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27例体会

切 口均为 4 c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 6m, 找到疝囊从精索向下游离 直达端囊颈处 , 然后将疝囊还纳回腹腔 , 完全性阴囊疝应在 中部 横 断后完全缝合近端疝囊 ,并还纳 回腹腔 ,远端疝囊止血后开
性 一侧 阴囊 内睾丸疼痛 , 起初为隐痛 , 之加剧并 变为持续性剧 继
【 刘启龙 , 3 】 文平 , 曹立 盛. 睾丸扭 转 2 例I . 3 J 实用儿科 临床杂志 ,06 I 20 ,
2 (4 :5 — 5 . 1 1 )9 5 9 6
环缺损大 , 可增加一个 网塞 , 嘱患者用力咳嗽 , 充物不突出 , 填 证 实填充物放置位置合适 ,根据 内环至耻骨结节及腹股 沟镰 至腹
腹 股沟疝患者 2 7例 , 取得 了满意的效果 , 现将我们 的体会 报道
如下。
股沟韧带的距离修剪补片 ,补片的裁 口围绕精 索并缝合 预裁 口
・
临床 探 讨 ・
2 0 年 1 月第 4 卷第 3 期 08 1 6 3
疝环 填充式 力疝 无张 修补术2例 7 体会
王建军 刘玉强 王 永
( 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普外科 , 江苏徐州 2 11 ) 20 1 【 摘要1目的 探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方 法 应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治疗腹股沟疝患者 2 例 。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完成 , 7 手术时间平均 (9 87m n 4 .4 .) i。术后 出现急性尿潴留 3例; 6- 阴囊积液 1
放, 以预防手术后积液 。检查疝环大小确认腹膜筋膜紧张度和疝
疝气并发症及防治

3、常伴有感觉迟钝、感觉减退及感觉过敏 等症状。 4、疼痛为尖锐、针刺样疼痛或烧灼痛,并 向耻骨结节及大腿内侧附近放射。 5、最大压痛点在腹 股沟韧带中部上方。
压痛点
慢性疼痛的治疗
1. 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暗示、精神分析,以提高病人的全身及自控能力。 2. 物理治疗 针灸是通过刺激分泌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发挥作用。是目前最简单、经济,且 风险又小的疗法。 3. 神经阻滞 可用0.75%利多卡因作局部神经阻滞。疼痛缓解后,可将类固醇或可乐定 (cloidine)加入局麻药中重复注射。若效果不佳,则应在脊柱旁的脊神经根或 硬膜外注射 。 4. 药物治疗 如非甾体抗炎药、弱阿片类 、阿米替林、曲马多等。 5.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尚有争议。据报道约60%以上的病人通过神经切断术或神 经切断加网片取出,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可能还有心理因素)。 手术入路:宜选择在髂前上棘内侧作一新的横切口,不宜以陈旧性瘢痕作手 术入路。 手术方式 神经松解术 神经切除或切断术 神经修复术(一期缝合或移植) 横切口
应针对不同的复发原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原用传统修补手术 → 选用无张力修补手术 原用平片、充填手术 → 选用腹膜前间隙修补
原经前入路修补 → 选经后路或选腹腔镜手术方法修补。
(五)强调“个体化”方案 手术方法“个体化” ,不能以一种术式来治疗千变万化的病人。 材料选择“个体化” ,手术医师对各种材料的性能、用途、用 法要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对不同类型的疝应选择不同类型的材料。
易被损伤,解剖分离时应小心。
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易损伤区域 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分布
疝气术中精索(阔韧带)损伤的防治
在剥离疝囊、游离精索和重建内、外环时可引起精索血循环障碍 (动脉供血不良或静脉 、淋巴回流受阻),以致阴囊、睾丸水肿, 进一步可发生缺血性睾丸炎,甚至睾丸萎缩。 为避免精索和睾丸损伤,首先,在剥离精索时应仔细解剖,尽量 保护血管分支;再次,重建内外环不宜过紧,以能通过食指尖为准, 尽量保证睾丸的动脉血供和静脉、淋巴回流。
75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观察

1. 1 一般资料 7 例中, 6 例, 7 例, 5 男8 女 年龄 2 一 岁, 4 8 2 平均59 岁, 斜病69 例, 直病6 例。其中双侧病 5 例。按国内
分型n 型2 例; 1 型4 例; W型6 例川。 3 6 发病病程1 个月h一 lg 定型产 a d s u e P
10 0
行病环充填式无张力病修补术 , 临床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念称为平片无张力 病修补川。 此后此术式进一步完善, 发展
了病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 以更符合生物力学和生理学要 求, 明显减轻局部疼痛感, 最大限度减少了术后复发的特点 已在我国广泛推广, 目 1 、 、 成为 前1 n W型病首选术式。从我 l 院应用来看, 我们认为该手术除复发率低以外 , 与传统庙修 补术相比, 有以下优点:①操作过程相对简单, 手术时间短, 切口 较小, 局部损伤小;②应用人工复合材料替代” 张力性”
5 7 例病环充填式无张力病修补术 临床 观察
张帮齐 伍倩颖 樊动宇
【 摘要】 目的 观察庙环填充式无张力疵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 例腹股沟病 5 采用美国Bar 公司的聚丙烯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行病环充填式无张力病修补术, 皿 2 例; u d 包括 型 3 l
型 46 例; W型 6 例, 观察手术时间、 疼痛、 伤口 术后 自主能力恢复、 并发症、 复发率。结果 手术时间 3 0 一 mi , 6 h 下床活动, 例术后伤口持续疼痛, 7O n 术后 3 伤口区短期异物样感 2 例, 尿漪留4 例, 阴囊积液 1 例, 无伤口 感染。 住院时间4 一 d。全部病人随访 3 个月 一 年, 3 个月, 例有异物感、 s 5 平均 7 1 无复发。
茅恒菊 罗文洁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 ] 烽 , 洁若 , 伟 . 利 度 胺 治 疗 强 直 性 脊 柱 炎 的 临床 与 1黄 古 赵 沙
实 验研 究 . 中华 风 湿 病 杂 志 ,0 2 6 5 :0 3 5 20 ,( )3 9— 1 . 1 1 e J . hnT LnH ,t 1T admi o svr e— i G C a W, i S e a. hl o d f eeer 2w i e r
柱炎的研究 与临床实验也 日益 增多 。黄烽 等 对 3 0例 H A— L
B 7阳性 的强直性 脊柱炎患 者进行 为期一 年的开放 实验 , 得 2 取
【 收稿 日 期】 2 1 —1 — 5 00 0 2
( 文编辑 : 威 ) 本 郎
疝 环 充填 式 无 张 力腹 股 沟 疝 修 补 术治 疗 的 临床 分 析
了良好 疗 效 , 同时 发 现 T F一0 转 录 明显 减 少 。20 N 【 0 3年 We i 等心 对 1 3例男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 6个月 的的开放实验 , 4例获得 5 % 的改善 。 0
本 次 临 床 研究 样本 量 较 少 , 了 进 一 步 全 面 的 研 究 沙 利 度 为 胺 对 强 直 性 脊 柱 炎 的 疗 效 及 安 全 性 , 要 进 行 一 个 大 样 本 , 中 需 多
fcoy a k lsn . p n yis a6 一mo t p n— lb lti1J atr n yoig S o d l i: t nh o e a e ra.
胺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 它能 抑制单核 细胞 产生 T F—d 也能协 N ,
同刺 激 T淋 巴细 胞 , 助免 疫 应 答 , 可 抑 制 血 管 的生 成 和 粘 附 辅 还
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 的原 因分析 及治 疗体会
黄玉敖 福建省 莆 田学院附属医院 门诊外科 351100
关键词 腹 股沟疝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56.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 :1001—7585(2006)10—1183—02
腹股沟疝包括腹 股 沟斜疝 、直 疝和腹 疝 ,这些都 是 常见 过的孔 。修补 内环需将 内环缝 小 ,这个 过程 中要认清 精索从
维普资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 19卷第 1O期 J Med Theor& Prac Vo1.19,N 10,Oct 2006
难以完全送人腹 腔 。(3)精 索必须 高位仔 细游 离至 内环 口, 2 David C,Sabiston Jr.克 氏外科学 (M3.第 15版 .北京 :人 民卫
以上 有 5例 。体力 劳动者 15例 ,占 71.4 。术后 1~36个 用肌肉 、肌腱与韧带的缝合 ,而这些 组织一般 血运较 差 ,弹性
月发生并 发症 14例 ,37~ 72个月发 生 5例 ,72个月 以上 发 较差 ,缺 损较 大的修补后 张力 也较 大 ,这些 因素均 可影 响愈
的共 21例 ,经 对症处理 后 ,全部治 愈 现对其并发症 发生的 穿过腹股沟韧带的每一针缝线不要 在 同一 纤维束 上 ,以免 拉
原因和治疗 方法进 行分析 。
裂韧带 ,结扎前应交叉拉 紧缝线 ,减少张力 ,自内侧 向外逐 一
1 临床 资料
结扎 ,使 联合肌腱 、腹 内斜肌与腹 股沟韧带紧密靠拢 。
21例腹股沟疝术后并 发症 患者 ,男性 2O例 ,女性 1例 ; 2.1.4 术后过早 高强度体力 劳动 ,特 别是 巨大斜 疝 ,致术后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89例临床体会

5303讨论术后疼痛发生的机制是受到手术,炎症等创伤性刺激导致局部组织破坏,释放各种内源性致痛因子(直接从损伤细胞中溢出的5一羟色胺,乙酰胆碱,组胺,氢离子,钾离子等,由损伤细胞释放的有关酶,在局部合成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由伤害感受器本身释放的P物质),刺激疼痛感受器,产生病觉信号,通过神经传导及大脑分析而感知。
而在损伤和炎症过程中释放的前列腺素等;白三烯和缓激肽类物质还能增强疼痛感受器的敏感性,使正常感觉器的阈值降低,因此轻微的刺激即可导致痛感口.亚甲蓝已广泛用于肛门病术后长效镇痛.亚甲蓝是一氧化氮还原剂,对末梢神经有较强的亲和力,可直接阻滞神经纤维对疼痛的传导,且能参与糖代谢,促进丙酮酸继续氧化,改变神经末梢内外的酸碱平衡和膜电位,从而影响其兴奋性和神经冲动的传导。
亚甲蓝与神经末梢纤维结合,可产生可逆性神经髓质的损害,这种损害可引起烧灼样剧痛,持续约4h后神经麻痹失去痛觉而产生止痛效果.而神经髓质的可逆性修复新生,需要在30h后才能开始逐渐恢复痛觉,l O---15d后方可完全恢复痛觉,此时术后疼痛期已经过去,只有轻微疼痛,患者能够忍受,故可长效止痛b1。
针对亚甲蓝起效慢,潜伏期4h对组织的刺激产生烧灼样疼痛的前期反应,患者难以接受,笔者在复方制剂中加入布匹卡因、利多卡因能较好地消除这种疼痛的前期反应。
利多卡因为短效麻醉剂,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只有0.5b】.5h,不能有效消除亚甲蓝的前期疼痛反应;而布比卡因虽起效慢,但作用时间长达6h-7h,两者配合能有效消除亚甲蓝的前期疼痛反应,达到较好的止痛效果.由于布匹卡因,亚甲蓝、利多卡因都不同程度的对心脏副作用引起心脏房室传导阻滞,故加入肾上腺素l以滴,肾上腺素直接兴奋人。
和B能受体,兴奋心脏的B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直接抵制了以上麻醉药物的副作用。
肾上腺素还可兴奋a受体。
使皮肤、粘膜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手术创面出血,防止麻醉药吸收过快从而延长麻醉止疼效果.对比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镇痛效果上有明显差异,复方亚甲蓝肛门病术后镇痛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长,镇痛作用强,无毒副作用,安全价廉,操作简单,观察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疝气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疝气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疝气是一种与遗传和工作性质密切相关的疾病,除了遗传因素外,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举重物等工作会加重发病的概率,而且多见于男性,其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患病主要是因为额外的压力,超过身体负荷,攻击了机体薄弱的组织或器官。
我们常见的咳嗽、哮喘、肥胖、腹部受力等,都会诱发疝气的发生,临床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术后会出现并发症,那么并发症有哪些呢?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预防呢?1术后并发症有哪些呢?1.1肿胀临床常见的是血肿或水肿,原因可能是术中的止血不彻底,机体中的疝囊壁继续分泌液体,在网片与腹横筋膜或膜外,这个部位存在一定的间隙,就易造成血肿或水肿。
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术中进行精细的解剖,术中做好止血,术后还要对切口进行压迫,一般是6-12小时。
另外,手术治疗对于小疝囊完全剥离,大疝囊离断后要把残端充分敞开,让分泌的液体全部流出,然后可以被皮下组织吸收,也可以将远端疝囊尽可能全部剥离。
1.2易发感染感染情况多是由于术中没有有效控制无菌操作,或者术后发生护理不当,这些都能让病患术后伤口出现局部红肿的情况。
当发生感染的情况,经常会诱发体温升高,因此,当出现感染时,要及时处理伤口,及时更换敷料,必要时可以使用抗生素等消炎药物。
1.3尿潴留疝气术后有时会改变人们的排尿姿势,影响排尿习惯,这就容易发生尿潴留,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改善尿潴留的方式很多,如用热毛巾敷腹部、给膀胱按摩、播放流水声等,进行诱导排尿,达到改善的目的,但很多严重的病患需要采取留置尿管。
1.4术后出血引起术后出血主要是因为术中存在止血不彻底、伤口裂开等原因,这些原因引起了术后切口出血,情况更为厉害的会有大量出血。
这时候要密切关注病患术后切口恢复情况,一旦发现皮缘较小的渗血,可以用纱布进行加压包扎,小出血会自行停止。
对于有大出血的情况,要立即重新打开伤口,找到出血点,进行血肿清除再进行加压包扎,做到及时止血。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以及再手术效果研究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以及再手术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以及再手术效果。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以来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复发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原因,并再次行开放式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年龄>60岁、腹内压增高因素、吸烟史及其他相关性疾病是腹股沟疝的重要危险因素,再次手术中均可见网片都有不同程度的移位,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和复发病例。
结论:术中解剖不清、术中操作失误是腹股沟疝复发的主要原因,控制好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患者的危险因素,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仍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腹股沟疝;复发;再手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是疝外科主要的疝修补方法,它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疼痛小等特点,而且复发率低,国内报道复发率为0.6%~1.6%[1]。
虽然复发率低,但其复发再手术治疗问题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本院从2003年开展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术以来,共收治25例术后复发患者,笔者对其复发原因、再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25例腹股沟疝复发患者,其中男22例,女3例,年龄37~74岁,平均(59.4±1.2)岁。
腹股沟斜疝17例,直疝8例。
复发时间为术后8 d~29个月,平均(8.3±2.5)个月。
首次手术方式:lichtenstein修补术8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15例,腹腔腹膜前修补法(tapp)2例。
首次手术时疝类型相同20例,疝类型不同5例(首次为斜疝、再次为直疝)。
1.2 再手术方法首先对患者发生腹股沟疝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如对吸烟史患者术前1个月禁烟,并积极控制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
对于本研究中腹股沟疝复发患者,均采用开放式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修补材料为美国泰科平片及网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 煤 炭 工 业 医 学 杂 志 2013 年 1 月 第 16 卷 第 1 期
· 57 ·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症及 原因分析
刘现明 赵宝勤 宋信英
关 键 词 腹 股 沟 疝 ;疝 环 填 充 式 无 张 力 疝 修 补 ;并 发 症 中 图 分 类 号 R619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7-9564(2013)01-0057-02 DOI编 码 10.11723/mtgyyx 1007-9564 201301029
4)本组 共 发 生 4 例 睾 丸 疼 痛 及 萎 缩,其 中 3 例 为复 发 疝 术 后 所 致,以 后 我 们 遇 老 年 患 者 多 次 术 后 再次 复 发 病 例,术 前 签 字 时 即 向 患 者 家 属 讲 明 有 可 能术中 切 除 睾 丸,实 际 手 术 中 共 有 2 例 由 于 局 部 粘 连严重,游离精索后见精索静脉已 明 显 缺 失,给 予 同 时切除患侧睾丸,直接去除了术后 睾 丸 疼 痛 的 隐 患。 术 后 患 者 均 恢 复 良 好 ,无 任 何 不 适 。
作者单位:455004 河南省安阳市,安钢职工总医院外一科
2 结 果 术 后 并 发 症 见 表 1。
表 1 术 后 并 发 症 (n=39)
并发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 数 (% )
血肿或浆液肿
19(2.30)
切口感染
4(0.46)
顽固疼痛
4(0.46)
术后复发
2(0.22)
包皮或阴囊皮肤水肿
6(0.67)
睾丸疼痛及萎缩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目前已成为一金典成 熟手术,与传 统 手 术 相 比 复 发 率 低,术 后 疼 痛 轻,但 仍然 有 一 定 的 并 发 症 发 生,减 少 术 后 并 发 症 已 成 为 评价手术效果 的 重 要 指 标,回 顾 我 院 823 例 腹 股 沟 疝患者(其中 双 侧 疝 75 例)疝 环 填 充 式 无 张 力 疝 修 补 术 的 临 床 资 料 ,总 结 分 析 术 后 并 发 症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我 院 1998—2011 年 收 治 腹 股 沟 疝 患者823 例 898 例 次 (其 中 双 侧 疝 75 例 ),男 786 例,女 37 例。 年 龄 31~88 岁,平 均 61 岁。 手 术 证 实按 Nyhus分 型 Ⅰ 型 (斜 疝、内 环 正 常 )28 例 次,Ⅱ 型(斜疝、内环 扩 大 )515 例 次,ⅢA 型 (直 疝 )153 例 次,ⅢB 型(大型 斜 疝)125 例 次,ⅢC 型(股 疝)12 例 次,Ⅳ型(复发疝)65例次。采用局 部 浸 润 麻 醉 者 45 例 ,蛛 网 膜 下 腔 麻 醉 161 例 ,硬 膜 外 麻 醉 617 例 。 1.2 手术方 法 全 部 手 术 均 采 用 疝 环 填 充 式 无 张 力修补术。处理疝囊:从耻骨结 节 开 始,将 腹 外 斜 肌 腱膜切开5~6cm,充 分 暴 露 耻 骨 结 节 和 内 环,将 精 索及其上的提睾肌纤维在耻骨结节水平面从耻骨上 分离,通过分离 提 睾 肌 纤 维 (斜 疝 ),或 提 拉 精 索 (直 疝),游离疝囊。斜疝疝囊需分 离 至 疝 囊 颈 部。 疝 囊 及其内容物回纳至腹腔内。滑入阴囊且较大的疝囊 可沿 腹 股 沟 管 在 其 中 点 处 切 断,疝 囊 远 端 部 分 前 壁 切开,以防 止 术 后 积 液 的 发 生。 近 端 部 分 则 被 缝 合 结扎。内环口 过 小 则 用 钝 性 方 法 稍 扩 大,内 环 口 过 大则 缝 合 使 其 缩 小,花 瓣 状 网 塞 塞 入 内 环 口 后 要 感 觉 略 有 张 力 ,我 们 一 般 将 其 四 周 缝 合 于 腹 横 筋 膜 共 4 ~6针,进一步充分 游 离 精 索,上 层 平 片 边 缘 分 别 与 腹股 沟 韧 带 及 联 合 肌 腱 用 不 可 吸 收 线 缝 合 固 定,远 端超过耻骨 结 节 2cm,并 将 其 固 定 在 耻 骨 腱 膜 组 织 上,保持补片平整,逐层缝合切 口。 如 果 为 直 疝 则 将 花瓣 状 网 塞 塞 入 空 虚 的 直 疝 三 角,其 余 步 骤 与 上 述 处理斜疝步 骤 相 同。 如 果 是 股 疝,则 把 补 片 固 定 于 Cooper韧 带 上 以 闭 合 股 管 。
3)如何预防包皮或阴囊水 肿。 ① 游 离 精 索 时 不
· 58 ·
Chinese Journal of Coal Industry Medicine Jan.2013,Vol.16,No.1
要损伤精索静脉,游离时如有出血 可 仅 结 扎 出 血 点, 不可大块结扎。②缝合补片时留置内环口不要过小 而致使精索受压。
4(0.46)
合 计
39(4.74)
3 讨 论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目前已成为一种成熟
的手术方式,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 复 发 率 低,术 后 疼 痛轻,但仍然有并发症发生,减少术 后 并 发 症 已 成 为 评价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
1)减少术后出血。术后阴囊 血 肿 是 较 为 常 见 的 并发症,为预防其发生要求做到:① 术 前 仔 细 询 问 病 史,例 如 近 期 有 无 口 服 抗 凝 剂 如 华 法 林 或 肠 溶 阿 司 匹林等,如有 最 好 停 药 1 周 后 再 行 手 术。 ② 术 中 认 真止血,缝合 切 口 前 要 仔 细 检 查 有 无 出 血。 ③ 对 于 较大 的 疝 囊 要 横 断 最 好 不 要 全 部 剥 离,疝 囊 残 端 送 回阴囊时一定要妥善止血。④术后切口先让家属或 患者自己用手压0.5~1h,再用一盐袋(500g)压 4~ 5h,可 能 有 减 少 阴 囊 血 肿 的 作 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