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标准及具体要求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标准及具体要求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标准及具体要求

********系列汽车车身涂装技术

质量强制执行标准

1主题内容与执行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有限公司系列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的检验内容,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以及检验标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各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C/T484 汽车油漆涂层

GB 1728 涂膜,腻子干燥时间测定办法

GB 1764 漆膜厚度测定方法

GB 1743 漆膜光泽测定办法

GB 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办法

GB 1723 漆料粘度测定办法

3用语解释

3.1车身油漆涂装质量

车身油漆涂装质量是指为实现装饰、防护(防锈、仿蚀)、隔音、绝热

和密封抗石击等,而涂装在表面上的油漆涂层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

以及涂装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

3.2漆后车身

漆后车身是指油漆涂层涂装施工完成后的车身

3.3油漆涂层缺陷用语

光泽:漆膜表面镜面反射的强度

色差(△E):用数值表示车身颜色相对于标准颜色(以颜色标准件为基准)的差别。

桔皮:漆膜表面不光滑,有波浪纹理的外观桔子皮一样不平的表面。

油漆损伤:由于油漆表面受到摩擦或者碰撞引起的少量漆膜脱落。

发花:是指金属粉在漆膜中混乱排列

流痕:喷涂在垂直面上的涂料向下流动,使漆面产生条痕的现象,轻微时叫流痕。

针孔:是指漆膜表面的像动物毛孔一样的小孔,通常在0.1mm左右。

颗粒:漆膜中间,上面或下面混入的灰粒,漆渣等凸突状异物。

絮状丝:是指奇妙上面或中间混入的长形弯形的纤维丝,绒毛等絮状的丝状异物(如絮状丝夹杂着油漆形成凸突状的漆渣,可视为漆面颗

粒,按颗粒质量检验标准检验)。

砂纸纹:在面漆涂面上显示出的线条或圆圈的砂纸打磨纹。

钣金凹凸:在金属表面或底板上看得出来的局部凹凸。

缩孔:其外观像火山喷口一样的凹陷,有可能露出或不露出下面的漆层,通常直径为0.5~3mm。

划伤:漆膜完全固化后受外力等作用,产生的线状伤痕。

流挂:喷涂在垂直面上的涂料向下流动,使漆面产生条痕的现象,严重时称为流挂。

漆薄:是指由于色漆层太薄导致露出中涂层或底层。

灰印:是指漆膜表面看得见刮腻子的痕迹。

湿印:烘干前湿的漆膜受损。

油点:是指由于烘干的过程中有无滴在漆膜上产生的点状斑纹。

斑痕:由于前处理不好,电泳质量问题等引起的斑痕,经过面漆后显现出来的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

痱子:外观大片像痱子一样可以触摸的凸起的气泡或者竖起的金属粉的现象叫痱子。

起泡:漆层表面呈现鼓包的现象。

裂纹:漆膜表面呈现不规则,深浅不同断裂纹路的现象。

脱落:漆膜从涂面呈现片状脱离的现象。

起皱:漆膜表面呈现凹凸不平且无规则线状折皱的现象。

缺漆(露底):漏涂或未能完全覆盖前道涂层或材料色泽的现象。

遮盖不良:涂敷过薄或涂料遮盖力差致使底色隐约可见的现象。

锈痕:漆膜中产生锈点或接缝处呈现锈斑的现象。

堆积(结块):隔音绝热涂层、密封耐磨(抗石击)涂层表面,因局部涂料过后而呈现涂料集结的现象

4检验条件

4.1检验环境

4.1.1环境整洁,空气清新。不应有明显影响检验作业的热气,湿气,烟

尘,噪音不得高于70Db(A)。

4.1.2采用带反射板自然纯正色日光灯照明,照度(1000~1200)1×。

4.2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辨色力正常,实力在0.8以上(含校正后)。检验人员应具有

较丰富的油漆涂装检验知识和时实践经验,了解涂装工艺规程及技术要

求。检验时,着中性颜色工装。

4.3检验器具及测量器具

4.3.1检验仪器:磁性测厚仪,光电光泽仪,划格器等。

4.3.2测量器具:钢板尺,中华牌高级绘图铅笔(H,HB,B三种规格),单

面刀片等。

4.3.3有用仪器及量具应符合计量检定要求,并在有效检定周期内。

5检验内容

5.1表面油漆涂层质量

表面油漆涂层质量包括:生锈、起泡、脱落、裂纹、缺漆(露底)、桔

皮、漆面损伤、流痕、起皱、麻点、发花、色差、针孔、颗粒、絮状丝、

砂纸纹、纹钣金凹凸、遮盖不良、涂层光滑平整度、装饰线条(棱线)

缩孔、杂漆、脏物、划伤、流挂、漆薄、灰印、湿印、油点、斑痕、痱

子等缺陷,并检验漆膜硬度,厚度,光泽度,附着力、鲜映性等。

5.2隔音绝热涂层及密封耐磨涂层质量

隔音绝热涂层及密封耐磨涂层质量检验包括:漏涂,脱落,堆积(结块),开裂等缺陷。并检验涂层干燥状况及厚度等。

5.3油漆涂装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

检验包括:工艺文件是否齐全合理,除油、除锈及防腐施工是否符合工

艺文件规定,是否具备工艺文件规定的除油、除锈、防蚀处理的设备,

检查设备的完好状况和涂料过滤状况,涂料粘度和涂膜干燥时间等。

6检验程序及方法

6.1涂装表面检验区域划分

根据各涂装表面对质量影响的程度,把车身表面划分为ABCDE五个检验区域。具体规定如下:

6.2表面油漆涂层检验

6.2.1 表面油漆涂层质量检验:按附录A“汽车车身表面油漆涂层质量检验

卡”检验并记录。

6.2.2 表面油漆涂层缺陷:以目测或触感并借助钢板尺,面积孔板等进行检

验。目测时检验人员眼睛定位于被检部位0.5mm处。

6.2.3 漆膜厚度:按GB 1764的规定,用磁性测厚仪检测5点以上,取平均

(具体按照“关于涂层干膜的检验方法”规定执行)。

6.2.4 漆膜附着力:按GB 1720的规定检验。

6.2.5 漆膜光泽:按GB 1743 的规定,用光泽仪测5点以上,取平均值。

6.2.6 漆膜鲜艳性:用DOI值测定仪进行检验。

6.2.7 漆膜硬度:用中华牌高级铅笔进行检验,也可用漆膜硬度计进行检验。

6.3 隔音绝热涂层及密封耐磨涂层质量检验。

隔音绝热涂层及密封耐磨涂层质量:按附录B“密封胶标准”及附录C “PVC抗石击涂料标准”执行,以目测或触感检验并记录。

附录A 汽车车身表面油漆涂层质量检验标准

货车75~<85

轻、微型客车车身涂层检验区划分示意图

轿车车身涂层检验区划分示意图

货车车头和货箱涂层检验区划分示意图

附录B 密封胶标准

1.可见度区域划分

密封胶质量检验分为高可见度区域、低可见度区域、不可见区域三个区域:

1.1高可见度区域:车身外表面的密封胶涂敷质量,车身内室表面可见的密

封胶涂敷质量。

1.2低可见度区域:门框铰链区域,五门包边处,引擎盖内表面,前后保险

杠部位密封胶涂敷质量。

1.2不可见区域:被外饰件覆盖的表面,敷贴隔热垫的表面密封胶涂敷质量。

3.密封胶的检验位全检,检查方法采用目视。

附录C PVC抗石击涂料标准

1.质量要求:涂膜外观均匀,无流挂,无堆积,无漏喷,无脱落等弊病。

2.涂膜厚度:涂膜平均膜厚≧500um,最薄点厚度不低于400um,采用美国

4.涂膜厚度测量:每班第一台必须测量;然后每四小时测量一次,每次测量一

台。

附件1

关于涂层光泽度的检验方法

一.本方法使用于********汽车有限公司漆后车身涂层光泽度的测量。

二.对于测量频次的规定

测量频次:每2小时1次;

测量数量:每次1台;

其他要求:每班的第一台车和更换颜色后的第一台车必须进行测量;

每班抽检将所测量的光泽度(要求计算平均值),测量位置,测量点数,被测得车身号,面漆色别以及油漆所属供应商等要素记录在笔记本上,并注明记录人和记录时间。

三.对于测量点分布的规定

总测量点数≧12点,其中A区≧7点,B区≧5点测量每个区域各点数值的平均值为该区域的结果。

四.涂层光泽度测量仪器:德国BYK微型光泽仪(AG-4430)型涂层光泽仪,在每次

测量以前需对仪器进行校核。

五.当所测得的光泽度值低于工艺要求时,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向前追溯

10台车体,将测得的光泽度值,车身号及油漆厂家名称,批号等信息进行记录。

附件 2

关于涂层干膜厚度的检测方法

一.本方法适用于********汽车有限公司漆后车身涂层厚度的测量。(涂层可

以使电泳单层涂膜,也可以是复合涂层)

二.对于测量频次的规定

a)电泳,中涂涂膜厚度的测量;

每班第一台必须测量;然后每四小时测量一次,每次测量一台。将所测量的厚度(要求计算平均值),测量点数及被测的车身号记录在笔记本上,并注明记录人和记录时间。

b)涂膜总厚度的测量:

测量频次:每2小时1次;

测量数量:每次3台;

其他要求:每班的第一台车和更换颜色后的第一台车必须进行测量;每班(或每更换一种颜色)至少抽检当班产量的8%比例(含首台车)的车体,每班抽检将所测量的厚度(要求计算平均值),测量位置,测量点数,被测得车身号,面漆色别以及油漆所属供应商等要素记录在笔记本上,并注明记录人和记录时间。

三. 对于测量点分布的规定

a)对于车间技术人员检测,总测量点数≧28点,其中A区≧12点,B区≧8点,C区≧5点,D区≧3点,(D区测量只针对电泳涂层),测量每个区域各点数值的平均值为该区域的结果。b)对于质量人员检测,总测量点数≧16点,其中A区≧8点,B区≧5点,C区≧3点,测量每个区域各点数值的平均值为该区域的结果

四. 涂层厚度检测仪器:涂层测厚仪,在每次测量以前需进行校核。

五. 当所测得的涂层总厚度值低于标准8um以内时,同时其他项合格,可以让步放行,但现场工程师要做好记录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完整版)喷漆检验规范

I.功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 所有喷漆物应该通过各项测试,包含膜厚测试、硬度测试、耐磨测试、百格测试、抗化性测试及色差量测。注意物品表面需洁净,不得有脏污、灰尘、油污及指痕等情况。 A.膜厚测试: P aint Thickness Test 量测喷漆膜厚(包含面漆及底漆),必须符合厚度规范。一般而言,Akzu Nobel 与EGYPTIAN 底漆约在15±5μm,面漆约在25±5μm,总和最少需要30~100μm,而Cashew 底漆与面漆皆为10-15μm;膜厚测试最终以成品图面尺寸+0.2/-0mm为量测依据。 *采用破坏式或非破坏式的量测仪器皆可,如用非破坏式仪器需利用平整性良好的金属片来作为试片,并注意仪器归零的校正。 B.硬度测试: P encil Hardness Test 1.使用滑车式的测试仪器,铅笔采用Mitsubishi “UNI”型号。 2.测试仪器需荷重750g,铅笔角度为45度。 3.测试长度需超过25 mm,硬度需高于2H,5条需无刮痕,需用成品测试。 测试长度需超过25 mm,硬度需高于3H,5条允许1条刮痕,需用成品测试。 4. C.耐磨测试: 一.RCA Abrasion Test 1.测试仪器为Norman Abrasion Wear,型号7-IBB-647,纸带规格为11/16inch 宽。 2.测试环境在室温条件下,湿度需维持在30-60%。纸带储存湿度需维持在30-60%,最佳环境为40%。 3.仪器上荷重175g,耐磨需达到38mm长30次/分钟100次,不能见底材为合格标准。 4.利用六十倍放大镜观察,表面不得露出底材始符合规格。 二.橡皮擦Test 1.测试型号EF74。 2.测试环境在室温条件下,湿度需维持在30-60%。纸带储存湿度需维持在30-60%,最佳环境为40%。 3.仪器上荷重500g,耐磨需达到15mm长1000次,不能见底材为合格标准。 4.利用六十倍放大镜观察,表面不得露出底材始符合规格。 D.百格测试: Cross Hatch Test 1.测试工具采用标准百格刀即可,刀片间距为1 mm,并依据ASTM D3359-93 标准测试方式。 胶带使用Permacell 99 or 3M610(拉一次测试)。

喷涂车间喷漆工艺流程

喷漆车间喷漆工艺流程 一、除油 1、去除黑色金属工件在生产过程中表面的油污,用槽浸法。碱液清洗配方: 氢氧化钠4%、磷酸钠4%、磷酸三钠4%、OP-10乳化液0.3%、温度90~95℃,处理时间5~8分钟。处理后检查方法:水洗后用刷帚刷,目测油污是否去净。 2、去除有色金属工件表面的油污,用槽浸法。采用KL-13型除油除锈添加剂 处理(该添加剂为白色粉末),使用浓度:兑水比例2%,温度大于5℃(如加温处理速度加快),时间5~10分钟,槽液PH值:7。 3、塑料制品的表面除油,用槽浸法。选用KL-16型脱腊除油粉,使用浓度: 兑水比例5%,温度40~65℃,时间5~10分钟。 二、清洗(除油后用水清洗) 三、除锈 采用酸性除锈,去除钢铁表面的锈垢,用槽浸法。酸洗除锈液配方:浓度31%的工业盐酸、缓蚀剂3%,温度:常温。处理时间3~8分钟,处理后检查方法:水洗后目测是否有锈垢存在。 四、清洗(除锈后用水清洗)

五、表调 用于磷化前的表面处理,用槽浸法(表调剂为白色粉末)。配槽液时按每1~3公斤/吨的用量慢慢添加,搅拌使其溶解。表调剂的工作条件为PH值7.5~9.5,温度:常温,时间半分钟。 六、磷化 用锌系磷化液使钢铁表面磷化,用槽浸法。WF磷化剂分为:A剂——配槽剂,B剂——补加剂,C剂——促进剂。 1、槽液配制:槽内加水3/4体积,按每25~30公斤/吨的量加入A剂,然 后再添加用热水溶解的氢氧化钠(按每0.7公斤/吨的用量),最后加水至工作液面确认酸度。在即将开始磷化时,按每0.5~0.7公斤/吨的量加入C剂,搅拌均匀待用。 2、使用工艺参数:总酸度18~35点,游离酸度0.5~1.5点,促进剂2~3点, 温度35~45℃,浸磷时间5~10分钟,检查方法:水洗、干燥后目测磷化膜应呈瓦灰色、结晶细致、无斑点、以及未磷化到的部位无氧化物等固体沉积物残留于表面,磷化后水洗应彻底,清洗后应迅速干燥。 3、磷化液管理:磷化液连续使用后总酸度上升可用水稀释,总酸度下降时, 按每1.6公斤/吨补加B剂可上升1点。游离酸度上升时按每0.4公斤/吨加入氢氧化钠可降游离酸度1点,游离酸度下降可按每

汽车维修喷漆施工工艺流程

汽车维修喷漆施工工艺流程 汽车油漆一般都是烘烤漆。车厂里面,车架、车壳焊接完成(有时还会进行手工修补)后,下一道工序就是上漆。一般来说,首先是底漆。将光车壳浸入糖浆般的漆槽,取出烘干底漆;然后送人无尘车间,用静电喷漆工艺喷上面漆。然后用200度左右的温度烘干。考究点的,还会再上一层清漆。一般面漆有几种:普通漆;金属漆;珠光漆。普通漆有树脂、颜料和添加剂。金属漆多了铝粉;所以完成以后看上去亮。珠光漆加入的是云母粒。云母反光有方向性,就有了色彩斑斓的效果。如果是金属漆加上清漆层,车的油漆看上去就很亮。不管什么颜色的油漆,它的颜料在阳光下都是会退色的。实际上,不光油漆,任何有颜色的东东在大太阳下都可能退色。这时,油漆里面加的添加剂如何就很重要了。比如光稳定剂、比如抗氧剂什么的。许多时候,添加剂的好坏决定了这种油漆给人的感觉如何。 1涂料调色 自然界中物体的颜色千变万化,人之所以能看见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发光体的光线照射在物体上,光辐射在物体上,光的辐射能量作用于眼睛的结果。不发光物体的颜色只有受到光线的射时才被呈现出来,物体的颜色是由光线在物体上被反射和吸收的情况决定的。一个物体在日光下呈现绿色,是由于这个物体主要将白光中的绿色范围的波长反射出来,而光谱的其他部分则被它吸收,如果在钠光灯下观察这个物体就看不出是绿色,因为钠光的光线中没有绿光的成份可以被它反射,这里可以看出,物体的可见颜色是随光照光谱成份而变化的。一个物体如果完全反射射来的光线,那么这个物体我们看来是白色的,如果它完全吸收投射在它上面的光线,则这个物体看来是黑色的。 颜色分为非彩色和彩色,非彩色是指黑色、白色和这两者之间深浅不同的灰色,白黑系列上的非彩色的反射率代表物体的明度。反射率越高时,接近白色,越低时,接近黑色。彩色系列是指除了白黑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光谱不同波长在视觉上表现为各种颜色的色调,如红、橙、黄、绿、青、紫等。要确切地说清楚某一种颜色,必须考虑到颜色的三个基本属性,即色调、饱和度和明度,这三者在视觉中组成一个统一的总效果。色调是指在物体反射的光线中以哪种波长占优势来决定的,不同的波长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色调是决定颜色本质的基本特征。颜色的饱和度是指一个颜色的鲜明程度。色调、明度和饱和度是颜色的三个基本属性,非彩色则只有明度的差别,而没有色调和饱和度这两个属性。 涂料的混合配色遵循一种减色法原理,其三原色是黄、青、紫,它们的互补色是兰、红、绿。所谓补色即两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白色色光,红色的补色是青色,*的补色是兰色,绿色的补色是紫色。减色法混合的结果归纳如下: * = 白色 - 兰色

喷漆检验标准

喷塑、喷漆检验标准 1、目的 规范检验操作,发现、控制不良品,防止不良品转入下道工序,同时给检验工作提供引导及接收标准。 2、范围 适用于外协制品进厂、本公司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接收及顾客退货的挑选检验。 3、术语和定义 3.1 A级表面: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一般指产品的外露表面。 3.2 B级表面: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但在特殊条件下可以直接看到的表面,一般指虽然是产品的外露表面,但使用过程中被其他物体遮盖或者高度超出正常可视范围的表面。 3.3C级表面:正常使用时观察不到且不可轻易观察到的表面,一般指设备的底面、框架的内表面等。此表面的外观缺陷应合理而且不至于给客户觉得该产品质量不佳。 3.4 浅划痕:塑或漆层表面划伤,但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3.5 深划痕:塑或漆层表面划伤,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3.6 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痕迹。 3.7 凹凸痕:因基材受撞击或校形不良等而呈现出的明显变形、凹凸不平的现象,手摸时有不平感觉。 3.8 颗粒:因材料夹杂物或外来物(如焊渣)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

3.9挂具印:指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产生局部无表面处理层的现象。 3.10针孔:表面处理上可看见类似针剌成的微小孔。 3.11孔隙率:单位面积上针孔的个数。 3.12 流痕:喷涂涂料过多且不均匀干燥导致的流痕。 3.13桔皮:喷涂表面因涂料附着力差而导致起皱,象桔子皮样的外观。 3.14露底:局部无表面处理层的现象。 4、职责 4.1 质量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和标识,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4.2 采购部负责外协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5、工作程序 外观(目测) 5.1 喷涂种类(如:喷塑或喷漆)、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5.2产品喷涂表面外观在使用时要求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5.3 外观缺陷:有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有锈、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桔皮、花斑、凹坑等。 5.4 外观和颜色检验的环境和方法: 5.4.1 色板采用客户样件或经客户认可的签样。 5.4.2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照度不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以目视方法进行。 5.4.3检查距离: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 5.4.4目视角度: 45度~90度。 5.4.5目视时间: A级面约15秒/面,B、C级面约10秒/面。 5.5表面光洁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表面光洁度值。 涂膜附着力(划格实验) 5.6 涂膜附着力检验(基体金属为铁、钢、铝及铝合金): 5.6.1 采用划格—胶带粘贴法测定漆膜附着力,每批次以一件或两件检验则可。不合格时可用加严检验。

油漆进料质量验收标准

油漆进料质量验收标准 文件制修订记录 NO 发行日期修订申请书编号制修订内容修订页次版本号1 2014-08-01 初次发行A/0 2 3 4 5 6 7 8 文件分发记录 部门分发份数发放日期接收人接收日期人资中心 工程事业一部 工程事业二部 制造事业部 财务中心 采购部 品管部 IT部 1、目的: 1.1、及时发现、控制、处置不合格原料,防止不合格原材流入生产车间,确保产品质量。 1.2、规范油漆原料检验内容、技术标准、检验方法,防止漏检、误检现象发生。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需油漆原材料(含配套固化剂、稀释剂等)进料检验和判定。 3、术语定义: 3.1 标样是指:参照物,实际上就是符合相关国家、行业现行标准要求的油漆样品,该样品的检测值将做为后续批量供货检测值判定依据。 3.2 比对检验是指:当批量供货油漆的检验结果较难判定时,采用将标样与批量油漆比对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的行为。 3.3 批检是指:每批来料必检项目,用“*”标注。 3.4 型式检验是指:每半年度抽样检验项目,其有两种表现形式。用“▽”标注,是指由供应商每半年提供1次最近3 个月内的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给我司。用“◆”标注,是指由我司实验室每季度抽样检验项目。 3.5 MSDS是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供应商应在第一次供货时提供与产品相对应的有效版本的MSDS给我司(当并 MSDS有更新时应在MSDS更新后的1个月内提供最新版本给我司)。 注:第三方检测报告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以电子档形式给到品管部,由品管部负责保管、归口备查。 4、检测工具:目视(检测外观/有效期/包装/产品品种)、鼻子(检测气味)、电子称(称重量)、气相色谱仪(检测有害物质)等设备进行检测。 5、检验环境要求: 5.1 应在自然光条件、(室内环境需配备40W日光灯)检验环境不得阻碍检验人员视线、并避免阳光直射的条件下实施 质量检测工作。 6、质量验收标准: 6.1 通用要求: 序检验项检验频率质量要求检验方法 1 有效期*标签上标定有效期≥1年以上的,自进料日期起实际有效期应≥6个月标 签上标定有效期≥6个月以上的。自进料日期起实际有效期应≥3个月 目视 2 包装*包装外观100%全检,外包装完好(油漆桶变形但未损坏,整批允许≤2%)、 油漆桶破损、渗漏不接受。 目视 3 标识*标识印刷清楚,无破损。应注明油漆型号、名称、重量、厂家、生产日期、 有效期等基本信息。 目视 4 材料型号*必须符合申购单要求目视、申购单 5 有害物质▽◆油漆有害物质量限量应符合GB18581-2009标准要求气相色谱仪 6.2 特殊要求: 序 产品类别质量标准要求 产品名 称 产品 定位 细度▽灰份▽油漆性状/气味* 重量 * 密度 ▽ 固体含 量▽ 固化速 度▽ 粘度▽ 1 UV辊 涂透明 底漆 高端 ≤70μ m 10点粉 开桶后,漆液清晰透 明,色泽浅,稠度适当 ±50g 1.0~ 1.3g/ ml ≥ 35%~ 40% ≤400 mj/cm2 / 中端 ≤90μ m 15~20点粉±50g /

产品油漆涂装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N1

产品油漆涂装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NO:1303 (上海吉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技术文件) 前言: 油漆:是将金属工件涂覆漆层来保护金属及产品改观外观的一种方法, 将金属工件表面处理后涂覆底漆及有色面漆,以达到金属产品防腐及良好的外观的一种手段。 我司的产品如各类舱盖\滚轮\绞车\及其它凡需涂油漆的产品:分无面漆(只有底漆)及有底漆又有面漆两种.现分别作出如下规定及验收标准: 一:引用文件: JB/ZQ4000.10-86 GB1720-89 GB1771-91 GB1763-89 GB1865-89以及客户提出的技术要求: 二:油漆工艺基本要求: 1:被漆件漆前处理:(被漆件漆前处理好坏直接影响到镀层质量) 1.1被漆件表面必须除锈以及清除焊接部位的焊渣,必要时进行抛丸及喷砂处理,表面处理的标准应达到以下要求: a.船用产品因其使用环境要求,其表面处理质量必须达到sa21/2级或SSPC-SP.6—7级的要求。 b.在轻度腐蚀性环境中的产品其表面处理质量必须达到sa2级或SSPC-SP.6级。 c.如产品要与高温环境接触,其表面处理质量必须达到st2级。 e.尺寸与重量较大的产品应达到st3级除锈要求。 g.铸钢及锻件产品涂装前表面的平度在任意方向600mm长度上不得大于3mm,并不允许有名显的凸起、飞边、毛刺、浇冒口等缺陷。 h.焊接件涂装的表面不允许有焊渣、飞溅、药皮、电弧烟尘及机械加工残留的飞边及毛刺。 1.2被漆件必须通过脱脂工艺去除表面的油污(可以采用化学去污挥发剂) 1.3被漆件由于抛丸及喷砂处理后可能产生浮锈,所以镀前工件必须酸洗或人工打磨除锈。 1.4酸洗后的工件应按规定科学去酸及清洗 1.5工件表面缺陷不允许用腻子修补,应用电焊按规范修补,焊补处应打磨光滑。 1.6客户有注明要求打底漆的产品必须按规范打底漆,底漆的涂覆不少于2道。底漆厚度不小于30—40um.。 2: 涂装油漆 2.1漆的质量要求: 涂装所用的漆必须国标产品,应能满足或优于客户技术要求,船舶装备的油漆必须符合船用油漆标准。(GB1720-89 GB1771-91 GB1763-89 GB1865-8) 2.2外购的油漆必须提供质量保证书.并不定期进行理化检验。 2.3油漆作业工艺流程按工厂既定工艺流程,但应符合国家船舶油漆塗装规程标准执行,且由需方审定后实施。. a.每道油漆的间隔时间不得小于6小时,带烘干设备的作业工艺其每道漆涂装间隔视情而定,但要确保前道漆确实干透才涂第二道。 b.需要打底漆的其底漆不得少于2道,其每道漆膜厚度不小于30-40um. c.需要防盐雾防潮防腐的需打防锈漆,防锈漆的涂装不少于3道,其每道厚度不小于30-40 三:技术要求 1:漆层要求: 1.1外观:表面应平滑,无滴瘤,无粗糙和毛刺,无起皮,无漏塗,.无流挂、无污垢等现象。色漆应亮丽不允许有明显色差。 1.2漆层厚度,必须符合JB/ZQ4000.10—86 GB1720-89 GB1763-89规定:

喷涂检验标准

喷塑喷漆检验标准 1、目的 规范完善检验操作,发现、控制不良品,防止批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同时给检验工作提供引导及接收标准。 2、范围 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的检验。 3、定义 喷塑、喷漆件检验过程的参照标准。 4、职责 质检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和标识,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采购部负责进料、外协制品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5、工作程序 外观(目测) 喷涂种类(如:塑粉或漆)、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一般情况下,产品喷涂表面外观在使用时要求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进料、外协回厂或过程验收则采用抽检,抽检操作方式依据《检验规范》。特殊产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检验。 外观缺陷:有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有锈、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桔皮、花斑、凹坑等。

外观和颜色检验的环境: 色板采用客户样件或经客户认可的签样。 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照度不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以目视方法进行。光照度通常在D65(特殊情况下用F/A,其次高标准要求时用CWF/TL84),背景颜色为中灰色。 检查距离: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检验时在±15°范围内旋转。 涂膜附着力(划格实验) 涂膜附着力检验(基体金属为铁、钢、铝及铝合金): 采用划格—胶带粘贴法测定漆膜附着力,每批次以一件或两件检验则可。不合格时可用加严检验。 检验方法:使用锋利刃口的刀片(刃口宽要求,刃口达到时必须重新磨刃口),沿能确保得到直线切口的导向器,刃口在相对涂面35-45度角,均速划线。划线位置距产品边缘最近距离不应小于2mm,切口要保证切到基体,在涂膜上,切出每个方向是6至11条切口的格子图形,切口以1mm间隔隔开,长度约20mm。对于涂膜厚度大于50μm,小于125μm(喷塑要求厚度80--150μm,喷漆要求厚度20--26μm),切口以2mm 的间隔隔开。在将格子区切屑用软刷或软纸清除后,撕下一段粘附力在10mm (300GF/10mm) 以上的胶带,将格子区全部覆盖,用手磨擦胶带,确保已完全粘牢后,拿住胶带的一端,沿着与其原位置尽可能接近180o的方向迅速(不要猛烈)将胶带撕下,然后用放大镜或肉眼观察。如果

喷漆工艺流程

喷漆工艺标准流程 1、检查钣金修复的平整度: 首先对要喷漆的部位进行检查是否平整,擦干净没有钣金的喷漆部份,检查是否有凹陷。 2、打磨处理需要补土的部份: 用砂轮机将钣金边缘进行处理,用砂纸将钣金周围磨出羽状边,再用砂纸打磨旧漆面,扩大补土的范围。 3、清洁涂油 打磨完成后,清洗干净打磨位置及喷漆位置。 4、中涂 尽量控制中涂底漆在较小的范围,并注意边缘位置要渐进,不要成台阶状。 5、打磨中涂 待中涂底漆干燥固化后,用砂纸打磨中涂底漆,并准备补土。 6、补土 将低凹处的汽车表面用原子灰将其补平,待干打磨。 7、研磨 根据不同的表面形状选择不同的打磨方式后将原子灰的边缘与原车旧漆平稳过渡至原车的流水线要求。 8、喷底漆或刮填眼灰 对补土处进行喷涂底漆或刮填眼灰并平整原子灰的一些小孔和涂物损坏处。 9、底漆打磨 对底漆或填眼灰进行打磨,平整后用砂纸扩大打磨范围,增强新漆面在旧漆膜上的附着力,完成打磨后便可进入喷漆前的准备。 10、吹水遮蔽 对要喷漆的范围内所有的边缘接口,用压缩空气的方式将边缝内的水吹干,对不喷漆的部位进行遮蔽。 11、涂油,涂尘 用除油剂清洁整个需要喷涂的工作,用粘尘布进行喷涂前涂尘工作。 12、喷漆面漆 喷漆面漆可分三个工序:A,单工序——单工序针对纯色漆。B,双工序——双工序针对金属漆。 C,三工序——三工序针对白珍珠,变色龙。(注:针对不同色漆~所喷涂面漆的施工工艺流程不同。) 13、打磨抛光 用水磨砂纸,打磨漆面上面的尘点及橘皮纹后用腊抛光

漆面抛光是汽车美容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抛光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汽车美容的最终效果。因此,抛光技术是汽车美容服务的基础。车身漆面彻底清洁后,就可根据漆面损伤的程度进行抛光处理。 一、材料选用及抛光方法 以英国特使系列产品为例,特使系列C3全能抛光剂含有研磨剂、去污剂、还原剂、光亮剂等多种成分,专为车身镜面抛光而设计,已被越来越多的欧美汽车厂指定使用。这种产品抛光速度快,可快速去除交通膜及中度划痕,不伤漆面,不留光环,节省工时,1小时可抛光、翻新一辆旧车漆面。抛光后残留物少,容易擦净,克服了其他同类产品抛光后残窖物到处飞溅,不易清除的缺点。可有效解决漆面划痕、哑光、褪色、氧化、粗糙等漆面缺陷,尤其适用于旧车漆面、划痕较深的漆面和桔皮、流挂等,若配合镜面釉使用,瞬间即可达到超亮镜面效果,是护车“三宝”中的重点用品。 抛光方法:将抛光机调整好转速,海绵轮用水充分润湿后,甩去多余水分。先取少量C3抛光剂涂于漆面(每一小块作一次处理,不可大范围涂抹),从车顶篷开始抛光。抛光机的海绵轮应保持与漆面相切,力度适中,速度保持一定。抛光时按一定的顺序抛光,不可随意进行。用过C3抛光剂后,再换用增艳剂按以上步骤操作一次。 二、镜面釉处理 当整车漆面处理完毕后,漆面会很平滑、光亮,但有时也还会有一些极其细小的划痕和花痕或光环,为了保持漆面的光滑和光亮,则需上特使系列镜面釉。这种镜面釉以高分子釉剂等聚合物为主要原材料,不含蜡、硅及硝基合成氨,可在任何车型的漆面上做出釉质镜面效果,在汽车漆面上形成具有光滑、明亮、密封的釉质镜面保护膜,专车身时刻保持光亮如镜。同时具有防酸雨、抗氧化、防紫外线、防褪色等多项显著功能,还可抵御硬物轻度刮伤,不怕火和油污等,并具有一年以上的保持功效。 使用方法:使用时先用干净软布将抛光残留物清除干净,摇匀镜面釉,用软布或海绵将其涂在漆面上,停留60s后用手工或机器抛光。机器抛光保持转速在1000r/min以下,最后用干净软布擦去残留物。手工处理时,直线抛光、抛亮即可。 注意事项: 控制抛光机的转速,不可超过选定的速度范围; 保持抛光方向的一致性,应有一定的次序; 更换抛光剂的同时更换海绵轮,不可混用海绵轮; 严禁使用羊毛轮进行镜面釉处理。 三、漆面护理 抛光后并做过镜面釉处理的漆面,必须再上蜡层才能完成最后的保护,这样才会更加充分地达到保护汽车的目的。因为漆面长期与外界接触,受外部影响很大,紫外线、雨水、树枝、石块等均可对漆面造成伤害。为了保持汽车的整体美,必须注意随时上蜡保护,一般每2个月左右一次,根据气候等外部条件随时调整。

防火涂料规范要求

14 钢结构涂装工程 14.1 一般规定 14。1.1本章适用于钢结构的防腐涂料(油漆类)涂装和防火涂料涂装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 14。1.2钢结构涂装工程可按钢结构制作或钢结构安装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划分成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 14。1。3钢结构普通涂料涂装工程应在钢结构构件组装、预拼装或钢结构安装工程检验批的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工程应在钢结构安装工程检验批和钢结构普通涂料涂装检验批的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 14。1。4涂装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当产品说明书无要求时,环境温度宜在5~38℃之间,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涂装时构件表面不应有结露;涂装后4h内应保护免受雨淋。 14。2 钢结构防腐涂料涂装 Ⅰ主控项目 14.2.1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处理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焊渣、焊疤、灰尘、油污、水和毛刺等。当设计无要求时,钢材表面除锈等级应符合表14.2。1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构件数抽查10%,且同类构件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用铲刀检查和用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 8923规定的图片对照观察检查。 表14。2。1 各种底漆或防锈漆要求最低的除锈等级 14。2.2 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涂层干漆膜总厚度:室外应为150μm,室内应为125μm,其允许偏差为-25μm。每遍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为-5μm. 检查数量:按构件数抽查10%,且同类构件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用干漆膜测厚仪检查。每个构件检测5处,每处的数值为3个相距50mm测点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 Ⅱ一般项目 14.2。3构件表面不应误涂、漏涂,涂层不应脱皮和返锈等。涂层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流坠、针眼和气泡等。

喷漆工艺流程

喷漆工艺流程 喷漆工艺标准流程 1.检查钣金修复的平整度: 首先对要喷漆的部位进行检查是否平整,擦干净没有钣金的喷漆部份,检查是否有凹陷。 2.打磨处理需要补土的部份: 用砂轮机将钣金边缘进行处理,用砂纸将钣金周围磨出羽状边,再用砂纸打磨旧漆面,扩大补土的范围。 3.清洁涂油 打磨完成后,清洗干净打磨位置及喷漆位置。 4,中涂 尽量控制中涂底漆在较小的范围,并注意边缘位置要渐进,不要成台阶状。 5,打磨中涂 待中涂底漆干燥固化后,用砂纸打磨中涂底漆,并准备补土。 6.补土 将低凹处的汽车表面用原子灰将其补平,待干打磨。 7.研磨 根据不同的表面形状选择不同的打磨方式后将原子灰的边缘与原车旧漆平稳过渡至原车的流水线要求。 8.喷底漆或刮填眼灰 对补土处进行喷涂底漆或刮填眼灰并平整原子灰的一些小孔和涂物损坏处。 9.底漆打磨 对底漆或填眼灰进行打磨,平整后用砂纸扩大打磨范围,增强新漆面在旧漆膜上的附着力,完成打磨后便可进入喷漆前的准备。 10.吹水遮蔽 对要喷漆的范围内所有的边缘接口,用压缩空气的方式将边缝内的水吹干,对不喷漆的部位进行遮蔽。 11.涂油,涂尘 用除油剂清洁整个需要喷涂的工作,用粘尘布进行喷涂前涂尘工作。 12.喷漆面漆 喷漆面漆可分三个工序:A,单工序——单工序针对纯色漆。B,双工序——双工序针对金属漆。C,三工序——三工序针对白珍珠,变色龙。(注:针对不同色漆~所喷涂面漆的施工工艺流程不同。) 13.打磨抛光 用水磨砂纸,打磨漆面上面的尘点及橘皮纹后用腊抛光 漆面抛光是汽车美容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抛光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汽车美容的最终效果。因此,抛光技术是汽车美容服务的基础。车身漆面彻底清洁后,就可根据漆面损伤的程度进行抛光处理。 一、材料选用及抛光方法 以英国特使系列产品为例,特使系列C3全能抛光剂含有研磨剂、去污剂、还原剂、光亮剂等多种成分,专为车身镜面抛光而设计,已被越来越多的欧美汽车厂指定使用。这种产品抛光速度快,可快速去除交通膜及中度划痕,不伤漆面,不留光环,节省工时,1小时可抛光、翻新一辆旧车漆面。抛光后残留物少,容易擦净,克服了其他同类产品抛光后残窖物到处飞溅,不易清除的缺点。可有效解决漆面划痕、哑光、褪色、氧化、粗糙等漆面缺陷,尤其适用于旧车漆面、划痕较深的漆面和桔皮、流挂等,若配合镜面釉使用,瞬间即可达到超亮镜面效果,是护车“三宝”中的重点用品。 抛光方法:将抛光机调整好转速,海绵轮用水充分润湿后,甩去多余水分。先取少量C3抛光剂涂于漆面(每一小块作一次处理,不可大范围涂抹),从车顶篷开始抛光。抛光机的海绵轮应保持与漆面相切,力度适中,速度保持一定。抛光时按一定的顺序抛光,不可随意进行。用过C3抛光剂后,再换用增艳剂按以上步骤操作一次。 二、镜面釉处理 当整车漆面处理完毕后,漆面会很平滑、光亮,但有时也还会有一些极其细小的划痕和花痕或光环,为了保持漆面的光滑和光亮,则需上特使系列镜面釉。这种镜面釉以高分子釉剂等聚合物为主要原材料,不含蜡、硅及硝基合成氨,可在任何车型的漆面上做出釉质镜面效果,在汽车漆面上形成具有光滑、明亮、密封的釉质镜面保护膜,专车身时刻保持光亮如镜。同时具有防酸雨、抗氧化、防紫外线、防褪色等多项显著功能,还可抵御硬物轻度刮伤,不怕火和油污等,并具有一年以上的保持功效。 使用方法:使用时先用干净软布将抛光残留物清除干净,摇匀镜面釉,用软布或海绵将其涂在漆面上,停留60s后用手工或机器抛光。机器抛光保持转速在1000r/min以下,最后用干净软布擦去残留物。手工处理时,直线抛光、抛亮即可。注意事项: 控制抛光机的转速,不可超过选定的速度范围; 保持抛光方向的一致性,应有一定的次序; 更换抛光剂的同时更换海绵轮,不可混用海绵轮; 严禁使用羊毛轮进行镜面釉处理。 三、漆面护理 抛光后并做过镜面釉处理的漆面,必须再上蜡层才能完成最后的保护,这样才会更加充分地达到保护汽车的目的。因为

汽车漆快速修补工艺

快速补漆的工艺流程 (1)确定修补范围: 仔细查看伤损部位,如果伤损超过该部件的三分之一应采取过度修补的方法修复。过度修补就是清漆整部件喷涂,色漆从伤损处到原漆处过度,最大化的保留了原车色漆,同时也避免了色差的问题。因为三分之一的伤损经打磨、底漆、色漆、清漆及驳口就超过了该部件的三分之二,所剩部分已经很少,而失去修补的意义。 (2)确定伤损程度: 如果是浅划伤就不需要打腻子,可直接打磨直到没有痕迹就可进行下一步,如果是深度划伤或者小坑则需要打腻子,如果变形就需要做钣金处理。(原子灰使用进口快干原子灰一分钟即可干燥)。 (3)施工防护: 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工具,并对伤损部件以外的部件用胶带粘贴,尤其是边角部位更应注意,防止打磨时造成不必要的伤损。 (4)底层处理: 清洗掉伤损部位周围的泥沙,如果划伤较深就需要打腻子,打腻子时先用P240的砂纸把伤损处打磨粗糙提高腻子的附着力,根据伤损大小取适量的原子灰和固化剂均匀搅拌(比例:原子灰100:固化剂2-4可根据当时气温而定)刮灰时先挤实坑凹或伤痕然后将刮板呈45度刮平伤损部位要略高于部件表面,用碘钨灯烘烤提高干燥速度。待干燥后用P320砂纸打磨平整再用P800砂纸打磨光滑就可以了喷涂底漆了。如果是浅划伤可直接用P320砂纸(最好用无尘干磨设备以便提高速度和减少车间脏水问题)把伤损处打磨平整,伤损中心至羽状边边缘半径应在60-100MM为宜(用手米字型去摸不能有凹凸感觉),然后再用P800砂纸打磨光滑(以便提高底漆附着力和喷涂质量)。清理干净表面、缝隙间的水泽和灰尘,用遮蔽纸遮蔽好伤损部位以外半径80CM范围

就可以喷底漆了,喷涂底漆时要注意气压不要太大控制在2KPa内,湿碰湿二分之一喷涂(腻子必须干透,否则会咬漆)。底漆干燥后(可用碘钨灯哄烤以加快干燥速度)仔细检查有没有小沙眼,如果有就要用填眼灰处理,然后用1000#砂纸把底漆及要喷涂的范围打磨光滑,接口处要用P2000#砂纸仔细打磨以便接口更好的融合。(接口处应选在伤损部位旁边比较窄的地方,以能减少处理接口的时间,接口处应留在底漆边缘以外300MM处尽可能延伸打磨范围以预留足够的过度空间)。 (5)遮蔽除油: 先用风枪把部件缝隙的水泽及灰尘吹干净再用遮蔽纸把喷涂部件以外的部件仔细遮蔽好(遮蔽施工部件以外的所有部位,防止漆雾落在其它部件上带来不必要的清理工作),然后用纸巾蘸少许除油剂把喷涂部件擦拭一遍(清除表面的油渍,要大范围擦拭),再用除尘布配合气抢将喷涂部件认真擦一编就可以喷涂色漆了。 (6)喷涂色漆: 将调好的色漆稀释充分搅拌(色漆和稀释剂比例1:1 )并过滤,喷涂时要注意控制范围,气压调在2 KPa要干喷,喷一遍要用专用除尘布擦一次(擦除表面悬浮银粉以及棱角处堆聚的银粉),先遮盖底漆逐步向外过渡(喷涂时可用碘钨灯观察是否完全遮盖),直到没有色差为止(快修必须使用单组分色漆。纯黑漆简单过渡即可)。(7)喷涂清漆: 确认色漆没有色差完全干燥后就可以喷涂清漆了,根据喷涂面积大小倒适量的亮油并加入引发剂(亮油10:引发剂1)喷涂气压2-2.5KPa,第一遍轻喷,根据温度静置1-2分钟(温度高静置时间就短温度底静置时间就长)然后再喷涂第二遍,喷涂第二遍时要压实走枪要慢二分子一重叠喷涂(走枪速度以每秒40-60CM视出漆量而定),喷完后对光检查有无漏喷的地方,尤其是边角部位,确认无误就可以进行驳口处理。(清漆不宜喷涂过厚否则会影响干燥速度和造成浪费)

油漆检测标准

任我通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制定:品管部审核:批准: 磷化底漆 油漆测试方法: 1 退色测试: 测试标准:不透光纸板遮住测试漆面的一半,UV light (波长2800-3000A,15w)照射72小时,灯管据测试面距离25cm。 判定标准:不允许退色。 2 附着力测试: 测试标准:选择10m/m区域,百格刀划1mm2方格100个,使用3M600(20mm)附着牢固并90度迅速拉起。 判定标准:不允许10%脱落,允许5%脱落。 3 耐磨测试: 测试标准:1mm厚,1cm长棉布,加1000g力,行程30cm,摩擦500次。 判定标准:不允许退色,脱落,水泡。 4 高温测试: 测试标准:温度40+/-3oC,湿度90-95%,48小时。 判定标准:不允许退色,脱落,水泡。 5 铅笔硬度: 测试标准:选择2H硬度铅笔,加1kgf,延45o方向,行程6-7mm。 判定标准:不允许有划伤痕迹。 6 酒精测试: 测试标准:纱布沾96%酒精溶液,加500g/cm2,来回摩擦30次。 判定标准:不允许变色脱落。 7 盐雾测试: 测试标准:5%NaCl, 100%Humidity,35+/-1oC,24小时连续喷雾。 判定标准:不允许腐蚀,氧化,脱落。 8 膜厚测试: 测试标准:膜厚仪。 判定标准:湿膜 30-60um,粉底涂装 40-100um。

喷涂件的检验规范: 喷涂检验标准 1 目的 明确公司产品的表面喷涂质量标准,以使生产和检验有章可循。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喷涂产品检验。 3 外观标准 等级面划分标准: A 级面: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如QH-1200B1200A1200C-1200F300mm500mm1000 mm3m 缺陷种类规格值(mm)面积限度(平方毫米)检查工具 100以下 100-300 300以上 A B C A B C A B C 1 磨伤 擦伤 划伤长10,宽以下 0 2 2 0 3 3 1 4 4 游标尺 卷尺 目测 长10,宽以下 0 1 1 0 2 2 1 3 3 长15,宽以下 0 0 0 0 1 1 1 2 2 宽以上 0 0 0 0 0 0 0 1 1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规范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的检验内容、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以及检验记录要求。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C/T484 汽车油漆涂层 GB 1728 涂膜、腻子干燥时间测定方法 GB 1764 漆膜厚度测定方法 GB 1743 漆膜光泽测定法 GB 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3用语解释 3.1漆后车身 漆后车身是指油漆涂层涂装施工完成后的车身。 3.2油漆涂层缺陷用语

4 检验条件 4.1 检验环境 4.1.1 环境整洁,空气清新。不应有明显影响检验作业的热气、湿气、烟 尘,噪声不得高于70dB(A)。 4.1.2 采用带反射板自然纯正色日光灯照明,照度(1000~2000)lx。 4.2 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辩色力正常,视力在0.8以上(含校正后)。检验人员应具有较丰富的油漆涂装检验知识和实践经验,了解涂装工艺规程及技术要求。检验时,着中性颜色工装。 4.3检验仪器及量器具 4.3.1 检验仪器:磁性测厚仪、光电光泽仪、划格器等。 4.3.2 量器具:钢板尺、中华牌高级绘图铅笔(H、HB、B三种规格)、单 面刀片等。 4.3.3 所用仪器及量具应符合计量检定要求,并在有效检定周期内。 5检验内容 5.1表面油漆涂层质量 表面油漆涂层质量检验包括:生锈、起泡、脱落、裂纹、露底、桔皮、油漆损伤、流痕、发花、色差、针孔、颗粒、絮状丝、砂纸纹、板金凸凹、缩孔、划伤、流挂、漆薄、灰印、湿印、油点、斑痕、痱子等缺陷,并检验

油漆喷涂操作员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7222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油漆喷涂操作员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油漆喷涂操作员安全操作规程标准 版本 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喷漆主要有空气喷漆和静电喷漆两种方法。漆料和稀释剂大多是硝基物,喷成雾状后,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防爆技术措施有: 1)喷漆厂房应分为一、二级耐火结构,不宜设在二层以上的建筑物上,储存和调漆应在符合防火要求的专门房间内进行。地面应采用耐火且不易碰出火花的材料。 2)喷漆厂房与明火操作场所的距离应大于

30m。 3)喷漆车间和喷漆料、溶剂贮存、调配间的各种电器应符合电气防爆规范要求。如采用非防爆灯具,可在墙外设强光灯通过玻璃照射。 4)严禁烟火。工作人员不得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生产场所。 5)动火检修时,必须采取防火措施。如事先清除油漆及其沉淀物,并办理动火证审批手续。 6)根据生产情况,设置通风和排风装置,将可燃气体及时迅速排出。中小型零件喷漆时,最好采用水帘过滤抽风柜。通风机必须采用防爆风机。排风扇叶

轮应采用有色金属制作,并经常检查,防止摩擦撞击。所有电气设备应有良好接地。如果车间没有严格的保湿要求,最好采用自然通风。 7)操作时应控制喷速,空气压力应控制在0.2-0.4Mpa,喷枪与工作表面的距离宜保持在300-500mm。 8)车间里的油漆和容剂贮存量以不超过一日用量为宜。为减少挥发量,容器应加盖。 9)露天喷漆作业时,不应在进行焊割、锻造、铸造等作业的明火场所。 10)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大型机械、机车等机件宠大且不宜搬动的喷漆操作,若现场作业,而现场的

汽车烤漆工艺流程

汽车烤漆工艺流程 五金件烤漆工艺流程 一、底材: 五金件烤漆的底材有: 冷轧钢板冲压件或板材 镀锌钢板冲压件或板材 镁合金冲压件或板材 铝合金冲压件或板材 不过烤漆工艺是大同小异的 二、五金烤漆流程: 前处理?.烘干?底漆涂装?烘烤?面漆涂装?烘烤?检查?包装 三、表面预处理: (1)1除油;2水洗;3除锈;4水洗;5表调;6水洗;7磷化;8水洗;9水洗;10烘干; (2)前处理的目的与重要性: 前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良好的涂层,由于以上的冲压件在制造、加工搬运、保存期间会有油脂,氧化物锈皮,灰尘,锈及腐蚀物等在表面上,若不去除将直接影响到涂膜的性能,外观等,所以前处理在涂装工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3)前处理的意义: 涂装前处理与涂布、干燥为涂装工艺三大主要工序,其中涂装前处理是基础工序,它对整个涂层质量、涂层使用寿命、涂层外观等均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脱脂、除锈、磷化等工序后的工件表面清洁、均匀、无油脂 1、除油: 主要有矿物油、润滑脂、动、植物油脂,比如操作与搬运过程中用手摸等油脂使绝大多数涂料的附着力严重下降,并影响它们的干燥,也使涂层的硬度和光泽度降低。 以碱溶液除去工件上之油污,主要的碱为NaOH,NaHCO3等等混合而成;可以买到专门的脱脂粉,然后配制成水溶液;肥皂的皂化作用; 2、水洗 以清水漂洗,以免前一工序中的溶液污染到下一工序。清水必须是活的(流动的)。 3、除锈 黄锈能促进腐蚀产物在涂层下蔓延,使涂层失去屏蔽性和不透湿性。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能导致涂层和金属的早期损坏,松散的黄锈,附着力差,能与涂层一起脱落。 除锈的方法很多,如碱液法,酸液法,机械法,电解法等,常见的是碱液法。以化学溶液除去工件表面的氧化皮,锈迹等,一般是用硫酸,也有用草酸。还可辅以超声波清洗。 4、表调(中和) 表面调整的简称:以酸(或碱)溶液除去除锈工序中表面多余的碱(或酸),调整酸碱度尽 可能到中性,即PH值=7; 作用:加快磷化速度,细化磷化结晶,增加磷化的结晶点; 5、磷化 磷化是涂装前处理的中心环节,用磷酸式锰、锌、镉的正磷酸盐溶液处理金属工件,使在工件表面上形成一层不溶性磷酸盐保护膜,所形成的磷化膜系具有细微小孔的致密结构,

油漆涂装技术要求和检验规范

产品表面处理规范 -----处理方法概述FZV/QS XX.1-2008一.概述 本规范规定了产品最终表面处理的一般要求。如没有特殊说明,一般指成品最终要达到的表面处理要求。 二.表面处理方法分类 1. 对锻造阀体的闸阀、截止阀、止回阀、过滤器、旋塞阀: a. 阀体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的,阀门外表面做酸洗钝化处理; b. 阀体材料为碳钢、低合金钢和合金钢等易蚀铁素体金属的,阀门外表面采用表面磷化处理; c. 阀体材料为铜及铜合金类、铝及铝合金等有色金属和合金的,保持原有表面作为最终完工状态; 2. 对锻造阀体的球阀: a. 阀体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各种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铜基、镍基等合金)的,保持 机加工表面作为最终完工状态; b. 阀体材料为碳钢、低合金钢和合金钢等易蚀铁素体金属的,完工表面采用油漆涂装方法; 3. 对铸造阀体阀门: a.阀体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各种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铜基、镍基等合金)的,阀门外表面做酸洗钝化处理; b. 阀体材料为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类的,阀门外表面采用静电喷涂环氧粉末,色标RAL5015(天蓝); c. 其他采用外表面油漆涂装方法。 4. 其他表面涂装方法如ENP、镀锌、达克罗等方法作为特殊要求,根据需求执行,不列入本规范。 5. 参考或执行标准、规范: a. 酸洗钝化的执行和检验按照JB/T 6978《涂装前表面处理---酸洗》的规定; b. 磷化的执行和检验按照GB/T 6807《钢铁件涂装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的规定; c. 静电粉末喷涂参考GB/T 15607《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的规定; d. 油漆涂装按照FZV/QS XX.2-2008表三的规定选取油漆及操作方法,按FZV/QS XX.2-2008进行控 制和检验。

汽车油漆-工艺流程

汽车的涂装工艺简述 汽车的喷涂又称“涂装”。涂装质量(漆面的外观、光泽和颜色)的优劣是人们直观评价汽车质量的重要依据。不管是新车制造、旧车翻新、坏车修复,汽车的涂装都是一项很关键的工作。汽车的涂装工作首先要认识各个工序所用原料的名称及作用。 原料———— 1)铁红醇酸底漆 主要起防腐铺底作用。底漆要求附着力好、快干,既可烘干,又可自干,成本较低。 2)原子灰(主要由不饱和树脂组成) 原子灰是填补凹陷不平的地方,它能与各种底面漆配套,结合力好;更主要的是能里外同时固化,且固化后体积收缩极少,坚硬牢固。此外,其涂刮性、打磨性及韧性较好,又能耐一定的温度。 3)免磨二道封闭漆(苏灰土) 对被涂物表面的微细缺陷(如砂孔、磨痕等)进行填补而不需打磨,可直接施喷面漆。 4)硝基磁漆 快干易施工,作为封闭漆用于显现底涂层的缺陷以便于修整;消除底涂层各处对面漆的不同吸收,以提高面漆层的光泽和丰满度;提高底面漆之间的结合力和减少价格较贵的面漆用量。 5)幼灰(细补土) 作为封闭前后对表面微细缺陷的检补腻子。 6)金属闪光色面漆 油漆内含铝粉,可以提高面漆的鲜艳性和光泽。

7)配套的罩光漆 主要用途是克服因直接涂含铝粉涂料而出现的铝粉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色差和阴阳面等现象。 8)本色漆 光泽较低,这种漆仅作图案和分色线条用。 涂装工艺流程———— 1)漆前清洁。用砂布打磨金属蒙皮表面,再用汽油对全车待喷表面进行清洁,然后喷涂铁红醇酸底漆。 2)打腻子。对车身非正常的凹陷部位进行填平,每道腻子厚度不超过 1mm,每道腻子之间应保证干燥,直至填平为止。湿打磨后应无台阶刮板痕迹;车身车顶圆角位置过渡要圆滑平顺,特别是边角位置一定要修磨平滑。(检验方法:大面积平面位置用1m钢直尺测量,高低不平允差为1mm;打腻子部位砂孔直径小于0.5mm,深度小于0.5mm。)最后用400号水磨砂纸沾水打磨平滑,清理多余腻子和灰浆积水。 3)喷涂免磨二道封闭漆,干燥后检补腻子,并用400号水磨砂纸打磨检补部位。4)喷涂白色硝基漆。只需薄喷一道作为喷涂面漆前的封闭。干燥后,用幼灰检补腻子(两次),然后全车用500~600号水磨砂纸将全车打磨光滑,最后清理灰浆积水及灰尘、砂粒等。 5)喷面漆、罩光漆。金属闪光色面漆分三道(两单、一双)喷涂,每隔20分钟复喷。静置10~15分钟流平,目测油漆流平性、遮盖性等;检查有否漏喷及膜前病态,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最后采用“湿碰湿”涂布工艺,涂两道罩光漆。 待足够干燥后(自干一般需24小时以上),再贴纸分色和喷图案等。 全车检补漆工作应放在内、外装饰完成后进行。 涂装工艺操作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