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纺织服装业基本情况

某纺织服装业基本情况
某纺织服装业基本情况

巴基斯坦纺织服装业基本情况

纺织服装业是巴基斯坦的支柱产业,在巴工业生产、出口、劳动就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巴纺织服装业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危机,因此政府非常重视该行业的技术更新改造,鼓励对该行业投资,特别是大力鼓励吸引外资。

巴基斯坦纺织服装业整体发展落后于我国,从政府到企业都特别希望与我国开展这一领域的合作,引进纺织机械设备,进行合资合作生产,以图扩大纺织品和服装对世界各国的出口。

一、巴基斯坦纺织服装业现状

(一)巴基斯坦纺织业整体情况

巴基斯坦纺织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有8.5%的份额,在整个制造业中所占比重高达46%;全国纺织业就业人数1500万人,占制造业总就业人口的38%;近几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约66%;在过去3年里,纺织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约3千万美元,而3年中对纺织业的总投资在12.5亿美元左右;此外,由于棉花是纺织工业最主要的原料,而巴基斯坦是世界第四大产棉国,所以纺织

业也间接地对农业就业人口产生影响。巴纺织业具有如下优势和特点:

1、巴基斯坦是世界第四大棉花、纱和布生产国;

2、纱和布的出口量在世界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

3、拥有强大的纺纱业,主要机械设备来自日本和中国;

4、拥有强大的织布能力,装备无梭织机(Shuttle-less Looms)23000台;

5、大型的、装备良好的后处理工业,具有宽幅处理能力;

6、良好的针织生产能力,拥有现代针织设备;

7、有大量的便宜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8、有良好的投资优惠政策;

9、有大量的纺织品配额可用;

10、为促进40-120支高支纱的生产,允许自由进口优质棉花。

(二)巴基斯坦纺织业企业数量及其装备情况

纺织服装业企业由从事纺纱、织布、加工和后整理、针织及服装、成衣等不同类型业务的企业所组成。巴基斯坦目前有大型纺织企业近450家,其中大约50家是多功能型的(既纺纱又织布,有的还生产服装);另有至少有300家雇员在100人以上的“较大型”针织和机织服装生产企业;此外还有数千个小型纺织厂,从事各种各样的纺织品生产。以下是巴政府工业生产部提供的巴基斯坦纺织服装业企业

及装备情况的最新数据:

1、大型纺织企业情况(Large Mill Sector)

(1)大型纺纱厂(Spinning Units):数量为444家,装备有906万枚纱锭(Spindles),15万只纺纱杯(Rotors),年生产能力18.18亿公斤;

(2)大型纺织联合企业(Composite Units):数量50家,拥有9898台织机(Looms),年生产能力5.77亿平方M;

(3)独立机织企业(Independent Weaving Units):数量140家,拥有23652台无梭织机;

(4)纺织后处理企业(Finishing Units):数量106家;

(5)服装生产企业(Garments Units):数量600家。

2、小型/作坊式纺织企业情况(Cottage/Small-scale Sector)

(1)独立机织企业(Independent Weaving Units):数量为425家,拥有织机5万台;

(2)织布行业(Power Looms Sector):企业数量20600家,拥有织机175253台,传统织机(Conventional Looms)225253台,年生产能力42.2亿平方M。加上大型纺织厂的织布能力5.77亿平方M,巴基斯坦年织布能力为48.97亿平方M。

(3)后处理企业:数量为625家,年生产能力为46亿平方M(含大型企业产量);

(4)毛巾生产企业(Terry Towels):数量400家,拥有7602台织机,年产量5500万公斤;

(5)帆布(Canvas)生产企业:拥有织机2000台,年产量3500万公斤;

(6)服装(Garments)生产企业:数量4500家,拥有工业用缝纫机20万台,家庭式缝纫机45万台,年生产能力6.85亿件;

(7)针织衣物(Hosiery Knitwear)生产企业:数量700家,拥有针织机械1.5万台,年生产能力6.75亿件,年产量5.5亿件。

3、成衣生产情况(Readymade Garments Woven Industry)

成衣生产企业总数量为4500家,其中80%是小型作坊式企业(Cottage based/Small Units),20%为大型工业化企业(Industrial Units)。装备情况为有工业用缝纫机(Industrial Sewing Machine)20万台,家庭用缝纫机(Domestic Sewing Machine)45万台。成衣产量为1998-1999财年6.7亿件,1999-2000财年为6.8亿件,2000-2001财年为6.85亿件。

(三)巴基斯坦纺织服装业出口情况和远景规划

巴基斯坦纺织服装出口在世界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WTO 的统计,1999年巴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占世界总量的4.51%,排名第13位。近几年来,巴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数量继续增长。

1、巴基斯坦纺织品和服装近三年出口情况

纺织品和服装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出口额近两年来占巴出口总额的66%以上。该类商品中具体又包括原棉、棉纱、棉布、服装、床用织物、毛巾、帐篷、人造丝和合成纺织品及其他纺织品。近两年来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金额和数量如下表所示:

在2001-02财年,巴基斯坦纺织品出口创汇达57.95亿美元,与上财年的55.77亿美元相比增长了0.69%,在91.24亿美元的出口总额中,纺织品出口占了63.5%。其中,棉布出口11.32亿美元,比上财年的10.32亿美元增长了9.7%;床用织物(床单和枕套)出口9.185亿美元,比上财年的7.448亿美元增长了23.3%;毛巾出口2.698亿美元,比上财年的2.42亿美元增长了11.6%;成衣出口由8.267亿美元增加到8.82亿美元,增长了6.68%;其他纺织制成品出口由上财年的3.31亿美元增加到了3.51亿美元,增长了6.2%。棉纱、针织品等

出口出现下降,其中棉纱出口由上财年的10.73亿美元减少到了9.42亿美元,下降12.2%;针织品出口则由9.114亿美元下降到了8.415亿美元;人造和合成纺织品出口由5.446亿美元下降到4.09亿美元,下降了24.8%。下降最多的要数原棉出口,由上财年的1.39亿美元下降到了0.24亿美元,下降了82.3%。

2、巴基斯坦纺织品服装出口中存在的问题

(1)出口的增长受到配额限制

巴基斯坦纺织品和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欧盟和美国。美国、欧盟国家(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共和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英国)、加拿大和土耳其对巴基斯坦部分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设有配额限制,制约了巴出口。另外,随着世界各国分阶段取消纺织品配额限制和2005年纺织品自由贸易时代的临近,巴基斯坦对今后能否与世界纺织业大国进有效行竞争也存在担心。

(2)服装出口所占比重低

按照巴商工部长的说法,在过去四年里,巴基斯坦的纱、布、合成纺织品、成衣、床用织物、毛巾出口分别增长了30%、45%、30%、

50%、65%和82%。但是,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出口金额没能相应增长。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巴基斯坦纺织品服装出口仍以纺织品为主,而近年来世界纺织品和服装贸易有一明显趋势,就是向以高附加值的服装贸易为主转变,巴基斯坦尚未能跟上这一形势,其主要出口品种还是以纱和布等初级纺织制成品为主,附加值和商品售价不高,而且很容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具体情况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从1992-93财年到1997-98财年,巴基斯坦纺织品出口比重维持在75%左右,服装出口比重在25%以下,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同期世界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中,服装出口的比重已经上升到了57%。预计到2003年,服装在世界纺织和服装贸易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到64%,而巴基斯坦最多也只能到37%,差距相当明显。巴基斯坦政府和纺织业界已经注意到了此问题,对今后大力发展服装生产和出口非常重视。

3、巴基斯坦纺织业远景规划

为建立一个开放的、以市场为导向的、与国际接轨和有国际竞争力的纺织工业,为迎接分阶段取消配额后国际纺织品市场竞争的挑战,为使巴基斯坦成为亚洲五大纺织品出口国之一,巴基斯坦制定了《纺织业2005年远景规划》(Textile Vision-2005)。按照该规划低、中、高三种设想,到2005年巴基斯坦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将分别达到74.4亿美元、105.6亿美元和138.15亿美元,按这样的设想,纺织品服装出口在亚洲的排位也将分别上升到第7或8位、第6位和第5位。为此将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进行纺织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大力提高高附加值的服装生产和出口,所需投资额将分别高达26亿美元、48亿美元和57亿美元。具体情况参见下列远景规划:

二、巴基斯坦吸引外资主要政策

巴基斯坦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WTO框架下制定了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当优惠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近年来经过不断修改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几乎所有领域都已对外资开放。和其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巴基斯坦对外商投资实行鼓励和优惠政策,而且外国投资者与国内投资者享有同等的待遇。

(一)吸引外资的主要政策

巴基斯坦政府区别不同领域确定相应的吸引国内外投资的政策。纺织服装业属于制造业领域,巴政府将鼓励投资的制造业和工业类工程分为A、B、C、D四类。A类是指高附加值工业和产品出口型工业。如果一个企业在投产后的前10年中出口值占其总产值的一半或以上,就为产品出口型企业,如果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其所扩大规模的至少50%也要出口才可以继续享受产品出口型企业待遇;高附加值工业是指包括在高附加值工业清单中的工程。B类是指高科技产业。C类是指其他重点产业。D类是指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

制造业和工业领域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优先领域,特别是纺织、皮革、电子、中小企业、农产品加工等行业都非常欢迎外商直接投资。与纺织服装业有关的吸引外商投资的主要政策包括:

1、外国投资者可以不经政府许可即可拥有工业投资工程100%的股权;

2、设立工程不需经过政府的审批,不论业务范围和规模如何;

3、除了规定禁止的地区外,设立工程地可以任选;

4、允许全部资本、资本收益、红利和利润汇回;

5、允许支付技术和特许权使用费;

6、投资金额没有限制。

(二)主要投资优惠措施

为保持在国际间吸引投资的竞争力,巴基斯坦政府对外国和本地投资者投资纺织服装业提供下列优惠:

1、关税优惠

高科技和高附加值出口工程所需机械设备免税进口;用于生产出口产品的原材料进口享受零关税。

2、税收优惠

(1)对新上工程的税收优惠:对于新的投资,给予“第一年税收减让”待遇,减让幅度按其占厂房和机械设备投资额的百分比计算。该税收减让额可以折低纳税年度内的法定收入。如果规定的减让额第一年没有用完,可以向下一年度顺延,直至用完为止。“第一年税收减让”因投资领域不同而不同,制造业/工业领域中的A、B类工程的“第一年税收减让”相当于厂房和机械设备投资额的90%,纺织和服

装业投资适用此比例。

(2)对再投资的税收优惠:为了鼓励投资者将投资收益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改进技术、增加产品品种,对以进行设备升级换代为目的所做的机械设备投资,给予50%的“再投资税收减让”。

(3)企业正常税率:在巴基斯坦,企业正常缴纳税收的税率为:国有企业35%;其他企业45%;银行50%。以上税率包含附加费在内。此税率可以在来巴投资设立企业时参考。

对纺织服装业的投资,除了能享受上述投资政策和优惠措施外,还可以按照巴政府的配额经管政策申请使用出口配额,出口也同样享受退税待遇。

纺织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纺织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正式版

纺织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全市纺织工业发展现状及运行特点 纺织工业是的传统产业,也是的4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纺织业(含服装工业、下同)已成为拥有最初的化纤原料织造到最终的后整理和服装加工等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其内容已涵盖化纤、织造、针织、脱漂、服装五个重要的纺织领域。 截至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29家,占全市规模工业总数的 18.1%,单位个数居市县市区之首,主导产

品有棉纱、药纱坯布、医用纱布片、服装、涤纶短纤维、防护口罩等若干个品种,全市纺织行业已涉及纺纱(6家)、医用纱布(5家)、棉布(12家)、化纤(2家)、服装(3家)等6大门类,现有纺纱能力30万锭(其中:朝阳纺织5万锭、凯达纺织5万锭,中冠纺织11万锭),资产总额91408万元,从业人员7099人,占市属规模工业从业人员数的30%。年底,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6697万元,其中:奥美、朝阳公司分别突破亿元大关;实现利税总额13000万元,入库税收3000万元以上。主导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年产混支纱3万吨,药纱坯布2.75亿米,医用纱布片7033万包,各类服装500万件,涤纶短纤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

目录 1、前言 (5) 2、文献综述 (6) 2.1比较优势理论回顾 (5) 3、广东服装出口现状 (9) 3.1. 服装出口现增长乏力局面 (10) 3.2.服装外贸行业利润下降,出现企业倒闭潮 (11) 4、广东服装出口存在的问题 (14) 4.1国外针对服装企业的反倾销诉讼增多 (14) 4.2欧美绿色技术壁垒日益苛刻 (16) 4.3出口成本相对优势逐渐缩小 (18) 4.4 广东纺织服装业品牌建设程度不高 (19) 4.5出口退税率降低对服装企业的负面影响 (20) 4.5.1对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出口增量下降 (20) 4.5.2中小出口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 (21) 4.6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 (22) 5、促进广东服装出口贸易增长的对策 (22) 5.1以”一带一路”为主线,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23) 5.2企业应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 (23) 5.2.1加快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及产业结构 (24) 5.2.2加快专门人才的培养 (24)

5.3加大研发投入 (24) 5.4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25) 5.5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选择 (25) 5.5.1提高产品的科技水平,跨越绿色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 (26) 5.5.2研究符合WTO规则的各种规避措施 (27) 5.6拓宽销售渠道,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27) 6、总结 (28) 注释: (29) 参考文献: (30)

摘要 近年来,在多种贸易环境的影响下广东纺织服装出口产业受到极大的影响,出口增长率一度出现下滑,虽然在2009年进行战略调整后,广东纺织服装业有转暖现象,可是诸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一个好的解读,一系列的难题给广东纺织服装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着重从了解广东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现状,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分别从对外贸易环境对内两个层面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广东纺织服装业的持久发展。近年来,在多种贸易环境的影响下广东纺织服装出口产业受到极大的影响,出口增长率一度出现下滑,虽然在2009年进行战略调整后,广东纺织服装业有转暖现象,可是诸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一个好的解读,一系列的难题给广东纺织服装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着重从了解广东服装业的发展现状,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分别从对外贸易环境对内两个层面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广东纺织服装业的持久发展。 关键词:服装出口比较优势陷阱对策

第一章、纺织服装业

第一章纺织服装业 一、纺织服装业的定义及组成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的传统轻工产业,分为纺织业和服装业。纺织业是指把纤维原料最终加工成衣物等纺织成品的生产部门的总称;而服装业是指把纺织成品加工成衣物的生产部门的总和,从上下游的关系来看,纺织行业是服装制造业的上游行业。 纺织行业的分类比较繁多,目前比较流行的行业分类是按照生产用原料来分的,主要分为化纤行业、棉纺织行业、丝织业、毛纺织业和麻纺织行业等几个子行业。而服装行业的分类则较为简单,根据服装用途可以分为服装业、鞋帽业、服饰业等。 二、广州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历史 广州纺织业源远流长,相传在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广州地区已出现用葛藤纤维编织而成的葛布。 纺织服装工业是广州市重要的传统产业。广州市地处沿海,历来是中国对外通商的主要口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由于地理交通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成为中国针织工业和现代机器纺纱业的发祥地之一。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诞生前的1个世纪漫长岁月中,因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摧残,纺织工业发展缓慢,长期停留在落后的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上,而且原材料、染化料、设备及机配件等均主要依靠进口。 建国后,经过7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奋斗下,广州纺织工业已建设成一个包括化纤、棉纺、毛纺织、麻纺织、丝织、印染、色织、针织、棉织复制和纺织机械在内的、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机械化的产业,拥有生产企业89家,其中“三资”企业17家,大中型骨干企业27家,占全市大中型骨干企业总数的11.02%。纺织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和出口创汇等均居广州市工业系统的前三位,是广州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对轻纺工业的发展实行倾斜政策。广州市作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城市,广州纺织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也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 建国后,街道组织有车缝技术的闲散居民,办起了服装组,生产各种服装。后来,街道服装组业务扩展到为市属的服装厂(店)加工生产。但各个厂(社)的技术设备仍很落后,生产效率不高,整个行业到70年代后期都没有大的发展。 1979年,国民经济调整,多数厂(社)逐步转向接受外商的服装加工业务。这些对外加工的企业,引进了比较先进的制衣设备,使裁、缝、熨等各个工序都实现了机械生产,同时还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服装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改革开放后,服

【精品】韩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韩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对1980 年前韩国具有竞争力的前五十大出口企业的统计表明,韩国的纺织与服装产业占据了半壁江山。1990年初韩国纺织业面临大多数东亚经济体的低工资国家和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国际市场占有率减少,国内企业转往低成本地区生产;2000 年后为适应市场变化,重新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强化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差异化策略,由内需转为出口导向,发展自我品牌产品,使得纺织业在韩国的经济发展中仍居重要地位。 1 韩国纺织服装业的现状 1.1 生产与进出口现状 纺织服装业是韩国重要的产业之一。2000 年韩国纺织服装业占国民总产值的8%,从事纺织业的人数占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9%;2002 年韩国棉纺业通过结构调整,将细纱机保有量减少了20 万锭,使棉纺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大幅度提升。韩国成衣主要出口地区为美欧、日本及中国,近年来对中国出口增加。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2001 年韩国纺织品出口值为153 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4.4%,居世界第五位;2002 年成衣出口总额38.52 亿美元,2003 年增长到66 亿美元;2004 年纤维类产品的出口总额为152 亿美元,其中纺机设备的出口金额为11.13 亿美元,比2003 年的出口额9.26 亿美元增长了20.2%。韩国纺织业年贸易顺差一般在100 亿美元左右,纺织及成衣业出口值占制造业出口总值11.3%,其中成衣业占3.4%。 1.2 消费现状 在韩国纺织品销售中以中低价为主的通路型态居重要地位:2003 年,韩国成衣卖场面积在3 000 平方公尺以上的大型商店共1 863 家,其中803 家分布在汉城、仁川及京畿地区。其中,一般商店 1 458 家,折扣店238 家,百货商场98 家,购物中心46 家,批发中心 5 家。大型折扣店及购物中心较1999 年增长174%、48%,增长幅度最大。另外电视购物及网上购物等无店铺的流通方式亦迅速发展,2003 年网上购物、电视购物及邮购等无店铺市场销售额分别占39%、36%、24%。韩国的家用纺织品消费呈快速上升趋势,服装消费市场分布非常广泛,除了连锁店、专卖店,还有很多大型市场。如汉城的东大门纺织品服装市场,每年约有12 万人次的外国游客光临。像这样规模的纺织品服装批发零售市场,韩国至少有30 多个。 1.3 对外投资现状

广东省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广东省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数据分析 报告2019版

前言 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数据分析报告围绕核心要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的现状及发展脉络。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分析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相关科研机构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 第一节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指标分析 (3) 一、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3) 三、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统计 (3) 四、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017-2018)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指标分析(均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 一、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比重统计分 析 (7) 四、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工业总产值(2016-2018)统计分析 (8)

纺织服装现状分析

纺织服装现状分析 回顾笼罩在升值压力下的2007年,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形势稳定,出口增速较前两年有所下降,但出口结构逐步优化、出口区域更加广阔、市场更加多元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纺织品产量增速双双下降,投资重点主要集中于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上;内销持续旺盛,纺织品服装批发零售商品总额稳步提高,同时零售价格指数下降,侧面反映出内销市场竞争在加剧;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整体经营效益提高,非主业收益对利润贡献明显。 2008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运行的压力有增无减,纺织服装行业仍将继续忍受产业调整的阵痛。人民币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升值会呈加速之势,而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潜在贸易壁垒逐渐增多且力度更强,这些都加大了出口企业的压力,行业内出口转内销的趋势已经形成,在内需拉动尚待时日的背景下内销市场的竞争也逐渐加剧。此外成本压力也将继续挑战企业极限,纺织服装企业利润空间被再度压缩。 但从重重压力中我们依然看到机会:首先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优势依然明显,其他发展中国家不仅在量上还无法赶超我国,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也并不突出,短期内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优势还不会消失,提价空间依然存在;其次内需市场仍以城镇为中心,中档品的消费市场广阔,仍是消费主流,而新兴收入阶层:准中产阶级和中产阶级渐成规模,由此带动了中高档品牌服装和纺织品的消费。顶点财经 我们认为2008年的投资机会在于:1、看好具备品牌和渠道优势的企业;2、看好拥有产品议价能力和成本转嫁能力的企业;3、看好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龙头。 我们对行业的总体判断 回顾一直笼罩在升值压力下的2007年,我们对行业的整体判断是: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形势稳定,出口增速虽有小幅滑落,但出口结构逐步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投资重点落在淘汰落后产能上;内销持续旺盛,纺织品服装批发零售商品总额稳步提高;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整体经营效益提高,非主业收益对利润贡献明显。 对于2008年行业整体趋势,我们的看法是:压力更胜今年,在压力中寻找机会。 出口和内销仍是驱动行业渡过结构性调整阶段的“双轮”。出口的地位依然重要,贸易顺差局面暂不会发生大的扭转,但受制于升值加速和国际贸易压力,会伴随着出口增速、外销比重和纺织品服装占全国总商品出口比重的三重回落。此外受制于内销比重的增加和成本压力的上升,低档、低质纺织品、服装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大量中小企业将因为利润空间被迅速压缩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尽管出口和内销市场的压力都更胜今年,但压力中依然存在机会。首先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优势依然明显,价格优势和提价空间仍然存在,具有产品定价权和议价能力的龙头企业转嫁成本压力的优势更加明显;其次内销市场依然繁荣,伴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继续提升,衣着消费支出将持续增加;收入结构的变化引起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者品牌意识增强,并带来中高档服装和纺织品的消费需求,在内销压力增大的同时,品牌集中度会提高,给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带来发展和壮大的机遇。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

1、前言 (5) 2、文献综述 (6) 比较优势理论回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广东服装出口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服装出口现增长乏力局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服装外贸行业利润下降,出现企业倒闭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广东服装出口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国外针对服装企业的反倾销诉讼增多 ........ 错误!未定义书签。欧美绿色技术壁垒日益苛刻 ................ 错误!未定义书签。出口成本相对优势逐渐缩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广东纺织服装业品牌建设程度不高 ........ 错误!未定义书签。出口退税率降低对服装企业的负面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对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出口增量下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小出口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 错误!未定义书签。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促进广东服装出口贸易增长的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以”一带一路”为主线,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应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 ................ 错误!未定义书签。加快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及产业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加快专门人才的培养...................... 错误!未定义书签。加大研发投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 错误!未定义书签。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提高产品的科技水平,跨越绿色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研究符合WTO规则的各种规避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拓宽销售渠道,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注释:...................................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河南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分析

河南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提示:值得高兴的纺织服装的配套方而,不久的将来河南将有所突破。记者了解到由科技部资助、南京大学计算机科研团队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团队合作的名为“智能型服装版型设计机器人”软件己经进入验收阶段,届时“只要在电脑里输入顾客的腰围尺寸等指标,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出想要的服装 值得高兴的纺织服装的配套方而,不久的将来河南将有所突破。记者了解到由科技部资助、南京大学计算机科研团队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团队合作的名为“智能型服装版型设计机器人”软件己经进入验收阶段,届时“只要在电脑里输入顾客的腰围尺寸等指标,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设计出想要的服装” 2008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销售收入1180亿,居全国第六位,棉纺能力达到1500万锭,居全国第三位。但这些华丽的数据依然让人高兴不起来。河南省纺织信息协会秘书长李秀明认为,河南生产的纺织品尽管量大,但都是大路货”深加工产品太少。 河南省高举重振纺织服装业的大旗下,河南纺织服装所要跨越的产业链上缺乏卬染、终端产品缺乏大品牌的两大障碍。 振兴规划出台河南纺织服装业“急行军" 河南省高调表示将重振纺织服装业后,时隔两天,有关的产业扶持

政策就出台了 9月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豫政(2009 75号《河南省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文件。按照这个文件,2012年全省纺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2015年,全省纺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000亿元;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 从3000亿到6000亿的翻番,再到2015年再实现翻番,河南纺织服装业将进入一个“急行军”阶段。该文件还表示,将建设4 个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和5个产业集群区。其中,郑州、新乡、南阳、周口成为河南未来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而许昌、开封、安阳、商丘、平顶山则成为产业集群区。 河南省纺织信息协会秘书长李秀明认为,河南省对纺织服装业的重视一方而源于自身的需要,同时也是看到国家对该行业的高度重视。就在今年2月4日,国务院通过《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成为国家“十大振兴规划”之一。 卬染缺失 河南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一大软肋 重振纺织服装业的道路上,缺失印染业是河南的一大软肋。

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探秘

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探秘 从数字的分析上看,品牌专卖店的利润率的确让人耳热心跳,但这种单纯用售价减去进价的算法,并没有认真计算并扣除经营中的各项费用,因此简单加减法算出来的利润率并不具有说服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因为与时尚潮流的密切接轨,使人们的服装更新频率日益频繁。与其他行业相比,服装业的投资门槛低,不需要太多的专门技术,3万元就可以开个不错的小店面,而且市场风险相对较小。在十亿人民九亿商的今天,开个服装店是许多人创业的第一选择,踏踏实实地从小生意做起,也是大多数成功商人的必由之路。 在物资相对贫乏的上世纪80年代,在众多从事经营的个体户中,赚钱最快的当属服装个体户。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富大贵者中当初许多都做过服装生意,比如赫赫有名的建业集团的创立者吴立胜就是从卖布匹和成衣起家,由布匹、成衣小贩到批发商、承办制衣厂,进而进入地产行业,成立建业集团,最终成为了如今的亿万富翁。 在商品相对短缺和产品比较单一的年代,人们对服装的选择余地小,服装商只需瞄准一两个款式大量生产就可以大赚其钱,投资风险几乎谈不上;现在,随着商品的极大丰富,包括服装在内,消费者和代理商都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供应商为了提供更优质和更具品牌效益的产品,只能增加产品成本,而终端零售价又被尽可能的压低,因此服装投资者的利润空间已经大不如前了。

虽说做服装利润今不如昔,但服装行业仍然如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中小投资者,特别是一些没有经商经验的白领和大学生一族,都想在服装上投资“玩票”,作为下海经商的入门功课。因此,我们看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几乎每天都有一些服装专卖店在转让、关门,同时也有很多新的服装专卖店开张。 小本生意也能赚钱,服装生意当然也是如此,经营服装的利润到底有多大? 品牌专卖利润诱人支出大 有人将服装行业列为2004年十大暴利行业,甚至举出一位服装生产企业的老总的话作为旁证:“服装确实属于暴利。但这个暴利不是体现在面料上,而是完完全全表现在流通环节上。成本不过5元钱的小背心,在小商品市场卖25元一点不成问题。我就曾经把10元成本的服装标价100元出售,结果卖得很火爆。”这种说法看似惊人,但在一些品牌专卖店是确实存在的。 有商场的售货员向《科学投资》透露,一件标价三四百元的服装,其成本价不过三四十元,标价七八百元的服装其成本价不过100多元。一般的服装店都雇用一到两名售货员,只要货进得对路,一天卖出去一件,人工工资、房屋租金、税金就全都有了,多卖就是挣的。据透露,某些服装的利润可以达到3-5倍,多的可以达到10倍以上。一些品牌服装的虚高标价主要受商场打折活动的影响,如果不把价格标得高一些,就很难应付商场频繁的打折返券活动。

巴基斯坦纺织服装业现状

巴基斯坦纺织服装业基本情况 纺织服装业是巴基斯坦的支柱产业,在巴工业生产、出口、劳动就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巴纺织服装业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危机,因此政府非常重视该行业的技术更新改造,鼓励对该行业投资,特别是大力鼓励吸引外资。 巴基斯坦纺织服装业整体发展落后于我国,从政府到企业都特别希望与我国开展这一领域的合作,引进纺织机械设备,进行合资合作生产,以图扩大纺织品和服装对世界各国的出口。 一、巴基斯坦纺织服装业现状 (一)巴基斯坦纺织业整体情况 巴基斯坦纺织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有8.5%的份额,在整个制造业中所占比重高达46%;全国纺织业就业人数1500万人,占制造业总就业人口的38%;近几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约66%;在过去3年里,纺织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约3千万美元,而3年中对纺织业的总投资在12.5亿美元左右;此外,由于棉花是纺织工业最主要的原料,而巴基斯坦是世界第四大产棉国,所以纺织

业也间接地对农业就业人口产生影响。巴纺织业具有如下优势和特点: 1、巴基斯坦是世界第四大棉花、纱和布生产国; 2、纱和布的出口量在世界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 3、拥有强大的纺纱业,主要机械设备来自日本和中国; 4、拥有强大的织布能力,装备无梭织机(Shuttle-less Looms)23000台; 5、大型的、装备良好的后处理工业,具有宽幅处理能力; 6、良好的针织生产能力,拥有现代针织设备; 7、有大量的便宜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8、有良好的投资优惠政策; 9、有大量的纺织品配额可用; 10、为促进40-120支高支纱的生产,允许自由进口优质棉花。 (二)巴基斯坦纺织业企业数量及其装备情况 纺织服装业企业由从事纺纱、织布、加工和后整理、针织及服装、成衣等不同类型业务的企业所组成。巴基斯坦目前有大型纺织企业近450家,其中大约50家是多功能型的(既纺纱又织布,有的还生产服装);另有至少有300家雇员在100人以上的“较大型”针织和机织服装生产企业;此外还有数千个小型纺织厂,从事各种各样的纺织品生产。以下是巴政府工业生产部提供的巴基斯坦纺织服装业企业

湖北纺织服装行业近年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湖北纺织服装行业近年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湖北省纺织服装行业上市公司近年发展 情况分析报告 廖宇

目录

一、湖北上市公司的基本状况 1992年11月20日——“鄂武商A”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异地上市的商业公司,第一家湖北省的上市公司。从它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持牌上市以来,到2010年10月15日,湖北共有上市公司73家,其中A股71只(有一家暂停上市)、B 股2只(有一家暂停上市)。(下文中涉及数据均不包含H股公司)。截至目前,我省正在证监会审核中的重点拟上市公司有9家,分别为主板1家:九州通集团;中小板2家:凯龙化工、海波重科;创业板6家:江通动画、华中数控、天喻信息、力源信息、金运激光、武桥重工。其中,九州通已经于8月18日顺利过会,等待发行,成为2004年以来湖北省第一家主板IPO项目。截止今年10月15日,目前全省上市公司数量稳居我国中部地区首位、全国排名第八位;创业板过会企业数量居全国第四位,仅次于北京、广东和浙江。比2009年末新增6家,其数量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总数%。

2010年中期湖北省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亿元,约占湖北省上半年GDP总量的70%,即上市公司总市值与区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为:1,这个数据要低于1:1的比例,显示出湖北省上市公司的数量与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整体来看,近年来湖北省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都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一批科技含量高,盈利能力强的高新产业公司进入上市公司的行列,同时传统的老牌上市公司通过自身的产品升级、公司治理能力的提高以及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提高资质。 近日,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正式发布,湖北省有9家企业上榜,较去年减少2家,其中上榜的上市公司为东风汽车(600006)、武钢股份(600005)、湖北宜化(000422)、葛洲坝(600068)、大冶特钢(000708)五家。 从刚刚过会或已经挂牌的企业来看,有个基本特点,湖北基本都是新兴企业,其他省份也基本以老企业为主。这说明,湖北存量资产改制,还大有潜力可挖。因为湖北工商业资产存量,在整个中西部地区来说也是相对富集的,完全可以做得更彻底,更有效。另一方面也说明,湖北已经基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巨大转变,以现代高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新经济体系已经基本确立。

我国纺织服装业优秀产业集群

我国纺织服装业优秀产 业集群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我国纺织服装业优秀产业集群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是发展的黄金期。产业集群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三角、珠江三角洲、海西地区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特别是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五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是发展的黄金期。产业集群是中国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三角、珠江三角洲、海西地区和环渤海三角洲为主,特别是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五省。作为行业发展的先行军,这五个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纺织产业集群,而且卓有成效。同时,在其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值得肯定的市、县、区、镇区域,他们在纺织产业集群工作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思路,也很值得借鉴和发扬。 目标瞄准四个“一批” 过去的2009年,江苏纺织服装业在逆势中谋发展,完成销售收入8329亿元,纺织产业的产值、利润、出口额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2010年1—8月份,江苏省纺织服装业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工业总产值6730.50亿元,完成销售收入6579.51亿元,与上年同比分

别增长了16.32%和22.85%,纺织服装业出口总额221.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36%,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产业集群是江苏省纺织服装业重要的发展特色,目前,江苏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试点单位66个。其中,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认定的集群33个,由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认定的纺织产业基地县(市)13个,特色城7个,特色镇42个。数量占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20%,位居全国第二位。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从业人员约130万人,销售产值5600亿元,约占江苏纺织服装业工业产值的70%,上缴税金超过200亿元。 集群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中骨干企业的形成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为一批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发展时机。如常熟古里的波司登、太仓市的雅鹿、太仓沙溪的利泰、吴江盛泽的恒力、张家港塘桥的华芳、东渡,江阴的阳光、海澜等,这一批企业在行业内影响力大,在市场上竞争力强,在国际国内市场有一定的定价能力,为带动和提升集群内中小企业和集群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为提高江苏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英国服装纺织行业现状 (自动保存的)

英国纺织服装也发展状况 ●纺织生产及消费市场概况 纺织服装行业为英国制造业的第六大产业,大约有1.5万个企业,全行业从业人员约36.4万人。其中,纺织制造企业大约有7000家,成衣制造商有8000家左右。除了少数著名的大企业外,大部分均为中小企业,雇员不超过100人。近10年来,英国纺织服装业生产发展速度减缓,针织工业相对发达,其针织业用纱量远远超过机织用纱量。 毛纺织业是英国最悠久的工业。英国毛制品的后整理技术很高,所以英国的毛料质量较好,销量较大。近年来,纺织行业由于生产中低档服装的布料成本高,不少生产此类布料的厂家已转而生产家用、医用和工业用纺织品。英国的服装生产企业年均服装生产值约为80亿英镑,其中价值33亿英镑的服装出口国外市场。英国的纺织机械、高档毛纺织品和服装在世界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在英国家庭的消费支出当中,服装消费约占5%~6%。各种棉、毛、人造纤维的内衣和衬衫深受英国消费者的欢迎,各类大衣、丝绸服装等在英国需求不大。英国人的消费水平低于美国人,消费观念也有所不同,生活比较节俭。英国人喜欢棉制品,但市场上的棉制品基本上依赖进口,各类棉纺织品的市场消费很好。 ●纺织外贸政策及投资环境 由于欧盟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环保法规和纺织品环保标准,对进口的纺织品实施安全和卫生检测,并提出了对非环保染料的限制,对纺织品中偶氮染料、甲醛、氧化有机物等的含量实行严格限制,英国对此环保检验标准严格执行。英国纺织服装贸易未来发展趋势是最终将走向完全的贸易自由化,贸易格局定会发生重大变化。  英国对正常转口贸易没有限制,但对非法转口或不正当转口有严格的惩罚条款,并且已列入欧盟与中国纺织品双边贸易协议中。条款规定,对违反者要予以扣减下年度配额。  转型的爱尔兰纺织业 爱尔兰纺织业的发展始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统治时期,其羊毛纺织业曾经一度极富盛名。然而随着英国以及周边国家纺织行业的转型以及爱尔兰的独立和经济发展,爱尔兰的纺织行业经历了从单纯的原料生产到向设计过渡,再到以设计为主三个阶段的发展和转型过程。 一、历史悠久的爱尔兰纺织生产 爱尔兰是一个水土丰美的岛国,气候适宜,草场丰富,因此非常适合农业特别是畜牧业的发展。爱尔兰传统上大量养殖英国黑脚羊,这种羊所出产的羊毛虽然纤维较短,但质地细腻,适用于高档的羊毛纺织。最为著名的是“爱尔兰粗毛呢”(Irish Tweed)。此后直至上世纪中叶,羊毛纺织一直是和造船业、酿酒业并重的爱尔兰三大主要产业之一。 但是这一时期的爱尔兰纺织生产一直以面料生产为主,缺乏独立的纺织品研发能力。由

广东省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数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广东省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数量数据分析报 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数量现状及趋势。 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数量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数量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数量核心指标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数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数量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数量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广州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数量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比重统计.3 四、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同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量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数量指标分析(均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 一、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数量占全省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数量比重统计分析.7 四、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广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2020年纺织业特点及现状(课件)

2020年纺织业特点及现状(课 件) 纺织业 行业特点 ?纺织业在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 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我国 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 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有棉花、羊绒、羊毛、蚕茧丝、化学纤维、羽毛羽绒等。纺织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有服 装业、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纺织业细分 下来包括棉纺织、化纤、麻纺织、毛纺织、丝绸、 纺织品针织行业、印染业等。 ?纺织业同时也是一个高污染行业。2007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纺织 业被列为重点污染行业.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印染 行业污水排放总量居全国制造业排放量的第5位。6 0%的行业污水排放也来自印染行业,且污染重、处 理难度高,废水的回用率低。化纤行业在生产过程中,

有些产品大量使用酸和碱,最终产生硫磺、硫酸、硫 酸盐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有些则是所 用溶剂、介质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化纤生产污染 环境的另一种表现是化纤产品本身的不可降解性, 特别是合成纤维,其废弃物回收成本高,燃烧后污染 空气;废弃后不易降解,造成土壤环境恶化。另外,毛麻丝行业的前处理过程也是行业污水排放的重点。 在能源消耗方面,纺织机械、化纤机械电力消耗十 分突出.化纤行业总耗能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 30%左右。......感谢聆听 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 最完整的产业链,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众多发达的 产业集群地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 给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007年1-11月,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690,091,131千元,比上年同期 增长了21.46%;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62 5,893,97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22%;

世界纺织服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世界纺织服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全球纺织品贸易一直游离于自由贸易体制之外。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发展中成员经过长期努力,终于通过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签订了《纺织品与服装协定》。从2005年1月起,世界纺织服装业开始进入后配额时代,而世界贸易新格局对我国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认为,由于国际国内的双重作用,中国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在整体上处于“两难”境地。就上市公司而言,研究如何冲破目前的博弈陷阱,采用全新的经营方略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理清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的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把握纺织服装类股票的整体走势,对捕捉更多的投资机会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世界纺织服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配额的取消对世界纺织服装业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据预测,未来世界纺织品和服装市场将呈现以下特点。 市场格局发生变化。收入不断增长的东南亚市场,大的发展中国家中高收入群体等,成为成长的市场;欧洲、北美和日本市场的成长速度将放缓,加之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萎缩的市场;随着配额的取消,许多小国将失去原来有保障的市场份额下跌的价格。自从1996年以来,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价格在持续下跌。欧洲、日本和许多其它市场也出现类似情况。在一个供过于求的自由化市场,这种趋势很可能继续,进而恶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 贸易区域化增加。为应对纺织品和服装协议的配额取消机制,一些主要的采购国对特定国家给予了特殊减让优惠,这导致了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区域化,将来也许会出现更多的减让优惠现象,该领域的贸易将会更加复杂化。 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的争端可能会增加。反倾销措施可以大幅削减自由化带来的利益,因为它们缺乏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单反倾销调查就可以让国际买家在发出未来定单前就犹豫再三,担忧未来潜在的反倾销税,从而产生贸易冷却效应。 主要进口国对社会责任和生态方面的要求提高,并成为新的贸易壁垒,这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美国北卡大学Peter Kilduff教授,根据对世界纺织产业经济的研究,将纺织产业的发展合并归纳为维生阶段、起飞快速增长阶段、多样化和整合阶段、大规模生产向高附加值转化阶段以及创意整合阶段等五个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实证分析检验,上述论断得到包括中国产业经济学家在内的认同。 从上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即资源竞争、产销竞争,资本实力竞争、技术创新竞争。对照上述两个理论来看,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正处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的转变期,即处于“量———值”转变期,这一时期的产业特点———成衣出口下降,同时成衣进口快速增长,产品品质提高,开始向原创设计及自有品牌发展。成本价格低的优势在这一阶段已经不能主导产业的继续发展。同时我国服装产业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过程中正处于从资源竞争走向产销竞争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资源优势是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多年来一直依靠的比较优势,但在这个阶段品牌、营销手段等显得更加重要。 后配额时代的两难选择 我们认为,中国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面临国内外的双重冲击,处于事业发展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是国际国内因素导致产品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是国内中小企业的无序

中国纺织行业现状

中国纺织行业现状 1)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约4.1万户总共实现工业总产值5976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纺织行业的主要产品在产量的增幅回落情况呈现出不同的程度数据比,规模以上人化纤增长了11.9%,布增长了12.9%,印染布增长了10.5%,纱产量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6%。这些准确的数据比较说明了纺织行业的整体局面呈现复苏之态,对服装行业的发展有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2)调研发现纺织行业由于近5年出口受阻,在国内推行产品的内销政策。2012年纺织产业的内销增速也出现了相对的回落之态,增幅则表现出持续的稳定。我们获得国际市场研究公司零点调查近期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国内服装鞋帽针纺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2.3%,比2011年一季度提高了3.2%,比2012年二季度提升了0.9%,比2012年三季度提升了1.1%。比2012年四季度提升了1.3%。纺织产业规模以上的内销产值为42107.2亿元余下为出口额。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不佳,外部环境较差,内需不振,不确定因素众多,纺织品行业都面临寒冬。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行业平均利润率达到6%,这在历史上是比较高的数字。具体来说除了化学纤维以外,其他各大行业利润率都有很显著的上升。但在产品出口方面的形势不太乐观,2012年纺织品行业出口总值下降了约1500亿美元,拉了我国出口的后腿,这在近10年不曾出现过。中国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杨世滨

分析,出现该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外部经济环境不振,另一方面是我国传统服装产业产能过剩。服装行业如何创立品牌扩大市场需求是发展关键。 二、中国服装行业现状: 1)我们针对中国服装行业做了调查,在经历了十年高速发展后,我国服装行业步入了调整期,出口下降。2012年服装行业工业总产值约18253亿,占纺织行业工业总值30.6%。服装企业必须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转变发展思路,调整经营结构,扩大品牌内销。调查显示2013年前两个季度我国服装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656.41亿元,同比增长0.48%。产值前十省份中广东份额最大,浙江居次,福建、江苏、四川下降。行业利润总额860.16亿元,上海,北京、广州、成都这些有代表性的城市市场同比下滑5.67%-6.25%。预计2013年中国服装业工业总产值将达19000亿元左右,总额比去年增长2%左右,利润下滑4%-7%左右。 2)深圳是服装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最高的区域,2012年实现产值1700多亿元,出口近百亿美元,深圳主要以时装为主,在国内大城市一类商场占有率达50%以上,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线品牌稳步发展,自主创新和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沈永芳与我们交流表示,通过多年不懈努力,深圳时尚产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已形成了良好的整体形象和明显的市场回报。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上,深圳没有简单

广东省纺织服装对外贸易发展瓶颈及应对策略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广东省纺织服装对外贸易发展瓶颈及应对 策略 英文题目Bottlenecks And Strategies Of Foreign Trade Of Textile In Guangdong Province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告》 院(系):商学院

广东省纺织服装对外贸易发展瓶颈及应对策略

摘要 广东省作为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大省,近几年地位却显现下降趋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是发达国家各项限制政策及现代产业链绝对技术优势的制约,发展中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和扶持国内纺织服装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二是服装企业内部问题及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致使成本上升,利润大幅下降。本文通过对广东省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到了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环境分析,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品牌战略 Abstract Guangdong Province is the biggest textile export province in China, it status reveal the declining trend in recent years ,the main pressures is come from two element: First of all, the restriction which come from a lot of limit policies and the modern industry chain absolute technical superiority's from the developed country, the developing country is developing and supporting domestic spinning and weaving trade,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s exceptionally intensity; Second, the question come from enterprise interior, and Renminbi revaluation, the export recovery rate decline, the new work law of contract promulgation, made the cost rise, the profit drop largely. This article analysed the Guangdong Province spinning and weav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situation's, found out the primary factor has limited its development,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countermeasu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