家。
工程实施与进展:自1992年立项以 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先后成功发射了多艘 神舟载人飞船和天宫空间实验室,实 现了航天员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多 项关键技术突破。目前,中国正在积 极推进空间站建设,计划在未来几年 内建成长期有人照料的国家级太空实 验室。
9
03
中国航天事业的壮大
类生存空间做出贡献。
02
载人登月与深空探测
中国已制定载人登月计划,并 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和准备 工作。同时,将继续推进深空 探测任务,探索太阳系的奥秘
。
03
商业航天的崛起
随着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中 国将积极推动商业航天产业的 壮大,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航天 活动,推动航天技术的广泛应
用和普及。
04
国际合作与交流
2024/1/28
10
多种类型卫星通信网络,为国内外
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气象卫星
发射多颗气象卫星,实现了对地球 大气、海洋和陆地表面的全天候、 全球覆盖观测,为气象预报、防灾
减灾等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2024/1/28
航天日学生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庆祝航天日。
在此,我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全体同学发表演讲。
今天,我想以“航天梦,中国梦”为主题,谈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伟大成就以及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一、航天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飞天”的愿望。
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嫦娥奔月,到《山海经》中的夸父逐日,这些神话故事都反映了我们民族对天空的向往和探索。
如今,航天事业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二、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1. 始于1956年,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两弹一星”的研制,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2.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实现了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
4. 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实现了载人航天零的突破。
5. 201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设进入新阶段。
6. 2020年,我国成功发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实现了火星探测任务的“第一步”。
三、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1. 载人航天: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拥有神舟系列飞船和天宫空间站。
2. 载人深空探测: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等月球探测器,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3. 载人火星探测:我国成功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实现了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
4.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我国成功发射高分系列卫星,实现了对地球的全方位、全天候、多角度观测。
5. 通信卫星:我国成功发射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实现了全球通信覆盖。
6. 导航卫星:我国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卫星,实现了全球导航服务。
四、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1. 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
中国航天小知识

中国航天小知识第一篇:中国航天小知识(上)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就开始了航天探索之旅。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和成就。
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国航天的小知识。
一、第一颗卫星中国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
这次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法国之后,第4个进入太空的国家。
这颗卫星主要用于太空科学和地球物理探测。
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长征系列火箭是中国航天领域的重要突破。
从1970年第一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开始,中国不断改进长征系列火箭的技术,现在已经发展出长征一号~长征八号等多种型号。
其中,长征二号F/G/H型和长征三号B/C/D/E型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商业运载火箭之一。
三、中国载人飞船中国载人飞船被称为“神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重要突破。
第一艘“神舟”于1999年11月20日成功发射,中国成为第3个完成载人飞行任务的国家。
至今,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5艘“神舟”飞船。
四、探月工程中国的探月工程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重要突破。
第一次月球探测任务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成功进入月球轨道。
随后,中国陆续发射了“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等多个探月任务,取得了丰富的科学成果。
五、中国空间站中国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该空间站分为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并拥有配套的货物飞船和载人飞船。
中国计划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的建设,并正式开始常驻空间站任务。
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项重要技术,旨在提供全球卫星导航服务。
该系统共分为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目前已经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精准的导航和定位服务。
以上就是一些中国航天的小知识。
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我们会有更多更加惊人的成就和突破出现。
第二篇:中国航天小知识(下)在第一篇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中国航天的一些小知识。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业主版)

一、采购需求
1.1 总体指标
近 1 年(2022-09~2023-08):
项目数(个)
15
同比增长:100.0%
项目总金额(万元)
(不含费率与未公示金额)
¥1.20
同比增长:100.0%
平均金额(万元)
¥1.20
同比增长:100.0%
平均节支率
0.0%
同比增长:0.0%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
2023-08-01
TOP2 中国卫星 2023 年度员工体检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
2023-07-27
(4)家用电器修理(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机房精密空调维修询价结果公示 (2023-ZAXXDD-F1003)
江苏特姆瑟智能科 技有限公司
4/15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6)管道和设备安装(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TOP1 信创设备采购与安装总集成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7)互联网安全服务(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TOP1 等级保护测评及配套服务采购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目标单位: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时间:
2023-08-18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供应 商、代理机构、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招标采购行为分析,为目标单位招标采购管理、采购效率 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帮助目标单位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中介机构等快速了解目 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竞争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单位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有关中国航天的科普

有关中国航天的科普篇一:中国航天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的一系列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实验活动。
自 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以下是关于中国航天的科普:1. 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国的航天事业始于 1956 年,当时中国决定发展自己的航天技术。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的航天事业经历了多次重要的发展节点。
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拥有独立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
1990 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试验卫星一号”,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世界航天强国之列。
此后,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先后成功发射了许多卫星和载人航天器,其中包括“神舟”号载人飞船、“天宫”号空间实验室和“嫦娥”号月球探测器等。
2. 中国的航天技术进展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其中包括:- 载人航天: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神舟”号载人飞船和“天宫”号空间实验室,实现了人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和航天员长期在太空驻留的目标。
- 深空探测: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嫦娥”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目标。
此外,中国还成功发射了“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等空间科学探测卫星。
- 卫星发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卫星发射最多的国家之一,成功发射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卫星,包括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等。
3. 中国的航天计划和未来展望中国的航天计划在未来将继续发展,其中包括:- 载人航天:中国计划进一步扩展载人航天计划,实现人类首次长期驻留太空的目标。
- 深空探测:中国计划继续开展月球和火星探测,实现人类首次在火星着陆的目标。
- 空间科学:中国计划发射更多的空间科学探测卫星,开展更广泛的空间科学实验。
中国的航天事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航天科技研发,实现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航天东方红制度

航天东方红制度航天东方红制度是中国航天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向前发展,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
本文将从航天东方红制度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措施三个方面展开阐述,以探讨这一制度对于中国航天事业的积极影响。
一、背景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航天事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中国航天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就,如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
然而,与航天大国相比,中国在一些关键技术和体制机制上仍有差距。
因此,为了实现航天强国的目标,航天东方红制度应运而生。
二、目标航天东方红制度的核心目标是加强中国航天事业的组织领导、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具体来说,其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组织领导能力。
航天东方红制度要求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航天工程的整体规划、协调和执行,确保航天事业的科学发展。
2.加强人才培养。
航天事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航天东方红制度强调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加强培训和交流,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
3.促进科技创新。
航天东方红制度鼓励科技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成果的转化,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三、实施措施航天东方红制度的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实施措施:1.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实现航天事业的系统化和标准化管理,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2.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加大对航天人才的培养力度,设立航天专业学院和科研机构,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吸引和激励优秀人才的加入和留任。
3.加强科技创新支撑。
加强科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鼓励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中国航天事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4.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引外国优秀科技人才和企业参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开展联合研发和技术转让,推动航天事业的全球化发展。
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 简称CASC
中国航天事业包含的空间技术: 1.人造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 地球卫星的国家。 )
2.运载火箭(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
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神舟七号 — 中国人漫步太空
翟志刚首次出舱活动
航天员:翟志刚 景海鹏 刘伯明
航天员:翟志刚 景海鹏 刘伯明
神舟八号 — 首位女宇航员刘洋飞向太空
神舟八号飞船(简称神八)是中国第八艘“神舟” 号飞船,属于为中国的空间站作对接准备的无人目 标飞行器。
神舟九号 — 首位女宇航员刘洋飞向太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飞行试验成功, 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3.航天器发射场(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海南四个发射场) 4.航天测控(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
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
5.载人航天(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
工程,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火箭,开展了
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
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 )
1999年11月20号
无
人
实
验
2001年1月10号
飞
船
神州二号发射成功
2002年12月30号
2002年3月25号
“一步登天”,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问候地球 神舟五号 —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
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
神舟六号 — 实现“多人多天”飞天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店内会员政策—六项服务
五、可享受“航天特价养生系列旅游”
店内会员政策—六项服务
六、享受权威医院特价体检
现场工作人员稍显无 奈:“我一直都在提醒大 家不要摸,这里的所有展 品都是真的!” 这些展品 都属于航天工程育种的产 物。据展位负责人介绍, 空间生物作为航天技术应 用产业的重点发展板块之 一,正由技术研究阶段逐 步走向产业化、市场化, 一批源于航天育种的太空 农产品及航天生物保健品 已步入平常百姓家庭。
店内会员政策—六项服务
四、进店有好礼、体验有奖励!
东方红健康管理中心 庆双节活动介绍
• 见面礼:新会员首次见面送纳米磁疗眼镜; • 连续进店理疗4天,每天都可领取2个鸡蛋; • 带人礼:老会员带人每户5个鸡蛋,每人每 天限2户; • 周期礼:本月4号-12号连续进店9天即可领 取蓝莓红酒一瓶 • 注:每天进店以盖章有效,少一天均不发放。
神舟五号飞船搭载物品交接仪式
首届中国航天生物技术研讨会
2005年9月7日,航天科技民用 项目合作开发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 !
三大航天生物生产基地
北京怀柔
浙江慈溪
内蒙古托克托
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 会
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展区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卫星应用、 节能环保、能源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空间 生物等领域取得的科技成果。 在航展现场,一个刻有“中国 航天”四个大字的巨型南瓜引起了观众的注意。面对一些形 状新奇的茄子、辣椒等蔬菜,大家纷纷拍照的同时,不断有 人要伸手去摸。
1993年,航空航天工业部撤销,成立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暨国家航天局 刘纪原任总经理(国家航天局局长) 1999年,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改组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 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
六个大型研究院:
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北京市公证处对东方红公 司 搭载样本作出公证
航天生物技术
航天生物技术
(SPACEBIOLOGY)
是航天科技与现代生物技术相 结合而成的一门高新科学技术。具 体地讲,就是利用返回式空间飞行 器,将植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生 物样本送入太空,在地面难以模拟 的空间环境下(微重力、强辐射、 超洁净等),促进生物的生长和变 异,取得地面上无法获得的神奇效 果,并且在返回地面后利用现代生 物技术进行培育,筛选出优良的菌 株,形成规模化生产。
东方红健康管理中心的服务理念
用贴心的服务和
高科技的产品帮助我们身边的 每一位中老朋友拥有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店内会员政策—六项服务
一、理疗服务
“天宫”骨对抗仪
远红外频谱足浴桶
高电位
熏眼机
三高仪
店内会员政策—六项服务
二、测血压、血糖
二、测血压
店内会员政策—六项服务
三、最新航天咨询、最新健康信息
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中国航天简要历史
1956年,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首任院长)
1964年,脱离军队系统,改名为第七机械工业部,
简称七机部(王秉璋首任部长) 1982年,改名为航天工业部
1988年,与航空工业部合并为航空航天工业部
神舟七号
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
神舟十号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现任副院长史俊杰担任 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北京东方红公司性质:航天国有控股
成立于1997年9月26日,专门从事具有航天 生物特色的现代生物制药、保健食品、宇航 食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江总书记题词: 发展空间技术
开发空间资源
• 本次参展的空间生物产品,不仅有太空蔬菜、太空花卉、 太空种子,还包括以天曲、辅酶Q10为代表的航天生物保 健品及以航力片、宇航口服液为代表的航天医学民用产品, 令参观者大饱眼福,赞叹不已。
截至目前为止,东方红的服务营销网络已覆盖中国除 西藏外的所有省份,拥有分公司96家,2200多家服务中 心,东方红职工12000余人,服用航天产品超过1300万。
两个大型科研生产基地:
四川航天技术工业总公司 西安航天科技工业总公司 党组书记、总经理马兴瑞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68年2月,是我国最早从事卫星研制的 高科技单位,也是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主要研制基地。
空间技术研究院任务
全权负责国家空间技术研究工作:
拟订国家空间技术研究规划,负 责组织、实施和协调空间技术研 究工作;
负责空间飞行器的研究、设计、 试制、试验和生产工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承担航天生物技术研究及其成果 转化工作。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神五”到“神十” 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是我国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重 大科研实践活动,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伟大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