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本体结构

合集下载

汽轮机本体结构介绍

汽轮机本体结构介绍
c)下猫爪非中分面支撑、下猫爪中分面支撑和上 猫爪支撑。
一、汽缸、进汽部分、滑销系统
滑销系统
a、下猫爪支撑 b、下猫爪中分面支撑 c、上猫爪支撑
一、汽缸、进汽部分、滑销系统
滑销系统
1-上缸猫爪 2-下缸猫爪 3-安装垫片 4-工作垫片 5-水冷垫铁 6-定位销 7-定位健 8-紧固螺栓 9-压块
在装汽封环的相应转子上有一系列的台阶形汽封 槽,汽封环上加工有汽封齿,汽封齿有高齿和低 齿,二者相间排列,分别对者转子上的凹槽和凸 肩。汽封环一般有多块组成,置于汽封槽内,并 用弹簧片压住。
低压部分汽封环上的汽封齿做成平齿转子相配表 面亦为平圆柱面,其结构比高、低齿汽封简单。 汽封齿尖端很薄,即使动、静间发生磨擦,其产 生的热量也不大,且汽封环是有弹簧片压住,磨 碰时能作径向退让。汽封齿间隙在总装时修正。
六、轴承箱与轴承
前轴承座位于机组高压缸的调阀端,为一钢板焊 接的长方箱形结构。它支承高压转子,并在转子 接长轴上装置主油泵轮及危急遮断器。前轴承座 还装有差胀、转速、振动、偏心监视及键相器的 传感器,此外,还装有危急遮断控制器及试验装 置。
前轴承座有内部油管路系统,向安装于前轴承座 内、外的部件供油。
进气部分
一、汽缸、进汽部分、滑销系统
滑销系统 支撑基础必须稳固,其固有频率应避开汽轮发电
机的工作转速; 汽缸与轴承座应有良好的刚性,以免变形; 保证各汽缸在机组启动、运行、停机的过程中温
度变化时能自由膨胀和收缩,静子与转子中心线 保持一致,避免动、静部分之间的间隙消失以致 发生动静摩擦。
叶根部分:T型,叉型和枞树型。 叶顶部分:安装围带(也称复环)和拉金(拉
筋),安装围带是为了减小叶片工作弯应力,调 整叶片自振频率,减少叶顶漏汽。

汽轮机本体结构简介

汽轮机本体结构简介

辅汽 轴加风机
汽缸内
轴封腔室
空气
高负荷时
• 随着负荷的增加,高、中压缸排汽压力增 加,当排汽压力超过“X”腔室压力时,排 汽进入“X”腔室,“X”腔室蒸汽一部分 进入“Y”腔室,一部分排到汽封系统母管作 为低压缸轴封供汽汽源,形成自密封。大 约在30%负荷下系统达到自密封。如轴封 系统有多余的蒸汽,会通过溢流阀流往凝 汽器。。
推力轴承承受蒸汽作用在转子上的轴向推力,并确定转子的 轴向位置,以保证通流部分动静间正确的轴向间隙。所以推力轴 承被看成转子的定位点,或称汽轮机转子对静子的相对死点。
汽轮机轴承
汽轮机#1—#4轴承、 #7轴承为可倾瓦
顶轴油囊
#1—#4轴承可 倾瓦顶轴油孔
可倾瓦块
顶轴油孔
发电机轴承: #5、#6轴承
低压缸排汽温度升高的危害?
• 低压缸排汽温度升高时,转子与静子部件之间由 于热变形或过度差胀有产生碰擦的可能性。这样 的碰擦在一定转速以上会发生严重危害,并导致 强迫或长期停机。甚至在盘车转速时,尽管转速 已经下降,热变形和过度差胀所造成的摩擦,会 使得金属脱落并削弱转动部件,如铆钉、围带等, 最终将发生损坏。
二、汽轮机轴承
汽轮机的轴承有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两类。 径向支持轴承用来承担转子的重量和旋转的不平衡力,并确 定转子的径向位置,以保持转子旋转中心与汽缸中心一致,从而 保证转子与汽缸、汽封、隔板等静止部分的径向间隙正确。汽轮 机#1—#4轴承、励磁小轴#7轴承为可倾瓦,发电机#5、#6轴承
为普通瓦。
低压缸内缸
低压缸内缸
低压转子
枞树型叶根
高压缸进汽门
• 主蒸汽从锅炉经2根主蒸汽管分别到达汽轮 机两侧的主汽阀和调节汽阀,并由6根导汽 管进入设置在高压内缸的喷嘴室。6根导汽 管对称地接到高中压外缸上下半各3个进汽 管接口。

chapter 3 汽轮机本体结构

chapter 3 汽轮机本体结构

隔板结构示意图
东汽600MW超临界汽轮机第 9 、 10 、 11 级隔板结构图
第三节 汽机构
配汽方式及进
1. 节流配汽 进入汽轮机的所有蒸 汽都经过一个或几个同时启闭的调 节阀,第一级为全周进汽,没有调 节级。
结构简单,启动或变负荷时第一级 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小,热应力 小。 西门子公司超临界机组采用,额定 负荷下,热耗降低0.5%。 缺点:低负荷时节流损失太大。
第三章
汽轮机本体结构
汽轮机本体包括:
1. 静止部分
汽缸、喷嘴室、隔板、隔板套、静叶栅、汽封、 轴承、轴承座、滑销系统等
2. 转子部分 主轴、叶轮(或转鼓)、动叶栅、联轴器等

哈汽600本体图解结构资料.doc
第一节 汽缸
一、高中压缸采用双层缸
双层缸结构可以使热应力分散于两 缸,内缸的温度梯度和压力梯度变 小,在承受相同的热应力的情况下, 缸体壁厚可以减薄,有利于变工况 运行。双层缸结构的汽轮机汽缸法 兰薄,在变工况情况下,这些部件 的温度变化较快,没必要设置专门 的法兰螺栓加热装置。
低压缸工作特性:
低压缸处于蒸汽从正压到负压的过渡工作区域,
排汽压力很低,蒸汽比容增加很大,故低压缸多采 用双缸反向对称布置的双分流结构,采用这种结构 的主要优点是能很好的平衡轴向推力。另外由于蒸 汽比容变化较大,为避免叶片过长,低压缸多分成 多个独立的缸体。

低压缸的纵向温差变化大,是汽轮机温差变 化最大的部分,为减小热应力,改善机组的 膨胀条件,大机组都采用三层缸结构:第一 层为安装通流部分组件的内缸,大都采用部 件组合结构,隔板装于隔板套上;第二层为 隔热层,由于低压缸进汽部分温度较高,外 部排汽温度较低,因此都采用设置隔热板的 方法,使得汽缸温差分散,温度梯度更加合 理;第三层为外缸,用以引导排汽和支撑内 缸各组件。

汽机本体部件结构介绍

汽机本体部件结构介绍

高压转子(11级)
调节级(带 高压转子图
高压缸内缸下半部分
汽轮机低压缸部分说明
低压缸共有2×7级反动级,蒸汽通流部分中 间进汽,反向流动做功后的乏汽经两端的排 汽口进入凝汽器。
调速级叶片为双层铆接围带结构。动叶片除 低压缸末三级为扭曲叶片外,其余均为等截 面叶片,调速级叶片和末三级叶片为调频叶 片。高中低压缸隔板静叶均为扭转叶片。末 级为905mm的自由叶片。
汽轮机本体部件组成
静止部分:包括汽缸、隔板套、隔板、喷嘴、 汽封、轴承、滑销系统及紧固零件等。
转动部分:包括主轴、叶轮、叶片、围带、 拉金、联轴器和紧固件等。
汽轮机高压缸部分说明
高、中压缸合缸,通流部分反向布置,低压缸对称分流布置。 该布置方式既可减小轴向推力,又可缩短转子长度,提高机 组的稳定性。
汽轮机轴承
低压转子图
末级长叶片(905mm)
拉金
汽轮机中压缸部分说明
蒸汽经高压缸做功后,从外缸下部的排汽口 排出进入锅炉再热器,再热后的蒸汽返回汽 轮机经左右两个中压主汽门,分别进入左右 两只中压调速汽门。中压调速汽门出口通过 滑动接头与中压缸下缸的进汽室相连。中压 缸共有9级反动级,蒸汽在中压缸膨胀做功后 经连通管进入低压缸。
高压缸为冲动、反动混合式,共有十二级叶片,其中第一级 (单列调节级)为冲动式,其余十一级为反动式。
该汽轮机为反动式汽轮机,轴向推力较大。为减少轴向推力, 采用鼓式转子,且高中压缸通流部分反向布置,形成锥体状, 低压缸为对称分流布置。这样可使轴向推力得到初步平衡。 剩余的轴向推力由设在高中压缸中部的高、中压平衡活塞和 设在高压排汽区的低压平衡活塞平衡。其中高、中压平衡活 塞平衡高压叶片通道上的轴向推力,低压平衡活塞平衡中压 缸通道上的轴向推力。

汽轮机本体结构

汽轮机本体结构
静子与静子之间存在间隙,间隙的存在会导致 漏气。为减少蒸汽泄漏和防止空气进入,采用 汽封装置
汽封分类
轴端汽封(轴封) 高压轴封:防止蒸汽漏出汽缸,造成能量损失,恶化运行环境 低压轴封:防止空气漏入汽缸使凝汽器的真空降低。
隔板汽封:隔板内圆与转子之间的汽封。 作用:阻止蒸汽经隔板内圆绕过喷嘴流到隔板后造成能量损失
分类:刚性、半挠性和挠性; 135MW机组各转子之间的联接均采用刚性联轴器。
动叶片
分类:等截面直叶片、变截面扭叶片 结构:叶根、叶身、叶顶、叶顶连接件四部分
135MW机组调节级叶片
135MW机组高压通流部分
135MW机组中压通流部分
135MW机组低压通流部分
汽缸
概述
作用:汽轮机外壳,将通流部分与大气隔开, 同时组织蒸汽有规律流动;
电厂热力设备及运行
第二章 汽轮机本体结构
第二章 汽轮机本体结构
汽轮机转子 动叶片 汽缸 进汽部分及中低压联通管 喷嘴组、隔板及隔板套、静叶环及静叶持环 汽封及轴封系统 轴承 盘车装置
汽轮机转子
按结构分类:
轮盘式转子:冲动式汽轮机采用,具有叶轮,叶 轮的外缘安装动叶栅,隔板安装在叶轮之前;
通流部分汽封:叶顶汽封和根部汽封 作用:阻止根部的漏汽
结构形式: 曲径式:梳齿形、J形、枞树形(现代汽轮机均采用) 碳精环式 水封式
汽封结构
轴承分类
轴承
径向支持轴承
承担转子的质量和旋转的不平衡力,并确定转子的径 向位置,以保持转子旋转中心和汽缸中心一致,保证 转子与静止部分(汽缸、隔板、汽封等)的正确的径 向间隙。
特点: 1)承受压力、温度低 2)进汽口与排气温度相差大,存在热膨胀问题。 3)要有合理的倒流形状,充分利用排气余速, 减小流动损失。

汽轮机本体详细结构课件

汽轮机本体详细结构课件

THANKS
腐蚀等情况。
维修与更换
对磨损、腐蚀严重的部件进行维修 或更换,确保汽轮机性能稳定。
油样分析
定期采集润滑油样本进行化验分析, 了解油质状况,及时更换不合格的 润滑油。
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轴承温度过高
蒸汽通流部分结垢
检查轴承润滑状况,清理轴承箱,调 整轴承间隙;若无法排除故障,需更 换轴承。
停机清洗蒸汽通流部分,清除结垢; 加强水质管理,防止结垢再次发生。
叶片部分
总结词
叶片是汽轮机的重要部件,主要作用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转子的旋转机械能。
详细描述
叶片通常由高强度钢材制成,其结构形式根据工作原理和用途的不同而不同。叶 片的形状和尺寸对汽轮机的性能和效率有重要影响。
喷嘴部分
总结词
喷嘴是汽轮机的重要部件,主要作用是将蒸汽引入适当的工 作室,并在适当的时间将其导向叶片。
汽轮机的分类与用途
按照工作原理分类
冲动式汽轮机和反动式汽轮机。
按照热力特性分类
凝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抽气式汽轮机和中间再热式汽轮机等。
按照用途分类
发电用汽轮机、化工用汽轮机、船舶用汽轮机等。
02
汽轮机本体结构
汽缸部分
总结词
汽缸是汽轮机的外壳,主要作用是封闭汽轮机的内部空间,形成一定的工作室, 使蒸汽在其中做功。
汽轮机在长期的应用和发展过程 中,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可靠性 高。
汽轮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工业驱动
汽轮机可用于驱动压缩机、泵等 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 工、造纸等领域。
船舶推进
汽轮机曾是大型船舶的主要推进 动力之一,尽管现在已被燃气轮 机部分取代,但仍有一些船舶使 用汽轮机。

汽轮机设备构造原理知识

汽轮机设备构造原理知识

汽轮机设备构造原理知识1、汽轮机本体,汽轮机包括汽轮机本体,调节、保安系统及辅助设备三大部分。

蒸汽轮机本体包括:(1)静体(固定部位)——汽缸、喷嘴、隔板、汽封等。

(2)转子(转动部分)——轴、叶轮、叶片等。

(3)轴承(支承部分)——径向和止推。

2、汽缸(1)汽缸的组成:汽缸是汽轮机的外壳,汽轮机本体的主要零部件几乎包含在汽缸内。

汽缸内部装有喷嘴室、喷嘴、隔板、隔板套和汽封等零部件。

汽缸外部装有调节汽阀及进汽、排汽和回热抽汽管道等。

(2)汽缸作用:汽缸是汽轮机的外壳。

其作用是将汽轮机的通流部分与大气隔开,形成封闭的汽室,保证蒸汽在汽轮机内完成其能量转换过程。

3、汽缸内部构件(1)喷嘴、隔板。

喷嘴和隔板的作用和特点:喷嘴是组成汽轮机的主要部件之一。

它的作用是把蒸汽的热能转变为高速汽流的动能,使高速汽流以一定的方向从喷嘴喷出,进入动叶栅,推动叶轮旋转做功。

隔板由外缘,喷嘴和板体三部分组成,为便于安装,隔板一般都做成对分的,上半隔板装在汽缸上盖内,下半隔板装在下汽缸内。

第一级喷嘴直接安装在汽缸高压端专门的喷嘴室上。

第二级及以后各级喷嘴安装在各级隔板上,隔板用来安装喷嘴,并将各级叶轮分隔开。

冲动式汽轮机每一级由一个隔板和一个叶轮组成。

冲动式汽轮机的隔板可分为焊接隔板和铸造隔板。

反动式汽轮机不采用隔板式结构,各级喷嘴片(也叫静叶栅)直接安装在汽缸上。

(2)汽封1)汽轮机汽缸两端轴孔处与转轴间有一定间隙,这样在工作时,汽缸内进汽端将发生高压蒸汽大量外漏,进入前轴承箱污染润滑油。

此外凝汽式汽轮机的排汽压力在0.05公斤/厘米2(绝对)左右,即排汽端处于高真空状态,这样大气中的空气将沿边后轴孔大量漏入排汽管和凝汽器,就会破坏汽轮机的真空。

因此为了减少高压端的向外漏汽和排汽端往里漏空气,要求在汽缸两端轴孔处配备气封。

2)汽封的作用。

汽轮机通汽部分的动静部分之间,为了防止碰擦,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

而间隙的存在必将导致漏汽,使汽轮机的经济性下降。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

汽轮机本体结构(低压缸及发电机)

第一章600WM汽轮机低压缸及发电机结构简介一、汽轮机热力系统的工作原理1、汽水流程:1〉再热后的蒸汽从机组两侧的两个中压再热主汽调节联合阀及四根中压导汽管从中部进入分流的中压缸,经过正反各9 级反动式压力级后,从中压缸上部四角的4 个排汽口排出,合并成两根连通管,分别进入Ⅰ号、Ⅱ号2个低压缸。

低压缸为双分流结构,蒸汽从中部流入,经过正反向各7 级反动式压力级后,从2个排汽口向下排入凝汽器。

排入凝汽器的乏汽在凝汽器内凝结成凝结水,由凝结水泵升压后经化学精处理装置、汽封冷却器、四台低压加热器,最后进入除氧器,除氧水由给水泵升压后经三台高压加热器进入锅炉省煤器,构成热力循环。

二、汽轮机本体缸体的常规设计低压汽缸为三层缸结构,能够节省优质钢材,缩短启动时间。

汽机各转子均为无中心孔转子,采用刚性联接,,提高了转子的寿命及启动速度。

#1 低压转子的前轴承采用两瓦块可倾瓦轴承,这种轴承不仅有良好的自位性能,而且能承受较大的载荷,运行稳定。

低压转子的另外三个轴承为圆筒轴承,能承受更大的负荷。

三、岱海电厂的设备配置及选型1)我公司的汽轮机组选用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N600-16.7/538/538 型600MW 机组。

最大连续出力可达648.624MW。

这是上海汽轮机厂在引进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技术的基础上,对通流部分作了设计改进后的新型机组,它采用积木块式的设计。

形式为亚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四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

具有较好的热负荷和变负荷适应性,采用数字式电液调节(DEH)系统。

机组能在冷态、温态、热态和极热态等不同工况下启动。

汽轮机有两个双流的低压缸;通流级数为28级。

低压汽缸为三层缸结构,能够节省优质钢材,缩短启动时间。

汽机各转子均为无中心孔转子,采用刚性联接,提高了转子的寿命及启动速度。

低压缸设有四个径向支持轴承。

#1 低压缸的前轴承采用两瓦块可倾瓦轴承,这种轴承不仅有良好的自位性能,而且能承受较大的载荷,运行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后四级 一段抽汽口 高压前八级
3、喷嘴室及喷嘴组
主蒸汽从锅炉经两根主蒸汽管分别进入配置在高、 中压外缸两侧平台上的两个主汽门-调门装置,调 门后的蒸汽由六根挠性导汽管分别导入设置在高压 内缸内的六个喷嘴室中。六个喷嘴室沿汽缸圆周均 匀布置,使内缸的受热有很大的对称性。喷嘴室为 单独制造,使主蒸汽只作用于喷嘴室,内缸承受的 是调节级后的汽压和汽温,可使汽轮机因变负荷运 行时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力减小到最低限度。
低压通流部分分段安装在#1、2内缸中,对称反 向各有七级。
#1内缸中,采用了静叶持环结构。调阀端静叶 持环内装有两级隔板,它后面有五段抽汽口,其他 三级采用隔板套结构;电机端静叶持环上装有四级 隔板,它后面有六段抽汽口,第五级直接安装于隔 板套中。两端第五级后有七段抽汽口。
#2内缸中的六、七级处于低温段,其内外温差 不大,直接在内缸的凸缘部分开出隔板槽装入隔板。 两端第六级后的下缸处有八段抽汽口。
2 机组主要技术规范
汽轮机型号:CN300-16.67/537/537-2型 汽轮机型式: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双缸双排汽、
反动、抽汽凝汽式 通流级数:36级 高压通流 Ⅰ+12 中压通流 9 低压通流 2X7 末级叶片高度:900mm 回热系统级数:8级(3高+4低+1除氧) 主要参数见下表
CN300-16.67/537/537-2型汽轮机 本体结构介绍
本体培训提纲
1. 概述 2. 机组主要技术规范 3. 主机结构 4. 汽封系统 5. 疏水系统 6. 低压缸喷水系统 7. 滑销系统 8. 轴承及盘车装置
1 概述
本机是哈汽引进美国西屋公司技术生产的新型机组, 是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反 动式汽轮机,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安全可靠性。采用 积木块式设计思想,在保留西屋公司的技术特点如 反动式叶片、整锻转子、多层汽缸、数字电液调节 的基础上,又对该机组进行了改进,如采用控制涡 流型设计、动叶自带围带成圈连接等,使机组整体 的可靠性、经济性有很大的提高。
3 主机结构
3.1 汽缸 3.2 转子 3.3 阀门
3.1汽缸
本汽轮机汽缸由高、中压缸和低压缸两部分组 成。高、中压部分合缸,且为双层缸,高压部分和 中压部分按汽流方向反向布置。低压缸为三层缸, 双分流式,有两个排汽口,蒸汽从中间进入向两侧 对称流动。
一、高、中压汽缸
高、中压部分外缸采用合缸方案,内缸则分为独 立的高压内缸和中压内缸。高、中压部分压力级组 反向布置,高压部分的调节级与压力级组也是反向 布置,以减少总的轴向推力。
配汽方式如下图:
调节级喷嘴组(每 组八个喷嘴)
4、高、中压进汽套管
进汽套管是一个双层套管,外套管与外缸焊接在 一起,避免了漏汽。内套管插入喷嘴蒸汽室入口管 内,见下图
内套管
外套管(与外缸 焊接在一起)
5、蒸汽冷却
本机组高、中压缸采用双层缸,并在高、中压内、 外缸夹层引入冷却蒸汽,以降低外缸的温度及其所 承受的压力。高压内、外缸夹层冷却蒸汽来自高压 平衡活塞汽封的漏汽。这股汽流通过夹层后,一部 分与高压缸排汽汇合,另一部分则通过上部的连通 管进入中压平衡活塞汽封中段。
1、高、中压外缸
高压部分主蒸汽由分别位于上、下缸的各三根主 蒸汽导管引人,一段抽汽管、至中压平衡活塞汽封 二段的连通管由上缸引出,高压缸排汽管则由下缸 引出。中压进汽则由中压部分下缸的两根进汽管引 人,三段抽汽管亦由下缸引出,中压缸排汽则由上 部经中低压连通管排至低压缸。
外缸由下缸中分面前后伸出的四个猫爪,分别 搭在前轴承箱和与低压缸下半焊在一体的#2轴承 箱上。猫爪采用悬挂式结构,即下猫爪支撑,将下 猫爪位置提高,使猫爪承力面正好与汽缸中分面在 同一水平面上。
由于喷嘴室及喷嘴组承受主蒸汽高温高压,因 此,利用调节级做功后的蒸汽,经调节级叶轮平衡 孔引至喷嘴组冷却孔,用来冷却喷嘴组,而调节级 来的大流量的蒸汽反向流过喷嘴室外壁对其他进行 冷却,从冷却孔流出的蒸汽进入第一压力级前汽室。 通过冷却后,金属温度的降低使其强度寿命延长一 倍以上。详见下图:
高压内、外缸夹层冷 却蒸汽至中压平衡活 塞汽封二段的连通管
机组出力
主汽门前额定蒸汽压力 主汽门前额定蒸汽温度 再热蒸汽门前额定蒸汽温度 额定进汽量(纯凝工况) 最大进汽量 额定供热抽汽量 最大供热抽汽量 额定供热抽汽压力
额定供热抽汽温度 额定工况净热耗
额定纯凝工况:307.22MW 额定抽汽工况:296.98MW 最大抽汽工况:277.55MW
16.67MPa 537℃ 537℃ 966.88t/h 1025t/h 170t/h 250t/h 1.28MPa (0.8~1.28 MPa可 调) 366.2℃ 7786.3kJ/kW.h
中压第一级叶轮冷却 中压进汽
中压平 衡持环
平衡活塞
二、低压汽缸
本机低压缸的设计,考虑到在额定工况下进汽温 度为334.3 ℃,而排汽温度为34.3 ℃,两者的温 差为300 ℃,是整机中温差最大的部分,为了改善 汽缸的膨胀,故采用三层缸结构,一个外缸,两层 内缸。进汽口与排汽口之间的温差由三层缸分配, 庞大的外缸处于低温状态,膨胀较小。
高压外缸两端有“H”形定中心梁,通过它与前 轴承箱及#2轴承箱相连,在高、中压缸热膨胀时 起推拉作用,保证高、中压汽缸与轴承箱的相对位 置的不变,使汽缸与轴中心不变。
高、中压 缸平衡管
一段抽 汽管
高压内、外缸夹层冷 却蒸汽至中压平衡活 塞汽封二段的连通管
高压进汽 导管
高窄法兰(不需 要法兰、螺栓加
热)
下猫爪支撑(悬挂式 结构)
“H”形定中心梁 (高、中压外缸两
端各一个)
2、高、中压内缸
高压内缸内依次安装有高压进汽平衡活塞持环、 喷咀室、高压静叶持环。缸内有一级冲动式调节级 和与之反向布置的十二级反动式压力级。
中压内缸内部依次安装有中压平衡活塞持环及中 压#1静叶持环(持前五级)。
高、中压内缸分别支撑在外缸的水平中分面上, 前、后轴封汽封体及中压#2静叶持环(持后四 级)、高压排汽侧平衡持环也支撑在外缸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