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供给系统组成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
一、引言
柴油机是一种内燃机,它的燃料供给系统是保证其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包括燃油箱、进油管路、燃油泵、喷油器等各个方面。
二、燃油箱
燃油箱是储存柴油的地方,通常位于车辆后部或侧面。
其主要构成部分有箱体、进气口、排气管和浮子式液位计等。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液位计,保证柴油充足,并清洁过滤网。
三、进油管路
进油管路是将储存于燃油箱中的柴油输送到发动机内部的重要通道。
它主要由进气口、输送管道和滤清器等组成。
其中滤清器可以过滤掉杂质和水分,以保证柴油质量纯净。
四、高压泵
高压泵是将柴油加压并输送至喷嘴的关键设备。
它主要由凸轮轴驱动装置和泵体两部分组成。
在工作时,凸轮轴带动柱塞运动,使泵体内的柴油加压并输送至喷嘴。
五、喷嘴
喷嘴是将高压柴油雾化并喷入气缸内的装置。
它主要由针阀、喷孔和
电磁铁等组成。
在工作时,电磁铁控制针阀的开启和关闭,使高压柴
油经过喷孔雾化成细小颗粒,并进入气缸内进行燃烧。
六、调速器
调速器是控制发动机转速和功率输出的装置。
它主要由手柄、连杆和
调节机构等组成。
在工作时,通过手柄控制连杆运动,从而改变高压
泵中柱塞的行程长度,进而控制发动机转速和功率输出。
七、结论
综上所述,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是保证其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燃油箱、进油管路、高压泵、喷嘴和调速器等各个方面。
只有
各部分协同工作,才能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并提高其效率和可靠性。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使用维护要点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使用维护要点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是保证柴油机正常运行的重要部件,它主要由燃油箱、柴油过滤器、燃油泵、喷油器等多个部件组成。
为了确保柴油机的燃油供给系统可以正常工作,以下是一些使用和维护的要点。
1. 燃油箱:- 定期清洁燃油箱,避免杂质进入燃油系统。
- 检查燃油箱底部的沉淀物,并及时清理。
- 定期检查燃油箱密封性,确保不会发生漏油情况。
2. 柴油过滤器:- 定期更换柴油过滤器,避免柴油中的杂质进入燃油系统。
- 注意安装柴油过滤器时的方向,确保燃油的流向正确。
- 清洁柴油过滤器时使用专用的清洗剂,不要使用水或其他溶剂。
4. 喷油器:- 定期检查喷油器的工作状态,保证其正常喷油。
- 清洁喷油器的喷嘴,预防碳堆积和堵塞。
- 注意喷油器的调整,确保喷油量和喷油角度的准确性。
5. 燃油系统其他部件:- 定期检查燃油管路、接头等部件的密封性,防止漏油。
- 检查燃油系统的压力,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 定期检查电喷油系统的线路连接和电器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6. 燃油的选择:- 使用合适的柴油作为燃料,确保其符合柴油机的要求。
- 避免使用劣质柴油,以免影响柴油机的正常工作。
- 根据柴油机的使用环境选择适当的燃油,防止出现冷启动困难、积碳等问题。
7. 定期维护:- 根据柴油机的使用情况,制定定期的维护计划,包括清洁、润滑、更换燃油系统的部件等。
- 注意定期更换燃油系统的橡胶密封件,防止老化和失效。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需要得到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合理选择燃油、定期清洁和更换部件是确保燃油供给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共79页PPT课件

(4)泵油提前角自动调节过程
①稳定运转时 活塞左右端力相等,处于平
衡位置。 ②转速升高时
二级滑片式输油泵出口压力 增大,活塞右端压力增大,活 塞左移,带动滚轮架转动一定 角度,供油提前。 ③转速降低时与前述相反
三联学院交通工程系
(5)发动机停机
起动开关旋至OFF位 置,电磁式断油器电路 断开,阀门在回位弹簧 的作用下关闭,切断油 路,发动机停机 。
分泵:每个气缸所对应的 一套柱塞副、出油 阀副等零件组成的 高压泵油机构。
分泵组成:高压油管接头、 减容体、出油阀弹簧、 出油阀副、柱塞副、 柱塞弹簧及座、挺杆。
三联学院交通工程系
出油阀偶件 柱塞偶件 油量调节 机构
驱动机构
1. 柱塞偶件
(1)结构
径向油孔
柱塞—直槽、45°斜槽(两槽相通)
柱塞套—径向油孔(与低压油腔相 直槽 通)定位槽
进油阀开启,柴油经进油口进入下泵腔。同时,上泵 腔容积缩小,压力增大,出油阀关闭,上泵腔中的柴 油经出油口压出。 (2)准备压油行程
偏心轮推动滚轮、挺杆和活塞向下运动,下泵腔油压 增高,进油阀关闭,出油阀开启,柴油从下腔流入上腔。
三联学院交通工程系
(3)输油量的自动调节 偏心轮
滚轮
输油泵供油量大于喷 油泵需要量时,上泵腔
电磁式 断油器
三联学院交通工程系
调速器是根据发动机负荷变化而自动调节供油量,从而保 证发动机的转速稳定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
二、喷油泵的速度特性:
当油量调节拉杆位置一定时,供油量随转速升高而 增加,随转速下降而减少。
节流作用大 转速↑ 渗漏油量少
始点提前 终点落后
供油量↑
转速↓ 节流作用小 渗漏油量多
电控柴油机工作原理

电控柴油机工作原理
电控柴油机工作原理十分复杂,需要多个部件和系统的配合才能实现。
为了让柴油机能够高效工作,电子控制单元(ECU)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电控柴油机的工作原理简要描述:
1. 空气供给系统:电控柴油机的空气供给系统由进气道、空气滤清器和涡轮增压器组成。
通过进气道吸入的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过滤后,进入涡轮增压器。
涡轮增压器通过加速和压缩空气,使其更充足,增加柴油机的动力输出。
2. 燃油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向柴油机供给燃油,并控制燃油喷射的时机和量。
主要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等。
燃油泵通过压力将燃油送入喷油器,喷油器则根据ECU的控制
信号将燃油喷射到燃烧室。
3. 燃油喷射系统:燃油喷射系统通过控制喷油器的喷油时机、压力和喷孔形状,实现燃油的精确喷射。
ECU接收多个传感
器信号,包括转速、负荷、氧传感器等,根据这些信号来确定喷油量和喷油时机,以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排放。
4. 其他控制系统:电控柴油机还包括其他控制系统,如点火系统、冷却系统、发电机系统等,这些系统通过ECU进行监测
和控制,以确保柴油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总之,电控柴油机通过ECU对各个系统进行精准控制,实现
了燃油喷射、空气供给、点火等过程的优化,提高了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动力输出和环境友好性。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课件

根据ECU的指令,控制 喷油泵的供油量和喷油 时间,实现柴油机的电 子控制。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 烧
混合气的形成
01
在气缸内,通过喷油嘴将柴油喷入压缩后的空气,形成可燃混
合气。
燃烧过程
02
混合气在气缸内被压缩到自燃点后,自行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
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排放控制
03
通过优化燃油喷射时刻、喷射压力、喷射持续时间等参数,降
定期检查喷油器 喷油器是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中控制燃油喷射的 关键部件,定期检查其是否出现堵塞、卡滞等情 况,并及时清洗或更换。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定期保养
01
定期更换柴油滤清器
柴油滤清器是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中的易损件,需要定期更换,一般建
议每行驶1万公里更换一次。
02
定期清洗燃油系统
燃油系统中的杂质和积碳会影响燃油的流动和雾化,需要定期清洗,一
自适应控制
根据系统参数的变化,自适应调整控制策略,以保证系统的稳定 性。
智能控制
利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技术,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提高系 统效率。
采用更加环保的燃料
生物燃料 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的燃料,具有可再生性和环保性。
合成燃料 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燃料,具有与柴油相似的性能,但生 产过程更环保。
般建议每行驶2万公里清洗一次。
03
定期检查和调整喷油器
喷油器的雾化效果和喷射压力对柴油机的燃烧性能有重要影响,需要定
期检查和调整,一般建议每行驶3万公里检查和调整一次。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常见故障与排除
燃油供应不足
如果柴油机出现燃油供应不足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燃油滤清器堵塞、燃油泵故 障或喷油器堵塞等原因引起。此时需要逐一排查这些部件,并更换或清洗故障RT 04
发动机组成部分-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组成介绍

•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完成燃料的储 存、滤清和输送工作,按柴油机各种不同工 况的要求,定时、定量、定压并以一定的喷 油质量喷入燃烧室,使其与空气迅速而良好 地混合和燃烧,最后使废气排入大气。
二、柴油机燃料供给 系的组成与工作过程
1. 组成
• 由柴油箱、输油泵、低压油管、滤清器、喷油泵、高 压油管和喷油器及回油管等组成。 回油
第7-6 调速器
一、喷油泵的速度特性
• 喷油泵的速度特性是指供油拉杆位置 不变时,喷油泵每一个循环供油量(Δg) 随转速变化的规律。
产生喷油泵速度特性的原因:
• 1、柱塞运动速度增加时,柱塞套筒上的 进回油孔的节流作用,产生早喷晚停, 因此,即使供油拉杆位置不变,随着转 速的升高,每一循环的供油量Δg也在逐 渐增加。
柴油箱
输油泵 滤清器滤清器 喷油泵
喷油器
2. 工作过程
• 3.回油回路:
• 由于输油泵的供油量比 喷油泵的最大喷油量大 3~4倍,为了保持进入喷 油泵进油室内的油压稳定, 喷油泵进油室的一端装有 限压阀(又称溢流阀), 大量多余的燃油经限压阀 和回油管流回输油泵的进 口或直接流回柴油箱。喷 油器工作间隙漏泄的极少 数柴油也经回油管流回柴 油箱。
4 .涡流室式燃烧室
• 1)结构特点: • 缸盖上布置有涡流室,
涡流室占燃烧室总容积的 50-80%,活塞上凹形成主 燃烧室,涡流室与主燃烧 室间有一个或几个小孔径 相通。此小孔与涡流室相 切。
5.球形油膜燃烧室
• 1)结构特点: • 缸盖下平面是平
的,活塞顶部下凹 呈球形。
第5-3 喷油器
一、作用:
四)分泵驱动机构
1 .分泵驱动机构的作用
第八章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构造和维修(共115张PPT)

对发动机工作四个阶段的要求:
燃烧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 但又相互关联。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主要取决于速燃期和缓燃期。但是为了使 柴油机工作柔和平稳,减少燃烧噪音,就 应使着火延迟期〔滞燃期〕适当缩短,这 样才能使速燃期内燃烧稍有缓和,防止压 力升高率过高。另外为了提高经济性,减 少排气污染,应尽量减少补燃期的燃烧量 。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使缓燃期尽快燃 烧,让大局部燃油在缓燃期烧掉,补燃期 就不会拖延太长。
柱塞在下止点时,柱塞上方工作腔内进油,柱塞上 移到柱塞顶端完全关闭进油孔时,进油结束,工作腔 内燃油受到压缩,油压升高。
当向上作用力超过出油阀弹簧预紧力时,出油 阀翻开,燃油流向高压油管。 柱塞继续移动到柱塞上的油量控制槽上边沿与 进油孔相通时,油压下降,出油阀落座,供油结 束。
(1) 柱塞偶件
柱塞和柱塞套是一对精密 偶件,经配对研磨后不能互 换,要求有高的精度和光洁 度和好的耐磨性,柱塞头部 圆柱面上切有斜槽,并通过 孔道与顶部相通,其目的是 改变循环供油量;柱塞套上 制有进、回油孔,均与泵上 体内低压油腔相通。
3、改善混合气形成的条件
1〕过量供给空气。α般1.5-2.2以使柴油燃烧的比较完全
2〕较高的压缩比。压缩比15-22,以提高压缩行程终 了燃烧室内空气的压力和温度,促使柴油蒸发
3〕较高的喷油压力。喷油压力至少10MP以上,可达 20-25MP,以利于柴油雾化 4〕促使空气运动。利用进气涡流、挤压涡流等加速空 气与油雾的混合
缓燃期以后的燃烧曲轴转角。
这一时期,虽然不喷油,但仍有一少局部柴油没有燃烧完, 随着活塞下行继续燃烧。后燃期没有明显的界限,有时甚至延 长到排气冲程还在燃烧。后燃期放出的热量不能充分利用来作 功,很大一局部热量将通过缸壁散至冷却水中,或随废气排出 ,使发动机过热,排气温度升高,造成发动机动力性下降,经 济性下降。
第四章_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组成

二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
柴油箱、油管、输油泵、柴油滤清器、喷油泵、调速器和喷油器等组 成。
三、柴油机的特点
1、热效率高、经济性好、故障少。 2、混合气形成、点火和燃烧方式不同于汽
油机。 3、排气污染小。 4、结构复杂,质量大,制造成本高。 5、排气噪声大。
四、柴油
1、发火性:指柴油的自燃能力。(十六烷值) 2、蒸发性:指柴油蒸发汽化的能力。 3、粘 度:表示柴油稀稠程度和流动难
柴油发动机的燃烧室与喷油器
型燃烧室 球形燃烧室
统一式燃烧室
孔式喷油器
涡流室式燃烧室 预燃室式燃烧室
分隔式燃烧室
轴针式喷油器
一、孔式喷油器
应用: 直接喷射燃烧室, 孔数1~8个,孔径 0.25~0.80mm
结构:进油管接头、 喷油器体、针阀偶 件、顶杆、调压弹 簧、回油管接头
调压螺栓 进油管
调压弹簧
前角。 供油提前角:喷油泵开始向高压油管供油的时刻,用活塞在上止点前相应的曲轴转
角表示。 喷油提前角;喷油器开始向燃烧室喷射柴油的时刻,也用活塞在上止点前相应的曲
铀转角表示。 3.喷油质量 喷入的柴油油束应与燃烧室配合良好。油束的雾化应符合燃烧室的要求,
同时还应喷射干脆,避免后滴漏现象。 4.喷油规律 是指喷油过程中每单位时间或单位喷油泵凸轮轴转角的喷油量(又称喷油速
(4)补燃期(或后燃期)
从燃气最高温度点(D)开始直到燃 烧过程结束点(E),称为补燃期。
这一时期,虽然不喷油,但仍有一少 部分柴油没有燃烧完,随着活塞下行 继续燃烧。后燃期没有明显的界限, 有时甚至延长到排气冲程还在燃烧。 后燃期放出的热量不能充分利用来作 功,很大一部分热量将通过缸壁散至 冷却水中,或随废气排出,使发动机 过热,排气温度升高,造成发动机动 力性下降,经济性下降。 因此,要 尽可能地缩短后燃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三
喷 油 器
输油泵
油水分离 器
柴油 箱
VE 喷 油 泵
1.燃料供给装置
主要部件
喷油泵、喷油器和调速器等。 燃油箱、输油泵、油水分离器、
燃油滤清器、喷油提前器和高、
辅助装臵
低压油管等。
2、燃油供给路线
回油油路
高压油路
低压油路
· 低压油路:从油箱到喷油泵入口这—段油路,其油压由输油泵建立,一般为150~300kPa,故称低压油路。主要完成柴油
c.从柱塞头部露 出径向油孔到 运行下止点。
a
b
c
(2)工作原理
柱塞上行
a.从下止点到柱 塞头部封闭径 向油孔之前。 b.从柱塞头部封 闭径向油孔到柱 塞斜槽露出径 向孔之前。 c.从柱塞斜槽露出 径向油孔到柱塞 上行至上止点。
a
b
c
吸油过程
出油 阀 进油 孔 中心 孔 斜槽
柱塞下移, 油腔容积增 大,压力减 小,进油
直列式柱塞泵的结构原理认识
• 要求每组推选一位组长汇报。 • 内容为直列式柱塞泵的结构、原理
柱塞式喷油泵的拆装与认识
柱塞式喷油泵功用
按柴油机运行 工况和气缸工作 顺序,以一定的 规律适时、定量 地向喷油器输送 高压燃油。
喷油泵的使用要求
各缸供油量相等 各缸供油提前角相同,误差小 于0.5°~1°曲轴转角
喷油器
VE 分配泵 柴油箱
一、国产柱塞式喷油泵系列
国产柱塞式喷油泵的系列化是以柱塞行程、泵 缸中心距和结构型式为基础,再分别配以不同尺寸 的柱塞,组成若干种在一个工作循环内供油量不等
的喷油泵,形成几个系列,以满足各种柴油机的需
要。 喷油泵的系列化有利于制造和维修。 国产喷油泵分为I、Ⅱ、Ⅲ和A、B、P、Z等系 列。
二、 A型喷油泵
分泵
调速器
驱动轴 泵体 输油泵
A型喷油泵的构造
组成:
泵体部分 分泵 油量调节机构 传动机构
泵体部分 形式:整体式、可分开式。
(一)A型泵泵油机构(分泵)
泵油机构(分泵)结构
(以柱塞式喷油泵为例)
出油阀偶件
分泵:每个气缸所对应的 一套柱塞副、出油 阀副等零件组成的 高压泵油机构。
分泵组成:高压油管接头、 减容体、出油阀弹簧、 出油阀副、柱塞副、 柱塞弹簧及座、挺杆。
柱塞偶件
油量调节 机构
驱动机构
A型泵工作过程
吸油过程 泵油过程 回油过程
泵油机构(分泵)结构
出油阀 定位螺钉
柱塞
弹簧
供 油 拉 杆
调节臂 滚轮
•柱塞偶件 •出油阀偶件 •出油阀 •减压环带
凸轮
1. 柱塞偶件
各缸供油持续角一致
能迅速停止供油,以防止喷油 器发生滴
喷油泵的分类
喷油泵的结构型式较多,车用柴油机的喷油泵 按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三类: 柱塞式喷油泵:这种喷油泵应用的历史较长, 性能良好,工作可靠,为目前大多数汽车柴油机所 采用。 喷油泵一喷油器:将喷油泵和喷油器合为一体, 直接安装在发动机气缸盖上,可以消除高压油管带 来的不利影响。但要求在发动机上另加驱动机构。 PT燃油供给系统即属此类。 转子分配式喷油泵:这种喷油泵只有一对柱塞 副,依靠转子的转动实现燃油的增压与分配。它具 有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
喷油泵的分类
柱塞式喷油泵
喷油泵一喷油 器 转子分配式喷 油泵 历史长,性能良好, 工作可靠 喷油泵和喷油器合为 一体,省高压油管 靠转子的转动实现燃 油的增压与分配
柱塞泵柴油机供给系示意图
喷油 器
柴油 滤清器
调速器
柴油 箱 输油 泵
柱塞式 喷油泵
油水 分离 器
VE分配泵柴油机供给系示意图
柴油 滤清器 油水 分离器 输油泵 调速器
减容体 出油阀 弹簧 出油阀
出油阀体—密封锥面、十字截
面、减压环带 出油阀座—内密封锥面、内圆 柱面 出油阀弹簧
出油阀座
出油阀工况:
出油阀上升:减压环离座孔前,油管内 减容增压,减压环离座孔,达喷油压 力,迅速喷油。 出油阀下落:减压环入座孔,切断油 路,防止燃油倒流,保证下次供油迅 速。减压环落座,管内增容减压,停 油干脆,防止二次喷射和滴漏现象。
泵油过程(中图):
当凸轮的凸起部分 将柱塞顶起时,泵腔内 的容积减小,压力增大, 燃油顺着柱塞套上的径 向油孔流回低压油腔; 当柱塞上行到将柱塞套 上的径向油孔完全堵上 时,泵腔上的压力迅速 增加;当此压力克服出 油阀弹簧的预紧力时, 出油阀上移;当出油阀 上的减压环带离开阀座 时,高压柴油便泵到高 压油管中,经喷油器喷 入气缸中。
回油过程(右图):
随着柱塞的继续 上移,当柱塞上的斜 槽与柱塞套上的径向 油孔相通时,泵腔中 的燃油便通过柱塞上 的轴向油道,斜油道 及柱塞套上的油孔流 回到低压油腔,泵油 停止。
柱塞有下止点
2. 出油阀偶件
作用:防止燃油倒流,保证供油 迅速,停油干脆。
柴油机供给系统
三、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主要部件:喷油泵、 喷油器和调速器等;
辅助装臵:燃油箱、输油泵、 油水分离器、燃油滤清器、喷油提 前器和高、低压油管等。
柱塞泵柴油机供给系示意图
喷油器 喷油泵
调速器 输油泵
柴 油 滤 清 器
柴油 箱
油水分离 器
VE分配泵柴油机供给系示意图
调速器
柴 油 滤 清 器
柱 塞
泵油过程
出油阀 进油孔 中心孔 斜槽
•凸轮将柱塞顶 起,初期燃油 回流; •当径向油孔完 全堵上时,压 力增加; •出油阀开启, 高压油泵出
柱塞
回油过程
出油阀 进油孔
中心孔
斜槽
柱塞上移, 斜槽径向油 孔相通时, 燃油回流, 泵油停止
柱塞
吸油过程(左图):
柱塞由凸轮轴的 凸轮驱动,当凸轮的 凸起部分离开柱塞时, 柱塞在柱塞弹簧的作 用下下移,油腔容积 增大,压力减小;当 柱塞套上的径向进油 孔露出时,低压油腔 中的燃油便顺着进油 孔流入泵腔。
(1)结构
径向油孔
柱塞—直槽、45°斜槽(两槽相通) 柱塞套—径向油孔(与低压油腔相 通)定位槽
精密配合偶件:配合间隙为 0.0015~0.0025mm 要求:成对使用,不能互换。 拆装维修时要作好记号。
直槽
45°斜槽
柱塞下行
a.从上止点到柱 塞斜槽封闭径 向油孔之前。 b.从柱塞斜槽封 闭径向孔到柱 塞头部露出径 向油孔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