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裙房
高规

术语
2.0.1 裙房 skirt building 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 24m的附属建筑 24m的附属建筑 2.0.2 建筑高度 building altitude 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 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 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 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 筑高度。 筑高度。 multiple–use 2.0.7 综合楼 multiple use building 由二种及二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 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
一般规定
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6.1.5 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 小于5.00m。 小于5.00m。 5.00m
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 高层建筑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 旅馆、展览楼、教学楼 其它 30 40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 15 20
消防车道
高层建筑的周围, 4.3.1 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 环形消防车道。 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 困难时, 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 边设置消防车道。 边设置消防车道。 当高层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 当高层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 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 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 220m 位置设置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 道。 高层建筑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 的人行通道, 的人行通道,通道之间的距离不 宜超过80m。 宜超过80m。 80m
防火间距
相邻的两座高层建筑, 4.2.3 相邻的两座高层建筑,较低一 座的屋顶不设天窗、 座的屋顶不设天窗、屋顶承重构件的 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 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且相邻较低一 1.00h 面外墙为防火墙时, 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适 当减少,但不宜小于4.00m。 当减少,但不宜小于4.00m。 4.00m 相邻的两座高层建筑, 4.2.4 相邻的两座高层建筑,当相邻 较高一面外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较高一面外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2.00h 墙上开口部位设有甲级防火门、 墙上开口部位设有甲级防火门、窗或 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 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 但不宜小于4.00m。 但不宜小于4.的观众厅、展览厅、 6.1.7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 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 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 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 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 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它房间 30m 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 过15m。 15m。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 6.1.8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 当面积不超过60m 可设置一个门, 当面积不超过60m2时,可设置一个门, 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0m。 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0m。位于走道 0.90m 尽端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75m 尽端的房间,当面积不超过75m2时, 可设置一个门, 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 1.40m。 1.40m。
防止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基础不均匀沉降措施

此位置弯矩 不大 , 剪力也不 大 ; 也可选 在 多 , 面就细说其 中的三种处理方 法 :) 下 1 设置沉 降缝 ; ) 置沉 降 板 的变形缝反弯点 附近 , 2设 梁、 板的中部 , 弯矩虽大 , 但剪力很小 。且 竖 向宜 自下而 上对齐 留 后浇带 ;) 3 将主楼与裙房基础连成整体 。 设 。在沉降后浇 带处 , 混凝 土虽 为后 浇 , 但钢 筋不 能 断开 。如 果
上 , 了解决高层主楼 的 “ 限” 为 侧 问题 , 要在 双梁 、 双柱 、 墙之 间 双 填塞密实 的粗 砂等材 料 。另 外 , 了解决 防水 问题 , 在 主楼 与 为 要 裙房 之间的所有地下部分连接处设 置止水带 。
防止高层 建筑主楼 与裙房基础不 均匀沉降措施
路 书海
摘
陈 尚云
要 : 于高层 建筑主楼 与裙 房高差悬殊 , 对 上部 结构荷载分布很不均 匀, 导致基础发生过 大的不均 匀沉 降, 设置制过 大不均 匀沉 降的发 生, 免房屋墙体 开裂 , 从 避 结构整体 或局部倾 斜 甚 至倒 塌情况的 出现 。
关键 词 : 主楼裙房 , 基础 不均匀沉降, 降缝 , 沉 沉降后浇带 , 整体基 础
中图分类号 :U 7 T 42 文献标 识码 : A
2 0世纪 8 0年代 以来 , 随着经济 的发展 , 我国开始 大量建造 高 裙房分开施 工( 先施工 主楼 , 待其 基本 建成 , 降基本 稳定 , 施 沉 再
1 设 置沉 降缝
为 防止建 筑物各部分 由于地基 不均 匀沉 降引 起房 屋破 坏所
梁、 板跨 度不大 , 一次将 钢筋 留设 ; 果跨 度较 大 , 可 如 可按 规定 断 开, 在浇筑沉降后 浇带混 凝 土前连 接好 即可 。后 浇带 的配 筋 , 应 能承担 由浇筑混凝 土成为一个整体后 的差异沉 降而产生 的 内力 ,
调整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差异沉降的方法

调整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差异沉降的方法作者:郭丽强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0期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城市建筑主楼不断增多,并附带低层裙房,因高层建筑的主楼及裙房之间的荷重差异较大,让主楼及裙房产生了较大的沉降差异,为保证高层建筑的主楼及裙房建设质量安全及经济性,有必要采取合理的差异沉降方法进行调整,本文就高层建筑中主楼及裙房差异的沉降调整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主楼;裙房;高层建筑;差异沉降中图分类号: [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建设数量不断增多,并且主楼不断增高,裙房不断增大,主楼及裙房间的处理日益复杂化,在高层建筑设计当中,需要考虑沉降的差异性问题,当前主楼及裙房的沉降处理差异方法主要以放为主,抗比较少,本文就差异沉降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
沉降缝的设置在不等的高层建筑建设中,沉降缝设置是惯用的差异沉降处理方法,属于“放”的一种处理方法,普通房屋结构整体布置当中,考虑温度收缩、沉降及复杂体形等对房屋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会用伸缩缝、沉降缝及防震缝等变形缝把房屋分为多个较为规则的单元,以消除温度应力、沉降差与复杂体形所带来的影响。
根据地基的基础设计要求来看,建筑物的高度或者荷载存在差异时,可进行沉降缝设置。
抗震设计规范当中也要求,对于平立面不规则及体形复杂的建筑结构,根据实际需求,可设置适当的防震缝。
根据这些要求,很多公共建筑当中,设置了变形缝。
这些沉降缝具有设计简单,不必考虑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结构内力等优点,但沉降缝也存在双墙、双柱与双梁等现象,并且平面及立面应用受到限制,另外,沉降缝的宽度仅有1cm,隔墙难以实施防水处理,电气管线及采暖通风等设置也不方便,这些缺点限制了沉降缝的设置。
后浇带设置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运用后浇带方法可有效解决沉降缝中的缺点,此方法为先放后抗的设置方法,通常后浇带设置于主楼与裙房交接的位置,该位置结构受力比较少,例如板、梁的反弯点。
快速裙房设计

5、实际布置疏散楼梯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1) 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150mm。 2)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 其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 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 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 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往会大于一个防火分区面积。常利用防火卷帘做分隔处理。
(五) 楼梯间的布置
1、计算疏散宽度
1)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认输
换算 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 折算值不应小于70%。疏散人数可按下表确定: 注意:本条所指“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
5、建筑分类,见下表:
பைடு நூலகம்
6、总结:
1)几乎所有高层建筑裙房公共部分皆需要做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因此可判断商业裙房的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 积为4000m2 ,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
2000m2 。
3)注意:自动扶梯处、敞开楼梯、门厅、 中庭等上下层相连通 的开口部位,常常导致上下层为一个防火分区,这种情况往
3)男女厕所应设前室,内设污水池和洗脸盆,洗脸盆按每6个大便位 设1 个,但至少 设1个;如合用前室则各厕所间入口应加遮挡屏;
3)卫生间应有良好通风排气;
4)商店宜单独设置污洗、清洁工具间。
2、应设置无障碍卫生间。 3、某些大型商场需设商店内部用卫生间 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男厕所应按每50人设大便位1个、小便斗1个或小便槽 0.60m长; 2)女厕所应按每30人设大便位1个,总数内至少有坐便位1~2 个; 3)盥洗室应设污水池1个,并按每35人设洗脸盆1个;
高层建筑防火规范

1.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24米得公共建筑。
2.裙房: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附属建筑。
3.半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者。
4.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得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一半者。
5.十层到十八层的住宅为二类,十九层到十九层以上的普通住宅为一类。
6.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二级,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7.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室、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置在其他楼层时,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的除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7.1.一个厅或室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m2 。
7.2.一个厅或室的安全出口不宜少于两个。
7.3.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7.4.幕布和窗帘应采用应阻燃处理的织物。
8.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通道。
当设置环形消防通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通道,当建筑的沿长街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超过220米,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通道。
9.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10.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的最大建筑面积:一类:1000m2二类:1500m2地下室:500m211.垃圾道宜靠外墙设置,不应设置在楼梯间内.垃圾道的排气口应直接开到室外.垃圾斗宜设在垃圾道前室内,该室内应采用丙级防火门.垃圾斗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能自行关闭。
12.防火门、防火窗应划分为甲、乙、丙级,其耐火极限:甲级应为1.20h,乙级应为0.9h,丙级应为0.6h;13.防火门应为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应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14.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俩个。
特殊情况除外。
15.商住楼中住宅的疏散楼梯应单独设置。
如何快速做裙房内部培训

布置裙房时注意留出登高面
(二)柱网的确定
1、判断有无转换层 1)无转换层:剪力墙直接落下。 如下图:
2)有转换层:首先大概布置下转换柱:梁托剪 力墙。如下图:
3)柱子落下
2、根据造型、常规柱距等因素确定柱网
(三)主要出入口、扶梯及货梯的确定
一般会考虑建筑所处的位置、商业的经营模式等因素来布局。
2、示例:选择本建筑二层商业为例(每层均需计算)
1)确定营业厅建筑面积:2630.99-60.99=2570m2 2)确定商店的疏散人数:2570m2X0.5X0.85人/m2=1092.25人 3)确定疏散总人数:1092.25+10=1102.25人 4)确定疏散宽度:1102.25/100X0.65m=7.1m 5)根据平面初步确定疏散楼梯个数 6)布置楼梯(满足疏散距离)
(四)、防火分区的划分
需要了解的相关规范:
1、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 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 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m2;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 为2000m2 。
2、当高层建筑与其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施时,其裙房的防 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500m2 ,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 系统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1.00倍。
(五) 楼梯间的布置
1、计算疏散宽度
1)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认输 换算 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 折算值不应小于70%。疏散人数可按下表确定:
注意:本条所指“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 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 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 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浅议带裙房的高层建筑结构地基承载力及抗浮计算

面 面 雨
浅议 带裙房 的高层建筑 结构地基承载力及抗浮计算
Dic so nGr u a n p ct a dCo u ai no Ant fo tn ft e s us i n o o ndBe r gCa a i i y n mp t to f il a i g o ・ h Hi h rs id n tu t r t ne g -ie Bu l i gS r cu ewi An x h
slcrao alapo c fr einT iat lh so d c d e i d a s o tii u ic m ia o wi poetae eetesn bep rahod s .hsrc acn u t dt l a l i n ss e o b t n t r ccs g ie e ae n y s h s n n i h j
; l 兰 蘩瑁
至 l 糍. 塞
¨目 毒 盖 l !
j车
会 议 、 公设 计。 办 主楼平面东 侧呈矩 形 , 西侧呈 弧形 , 面尺 平
1 引言
带裙房 的高 层建 该充分 考虑高 层部分 和裙房 部分 的整体性 ,采用 合理 的计算 模型和 采取 适 当的处理办 法 ,如果 处理不 当会 使 结构的安 全性存 在隐患 甚至导 致严 重的后果 ,对 国家财
su y. td
【 关键 词 】 带裙房 的高层建筑结构; 地基承载力计算; 抗浮措施 【 e wod ] rc rs fi -sb i i w tan xcmp t o ogo d et g aai ; aueo atf ai K y rs s ut eohg r e uln i h n e ;o u t n fru b an cp c mes s f i ot g t u hi dg a i n i y t r n - l n 【 图分 类 号 】 U 3 中 T 43 【 献标 志 码 】 文 A 【 章编 号 】 0 79 6 (0 0 .100 文 10 .4 7 2 1)40 4 .3 1
浅谈带裙房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等级的确定方法及工程实践

结构设计 的关键 所在 。老版 的规范( 指2 0 1 0 系列规范 以前 的规 震等级 ; 裙 房相 关范围内框架 的抗 震等 级, 按房屋高度为主楼高
本身的高度和结构类型确定 。
图一 书屏以上稽糊 图二 裙房取主任结构 ( 术 斗 线帮舒为主பைடு நூலகம்及相关范围
房屋高度大于 8 0 m 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 底部加强部 度) , 与之相连 的裙 房采用框架结构或框架一 剪力墙结构时, 主楼 位 的剪力墙” 确定, 再依据《 高规》 l 0 . 2 . 6 条 的规定调整( 转换层在 高度在裙房 高度 ( 即转换层及 其以下高度) 范 围内的结构体 系为 3 层) , 其 抗 震 措 施 的抗 震 等 级 应 为 二 级 , 其 抗 震 构 造 措 施 的 抗 震 框架一 剪力墙结构 ( 框 支剪力墙结构在转换层及其 以下部位应按 等级应为一级 。 框架一 剪力墙结构) , 主楼 的抗震等级按房屋高度为主楼高度 的部
某工程位于抗震设防烈度 6 度 区,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建
各 一层应适 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裙房与主楼分离时, 应按裙房 筑场地类别为 I I 类, 该工程 为带裙房 的框支转换 结构 , 转换层设 本身确定抗震等级” 。 “ 相关范围” 指从主楼周边外延 3 跨且不小于 置在 3 层顶 , 转换层 以上为剪力墙结构, 裙房为框架结构, 地上裙
2 . 工 程 实 例 分 析
《 抗规 》 6 . 1 . 3 条第 2 款及《 高规》 第3 . 9 . 6 条指 出, “ 抗震设计 裙房结构本身的高度和结构类型确定。 时, 与主楼连为整体 的裙房的抗震等级 , 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